首页 优秀范文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0 20:49:28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1篇

一、深入调研,提高认识,理清组建工作思路

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们依靠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2亿元,占区属GDP的57.1%,**年上半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62亿元,占区属同期GDP的63%,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成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相对滞后。一些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的部分职工群众受了委屈无处诉说,遇到问题心中没有主心骨,雇佣思想比较普遍,渴望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一些党员,由于工作时间、距离空间等方面客观原因,很难继续参加原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活动,又在新的工作单位找不到党的组织,处于游离状态;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进步青年入党愿望难以实现。针对这些问题,区委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和主要方面,如果党组织不去及时占领,就会丢掉一块重要阵地。基于上述认识,区委高度重视,反复研究,决定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城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投入足够人力、物力、财力,花大力气在短时间内切实抓出成效,尽快改变这一领域党建工作薄弱的被动局面。为此,区委一班人反复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分析研究本区实情,及时提出“从调查研究入手,摸清底子,找准问题,寻求突破口,探索新路子”的总体要求,并召开由组织、非公、工商、文教、乡镇、街道党(工)委(组)主要负责人和组工干部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共商对策。在此基础上,抽调区、乡镇(街道)、村(社区)60多名工作人员,深入到全区7个专业市场、800多户私营企业,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集中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摸清了情况,抓准了问题,形成“先建组织后规范、建管并重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因企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按照“三建立一挂靠”(独立组建、联合组建、集中组建、挂靠管理)的模式加快组建党组织步伐,到**年上半年,使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的目标;建立区委抓总,组织部牵头,乡镇(街道)、文教、工商部门党组织具体实施管理的组建工作责任制,为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措施,分类指导,狠抓组建任务的落实

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确定以后,能否尽快在条件成熟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起党组织,这是能否及时扭转这方面工作被动局面的关键,也是衡量各级党组织工作成效的具体标准。为此,我们指导各基层党组织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1、明确职责,落实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全区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的总体思路,根据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区实际,区委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几个问题的具体意见》,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地位作用、隶属关系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以及各级党组织的具体职责。为便于基层党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履行职责,防止推诿扯皮,对于私营企业,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即区域责任唯一)的原则确定隶属关系:私营企业经营地点在哪个乡镇(街道),则由哪个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该企业党组织筹建、党组织建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党员等工作指导;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党组织,由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报请区委直接管理,由区委组织部负责指导其党的工作;对外地驻区私营企业,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仍先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督促他们通过其产权单位或主管上级党组织及时在该企业建立党组织,或经过协商,由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组建并管理该企业党组织。对于在个体工商户党员中建立党组织工作,我们明确由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党总支统一负责,并通过各乡镇(街道)个协分会党组织具体实施。

2、健全机构,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为了加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力量,我们成立了由区委分管书记任组长,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文教局、工商局、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制定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划、计划,安排阶段性工作,负责做好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日常管理和检查、督促工作;区委宣传部负责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政策宣传,新闻报道,党员教育和理论培训;区非公局、工商局党组织负责对私营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工作,指导个体劳动者协会党组织抓好在个体户党员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区工商联党组织负责做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工作和私营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区委建立了“包片联点”工作责任制,即区级四套班子分片包抓乡镇(街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区委常委、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包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乡镇(街道)党(工)委、区级有关部门党组的班子成员包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区委常委和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共建立联系点18个,他们带头深系点“解剖麻雀”,研究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区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所联系的经二路街道党委及时在聚丰集团公司建立了全区第一个私营企业党委。

3、加强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党组织组建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了加快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步伐,我们提出符合条件必须建,创造条件尽快建,因企制宜灵活建,要求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有关部门党组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一是督促组建。区委对初步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25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按其经营规模、从业人数、党员数量、所在地域和应当隶属的上级党组织等内容,统一列出名单,建立档案,采取销号的办法,督促所在地党委(工委)限期组建,目前均已建立党组织。二是指导帮助组建。对组建党组织条件基本具备,但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建立起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区委组织部抽调专门力量,深入企业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帮助乡镇(街道)党(工)委或个体劳动者协会党组织及时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去年,区委抽调30多名熟悉党务工作、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科级党员领导干部、组工干部组成9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指导组,分别深入9户企业,研究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指导他们及时建立了党组织。在具体工作中,先后协调解决了聚丰集团总公司20多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问题;帮助神农锅炉厂考察了3名支部班子人选;做通了大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立了大利公司党支部;多方协调和联系,将马营水产养殖公司、马营建筑安装公司、鸡峰建筑安装公司、鸡峰橡胶厂等4个各有一两名党员的私营企业联合建立了党支部。

4、因企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由于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因企制宜,区别对待,分类组建,按照“三建立一挂靠”的模式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截止目前,已经在有3名以上党员的私营企业,独立建立党组织18个,其中建立党委的企业2户、建立党支部的企业16户;在距离较近、但党员人数均不足3人的4户私营企业,通过组织协调,联合建立了党支部1个;在个体工商户党员相对比较集中的专业市场,集中建立党支部8个;对分布零散、暂时无法建立党组织的294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党员,我们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采取将其就近编入村、社区或其他基层党组织(也就是实行挂靠管理)的办法,落实了对这些党员的教育管理责任。

三、建管并举,提高质量,巩固组建工作成果

在狠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同时,区委把新成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摆上了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一健全、两加强、三结合”的办法,不断巩固组建工作的成果,提高组建工作的质量。

1、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在区委层面上,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机构,坚持每季度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专题研究一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工作要求和具体目标任务。区委组织部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纳入全区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年还印发了桥南街道南方家俱中心等3个党支部学习、工作、生活制度,为全区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树立了样板。在基层党(工)委(组)中,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明确了党(工)委(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夯实了工作责任;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学习、工作、组织生活制度及党建工作岗位目标和党员管理考核办法,把区委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纳入了制度管理的轨道,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管理。

2、加强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在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过程中,区委要求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有关部门党组把支部班子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作为提高非公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党支部班子建设上,我们一方面坚持选好支部书记,注意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业的下岗职工党员、曾经从事过党务(政工)工作的党员、德高望重的离退休党员中选用支部书记,把政治标准放在选人的第一位,同时,还注意把那些年龄轻、知识层次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织中有影响力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截止目前,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8岁,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7%。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培训。去年以来,先后举办了1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和1期私营企业主培训班,共培训党务干部50多人,私营企业主35人。通过组织党务工作者学习党务知识,尤其是组织私营企业主进党校认真学习省、市、区有关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等方面的政策和文件,使他们加深了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增强了支持在本企业建立党组织、配合本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2篇

