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6 11:16:09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第1篇

关键字:本土资源;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评述

在当今学前教育中,环境正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越来越多地引起学前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1倡导为幼儿创设充分发挥其潜力、促进素质全面提高的环境,是全体幼教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但目前许多幼儿园对环境的概念理解有所偏差,一是设计思路上没有鲜明的理念和主题,环境创设总体规划、系统发展;二是设计主体上以教师创设为主、忽视幼儿参与;三是设计模式上以固定画面为主,缺少动态环境;四是缺乏对本地区文化、物产、文化等核心内容的挖掘。创设形式内容单一、材料贫乏、千园一面。

近几年我国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利用本土资源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方面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些研究大致集中在资源文化的教育价值、本土可利用的资源内容分析以及利用本土资源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的实践成果和现状分析等方面。

1.价值研究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从理论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第一人,在《陈鹤琴全集》中记录了他对“创设怎样的环境”、“怎样创设环境”、“采用什么材料”(创设环境)都有着系统论述。另外,陈鹤琴先生也曾明确提出幼儿园中要坚持“中国化”的原则,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考虑当地的风土民情、文化底蕴、气候条件”。张宗麟先生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有着独到见解,《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中提出通过环境创设把我们的孩子带进民族传统文化的高远意境,无疑是培养幼儿爱国思想的一个途径。吴志芳《幼儿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策略》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对幼儿成长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娜《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中认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不知不觉学习到经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幼儿”。

2.内容研究

刘雪芹在《利用幼儿园环境装饰提高幼儿母体文化认知》(2006)中有针对性地从幼儿园环境装饰民间特色本土化、幼儿园环境装饰民间特色多元化、幼儿园环境装饰民间特色生态化、幼儿园环境装饰民间特色长期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胡显强在《渝东南民族混居地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进行美育的探索》(2012)中论述了利用乡土美术中便捷的物质材料资源、本地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创作的作品装饰美化幼儿园,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王美溢在《新疆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中提出将少数民族色彩、图案、地方民族节日、民族乐器和玩具应用与幼儿园环境创设。付洪岭在《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朝鲜族和满族的传统饮食、节日、礼仪、游戏等多样化的内容纳入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陈凤在《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环境》(2010)中,立足于新疆的民族文化,对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目标、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张卫民、曾虹、詹霞在《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2011)中提出:创设以本地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为内容的环境,增进幼儿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针对美术资源的利用方面,贺为民在《美在其中——美术特色幼儿园环境创设浅谈》(2009)中谈到,让幼儿在真实和自然、和谐与精致、丰富和灵活的美术特色幼儿园环境熏陶下,欣赏美、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高鹰在《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运用与实践》(2011)中认为应把我国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结合起来。

3.实践研究

吴志芳《幼儿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策略》中提出运用环境浸染的方式,创设富含乡土文化的幼儿园小环境。如秦莉在四川西北部城市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中的教师和幼儿家长为调査对象,了解川西北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并注重在环境的创设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黄观菊在《唱响乡土资源的主旋律——谈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自然界赋予的资源有效地加以开发、整合、创新、利用,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墙面环境、丰富幼儿园游戏环境、美化幼儿园室外环境,营造一个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全小燕在《探索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保、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中运用大量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开放性的室内环境、特色的户外环境和富有环保性的生态环境。宣兆霞在《乡镇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物理环境创设的个案研究——以湖州市A幼儿园为例》中运用个案研究法针对A幼儿园民间游戏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创设的修改建议。

综合来看,现在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利用本土特色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上,仅有的对于利用本土特色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的研究也仅限于初步的经验总结或只停留在相对宏观的层面,或是一些策略的提出,这些只是从某地区或某个角度出发进行的论述,对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系统的关于利用本土特色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的学术研究有待的继续深入。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第2篇

一、生态学视域下的儿童发展:儿童发展与环境互动

我国学者认为目前比较适合的生态学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生态学视域下儿童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儿童在环境中发展

传统的理论中,对儿童发展的解释是从儿童本身(或内部)开始的,儿童与环境堪称是各自独立的、可以分离的实体,而生态学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解释则开始于外部,强调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环境。儿童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而且环境既是一个实体,又需要结合儿童的主体因素加以描述。

(二)儿童在结构化的、系统的多重关系中发展

传统的理论在论及儿童发展环境时,通常讲环境堪称一个抽象的整体,或者简约为一个刺激,而在生态学理论的视野下,儿童是在一个包括多重关系的多层次结构中发展的,因而应从多元、多因素、多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描述环境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三)儿童在多样的、可变的环境中发展

在传统理论中,环境不是主要研究对象,因而被简单地假设为固定不变,而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发展是有着固定规律的;但生态学理论把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关照到儿童发展所处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并由此考察儿童发展的不确定性,比较注重儿童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二、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一)环境创设的内容缺乏教育性、系统性

幼儿园环境包括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必不可少。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具有教育性的,是具有整体性的,是一个系统,从班级设定到环境布置,都是具有一贯性的。

但是,从生态学角度来重新认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后发现,其内容仍然缺乏教育性、系统性。实际上,这仍源于缺乏发展的观念,对环境创设的意义、作用认识不够。幼儿园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过于重视园舍建筑、园内绿化、家具陈设以及室内外装饰等物理环境的创设,而缺乏对幼儿园园风、园貌、办园指导思想、工作作风、人际关系以及情感氛围等这些核心文化内容的关注,直接导致幼儿园环境创设缺乏教育性。譬如,大多数幼儿园都有五颜六色的纸贴,在活动室的三面墙上及其走廊两侧,内容不外乎向日葵、荷花、荷叶、动漫小动物(甲壳虫、毛毛虫)、大动物(长颈鹿、熊猫)等。也有少数富于想象力的,如张开翅膀的小天使动物音乐会,在天上荡秋千,圣诞老人为孩子送来礼物等,在视觉上虽不乏鲜艳和美丽,但是在内容上孤立,难有共鸣,体现不出教育性。

