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商务英论文

商务英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03 23:38:13

商务英论文

第1篇

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特点商务英语完全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与此同时,商务英语又是商务知识、管理技能和英语语言的结合,因而其本身又具独特性。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包括:a.具备较强的客观性;b.使用平实、准确的表达方式;c.具备独特的行业特点。

除了具备以上语言特点外,商务英语还具备以下语篇特点:a.较强的语域特征和目的性(Ellis,2002);b.较强的程式化色彩;c.独特的语篇文体特点。

2目的性原则与商务英语翻译论文

由德国的莱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诺德(ChristianeNord)等学者提出的译文功能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们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in-tentional)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直译以显示源语的语言结构特点)。

根据目的性原则,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实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比如在市场营销这一商务活动中,达到商家的促销目的是广告翻译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决定了译者在广告翻译中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译文语体、读者反应和译语文化。首先,广告翻译要遵循译入语的广告语体风格。根据目的论,商务广告翻译要符合译语广告文体的语言风格,即简约洗练、有吸引力,尽量做到语出不凡。

其次,广告翻译应该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反应。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地道的语言,特别是套用译语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名言、名句对译文读者进行情感传递。这能帮助译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其预期功能。例如,某国产香烟进入英国市场时,推出了这样的广告语:tosmokeornottosmoke,thisisaquestion.这则广告戏谑地套用了莎翁名言tobeornottobe,thisisaquestion,不仅大大增加了广告的新奇性,还通过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使读者看过之后,不禁会心一笑,产生了消费欲望。

最后,广告翻译还应尊重译语文化,确保许多学者(Dudley,1998;王晓辉,2001;李明,2004)将商务英语的使用和翻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在总结了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基础上,介绍了现今翻译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三种理论:目的论、顺应论和功能对等理论,并通过实例翻译说明其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适用作用。

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特点商务英语完全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与此同时,商务英语又是商务知识、管理技能和英语语言的结合,因而其本身又具独特性。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包括:a.具备较强的客观性;b.使用平实、准确的表达方式;c.具备独特的行业特点。

除了具备以上语言特点外,商务英语还具备以下语篇特点:a.较强的语域特征和目的性(Ellis,2002);b.较强的程式化色彩;c.独特的语篇文体特点。

2目的性原则与商务英语翻译

由德国的莱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诺德(ChristianeNord)等学者提出的译文功能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们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in-tentional)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直译以显示源语的语言结构特点)。

根据目的性原则,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实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比如在市场营销这一商务活动中,达到商家的促销目的是广告翻译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决定了译者在广告翻译中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译文语体、读者反应和译语文化。首先,广告翻译要遵循译入语的广告语体风格。根据目的论,商务广告翻译要符合译语广告文体的语言风格,即简约洗练、有吸引力,尽量做到语出不凡。

其次,广告翻译应该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反应。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地道的语言,特别是套用译语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名言、名句对译文读者进行情感传递。这能帮助译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其预期功能。例如,某国产香烟进入英国市场时,推出了这样的广告语:tosmokeornottosmoke,thisisaquestion.这则广告戏谑地套用了莎翁名言tobeornottobe,thisisaquestion,不仅大大增加了广告的新奇性,还通过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使读者看过之后,不禁会心一笑,产生了消费欲望。

最后,广告翻译还应尊重译语文化,确保的乘客),使那种体现公司和乘客之间的人情味变得荡然无存,以致大大地削弱了原广告的广告效果。贾文波(2000)建议在译文中使用第二人称用语(You)代替“guests”来顺应英语广告中“顾客至上的信念”。他把上述广告改译为“:Giveyouapleasantridealltheway!”,显然与原译相比,预期读者更乐于接受后者。

4功能对等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

奈达的翻译理论“以目的语和目的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郭建中,2000),其核心即为“等效”理论。作为语言共性论者,奈达主张翻译是“可译”的且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

奈达将“功能对等”定义为“最为切近的自然的对等”(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Nida,1969;2001)充分反映了对于翻译中不存在像数学中那样的“完全对等”(com-pletelyequivalent)的认识,而只能是基于各种不同程度的“切近”的“功能对等”。这个“功能对等”应当涵盖(所指和联想)意义、语境、文化、文体、信息、认知和经验等诸多内容。“功能对等”既体现了翻译(尤其是文学性翻译)的“可译性”,也体现了“可译”程度的相对性或“动态性”,合理地解决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作者与原文读者及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关系等。

