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妇产科护士长

妇产科护士长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0 15:05:20

妇产科护士长

妇产科护士长第1篇

法定社会组织的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一般要对权力机关如上级机关部门或者代表大会、董事会等作述职报告,这是推动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和监督社会组织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妇产科副护士长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妇产科副护士长述职报告

今年七月,我被任命为产科副护士长。作为一名医院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从上任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意识到了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以前,从未参与过护理管理工作,对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通过将近半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逐渐地,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一个护士长的职责。“当好一名护士容易,要当好一名护士长却不容易。”可以说,这是我半年来最深的体会。以前,作为一名护士时,我只要做好了本职工作,处理好了与病人之间,与护士、医生之间的关系就好了,而且呢,一直以来也做得顺风顺水,得到的都是鼓励和表扬。

而现在,一上任,我马上体会到了一名护士长的职责要比一名护士的职责多得多,也难得多。比如说,面对病人:以前,我觉得难应付的病人只是偶尔那么几个。可是现在,我突然发现,那些难应付的病人怎么会冒出来这么多?其实是因为,当了护士长,就要去面对科室里所有难应付的病人。

可以说,刚上任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得到了教训。因为在意见本上,我曾经得到过一次点名批评。当时这个病人因为安排不了车子将她上午送回家,而我的解释又过于简单,所以她在意见本里写道:“护士长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让人感觉不想负责,不敢承担,希望院领导给予指导和批评。”当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觉得挺委屈的,那天出院病人有那么多,车子送需要一定的时间,又不是我能随意安排的,别人和她这么解释就没事,而我,怎么就遭到了点名批评呢?后来,我自己也想明白了,就因为我的头上多了一条杠,她当然有理由对我的要求更高了。

当护士,当护士长,有些时候,觉得挺委屈得。很多时候,病人对环境不满意,对卫生不满意,对治疗不满意,首先第一个挨骂的,往往是护士。非常喜欢马云的一句话,他说:“一个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工作越来越多年,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现在发现,抵抗委屈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以前觉得委屈的事,现在看来,都算不上了。

当护士长的半年时间很短,也不敢说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这半年,我只是在努力的适应,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对科室里的护理工作计划不够全面,处理一些护患事件时的沟通能力还有欠缺。我也知道,自己距离一名优秀的护士长还很遥远。但是,我会去努力,让自己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努力在科室牟护理队伍中,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做一次述职报告,心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院领导给予我的指导和关心,感谢所有同事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因为有你们,我不孤单!

妇产科副护士长述职报告

日月交替,岁月如歌,我们在工作中走过了2015年,这一年在护理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原则,结合科室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科室工作流程,细化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逐步提高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病区管理,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今年,我科加强了病区的管理,注重晨晚间护理,使床单平整无皱折,并确保床单、被褥无血迹、污渍,随脏随换,制定每周一大换床单制度,确保每位患者床单元平整、清洁、舒适;做到“三短”、“六洁”;并坚持为产妇清洗外阴,直至出院,保证患者的清洁无污染。

二、今年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的深入开展,结合我科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优质护理措施:

(一)转变服务理念,在科室里刘主任经常强调,我们的护理工作就是服务工作,我们要更新观念,做好服务工作,在服务中不仅要做到文明用语、还要语言温暖,表情亲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对妇科病人以“阿姨”、“婆婆”称呼,对产科病人更是用“乖乖”来作为对她的尊称。

(二)改变组织结构。今年4月开始在科内实行责任制护理,将病区分为A1、A2两个责任区,分别设两名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负责对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观察,落实治疗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做到全程全方位护理,保证责任护士管床到位,责任到人,大大改变了以前功能制护理的局限性.本年度担任责任护士的是:洪瑛、李丽,她们尽心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所管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参与一些管理工作,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得到了一些病人家属的好评!

(三)改变排班模式,在护理排班上为了适应中午手术交接多,减轻中午护理工作压力,由原来的一名护士上8AM到4PM的模式,改成让两名责任护士上8AM到4PM的模式,减少中间交接,既让护理人员接受,又保证了护理安全。

三、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培养专科护理人才

在本年度初我们就制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训计划,有科内学习和外出学习参加培训班等形式,均已完成培训计划。科内学习是利用每天晨会时间进行基础护理、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等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强化训练,从而不断提高科内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今年外出培训产科专科护士一名,已能单独上岗。

另外,对新入科护士有一对一的护理老师带教,尽快适应本职工作,对工作一年以上的护士积极鼓励其继续学习,并让她们以各种形式自学,提高学历,今年有两名护士取得专科学历,护士长取得主管护士职称.

四、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重点表现在:

(-)严格床头交接班,坚持每日由夜班对全部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手术等情况进行梳理、登记,使晨间交班更详细、严谨,并随时检查基础护理情况,及时指出存问题及时改正,确保患者安全。

(二)完善护理查对制度,针对我科医生停医嘱不定时的情况,特制定了双人双班查对制度,即每天下午白班和总务查对医嘱后,夜间上夜和助产士再次查对医嘱,避免了漏执行和重复执行的现象.

五、我们科室年青护士较多,为了让她们有变得更加自信,在科室里倡导好学、上进的思想观念,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如5、12操作比赛及知识竞赛,我科汪奇美、张辉、冉小梅等,均积极参加了这些活动,并在知识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活动的参加,既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快乐,也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与此同时,我科护士唐静被评为”优秀护士”!

六、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轻护士书写压力

我科根据专科特点采取表格化护理文书,大大减少了护士用于记录的时间。让护士有更多时间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

七、创新服务形式,让患者切实的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与关怀

为了增强我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特制定了一些新的服务措施,让病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医护服务,品味出我们的优质所在.如:

(一)为刚做完人流手术的患者送上一杯热奶粉;

(二)为刚分娩的产妇送上一杯红糖水;

(三)设计并缝制了产妇病员裙;

(四)产科服务上也借鉴责任制护理的模式,运用一对一陪产式助产工作方式,让孕妇得到了整体服务。并建立孕产妇QQ群,每天派专人值守,及时回答孕产妇提出的问题。

(五)特向医院申请电磁炉一个,为分娩产妇提供方便。

(六)在新生儿的护理上,不仅严格执行母婴同室,完成每天的洗浴,而且在院期间由助产士亲自对新生儿进行喂奶、更换尿片.

