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生说明文

小学生说明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21 22:52:18

小学生说明文

小学生说明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说明文教学

说明文作为语文教材中科普面广、知识性强、应用全面的知识载体,在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说明文以严密规范的科学语言,具有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学生在严谨规范的文章中科学的认识事物的特征属性。纵观小学六年语文教材中文章类型比例,科普类说明文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一册书籍中都有知科普性强、知识性强的说明文教学单元,这对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学习,感知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充分汲取科学内容知识,促使其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等,教师需充分地了解说明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了解说明文章的内容脉络,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拓展课外知识等。由于说明文本身所具有的静态文体特征,容易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片面传递科学知识、灌输思想教育、混淆不同文体特征的文章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差异、关注重点、质疑问难等问题愈演愈烈,教师难以取得预设的教学效果。本文认为在说明文教学中读、思、行极为关键,对提升说明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读为基础

语文知识是在灵活的课堂教学中被学生认知、吸收的,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阅读感知能力是教学的关键。由于小学生对科普知识具有较大的认知差异,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各个学段的教学都极为重要。小学教材中的说明文语言较之文学作品语言客观严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反映科学术语较为拗口,难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存在断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引导学生通过读体会规范言语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读懂科学知识,读准科学语言,读透科学感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多种读的方式充分认知文本。初读整体感知文章大致内容,理清文章行文逻辑顺序,如质疑―举例论证―总结,精读时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所使用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在整体回顾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品味语言准确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解其“管中窥豹”的表达效果。

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就火星和地球之间相似的地方进行比较,以科学证据来肯定科学家的推断,教师要注意进一步加深其对文本的语言的准确性和内容的生动性,如能否将说明文中作者所使用的“大多”、“很少”、“大概”等词语删去,引导学生说出原因,体会删去后文本意思的改变,从而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用词严谨规范性的。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使用,让学生通过朗读,品析文中语句,形象地感知文中的说明方法。

二.思为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将说明文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直接通过文本阅读获得知识,忽视学生在文本感知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思考,可能进一步导致师生之间的知识落差。“所谓知识落差是指教师传授的知识量与学生可能接受的知识量之间的比差。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在听课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基础现状及接受能力,来确定恰当的知识落差。”[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语言较为形象简明,教师应当在引导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根据说明文的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记叙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实用性说明文,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以事物说明文、科普说明文为主,学生通过严谨规范的语言获得对说明形象的认知,学生在品读具有文学趣味的说明语言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当学生把握说明语言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对课外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从而提出其他问题,这就是动态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生成问题。说明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容易生成各种临时性的动态问题,这种问题的生成恰巧是学生个性化思考的结果。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及时补充科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让学生能将文本教学中的疑惑充分化解。

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师生的思考极为关键,教师的思考能够为预设教学提供基础,学生的思考能够为教师的及时总结反思提供基础,两者之间互为因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当进一步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中获得感性知识,与自身的背景知识进行双向结合,真正地激发学生自身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内部情感。

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地预设说明文教学。关注于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技能,有效地联系三维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的质疑,敢于正面教学目标的落差。另一方面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带领学生探究说明文中的科学价值,分清主次、重难点教授知识,切勿将说明文文本的字词篇章知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一锅烩,进而偏离说明文教学的初衷。再者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以课堂互动对话的方式,进行平等对话沟通,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在说明文教学中真正地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科学知识探究的小主人,教师成为启发点拨作用的引路人,合理引导教学活动。

三.行为反馈

说明文以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教学时具有自身的规律,教师不仅要抓住文本中的知识重点,带领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和语言文字,还应当将课内文本知识拓展迁移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掌握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能举一反三地对同类型的科普文章进行有效地解读,为自身的写作技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转变已习得的知识为实践技能,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向壁垒中积极课外观察、实验操作、记录数据、科学反馈的方式,开发利用说明文文本中所涉及的知识。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变革自身的教学观念,拓展课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与文本、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对话,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习,创设说明文教学的创新平台。