一、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及标准

(一)内涵及其内容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基层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顾名思义,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就是在非公企业中开展的以服务为宗旨的党建工作。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内容主要是“三个服务”: 服务生产,提供企业发展保证。服务员工,凝聚企业发展人心。服务社会,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四强”标准

在非公企业两新党建当中,抓服务型党组织,又有哪些标准呢?就是四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服务的队伍要强。这也是我们服务型党组织开展的主体,有三类对象,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务工作者、基层党员,他们做好了服务,我们整支队伍就比较强。二是企业党组织服务发展要强。企业中的党建工作不能单纯就党建抓党建,要将党建与经营、生产结合起来,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党建的推动发展作用。第三个强,我们的协调能力要比较强。发挥好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纽带、协调作用。第四个强,引领作用强,主要是在企业职工当中起到政治引领、政治核心作用。

二、非公企业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地位的需要

调研过程中,81.4%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认为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很有必要性,21.4%的人认为一般有必要性。在他们看来,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地位,必须把服务职工服务型党组织的核心任务。这样才能活跃基层,夯实基础。

(二)改进党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

海门市现有非公经济组织23250家,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90%,非公企业就业人数达60%到70%,海门现阶段加强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以他们为服务对象,密切联系广大职工。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总抓手的基层党建新路子,凸显服务在基层党建中的分量。同时,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也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转变作风提供了平台,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热情。

(三)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

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服务的作用,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而着力提高非公企业党建水平,既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又有利于引导非公制经济健康发展。

(四)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体现

在调研过程中,不少企业党组织书记认为,落实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仅对于提高企业、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还有隐形的社会效益,整合、企业资源,以成立“业务突击队”形式有效管理非公企业中的党员,对于凝聚人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拦路虎

(一)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若想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特别能战斗的服务队伍。在调研过程中,很多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纷纷表示,这确实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由于非公企业环境比较特殊,党组织的地位、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党建工作难度大,对党组织书记的能力要求较高,当好一个给非公企业领头羊很不容易。

在分组讨论环节,他们提到“三大难”,人才难选拔、队伍难稳定、作用难发挥。首先是在非公企业中搞党建,一方面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要懂经营管理,还要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融合。而海门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党组织书记半路出家,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专业性不够,难以打开工作局面。其次,一个乡镇负责组织的工作人员谈到,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来到非公企业,宁愿将自己的党组织关系放在老家,也不愿意将组织关系迁到企业,一旦工作有所变动,直接走人,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大,造成了队伍难于稳定。再次,从上海搬到海门来的一个公司党组织书记谈到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讲“端谁的碗,服谁管”。他一个党组织书记,身兼数职,不仅要搞党建工作,还是“企业人”,还要完成分内的指标,这样才能拿到工资。这样的“打工书记”,分身乏术,精力有限,势必会在发挥党组织作用方面大打折扣。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3篇

今天上午,我们到**公司等5户非公企业进行了现场观摩,刚才,县委组织部郭部长、县非公党工委*书记分别就如何加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辅导和安排,工业园区、东华街道办事处2个基层非公党工委和豫华公司等4户非公企业就如何抓好党建工作做了发言,看过、听过之后,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县委李书记亲自主持座谈会并要讲重要意见,希望与会同志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就加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寻找差距,增强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县委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强化管理为基础,以发挥作用为核心,以规范提升为重点,以培育典型为抓手,创新举措,完善机制,丰富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非公企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推动了非公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去年5月份召开的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我县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进行了书面交流。总结经验,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五点:

一是多方联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县委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全县基层党建组织责任体系,经常召开会议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行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靠实了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非公党工委成立后,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全面了解掌握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情况和党员情况,建立了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名册,摸清了底子,找准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建管并重,提升组织建设水平。县委紧紧抓住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中的组建、管理等基础环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本着应建必建的原则,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不同情况,因企制宜、一企一策,采取延续组建、单独组建和联合组建等办法灵活组建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目前,全县共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2个,其中:党委2个,党支部9个,联合支部1个。注重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注重选育,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把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关键,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了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内选、兼任、委派等办法,配齐配强了党组织书记。采取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加强对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的培训,有效增强了党务干部的业务能力。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各企业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了企业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四是培引结合,建立人才保障体系。把加强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人才建设体系,着力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及时把企业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今年共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名,发展党员23名。注重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党员普遍成为了企业的高层、中层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推进人才强企战略,落实优惠政策引进高技能人才,促使人才要素向企业聚集,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创新载体,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了以“争当生产模范、争当技术骨干、争当营销能手,树党员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一树”党性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党员的党性观念、责任意识显著增强。组织企业有能力的党员与困难党员或职工结成帮带对子,通过送、帮、带、促等多种措施,使贫困党员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引导党员树立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组织党员开展“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大讨论”活动,党员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典型的培育力度,采取年初争创、年中督查、年度考评等措施,开展了“党建综合示范非公企业”创建活动,豫华公司、陇丰公司被县委命名为“党建综合示范非公企业”,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与广大党员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有四难:一是组织组建难。一方面,少数企业主对在 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建立党组织缺乏热情,担心党组织开展活动,占用时间、人力、财力,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增加成本支出;部分新建企业的私营企业主,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生存和竞争压力大,对待党建工作持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得不到业主的支持,很难在企业建立起党组织。另一方面,不少企业规模小,尤其是商场、超市中人员流动性大,给党组织组建也带来很大难度。二是发展党员难。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入党积极分子难培养,导致党员发展对象源头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社会关系和过去表现难掌握,组织考察把关难度大,发展质量难保证。预备党员转正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流动性大,对预备党员的表现难掌握,跟踪考察操作难。在个体工商户中发展党员责任主体不明确。三是党员管理难。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地位,部分党员雇佣思想严重,党性意识淡化,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甘愿做“地下党员”、“隐性党员”,有时转组织关系怕麻烦,成为了“口袋党员”。有的党员在非公企业工作时间不长,认为一旦转了组织关系,再流动就困难了。总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顾虑重重,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四是作用发挥难。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出资人是私人老板,企业的人、财、物、权均属业主,要让业主心甘情愿地让党组织发挥监督、领导、维护作用,现行的利益机制和制约机制显得薄弱,致使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对自身的地位和职责及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认识不清,对党员发挥作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不明确,找不准工作结合点。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时间、场所等缺少保证,个别企业由于条件所限,活动场所难以提供。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大力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紧紧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强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巩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成果,扩大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侯长安部长指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省委“保证抓党建”部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现实需要。今年,市上还要召开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我们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为全市召开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做好准备。要做好我县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解决好上面的“四难”问题,任务十分艰巨,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党建理念,找准非公党建工作的结合点。要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做法,将工作定位在沟通政企关系、协调劳资关系、密切党群关系上,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将工作重点放在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让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成为员工中的政治核心;把工作重心放在为党员提供教育、管理和服务上,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成为党员的力量源泉、活动之家、服务中心;着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找准党的工作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发展要求、员工发展愿望的结合点,坚持求同存异,扬长避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开展工作。