(七)加强出院随访,及时了解出院后患者、产妇及新生儿遇到的护理问题,进行电话咨询,对特殊问题,请其及时来院检查,今年共电话随访221人,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八、加强产房的管理,积极控制医院感染

严格按照医院重点部门管理标准,规范各种急救流程及各种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在抢救车里添加产科各种急危重症的专科用药,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各种感染监测,

完善了产房工作质量检查标准。定期召开助产士会议,反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并进行质量缺陷跟踪检查,提高了助产士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并顺得通过了产科护理质量检查。产科各项工作指标完成如下:

全年年共接生221人开展早接触早吸吮100%、实行母婴同室100%围产儿死亡率0%工作人员母乳喂养技巧合格率100%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产后母乳喂养宣教率100%

九、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还需深化,服务形式还需创新;年轻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还需学习,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护理科研、论文撰写工作也很薄弱,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为医院的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妇产科副护士长述职报告

20____年对妇科治疗室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集团公司和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我们治疗室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这一年,我们新引进两名护士,对她们进行了严格的带教。这一年,在院领导的关怀下,扩大了医生诊室和治疗区域,我们全体护理人员齐心协力,发挥智慧,对新开的诊室和治疗室合理布局,打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治疗环境。这一年,计划生育的准入,我们新建人流手术室,迎接了两次区计划生育检查,我们和医生紧密配合,梳理流程,顺利通过检查。20____年对妇科治疗室来说又是辉煌的一年,我们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的学习;夯实优质服务理念,待患者如亲人;没有出现重大的护理差错和事故。全年完成治疗人次-,同比增加-,完成手术人次-,同比增加-。

一、坚持以护理质量为主线,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1、制定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和各班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0____年手术增多,药流也开始实施。我们针对这些工作进行了分工,手术患者从进治疗室开始,全程有人护送迎接,实行无缝护理,确保安全。药流患者定班次观察,每一个小时巡视一次,对在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向医生反馈。

2、坚持实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手术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护理安全缺陷上报制度。

3、护理培训及考核力度增强,护理人员职业素质逐步提升 。

根据年初制定的三基理论、技能培训与考核计划,今年我们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每个护士都通过了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结合妇科专业和护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并对学习内容进行考试。

4、加强新员工带教,尽快掌握专科技能。

今年我科引进两名护士,安排高年资的护士进行带教。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新人带教手册,结合妇科特点进行修订,对新人的素质,护理理论,专业操作等方面入手,手把手教授,使她们尽快掌握妇科各种常见病的护理和专科仪器的操作。

5、努力查找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一切安全。

今年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有墙角防磕碰隐患,雾化机防报警隐患,水循环仪器防碰伤隐患等等。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提升服务工作

1、用礼貌用语迎接和欢送病人,面带笑容,和蔼亲切。多次受到患者真情赞赏。

2、为手术患者提供卫生用品和术后食品,亲手送到她们手上。

3、购置耦合剂加温器,避免因冬天低温对患者造成不适。

4、手术后有陪伴的病人送到家属身边,没有家属的患者护士扶着患者,亲自送到输液室,并且进行卫生宣教。

三、加强人文教育,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1、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活动,在护士节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加排练,为医院年会奉献优美欢快的舞蹈。

2、科室年轻人多,有时不免有矛盾,发现苗头及时谈话,帮助年轻人树立团队精神,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正能量氛围。

3、因为热情服务,患者感激送红包。护士多次拒收。对不能退还的红包及时上交上级领导,体现了治疗室护士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我们践行优质护理服务带来的成果。

四、存在不足

妇产科护士长第2篇

关键词:产科;优质服务

现在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的医学护理模式,以及人们对健康与服务意识的增强,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2010年5月为了贯彻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文件精神,在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组长[1]负责制工作模式的同时,实行每天下午护士集体对产科每个孕产妇新生儿进行护理查房,加强了临床护理工作,贴近社会,从而提升孕产妇和社会满意度[2]。

1方法与内容

1.1方法

1.1.1查房时间 每天下午完成常规护理工作后。

1.1.2参加查房人员 护士长,责任组长,下午上班所有护士,护生。

1.1.3查房方式 根据护士职称老中青搭配分两组, 责任组长带班进行每天下午对产科每个孕产妇进行护理查房。责任组长带领护士在整个护理过程不断检查修正、补充和完善责任护士当天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则采取提问方式,引导护士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引起注意。

1.2内容

1.2.1生活护理的落实 孕产妇指甲的修剪,床单被套的更换,床单位的整 洁[3]。产前产后术前术后饮食,新生儿母乳喂养. 剖宫产术24 h拔除尿管后协助下床活动,正常分娩后及时协助指导排尿,便秘者指导多饮水,进食蔬菜水果,必要时开塞露通便等.为孕产妇提供人性化服务[4]。

1.2.2基础护理落实 孕产妇每天刷牙洗脸洗脚,天热出汗温水檫身,勤换衣服,保持外阴清洁。新生儿每天洗澡。剖宫产术后勤翻身防压疮,压疮报警时采取有效措施。8 h后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卧位。会阴侧切取健侧卧位等。

1.2.3专科护理的落实 产前观察胎心音产程的进展。产后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的护理。新生儿脐部护理,孕产妇新生儿生命体征动态变化,术后出入量,管道护理等。

1.2.4健康教育的落实 入院宣教,各项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产前术前配合,产后术后康复知识。产褥期卫生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如何给婴儿穿衣、换尿片、沐浴、做抚触。出院指导等。

1.2.5评价孕产妇检查治疗执行和效果 孕产妇各种检查治疗执行情况及效果,如催产素静脉点滴诱发宫缩后子宫收缩产程进展情况。保胎治疗静脉点滴硫酸镁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新生儿脸色、有无呕吐不适和不良反应等。