以商业词汇翻译为例,译者往往很难实现汉英之间词语意义的“对等”。例如“龙头产品”如直译为“dragonheadproduct”,则难免引起歧义,或产生负面效果,因为龙在西方代表邪恶。如果译为“flagshipproduct”,则既符合西方的文化,又起到了传意的效果。因此,将词语的这两种基本意义“移植”到目的语中有时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意义损失”,而翻译者的任务是将这种“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实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

第2篇

商务英语就是在商务领域活动中使用的英语。而把商务英语确定为一个专业,主要源于社会需要的推动和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导致的。但如今对于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构建中对商务语言知识与技能应如何运用还没有定论。就学生的英语基础来看,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因此运用英语教授专业知识很难;同时由于课时有限,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不可避免,难以对就业产生足够的助推作用,所以产生的经济利益并不理想。

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在研究语言和文化之后,语言经济学才涌现出来,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新兴边缘学科,该学科涉及语言学和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也就是说为实现经济活动,该语言交际把必要条件提供出来。在1965年,JacobMarschak第一次提出语言经济学说法,把效益和价值,以及费用和效用这些语言经济学性质揭示出来。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为语言经济学主要研究经历:(1)以民族归属对待语言,致使种群区别的基础源于语言,人类社会经济中产生了地位差别,最突出的就是收入的差异。这个研究阶段经常把收入差异的对象定位为美国黑人及白人,在加拿大把母语确定为英语与法语者。(2)把语言以人力资源对待,并和其他能力技巧同等地位,对语言教育进行投资,就可把收益得到。(3)语言作为人们身份和经济资源的符号,也是对社会经济地位产生影响的属性。

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1)改革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操作能力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立足语言经济价值视角,有利于商务英语教育质量和语言价值的提高。商务英语的学习能够带来经济价值,这已经为大家所公认。但目前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以英语和知识还有能力三大板块为基础的,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多数情况下英语作为通用英语,和大众沟通是它的基本作用,但就商务知识方面,大多使用中文,汉语授课为一般状况,所以完全融合两者很难,很容易使学生认为商务英语的学习意义不重要。其次,实际商务操作能力不具备成为大部分英语教师的状态,因此实训课使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而通过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了解到,对当前的课程期望改革的学生占很大一部分。基于国际商务,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效地完成与供应商或客户谈判任务,这就是商务英语教育的目的所在。经济利益特征表现得很强,所以说经济上的回报是建立在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符合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商务英语专业要以语言经济学理论做导向,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构成,社会需要的能力要求以及人才数量,对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和企业家一同研究商议,确定改变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其意义非常重要。通过调研商务英语方面运用较好的浙江省了解到,具备相应的工作才能、工作经验,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能够完成相应的文秘工作任务,并在涉外商务活动中,涉外交流或谈判工作任务能够完成,是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基于此,行业和企业的商务专家被课程开发小组教师邀请来,在共同论证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目标被确定,即: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方面,了解基本国际商务知识,英语交际能力水平应较高,实际操作相关国际商务业务能力应具备,对相关专业岗位工作过程应熟悉,与周围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对外事秘书和翻译以及对外贸易业务都能够从事,这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是实际需要的人才标准。

(2)以用人单位及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商务英语课程就实现人才培育目的来说,重要的方式以及途径就是课程,决定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之一就是课程。而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属于人力资本,一定的投入是对这种人力资本进行学习并掌握的必备条件;具有高低的划分是语言价值的特征,使用密度将制约语言发挥的效用。这两个基本观点将发挥指导对商务英语课程重新认识作用。这几年,国内有关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具有经济价值的要求,不过一直以来,英语学科都束缚着职业英语专业课程内容,在改革中,“针对性”和“职业性”表现得匮乏。那么在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上能否以对用人单位和学生需求的满足作为出发点,人才的经济价值能否真正实现,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实现人才的经济作用,在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上就要以培育目标作为引导,整合人才市场的供需要求,对应的调整所设置的商务英语课程。在与企业和行业专家商讨后,以一般专业课程方式设置传统的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应用能力三个模块,而且设置专业核心和拓展课程,设置这些课程的出发点都是基于企业的需求,实现了有机融合商务知识与专业英语的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基础课程,它产生的源头在于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以及课程开发小组教师在一起整合研究分析后确定的,展现出下面两个特点:1)商务实践的特点。人们可能存在狭义地去理解商务实践这种问题,有的人认为实践仅仅局限于实际业务部门,广义来说课堂的课程学习也属于商务实践。2)商务语言的特点。用语言学的视角理解商务英语就是在商业行业活动中应用英语,基本语言运用活动涵盖听、说、读、写、译等内容,英语特征表现为专门用途,在商务沟通和谈判实践中,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对实际问题能够运用英语处理,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进而使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也就是说,这样安排的课程和高等教育特点相契合,也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产生同步,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迎合市场需要。语言价值和经济价值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在一定的投入下,实现最大限度的产出。