另外,还存在很强的随意性,环境创设的内容之间彼此孤立,缺乏系统性联系,没能做到内容主题之间的合理延伸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二)环境创设的形式缺少变化性创新性

当前,很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虽已努力做到追求材料美观,但仍然显得单调,没有体现出发展性的变化,对环境创设的创新亦不够。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总体规划不具有多样性、长远性、生态性,缺乏总体规划;环境创设生态的目的不明确,往往容易简单地只是为了完成环境创设的任务而已,过于重视形式上的美,而忽视环境的美育功能及其与儿童的适应性。

与以往相比,其实幼儿园已经意识到环境创设存在的常见问题,也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现在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总体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努力做到环境创设时,材料的选择、形式多样、教师尽心尽力,但同时也容易存在新的误区,就是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无非就是把环境布置得五彩缤纷,能吸引孩子就行。

(三)环境创设的主体单一,缺少幼儿的全方位参与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幼儿园环境创设还存在着没有真正体现出儿童的发展性,对儿童的关注不够等问题,环境创设的主体单一,缺少幼儿的全方位参与。

首先,由于教师过于追求成人要求的完美,因此创设的手段单调,孩子没法参与进来。这是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即老师没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单方面去创设环境,老师辛苦做出来的墙饰既吸引不了孩子,又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性,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其次,有的教师把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等同于作品展示。他们主^地认为,既然环境创设要求孩子参与,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孩子的画、孩子的手工作品贴到墙上,这样既省时省力,孩子也一定会喜欢。但实践证明,这样的“作品展示”类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意义很小。

第三,环境创设过于求新求奇,没有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环境而忽视了实用价值,没有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不感兴趣。

另外,幼儿园布置的环境多数不允许孩子去接触与使用,只有在特殊时间,如迎接检查与展示的时候才对孩子开放。因此,环境成为一种摆设、一种不用的工具,既没有突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最终目标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也没有充分体现幼儿园环境的显性与隐性教育功能。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缺乏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互动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幼儿园环境中幼儿的发展是一种持续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幼儿感知到自己的生态环境,并与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形成互动。为此,幼儿需要不断获得幼儿园各种活动中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信息,以及他们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而且他们需要不断去发现、维持以及不断改变各种区域活动中他们所处生态环境的特征。

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让幼儿园环境与幼儿之间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譬如,某幼儿园全园教师一起做一个体现幼儿园特色的、关于“儿童线描画”的美术主题活动课题,于是幼儿园全体教师为了做这个课题,从而突出幼儿园的特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是“基于儿童线描画方面”的,主题墙饰、区角、走廊、室内都运用孩子的线描画来装扮,这表面上是做到了环境创设与幼儿园的主题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但是却忽略了艺术教育中的很多元素,难以让所有幼儿感知到自己的生态环境,幼儿更无力去发现或改变各个区域活动中的特征,这种环境创设并不能真正地与幼儿发展产生双向互动。

综上,从生态学的角度砣鲜队锥园环境创设存在的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可以看出,归根结底还是幼儿园教师的环境创设理念问题:没有采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与课程观来指导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没有认识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没有通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操作性实践,形成幼儿园教师自己的环境创设方面的实践性思维。

三、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建议与对策

(一)增强教育内容的教育性与系统性,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本身应该具有生态性,所有的目标都应该是从整体上具有教育性与系统性,为幼儿园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以托班的环境创设为例,环境创设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结合托班孩子的身心特点,让托班幼儿悦纳幼儿园。为婴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空间。因此,托班的环境布置应该家庭化,让幼儿具有安全感,需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幼儿克服因为与家庭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感,营造舒适、温馨、惬意、亲切的环境。幼儿园托班的所有装饰都应该选择比较柔软的、舒适的、安全的毛绒或者木质的装饰与玩具。而且,区角的环境设计内容情景化,激发幼儿参与环境的兴趣;区角环境空间整合化,有效利用三维空间,注意平面、立体、上下里外的交错;也可根据自身条件与特点灵活地将环境分隔为多个区域,但区角之间最好能够彼此相通,即使隔断也应低矮有序,保证幼儿视觉的开阔性、活动的便捷性。

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发挥着隐性课程的功能。实践已经证明,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隐性课程,应是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这样的环境能够使幼儿在一天里去观察、探索、创造寻找快乐,从而对情感、智慧方面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做到注重幼儿园环境创设资源的生态性,即家长及其辐射资源形成的生态性合作;注重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结合的生态性,即园内、园外环境一致综合的生态性,注意适当的变化等。

(二)注重环境创设形式的变化多样,努力做到创新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想克服存在的形式缺少变化与创新的问题,就要力求使幼儿园环境创设由原来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所谓“环境的开放”,是指幼儿活动的空间、时间及材料、玩具等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和取放材料工具;活动场地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随时可以变化;活动时间可以变化;活动空间及材料可以共享。同时,注重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走出幼儿园大门,到社区、到大自然中去。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按照安全、实用、充分利用资源三条基本原则,做合理的规划。如果幼儿园具有充足的物质条件,还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做更具有深度与广度的环境创设创新。