注 释

小学生说明文第2篇

论文摘 要:陈寅恪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术大师,他在文化的研究上打通了文史哲,从根本上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历史原因,从而解释文学上的现象。这种历史社会文学研究法对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近代的学术大师中陈寅恪是其中非常有特点的一位。正如学界所说的,胡适是哲学家,俞平伯是文学家,王国维的优势在政治和理论,而陈寅恪却是历史学家。与胡适在学术研究上主要采用考证的方法不同,陈寅恪是在文化的研究上打通了文史哲,从根本上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历史原因,从而解释文学上的现象。他将考证的方法与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打通了文学的内部与外部。陈先生正是以这样的研究开辟了古代文学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陈寅恪用这种历史社会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对唐传奇的研究。对唐传奇兴起原因的探讨一般认为“温卷”起了很大的作用。陈先生亦引用赵彦卫《云麓漫钞》中的记载说明这一点。但认为对唐传奇影响更大的是古文运动。早期写传奇小说的人,如元稹等人都是古文运动的主将。所谓的古文与小说是二者一也。而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安史之乱有很大的关系,由安史之乱上推到了唐代前期河朔文化的兴起,河朔文化与唐代的种族分布又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这样的研究方式,就说明了唐传奇的兴起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学现象,而是深入地指出了其兴起与唐代社会种族之间的关系。具有文化研究的意味,同时加深了研究的深度。陈先生的学生刘开荣在《唐代小说研究》一书中继承了他的这一研究方法。目前学界,陈寅恪关于唐传奇的研究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陈寅恪先生对学界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唐传奇的研究上,而是他的这种社会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成为了后世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式。在明代的小说研究中,这种社会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在《金瓶梅》成书时间与作者的考证上这种方法运用得最为充分。著名的明史研究专家吴晗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写了三篇文章论述了《金瓶梅》的成书时间是在万历年间。他的依据主要是,《金瓶梅》中有皇帝向太仆寺借马价银的细节。历史上只有在万历十年以后,皇帝借用马价银的次数和数量越来越多,吴晗先生据此推测《金瓶梅》成书时间的上限是万历十年。其次,根据小说中戏曲的演出情况,《金瓶梅》中的戏曲唱的都是海盐腔,而此唱腔在万历时期很盛行。再次,根据历史上万历时期佛教的兴衰情况。确定了《金瓶梅》成书于万历年间,吴晗先生以他深厚的历史功底与史实的证据使得万历说压倒了嘉靖说。

黄霖先生的《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认为《金瓶梅》的成书时间在万历17年到万历24年之间。黄先生认为《金瓶梅》的成书时间与两个壬辰年有关系。一作者选择小说的开场时间是在壬辰年即政和三年。二由于作者仓促成书,全书年月干支甚是混乱,独人物生肖从其壬辰年为立足点推算往往不误。说明作者可能是从这一年开始创作的,因为用生活中同一干支来构思历史故事的发生和借用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生肖年龄都比较方便。黄先生更进一步由此推测《金瓶梅》的作者不可能是这时已故的李开先、薛应旗、冯为敏、和将死的王世贞、徐渭,尚年幼的沈德符、未出世的李渔。并且认为笑笑生在抄《水浒传》时所作的改动,暴露了他习惯用吴语和对山东地理十分模糊情况,而且如果是山东人的话也没有必要在描写山东发生的事情时加入吴语。并且在小说中存在着不符合山东口气的地描写。所以作者应该是一个南方人,懂得北方的官话、方言和习俗,但又不是十分的熟悉。黄先生发现了屠隆曾经用过笑笑先生的化名。所以,推测《金瓶梅》的作者试屠隆。

黄霖先生对《金瓶梅》成书时间与作者的推测也是建立在社会与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亦是一种文化的阐释方式。

这种历史社会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明代小说史中也是常见的研究方法。陈大康的《明代小说史》应该是典型的例子。陈先生主张,当涉及某一作家作品或事件现象时,一般都应将它置于“竖”与“横”的交叉点上现实价值与意义。所谓“竖”是指考察它所受先前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它对后来小说创作的推动作用;而所谓的“横”则是把握它与当时的小说创作以及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横向考察时,小说与时代环境之间关系的考察也就是一种历史社会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只有将小说与它所产生的时代环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揭示它所具有的不同于前代小说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在《明代小说史》中陈先生提出了自宣德以下的7朝是通俗小说创作的萧条期,通俗小说在这一阶段中的创作竟是一片空白。对这一特殊的小说史现象进行解释时论述了明初文学创作的概况与氛围,通过对明初诗文、戏曲与说书等文学样式发展状况的考察,说明在当时阴冷肃杀的环境与氛围中,整个文学的创作都步入了低谷,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文学样式的之一的小说自然也不能例外。从文学创作的大背景上为小说创作的萧条进行了解释。随后,从政治的角度解释了小说发展停滞的原因。考察统治者对小说的具体态度。明初统治者一方面对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高压控制,同时又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文化思想界这种环境与气氛,正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已问世的作品在很长的时期内无法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从传播的角度上,阐释了小说创作空白的根本原因是明代初期印刷业的落后。这就将通俗小说的流行与明初的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联系起来了。陈先生的这种观点,在明代小说史的研究上是眼光非常独到的。陈先生在对明代小说的研究上运用的亦是历史社会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将明代初期社会政治经济情况与通俗小说联系起来的考察方式填补了明代小说史研究上的空白。