结论

第3篇

根据2013年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ESOL的BEC成绩:中国考生中级得A的为0.1%,得B的为2.7%,得C的为40.7%,通过率为43.5%,优良率为2.8%。杨璇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强项绝大多数是在笔试部分,即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其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尽管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给学生说的时间有所增加,但以上统计显示中国考生的商务口语能力还是比较欠缺,亟待提高。据2008年3月13日上海申江服务导报报道,有权威机构曾做过调查,中国考生在BEC口试中很难得高分。笔者曾在上海的培训学校和普通高校教授过BEC中级口语课程,发现大量考生由于BEC口试成绩太低,拉低了总分,导致BEC考试不及格。笔者认为,造成中国考生BEC中级口试成绩过低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较少。中国考生口语不流利,表达不地道。很多考生在高中阶段忙于高考英语,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练口语,不少学生连简单的口语都不会表达,更不要说专业的商务口语。到了大学,虽然有的高校聘请外教来激发学生学口语的欲望,但一些发音不好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为怕说错了还是胆怯,不敢开口说英语。第二,专业词汇贫乏,表达不地道。拥有足够的商务英语词汇是学好BEC的前提。中国考生缺乏商务专业词汇,大多数考生无商务工作经验,对于专业的商务口语词汇更是了解甚少,例如:abonanzabusiness是指兴旺的事业,smalla-partment翻译为单身公寓。近年来,随着全球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新的商务词汇不断涌现,比如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即时贴post-itnote等。这些都需要考生不断地去学习和记忆。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商务口语词汇和商务书面词汇。比如,在商务场合表达备忘录时,应用memo,而不能用书面的商务词汇memorandum。第三,缺乏商务工作经验,不了解西方商务文化。在国外,参加BEC考试的考生大多数是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商务礼仪和商务知识有一定了解但还需进一步提高的在职人员。中国参加BEC考试的考生大部分是在校学生,能在外企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他们参加考试的目的。然而,很多中国考生没有真实的商务工作经验,加上对国外商务文化又不太熟悉,想单纯运用英语考试技能通过BEC口试是几乎不可能的。

2对中国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BEC考试是一种非学术性的、考量考生在正式的商务场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测试,考查考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并处理各种具体商务工作中的问题。这一考试要求考生除具备语言能力外,还需具备商务知识。

2.1加大商务英语输入当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获得足够数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人们获得语言的唯一途径。语言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对于英语口语学习来说,充分的听力输入是口语输出的保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强调语言的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后形成的,而不是教出来的。所以,教师除了给学生听《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的听力练习外,还可以补充给学生听《BBC每日世界财经报导》(BBCWorldBusinessReport),一边熟悉英式口音,一边增加商务英语的信息输入。持之以恒,考生对英音的敏感度会不断提高,对商务问题的理解力也会相应提升。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大部分学生一直习惯于中国的英语应试考试,侧重于语法和阅读的学习,而忽略了英语口语的输出。教师应认真备课,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活动中去。

2.2培养商务交际能力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上比较重视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而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特别是口语技能的培养。BEC口试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王慧敏在对河南的多所高校英语教师进行学生交际能力培养调查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数采取课堂问答、故事复述等传统的教学练习项目,而与BEC口试相关的两人对话、看图说话、角色扮演等练习却被忽视。因此,教师应该在BEC口语教学中借鉴BEC口语考试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话题陈述、分组讨论等形式才能不断提升商务英语口语技能。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也可组织小型辩论赛,就商务场合某一具体话题进行辩论,如电话销售的优势和劣势、公司发展、商品价格等话题。同时,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提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给出辩论的关键点以及相关商务口语词汇和句型。BEC口试考查的要点是考生在商务场景中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各种仿真的商务场景,让学生用英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第7单元第二部分的口语教学就是让学生组成一个二人小组,两位学生各自选择教室里的一件物品并把对方看成消费者,就establishcustomerneeds,suggestpossiblerequirements,compare,closethesale四个环节分别与对方互动,用英文去销售各自的商品。这种情景对话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商务知识,同时,他们的商务口语也会得到锻炼。

2.3调整课程内容BEC口语教学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因而,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专门用途英语的特点———实用性、融合性和创新性。商务英语是语言、商务和跨文化三方面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因而教学应由三个模块组成,即语言技能模块、商务专业知识模块及人文素养模块。教学内容应包括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流内容,缺一不可。

