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牛奶调查报告

牛奶调查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7 17:28:49

牛奶调查报告

牛奶调查报告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严格规范奶牛养殖用地管理,清理整顿圈而不建、建而不养、占大养少、私自转让、改变用途、私搭乱建等行为,建立健全奶牛养殖用地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保障工作顺利推进,成立全规范奶牛养殖用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奶业办,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成员单位推进奶牛养殖用地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小组:

(一)宣传动员组。组长: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由奶业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拟订清理规范奶牛养殖用地通告,经法制办审核把关后向全奶牛养殖户,各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入户宣传工作

(二)调查规范组。组长:革命,副组长: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由国土、规划部门的主要领导具体负责,整合两部门的执法力量,逐户调查奶牛养殖用地、建设及使用情况,依法规范管理奶牛养殖用地。

三、工作措施

(一)对于未与奶业办(原奶牛养殖管理办公室、奶牛产业化开发服务中心)签订《饲养奶牛住宅和棚舍用地合同》,未与沃原奶牛场签订《饲养奶牛场棚圈房舍建设合同》的,由职能部门依法注销养殖业主的相应证件,收回土地使用权,拆除违章建筑。

(二)对于与奶业办(原奶牛养殖管理办公室、奶牛产业化开发服务中心)已签订《饲养奶牛住宅和棚舍用地合同》,与沃原奶牛场已签订《饲养奶牛场棚圈房舍建设合同》,但存在违约现象的,由合同发包方依法解除合同并追究违约责任;由职能部门依法注销养殖业主的相应证件,收回土地使用权。

(三)在注销证件、收回土地、恢复地貌的基础上,针对私搭乱建、圈而不建、建而不养、占大养少、私自转让、改变用途等行为,由职能部门依法予以相应处罚。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8月1日—8月15日)。由奶业办牵头,采取广播、电视、报刊和现场通告等方式,宣传规范奶牛养殖用地管理的政策措施、目的意义,使奶牛养殖业主充分理解并支持配合开展此项工作

(二)调查核实(8月10日—9月10日)。在通告之后,由调查规范组对省道307线周边、奶牛新村、柴达木、万亩基地、南郊、欣康村等区域逐户调查核实。包括奶牛养殖用地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情况(法人代码证或身份证、准入所属)、合同、规划证、土地证、房产证)和养殖现状(合同批准面积、实际占用面积、合同规定养殖数量、现养殖数量、现土地实际用途)等有关情况。

(三)规范整顿(8月20日—11月30日)。经调查核实存在私搭乱建、圈而不建、建而不养、占大养少、私自转让、改变用途等行为的,由调查规范组提出处理意见并送达用地单位和个人,要求限期15日解除合同、注销证件、交回土地、拆除建筑。对拒不解除合同的,由合同发包方申请法院解除合同。依法解除合同后,由有关部门注销养殖业主的相应证件,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拆除违章建筑并予处罚。

五、有关要求

(一)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注重深入宣传政策措施,严格依法规范奶牛养殖用地管理工作。

牛奶调查报告第2篇

牛奶的负面事件从2000年开事不断发生,大头婴儿、林光常牛奶有害论、结石宝宝、蒙牛特仑苏致癌、性早熟、抗生素,之前发生了不少,今后还会时不时发生相近的事件,为什么这样判断,是因为牛奶产品本身的确存在这些负面因素,只这些负面因素被从业各方利益获得者用纸包住了,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特别是某天有同样好的口感和有牛奶企业高调宣传的营养功效的其他型替代乳品出现。

国人并不是喝牛奶的民族,连蒙古人过去也多是喝羊奶、马奶而非牛奶,牛奶只是少量有利用。

虽然牛奶在我国很早就有利用,但都不成规模。直到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这一时期,随着国外的传教士和商人的进入,一些奶牛品种也才随他们进入了中国。到了“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给中国捐赠了4000多头的奶牛,牛奶行业才算真正落户。

我国的乳品工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豆奶工业化生产。由于我国牛奶资源缺乏,而豆奶生产成本低,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原轻工部组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形成豆奶发展的第一轮高潮。

1983年,豆奶发展就被列入国家饮料行业工作计划。国家推行“大豆行动计划”,为豆奶生产企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全国的大街小巷开始“豆奶热”。其高速成长期发生在1995年后的三至五年时间里。不过,在此过程中,大大小小的豆制品加工企业蜂拥而上,使整个行业出现了不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口感差距较大,即使是销量相对较大的豆奶粉,也存在冲调性差或甜度太高等问题。二是好产品没有好销量,品牌宣传不够,消费者认识不足,市场尚待规范。三是不间断的发生了豆奶中毒事件,特别是辽宁海城发生两千多名学生豆奶中毒事件影响胜大。