(二)创新设置模式,建立优势互补的管理网络。非公有制企业类型多、分布广、规模不等、情况千差万别,加强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必须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管理制度,要按照条块结合、内外结合、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结合的思路,探索实行新的设置、管理模式。一是单独设置。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且各方面条件具备的非公有制企业,在车间、班组、工程项目部等都单独组建党组织,实行单位管理。二是联合设置。对因党员人数不足3名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属地就近或业务相近的原则,联合组建党组织,把分散在各单位的党员纳入管理范围,实行属地管理。三是行业设置。对行业特点明显的新社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规模产业链条等建立党组织,实行行业管理。

(三)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在活动方式上,要坚持“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在活动方法上,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活动安排上,坚持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以业余为主。一是围绕服务企业发展谋划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党员代表与企业领导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广泛开展“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为企业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二是围绕企业的急、难、险、重任务安排活动。把企业的中心工作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心,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带头学习技术、带头研究创新、带头建功立业。三是围绕各类争先创优组织活动。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六个好”非公企业综合示范点创建、“四好”非公企业领导班子创建和“三争一树”、“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党性实践活动,通过各类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四是围绕建设和谐企业设计活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党组织和党员联系职工、定期走访制度,开展送温暖等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互帮互助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五是围绕塑造企业形象筹划活动。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的理念,从物质、精神等各个层面去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把党建工作与打造企业团队精神融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增强企业凝聚力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制度,构建长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委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定期会商研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制度等,切实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二是完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把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列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并予以表彰。把是否支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作为企业主参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要条件。在评选文明企业时,要把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作为重要指标。三是完善党群资源整合联动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大力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建立组织建设联动、工作部署联动、宣传发动联动、作用发挥联动、督促检查联动的五联机制,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责任,部门联动,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活力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优势,既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又要积极作为、稳步推进,推动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面开展。

一要切实提高认识。一方面党务工作者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来抓。另一方面,业主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要有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力争在党建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打造新亮点。

二要加强协调指导。县委组织部要牵头抓总,负责宏观指导,县非公党工委和5个基层非公党工委要具体负责,有关部门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在全县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工作格局。县非公党工委各组成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沉下去,调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既要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发展负责,更要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负责。

三要坚持示范推进。“没有重点难以突破,没有总结难以提高”。抓典型、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目前,我们围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总感到活动载体不突出,效果不明显,还没有总结探索出有影响力的工作经验。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探索,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把好的经验做法宣传出去。要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推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平衡开展。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4篇

一、突出一条主线,明确基层党建工作方向与目标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以迎接党的十和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为主线,找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一)努力营造迎接党的十氛围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要围绕党的十的召开,认真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全旗党的建设的成就及好做法好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并上升为制度规范;认真研究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不断指导实践。要大力选树党组织和党员中的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党的十结束后,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带头学习领会,带头贯彻落实。要把学习党的十精神纳入领导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带动全旗广大党员干部掀起学习热潮。

(二)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达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的目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选任渠道不断拓宽,教育培训得到加强,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得到提高,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得到加强,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逐步完善,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力量不断壮大,报酬待遇有稳定保障,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活动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现有制度得到落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围绕两个重点,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

围绕两个重点,就是要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认真抓好换届工作,切实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

(一)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我们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对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帮民富”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以走进基层察民情、千方百计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为重点,切实做到“八个一”,即:制作一张到户服务卡、记一本民情日记、建一本民情台账、组建一支便民服务队、解决一个难题、讲一次惠民政策、办一件惠民实事、撰写一份调研报告。二是搞好对标定位,实施晋档升级。要求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要对照本行业、本系统的先进典型,对照工作标准,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制定跟进、赶超的具体措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大典型选树。对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培育起来、选树起来的先进典型进行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在全旗范围内深入营造全社会重视先进、表彰优秀的良好氛围,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全民的创先争优意识。四是抓好群众评议工作。上级党组织要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并采取适当方式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通过在互联网、报纸等媒介上印发群众评议表等形式,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群众评议意见和建议,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评优的重要依据。五是做好总结表彰。在党的十召开之前,结合建党91周年,大力表彰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来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个人。在表彰范围上要尽量扩大,在表彰的力度上要加大,真正见到表彰奖励的效果。同时,开展“幸福鄂托克十大杰出人物”表彰活动。六是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全面总结并结合群众评议工作,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建章立制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认真整改,巩固提高创先争优活动成果。

(二)抓好嘎查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今年,是全旗嘎查村“两委”班子换届之年,要以换届为契机,切实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一是精心组织换届工作。要提前谋划、宣传和部署,将嘎查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作为推进农村牧区改革的重要契机,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关键举措,提前开展换届调研工作,摸清嘎查村“两委”班子现状,科学制定换届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启动换届工作。二是切实选优配强嘎查村“两委”班子队伍。要将农村牧区年富力强、带富能力和联系群众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嘎查村“两委”班子队伍中来,特别要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三是严格抓好换届工作纪律。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加大换届纪律的宣传教育力度,做到换届风清气正。四是深入落实“一定三有”政策,保证嘎查村干部待遇,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带头人队伍建设。

三、推进四项工程,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推进四项工程,就是在农村牧区实施“双增双提双服务”工程;在城镇社区实施“三有两化一网”工程;在机关事业领域实施“双创双争一评议”工程;在非公企业实施“抓点扩面促规范”工程。