(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教师一起进行环境创设

从教育目标的生态性来看,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幼儿的综合发展。幼儿作为发展中的儿童,作为复杂环境系统中成长的个体,幼儿园环境对他们来说,如果想具有吸引力、有教育意义、有生命性,这样的环境一定是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而且是满足幼儿发展的身心需要的、具有适宜性的。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幼儿的教育活动而准备的,在环境创设的整个活动中,要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让幼儿一同参与,使幼儿有参与感和积极性。提供让孩子自由操作、尽情玩耍的物质基础,并通过材料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以及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气氛,让幼儿置身于一个属于自己的,具有创造性的自由王国。

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教师应组织幼儿参与室内外空间环境创设内容的选定,组织幼儿参与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制作的过程,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室内空间环境的各项创设。譬如,对幼儿来说,室内空间环境的创作过程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过程,能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制作装饰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各种材料的特性,由幼儿自己设计感兴趣、想表达的内容,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布置环境的积极性。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下参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创设,也是室内空间环境的自觉维护者,教师不用担心幼儿弄坏室内空间环境而不让幼儿操作,因为这是幼儿自己创作的,在他们心中有自己的如何让室内空间环境更有意义的想法。

(四)充分做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让幼儿园的主题墙会说话是当前教育界流行的口号,实际上,也是在强调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与幼儿之间双向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和学习。幼儿园环境和幼儿始终共存,幼儿既依赖于环境,也可以作用于环境,幼儿与幼儿园的相互作用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质量。

因此,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创设“属于幼儿的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舒展地生活,要努力营造使幼儿与环境之间互动的氛围,发挥环境创设的教育意义。譬如,在幼儿园的小班或者托班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可以针对新入园的小班、托班幼儿的情感需求,设立相关的主题活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

另外,要想实现幼儿发展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让孩子充分参与到环境中来。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第3篇

(一)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幼儿启蒙教育的开展

只有在启蒙阶段开始不断传承中华文化,才能够让孩子从小树立民族认同感,避免文化断层危机的出现。而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则要求学习者在区域环境中,在幼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获得应取得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教师对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不断营造多元素的教育环境,能够让孩子在合适的启蒙教育环境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有利于启蒙教育多种授课形式的建立

“人的大脑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属性反应则为感觉。”而知觉则是感觉器官产生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其中,视觉、听觉、触摸等感觉和知觉都是人们对日常事物所应有的反应。因此,通过幼师对于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让授课形式根据实际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总体情况相结合,采取有效多元的授课方式,则会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吸收教育理论知识和各项专业技巧,使幼儿园的环境更有生机,使幼儿的启蒙教育生活也更有活力,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程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社会化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一定的环境和引导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状态,要在区域环境中与相仿年龄的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学习,激发自身的学习挖掘潜能,以学习理解、关心、认识他人和自我的目的,摆脱自我中心和自我局域,在集体中获得自我价值和地位,为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打下基础。

(四)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为幼儿园输送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兼备的优秀幼儿教师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主体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对幼儿启蒙教育的深入认识和幼儿启蒙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幼儿园资质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因此,加强学生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促进幼儿师范行业整体教育水平提升的推动力。

二、培养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能力的主要创设内容

(一)创设幼儿园区域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创设也就是教学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建筑环境、室内外环境场所、孩子休息室、食堂以及各项教育教学设施等。环境是幼儿进行自主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在创设时注重以孩子喜爱和有利的装饰体验方式。

(二)创设幼儿园区域的精神环境教育过程中不能将文化教育局限在具体物质媒介,不能仅以物质环境为主,而是要眼神到精神环境层面,有效利用物质环境的同时,活化其物质形态,营造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良好学习氛围。

(三)创设幼儿园区域的游戏环境

寓教于乐是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方式方法,对于幼儿园启蒙阶段来说,游戏环境占有一定的重要比例,游戏对于幼儿的智力、体能等因素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重视区域环境和游戏对于幼儿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就要求我们在创设教育环境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意义的重要性,明确游戏不仅是幼儿与环境、同伴进行互相影响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游戏行为得以拓展的重要因素,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启蒙教育开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积极创设室内外游戏环境。

三、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环境设计理念学习,提高学生的创设主动性

任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强调学生自身的潜能发挥,针对不同孩子的兴趣和个性进行教导和交流,让孩子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不能让传统的、固定的幼儿园环境束缚孩子的发展,也不能让注重表面缺乏实际的幼儿园环境掩盖了幼儿启蒙教育的宗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各科课程的学习中,了解掌握区域环境对于幼儿启蒙教育中身心发展的推进作用和重要影响,深入了解掌握幼儿园环境设计理念的意义,提高自身对于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意识,增强自身对于环境创设目标内容和目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加强幼儿教育理论传授,提高学生的创设专业性

高校要在对学前教育学生传授幼儿教育理论同时,深入向学生讲解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意义和作用,并且对于创设的要求和方式方法等进行规范系统的传授,包括对于幼儿园区域生活区、教育语言区、教育角色区、教育科学区、教育构建区等方面。其中,重点要学习区域中的墙面设计制作以及游戏区创设两方面,通过对这两方面相应的教学课程,让学生进行技能实训训练,在能够独立提出创设构想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区域创设,以此增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具有独立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

(三)构建学校多元化平台,提高学生的创设参与性

1、以学校为主体。

开展各项评比、展览、大赛等活动平台,讲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将学生的区域环境创设作品进行评比,通过评比将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等优秀的作品进行作品展示以及嘉奖,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及时对自己的创设进行完善和更新,增强学生自身荣誉感的同时提高其参与性。