在我国豆奶热开始大面积出问题和衰败时,西方人也不再相信牛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神话,他们开始从豆腐或豆奶等食品当中摄取钙质和其他营养。这样一来,奶制品市场就变得越来越不景气,生产商们也陷入困境。这时,国外的大奶制品公司就想到了中国。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对一切西方的生活方式都趋之若鹜,牛奶也不会成为例外。于是他们的做法与当年,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而开始戒烟,烟草商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开发亚洲市场如出一辙。

首先进入国门的产品是婴幼儿奶粉,国际牛奶商们成熟的利用媒体让人们向往西方人的生活和饮食,同时利用给医生回扣和提成的办法通过医生向国人推销他们的奶粉,这种办法被叫作“医务营销”,他们将这做销售渠道定为“医务渠道”。中国消费者最初对外国人身上的奶味是相当难以忍受的,可见牛奶本身在中国是不受待见的。但是,随着国际多方的广告宣传和利用人们的从洋心理进行全方位暗示的作用,“面包+牛奶=健康”的错觉,让世人将牛奶加面包当作了最营养最洋气的生活方式。不少人在困难时期也就常用上了这句话“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来鼓励自己,由此可见一般。中国人对牛奶的态度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广告,而美国人和瑞典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美国人为的是控制我国的大豆产业,瑞典人为的是贩卖自己在西方打不开销路的包装和设备。而这个时候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开始对豆奶产业的发展感到失望,特别是我们各个大大小小的豆奶厂开始大量使用便宜高产的美国进口大豆和国外游说家的大量游说下使我国高层转变了扶持对象。

在另一边瑞典的利乐包装公司投入大量的真金白银打通了中央部委的关系,用免费赞助的方式与不少职能部门成了基金会和项目组。这也就是工业部和质检部门要求做学生奶的企业必须使用利乐包装机和包装才能发证的原因了。这也是我国历年的营养和健康推广项目总是为国际厂家做说客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根据公开公布的数据说明了有许多中国人天生对乳酸和乳糖过敏,国家的相关部门还要掀起全民牛奶运动的原因。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8中国奶业发展高峰论坛”就是由利乐公司与中国人民大学刚合作成立的“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为推动“利乐原奶支持项目”正式启动而发起的。

1998年,乳业市场还处于一片沉寂,伊利等现在如日中天的奶业巨头,当时还默默无闻。在国际有心人拿出这一系列证明:关于牛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投资比得上向儿童提供牛奶更重要!”。1943年,美国通过相关法令,拨专款开展学生饮用奶计划;上世纪50年代,他们又提出“三杯奶运动”,鼓励国民每餐一杯奶,解决当时美国人普遍缺钙的问题。同年,芬兰立法规定免费为7—18岁的学生提供牛奶,并将此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1964年,为了增强国人体格,日本政府宣布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有牛奶。1979年,肯尼亚开展学生饮用奶计划。1990年泰国,进行“全国喝奶运动”。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曾实行了学生牛奶饮用计划。2000年,由农业部牵头、七部委共同参与的“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在我国实行,“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响亮口号也随之产生。

于是在政府倡导下,乳业市场逐步升温。时隔不久,整个行业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面对乳品的强大攻势,豆奶行业内的龙头公司没有及时主动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在对豆奶目标市场、市场属性、消费者定义、定位、营销组合的确定,准确把握品牌策略以及公关等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等到牛奶制品横行天下的时候,只能看着其“一骑绝尘”。

在国内巨大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牛奶产量增长了10倍,2006年就达3000万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产量年增加量约占全球乳业新增销量的50%,现已成为全球牛奶业的一大市场。

在我国高速发展牛奶,给牛奶开绿灯时,国外一些真正发达国家却对其亮起了红灯。

有公开的资料显示,二十世纪以前,欧美人也是不喝牛奶的,只有北欧的部分民族有这个生活习惯,到了二十世纪初,经过白鼠试验,科学家研究发现,多吃动物蛋白质可以让身体变得强壮,但同时也有易患病和提前衰老的现象。(具体资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国外专业资料)

但是报告一出来,立刻受到了肉食蛋奶企业的欢迎,拿着报告的前半段就开始鼓吹,特别是向小学生供奶这个渠道很快就被他们利用起来,先是英国,然后是美国,然后是日本,几十年的时间就扩展到全球的富裕国家。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人们纷纷发现,喝奶吃肉非常容易产生缺钙、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于是美国国会设立了一个营养特别委员会,经过研究拿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麦高文营养报告”。