1.2.6评价病区环境 是否舒适、安全。如病室安静通风,空气新鲜,光线温度适宜,新生儿保暖。护士表情亲切,动作轻稳[5]。按等级护理巡视病房,孕产妇新生儿使用腕带等。

2效果

1年多来,通过每日下午护士集体查房,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患者满意率在98%以上,1年里未发生一起护理投诉或护理纠纷,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与去年同期相比入院人次增长了30%,经济收入增长了28%。

3体会

3.1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患者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科室要生存,医院要发展,必须时刻牢记以"以患者为中心"以"爱母行动"为准则的工作态度。以"人求我"转变为"我求人"以"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通过每天下午护士集体对产科每个孕产妇新生儿进行护理查房,以点带面为孕产妇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转变了护士的服务观念,强化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3.2增加了护士与孕产妇的接触与交流,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责任护士每天上午一般在病房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下午护士集体查房避开了上午责任护士与孕妇接触与交流及上午护理工作紧张而又忙的时间。同时错开了医生日常工作中上午集体查房的时间。增加了医护人员与孕产妇的接触与交流,拉近了护士与孕产妇间的距离,由于护士与孕产妇接触沟通增强,护患真情互动,使得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每天下午护士集体对产科每个孕产妇新生儿进行护理查房,赢得孕产妇的信赖,护士与孕产妇的关系明显改善。首次出现护理服务零投诉。推动了护理工作稳步发展[6]。减少了医疗患纠纷的发生。

3.3提高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覆盖率 由于各层次护士均参与护理查房增加了与孕产妇及家属的接触与交流,提高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覆盖率。通过每天下午护士集体对产科每个孕产妇新生儿进行护理查房,护士能自觉主动巡视病房,并在巡视中通过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孕产妇新生儿的变化,不安全因素,并采取一系列积极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把孕产妇新生儿的痛苦不适降到最低限度。满足其需要达到恢复的最佳状态[7]。又能及时了解和发现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和健康知识的需求,并给孕产妇及时的协助和指导。提高了孕产妇健康教育覆盖率。

3.4提高了孕产妇的满意率 每天下午护士集体对产科每个孕产妇新生儿进行护理查房,以点带面。护士围着孕产妇转,让护士以良好的形象和精湛的业务能力,用更多的时间亲近孕产妇新生儿,重视孕产妇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孕产妇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孕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大大提高了满意度[8]。

3.5提高了护士长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 由于护士长直接参加查房,了解和掌握了科内待产。分娩、手术孕产妇、新生儿的护理,对当天护理工作心中有数。有利于督察和指导。通过提问和患者反馈对每个护士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合理弹性排班。

3.6发挥了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 通过以责任组长负责制的护理查房,充分调动了基层护士参与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挖掘了责任组长组织和管理潜能,锻炼和培养了责任组长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实现了责任组内护理质量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改进。

3.7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业务能力 下午护士集体查房责任组长对下级责任护士工作评价这一持续质量控制,促使低年资护士从事基本的护理实践和健康知识的宣教,巩固了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查房中的提问考核,促使其深入学习和掌握本科室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为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莉,彭刚艺,陈书人,等.高年资护士在分层级管理中的定位和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24.

[2]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使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3]郑思琳,陈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45 -46.

[4]胡德英,刘义兰,代艺,等.外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2010,25(18):22-23.

[5]桂慧华,骆秋芳.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文化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7(22):62-63.

[6]魏清芬.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0):141.

妇产科护士长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13-01

2010年卫生部提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全面提高护理服务和满意度,我院成为全国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单位之一,通过规范各项护理制度、落实基础护理、开展特色服务等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成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强调完成基础护理工作,满足患者各项基本生活需要,还强调专科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010年10月以来,我科室全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转变思维,重新定位

为了做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医院请卫生部郭司长给全院传达精神,院长当组长、护理部主任当副组长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及各科主任参与开会学习,传达上级精神,改变观念,树立目标,下目的,定任务。

2.服务模式由功能制转变为责任制

以前有治疗护士、医嘱护士、主班护士、办公护士等等名称,现在只有责任护士。以前一个病人一天要接触到治疗护士、医嘱护士、主班护士等,现在一天只有同一个护士负责他所有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治疗、检查、心理等,也就是说吃、喝、拉、打针、吃药、检查由同一护士帮助解决处理,全程服务,减少各班次交接次数,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利于病人与护士间的融洽关系,便于沟通。

2.1 病房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每个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不超过8名,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不参加夜班等班次的轮换,每天只负责同一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护士要根据孕产妇情况,从孕产妇入院开始给予入院宣教、住院期宣教,产时、产后宣教和出院指导等,熟悉每个孕产妇的情况,包括个人、家庭、社会情况等,及时有效解决孕、产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护士分层管理,分配不同病情轻重、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的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为孕产妇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连续的、动态的健康教育。年资高、业务强、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以上的护士护理管理危急重病人。

2.3 改革分工方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科室的特点为患者提供了全程、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即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因素都由同一护士解决,把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渗透在对患者无微不至关怀和照料中,提倡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并能够与主管医师相配合,通过护士可以在第一时间向主管医师表达病人的病情及她们的意愿和要求,使医生能更加及时有效地处理病情,从而密切医患关系,预防避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

2.4 针对专科特色,抓住重点,提高母乳喂养率。产后能否母乳喂养对孕产妇家庭、社会来说是一件极其重大的问题,不但是家庭问题,也是国家政策问题。产后能愉快顺利的进行母乳喂养可以说是分娩后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以后婴儿能健康正常的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成功,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从前只重视治疗不重视治疗以外的护理模式,开展优质服务后,我们从孕产妇产前开始介入的护理指导,为孕产妇产后哺乳做好准备,指导产妇产后第一时间在产床上进行母婴早期接触、早吸允、早哺乳,指导产妇在饮食上尽量食用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提高乳汁的质量,使产后妈妈、家属都能安心休息,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3.沟通是优质护理的主要方式