3给BEC口试考生的建议

3.1认识商务口语的实用性,积极培养口语学习的兴趣考生要充分认识到商务口语的实用性,学习商务口语的目的不仅在于考试,而是为了在目前或将来的商务场合能学以致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口语学习的关键,在商务口语学习中,考生要尽可能抓住角色扮演、喜剧等口语学习环境去表现自己,激发自己对商务口语的学习兴趣。只有考生学习商务口语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其商务口语技能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2模仿英联邦人士语音语调中国考生对发音技巧不熟悉,语音语调把握不准,有些考生说英语时还带有浓重的乡音。根据BEC口试的评分标准,这都是造成BEC口试失分的重要因素。因此,考生可以选定一些合适的原版商务英语教材,有针对性地一词一句地进行模仿,对比自己和原版教材中的发音;考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网上下载商务英语的原版片段。口语好的考生可以看中央电视台9套的商务英语新闻播报,模仿片中角色的发音,特别是语音语调的模仿,要做到神形合一,发音清晰。通过练习,考生不仅能较快地提高自身的发音水平,学习商务英语口语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3.3积累商务词汇,扩展商务知识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要掌握相关的商务知识及专业商务词汇。由于缺乏相关的商务词汇和专业知识,很多考生在与合作搭档对话时会出现停顿、重复、自纠等现象,使得表达的流利性有所降低。因此,考生在学习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难词解译》《PASSBEC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同步辅导(中级)》以外,英语基础好的考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浏览国外相关网站,比如英国最受欢迎的商业报纸金融时报网站www.ft.com;美国的商业周刊网站www.businessweek.com等,这不仅可以让考生在真实的商务语境中学习了解相关的专业商务词汇,而且其商务视野也会不断扩展。

4结语

第4篇

任务教学法指通过任务运用语言,学习语言。其目的是为用而学(learningforusing),在运用中学(learnbyusing),学以致用(learnthenusing)。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在用英语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联想到本学习对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价值。JaneWilli(1996)的任务型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介绍主题;任务循环(taskcycle):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运用和习得语言;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学生报告任务完成后,由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和评论,巩固前阶段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商务知识阅读和专业词汇的积累,而学生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却显得手足无措,更不用说自如的用所学的商务知识去解决问题,完成商务活动。由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更要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文本或视频的方式介绍案例内容,并告诉学生学习内容及计划。学生按小组协作分工,通过各种途径(书籍、网络、请教老师)获得解决案例的信息。最后各小组展示解决方案,全班讨论得出解决案例的最终方案。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分析问题,收集和评估信息,分析事实,提出多元化解决方案,做出决定及展示结果。基于商务英语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案例教学法适用于商务英语的教学。教师需事先准备好案例的背景知识以及设计问题供学生讨论和思考。例如,教师可就营销学中的SWOT分析法设计一个案例,如对九州通医药物流集团STOW分析。案例简述如下:

(1)优势分析:九州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与数千家公司保持良好合作;物流、信息技术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地位。

(2)劣势分析:资金相对短缺,并购资金的投入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国企抗衡;不具备国资背景,在公立医院面前至今仍无法取得话语权。

(3)威胁:市场要淘汰一批资金短缺的企业;外来并购的威胁。要求学生分析:九州通医药物流集团的营销机会与环境威胁,并提出企业面对营销机会和环境威胁采取的对策。该案例教学的流程大致如下: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案例,共同讨论SWOT,根据SWOT分析行动计划,每组派出代表阐述方案,教师总结、补充和完善结论,给出形成性评价。

3.比较教学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不同事物的关系重新组织、融会贯通,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词汇、术语、句子、文体等进行语义的比对,从而领悟更深刻的学习规律。以外贸函电中的词汇为例。首先要告知学生,同一单词在基础英语和外贸函电中常用的含义不同。“Enquiry”一词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常用词义为:询问,调查,查询,问讯处。而在函电中,该词义为“询价、询盘”。例如:贵方询价将立即得到处理。Yourenquirywillbedealwithimmediately.再如“Order”一词,常用词义为:次序,规则,命令;函电中意为“定货(单)”。“水平level”在商业英语中引申为价格,如Wecannotclosebusinessatyourlevel.我们不能按你方价格达成交易。“atone’slevel”为“按某人的价格”之意。再者,商务英语行文用语精确、严谨,在用词方面力争精确无误。通用英语中的词汇know,tax,buy,explain对应在外贸函电中则用learn,tariff,purchase,indicate。例如:请报实盘并说明最早交货期。Pleasemakeusafirmoffer,indicatingtheearliestdeliverydate.句中的“说明”一词我们不翻译为“explain”,而是选择更加正式和书面化的“indicate”。有比较才有鉴别和体会。通过对比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的商务英语词汇,将生词与已知词汇相关联,实现对生词的记忆和掌握;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商务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4结语

