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24 13:05:33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第1篇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金华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我市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情况,表彰先进,部署工作,动员第四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第二批科技特派员赴各地任职,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刚才,会议表彰了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先进,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同志表示衷心祝贺!同时,向全市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以及为这项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所有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也希望全市各单位及新任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向先进学习,进一步实施好这项制度。下面,我想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实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实施农村指导员制度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省委、省政府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决策。我市根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行动,完善机构,科学选派,共派出了759名农村指导员和6名科技特派员到各地开展工作;各派出单位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广大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实际,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6年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县(市)”。两项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深入调研了村情民意,为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指导员们一到村,就积极协助各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外出学习考察,结合村情民情,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据统计,这一年来农村指导员共走访农户91886户,召开座谈会2906次,制订完善村发展规划3044个。通过调研农村实情、制定发展规划,使得广大农民明确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同时也为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实情、检验工作思路、掌握政策效应、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兴办了大批实事好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着眼于“三农”实际,发挥自身联系广、信息多的优势,依靠派出单位的后盾支持,力所能及地为村集体和农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一年来,各级指导员为各地在旧村改造、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医疗保险、集体经济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共落实发展项目316个,落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893个,争取扶持资金10033.9万元,争取捐赠物质价值达176.36万元,科技特派员积极配合当地镇政府先后开展科普宣传、技术培训71场次,受训农民10893人,发放各类资料18870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完善了村级办事制度,扎实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广大指导员探索了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对照“三级联创”要求,指导所驻村制定创建“五好村”规划;帮助建立健全村重大事项通报制、民主议事决策制、村务公开制,促进村务决策的民主化和制度化。积极协调村两委班子的关系,帮助培养后备干部,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农村组织基础。据统计,农村工作指导员共协助制订(修订)村规民约686个、主讲党课1045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92人、协助发展党员658人、帮助建立村民活动场所347个。广大指导员还积极协助做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的建设工作,全程参与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建设、筹资等各个环节。目前全市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已基本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所有这些,都扎实地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4、化解了一批突出矛盾,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农村社会关系复杂、干群矛盾、人际矛盾较为普遍的状况,广大指导员正视困难,直面矛盾,发挥相对超脱的优势,通过实施问题收集机制和集中交办制,全面了解村级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土地征用、外来人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耐心开展思想工作,努力协调各方关系,积极解决反映强烈的问题,妥善调处矛盾纠纷,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农村基层。据统计,一年来,全市指导员参加调处矛盾纠纷2477起,避免(劝阻)集体上访或275起,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成为了建设“平安义乌”的一支重要力量。

5、注重科技项目建设,增强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科技特派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和自身特长,积极筛选申报科技开发项目。6个科技项目总投资880.5万元,财政补助52万元。经过两年的实施,5个项目已完成,科技局于2007年5月29日组织技术、环保、财政等7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科技开发项目进行了验收。通过现场核查、资料审阅、听取实施单位负责人的工作与技术汇报及提问等方式进行,5个科技特派员项目通过了验收,并对每个项目形成了验收意见。5个项目增加经济效益1117万元,节约费用500多万元,增加税收68万元。

6、锻炼了一支干部队伍,为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树立良好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服务,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更加了解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学到了许多在机关无法学到的东西,体会到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锻炼了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农村是最能锻炼人、培养人的地方,广大指导员积极地投身到农村这块广阔天地中去,获得了真知,增长了才干,进一步转变了作风,强化了群众观念,提高了为农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本领和自觉性,通过锻炼,有部分已经走上了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指导员素质参差不齐,作用发挥不平衡,少数指导员的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二是一些乡镇对指导员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在制度上和工作中还有不完善之处;三是一些派出单位对指导员工作支持力度不大、生活关心不够,后盾和依托作用不明显。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提升工作,坚持和完善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的要求,总结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坚持和完善农村“两员”制度,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实施镇(街道)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镇(街道)选派的指导员是整个指导员队伍的主体,其素质高低、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着指导员工作的整体成效。随着农村基层管理服务要求的提高,也对创新乡村管理体制、加强基层工作力量提出了新的任务。我们必须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和任务,全面建立乡镇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尽快实现从“兼职”、“联村”向“专职”、“驻村”转变。要确保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努力使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成为“农村社区工作者”的中坚力量。要从实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派驻方式。要突出重点,向新农村建设任务较重或问题较多的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集中村,要求每村派驻一名专职驻村指导员;人口规模较小、总体情况稳定、工作量较少的行政村,可根据镇(街道)干部资源状况,实行“一人带多村”的模式。要严格选派条件,建立科学的选派方法。出任专职指导员的镇(街道)干部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敢于直接面对问题,热心服务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擅长协调各方关系。要认真分析镇(街道)干部的现状,按照专职驻村指导员的基本条件,坚持因村派人与因人定村相结合,采取镇(街道)干部与拟驻村双向选择等办法确定人选。