变被动为主动,以病人为中心,主动与分管病人及其家属深入交谈,走进病房、了解孕产妇、了解家庭,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妇产科护理理念。沟通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沟通能增进护患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护患双方的信任感,甚至关键时刻能起到化解医患矛盾,是医患纠纷的剂,促使护患成为亲人和朋友。

4.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合理配备护士人数

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以满足患者的需要,结合优质护理工作,分配新护士充实一线护理人员,床护比达到1:0.5,加强了对患者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的力度。

5.提供特色护理服务

为适应社会、家庭、孕产妇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扩大特色服务。在原有的如导乐分娩、新生儿游泳抚触等基础上,特别增加宣教课,每周二个下午为孕产妇及家属提供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课程,既提高孕产妇及家属的护理知识,又为护患交流提供平台,受到了孕产妇及家属的肯定和支持。

6.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由第三方来调查满意度,制定适合的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开展满意度调查,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以来,患者满意度由原来平均70-80%提升到99-100%,建立医患联系,及时与患者沟通,不断改进服务方式。通过优质护理工作开展以来护士经常收到患者及家属的表扬,不少产妇及家属因早产儿或其它原因转儿科治疗出院时,常带着宝宝返回科室让我们共同分享他们的天伦之乐。

妇产科护士长第4篇

潜伏期延长是难产的早期信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产科孕37-41周,孕妇90后为主进入潜伏期的初产妇300例作为观察对象。孕产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骨盆测量正常、胎儿发育正常、无剖宫产指征、无高危妊娠因素及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2015年1一5月90后临产孕妇潜伏期150例接受产前培训作为观察组,2014年8一12月90后临产孕妇潜伏期150例只做常规孕期检查、不接受产前培训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1.2. 1对照组:孕妇只按产科常规进行门诊宣教及分娩前知识宣教,做好产程的观察,并做好清洁备皮等分娩前准备。

1.2.2观察组:除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还根据护士层级管理及病房需要,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职称、学历和能力水平将人员结构分层为护士长一专科护士一责任组长一责任护士。专科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产科工作10年以上,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取得助产护理专科技术;责任组长:是由工作5年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业务能力及应急能力强的护师或主管护师;责任护士:中专及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下,方法具体如下。

1.2.2.1护理方法:孕妇从第1次产检开始到分娩,对产妇进行系统、全方位的孕期保健,从心理到生理,均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①门诊宣教:由专科护士周一、周四出护理专家门诊,专科护士根据2015版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荟萃指南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制定护理知识宣教,孕妇从初期建本开始就得到专科护士健康指导。②孕期检查分娩准备:督促孕妇按时上课并与家属一起听课,采取授课及一对一的咨询指导,讲解孕早、中、晚期及产褥期各项检查的内容及重要性,分娩准备包括先兆临产、物品准备、产前运动。③营养及体重的指导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及运动,控制孕妇及胎儿体重,孕妇在孕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告知孕期适宜的活动包括一切家务操作均可正常,注意不要攀高举重,散步是孕妇最适宜的运动,但要注意不要到人群拥挤、空气不佳的公共场所。

适宜的运动可以加快身体的血液运行,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避免疾病发生,还可有利于胎儿发育,提高分娩率。让孕妇知晓体重妊娠12周前无明显变化,以后体重平均每周增加350 g,正常不应超过500 g,至妊娠足月时,体重平均增加12.5 kg }z} o④指导孕妇胎动计数:妊娠28周到临产前,每天早中晚固定各数1h,将3h的胎动总数乘以4,即为12 h的胎动数,如12 h胎动总数在20次以下,说明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可能,应及时就诊。⑤孕期异常临床症状的识别告知孕妇出现下列情况,请及时就诊:妊娠12周左右呕吐未见好转、阴道突然出血或流水,出现头疼、头晕、眼花及视物不清,腹部不适及规律性疼痛、28周以后监测胎动,如果12 h胎动计数突然减少或增多。⑥剖宫产的弊端及顺产的好处:现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响应国家号召,面临第2次妊娠,临床经常发现二次妊娠胎盘植入,对产妇及胎儿有生命危险,责任护士向其讲解其利弊。⑦熟悉环境:鼓励孕妇课后提问,相互沟通交流,安排她们参观产房、母婴同室、婴儿洗澡间等,观看分娩过程的录像,分发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小册子。⑧自然分娩的多媒体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向孕妇进行分娩过程的教育,使孕妇能对分娩过程以及在分娩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心理准备。对孕晚期的孕妇教会分娩时缓解疼痛的技巧,为孕妇和住院产妇搭建平台,让产妇亲自为孕妇传授经验,增强孕妇安全感,使孕妇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迎接分娩,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1.2.2.2入院宣教:①环境与医护人员介绍: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面带笑容,热情接待,语言和蔼,把孕妇当做自己的亲人,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护士,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馨,使孕妇有在家的感觉。在孕妇进入临产后,责任护士主动热情的与孕妇及家属沟通,了解孕妇及家属的心理动态,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给予情感支持,增强分娩信心。②心理宣教及及再次告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备受关注。分娩是一种能力,每个母亲和胎儿都会适应的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尽管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来说是持久而强烈的应激过程。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亦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C27。护士用手抚摸腹部,积极和孕妇沟通,把孕妇当做自己的姐妹,定时监测宫缩时间及间歇时间,让产妇感到护士对其关心及重视,消除紧张、害怕,保持规律呼吸,指导产妇变换舒适的体位,并告诉其产程的进展,让孕妇及家属心理有数。③减轻宫缩疼痛的方法:在产妇进入到临产后,告诉其分娩的注意事项,减轻分娩不适的方法:拉梅兹分娩法、瑞德法、布莱德雷法,由我们专科护士一对一指导。产程开始后,护士教会孕妇及家属根据产妇情况及自我感觉进行相应的手法按摩:感觉下腹疼痛明显时行水平按摩;感觉下腹硬胀宫缩加剧时行旋转按摩:感觉腰部疼痛明显时行按压法。④饮食及各项指标的监测在潜伏期中,指导孕妇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督促孕妇及时排空膀肌,以免影响胎头下降。定时监测体温、血压的变化,充分做好产妇的陪产护理工作。⑤潜伏期的心理激励:责任护士准确观察潜伏期产程进展,对产妇顺利进入产程活跃期非常重要。责任护士在产程观察中发现孕妇烦躁不安,哭闹等不良情绪、潜伏期超过12h,责任护士及时与责任组长请教沟通,由责任组长负责及时查明原因及正确处理,进行心理疏通指导,如效果仍不显著,请示专科护士,专科护士亲临指导。通过层级护理,给予孕妇心理激励,提高孕妇对顺产的认知程度,消除烦躁紧张情绪,正确对待宫缩的疼痛,强调自然分娩的优点,剖宫产的危害,孕妇顺利度过潜伏期进入活跃期,无1例孕妇因疼痛无法忍受而中转剖宫产,减少了剖宫产率,提高母儿安全。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了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宫口开大4 cm送入待产室及时率宫口开大4 cm送入待产室的及时率对照组80. 7%,观察组97.3%