(一)在农村牧区实施“双增双提双服务”工程。即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富能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高农牧区社会管理水平;创建服务型苏木镇党委、政府,落实苏木镇干部服务责任制。一是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切实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同时,要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制定出台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流动实施办法,树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正确导向,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提供后备力量和打牢基础。二是要优化党组织设置。在嘎查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上,要统筹考虑阵地建设的规模和地理位置,坚持“党员群众集中到哪里、党组织阵地就建在哪里”的原则,对地域相邻、条件成熟的嘎查村开展“村村联建”进行合署办公,整合资源,提高嘎查村活动阵地服务群众水平。要依托“党建幸福长廊”品牌工程,继续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社区联建”、“支部+协会+农牧户”、“村企联建”、“农村社区”、“村(社区)与机关联建”等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大力开展“双服务”工作。以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健全服务体系、落实服务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创建服务型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和落实苏木乡镇干部服务责任制的工作体系,从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出发,搞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公益事业,解决民生问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制定出台《关于规范嘎查村级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实施意见》和《鄂托克旗嘎查村干部考核办法》,落实嘎查村干部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嘎查村级组织办公、学习活动和两务公开等时间,并通过旗、镇两级不定期督查的方式抓好落实,将督查结果作为考核苏木镇和嘎查村工作的重要依据。五是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党内基层选举制度,认真总结“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四评村官”等实践经验,结合新一届嘎查村(社区)换届,选好配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和“四权四制”工作法,推进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二)在城镇社区实施“三有两化一网”工程。即有责任心强的人管事、有充足的经费办事、有合适的场所议事,实现社区工作特色化,服务精细化,实行网格管理,全力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一是要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全旗社区阵地建设进度,在抓好三镇精品移民小区标准化社区建设的同时,督促已开工社区加快建设进度,对拟建社区协助搞好规划设计及社区功能定位等。二是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党建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鄂托克旗社区干部考核办法》,落实社区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合理配备社区工作人员,保障运转经费,推行社区管理网格化、服务群众网络化、服务工作品牌化、社区自治民主化、工作运行制度化、基础建设标准化,全面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三是试点推开城镇社区区域化党建。年内,力争使蒙西镇蒙西社区、棋盘井镇乌珠尔社区、乌兰镇帅丰社区初步形成社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三)在机关领域实施“双创双争一评议”工程。即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创建服务型机关,争做群众满意型干部。实行开门评议,对机关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进行社会大评议,促进机关单位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机关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要提高机关党建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对机关党组织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领导班子配备、规范组织设置、明确基本职责、严格教育管理、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推进全旗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二是要深入开展机关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要求,着力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机关干部整体形象和服务群众水平。三是结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的党员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帮民富”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结对共建、对口帮扶、扶贫济困活动,创新机关与村(社区)联建模式,积极推进“机关经验进村(社区)”、“村(社区)经验进机关”,推进城乡资源共享、活动互助、工作联动、优势互补,使城乡基层党组织双向受益、共同提高。四是要开展千人评议机关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活动。实行开门评议,对机关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进行社会大评议,提高机关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在非公有制企业领域实施“抓点扩面促规范”工程。即在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打造党建工作示范点;在具备条件、尚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加大组建力度,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一是抓好扩面。对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要力争做到应建尽建;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非公企业,要按照属地管理与行业指导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挂靠建、联合建、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形式,加大组建力度,努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着力抓点。要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引领作用,对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帮助其规范运作,正常开展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对一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抓的好典型,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帮助总结完善,宣传推广,发挥其以点带面、典型带动的作用,带动全旗非公企业党建水平整体提升。三是力促规范。要按照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以及《鄂托克旗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规范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领导班子配备、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党组织活动和党组织与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等,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影响力。

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队伍活力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5篇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公司共有12个住宅小区,辖区占地总面积1275706平方米,居民总户数为9027户,面积大、范围广,小区地理位置大多处于东营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员流动性高。在公司辖区范围内,中~员252名,其中非在职党员197人,非在职党员中离退休党员99人,内退职工党员44人,家属党员49人,协解党员5人。公司非在职党员的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上的占非在职党员总数的52%,50岁以下的占非在职党员总数的48%。

从调研情况来看,整合以来,我公司在非在职党员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推动了公司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随着公司非在职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公司已将非在职党员的管理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xx年初,重新整合后的玉山物业公司为各基层物业站、专业队党支部配备了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专职书记,从公司党委到基层党员形成了“横到边,竖到底”的管理网络,各单位专职书记到位后,充分的发挥了党组织的“班长”作用,迅速的对各小区内的非在职党员进行了摸底调查,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做到了“五个清楚”,使各基层单位的非在职党员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结合实际抓党建,逐步壮大基层党组织。

在油田企业改制过程中,结合公司非在职党员居住分散、组成复杂年龄结构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健全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同时,公司制定并下发了《玉山物业公司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制度》,由党支部书记任家委会主任对四个物业站的家委会副主任分别进行了选举,提高了非在职党员参与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公司要求各基层党支部每年开展一次有针对性地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将非在职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以及日常的思想表现作为评议的重点内容。通过评议,使每一名非在职党员退职不退色,时时关心组织生活,刻刻留意组织建设。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先后多次对11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基层党建工作坚强有力,逐步凝聚了非在职党员的心,壮大了基层党组织。

三是围绕管理抓活动,推动公司整体工作的大发展。

针对公司非在职党员在原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部分非在职党员文化层次较高的现状,在工作中,公司各基层党支部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如公司雅苑党支部在非在职党员中,针对个别党员的特点专长,举办了二期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推行了“心连心”信息板党员承包制,定期组织党员对影响大、效果好的楼道信息板进行参观,举办了党员书法展活动,激活了非在职党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非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的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种有效地活动载体,丰富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公司整体工作的大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小组的非在职党员管理难 在公司11个党支部中,有4个支部建立了共计11个党小组,在实际工作中,党小组的作用只停留在收缴党费、传达通知的层面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基层党组织方面,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党支部,对非在职党员抱着无所谓、软任务的态度,对抓好非在职党员管理对支部作用充分发挥的影响,思想上重视不足,工作中力度不够,不能引导、帮助非在职党员积极参与支部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在非在职党员个人方面,由于部分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交流会、评议工作等活动没有充分民主和走形式主义,导致部分非在职党员怕麻烦或担心一腔热情得不到党支部的肯定,所以不愿意参与社区以及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与活动。

(二)党支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被动。个别基层单位的党支部,只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要求和文件、政策的规定。支部形同虚设,活动也仅限于政治学习,传达文件、政策精神,支部不能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无法体现,对在职党员尚能如此,但对非在职党员的学习与教育却无法按时开展。有些基层党支部虽然有开展活动的愿望和工作积极性,但受活动经费以及物业管理工作繁杂的限制,活动方式也比较单一,直接影响了非在职党员了解上情、吃透下情的积极性。