第5篇

人们对语言认知的理解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认知研究中范畴理论起着基础作用,范畴的理论在商务英语会话中的应用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寅认为“:语言认知研究概念结构、语义系统、人类知识、文化规则之间的密切联系,解释语言背后的规律,这些都与‘范畴’紧密相关。”由此可见,范畴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范畴化是主体经过对客观存在的实践后,将客观现象进行分类,再将这种分类以概念的形式进行新的认知,以此形成反复的一个过程。显而易见,这种反复的实践与认知过程时刻都在进行着,并且这个过程在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杰肯道夫曾指出:范畴是将两个概念结构并置的结果,必须用先前的经验来解释新经验。杰肯道夫的理论与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很相似,中国人喜欢通过旧事物的经验来认知新事物,在新事物中往往还能看到旧事物的影子,但是新概念的本质却和旧概念完全不一样。例如,我们经常提及以史为鉴,这就更充分地说明人们选择先前经验解释新经验的事实。通过借助旧概念分析新生事物的过程可视为范畴化的过程,当提及范畴理论时,不得不涉及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经典理论和原型理论是以两个人物为代表的,亚里士多德可谓开创经典理论第一人。亚里士多德把范畴视为对客观事体的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基本概念。黑格尔把范畴视为对历年发展过程的环节,包括形式和内容。马克思认为范畴是反映客观事体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简言之,亚氏所谓的经典理论是指新事物都是不断对新事物的分析总结产生,从而借助所得经验继续分析新经验,是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元素集合在一起,并认为特征是二分的。因此,范畴化的问题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整个语言分析中起着主要作用。

二、商务英语会话中的语用范畴

语用范畴在商务沟通领域必不可少,如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等。这些理论在商务英语会话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沟通的成败与否。言语行为理论始于西方,并由约翰·兰肖·奥斯汀提出,该理论使得语用学研究进入新领域。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讲述语言单位及其意动功能;其次,谈及了语言单位的主客体视角所导致的行为。例如,当中国商人和中亚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中国客户表情如果表现得僵硬或者发出有言外之意的言辞,中亚商家将无法理解,因为在中亚国家里,面部表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占据着听话人的主要判断,而这一判断如果失败将直接导致言外之意的无法表达,在这一会话过程中就会出现双方难以理解的问题。

“合作”一词在语用学里有着自己的理论框架,即格莱斯所倡导的合作原则。在言语表达直白的国家里,合作原则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可是在中国,人们语言表达更趋向委婉,加之人们对语言学理论知识掌握不成熟,致使不合作的现象发生在交际之中。在合作原则里,有关质、量、关联等准则和方式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多,具体应用并不像格莱斯理想中的状态。其中社会交际的现象就属于商务交流中所常见的。