2. 2孕妇在潜伏期中转剖宫产率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潜伏期因疼痛及潜伏期延长中转剖宫产率,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妇产科护士长第5篇

【关键词】

妇产科;以人为本;护理管理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其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在护理实践中,即为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1]。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中除了妇科手术患者,就是需要倍受关爱的新生婴儿,还有就是需要医疗救助的产妇。她们敏感细腻,情绪易波动,在人生当中的特殊阶段,更需要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的关心和抚慰。妇产科的护理服务具有复杂性、繁琐性、多变性、需求性强、高风险等特点,从事妇产科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女性,也需要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用感性的管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护士的科室归属感[2]。所以,妇产科护理管理者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1 “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模式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服务是医院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医院的价值和信誉。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使服务对象感到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使其接受“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使妇科患者不再因为没有家人的陪伴而一筹莫展,使产妇更加感受到了家庭式的温暖。我们对正常产产妇实行助产士“一对一”导乐分娩,向产妇介绍产程发动各个时期,消除因知识缺乏带来的恐惧心理,不限制产妇的自由活动,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满足产妇的生理需求,鼓励随时进食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产妇可采取自由一站位、坐位、卧位,一切以产妇舒适为前提。指导丈夫积极参与,使产妇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1.2 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温馨的住院环境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因此要为她们提供温馨、和谐而且有家庭氛围的住院环境,这样可以使她们保持一种宽松、健康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我们将病房粉刷成淡粉色,在病房的窗户上挂上了卡通图案的淡粉色的窗帘,少了病房的感觉,多了一份温暖愉悦的感觉和家庭的温暖。在病区的走廊中挂上全科医护人员的照片及科室介绍以及母婴知识的宣教板,既美化了环境,也使患者对科室建设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对母乳喂养的好处进行了宣教,使患者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能够正确地哺乳。

1.3 创新护患沟通方式,赋予日常工作人性化的内涵

创新护患沟通方式,显示人性关爱精心制作各种温馨卡如告知卡、祝福卡、联络卡、便民提示卡等,是护患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如“手术患者祝福卡”,进行术前准备时放置于患者床头。“分娩贺卡”,产科给刚出生的新生儿父母送上设计精致的祝贺卡,与其分享喜悦。“温馨提示卡”,如服药提示卡,对药物流产患者,提示用冷开水服药等。这些创新的沟通方式以物化的形式和温馨的语言传达给患者,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同时推行了助产士与产妇全程“一对一”陪伴分娩,护士为每一位来诊患者送上“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束鲜花及一张联系卡”,实行了“一条龙”全程陪伴延伸服务。即从患者走进医院大门,办理入院手续开始,直到患者康复,走出医院大门为止,每个环节都有护士全程陪伴,并做到温馨服务延伸到家,出院患者一进家门,医院的跟踪电话随后就到,为她们提供咨询服务和康复指导。同时,还推出温馨输液、温馨导尿、温馨冲洗和温馨备皮等温馨护理系列,使得患者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只有随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需要,才能根据他们的要求,实现连续不断的服务创新,赋予护理工作更多、更丰富的人性化内涵。

1.4 注重心理护理,提高服务质量

妇产科护理是对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和生殖系统疾病的护理,患者心理问题比其他科的患者复杂得多,为使患者身心健康,我们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帮助她们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如妇科手术患者,顾虑手术的预后及并发症;未婚患者担心术后影响生育、婚姻;老年患者担心能否耐受手术;待产的产妇顾虑能否正常分娩、害怕疼痛;产褥期的产妇顾虑产后能否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婴儿,如何做好卫生保健;针对以上不同年龄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我们要给予产妇耐心解释与指导,指导育婴知识,指导产妇喂哺、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住院评估、出院评估,对患者的身心实施整体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减轻恐惧情绪,配合治疗,使妇产科服务质量的更上一层楼。

2 “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

2.1 提高护士满意度,增强归属感

由于妇产科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护理工作有量大、急诊多、责任重、风险性高,而且有时候关系到母婴两者生命安全的特点,所以护理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非同寻常。所以在管理中应该积极引导,做好思想工作,人性化管理本科室的护士工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者应切实把自己置身于护士群体中,与护士换位思考,从护士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时刻关心护士的需要,满足她们的合理要求,时刻为她们着想,替她们办实事,做到服务育人。特别是对家庭和个人有困难的同志要给予照顾和关心,如及时看望生病的同志,节假日慰问值班人员,真正作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精神上支持。

经常开展谈心活动,通过相互交谈,管理者可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及护士对工作的意见,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可使下属感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关心,从而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加深感情。丰富护士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缓解工作紧张的情绪。

护士长应注意对护士的人性化举措,护士偶尔出现的工作失误,应选择适当的场合给予严肃批评指正并对其耐心帮助,对业务技术不全面的护士倡导人文关爱,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使她们切实感受到人性化的关爱[3]。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广大护理人员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护士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以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这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