陈寅恪先生这种社会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目前学界广泛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有利于揭示文学现象背后社会历史经济上的深层原因,加深研究的深度。但是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以文本的研究为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把文学作为某种社会历史经济现象的注脚。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说明文第3篇

摘要本文尝试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即结构和视角、人物对比、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方面分析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虚无思想,说明对小说进行跨学科分析,能够多方位、多层面的理解小说,探究蕴含在形象背后的大量思想感情,深入地揭示作品的写作艺术和深层意蕴。

关键词:文体风格叙述艺术海明威虚无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海明威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独树一帜的文体风格著称,尤其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若要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达故事”的,有必要将叙述学和文体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探讨。

20世纪60年代,随着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的兴起,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性的认识,提高了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小说的叙述视角成为叙述学和文体学的研究重合点。但是这两个学科对视角的研究重点颇为不同:叙述学者着重分析不同视角本质性的特征及其对视角的分类;而文体学家则对语言选择感兴趣,注重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词汇、句型、标点、人称、时态等。

从叙述学角度来看,视角起着调节叙述信息和距离的作用;从文体学角度来看,视角体现叙述者在叙述时通过文字表达流露出的立场观点、语气口吻等。前者直接作用于叙述结构,后者通过语言特色间接作用于叙述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体学家采用了不同方式来借鉴叙事学,文体和叙述分析的结合可以使小说评论得以细化和深化,有助于文本阐释和分析,并克服单一学科对文本阐释的局限性。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充分体现了其简洁洗炼、内涵丰富的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本文欲以文体学和叙述学理论为依据,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和叙述语言等角度对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作深入研究,理解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分析和欣赏海明威独特的现代叙事艺术、文体风格。

一叙述分析

1 结构和视角

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这样开头的:“时间很晚了……现在是夜里……上个星期……”从时间上分析,这是倒叙,表明海明威是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选择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能够避免读者产生视觉和思维疲劳,引起读者想知道前因后果的兴趣。故事原文中,作者在第一句“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的阴影里。”就把问题引出,为什么深夜了老人还坐在树叶的阴影里?给读者以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小说。

另外,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叙述它的情节,淡化故事。阅读此篇小说,读者会感到一种明显的张力:故事的一位主人公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但小说表达方式却平淡自然。极度孤独而又处之泰然,这显然是矛盾的,也正是“张力”这一写作风格的特征。这种张力源于一个叙述方面的特征,即用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故事,叙述者处在故事之外,超然客观地观察所述事件。一位外在式叙述者讲述故事,对故事描写发生的年代、地点、老人和两位招待的名字和国籍都不做交代,这使故事就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适性,海明威似乎在暗示人类这样的晚年孤独生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存在。海明威赋予小说简短的故事情节、简朴的语言和抽象的背景,使作品的意蕴更带有普适性。

2 人物对比

在这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三个人物:冷静、替他人着想的老侍者,以自我为中心、急于回家的年轻侍者,还有那个富有,但孤独绝望的老人。人物对比刻画构成小说的另外一种张力,老侍者作为一个饱经沧桑、涉世极深的人物出现,是他在讲述老人的故事,同时告诉读者他和老人一样喜欢明亮的地方。他对老人充满同情,理解老人深夜不愿回家的原因,知道现实与世界的种种规则,了解世道的艰难,了解老人内心世界,应该说他和老人同属一类人物。

年轻招待有工作、家庭,喜欢睡觉,充满自信,对老人深夜不愿回家感到困惑,表现出不耐烦,自私,甚至粗鲁。老侍者和青年招待拥有各自的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两种类型的人物对比,从这种对比中可体现出每个人的处境与经历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小说通过对年轻招待的描写反衬大部分老年人所处生活状态,即他们过着内心孤独的生活。正是通过对老侍者和年轻招待两位人物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向读者阐述了他对老人的理解,对人类晚年生活的理解,对虚无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也许是海明威本人晚年在身体遭受多处战争创伤的折磨,并大彻大悟之后,结束自己生命的原因所在。

如果小说的解读者认为老人是故事的中心人物,这是不全面的,不谨慎的。只要将小说中的老人和老侍者两位人物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作家的叙事焦点主要集中在老侍者身上,老侍者讲述了老人的故事,但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负荷构成了海明威所要表述的中心命题,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老侍者实际上是一位真正的孤独者和启示者。这位启示者在发生的故事结尾看到了世界的真相,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虚无。