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班长”自身学习力差,影响力小,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非在职党员中难以发挥。随着社区内部机构的整合,部分单位编制减少、人员裁减,特别是曾经担任行政职务的部分党员干部转而从事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岗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在工作方法、方式上仍然采取行政命令、语气直接生硬的工作作风,岗位的转变,使一部分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偏见的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更新,缺乏必要的业务与理论学习。与多数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的非在职党员相比,自身素质的不高直接影响到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三、建议和对策

(一)从提高认识入手,切实增强抓好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各级党的基层组织要提高对加强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党的xx大报告和《党章》以及“xxxx”的要求,将其作为加强党支部同非在职党员间的联系、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和永葆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其次,要解决好党支部对党建工作及

开展党建活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以“服务职工,服务居民”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引导他们在“服务职工”中,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以及中国共产党才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的最终代表,使党员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不断进步的动力;在“服务居民”中,充分认识非在职党员在发展社区、建设社区过程中所起到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非在职党员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区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内在动力。积极寻求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人、财、物、时间、场地等多方面的支持。

(二)从组织建设入手,建立健全非在职党员管理网络。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的基础还很薄弱,当前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健全工作领导、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健全的非在职党员管理网络。

1、建立党小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指导与协调。由基层党支部牵头,各党小组长为成员,支部书记、副书记作为旁听并记录人,定期召开工作学习交流例会,协调关系、交流经验、加强学习,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各党小组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学习,使每一名党员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如果不重视学习,不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善于实现科学的不断更新,就难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健全非在职党员的管理机制。针对小区非在职党员居住分散、年龄偏大等特点,因人而异,可按照实际情况为每名非在职党员划分相应的责任区,使其在责任区内具有一定的建议权、监督权以及管理权,增强其参与小区建设、小区管理的能力。同时,党支部对各个非在职党员责任区进行考核监督,并定期组织非在职党员责任区负责人对其他责任区进行“互检”,不断提高非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真正形成“小区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从改进方法入手,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工作方法与活动方式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非公党建;区域化党建;嵌入;弱组织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6)05―0087―05

以简政放权为核心驱动力的改革开放进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个进程伴随着一个可称之为“去组织化”的过程。以往统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组织制度(如制、单位制)逐步瓦解或松弛;同时,党组织也受到“去组织化”的影响和冲击。党的基层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大量党员脱离原有组织体流动到社会各处的现象,等等,都是这种“去组织化”的表征。“去组织化”的趋势如果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那么党就难以有效充当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引领者。因此,可以把全面从严治党看作党的组织再造或者党的再组织化的战略举措。非公党建工作,正是党的再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关系到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更关系到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增强其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然要求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实现对分散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党员的再组织化。但是,非公领域党的再组织化,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其难点在于这个过程涉及两个异质组织的结构嵌入与功能融合问题。

异组织嵌入:结构与功能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党组织本质上是政治组织。作为政治组织,其功能定位为“政治引领”与“政治核心”,其所开展的多属“政治活动”。包括: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本质上是经济组织,所从事的是以利润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主业”。非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私有, 业主依法拥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权, 拥有着对人、财、物等方面的支配权以及生产经营的决策权。两种组织在活动的性质、导向、边界、方式上并非完全耦合,甚至被视为“异质活动”。作为理性经济人,不少企业出资人对在自体内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表现出疑虑甚至抵制的态度:一是担心党组织借助政治优势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团结工人以监督约束业主,削弱业威;二是担心党的一些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冲突,党组织的活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这些业主看来,党组织是异质性的。因此,非公党建至少涉及两个组织体之间的关系,其中一方(党)通过外部结构化嵌入的方式,在另一方(非公企业)内部发挥影响力。组织异质性的“鸿沟”,使得非公党建成为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领域。从目前情况看,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二者在结构和功能层面的耦合性问题。

结构层面,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再组织化缺乏内在动力。大部分非公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经营不稳定。大量规模以下的非公企业党员人数较少,流动性大。党员数量不足影响组织覆盖,党员流动性大影响工作覆盖。即使是党员人数较多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其能否建立党组织并开展活动,主要取决于业主的意愿,甚少业主会积极主动接纳党组织。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往往出现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的情况。即使在一些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一些党员出于种种考虑,缺乏亮身份的意愿。甚至少数企业以物质利益诱导这些“口袋党员”亮身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中,党组织的存在或党的活动,缺乏有效的制度空间。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虽然有在公司中“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的规定,但对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何种地位、开展哪些活动、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如何保证、如果没有建立党组织会有何种后果,等等,都缺乏更明确的界定。因此,在现实中难免沦为一项弱规则,其落实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功能层面,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组织活动缺乏必要活力。近年来非公党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取得了长足进展,截至2014年底,297.3万个非公有制企业中,157.9万个已建立党组织,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53.1%;同时,通过创新区域化党建、园区党建、楼宇党建等形式,工作覆盖面亦不断扩大。不过,从总体看,已经实现“覆盖”的非公经济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还受到诸多局限。一是党组织主体要素虚弱。非公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层配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尤其是优秀党组织书记人选稀缺;党务工作者队伍也面临类似情况,身兼数职的多,专职的少,党务工作时间没有保障。除此之外,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政治归属感相对不强,心理上受到政治冷漠倾向影响,经济附庸性明显,主动作为的意识薄弱。二是党组织活动基础薄弱。客观上,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无法保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获得业主的首肯与支持。由于部分业主认识上的误区,导致许多非公党组织无所作为或者难以作为,甚至活动时间、活动场所都没有保障,遑论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了。

总体而言,作为一种嵌入型组织,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与其他类型的基层党组织相比,从结构到功能层面都呈现出较明显的弱质组织特征。从组织的组建、组织主体的素质和能力、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可动用的资源、组织的活动空间、组织的影响力、组织的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尽管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以更大的工作力度”加以推进,但其中党员占比偏低、流动党员管理难、党组织覆盖难、活动形式化、能力业余化等题仍然比较突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组织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程度整体上仍然较低。①

区域化策略:弱组织的系统支撑

从组织学的视域观察,弱组织虽然具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但与正式的“强组织”相比,又显得较模糊、松散,也不能像后者那样能够全面利用组织权威和规章制度来动员和协调组织活动。[1]14 对于缺乏行政权依托、嵌于异体经济组织之中的非公党组织,其弱质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其结构的建立与维持,其功能的发挥与融合,其动力与活力,都需要得到组织“母体”持续奥援。