2.2 强化护士仪表仪容,提倡微笑服务

护士的白衣天使形象是由护士去建立的,只有言行举止做得符合人民护士的标准才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尊敬和赞扬。保持护士的专业形象是我们每个护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护士的仪表仪容也是增强护理者和患者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带笑容、着装整洁、庄重大方、情绪乐观、气质优雅的护士,才会让患者产生安全、信任的感觉,从而为下面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才会更顺畅。特别是妇产科这个科室的特殊性,患者、孕妇和新生儿更需要护士的微笑服务,往往整洁的护士服,亲切的话语会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2.3 加强妇产科护理队伍建设,培养和使用专业护士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改进,职业素质才会不断得到提升,护理质量也随着不断提高。一方面要做好带教工作。对于新毕业护士,要制订培训及轮训计划,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强化专业思想,设立导师负责导教。妇产科的护理技术操作独具特色,在带教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专科操作如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胎心音听诊技术、会阴消毒技术、脐部护理技术、新生儿沐浴、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等,带教老师首先讲解操作方法、要求、目的、注意事项,然后带教老师示范操作过程,传授最新的操作经验,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患者的痛苦。每一项操作让护生先看,掌握要领,待时机成熟时先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尽量让护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指点,针对本科室的常见病、专科急症,督促护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积极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另一个方面,要强化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进行在职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对于年青护士有计划地安排轮换各病区,使她们能掌握妇产科各病区的业务技术,并根据她们的素质特点,业务特长,相对固定一病房,发挥骨干作用对于老年资的护士。医院要根据个人特长,充分创造条件,为其提供一个开阔的平台,鼓励护理人员学习,安排在各病区,着重把好质量关,进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调动每个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帮助护士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争取做到最好[4]。

3 结语

总之,妇产科护理工作虽然重大,但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只要根据了妇产科的工作特点,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重视组织管理,狠抓医疗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使护理工作由完成工作任务转向满足患者需要,由疾病护理转向对患者的全方位护理,做到预防为主、质量为重,就能不断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适应现代妇产学科的发展需要。同时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开展优质服务后,必然会增强妇产科室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 边金芳.妇产科护理的人性化管理.中外医疗,2009(12):132.

[2] 李妮,阎成关,翁庐英.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的实践.护理杂志,2004,21(9):273.

妇产科护士长第6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防治策略;分析

在我国的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妇产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产妇还是婴幼儿都具有较低的身体健康指标,不正确的护理工作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加强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是每一个医疗机构需要注意的事项[1]。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许多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风险,加强对这些风险的管理有利于妇产科护理水平的提高。笔者选择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分析及其防治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1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分析

1.1患者本身风险 与其它科室的患者相比,妇产科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为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带业了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一些患者家属的文化水平与个人素质不足,不能准确地对医嘱进行遵循。患者以及其家属对于科室内规章制度的不配合主要表现在私自离院或者频繁地请假外出。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引发胎膜过早破裂以及胎盘早剥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剖腹产,但这时的剖腹产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新生儿可能会有窒息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纠纷。

1.2护理人员风险 在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构成中,年轻的护理人员数量较大。这些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不足,对于科室内的护理规章制度与流程还不尽熟悉,加之其个人的工作责任心不足问题,对妇产科管理工作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2]。一些护理人员没有健全的风险意义,不能正确指导孕妇听取胎心,更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护理工作。这些都很容易使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问题,严重者会造成新生儿的死亡。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关心与重视力度不足,也很容易引起患者与家属的不满,造成纠纷产生。

1.3护理技术风险 受到个人专业素质的限制,一些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不足,在真实的护理工作中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一些助产护理人员在患者生产过程中与医生的配合不当,会使产妇的会阴受伤,出现产后出血的问题。而医疗机械与药物的准备工作不完善,会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护理技术的实施,造成护理问题的产生。

2 妇产科护理风险防治策略分析

2.1加强护理管理力度 加强妇产科科室内部的管理与控制,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妇产科的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安全工作的检查,定期进行护理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组织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对现存问题进行解决。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技术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护士对于医疗文件与护理记录的重视[3]。护士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重视与发现,及时发现患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使护患纠纷的基础被抑制住。护士长要引导护理人员针对自己的错误发现问题,避免不良护理行为的二次出现。

2.2提高护理人员水平 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与个人素质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加强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是防治妇产科护理风险的重要手段。妇产科科室内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弱点进行定期培训,对护士的技术水平、机械设备使用水平以及工作责任心进行培养。另外,科室还可以让那些具有较多护理实践经验的护士对新进的护士人员进行培训,在实践中对他们的护理行为进行监督与指导。妇产科科室内要加强护士人员的考核,利用全面的考核与正确的考核标准对全体护士进行考查,考核不合格的护士不准上岗。加强在职培训,对在职护士进行再教育,杜绝护理事故的出现。

2.3加强护患沟通力度 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治疗的期望期过高,这是护患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杜绝语言冲突,使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医疗与护理工作[4]。护理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要利用护患之间的有效交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加强深入沟通,与患者建立起相互依赖与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护理工作中,要有服务意识,如果自己护理行为不当,要真诚地致歉,获得患者的谅解,重建护患和谐关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着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提高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内容较为丰富,传统的护理工作、手术护理以及新生儿的护理都需要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来完成。每一个护理环节中都包涵着一些护理风险,笔者针对妇产科的护理实际对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希望医院重视起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正确认识风险,利用正确的风险防治策略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与用效性,促进医院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玲炜,周红英,王亚玲.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2888-2890.

[2]陈冬玲,李丰.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J].当代医学,2013,10:118-119.