二文体分析

1 词汇重复

词汇重复属于文体前景化中的照应,是实现关联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文体衔接手段可提高文章的谋篇机制。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重复一些词汇,强调所要表达内容,加强了对话中人物会话蕴涵,使整篇看起来形似松散的对话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使小说内容联系密切富有逻辑。在海明威的原文中,nada(虚无)从开头到结尾共重复出现21次,笔者同时发现与虚无在意义上相近的词汇,the shadow of the leaves (树叶的阴影)出现四次,nothing(虚无)出现7次,insomnia(失眠)出现2次,是这些词汇一方面共同把故事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把文章内在思想内容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充分展示主题、突出主题虚无的目的,重复这些词汇即强调这些词汇在小说中的作用,而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词汇重复,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感情与思想,使小说一步一步到故事结尾走向高潮,显示虚无的无处不在和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重复出现4次,这是在问题“他恐惧什么?”之后,做出的回答,强调老人对虚无的恐惧,强调老人对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渴望,作者使用这些特别简单的言语再次体现出这一深刻的主题。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 a nothing…It was all a nothing…,在nothing前使用冠词a,这一偏离常规的文体选择表明,作者似乎在强调使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的原因,不是其它任何原因,而是精神世界的虚无导致了内心的孤独,由此找出了老人内心孤独的症结所在。

2 语言风格

在遣词造句这一文体层次上,海明威就事论事,不带任何感情色彩,通过朴素的词汇、简洁的语句和生动的日常用语描写老人的极度孤独。老人的极度孤独和描写的平淡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微妙地增强了小说表达效果。例如,开篇第一句话,“时间很晚了,大家都离开餐馆。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灯光的阴影里……”再如文中说:“他喜欢坐得很晚,他是个聋子。”“上个星期他想自杀。”这些描写看起来像是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夹杂感情成分,似乎如此平常的事情,根本没有加以评论和渲染的必要。而正是这些平淡的语言告诉读者,老人是经历了极度孤独和艰难的思想斗争后,以极大勇气做出无奈的自杀选择。老人内心世界的不平静和叙述语言的平静构成极大反差,衬托出老人欲摆脱虚无、追求自尊生活的强烈欲望。

本篇小说简洁的对话与关于虚无的反复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海明威以一贯采用简短的句子、准确易懂的词汇、电报式文体的语言、节奏快速的故事情节、句式简短凝练的对话、环境描写与情景交融来构筑小说而著称。本篇小说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文风,海明威通篇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即以两位侍者的简单对话透露出老人的真正需要,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但作者在描写虚无时重复使用了一些词汇和嗦累赘的语句,故意在语言上设置了障碍,减慢了语言叙述的速度,迫使读者放慢阅读速度并注意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例如:

“Some lived in it and never felt it but he knew it all was nada y pues nada. Our nada who art in nada,nada thy name thy kingdom nada thy will be nada in nada as it is in nada.Give us this nada our daily nada and nada ua our nada as we nada our nadas and nada us not into nada but deliver us from nada;pues nada.――Hemingway”

这段文字是说“虚无”无处不在,这一词汇的反复使用,与老侍者内心紊乱,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必要的同构,至此说明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世界是虚无的。

3隐喻意义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两次对景物进行描写――老人喜欢坐在树叶轻轻飘拂的树影里,树影暗示并衬托了虚无,树叶的阴影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与文中关于虚无的叙述暗暗呼应,极大地增强了描写效果,作家创造出的新的“意象”――树叶的阴影,找到了与虚无词语间的密切组合联系,构筑了新的隐喻系统来激活读者的想象力,深化了小说主题――虚无。

“树影”意喻老人孤独和虚无的生活环境,而“光亮”则表达老人对享乐、安逸、幸福生活的期盼。小说通过对两个咖啡馆环境的对比描写,说明老人和老侍者都喜欢干净明亮的地方,两人深夜不肯回家,仅仅是为了追逐夜里的那点光亮,为了逃离虚无,他们需要这样的一点难得的光亮鼓励自己战胜精神的空虚和孤寂。老人和老侍者虽内心孤独,但渴望追求光亮、干净、和平和安宁的秩序来重新确立生活的自尊,这种自尊就是生活的勇气,是他们用来战胜可怕的精神危机的支柱。他们在追求自尊的生活,期盼着光明的到来。

三结语

本文从结构、视角和人物对比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叙述艺术,从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文体风格,从而得出结论海明威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两方面突出表现了小说同一主题――虚无思想。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由简单到深刻,由表及里。尽管是简单的行文,平淡的对话,短小的篇幅,却体现出海明威含蓄、耐人寻味的深刻思想意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可谓是海明威描写孤独、虚无、理解与渴望的经典篇章。笔者通过对这个短篇的分析得到启示,尝试使用文体学理论和叙述学理论分析文本,能够多视角多层次分析文本,这样有助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3] 刘世生等:《文体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申丹等:《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小学生说明文第4篇