报告用充实的证据、详细可靠的数据证明,人只吃肉奶蛋是不行的,必须摄入适量的植物性蛋白和蔬菜,奶产业立刻受到了打击,这个时候他们想到了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重新把这个理念进行了包装推广。

在2003年5月,日本文部省就发出通知:只要保证国际规定的营养标准,今后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可以没有牛奶。日本人对牛奶的重视程度在降低,世界其他地方也不断有关于牛奶“危害”的研究出台,从致癌论到补钙功能受质疑,各种说法都有。由于很多日本人开始对牛奶敬而远之。使牛奶生产过剩,在日本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北海道,农民倒掉了900吨牛奶。这在日本是从来没有过的。

同年,不少国外营养专家的反对饮用牛奶、牛奶有害论和相关一些相关数据和报道通过互联网让一部分网民知道了西方专家们对牛奶的观点。

随后的与此有关的书箱开始在国内发行,反牛奶的声音更加多起来。

2006年9月10日,湖南经济电视台“越策越开心”邀请林光常担任嘉宾并连续四集播出。在“越策越开心”四次亮相之后,因为反响火爆,又搬至湖南卫视播放,从而使得“林旋风”在全国刮至高潮。2006年底,林光常做客沈阳电视台“健康一身轻”栏目,20多天连续播放。牛奶有害论首次在电视媒体上公开,使牛奶在湖南长沙和沈阳的销量大降,随后影响到了国内部分大城市的牛奶消费。

2006年10月18日。日本中央酪农会议公布了4-9月鲜奶销售状况,其中,全国饮用牛奶的销售量为20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6%。

2007年在国外的牛奶热门话题是,除了比利时乳品污染的突发事件外。由于需求的减少,英国一乳业巨头(Dairy Crest)和英格兰东部合作社不得不退出牛奶行业把目光转移到零售业上。美国一些医师具状控告美国乳品协会的广告不实,有误导消费者之嫌,事实上,在美国,牛奶的攻防战延烧已久,从学术论战到媒体对决,到各式各样的政治角力,而去年刚成立的“反牛奶联盟”(Antidairy Coalition)更是冠以这个美国文明史上最重要的食物怵目惊心的字眼:致命的毒药(deadly posion),有关牛奶负面的研究报告在国外医学期刊上不断出炉,几乎每一种现代文明病,包括过敏,骨质疏松,癌症,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老年痴呆,自闭症,精神分裂…都和牛奶扯上关系,他们提出的论证,诸如牛奶蛋白质的特殊结构,现代畜牧大量使用抗生素、荷尔蒙、杀虫剂的残留问题,加热杀菌对营养素的破坏…等等,就外行人来说,似乎都言之成理,而衡诸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还真的不完全是无的放矢。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柯林坎贝尔教授,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发出呼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才是健康的,应该控制牛奶的摄入。

简普朗特的女教授的畅销书《你的生活由自己主导》就论述了有关乳制品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

牛奶因规模化养殖让使用兽药的药物残留和抗生素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现代高产奶牛使用激素,有多少产出的是转基因牛奶这个问题也是无解的。养牛导致的环境破坏比汽车更严重的问题无法解决,所以美国以及另外几个发达国达对养牛者收起了放屁税。牛奶的饮用会导致人体钙流失在国外也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另关于牛奶的蛋白质是大分子结构的酪蛋白,让人体难消化吸引,在国际上也公认了,连伊利公司宣传舒化奶都有提起。

我国消费者消费牛奶十个有九个半是冲牛奶健康营养去的,但未来某天牛奶的负面知识被他们知道了解后,市场会是什么结果。当然有一部分消费者已经形成上瘾式消费,但是如果我国的植物奶领域或其他动物奶如小分子蛋白著称的羊奶在口感上变得好喝,营养健康跟现在牛奶企业高调宣传的一样时,结果又会如何呢?

牛奶调查报告第3篇

四月四起食品安全事故,从生产过程中混入碱水到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再到牛奶变酸奶,光明牛奶的发展之路还会一路光明吗?