2、以班级为主体。

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建立自己班级QQ群或者班级微信群组,通过群组及时与幼儿园区域创设方面相关的信息,让学生们能够在集体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互助,确保第一时间进行资源共享。

3、以网络为主体。

学院的网络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将此项任务目标放在重要的日程之上,以提高学生对创设能力的认识,将课程教学中的先优典型事例、学生的优秀创设思路、学生的创新创设作品在学校专网进行网络宣传展示。不仅让学生更让社会各界都能在学校网站上看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设成果,提高学生学习以及步入社会后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社会实践项目建设,提高学生的创设操作性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第4篇

一、遵循办园理念,凸显环境创设主题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所幼儿园的名片,是这所幼儿园办园理念的外在体现。立足本园的办园理念进行环境创设,让环境具有自身特色,是我们进行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统一的价值观引领下的学前教育中,学习和模仿并非不可。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时候,一方面像蜜蜂采蜜一样,多方学习名优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集众家之所长以为己用;一方面针对本园的实际,围绕“福园福源”的办园理念,以“福”文化为环境创设主题,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现有资源,为孩子营造舒适、安全、互动、自然的幼儿园环境, 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并能与环境互动,使环境成为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教育载体和资源。

二、因地制宜,打造人文大环境

我园的环境更注重“环境即课程”的教育功能,将人文环境与“福”文化的打造合二为一,营造处处有文化的校园氛围,使环境成为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丰富着环境的内涵。

1.合理划分户外运动场地

我园面积比较大,户外场地很宽,因此,我们请设计师对我园户外场地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改建。如今,软硬结合的塑胶场地、防腐木地板和水洗石、鹅卵石、透水砖地面及崭新的塑料草坪,给幼儿以不同的体验;玩沙池、嬉水池、攀爬架、投掷架、运动休闲长廊、多功能大型玩具、户外区角活动小屋、果园、菜园等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拓展了幼儿们的活动空间。

2.精心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围绕办园理念,在园所总体环境规划上力求体现文化内涵,布局做到错落有致、疏密合理。我园对旧教学楼的外观及内部功能室、活动室都进行了改建,重建了幼儿的农耕实践基地――幸福农场,优化了幼儿园的绿化树木,幼儿园园貌得到极大的改观。经过改建和维修后,我园以福文化为主题的福宝科学屋、福星音乐屋、福娃农家屋、幸福超市、惜福饼屋、大型建构区、创意美工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都已向幼儿开放。

3.因地制宜投入游戏活动材料

为丰富幼儿户外活动,我园花大力气加强设施设备的添置及更新,在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发动教师和家长自制教玩具,添置了大量户外游戏材料,如木梯、活动爬网、防腐积木、滚珠车、轮胎、铁环、陀螺、跳绳、橡皮筋等等,并配套定制了不锈钢玩具架、轮胎架等,满足幼儿们活动的需要。

三、注重实效,创设温馨小环境

我们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合理利用楼梯、廊道、门窗、活动室等进行创设,做到每个楼梯、每个楼层、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创设主题,凸现我园的园所文化。

1.楼梯

我园的三个楼梯间,分别被布置成“福娃农家屋”“福宝科学屋”和“福星音乐屋”。农家小屋里陈设着各种农具、种子、农产品、编织半成品及农家劳作图,让幼儿充分感受田园文化;科学小屋里有适合大、中、小班进行科学探索的各类用品,可进行声、光、电、力学等实验;音乐小屋里陈设的是关于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图片及饰物,各类打击、吹奏、弹奏乐器以及音响设备。楼梯的墙壁则分别被布置成以百字福为衬托的民俗节日画廊、民间工艺一条街、《弟子规》八德故事帘、长卷轴呈现的图文成语故事等。

2.廊道

走进双幼,随处可见中国红:大红剪纸、中国结、百字福。每层楼的廊道吊饰突出本土文化,各有不同的主题。

底楼突出的是美食主题。取材于本地繁荣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的江湖菜、风味菜图片及佐料原型被巧妙呈现。幼儿们在廊道里玩区角游戏的时候,美味的家乡菜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着幼儿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楼体现的是农味主题,用本土的农家用具,如面筛、蒲团、草帽、棕扇、鱼网等为道具,在上面或画或贴各种体现民风民情的图画、幼儿作品等等。

三楼体现的是文学主题,将本土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图片配上大班幼儿所熟悉的古诗词或儿歌,用废旧塑料加上传统图案的边框,成为一道可赏可读的风景。

3.功能室

有特色的功能室是幼儿园里一道绚丽的风景。蒙台梭利主张培养幼儿“专心、独立、秩序、协调”,这八个字的箴言也是我园功能室活动室所要呈现出的一种幼儿发展的状态。我们为幼儿打造了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化。我园富余房舍极为有限,但我们充分利用每个可利用的空间,开设了美工创意室、图书阅览室、大型建构场、科学探索屋、农家小屋、艺术体验屋、多功能活动厅、教师学习室、会议室、舞蹈室等,既满足了幼儿和教师开展活动的需要,又洋溢着家的温馨,使幼儿园成为教师、幼儿和家长都喜欢的乐园。

4.活动室

活动室是幼儿在园生活的主要场所,各班为幼儿创设了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教师们精心的规划布置,科学合理地划分区域,各班都开辟了四个以上的室内活动区,加上室外走廊上的区角,可以满足全班幼儿同时参加区域活动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彰显特色,环境价值最大化