关键词: 邓志谟 地域文学 小说研究

邓志谟(生卒年不详),字景南,号百拙生,一号竹溪散人,饶州府安仁县(今江西余江)人,晚明万历、天启年间文学家。屡试不第,尝出游河南、湖北、江苏等地,遇瘟疫,父母妻儿均不幸疫亡,本人又患疟疾三年,劫后余生乃弃科举,以塾师、著书、编书为业。学识渊博,谙佛、道、儒家言,通医药、天文、地理。邓志谟是江西古代文人中的一个奇才,清道光《安仁县志》称邓志谟“好学沉思,不求闻达”,“其人弱不胜衣,而胸藏万卷”,连汤显祖也“尝以异才称之”。近年来,有关邓志谟及其著作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总体上看,相关研究的成果仍然不是很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

一、关于邓志谟个人的研究

目前,关于邓志谟个人的研究,主要围绕他的乡里、字号、经历、家境、交游、著作情况、生卒年等基本情况进行考证。如结合邓志谟的作品分类,对其生平交游做了简单的叙述;同时,通过分析作品得出邓志谟的思想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并简要地分析了邓志谟的道教思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官桂铨《明末小说家邓志谟是江西人》,吴圣昔《邓志谟乡里、字号、生年探考――〈邓志谟考论〉之一》和《邓志谟经历、家境、卒年探考》,金文京《晚明小说、类书作家邓志谟生平初探》,孙一珍《邓志谟论》,另外孙楷第先生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卷五中对邓志谟生平有较简略的介绍。

二、关于邓志谟神魔小说的研究

邓志谟著述甚丰,大约在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至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间仿效学习《西游记》,连续编撰了《许旌阳得道擒蛟铁树记》、《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三部神魔小说。《铁树记》二卷十五回,题“云锦竹溪散人邓氏编”,记叙许真君(许逊)修仙得道,擒蛟龙为民除害的故事。《飞剑记》二卷十三回,题“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以唐人吕洞宾的各种事迹为主要内容。《咒枣记》二卷十四回,记叙五代萨守坚萨真人学得咒枣、还魂、驱邪之法,斩妖除魔、行善救难、赈济众生,最后飞升成仙。三部神魔小说都是在各种民间传说和舞台戏曲故事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系统化,且增添若干情节,并有细腻的细节描写,作者曾交代创作起因说:“余暇日考《搜神》一集,慕萨君之油然仁风,摭其遗事,演以《咒枣记》”(《萨真人咒枣记引》);“搜其遗事,为一部《飞剑记》”(《吕仙飞剑记》篇末语);“考寻遗迹,搜捡残篇,汇成此书”(《许仙铁树记》篇末语)。小野四平在《关于邓志谟的道教小说》中对邓氏的三部神魔小说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邓志谟小说中所包含的宗教思想。此外,还有李丰《许逊与萨守坚:邓志谟道教小说研究》和《邓志谟道教小说的谪仙结构――兼论中国传统小说的神话结构》,暨南大学赵琨《邓志谟及其道教小说研究》,首都师范大学雷文翠《明代小说〈咒枣记〉研究》,湖南师范大学龙文康的《邓志谟道教小说研究》,等等。总体来看,对邓志谟三部代表性小说作品的研究主要是从宗教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邓志谟神魔小说中隐藏的三教之中道教第一的思想是当时民众意识的反映,根深蒂固的儒家救世、济世思想在明代中后期已被完全消解。此外,雷文翠《明代小说〈咒枣记〉研究》,汪小洋《邓志谟〈铁树记〉的另一版本与来源》从文本的角度对不同版本的《咒枣记》、《铁树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小说故事的来源与演变。

三、关于邓志谟其他作品的研究

邓志谟还曾写作许多“争奇”,体裁似有些怪诞,实际也是小说作品,如《山水争奇》、《花鸟争奇》、《风月争奇》等,又作《百拙生传奇》,含《并头花记》、《玛瑙簪记》、《凤头鞋记》、《八珠环记》等。吴圣昔在《论邓志谟的游戏小说》中认为邓志谟以某某“争奇”命名的七种小说,应称之为“游戏小说”,是“明代小说中颇为特异的一格”,并对这七种游戏小说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给予了客观评价。潘建国在《明邓志谟“争奇小说”探源》中对“争奇小说”的远近渊源做了详细的考察,认为其远源乃是盛行于隋唐时期的论议伎艺,其近源则是民间始终流传有绪的两物争功故事。潘建国在《晚明七种争奇小说的作者与版本》中对《花鸟争奇》、《梅雪争奇》等七种“争奇小说”的作者与版本进行了考辨,认为邓志谟只编撰了其中的三种,魏邦达及朱永昌各编一种,另有两种的作者则尚难确考。