冷链不冷鲜奶变酸奶

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对乳制品抽查“抽死人”的抱怨犹在耳畔,光明牛奶又陷入牛奶酸败门,也用事实说明:质监部门对于光明乳业的抽检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

9月8日,上海多个区的“光明随心订”订户发现,收到的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牛奶(食用生产批号为20120907)味道怪异,疑为变质。光明乳业随后通过官方网站公告称,截至当天下午,公司共接到关于小口瓶鲜奶的投诉952起。

根据光明乳业澄清公告显示,2012年9月8日早,公司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口瓶鲜奶口感出现酸败的情况。经初步分析,产品发生酸败的原因是:该批次产品从工厂下线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库,为满足9月8日的送奶上门服务,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与之相矛盾的是,此次涉事的送奶公司给出的解释为:牛奶出现异味因“昨天(送奶)公司员工有一个失职,关冷库门的时候把冷气关掉了”。

面对如此说法,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研奇表示,公司公告的解释是经过调查研究给出的真实原因,“之所以事故发生当天的下午才正式对外公告,就是因为一直在调查真正原因”。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生鲜奶对奶源的要求高,而且需要冷链输送,市面售价比常温奶一般高20%左右,利润空间较大,不过其保质期较短,易造成损失。常温奶成本小,保质期较长,有利于库存周转,所产生的整体净利润略高。蒙牛伊利以生产常温奶为主,而光明乳业则是生鲜奶企业的代表。

“号称每日全程低温直送的鲜奶出现问题,但是光明乳业的回答不仅自相矛盾,还含糊其辞。”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生鲜奶的生产技术不难,关键就是冷链的建设,即强调所有环节都在冷藏环境下(0-4摄氏度)进行并保持不中断。

此次涉事的鲜奶,其生产销售路径应该是:鲜奶生产后应在冷库中存放,使用冷藏车将产品从工厂送到配送中心,然后直接送到社区奶站,放入社区小冷库,再由送奶工送到每个门户。在市区,平均每个送奶工负责200户人家。

因此该专家质疑:鲜奶的用户分布在上海各处,一天之内就有近千个投诉,如果按照光明乳业的解释是车辆温度出现问题,为何会有这么多车辆同时出现问题?另外,如果是车辆出了问题,上海目前的高温和冷链要求的0-4摄氏度差距之大,即使不用什么仪器测量也能直接感受到,光明乳业为何还会将运输中明显温度不对的牛奶继续送达消费者手中呢?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提出质疑:上海市内的配送,早晨时间一两个小时完全可以到达,即使配送车辆出了问题,鲜奶离开冷库两个小时内也不可能发生酸败,此次事故或许另有原因。

向健军表示,光明乳业存在的漏洞主要有:第一,管理方面,该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机制,使生产各环节衔接通畅,及时反馈产品信息;第二,内部监管方面,此次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内部监管不力,没有严格把控住“质量关”,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内部监测力度。

严查还得重罚

这已经不是光明乳业第一次因产品运输而导致的质量问题了。就在今年7月20日,光明乳业就被广州工商局查出产品菌落总数超标,对此光明乳业称,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的温度不稳定所致。

不仅如此,6月15日,安徽颍上县6名小学生在饮用光明牛奶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而就在同一月的28日,光明乳业因27日的生产过程中混入碱水,导致其优倍牛奶出现质量问题。事发后,光明乳业对“问题牛奶”进行了赔偿召回。另外,在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二季度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由奥德华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奶油(2012年4月23日生产)、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2012年2月23日生产的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

对于这些生产运输中犯下的低级错误,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还在8月28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上表示: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关于食品安全有不同的法律,这些法律中对同样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也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这就给企业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间;即使按照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法》,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食品最高可以给予十倍的价格赔偿,对于年营收以亿元计算的乳品企业来说也是小打小闹的惩处,因此食品安全方面应该用严刑峻法。

过度扩张导致屡犯低级错误

刚刚披露的光明乳业2012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共实现收入64.61亿元,同比增长16.49%;净利润9668万元,同比增长31.89%。这一成绩远远好于伊利和蒙牛等其他国内大型乳品企业。光明称,收入和利润的增加来源于实现鲜奶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推动常温产品的结构升级。

牛奶调查报告第4篇

“一斤纯牛奶卖不了一瓶矿泉水的钱,这是不合理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畜牧处副处长王建龙看来,今年市场上牛奶涨价是理性的回归。

笔者从呼和浩特市的10多家大小超市了解到,今年牛奶的价格已经涨了三四次,但低端奶涨幅都不是很高,每次一袋奶也就只涨一两毛钱。而中高端牛奶涨幅比较大,有的品牌的高端奶从每箱59元涨到了62元、还有的从每箱68元涨到73元。大部分中高端品牌的牛奶涨幅都在每箱2~6元。