第6篇

广告美是实现广告目的的一种主要手段、主要功能。要弄清美在广告功能中的定位,就必须先弄清广告有哪些主要功能。广告主要有三大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说服功能,信息功能是实现其他两大功能的基础,审美功能是提供信息、实现说服功能的途径,说服功能是信息与审美相结合所要达到的目的[6]。通过对例1的广告翻译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广告审美在翻译中的定位。如果广告没有提供信息,或者提供毫无意义的审美素材,就无法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因此,在广告翻译中,信息的转换仍然是基础,不可忽视。翻译广告的时候也要尽量忠实地把原广告的信息翻译过去。如上面的翻译事实所示,原广告是推销玉米的广告“Tryoursweetcorn”,翻译成中文广告以后,还是推销玉米“请尝甜玉米”。广告内容的实质不能改变,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还是体现了忠实性。其次,由于广告是一种单向的公众宣传活动,没有强制性,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而必须注重所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效果,否则难以引起公众的注意,实现其目的。广告审美不仅要注重广告的内容,而且要注重表达的形式。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原广告形式美的传递。在上面这则广告翻译的实例中,fromeartoear就体现了多重美感,在翻译成汉语以后也基本上保持了这种美感。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如果原广告之美有所丢失,译者必须通过其创造进行审美补偿。例2: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Wherethereisaway,thereis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原广告通过仿拟(Parody)家喻户晓的习语,在广告中产生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声韵美、意韵美,进而拉近广告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如果把这则广告直译为“有意志,就有出路;既有出路,就有丰田车”,原广告的美就会丢失,广告也就不能带来应有的效应。为了达到广告本来应该达到的效果,必须对广告的美进行补偿。最终,译语通过采用汉语的习语结构,使原广告的美在译语中得以补偿。有时为了审美效果,甚至可以在译语广告中增加形式美感。例3:Goodtothelastdrop.-MAXWELLCOFFEE(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速溶咖啡)译语广告通过采用汉语中常见的四字结构,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声韵美,并且体现了一种文化层面上的对称美。这种创造性的译法说明了广告翻译与其他文体的翻译有所区别,也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Theendjustifiesthemeans”。说服功能是信息功能和审美功能结合所产生的结果,说服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信息质量和审美的诱惑性。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结合,用译语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信息在译语中表现出来[7]。广告所体现的内容美与其表达内容美时所采用的形式美构成了广告审美的主要内容。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广告的内容美就是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应该比较忠实地在译语中表达出来,否则就不能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另一方面,广告的形式美也被提到了与内容美同等重要的位置,需要译者采用各种手段,把原广告的形式美复制过去,或在译入语中创造出新的形式美,从功能上达到同等的效果,否则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广告的说服功能,难以实现广告的预期目的。很多人谈论广告审美,实质上只谈论广告的形式美,把形式美当成广告美的全部,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广告审美应该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二、中西方审美观在广告审美中的差异

(一)文化层面的审美差异性

中西方人在思维、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此影响,对美的评判标准也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西方人崇尚个性,追求事物所体现的个性美;中国人崇尚共性,追求事物所体现的整体美。西方人同中求异,追求变动的美、不对称的美;中国人异中求同,追求整体协调所体现的稳定的美、对称的美。西方人崇尚理性,相信具体数字、事例、逻辑推理所表现的真实美;中国人崇尚感性,相信华丽的语言、美丽的形体所显示的艺术美、朦胧美。西方人注重空间的真实性,强调现实美、细节美;中国人注重时间的久远性,强调历史美、经验美。西方人崇尚个体的平等性,强调个体的特色美;中国人崇尚权威,强调权威的绝对真理性[8]。

(二)广告审美中的审美差异性

英语广告“Tryoursweetcorn.You’llsmilefromeartoear”采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广告的内容。口语是一种非常随意的语言,是个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一种表现,所以这则广告体现了英语广告尊重个体平等的美学内涵。这样的广告还有很多,如:例4:Focusonlife(Olympus)例5:Fortheroadahead(Honda)例6:Makeyourselfheard(Ericsson)汉语广告在某中程度上更加注重对称美,强调语言的艺术性,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诗化的语言在广告中得以应运,例如:例7:与书为友,天长地久(丛书广告)例8:片纸能缩天下意,一笔可画古今字(字画店广告)从例7、例8可以发现汉语广告更加注重感性美,崇尚艺术的辞藻。因此,在翻译英语广告的过程中,英语语言所体现的非对称美,需要采用汉语中对称美进行转化,否则难以实现功能对等。

(三)中西方美感的差异性

首先,两种语言的语音美感差异性很大。商务英语通常通过压头韵、压尾韵、压元韵及语音的扬抑格、抑扬格等来体现语言的美感。例如:例9:NeverlateonFather’sDay.例10:Betterlatethanthelate.汉语通常通过平仄对仗、压韵、四字结构的抑扬顿挫来体现语音的美感。例如:例11: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丽美容香皂广告)例12:除了钞票,承印一切(复印机广告)例13:寻寻觅觅无缘分,一见钟情上华帘(窗帘广告)其次,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语义由于引申意义不同,其体现的美感也有所区别,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美感。比如说芳芳在汉语中代表的是一种香气扑鼻的审美效果,可是音译成英语FANGFANG后,代表的是一种令人产生恐怖的审美效果,因为FANG是一个英语单词,其义是“狗的长牙”或“蛇的毒牙”。英语中也有些词语的意义在汉语中可能产生相反的美感,如“Poison”(百爱神)是一种著名的法国香水,但“Poison”在汉语中代表的是毒药的意思。再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字形差异大,汉语是表义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所以汉英字形所表现的美感区别也很大。如一则汉语公益广告由汉字“毒”和“寿”拼凑而成,寿倒写在毒的上面,其标题是反毒得寿。这则广告充分体现了汉语广告的字形美,以及汉字所带来的语意美。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字形的表义功能大大降低,所表现的美感就远不如汉字丰富。最后,英汉两种语言句法差异很大,英汉句子所体现的美感也相差很大。汉语广告多采用四字结构,常用习语以及家喻户晓的诗句等句型结构。这些句型结构紧凑,表达的信息量大,听起来和谐,迎合中国人崇尚感性、尊重权威的审美观,跟广告本身所提出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散播最大的信息量、获取最大的注意力相符。英语广告则常常采用简单句、省略句以及短语等句型结构。这些句型结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体现个性化运用的句型结构,符合西方人崇尚个性、追求平等的审美观。