1.立足本土,目标明确,特色鲜明

首先,环创的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围绕我园的园本文化理念和创设主题,广泛征求教师和孩子们的意见,并多次召开行政会议讨论、制定并修改环创方案。园所大环境的创设利用长长的暑假进行,各班老师根据《活动区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及《教师操作手册》,写出班级环创方案,经行政审核以后方可进入实施阶段,避免了盲目性。

其次,环创的过程充满创造和想像。如楼梯间有几根消防水管,老师们巧妙地用绿色皱纹纸把管子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地环绕上去,别有一番情趣。大班开展了主题活动“飞向太空”后,孩子们每人画了一幅图,老师把幼儿的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上一些相关元素,火箭“飞向太空”的场面就生动地展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环创的过程师幼共同参与。“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我园在环创中,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只有真正参与了环境创设,幼儿才能对秋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2.因地制宜,改善条件,发挥价值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第5篇

【关键词】乡镇幼儿园 区域环境 现状 解决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课题《海南省乡镇幼儿园室内环境本土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jKj2012-90。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36-01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环境的教育价值,在创设环境时也并未做到科学合理。以H省为例,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乡镇幼儿园仍然没有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严重“小学化”。

一、乡镇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现状

目前,H省大部分现有乡镇幼儿园缺少规范的教学和办公辅助用房,户外、室内活动空间狭小,班额规模超标,游戏器械贫乏,幼儿活动环境单一,园舍面积和设施设备基本达不到规定标准。

为进一步了解H省乡镇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现状,笔者向全省各乡镇的80位幼儿园园长发放了调查问卷。测试结果显示,100%的园长认为“在幼儿园中创设区域环境很有必要”;有79%的园长表示本园有区域环境创设但形式单一,11.8%的园长表示本园有区域环境创设且种类丰富,仅有9.2% 的园长表示本园完全没有进行区域环境创设。这说明,乡镇幼儿园已开始重视区域环境创设,已有一定成效。但突出问题是区域形式单一,操作性和教育性不高。具体分析如下:

(一)资金、场地不足

资金和场地的丰足是保障乡镇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问卷调查中,36%的园长认为本园区域环境创设贫乏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场地不足,由于条件有限,幼儿园并未针对区域环境创设作出规划和经费预算,区域创设基本依靠教师自觉创作。同时,由于乡镇幼儿园数量不多,班额严重超标,导致活动室内的空间几乎都用于桌椅的摆放。在资金和场地的限制下,“重教学而轻区域”倾向严重。

(二)教师能力有限

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质量。在问卷调查中,17%的园长认为本园区域环境创设贫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能力不足。乡镇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组织、儿童教育观上有较大偏差,教学技能也不够全面、扎实,很多教师对区域环境创设感到无从下手。

(三)对区域环境创设的认识不够

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区域活动已逐渐成为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辅助形式。然而在乡镇幼儿园中,大部分教师对区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并未正确认识到区域环境创设的重要价值。在问卷调查中,47%的园长认为本园区域环境创设贫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区域环境创设的认识不够。即使是设置了区域,教师们创设的区域环境普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区域种类重复,材料投放缺乏教育性和操作性等问题。

二、解决策略

由于乡镇幼儿园自身的局限和特殊性,进行区域环境创设必然需要一段漫长探索的过程。笔者认为,要充分领会《纲要》强调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内涵,乡镇幼儿园在进行区域环境创设时,应把“如何创设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作为彰显自身优势的重点。

(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针对资金和场地不足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乡镇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乡镇现有的自然材料创设区域环境,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通过真实体验获得发展。

1.户外活动区域创设。大自然是幼儿取之不尽的游戏资源,科学利用乡镇的自然条件,可以创设促进幼儿身心特点发展的区域环境。如:某乡镇幼儿园在园外开辟了大片种植区。分区种植农作物、蔬菜和花卉等。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进行“播种、除草、浇水、观察、记录、收获”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认识农作物、蔬菜、花卉种类;也享受劳动的快乐,开阔了视野,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幼儿园还把此类活动归为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之一,真正体现“生活即教育”。

此外,还可建立家园饲养区。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饲养、观察,教师在园内引导幼儿记录总结,并开展“每日一谈”的活动。以此引起幼儿的浓厚兴趣,实现“家园共育”。

2.室内活动区域创设。乡镇幼儿园的室内区域环境创设的空白现状,主要源于室内场地限制。幼儿园可在室内设置“墙面区域”――利用装饰材料在墙面上分类划分出几个区域,布置相应游戏情景。同时,在室内设置游戏材料储存角,把各类游戏材料按区域种类作标注并分别装好,自由游戏时间再组织幼儿进行挑选,把材料拿到相应的区域墙面空间去游戏,或者搬到空旷的室外游戏。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由于乡镇本身的条件有限,很多乡镇幼儿园面临专业教师十分紧缺的困境。同时,现任的幼儿园教师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在教育教学技能较差。在问卷调查中,80%的园长认为,解决区域环境创设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教师技能培训”。笔者认为,教师技能培训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更新教育观念,还要有操作指导来引导教师内化吸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专家理论指导,辅以优秀教师的操作演示,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园内的区域环境集体创设活动,才能真正让教师领会区域环境创设新理念,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加强园园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乡镇幼儿园的发展瓶颈很大程度上是内涵建设的困境,由于缺乏优秀师资,教师较少获得学习机会,笔者认为,加强园园交流,共同创建资源共享平台能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优化,平衡各地优秀资源的分配。首先,乡镇幼儿园之间应加强交流,结盟并成立管理机构。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定期开展各类交流学习活动。