无论从参与主体的多元性还是所涉领域的不确定性来看,非公党建工作都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按照系统论的基本观点,系统是一个各部分相互依存的整体,具有结构化特征,同时需要保持这一结构化过程的机制。[2]275 非公党建工作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这一社会建构过程需要系统统筹,需要机制保障。实际上,把非公党建工作看作一种行动系统,可能更加贴近其现实的“生存状态”。就行动系统与组织的关系而言,“组织处于具体行动系统这个统一体的末端,其形式化程度、结构化程度、参与者的自觉程度以及调节过程中责任者公开负责的程度,可以从行动系统的无意识规则……变成完全理性化组织的有意识规则。”[2]278 与其他党建领域(比如机关党建、国企党建)相比,其组织的嵌入、职能的发挥,并不必然带来“组织化”――也就是组织结构的制度化――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处于弱组织性的行动状态。这样一种行动中的弱组织,更像一个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社会建构过程。非公党建工作的实践表明,对于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非公党建领域,要实现这样的社会建构过程,囿于传统单位党建式的单兵突进策略,不仅在组织有形覆盖方面推进速度慢,而且在工作有效覆盖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以区域化党建为依托,以“区域不变”来应对“单元多变”,以资源集约整合应对要素虚弱薄弱,便成为破除非公党建困局的一条有效出路。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行动系统――而不是完成式的自组织,非公党建需要持续的外在系统支持。对于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而言,其结构与职能的存续,“需要保持这一结构化过程的机制”,以此解决系统支持问题。特别是体制上脱离“母体”的组织,要保持活力,必须从工作机制上为其提供体制性和功能性支撑。

从体制性支撑来看,首先要引入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起专门机构负责的、体制力量分工与分层相结合的、激励与约束结合的领导机制,确保以区域化体制性强力持续推动非公党建工作。同时,还需要在党―群―团互动层面,通过建立内外联动机制,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的区域一体化,助力非公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更大影响力。

从功能性支撑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本身以及党员队伍服务企业、服务员工的意识与能力。实事求是地说,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危险”在非公党建领域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其中,相比其他领域,“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在非公党建领域更加突出。为此,除了需要通过党的“再组织化”重新聚拢力量之外,还需要着眼于区域党建,从工作机制层面,为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提供反哺性支持;通过培训机制和人才机制增强其主体素质和能力;通过党建品牌机制,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员党的意识,提高非公党建的在企业内外的影响力。

实践证明,作为一种依托在经济组织中的政治组织和一种行动系统,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具有交叉关系的结构特征――既是党组织的分支,又是企业组织的分支。从交叉关系看,上述区域化的外源性体制支持与功能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种嵌入式组织,获得这种支持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得以建立并强化自身力量的前提,因而也是在企业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的必备条件。当然,这种外源性支持只是非公党建工作获得系统支撑的一个方面。以什么样的机制寻求包括企I主、企业员工在内的内源性支持,仍需要从结构嵌入到功能融合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强要素整合:破解组织组建与嵌入难题

非公党建是一种有组织的行为。作为执政党彰显其施政意图和影响力的特殊载体,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整体上并非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建构,是政权领导者“利用自己特有的资源和能力来加以创立、发明并加以确定的。”[2]1 对于政权领导者而言,非公党建是一种主动的组织模式延伸和组织领域拓展行为;而对组织受体即非公有制经济体来说,则是一种被动的外在组织的结构性嵌入,是一种组织叠加或组织创新过程。不论对主动者还是受动者,一个新组织,就是一种新结构,是一种新的社会建构过程。很显然,这个建构过程的首要目标是要在受动体(异体)内植入党组织的结构或要素。实际上,如前所述,如何在异体之中植入并维系新的组织结构,这是非公党建遇到的首要难题。从目前看,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十分庞大、十分复杂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组织嵌入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做精心而持久的工作。必须从体制资源整合、多元要素组合角度,破解非公党建的异质性特点与嵌入性难点。

一是推进体制资源整合。执政党是非公党建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虽然党的组织原则、党指导非公党建的方针政策以及党对非公党建的目的要求是统一的,但必须承认,党在特定场域中的存在及其活动是具体化的,甚至是分化的。党本身就是个科层体系,各科各层都有自身的职责分工和行事风格。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必须处理好统一性与具体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党作为一个统一的组织整体,必然要求非公领域党组织组建、党的存在及活动体现党的意志、实现党的领导;党作为一个科层体系,在面对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必然要求对内实现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对外成为推动非公党建的统一行动者。分散化的力量断无推进具有巨大不确定性领域工作之可能。因此,实践中必须首先采取组织者再组织化的策略,以一定规模的区域为单位,建立组织者协同行动机制。针对非公党建工作之难点,要求组织者形成强大的合力,具备统一的动能;针对非公党建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对象多元之特点,要求组织者进行内部分工、责成多方推动;针对非公党建工作对象之复杂性,要求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多种方式不拘一格推进组织与维持建设。

二是推进多元要素组合。对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来说,党组织作为新组织体,不论是内嵌于既有的经济组织治理结构之中,还是外设挂靠在行业主管部门、园区管理机构、所在地基层政府等公权力结构之中,构成组织最基本的党员状况、经费支持、活动空间等质料要素,都相对欠缺或者相对分散。多数情况下,新组织体的多元要素不会自主结合,而需要外部推动者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整合。组织者必须在摸清上述情况的前提下,着眼于区域内多元组织要素,实现最佳的组合方案,采取灵活的组建方法;同时,如果企业内部的某些要素(比如活动资金)匮乏,还需要提供外在的要素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组织起来并维持下去的目标。立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应该着眼区域统筹,抓住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关键要素,把配强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员队伍作为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着力解决新组织体“人”的问题;通过财政支持、党费返还以及企业自筹等方式,着力解决新组织体“钱”的问题;通过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着力解决新组织体“章”的问题;通过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把党员业主和企业中高层中的党员纳入党组织领导班子,推动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进入企业决策管理层,逐渐把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的主动性往企业内部转移,着力解决新组织“权”的问题。