王建龙分析,近期牛奶、奶粉、冰淇淋、奶酪等乳制品价格上涨与内蒙古奶牛存栏数下降、奶源紧张、企业争抢奶源等现象相关。

12月1日起,三元、光明等低温袋装液态奶提价,平均上涨8%,袋装奶进入“2时代”。

奶源地抢奶

2013年9月14日,内蒙古当地一家企业提交的《关于请求政府加强奶源市场监管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2013年奶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进入9月以来,原料奶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报告还陈述:目前,奶源市场不正当竞争再次出现,部分乳企放低原料奶验收标准,高价竞争奶源,恶性竞争导致奶贩子又死灰复燃,严重扰乱了奶源市场正常秩序。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掌控奶源,采取提高奶价、降低质量标准的办法抢奶源,部分地区的鲜奶价格已达每公斤5元以上,远远超出正常水平。

那木拉是内蒙古正蓝旗青格勒图奶牛养殖小区的规模养殖入伙人,他拥有70头奶牛。那木拉告诉笔者,今年9月以来,不断有来自外省的原奶收购人员在锡林郭勒盟一带活动,到一些养殖小区里高价抢奶。奶贩子自备奶罐车,有时在半道拦下奶站的运奶车辆高价收奶,给出的价格是每公斤5元,高于内蒙古生鲜乳每公斤平均收购价近1.5元,奶牛养殖户为获取更多利润,遂向不定性奶贩售奶。

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月出现的抢奶现象,几乎漫延了中国奶牛主产区。内蒙古作为乳业大区,奶贩子光顾的次数更多。

该调查表明,奶贩子主要出自一些中小型乳品企业,他们自称是某企业的收购人员,在一些奶源产地,高价收购鲜奶。广东的企业到河南抢奶,江苏的企业到天津抢奶,四川、河北、山东的企业到内蒙古抢奶,抢奶乱象导致原奶质量管控难度加大。

针对目前奶源市场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报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政府应出台乳企奶源收购管理办法,加大对中小型乳企的监管,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严厉打击跨区域抢奶行为,对抢奶的乳企和奶贩子要从重处罚并坚决取缔。

王建龙说,乳制品企业进入门槛较低,致使国内一些中小乳品加工企业过多,这些加工企业科技含量不高,虽然不能撼动大企业的地位,但造成严重产能过剩,致使原料奶短缺,企业争抢奶源。

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批转报告后,责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尽快出台内蒙古生鲜乳收购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已经成立专项治理抢奶的执法行动组。

养奶牛是赔钱的

呼和浩特市小黑河镇班定营村的豪德奶牛养殖小区的侯素珍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到养殖小区的奶站挤奶,拥有50头奶牛的侯素珍是奶牛养殖小区19户奶牛养殖户中的一员。

侯素珍告诉笔者,豪德养殖小区是一家乳业公司的一个基地,养殖形式只是把规模大的养牛散户集中在一个养殖小区饲养,事实上,在日常养殖中,还是养殖户自己在单干。

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协会称,规模养殖以来,内蒙古奶业生产组织模式主要有散养、奶农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企业建设的牧场等几类。散养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的4个盟市,但从实践来看,很多奶农合作社并不是散户因生产经营需要自发组建的,一些是奶站为取得合法的开办资质而成立的,还有一些是养殖大户为获得国家政策扶持资金而凑成的。以合作社名义建设的养殖小区没有在奶牛入园进区之后实现“统一管理”,而是事实上的“集中散养”,即养殖户在统一建设的小区内分别饲养自家的奶牛,标准化养殖并未实现。

谈到养殖效益,侯素珍说,一头牛从出生到产奶需28个月。她的50头奶牛中有20头小牛,在30头大牛中,除去因繁育和其他原因停奶的,正常产奶的奶牛不足20头。目前,企业在小区的鲜奶收购价是每公斤3.15元,一头好牛日均产奶23公斤左右,表面上看,一头好奶牛每天有70多元钱的收入,但剔除饲草料和负担暂时不产奶奶牛等的养殖成本,几乎没有现金收入。

在侯素珍看来,养奶牛唯一的收入在奶牛的增加和出售小牛上,靠繁育增加的奶牛就是养殖户的无形收入。侯素珍说,2012年3月自己从白庙子村来班定营时,仅有不到30头奶牛,而现在增加到了50头。她算了一笔账:一头奶牛当下的价格在1.5万元至2万元之间,以1.5万元一头牛计,增加出来的20头奶牛就是30万元。

虽然看似侯素珍的牛群增加了,资产也增加了,但侯素珍还是心有顾虑,不敢再让牛群增长。“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她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疫情或者出现价格大涨大落就会赔得血本无归。