2、进一步优化市机关干部出任指导员的派驻机制。市机关各单位要选派善于解决农村基层问题的干部,到最需要的村去,并建立各级机关帮助指导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服务“三农”,更好地落实农村的各项工作。

要建立经常性的选派机制。市机关选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主要从三类人员中考虑的,一是派驻地迫切需要的有专长、有工作经验,能够为派驻村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二是尚未经过基层锻炼的后备干部和需要到基层锻炼的年轻中层干部;三是在机关工作两年以上的新录用公务员和干部。下去后要重点指导帮助解决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帮助农村改变面貌、更上一层楼。这次我们市机关选派的指导员派驻村与单位的新农村建设联系村统一起来,派出单位要当好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坚强后盾,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尽力支持派驻村。各派出单位每年要专题研究指导帮助工作,领导要深入派驻村指导工作,部门分管领导要每两个月去一次派驻村,主要领导要每半年去一次派驻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3、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重在把科技的供需双方紧密连接起来,更好地满足农村的科技需求,探索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要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专项行动计划。以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为主线,以“抓二产(兴办企业)、促一产(发展规模种养业)、带三产(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为重点,进一步拓宽扶持领域,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扶持形式。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运作。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农村科技体制创新的重要途径,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要突出科技特色,进一步明确科技特派员的定位;突出互动联动,发挥农村科技工作者的整体优势;突出能力建设,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水平;突出目标管理,继续发挥政府在深化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方面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要根据各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实行不同的派驻和服务模式。

4、进一步完善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作用的工作机制。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下一步,要围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重点建立健全四个方面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对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阶段性工作的布置机制。我市要根据“十一五”时期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对指导员特派员任期的不同阶段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务。

二是健全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的日常管理和指导机制。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要切实承担日常管理主体的职责,对各级选派的指导员特派员实行属地管理。通过定期召开指导员工作例会,听取指导员的意见建议,及时布置落实工作任务,经常进行督促检查。

三是建立健全指导员特派员的工作参与和沟通协调机制。要认真落实有关规定,通过安排市机关派出的指导员出席或列席各种会议等形式,实行驻点带面,促进与镇、村工作衔接和全局工作的落实。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在安排村级有关建设项目及资金补助、发展党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等工作,要认真征询驻村指导员的意见。镇(街道)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向上申报科技项目等也要多征求科技特派员的意见,逐步形成沟通、参与、协调的机制。

四是完善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反映问题与难事交办督办机制。镇(街道)党委要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及时收集、梳理指导员和特派员反映的问题,责成有关办公室及时处理解决。要建立农村“两员”反映问题的收集梳理、集中交办、检查督办制度,通过领导专题现场办公等形式,帮助解决镇(街道)难以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部门服务的延伸。

三、勤奋务实,努力做好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工作

这次会议以后,各位选派的指导员、特派员必须在本周内全部到位,同志们将奔赴新的岗位,到农村任职。在这里,我对新任指导员、特派员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1、大兴学习之风,珍惜机会,锻炼自身。基层工作经历是机关干部不可缺少的一课。各级指导员要珍惜机会,把驻村工作作为锻炼自己、增长才干的良好机会,虚心学习,安心工作,在帮助所驻村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特别是要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大兴务实之风,真抓实干,办好实事。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要按照“六大员”的职责和要求,进一步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深入群众,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最大可能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来抓。要重视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基层组织建设。要认真梳理任期内必须完成的工作,做到善始善终。一些重点项目的确难以在任期内结束的,要帮助做好延续和衔接,使得这些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下去,做到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3、大兴创新之风,积极开拓,有所作为。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要在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一定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与基层干部一起,明确任务,求真务实,大胆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和具体办法。工作创新需要观念创新作基础,要更多的给村干部和农民带去新的信息、新的观念,帮助干部群众树立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全新观念。要善于总结提炼群众的创造,善于把自己建设性的意见转化为村班子的集体决定,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第2篇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适应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驻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旗委、旗政府强力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进程,统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旗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特别是 年以来, 集团等一批经济实力强、拉动力大的企业先后入驻我旗,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支农支牧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三大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经济的提质增速,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扶持奈伦、淳江、双娃、九丰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实施500万头只牲畜、100万吨玉米、100万吨马铃薯、35万吨商品奶源及绿色无公害蔬菜、白瓜籽等一系列基地建设工程,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实施了土地整理、标准粮田、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年全旗粮食产量达到15.02亿斤。农区畜牧业迅猛发展,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存栏达301.7万头只,同比增长17.3%,较2001年增长5倍多,牲畜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行典型引路,重点加强了25个试点村和25个重点村屯的规划建设工作,各试点村初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十五”以来,我旗积极实施“科教兴旗”战略,科技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我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引进畜禽优良新品种32个,改良及繁育新品种畜禽21.5万头(只)。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6%,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50%,创建科技示范村15个,科技示范户180户。企业技术创新迈出了新步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开发基地建设也上了新台阶,九丰种业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科技企业。