软权力嫁接:解决功能发挥与融合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是一种涉及多种主体关系的集体行动。这种结构化的集体行动,所涉主体包括执政党及其基层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等正规组织,也包括企业主、基层党务工作者、企业中的党员及一般员工等。如前所述,多元主体的互动所形成集的体行动结构,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建构的结果。这个社会建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软权力在既有组织体内部的嫁接过程。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看,“任何集体行动结构,都建立在需解决的问题的‘自然的’不确定因素上,都作为权力系统而存在,是权力的现象、效应和效果。该结构属于人为建构,由它来整治、调节、‘驯服’并且创造权力,让人们能在集体行动中进行合作。所有对集体行动的认真分析,都应该将权力放在中心位置予以考虑。”[2]11 显然,这里的权力,并非行政学意义上权威结构的产物,而是社会学意义上“交往地产生权力”[3] ,是多元主体集体行动中进行合作并在解决合作问题过程中产生的权力,因而是一种软权力,是没有国家暴力机器做后盾、没有行政权力做依托的权力。显然,非公党组织所创造的“权力”便是一种典型的软权力。作为以弱组织为组织者的一个领域,非公党建要实现“让人们能在集体行动中进行合作”的目标,必须以区域化为立足点谋划推进策略;同时,其功能发挥及其与异质性组织之间的功能融合,只有通过软权力的嫁接才能实现。从目前非公党建工作的经验来看,实现功能融合与软权力嫁接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区域化服务合力实现功能融合,二是通过营造社会资本实现软权力嫁接。

以区域化服务合力为功能融合点。服务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软实力。非公党组织欲在非公企业中获得结构性的地位并维持这种地位,以服务功能作为嵌入点,是必然的选择。大量的现实案例表明,服务功能的切实发挥,是非公党组织实现从向内核转变、从异质性到融合性转变的关键环节。大凡成功的非公党组织,特别是业主不是党员的非公党组织,莫不是以服务赢得业主和员工的认可,获得在企业组织中的结构性地位,进而逐步发挥其政治引领与政治核心作用。弱质性组织提供服务的能力多数情况下固然有限,但着眼区域服务资源的外引内联,利用自己与组织母体的有机联系以及与周边组织的密切关系,增强服务能力,以此为切入点,积极服务企业和员工,努力为企业发展当好参谋,协调好各方利益,解决好各种矛盾,塑造好企业精神,等等。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党组织政治功能与企业组织经济功能的有机融合过程。

通过营造社会资本实现软权力嫁接。组织嵌入不仅是党组织对于经济组织的单向度嵌入。实际上,嵌入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企业作为行为者与更广阔的社会关系之间发生关系的核心议题。[4] 也就是说,企业不是孤立的行动主体,企业的经济行为受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企业行为同样是个嵌入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持续过程。而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基于信任、文化、声誉等因素的持续性社会关系。在社会学视域之中,这种社会关系对于企业而言即是社会资本,事关企业如何通过这些联系而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5] 在中国,企业要获得社资本,需处理好以下三类关系,即企业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系、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横向联系、企业与包括周边居民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联系。[6] 恰恰是企业对于社会资本的内在需要,为非公党组织实现与企业组织的软权力嫁接打开了机会之门。根据Hess的观点,可以从三个维度观察企业的嵌入行为,即社会嵌入、网络嵌入和空间或地理嵌入。其中空间或地理嵌入为区域化党建营造社会资本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该视角所考察的是企业在特定区域或位置中的融合程度。有着整合区域组织资源便利条件的非公党组织,与基层党委政府甚至更高层次的党委政府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与其他企业党组织也有着便捷的交流关系,与周边社区居民也有着更为亲密的关系。区域化非公党建具有将这些关系打造成强大的社会资本场域的能力,而非公党组织可以从中发挥中介者角色,使企业融入这个场域,获得包括政策支持、发展环境、社区支持、社会声誉等在内的各种资源。果然,则非公党组织在为企业引介社会资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自身创造并嫁接软权力的过程,也是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功能的过程。

注释:

① 在计算党组织覆盖水平方面,中组部的数据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在企业基数方面有很大差距。按照中组部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非公有制企业的总数约为297.3万家,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4月,全国私营企业1653.8万户,加上外商投资企业46.8万户,全国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700万户。如果以后者的数据为准计算,那么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数量的比例大约只有9.29%。如果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总量来计算,整体基数还要加上5139.8万户个体工商户,则已建立党组织的比例要低得多。

参考文献:

[1]王晨丽.青年家庭教会弱组织形式初探――基于上海某高校圈青年家庭教会的考察[D].复旦大学,2010.

[2]克罗齐耶,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

[4]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2).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7篇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是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市委组织部和市总工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就是要进一步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提高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工作水平。今天会议的交流发言和书面交流,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自的特色做法和经验,集中反映了我市近几年来党工共建工作的成果,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都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工建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应建已建率达到了96%以上;工会组建和会员入会“两个大多数”的目标也已实现。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工组织在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我们的党建和工建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尤其从党建工作来看:一是党的力量相对薄弱,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没有党员的分别占企业总数的60%和80%;二是组织设置相对滞后,全市仍有65家外商投资企业和19家私营企业应建未建党组织,与上级的组建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党员比例相对偏低,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的党员数只占职工数的1.3%和1.7%。由此可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和工建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繁重,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新进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外向型经济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强项和亮点,尤其是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方面连续多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去年个私经济上缴的税收已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20%,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保障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应当说,我市非公有制企业总体发展情况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员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有的业主思想、生活颓废;有的甚至出现偷税漏税、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实践表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建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力,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可以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特别是协调化解劳资纠纷和利益分配矛盾,维护业主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可以充分发挥党工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组织职工采取与本企业相适应的形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引导和监督企业依法经营,按章纳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会建设势在必行。同志曾指出:“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应建立党组织,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理直气壮,当然工作要耐心细致。”各级各部门对此一定要有深刻理解,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理直气壮,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新局面。

二、勇于创新,进一步加大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推进力度

实践充分证明,“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正确把握党建和工建的关系,努力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面提高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工建工作水平。

1、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党建带工建”的主导作用。“党建带工建”,这不仅是党对工会组织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也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需要。坚持“党建带工建”,一方面,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力度,努力做到每一个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要单独或联合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不仅要关注已经具备建党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更要关注那些尚不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使他们能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积极探索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实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做好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带动工会建设,积极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组织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迫切需要党组织在思想政治上加强领导,以保证工会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要认真履行“依靠、领导、支持”工会工作的政治责任,定期研究工会工作,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重视工会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帮助工会配强、建好领导班子;要支持工会组织按照法律和章程积极开展工作,尤其要支持工会组织依法履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作的党组织、工会组织负责人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