三、商务英语广告中美的传递

(一)传递美的理论前提

由于广告审美直接决定着广告的功利性目的,所以广告翻译不仅要传递原广告的信息,而且要传递原广告的美。就美的传递而言,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原广告竞赛。因此,广告翻译是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统一。忠于原广告的信息内容是传递美的理论前提,发挥译者的创造力是实现美的传递的途径。

(二)传递美的事实根据

广告美的传递是建立在对广告产品具体情况、文化背景的了解基础之上的。广告产品的具体情况为译者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具体的现实语境,而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为译者的创造力指明了方向[9]。此外,译者的主观因素对传递美感也有重大的影响。译者不仅要有创新思维,而且要勇于创新。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灵魂,而且是广告的灵魂,更是广告审美翻译的灵魂。

(三)翻译广告美的可操作性手段

目的论和功能对等为广告美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方法论。通过对大量广告翻译事实的研究,可以把广告翻译策略分为常规策略和变译策略两种形式。常规策略主要是直译,变译策略则主要是创造性翻译。通过使用翻译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英语广告的美感传递,达到正确理解英语广告的文本目的,使读者有种美的享受。

四、结语

第7篇

商务英语课程通常是在第5或第6学期针对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目前来讲,当今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商务英语背景积累不足。商务英语翻译植根于商务背景,离开商务知识谈翻译犹如纸上谈兵。而很多开设此门课程的院校,并未在开课前学习相关商务英语课程,即便开设相关课程,商务背景专业性较强,学生学习理解起来较为吃力,相关的背景知识积累不到位。例如,学生对国际贸易知之甚少,在进行信用证翻译时感到非常困难。

(1)学生翻译策略缺乏。传统的翻译课堂教授方法诸如直译、意译、拆译、分译等,而商务题材语言形式有新的变化,常常需要调整翻译技巧。而课堂上沿袭的老方法,却难以在新题材上施展,方法和文章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

(2)教材陈旧。商务翻译是立足于新经济潮流下的学科,应当不断保持变化。然而目前所用教材无较大变化,章节设置僵化不合理。若不推陈出新,一味地照搬教材,势必脱离实际。商务英语翻译有别于普通英语翻译,其严谨性、规范性、专业性都要求译者具备相当强的实践水平。在有限的学期内,只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演练场景,模拟任务完成过程,方可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出合格的商务翻译人才。

2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笔者近年来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参与热情高、学习效果良好。有别于传统的讲授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认知的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用”中学,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阶段、任务强化阶段。其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强调目的语的输入来完成任务;

2)创设真实任务场景,注重任务完成过程;

3)注重学生的合作、讨论等探究性学习形式。在这样的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上,学生主动去分析文章,推敲字句,总结翻译技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环节,学生建立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笔者现通过具体步骤来说明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以下是产品说明书汉译为例谈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任务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分配小组任务,小组拿到任务后开始搜索资料,初步探究。笔者将选取的材料“欧莱雅纷莹专业染发组英文说明书”(约450英文)发给小组(开学时学生自行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5~6人)因此,在课前的3~4天,班上每个同学都已经拿到产品说明书,并且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任务:搜索相关资料,完成本篇翻译,下节课之前进行课堂讨论。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调动一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借鉴平行文本,得出译文。这一过程中,得出的译文不一定理想,但学生对于此类文本特点、所用方法已经有了探究,若在下一阶段加以点播、归纳,便可以进一步完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提前发给学生的任务,难度应稍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选取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增强趣味性。同时,介绍给学生一些资料检索方法如Google通配符搜索,以及一些电子资源诸如Answer(shttp://)、联译网以及巴比伦、灵格斯字典等。