1.优秀园开放参观。由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优秀园开放活动,邀请各乡镇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参观该园的区域环境创设,由班级老师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座谈、讨论等活动交流环境创设的理念。

2.送“教”上门。园所之间可互派教师进园带班,在特派教师的引领下开展环境创设活动,教师亲身示范如何进行区域环境创设,帮助幼儿园创设环境,开拓教师的视野,给予她们创作灵感和欲望,也让更多的教师通过观摩获得学习机会。

3.创建资源共享平台,将各幼儿园的资源包括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统一归编,制作目录,所有乡镇幼儿园的教师都可凭证借阅,通过资料的流通发挥优秀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爱华.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施《指南》.

[2]李季湄 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43.

[3]杨枫.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8.

[4]叶蔚青.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 2008,11:49-50.

[5]张晗. 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研究[J].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第2013 ,33 (12):14-16.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发展;幼儿园环境;影响和价值

幼儿的发展是以自身为主体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著名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的创始人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1979)就曾经对环境和个体发展的关系进行过系统、深入的阐述。他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其中,小环境系统是这样定义的“:小环境系统是一些活动、角色以及人际关系模式。这些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是一个身处特定环境发展中的个体亲身经历的。这里所说的环境,必须是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并且,该环境具有某种物质和物理特征。同时,它还包括具有鲜明气质、人格特征及信仰系统的其他人。”(U.Bronfenbrenner,1989)。幼儿因为其年龄特征的限制,需要依靠自身的直接感知去认识事物。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所处特定环境中最长最多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指有形的、静态的,包括幼儿园的外部设施,包括生活设施、教玩具材料等;精神环境主要指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包括集体氛围、园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本文就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开讨论。

1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园区的布置、装饰,活动区的分区,材料的使用等,对幼儿的认知、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1.1物质环境对幼儿的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1.1.1物质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幼儿通过与物质环境的直接接触,对物体进行感知、观察和操作,从而认识物体及物体与自身的关系,并尝试学习解决的方法。因此,物质环境对幼儿的感知、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当然物质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又受物质材料的丰富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的影响;同时还受其他因素如教室的空间密度、幼儿座次的排列等影响。所以幼儿园物质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1.1.2物质环境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丰富的物质环境条件对幼儿智力的能力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有丰富物质环境条件的幼儿园,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感知刺激物。比如设置科学自然角,能使幼儿通过对自然角的观察、感知了解自然;而建构区里的积木角,能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形状、用途,以及不同的搭建方式等。而物质资源匮乏的幼儿园,幼儿会因为缺乏来自环境感知信息的刺激,影响到如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发展。

1.2物质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有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幼儿园物质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对幼儿的社会性有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首先,物质环境的内容及其营造的氛围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暗示和引导的作用。比如,以关心、友好和相互帮助为主题的墙面装饰能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社会行为,相应地减少幼儿情绪不定、攻击等不好的社会行为。其次,幼儿活动空间的大小和密度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国内外研究表明(朱家雄,1996;Smith,1982),单位面积内参与的儿童过多,易使幼儿产生争执、打斗等行为,而过少则不利于交往的发生。然后,活动材料的数量配置关系和性质等也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活动面积较大和活动材料丰富的情况下,幼儿表现出的竞争性、侵犯性和破坏都低于活动空间小、活动材料贫乏的情况下产生的类似行为。

2精神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包括园长的管理方式、园内人际关系(师生、生生、师师等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精神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情意系统,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自我意识、社会性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2.1精神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精神环境主要是以幼儿的情绪情感为中介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行为动机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关系,能使幼儿在情感上产生安全感,从而使幼儿能够充满自信地、大胆地去探索陌生的环境,这就为幼儿认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同时,良好的精神环境还有助于幼儿情绪稳定,使幼儿大胆地与周围的人(如教师,同伴、父母等)交流沟通,逐渐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方式。

2.2精神环境对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影响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幼儿在幼儿园中与周围人的交往方式、交往对象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潜在的影响。比如,幼儿与同伴之间玩耍时发生争执,教师通过了解事情的原委判断幼儿的对错,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幼儿,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能使幼儿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中避免错误的发生,能够逐渐完善从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到自我评价的过程。

2.3精神环境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幼儿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普遍有一种依附的情感。因此,教师对待幼儿的方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当教师以友好、亲善、和睦的态度对待幼儿时,幼儿能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就能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待他人的方式方法。再如,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关心的表现,能使幼儿感受到友好、互助的氛围,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教师的行为,也能直接获得正确的社会行为。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幼儿而言,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能够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是幼儿情感健康发展的后盾和依赖。

3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的几点建议

3.1当前幼儿园环境的主要问题

许多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许多问题,比如环创多以墙面装饰为主;环境的装饰功能大于实用性;多以教师制作为主,幼儿参与度低;环创忽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精神环境的创设等等。3.1.1墙面装饰范围有限,手段单一幼儿园的墙面装饰包括园区主墙、教室墙面、走廊墙面及幼儿活动室的墙面等幼儿所到之处的所有墙面。但大多数幼儿园在创设墙面环境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幼儿主要活动区域内的墙面装饰,而忽视了其他一般的墙面,比如走廊、上下楼梯的墙面等。在装饰时多采用粘贴、绘画等平面创设,手段单一,因此对环境创设的内容选择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3.1.2装饰功能大于实用性,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园环境作为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客观刺激物,应通过各种途径作用于幼儿的各种感官,但其环境往往追求外观的华丽,缺乏能够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去操作的环境,同时没有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站在幼儿的角度创设环境。比如活动材料摆放不利于幼儿玩耍、操作;环境的利用不具开放性等。3.1.3环境创设多以教师制作为主,幼儿参与度低很多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多以教师创作和制作为主,很少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当中去,这种行为一方面忽视了幼儿作为主人翁的意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3.1.4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精神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里所说的环境是指的是幼儿园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但许多幼儿园在理解幼儿园环境时往往片面地理解为物质环境,而忽视了精神环境的创设,割裂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相互关系。