当前,我们面临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与俄蒙地区合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自治区加快推进东部盟市发展等发展机遇,具备加快发展的政策优势;301国道、111国道、省际大通道在我旗交汇,地方铁路、绥满国道主干线甘南界至牙克石段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具备加快发展的交通优势;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逐渐壮大、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具备加快发展的资源优势;有大批重点工业项目正在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作用不断加强,具备加快发展的产业优势;我们的干部群众经受了发展实践的锤炼,求发展的意识更加强烈,谋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促发展的劲头更加充足,具备加快发展的人气优势,这些优势为实现我旗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科技示范、推广的力度和规模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组织人才缺乏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农民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等等,这些问题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实施“科技富民行动”是旗委、旗政府统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创新举措,也是强力推进全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抓好这项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目前,我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实施“科技富民行动”,促进农村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引入和科技的引进,有利于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与效益,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富民行动”有别于过去的科技下乡和干部挂职,它是把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带到农村,变短期行为为长期工作。驻村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指导农民生产比较效益高、产销对路、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还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改变农民传统思维方式,带动农民掌握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树立科技致富的观念。三是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驻村工作人员这一桥梁纽带,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进行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水平,创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科技致富功能,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推动全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四是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聘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可以进一步改善村干部的年龄、文化、知识结构,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能够直接促进农村基层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他们接触到更多科学和现代的管理理念,加快促进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转变。

农村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广阔天地,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在这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通过驻村人员的有效工作,能更好地激活农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推进我旗新农村建设。各乡镇、各部门和各位驻村人员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驻村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考虑和实施,实现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培养锻炼干部的目标。