豪德养殖小区技术员许志高说,一头牛日养殖成本在40元左右,这样算来50头牛的日养殖成本在2000元左右,不算人工,以目前的鲜奶收购价格计算养殖户养奶牛是赔钱的。

牛奶调查报告第5篇

据媒体报道,光明乳业已表示,对广州市场上销售的同批次产品进行了下架回收。

而7月25日,负责南山奶粉生产的湖南亚华乳业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购买了涉毒的5个批次的奶粉,可以不需要购物小票直接拿着产品包装就近去超市或者母婴店退货,但是暂时还没有赔偿方面的考虑。“如果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可以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和我们的奶粉有关,我们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老牌乳企陷致癌门

7月22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结果,此次抽检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南山奶粉,共抽检该品牌奶粉5个批次,结果全部含有强致癌性物质黄曲霉毒素M1;问题奶粉由湖南长沙亚华乳业公司生产,倍慧较大婴儿配方奶粉400g盒装与金装,分别于2011年8月23日及2011年8月4日生产、倍慧幼儿配方奶粉900g罐装及2011年8月8日生产、倍慧较大婴儿配方奶粉700g包装及2011年7月9日生产、金装倍慧较大婴儿配方奶粉400g盒装及2011年12月17日生产。

7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元平在新闻会上通报了有关湖南亚华乳业问题奶粉情况。湖南省质监局已责令企业全面停止生产销售,召回问题产品,并在地方政府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查找问题原因,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黄曲霉毒素M1 属于黄曲霉毒素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中的一种,该类毒素是由常见的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几率最高。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资深乳业专家、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由于黄曲霉毒素M1相当稳定,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按照《生鲜牛乳收购标准》,“抗生素残留”和黄曲霉毒素 M1都是必备检测项目,《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也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需要检测项共有37项,其中黄曲霉毒素M1也是明确要求为“必检项”。也就是说,无论是原料奶还是成品奶,在产前产后都要进行检测。

首先是饲料环节,这部分由农业部负责,农业部、各省的农业厅、各地市的农业局下面都设有专门的饲料管理办公室,负责饲料的质量安全,会定期地抽查饲料厂的产品质量。

其次,乳制品企业和牧场在购买饲料时,会要求对方出具检测报告,包括饲料的营养情况和质量安全情况,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蛋白、水分、酸性纤维、碱性纤维、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由于一般饲料都是大宗商品买卖,存储期有半年之久,保存不当可能会出现受潮霉变,因此饲料使用前应该进行再次检测。

再次,企业收取原奶和牛奶加工环节,乳制品企业有多种检测指标,其中黄曲霉毒素都是必检项目。对于生产环节,主要靠企业自检,而且应该做到批批检测。

最后一道安全保障是产品上市前质监部门的抽检以及流通环节中工商部门的抽检。

王丁棉还告诉记者,饲料分为单向饲料和混合饲料,不管哪种黄曲霉素都是检测项目,奶牛的饲料很多,常见的就有二三十种,在进行青储时,将粗饲料集中、破碎、打推、自然发酵一个月左右,青草青菜就变成腌制过的饲料,如果水分控制不好,或者氧化出现问题,饲料很容易腐烂,饲料存储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干燥,否则也会腐烂霉变。王丁棉指出,饲料变质是常见的事情,但是腐烂到有这么多的黄曲霉毒素就不常见了。

据了解,南山奶粉同时拥有湖南南山四季常青牧场、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特泥河牧场绿色奶源基地,南山牧场号称是“中国第一牧场”,始建于1956年,1974年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亲自将“南山农场”更名为“南山牧场”,农业部还把南山牧场作为我国南方草山开发的示范工程,早在30年前,南山牧场就开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并在全国率先实行“家庭牧场”制。

有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多问题,现代化的养殖牧场,奶牛的喂养中应该一牛一床,水草是温控加热的,挤奶方式采用全封闭的挤奶,每次挤三把奶是不要的,在挤奶前和挤奶后,使用一些温毛巾进行擦拭,避免了传染病的发生,挤奶过程中采用全封闭的真空挤奶,避免人手的接触污染牛奶,挤出的牛奶迅速地被降温、冷却到3℃-4℃,挤完奶之后对挤奶设备进行清洗,避免细菌的残留和滋生。但是这些“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还满足不了。

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湖南长沙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其工作人员表示一直在开会处理南山奶粉的问题,已责令亚华乳业有限公司停业整顿,但是具体原料来源目前还不清楚。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国际乳联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宋昆钢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乳业安全要把产业链监管前移,从奶牛养殖开始严把关。

南山奶粉前世今生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南山奶粉的销量非常好, 一度进入婴儿配方奶粉销量前10名,旗下的奶粉和液态奶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覆盖湖南及大部分省市。但是2008年之后,随着外资品牌奶粉的攻城略地,南山奶粉的销量就开始逐年萎缩。