由此可知,关于邓志谟及其小说研究的著述还较少,可拓展的地方很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一是关于邓志谟生平著述研究不足。因为邓志谟一直以来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古籍对其记载也甚少,文本散佚不详,对其生平著述考察尚不够详尽。二是关于邓志谟的小说创作缺乏系统研究。我们可以结合小说创作背景和小说文本,按照邓志谟的道教小说、争奇小说、传奇小说三大类型进行探讨,对三大类型进行关照和比较,特别是挖掘道教思想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三是文学是一个创作、传播、接受的过程。邓志谟是服务于书坊主的下层文人,他改变了万历时期由书坊主改编小说的局面。关于邓志谟在小说创作、传播史上的地位,缺乏细致的分析,我们应该由此关注到大量下层文人依附于书坊主进行小说创作的现象。

以往的文学研究侧重于纵向的文学史研究,而对横向的文学研究较少,地域文学属于横向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邓志谟及其小说创作正属于江西地域文学这一研究范畴之内。江西的崛起不仅需要经济、科技之崛起,文化亦应繁荣兴盛,对邓志谟的研究,有助于江西地域文学的研究,能促进江西地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官桂铨.明末小说家邓志谟是江西人[J].文献,1989,(01).

[2]李丰.邓志谟道教小说的谪仙结构――兼论中国传统小说的神话结构[J].明清小说研究,1990,(Z1).

[3]吴圣昔.邓志谟乡里、字号、生年探考――《邓志谟考论》之一[J].明清小说研究,1992,(02).

[4]吴圣昔.论邓志谟的游戏小说[J].明清小说研究,1996,(02).

[5]潘建国.明邓志谟“争奇小说”探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小学生说明文第5篇

20世纪以来,由于时代、政治等因素,学术研究也参与了百年来的文化建构乃至意识形态建构,这使明清章回小说的研究走上了一条“以现行意识形态解读作品”的途径;而大量套用外来文学理论(尤其是西方文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也成为百年来古典小说研究的时髦路数。这种缺乏对古典小说作品“同情之理解”的态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对明清章回小说(其中尤以明清章回小说“六大奇书”为代表)的误读,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分。因此,如何发掘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自身的民族传统,已成为当今古典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当务之急。吴光正先生《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一著,正是立足于民族文化本位立场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全书的论述中,吴先生采取了“破”、“立”结合的方式。所“破”者,乃是20世纪以来的以现行价值观念(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粗扰文学研究、长期“搬运”或“套用”西方文艺理论进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研究思路与尴尬现状;所“立”者,乃着意于重建明清章回小说的阐释空间和个性空间,恢复明清章回小说创作意图的本来面目,从而凸显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特质,建立符合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叙事理论。因此,“叙事学”乃是吴先生所运用的方式,他真正的目的,在还原解读明清章回小说、复归民族文学文化传统。吴先生认为,神道设教的民族叙事传统早已内化为明清章回小说作家创作时的一种下意识,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恰恰表现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叙事的基本元素:明清小说作家成功地借助宗教神话的叙事手段和修辞手段来进行艺术构思和修辞编码;他们利用宗教描写来搭建时空架构,结构故事情节,确立叙事权威,传达创作意图,预设情节走向,完成人物设计;儒、道、释三教的叙事传统和叙事要素均自由驱遣于作家的笔端②。

本着这样的思想理路,论著对明清章回小说“六大奇书”进行了深入的、符合本民族传统的分析和解读。吴先生着力于阐发小说作者的创作心态,因为这对小说文本意蕴、人物形象甚至小说版本等诸多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论著首先分析了《西游记》。在典型理论的影响下,一些研究者认为“取真经全靠美猴王”、“真经就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上”,由此认定孙悟空为《西游记》的第一主人公。吴先生通过对《西游记》中宗教叙事的分析,指出孙悟空降妖“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己赎罪”;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则有自我修行和点化唐僧的双重意义;而孙悟空所具有的赎罪者、修行者和叙事者的三重身份又都从属于唐僧的心性修炼。唐僧才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唐僧的心性修炼体现了作者对《西游记》的整体构思。在论著的第七章,吴先生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利用宗教叙事完成了情节架构、人物设计,确立了多元的叙事权威,传达刻骨铭心的生命意识的同时,“又成功地将诗性叙事嫁接到小说叙事中,用抒情文学的资源、笔法来写小说,为生命意识的传达创造了诗情画意般的境界,诗性叙事令《红楼梦》有别于通俗小说而成为抒情体小说的经典”。正是这种对明清章回小说作者创作心态的准确把握和对传统小说中宗教叙事的深入挖掘,使吴先生找到了一个欣赏并审视传统文学的新视角。