妇产科护士长第7篇

当前阶段伴随着医疗改革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工作也在不断提升新的高度,医护人员也更加注重相关的职业危害问题,由于妇产科护士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致使护理人员直面具有传染性的体液及血液,日常频频接触体液及沾染的锐器,长期暴露于充斥职业危害的环境[1]。与此同时,妇产科护士日常面对的是作为社会敏感群体的病患妇女和婴孩,应对家属及病患的较高心理期望,日常紧张而繁琐的护理工作,护士普遍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持续紧张情绪,从而给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多重不良影响,加重护士的职业危害性质[2]。本文针对此进行探讨,拟定有效的防护对策,以期保护妇产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1有关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成因

首先,化学因素方面。产房属于封闭环境,空气不流通,对环境的无菌有着高要求,医院为了防止各种细菌感染,会常常对病房进行常规消毒及对医疗器械等进行化学消毒,长时间在此环境生存及工作,就导致护理人员职业性质的身体损害[3]。例如,经常使用戊二醛、过氧乙酸、84消毒液或佩戴橡胶手套、触碰滑石粉等,会对护理人员的上呼吸道粘膜造成灼伤;严重刺激皮肤粘膜,致使皮肤过敏、损伤;损害神经系统等,造成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等多方面身体系统的损伤,严重的甚至患顽固性皮炎、支气管哮喘、致癌等重大疾病,时刻危害着妇产科护士的身体健康。其次,物理因素方面。妇产科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经常使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因工作中产妇有自我意识,且工作空间有限,导致医护人员极易受到注射器等锐器的针刺或划伤,护理人员一旦受伤,伤口即暴露在具有患者体液等物质的环境下,造成创口感染,极易引起传染疾病。产妇产前或生产过程中会发出喊叫或,加之患者家属的交流等声音,呼叫器、各种监测仪等医疗设备工作声音,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环境极其吵闹、嘈杂,噪音不断,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此类噪音环境下,会出现应激反应,感到体力下降、心情烦躁、过度疲劳、心率加快等,以至于个别严重的可能出现体力下降、幻听和失眠多梦等,噪音也是影响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因素。

再次,生物因素方面。妇产科护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要常常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及临床助产工作,会经常性的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或者医疗废弃物等,加之部分护士未按规定操作及防护,有皮肤创口等情况,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加大了被病菌所侵袭、感染的可能性[4]。医院空气中细菌、微生物较浓厚,越加容易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此类种种极大增加了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性。最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产妇及家属入院后心理期望极高,新生儿或产妇情况变化较快,难以进行临床预见,产妇及家属情绪急躁、焦虑,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极易造成医患间的角色冲突,频频发生突发事件,凡此种种情况,致使妇产科护士心理压力增大、长期超负荷作业、精神状态时刻紧张、日常生活极端不规律,身体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引起精神压力增大、情绪低落、意识茫然淡漠,甚至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的生理疾病。部分医院缺乏完整的医疗防护体系,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培训持续性差,缺少规范化管理,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淡薄,护理工作细节把控不到位,无法浆纸业危害降至最低,对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

2有关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护对策

首先,牢记相关规定,规范化、适量性使用戊二醛、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消毒制剂,掌握消毒制剂的使用浓度,作用时间限定,按科学的方法保存消毒制剂,避免个人或医院环境受到消毒制剂的污染,使用消毒制剂后达到规定时间即积极进行室内通风、换气的改善,保持空气清新、畅通。正确佩戴和使用口罩、橡胶手套、防护帽等消毒保护工具进行配置和清扫、消毒工作,浸泡消毒多多使用有盖器具,避免直接接触及吸入,注意自我防护。按规范进行护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其次,医护人员完全掌握医护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按规范操作、执行护理工作的每一步骤,谨慎、细心进行临床护理、助产等工作,严厉禁止无保护进行医疗器具操作,杜绝徒手接触使用结束后的医疗锐器,强化医疗器械的相关管理规范,细化并时时强调有关医疗操作规范。妇产科护士平时与产妇积极沟通,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充分宣导生产过程及平时护理相关流程、事宜,以保证产妇及家属心理有数并安心,在患者同意及条件必要时进行静脉麻醉,减轻产妇疼痛感觉,通过种种手段降低噪音强度,医护人员进行环境的变换,减少在噪音环境所处的时间。

妇产科护士长第8篇

[关键词] 助产士;培训;分娩结局;产科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1-0115-03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midwife train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obstetric quality

WANG Junxi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Rongcheng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Rongcheng 264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f midwive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s. Methods 2026 cases of all mothers who gave birth at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in 2016 were tak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l the mothers who were deliver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in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ineum lateral episiotomy r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rate, neonatal asphyxia rate and cesarean se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Midwife; Training; Delivery outcome; Improvement of obstetric quality

随着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对产科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分娩创伤、改善妊娠结局是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内容。助产士是一个特殊群体,专业性比较强,既要具备产科医师的业务素质,又要具备护士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一些新的助产理念。因此,助产士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整个产科质量及母婴安全[1]。快速培养高素质的助产人员是当务之急。我院通过对助产士轮流强化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0月份在我院分娩的全部产妇202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1~10月在我院分娩的全部产妇19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平均年龄、身高、体质量、孕产次、孕周、估计胎儿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培训考核形式 培训期间我们分期分批将产房护士长和资深助产士(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派往三甲医院进修3~6个月,产房护士长每年参加2~3期省级及部级短期专业培训班,请知名专家来院授课。产房护士长和资深助产士对资历较浅及新上岗的助产士进行院内培训并一对一带教,医务科、护理部对产房及助产士每月进行1次考核。

1.2.2 培训考核内容 (1)助产新技术、新理念的培训,包括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自由分娩、导乐陪伴与导乐镇痛仪镇痛、硬膜外镇痛技术及产程观察、LDR一体化产房的服务模式等。使助产士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打造全新的人性化的服务模式[2]。(2)掌握产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流程、异常产程的识别及处理、高危孕产妇预警流程等。助产士与产科医师密切配合,每月进行1次产科急危重症救治的应急演练。(3)对新上岗助产士进行产科基本知识、产程观察、助产技术、护理操作技能、医疗核心制度、沟通能力等的培训。(4)由产房护士长和Y深助产士对资历较浅的助产士及新上岗人员传授助产新理念、新技术,并通过模型进行操作技术演练,且一对一进行实际操作技术的带教。(5)资深助产士定期在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让孕妇了解妊娠及分娩的相关知识、产时减轻疼痛的技巧、自然分娩的好处等,使其增强分娩信心,增加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待产过程中感觉更加温馨、舒适、安全,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3]。(6)严格考核:每月考核的重点指标包括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导乐陪伴、镇痛分娩、LDR一体化产房的服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并定期检查持续改进情况,对助产士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并每年组织两次新生儿窒息复苏、肩难产及产后出血抢救操作技能比赛。