公开资料显示,湖南亚华乳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由原湖南亚华南山绿色食品开发分公司、湖南亚华宾佳乐乳业公司、南山乳品营销公司等乳业资产组建而成,2006年,“南山”、“宾佳乐”两大品牌旗下的系列乳制品销售总收入突破15亿元,其中奶粉总产量、利税总额均占据湖南奶粉行业的70%以上。

牛奶调查报告第6篇

可是,有一位癌病防治研究专家,却颠覆牛奶美誉,罗列了牛奶的罪状,引人瞩目,也引起争论。常用牛奶的,特别是“牛奶泡大孩子”的家长,真得仔细酌磨一番。

牛奶是最完整的食物,只对牛而言;三倍于人类母乳的蛋白质,害人不益人。

那位专家说,蛋白质对人体非常重要,头发、指甲、皮肤、细胞、器官生长发育,及组织受损之修复,都很需要它。可是,这里也有一比:大地缺水,容易发生旱灾;雨下得太多,会变成涝灾。那么,适量的蛋白质,有益于人体;过量的蛋白质,对人体有害,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所以专家提醒说,高含量蛋白质的牛奶,只适宜牛的需要,而不完全适用于人。

蛋白质过多,造成消化不良,还会造成钙流失,出现越缺钙越喝牛奶,越喝越缺钙的恶性循环。

牛奶中高含量的蛋白质,在人体里新陈代谢时,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人的体质则会偏酸;偏酸体质易患病。人体自身有个本能“机制”,能溶出碱性物质,平衡酸性,保持酸碱适度,人不生病。假若喝牛奶过多,体质必然偏酸严重,而钙是存在骨骼里面的,所以骨里钙也溶出越多。这就自然形成:越喝牛奶产生酸性物质越多,酸性物质越多,钙则越流失。钙越流失,越以为补充不足,再去猛喝牛奶,造成越喝奶越失钙,自己给自己造成一个“恶补恶漏”的黑洞。

久喝牛奶及奶粉,促进骨质增长、血压增高、肾结石形成,甚至提高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的几率。也许会有一句新广告词诞生:想得xx病吗?请多多喝牛奶!

英国有调查报告称,1927―1974年之间,喂食奶粉的婴儿,长大后有两高:身材高(骨质疏松)、血压高。反之,中国落后地区母亲每天摄取钙质量,只有营养标准的50%,她们母乳喂养婴儿,婴儿不得骨质疏松症。非洲也有如此调查例证。另据临床发现,乳癌病人,几乎都有骨质疏松症及长期喝牛奶的历史。而牛奶里的钙,是经过巴氏杀菌,形成无机钙,无机钙是形成胆结石的重要材料。还有,过量的牛奶,能导致糖尿病和儿童气喘、过敏等症发生。

人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用自身体重(公斤)乘以0.6,就是比较合理的数量。例如60公斤×0.6=36(克)。你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就已经过量了!

多喝牛奶易患乳癌,促进早熟,不是骇人听闻;鼓惑人们多喝牛奶,多吃肉、蛋,是商业需要。美国人自食恶果。

一个医学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奶牛注射生长激素,牛奶中会产生一种IGFI的生长激素。该激素是导致乳癌的祸首。奶牛打过生长激素后,奶中激素含量高出正常牛奶的40倍!如此大量的IGFI加入人体正常细胞中,细胞极容易被癌化。台湾那位医学专家接诊病例中,竟有一位8岁早熟乳癌患者。所以有人断言,乳癌者体内IGFI都非常高,就是喝牛奶喝出来的。

过去生理卫生知识介绍,女孩初潮不低于十四、五岁,甚至有到十六、七岁才来,而今竟早到十二岁甚至十岁。所以专家认为,早熟、月经早来者,患乳癌几率最高。究其食谱发现,她们主要吃的都是肉、蛋、奶等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之类。形成鲜明对照的,中国内地贫困地区,吃不到大量肉、蛋、奶的,女孩初潮一般都在十四、五岁以后,而且极少有患乳腺癌的。

另据资料披露,美国是当今世界妇女患骨质疏松等疾病最多的地区。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骨质疏松患者,她们从孩童时起喝牛奶,甚至以奶代水。

美国人为什么崇尚牛奶?与其启蒙教育有关――美国的营养学教材,是各行各业如乳制品协会、肉制品协会、蛋制品协会等编写的,并免费提供各级学校使用,王婆卖瓜地告诉人们,多喝牛奶,多吃肉、蛋。其实质是商业需要,推销产品,关心的是经济利益,没人去举一反三考问其它,让美国人稀里糊涂自食恶果,而不能自拔。