(2)任务实施阶段。在这一环节,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答疑的方式来检验小组任务完成成果。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概括背景知识、累计词汇、掌握翻译策略。比如笔者提出问题1):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产品说明书?学生会结合实际回答诸如化妆品、电器等。这时候给出问题2):根据平时经验以及本篇任务可以总结一些产品说明书的特点吗?对于产品说书的特点规范性(formality)、专业性(technicality)、简洁性(conciseness)、说服性(persuasiveness)。学生在任务初探中对于说明书已经进行了大量搜索或翻译工作,对此已有所了解,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特点并给出相应的原文句子。问题3):各小组有哪些疑难句子或词汇短语等,哪个小组又能解答?这时一个小组抛出的问题是短句1applicatorbottlecontainingthedeveloper中的developer的含义如何确定。其他小组给出的解答包括发展瓶、开发商瓶、敷用瓶等。这时候,笔者将先前介绍过的信息搜索法演示给学生,跟学生一起找到最好的译法为敷用瓶。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其他的专业词汇如operatingmanual、instruction、directionforuse一并积累。学生找出的疑难句子包括shakevigorouslytoobtainanevenmixture(.用力摇晃使其充分混合),此处将名词mixture翻译成混合,用到“词性转换法”这一翻译策略,此时补充更多句子如Therewasasuddenfallinthetemperature.Thisisanovelofplotandstructureandcommitment。当小组之间讨论完毕,一位同学自愿做最后的总结,总结该篇文章的难点以及所用到的翻译策略。笔者做补充并且点评小组表现。

(3)任务强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选取同一类型、所用策略相似的平行文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规定时间内交至教师邮箱,并且在译文后附上翻译总结。比如本次染发说明书任务后笔者布置了简易衣橱的说明书翻译,内容安排主要侧重训练学生专业词义检索、词性转换翻译策略。任务后笔者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篇译文在课前作简短总结。

3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在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计划、组织、监督、评审的重要作用。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在于教师计划是否科学、组织是否有效、评判是否公平。合理地选择资料,提前布置好任务,周密地组织讨论,整个活动才能保证有序开展。事实上相较于传统课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平时要广泛涉猎寻找任务素材,多研究班级讨论案例,寻求更好的方案。

(2)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参与、体验,获得经历,提高应用能力是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所在。通过分小组讨论、小组互评、个人总结等方式,学生能积极投入到任务型课堂的建设中来,主动而非被动地、探究式而非填鸭式地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巡视,对于羞涩、不愿开口的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启发学生投身任务写作。在这里,笔者发现适当地开展小组竞赛,根据小组表现,给予个体一定的奖励,是进一步巩固激发成果有效办法。

(3)任务的合理性。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在于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而任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既定目标能否达成。任务最好立足于当下,关乎学生实际生活。如果能关注当下资讯,细心观察,能得到不少启示。比如笔者本文中所选的“纷莹专业染发组”,源于对班上女生染发的观察;又比如说,在合同翻译时,选取雇佣合同范本来作为任务,契合学生当下实习找工作所需。课后,有学生笑称翻译文章后自己成了染发小能手。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任务便有了生命力,学生便有了动力,事半功倍。

4结语

第8篇

1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语言图式

商务英语翻译和普通英语翻译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商务英语翻译必须要强调明确、具体、绝对不能含糊其辞。为了达到准确的表达,通常会采用大量的同义词来避免歧义。比如说termsandcondition(s条款),madeandsigned(签订)。再比如:Marketingoccurswhenpeopledecidetosatisfyneedsandwantsthroughexchange。在这句话中用到的needs和wants本身就是同义词,将他们连用实现了对“各种需求”这一含义的确定。再比如说production,distributionandsale,throughwhichprofitoreconomicsurpluswillbecreated.这句话当中的profitoreconomicsurplus正是作为叠词使用的,后面的词语相当于对前面词语的解释和说明。在商务英语的运用过程中,除了词语叠用还具备一种行业的独特性,一些日常的用于在商务英语当中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被赋予了新的特殊意义,翻译者必须要具备商务实务以及商务理论两大方面的知识图式才能够实现原对话的真实准确再现。

2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内容图式

商务英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在特定背景下发生的商务活动和经济情况,这些状况同时会受到科技、文化、历史和政治等方面影响,这些词汇都是一些专业性的用语,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以及内容图式,才能够及时调动语言知识,进行合理的语言组织,翻译官必须要明确翻译的词汇背后的社会背景,才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储备。比如说在进行“Theattentionofcommoditiesdealerswaslastweekcapturedinitiallybyeventsonthestockexchange,whereMonday’sabigbangwasmuffledbycomputerfailures,butturnedlatertothetroubledoilmarket。”这一段话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没有具备相关的英语伦敦的股票市场内容图式,就不能够完全了解bigbang是一次改革,就没有办法准确地翻译出交易方式和管理收费等具体的内容。

3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结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