2、要坚持工会群众性组织的优势,积极发挥“工建促党建”的能动作用。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活力的源泉,也是基层党组织的依靠力量。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工作机制有许多特殊性,工会组织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工会在党的领导下,以群众性组织的身份开展工作,有利于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有利于党组织在广大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工会组织的组建工作力度。按照《工会法》的要求,面向所有企业,打好工会组建的持久战和攻坚战,突破一批建会“老大难”单位;面向所有职工做好发展会员工作,最大限度地把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对那些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可以先建立工会组织,为党组织的建立创造条件。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让职工群众切身感受到加入工会的益处,这样工会才富有活力,才能吸引职工群众。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相对于国有集体企业而言起步晚、水平低、建制难,工会组织要在组建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要积极履行《工会法》赋予的职责,努力拓展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工会工作新思路。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在工会组建、职工入会、履行职责、促进发展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发挥的作用,作为衡量“工建促党建”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

3、要坚持党的工作与工会工作双向促进,充分发挥党建与工建的互动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要全面推进“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工作,需要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活动结合上下功夫,在优势互补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双向联动,相互促进。对于那些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工会主席可由一人担任;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制度、经验、做法可以互为借鉴;可以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和工会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共同实施、共同考核,通过创新有效的活动载体,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比如,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创建合格职工之家相结合,将实施党组织监督与加强工会民主监督相结合,等等。党建、工建互动作用,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组织各自的特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依照和工会法规定开展活动,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进行探索,把这一优势充分调动好、发挥好,促进党建、工建共同推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新局面

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级党委都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议程,狠抓落实,抓出实效。

1、要逐级明确领导责任。各级党委都要结合实际,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工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做到工作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要明确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进一步理顺非公有制企业领导体制,特别要注意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与社区党建相衔接,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切实加强组织部门与工会组织的联系,在研究有关工作时,要充分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制定的政策措施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尤其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发展,工会肩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越来越多,这既需要工会组织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工作,同时各级党组织也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对工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工会工作更好开展。

2、要改进方法,分类指导,提高工作实效。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工会组织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针对我市外向型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特点,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与时俱进,开创新局面。要深入实际,加强分类指导,抓大带小,逐步推进。对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和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务求取得突破。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加大督促检查工作的力度,总结经验,找出差距,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这项工作做得还比较薄弱的地方,要集中一段时间,集中人员精力抓好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组建工作。监督检查要形成制度,确保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基层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8篇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都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和工建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应建已建率达到了以上;工会组建和会员入会“两个大多数”的目标也已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工组织在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我们的党建和工建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尤其从党建工作来看:一是党的力量相对薄弱,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没有党员的分别占企业总数的和;二是组织设置相对滞后,全市仍有家外商投资企业和家私营企业应建未建党组织,与上级的组建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党员比例相对偏低,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的党员数只占职工数的和。由此可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和工建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繁重,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新进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外向型经济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强项和亮点,尤其是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方面连续多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去年个私经济上缴的税收已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保障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应当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体发展情况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员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有的业主思想、生活颓废;有的甚至出现偷税漏税、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实践表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建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力,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可以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特别是协调化解劳资纠纷和利益分配矛盾,维护业主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可以充分发挥党工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组织职工采取与本企业相适应的形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引导和监督企业依法经营,按章纳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会建设势在必行。同志曾指出:“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建立党组织,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理直气壮,当然工作要耐心细致。”各级各部门对此一定要有深刻理解,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理直气壮,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新局面。

二、勇于创新,进一步加大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推进力度

实践充分证明,“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正确把握党建和工建的关系,努力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面提高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和工建工作水平。

⒈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党建带工建”的主导作用。“党建带工建”,这不仅是党对工会组织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也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需要。坚持“党建带工建”,一方面,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力度,努力做到每一个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要单独或联合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不仅要关注已经具备建党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要关注那些尚不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使他们能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积极探索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实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做好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带动工会建设,积极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会组织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迫切需要党组织在思想政治上加强领导,以保证工会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要认真履行“依靠、领导、支持”工会工作的政治责任,定期研究工会工作,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重视工会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帮助工会配强、建好领导班子;要支持工会组织按照法律和章程积极开展工作,尤其要支持工会组织依法履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党组织、工会组织负责人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

⒉要坚持工会群众性组织的优势,积极发挥“工建促党建”的能动作用。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活力的源泉,也是基层党组织的依靠力量。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工作机制有许多特殊性,工会组织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工会在党的领导下,以群众性组织的身份开展工作,有利于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有利于党组织在广大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工会组织的组建工作力度。按照《工会法》的要求,面向所有企业,打好工会组建的持久战和攻坚战,突破一批建会“老大难”单位;面向所有职工做好发展会员工作,最大限度地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对那些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可以先建立工会组织,为党组织的建立创造条件。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让职工群众切身感受到加入工会的益处,这样工会才富有活力,才能吸引职工群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工作相对于国有集体企业而言起步晚、水平低、建制难,工会组织要在组建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要积极履行《工会法》赋予的职责,努力拓展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的工会工作新思路。要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工会组建、职工入会、履行职责、促进发展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发挥的作用,作为衡量“工建促党建”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

⒊要坚持党的工作与工会工作双向促进,充分发挥党建与工建的互动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要全面推进“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工作,需要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活动结合上下功夫,在优势互补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双向联动,相互促进。对于那些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工会主席可由一人担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制度、经验、做法可以互为借鉴;可以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和工会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共同实施、共同考核,通过创新有效的活动载体,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比如,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创建合格职工之家相结合,将实施党组织监督与加强工会民主监督相结合,等等。党建、工建互动作用,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组织各自的特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依照和工会法规定开展活动,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进行探索,把这一优势充分调动好、发挥好,促进党建、工建共同推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新局面

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共建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级党委都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议程,狠抓落实,抓出实效。

⒈要逐级明确领导责任。各级党委都要结合实际,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和工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做到工作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要明确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进一步理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导体制,特别要注意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与社区党建相衔接,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切实加强组织部门与工会组织的联系,在研究有关工作时,要充分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制定的政策措施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尤其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加快发展,工会肩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越来越多,这既需要工会组织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工作,同时各级党组织也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对工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工会工作更好开展。

⒉要改进方法,分类指导,提高工作实效。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工会组织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针对我市外向型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特点,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与时俱进,开创新局面。要深入实际,加强分类指导,抓大带小,逐步推进。对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和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务求取得突破。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加大督促检查工作的力度,总结经验,找出差距,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这项工作做得还比较薄弱的地方,要集中一段时间,集中人员精力抓好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组建工作。监督检查要形成制度,确保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