“生成语境”对分析小说文本内部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十分重要,它更能体现小说作品所代表

小学生说明文第6篇

【关键词】说明文;精彩;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小学阶段的说明文教学是少有人关注的。关于说明文单元的习作指导,老师难以把握方向,讲得多也不见得学生就能吸收写得好,讲得少更成了“无话可说”“无从下手”。但,说明文单元的教学是不能草草了事的,怎样才能把教材用的好?让学生学得透彻明白,并让他们学习写说明性的文章呢?这成了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摸清教材和课标的要求,单元规划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中关于“阅读”第六条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们分析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时候就以此为依据。我们的基本教学思路确定为:

1.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都清楚说明的对象是谁?文章介绍了关于说明对象的哪几个内容?

2.在介绍对象时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比如: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介绍的。比如:由外到内、由外形到特征等。具体怎样把这三项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我们必须讲究教学策略和步骤。

二.落实课标要求,理清教学层次,阅读教学张弛有度

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老师需要明确把说明文的“定义点”给学生:知识性、科学性、准确性。

1.知识性。即它着眼于解说和传播某种已经得到公认的知识,而不是像记叙文着眼于表情达意。

2.科学性。即它在介绍、解说、传播知识时必须科学,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不允许任何的主观随意性。

3.说明性。即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说明性文章的意义在于通过如实的解说,让人明白事相,懂得成因,给人知识,而不是像记叙文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的刻画,动人以情。

《鲸》是整个单元说明特征最清晰,说明方法使用最全面的课文,它为学生全面体验说明性文章提供依据。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需要逐个落实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三项内容。

策略一:提炼单元“交流平台”中“列图表”的学习方法。例如,我们通过填表格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如图)。

说明的内容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策略二:在使用“列图表”学习方法的同时,注重借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并通过汇报交流检查自主学习效果,明确落实教学目标(如图)。

说明的内容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1.鲸的体型 列数字、作比较 由外形到习性

2.鲸的演化 举例子

3.鲸的种类 分类别

4.鲸的饮食 举例子、列数字

5.鲸的呼吸 打比方、分类别

6.鲸的睡眠 举例子

7.鲸的繁殖 列数字

三.在实践中寻找问题,习作教学迎难而上

单元习作中明确要求:“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你可以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可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区分说明文与记叙文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如果我们的指导不到位,肯定就会出现老师布置写“说明文”,学生写出来一大半都是“记叙文”的现象。怎么办呢?

方法一:让学生不怕写说明文。

说明文相对比记叙文而言,写作方法截然不同。一个重叙述,一个重说明。怎样让学生消除距离感,不怕写说明文?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轻松、有趣,渴望了解。

我想到了食品――“喀吱脆薯片”,它小巧易携带,从外到内观察易深入,包装让更多材料成分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上课可以用摸一摸、猜一猜。

方法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开展说明方法的积累和运用。

观察是可以区分层次的,就拿“喀吱脆薯片”来说,可以由外到内。物品的包装、产地、生产日期、重量等都是外在信息;物品的味道、口感、色泽等都是内部信息。利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平台,学生渐渐体会到说明性文章就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这个说明对象介绍清楚。这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借助“图表法”,要求学生先列出习作提纲,确定习作对象、习作内容、习作方法和习作顺序后,在进行习作。

方法三:要重视反馈,关注全体,及时帮助学生纠正误区。

由说到写,有个别学生还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比如,有的同学介绍“狗”这种动物,写着写着就开始记述狗的故事。这时请学生自己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再围绕围绕着“习作内容”展开修改,我们可以从狗的种类、体形、大小、重量、毛色、饮食习惯、生活习性等多个方面思考;对应选择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层次就清晰明朗了。所以,有时候,抓住临场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状况往往可以成为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

在新一轮教材使用中,我们或多或少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难题和问题,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的时候,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路径就被开启了。我们解读教材,开展说明文教学的路就是这样走过的。

【参考文献】

[1]王小龙.小学语文课本中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8).

[2]任义.对小学高年级说明性文章的两点认识[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11).