1.2.3 产时服务模式逐步转变 培训前,我们的待产模式是产妇入院后在产前病房、待产室、产房、产后病房等多个房间内转换,一个待产室可以有多个产妇待产,一个助产士可以同时观察多个产妇,助产士轮班转[4],产妇情绪不稳定,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发生率较高;采用的助产技术是仰卧位常规保护会阴法接产,会阴侧切率较高;重视产科医师的外出进修及规范化培训,忽视了产房助产士专业水平的提高,助产士思想较保守,观念相对陈旧,接受助产新理念的机会较少,产房助产士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比较欠缺[5]。近年来,我们开始实施导乐陪伴与非药物镇痛技术、硬膜外镇痛技术、自由分娩、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LDR一体化产房的服务模式等,使待产分娩过程更加人性化,减轻痛苦,减小创伤,降低并发症[6]。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8版[7],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参见《儿科学》第8版[8]。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倡导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是国内产保健发展的趋势。助产工作是围产保健的关键环节,助产专业素质的高低将影响整个产科质量,绝大多数妊娠及分娩并发症是可以预防或避免的,掌握熟练的产科专业技能、规范的危重症抢救流程就要求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从助产士培训开始抓起,在管理上提供保证,可以提高助产质量,促进产科学科的快速发展,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近几年来,助产技术迅速发展并与国际接轨,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助产士的教育与培养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9]。

有资料表明,98%的孕妇对分娩有心理负担,可能因疼痛、疲劳而产生焦虑情绪,将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产程延长,间接导致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量增多,甚至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传统的助产理念是助产士在待产室观察产妇的宫缩及产程进展,注重产妇是否出现异常情况,按时交接班,而忽略了产妇的心理需求,缺乏与产妇充分沟通,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在分娩过程中感到孤独、焦虑、恐惧。采用的接产技术是仰卧截石位常规保护会阴法,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常出现仰卧位低血压,产妇出现出汗、头晕等症状,也常为缩短产程或为避免出现其他母婴并发症,进行会阴侧切,增加了会阴损伤及产后出血率。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力差,致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上升[10]。寻找既能加快产妇产程进展,促进阴道分娩,又能减少阴道分娩带给产妇损害的产时助产模式已经成为现代产科的研究方向[11]。

LDR一体化产房是集待产、分娩、产后康复为一体的单人房间,居家式的待产环境,各种设备齐全,环境优雅,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产时护理服务,产妇在家人的陪伴下,由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指导分娩过程,产后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母乳喂养知识及母儿的日常护理知识宣教等,既具备高标准的医疗护理质量、严密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母婴安全,又具有宾馆式的典雅,让产妇体会到温暖幸福的家庭氛围,大大缓解了分娩后的疲倦和情绪低落,充分享受初为人母的幸福[12]。

导乐陪伴分娩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倡导的一种产时服务理念,是由有丰富经验的助产士做导乐师,在产前、产时及产后的一段时间陪伴产妇,给予持续的生理上的支持帮助及心理上的安慰与鼓励,使其顺利完成分娩过程。产前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和对分娩的认知程度,了解家属及产妇最迫切的心理需求,向产妇介绍医院状况及分娩的相关知识,消除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增强其自然分娩的信心;进入产程后,帮助产妇改变,给予按摩及生活照顾等,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可以使用导乐镇痛仪非药物镇痛,或硬膜外药物镇痛,分娩镇痛技术可以明显缓解产妇宫缩疼痛,减少体力消耗,缩短产程,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13]。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用手托举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只用单手控制胎头不要娩出过快,使会阴体得到充分的扩张和伸展,不用保护会阴,胎头娩出时对阴道的压力分布均匀,没有外界阻力,减少了会阴体的充血和水肿,顺应胎儿通过产道的生理过程,不易引起会阴裂伤及胎儿损伤,减少了会阴侧切及产后出血,促进了产后快速康复。

自由分娩是指产妇采取自感舒适的待产及分娩,在待产过程中采取卧、坐、走、站、跪、趴、蹲等各种姿势,而不是躺在床上,可以分散产妇注意力,减轻痛感,符合产妇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第一产程采取各种舒适的,这些姿势相对孕妇来讲都是纵,与胎儿的纵轴一致,可以有效增加胎头对宫颈的压迫,加速胎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从而加快产程进展,是促进自然分娩更有效、更人性化的分娩方式。自由分娩及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应用,避免了过多的人为干预,使分娩回归自然,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伤口出血、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总之,降低会阴侧切率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确保母儿安全是产科质量的重点。而助产士专业技能的培训是提高助产护理质量的保证[14]。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强化助产士的综合素质培训,并加大培训考核力度,使助产士掌握全新的服务理念,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15]。培养知识全面、技术过硬的高素质助产士,转变服务模式,倡导和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科干预,可以显著减轻分娩创伤,改善分娩结局,对提升产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6]。

[参考文献]

[1] 任辉,常青,刘兴会,等.助产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61-265.

[2] 成晓玲.新助产士的带教模式及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11):2273-2274.

[3] 朱珠,张爱霞.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模式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9-11.

[4] 侯香.产科家庭一体化产房产后母婴护理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0):192-193.

[5] 徐玲娣.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无创分娩镇痛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4):475.

[6] 熊婴.140例运用无保护阴道助产技术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11):509-510.

[7]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

[8] 王卫平.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8.

[9] 付春江.产房新助产士规范带教的实践及效果[J].医药前沿,2014,(15):386.

[10] 关爱民,朱志辉,谭务贞.全程责任制助产加导乐陪伴分娩对提升产科质量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 30(8):1325-1327.

[11] 刘佩蓉.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J].实用R床医学,2013,14(4):70-71.

[12] 施青林.产科家庭一体化产房产后母婴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4):323-324.

[13] 杨红梅.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5):46-48.

[14] 邱碧清.搞好助产士临床教学管理是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4):152.

[15] 石中兰.提高助产士综合素质在产房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3,34(17):3499-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