3.2关于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的几点建议

3.2.1环境创设需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兴趣为指导幼儿教育者应该意识到:环境应该是幼儿的环境,是幼儿身心发展赖以发展的环境;环境应该服务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除了考虑幼儿园整体的美化外,更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兴趣来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以便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影响。3.2.2重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创设环境的过程。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发挥,更能使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创新性。3.2.3合理利用物质环境中材料设备的价值幼儿的发展是自身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丰富的物质条件设备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刺激幼儿的各个感官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物质环境的材料设备,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尽量使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使幼儿能通过与环境中的刺激物的交互作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3.2.4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精神环境虽然不同于物质环境可以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在幼儿的面前,但它却能直接影响幼儿的情感、交往行为、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就十分有必要了。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作用者,应该在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幼儿感受到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应该多以友好、和蔼的方式对待幼儿;同时发挥教师作为榜样的力量,使幼儿在观察、学习教师的行为中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互帮互助、友爱他人等等。总之,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它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应该将环境创设定位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的层面上来,尊重物质和精神环境,尽量为幼儿创设健康、安全、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使环境教育促进幼儿身心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晓春.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美育[M].北京教育丛书,1996.

[2]庞丽娟,颜洁.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

[3]胡娟.伦环境及其创设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2.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第7篇

【关键词】课题研究;探索;反思;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14-03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简称《指南》)的颁布,在解读《指南》精神,推动全园幼教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推动课改的关键。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现实情况是新教师中非专业教师的比例高达80%,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迫在眉睫。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有很多,而课题研究让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投入教育实践,既能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丰富实践活动,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而实践也证明,我园通过课题“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开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课题立项,为全园教师搭建参与课题研究的平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我园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实验幼儿园,课题申报之前即将乔迁新园,面临全园性的环境创设。根据《指南》中有关环境的要求,针对园里环境创设中存在着①内容片面化②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不强③环境创设的保留时间过长④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⑤主题活动中的环境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等问题,幼儿园立足实际,紧密结合园里的日常教学、教研工作,于2013年6月申报了课题《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旨在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实施中,更加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本,结合主题活动创设一个幼儿能不断参与并与之“对话”的活动环境,使之更好地、更灵活地为实现主题活动教育目标服务,使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课题获批后,经过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决定在全园实行,每位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合作学习的平台,针对问题、反思实践,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在课题研究中探索,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专业成长。课题研究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是相互交流、合作、提升的过程。首先,幼儿园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经费,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相关资料:《在墙面环境中学习》《环境创设》《区角新视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等书籍。同时,课题组成是上网查阅、搜集资料了解该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价值,经过共同探讨后决定细化课题的研究内容,把“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分别从幼儿的审美、认知、社会性发展三方面的价值进行研究。最终决定在小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审美发展的价值研究”,中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价值研究”,大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价值研究”。由三个年段的年段长负责课题的实施工作。各年段长分别拟出了课题实施方案。由于课题历时两年,小班与中班年段的课题实施对象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课题研究都能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而大班年段经过第一年的课题实施后,第二年的研究对象将从大班幼儿转为小班幼儿,无法进行纵深方向的研究。为统一步调,课题组决定将三个年段的课题实施方案分成第一阶段(即第一年)与第二阶段(即第二年),边实践边反思调整。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注意做好文字材料与影像资料的收集,如课题实施方案、阶段小结、典型的活动设计、论文案例、活动相片等。

在实践的过程中,每位教师从不同层面和方向提出自己的科研见解,汇集了诸多的问题,如:怎样让环境创设多次利用?怎样的环境幼儿更喜欢与之互动?环境与课程怎样结合?环境的价值如何体现?等等。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从被动的“要我科研”逐步向“我想科研”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反思,提高教师解决教学中热点难点的能力,使其专业得到成长。反思研讨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稳步推进,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课题组定期组织研讨,与教师共同观察、发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付诸实施,及时反思调整。

三个年段根据课题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班年段开展了《可爱的动物》《花儿朵朵》《我是好宝宝》三大主题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共同生成或预成主题教育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中创设与之相应的环境来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活动中,幼儿有许多新的发现,他们观赏讨论,与教师一起收集材料进行再创造。通过教师创设适宜的主题环境,让孩子们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更多的审美经验,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让幼儿创造性地表达美、表现美,使主题环境起到激发幼儿审美能力的作用。

中班年段开展了《春天来了》《有趣的昆虫》《各种各样的纸》三大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的整合,使每一位幼儿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是属于他们的!瞧,中班亲子活动中,幼儿当起小小讲解员,熟练、自豪地向家长介绍纸材料、班级主题墙,表露出他们就是环境的小主人。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大班年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特别的我》《我们爱地球》《快上小学啦》三大主题活动,根据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创设增进幼儿交往的平台,努力使幼儿成为主题环境创设的主人。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学习与同伴交流、分享、合作,逐步学习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小矛盾、小冲突,交往能力获得较大提高。