教育学知识

动机的特征和作用

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下列特征和作用。

1.启动性。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功能,它能使有机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例如,因饥饿引起摄食活动,为获得优良成绩而勤奋学习,为受到他人赞扬而尽力做好工作。摄食活动、勤奋学习、尽力做好工作的行动分别由饥饿、获得优良成绩、受到他人赞扬的动机所驱动。

小学生说明文第7篇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小学生说明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趣味教学

《小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说明文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说明文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致使许多的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说明文的课堂,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单调枯燥之现状,怎么也寻觅不出几分“趣味”。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如何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呢?我在上完几篇西师版教材的说明文后,个人认为只要抓住一个“趣”字,说明文也能上出滋味,充满情趣。

一、开篇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新知的时候,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活动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借助有效的专门方法,让学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得到激发。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则会更好。我在教《有趣的生命时钟》一课时,采用了设疑导入的方式,首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然后提问:一幅海边招潮蟹图上添画一个钟面,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此,你有什么猜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是测试招潮蟹的活动时间,有的说是为了告诉我们潮涨潮落的时间,还有的居然说招潮蟹是一种感性动物,他们有自己的活动计划会自己看时间,更多的说法倒是科学家们在海边做招潮蟹实验,同学们各抒己见,就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课堂顿时变得轻松活跃起来了。结合平时上课的经验,我认为除设疑导入外,采用想象、猜谜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二、点拨品趣

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运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它的最大特征是准确而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但是小学生对鲜明、生动的语言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而对“准确”之美他们因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孰视无睹,以至于不屑一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体味,学生们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如:我在教学《送你一片绿荫》一文时,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目前,城市房屋毗连,空地减少,开辟庭院的可能性变小。如果注意发挥我的作用,就能增大绿色的空间。我只需利用围墙一角,便能生根发芽,攀墙生长。”学生读过之后,我问:假如我们把关联词“如果…就…”词语“只需”“便能”去掉或换成别的词语,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们挖空心思,动了不少脑筋,比过来比过去,总找不到一个更妥贴,更到位的词来突出爬山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的特点,于是从心底佩服作者用词之妙。

苏轼曾经说过,为文“须求物之妙”,要“了然于心”已非易事,“而况了然于口与手者乎”?在上述比较练习中,同学们似乎才发现,原来这“平淡”之中包含着不平淡的功力,他们对说明文语言的妙趣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可对教学细节进行精雕细刻,从行文思路,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入手,做到依托语言,活化语言,并相机融入必要的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体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到说明文的科学性,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三、活化求趣

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叙述方式,叙述方式的改变让积累与运用浑然一体。求趣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趣因素,并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核心。例如《送你一片绿荫》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爬山虎的自述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文章亲切自然有趣。学习时,我叫学生反复读全文,深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然后抓住本课特殊的叙述方式――自述,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爬山虎来介绍。为了照顾所有学生,我告诉他们可以是文中的一段话,可以是爬山虎的几个特点,还可以是爬山虎的作用,也可以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还鼓励成绩好的把特点和作用综合起来介绍。这样一提示,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当成了爬山虎,在下面精心准备,交流表演时,学生积极性十分高,兴趣很浓,效果非常好。如果说《有趣的生命时钟》是老师讲懂的,那么这篇课文则是他们自己读懂,演懂的,真可谓是无师自通。作为教师,教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何乐而不为?同样,课文《采访周博士手记》是以记者采访的形式来写的,我便让学生自己当记者,自由组合采访人员,模拟电视上记者的采访形式,课堂上现场采访。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兴趣很高,都为自己的采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后,学生对文章中的提到的几种水的优点、缺点简直是了如指掌。这样的说明文上起来轻松,课堂气氛活跃。我们教师只要善于抓住课文特色,相机灵活运用,就能让教学“活”起来,让说明文“趣”起来。

四、图表出趣

运用图表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并不是陌生的手段,但它对于说明文来说,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图表进行提问,以检测学生思维的严密程度,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训练更能激起高年级学生的兴奋。

《燃料的家庭》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学会思索,学会质疑:为什么要以燃料的家庭为题目?燃料的家庭有哪些成员?这些家庭成员有哪些特点?它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燃料家庭的?让学生用画树状图的方式拟清文章脉络。这样的设计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便于学生记忆,又可以显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可谓是一“图”在手,成“文”在胸。又如《有趣的生命时钟》一文的教学中,学生觉得“节律”不太好理解。让大家读第1段,联系课文,揣测一下这个词的意思。指名交流后,请学生查查词典,说说词典上的意思。再读第1段,列出课文所述动物、植物的活动时间表。

交流,小结:课文采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命时钟,同时指出了像这些动植物一样,活动周期接近一昼夜(24小时)的就是昼夜节律。然后再请同学分读一二句,齐读第三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先分别举例,然后总结规律。),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掌握了重点,教学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只有更好地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有了导入的激情,有了学习的好奇心,有了情与心的交汇,才使语文的说明文教学和生活贴得更近,使孩子们因步入“柳暗花明”的境地而欢乐,为获取新知而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