二、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创造性地开展好驻村工作

“科技富民行动”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各乡镇、相关部门和驻村工作人员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使这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明确任务,切实履行驻村工作职责。驻村工作人员受旗委、旗政府的委派,在所驻村重点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决议;协助村“两委”研究解决所驻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引进和推广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协助所驻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捕捉市场信息、疏通销售渠道,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立足农村资源优势,研究开发新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协助村“两委”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规章制度,并协助抓好共青团、妇联等工作。驻村工作人员要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与所驻村进行工作对接,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行职责,在短时间内尽快熟悉和掌握所驻村的各方面情况。各乡镇要与驻村工作人员做好工作对接,进一步明确驻村工作人员职责,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正确指导,使其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讲究方法,扎实开展驻村工作。驻村工作人员要以科学的工作方法推动工作开展。一要尽快投入工作。各驻村工作人员要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方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要帮助所驻村制定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要通过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和农民致富的引领者,先进文化和先进科技的传播者,成为旗委、旗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二要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采用“内引外联”的方式,引导、带领农民闯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所驻村农民掌握就业技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要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要摆正位置。要在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正确处理好与村“两委”成员的关系,主动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和指导,协助村“两委”做好各方面工作。在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时,要科学论证,按市场规律办事,靠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切忌搞行政命令,避免好心办坏事,给群众造成损失;在处理和解决各种复杂矛盾时,要坚持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严格按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办事,多征求乡村两级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多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三)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驻村工作人员是旗委、旗政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工作派出的一支特殊工作队伍。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扎实履行好各项职责,有所作为,为促进全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一要加强学习。当前农村工作情况复杂,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驻村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因此,大家要特别注意加强学习,尽快掌握基层工作的本领。要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本领;学习新时期农村工作、管理社会事务的方法,学习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业务知识。要注意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学和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做好驻村工作的能力。同时,以自身的学习带动和促进农民的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二要求真务实。开展驻村工作是旗委、旗政府的重大决策,今年在全旗53%的村先行试点,明年推广至全部148个村,旗财政计划每年拿出100多万元资金用于人员支出。所以,绝不是为了做样子、造声势,而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力量,加快农村发展,加快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农村工作是最基层、最具体的工作,是安民、富民的基石,农民群众最注重实际,最看重实效。驻村工作人员一定要踏踏实实、真抓实干,做到在农村扎根,决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重从实际出发,搞好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要根据不同村、不同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把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贯穿到驻村工作中,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三要严于律己。大家到基层工作,不仅仅代表个人,更是代表了旗乡两级党委、政府。大家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旗委、旗政府的形象。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自觉服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在一些生活细节上要严格自律,不能搞特殊化,不提额外要求,做到艰苦奋斗、努力创业,当好表率、树好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努力工作赢得认可和尊重。四要密切联系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把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作为第一需要,多听群众呼声,多与群众交流,多向群众学习,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了解掌握农村情况和农民的需求。要从调查研究入手,摸清村情民意,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完善制度,加强驻村工作人员管理。要建立长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工作管理机制,充分调动驻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条件,实现政府、农民、驻村工作人员多方面的共赢。一是建立旗级领导联系驻村工作人员制度。每名旗级领导干部都要联系一名驻村工作人员,帮助驻村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旗直机关领导干部帮扶驻村工作人员制度,结成“一联一”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创办致富项目。三是建立项目带动机制。科技部门及其他涉农部门要统筹安排项目经费,支持驻村工作人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鼓励驻村工作人员带着项目到农村创业,促进所驻村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四是建立乡镇领导干部帮助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制度。通过开展政策指导、信息引导、项目帮扶等方式,帮助大中专毕业生提高政策法制观念和组织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农村工作。五是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帮带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制度。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六是建立科技特派员与驻村工作大中专毕业生链接帮扶制度。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业务优势,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的业务指导,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各乡镇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开展培训和经验交流,努力形成驻村工作人员间相互学习交流、竞争提高的氛围。

(五)优化措施,为驻村工作人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旗委、旗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政策,解决驻村工作人员的待遇。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为驻村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更好地保护和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对驻村工作人员申报的科技开发项目,各乡镇及旗直相关部门要优先给予支持。要鼓励驻村工作人员参与各类科技和农业开发项目的研究,引导他们发挥技术优势,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租赁经营、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组建科技服务组织,建设示范基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持久的科技创新渠道和科技项目支撑。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驻村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多,工作复杂而艰巨,搞好驻村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密切配合,积极为驻村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驻村工作的协调、调研和指导,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精心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各乡镇主要领导对驻村工作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重点抓,并选择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组建乡镇驻村工作办公室,加强管理,及时帮助解决驻村人员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及时沟通情况,共同抓好薄弱环节,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扩大宣传,营造工作氛围。宣传部门要加强对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发现、挖掘、总结驻村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优秀驻村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激发驻村工作人员深入实践、服务“三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驻村工作人员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多方支持,提高工作实效。各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旗委、旗政府的决策上来,把驻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帮助驻村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各包扶单位要进一步将帮扶制度落到实处,把帮扶村作为部门工作的联系点、村情民意的连接点、工作创新的立足点,支持驻村人员的工作。旗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驻村工作经费,保证及时足额到位。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第3篇

一要处理好学习与教育的关系。驻村干部应加强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领会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和组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自身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同时,农村工作错综复杂,驻村干部要善于总结经验,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教育党员、村民提高理论素养,掌握种植、养殖技术。

二要处理好角色与形象的关系。驻村干部要及时从机关干部身份向村干部身份转变。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场合,把握分寸,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村干部,一名普通的村民,融入到村务和村民中。要谦虚谨慎,说话和气,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收的礼不收,这样既尊重村干部,又尊重村民。在工作中要切实为村民着想,多为村民办事,给村干部和村民留下一个好印象。

三要处理好调研与驻村的关系。驻村要做到身驻和心驻,身驻就是要真正驻下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心驻是要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尽自己所能,解基层之所盼,办村民之所急。同时,只有驻进去、住下来,才有时间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情和基层组织情况,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驻村的工作主题,解决主要问题。驻村干部在调研时不能生搬硬套调研方法,要结合农村的实际进行。如:针对经济管理混乱、村民意见较大的村,要注意加强村务、财务公开,理顺党群和干群关系。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第4篇