美国教训深重,世人不可盲从自戕。

科学测定、分析结论,常喝牛奶会比没有喝牛奶的多长高2.5――3厘米。用土话说,是不“实成”的骨骼。多长高的背后,隐含着多种危险。再说了,即使多长高2、3厘米,意义多大?智力、成就会成正比增加吗?想过没有,体质方面,它会失去多少?孰轻孰重,是道简单的试题。

牛奶调查报告第7篇

像阿迪这样的大公司,总会遇到点儿麻烦。前两年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球场里总有妇女裸奔,举牌写着“抵制阿迪达斯”,原来阿迪认为袋鼠皮是制作足球鞋的最佳原料,为小贝特制了银色袋鼠皮球鞋。于是英澳两国动物保护组织者及素食主义者举行集会,抗议屠杀袋鼠。

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傻乎乎的体育记者,在美国的《生活》杂志上看见一张照片,是巴基斯坦儿童在缝制耐克足球,恰好有一天,耐克赞助一个少年足球赛,我去参加会。会上有少年球员,10岁多点儿。我憋了个问题想问耐克高管:你是否介意这些少年球员们知道,他们脚下的足球出自巴基斯坦童工?我把问题翻成英语,默默背诵了好几回,到了记者提问环节,我最终还是没提出来。我不好意思给人败兴,所以编译了一段外电报道,把耐克用童工的事发在杂志上。过了大半年,我收到了一份美国寄来的快递,厚厚一大本,是耐克发来的“劳工报告”,第三方调查的报告,非常详细地分析耐克代工厂的劳工情况。一年多后,我又收到一份耐克的“劳工报告”,那时《时代》周刊也发过耐克工厂的报道,其中有一句很煽情:这些中国工人干一个月,工钱还买不了一双耐克鞋。

后来,有个广州朋友来京出差,他供职于一家“四大”审计所,我问他为何来北京,他说到一家工厂做“劳工调查”,这家工厂为美国户外品牌“TIMBERLAND”做代工。那时TIMBERLAND还没进中国,我更不知道北京郊外有他们的工厂。我询问了所谓“劳工调查”的细节,不得不说,耐克和TIMBERLAND能给出第三方的“劳工报告”是负责任的。不过耐克还是成为反全球化运动中的一个靶子,只要有反全球化的抗议示威,总有人会趁乱袭击NIKE TOWN,还有一个作为靶子的企业是星巴克,示威的年轻人总要砸烂一两家咖啡馆。我看乔丹传记,发现很多组织或个人曾经对他抗议,说他不该给耐克代言,乔丹一再答应退役后会去第三世界国家的耐克加工厂看看,不过这家伙说话不算数。

牛奶调查报告第8篇

流言:美国坎贝尔博士研究称,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尤其是占蛋白质总量87%的酪蛋白,能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结石、高血压等患病几率。

真相: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做过一项“大鼠实验”,大鼠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结果吃酪蛋白的大鼠发生肝癌的数量比吃大豆蛋白的大鼠多。但是,这项实验报道在流传中拷贝走样了:把实验中使用的黄曲霉毒素这一致癌物重要前题条件给忽略了。黄曲霉毒素本来就是强致癌物质,而且人们膳食中摄入的蛋白质来源是多样的,不可能只吃某一种蛋白。假如没有致癌物,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发大鼠发生癌症。

可见,这个实验既引申不出酪蛋白可致癌的结论,实验结果也不适用于人。柯林・坎贝尔教授自己也发表声明:他的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而是通过大剂量黄曲霉毒素诱导出癌变细胞的大鼠,并不能直接推出酪蛋白对健康人体有相同作用的结论。

长期喝牛奶会损害健康吗

流言:牛奶是喂养小牛的,人不能长期喝,人是地球上唯一终生吃奶的动物。喝牛奶会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

真相:“牛奶是喂养小牛的,人是地球上唯一终生吃奶的动物”这句话不错,牛奶是母牛哺乳给小牛生长最好的食物。人类确实是世界上唯一在成人以后还在饮用乳制品的哺乳动物,但是“人不能长期喝”就不对了,长期喝牛奶并不会损害健康。

流言所说人不能喝牛奶的种种理由,其实只需一个事实就可驳倒:人类喝牛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至今婴儿配方奶粉的主要成分仍是牛奶,它提供了从婴儿到老年人大量人群的营养需求,除了少数人群因乳糖不耐症等原因不能喝牛奶外,大部分人群都能喝牛奶,且至今没有确实证据表明正常喝牛奶会增加癌症风险。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