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阶段小结中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通过课题研究的引领,也反思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如投放的材料比较单一、组织活动形式不够多样化、环境创设的空间局限于传统的墙饰等,并作出课题实施的推进设想:①在投放材料方面,多利用一些废旧材料,或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活动材料;②系统地对家长进行宣传与指导,形成家园有效的合力;③创新活动组织形式;④针对环境创设空间局限性,充分利用上部空间和角落空间,利用悬挂等方式创设环境。

在课题研究中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促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第一,为了解决教师第一次参与的课题研究经验缺乏的问题,课题组成员每两人为一组,参与到各年段的课题实施中,起到“帮带”的作用。每位新来的教师针对研究的内容、形式、方法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听取课题组成员的指导意见,并在日常教学中实施,能对新来教师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在课题研究初期,新教师对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如何“整合”存在困惑,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采取一系列的做法:

其一,组织新来教师到各个班级现场观摩各班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现身说法,要求新来教师带着三个问题进行观察:①各班的墙面环境、区域活动环境是否结合开展的主题被充分利用?②幼儿对所创设的主题环境是否感兴趣?③教师有否关注幼儿与墙面的互动?观摩完各个班级的主题环境创设后,让新来教师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Y觉得小班年段的环境创设丰富,与家长互动的形式多样,色彩视觉好,体现了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审美发展的价值。

其二,开展课题教学观摩活动。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内容展示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观摩课。课题观摩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每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

正是这种“帮带”的课研策略,园里教师共同成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县、市级的骨干教师。

第二,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成员对实施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加强课题研讨力度,除园本教研必须围绕课题研究为中心外,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在每一次的激烈争论、热烈讨论中,让教师更进一步地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动力。教师也在研讨中发生新旧观念的碰撞,在碰撞中逐渐达成共识,教研能力不断提升。

例:课题组研讨实录

研讨内容:研讨课题个案研究记录表

主持人:我们的课题实施已历时一年,积累了主题环境创设影像资料集3本、主题活动设计及反思若干篇、论文心得12篇。在各年段收集的材料中,大班年段的研究较为深入,她们设计了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原有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课题实施计划。其他两个年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未能形成规律性的成果,对幼儿的观察记录方面有所欠缺。今天我们要研讨的就是“在课题研究中如何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

教师A:其实,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就有困惑:要用什么方法来衡量幼儿在我们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所表现的提高,从而体现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主持人:这是我初拟的《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个案研究记录表(见表1)。例如,要观察一位幼儿,在什么时间段设计什么主题活动内容,目标是什么,与环境如何整合,幼儿与主题环境互动的观察记录,针对幼儿的表现如何引导?运用这样的表格进行记录一目了然。大家探讨是否可行?哪些地方还可再完善?

教师B:这个表格是要在不同年段、班级使用的,应增加一栏班级和幼儿姓名。

教师C:“针对幼儿表现的引导策略”是否可用“指导策略”代替?在“指导策略”后再加一栏“价值分析”,体现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教师D:老师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一定要客观,不要受主观语言、意识的影响,一定要用客观言语记录……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第8篇

通过本人多次在幼儿园进行实践考察,观察对比了多个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细节,深刻体会幼儿园环境创设质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不仅为幼儿提供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设施及材料,还应为幼儿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随着当代社会发展趋势需要,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积极鼓励各省市基层办好学前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认为,应按照科学原则结合儿童现实发展需要来创设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的作用性。

第一、适当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合理调整环境布置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紧紧依存于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创设过程中,考虑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将教育内容目标物化。作为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询问、观察、实际操作来真实了解幼儿想法,做到师生幼儿一同参与。例如,教师可以在未装修的教室里为幼儿提供适当空白,让幼儿运用想象创图案。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侧面培养幼儿的表达讲述能力,增进师幼双方的交流,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在我考察实践的幼儿园中,教师就为每一个小朋友提供两到三个拼接的废弃纸筒,以“春天和我”为主题,自由创作。整个过程中幼儿充分参与环境创设,十分有意义。

第二、明确物质环境材料所提供的教育价值

在布置幼儿园环境,投放材料之前,设计者应明确幼儿的真正兴趣,而非从自身角度出发忽略幼儿本身。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园区域进行设计,了解每一种材料的教育价值。例如在自然区域设计一个花坛,种植植物供幼儿观察;在社会区域摆放交通标志及汽车模型,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在语言区域放置故事书及字卡以此锻炼儿童的讲述表达能力等。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是由手冢贵晴与手冢由比这对夫妻建筑师设计而成,该幼儿园是一个无死角的自由活动空间,号称“屋顶学校”。2.1米高的倾斜屋顶极大程度上增强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屋顶设置水槽,幼儿可以在下雨天观察瀑布。设计者完整的保留了场地内的三棵古树,幼儿可以通过爬树进行游戏。幼儿园内部没有墙壁,由泡桐木块做出分隔。如此创新型的设计为幼儿提供开阔的活动空间,大胆的屋顶设计开发了幼儿探索发现的潜能,使幼儿与自然与环境有机结合。

第三、启发鼓励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1、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的,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我们不应简单化地批评指责幼儿,而应设法搞清楚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例如:幼儿在在沙堆中玩沙后,将沙子扔向同伴或带入教师内,却不知自己的错误行为,玩的十分开心。这时,老师不应该盲目批评,要引导幼儿正确的使用周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