工作总结

州委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第8工作队一行16入,带着州委、州政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等三大任务,按照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驻村办)的工作要求,于3月10日赴元谋县,分别入驻县内四个乡镇五个村民委员会(老城乡库南、波享村委会,能禹镇星火村委会,凉山乡冷水箐村委会,花同乡高姑村委会),四个农民专业协会(元谋县果业协会,元谋县龙眼、葡萄产业科技协会,元谋县清河果蔬生产协会,元谋县妇女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和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元谋龙川江化工有限公司)。在近11个月的工作中,全体工作队员思想认识统一,工作目的明确,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的工作方针,坚持“摸实情、办实事、解疑难”的工作方法,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又不扰民”的驻村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遵守和执行《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员守则》和《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员管理办法》,贴近群众、尊重农民,虚心好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经受了元谋高温气候的考验,意志得到砺炼,观念得到更新,作风有了转变,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得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树立,在元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队员入驻地乡(镇)、村、协会、厂等各级的支持、帮助、配合下,助农增收、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解决集体经济“空壳”等问题的长效机制得到建立,经全体工作队员的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州委、州政府赋予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现将全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抓宣传学习,促进认识提高、步调统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当我们下派入驻各工作点后,正值村级“两委”换届、民主选举“两委”班子成员的最后阶段,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时机,一方面积极主动协助县、乡、村级换届指导组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认真协助做好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村委会干部候选入进村作任职演讲的机会,向村民广泛宣传中央1号文件,宣传盛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宣传省委、州委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决定,宣传州委、州政府为全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派出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下发后,全体工作队员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将农村工作守则30条复印给村委会干部和各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认真组织他们学习,让他们能理解、会运用。随着第二阶段工作的继续,我们组织村委“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农民增收形势,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xx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狠抓各项增收措施的落实。通过宣传学习,使广大村民进一步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更加体会到党中央、xx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入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怀之情,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市场观念有了明显转变,许多后顾之忧得到解除,发展农村经济,克服困难,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倍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是了解了州委下派的工作队为何而来,驻村入户做什么和工作队员的说与做,对州委、州政府的决定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工作队员的到来和所开展工作给予的热情和支持,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实现了思想认识和行动的统一,确保了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工作的全面开展。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第5篇

“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省委关于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部署,我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动员,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1月10日前,省、市、县、镇四级共5109名干部(其中省派37名、市派305名、县派1365名、镇派3402名)全部进驻农村,在较短时间内安好“家”,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办好事实事,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劳动、同学习、同工作”,以良好的作风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 我市干部驻村工作的总体特点可用5句话概括:市委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有力,工作氛围良好,督促检查到位。一、市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一是及时成立领导机构。省委召开动员会后,市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李嘉副书记为组长的“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县(市、区)委也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确保工作腥俗ァ⒂腥斯堋?/SPAN>市、县财政专门核拨工作经费和驻村干部生活补贴,为驻村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市委书记刘日知经常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如何抓好落实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嘉亲力亲为,对干部驻村工作精心策划和部署。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市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围绕如何组织干部驻村,干部下去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制定了干部驻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组织第一批“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有关问题的通知》(梅市组字[2004]34号),明确了干部驻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时间步骤、工作主题、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各县(市、区)根据市委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也分别制定出各自的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认真抓好实施。三是召开会议,层层动员。12月10日,市委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市五套班子领导,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一把手,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以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议。刘书记作了讲话,提出三点具体贯彻意见。12月16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李嘉出席,对全市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暨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进行具体部署。各县(市、区)也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和工作部署会议,迅速传达省、市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驻村工作的落实。二、认真抓好培训,明确目标任务。一是精心挑选队员。我市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有1438个,按照省委的部署,我市要组派1438个工作组,还有621个村要各派1名驻村干部,需从市、县、镇三级共抽调4935名干部。我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选派驻村干部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结合起来,精心挑选,严格把关,选派政治素质好、作风扎实、事业心责任感强、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培养前途、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党员干部驻村。共选派驻村工作组1467个,选派干部5109人,分别比省分配人数增加9个和51人。二是层层抓好学习培训。1月6日,市委采取“以会代训”形式,对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第一批驻村干部共350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驻村干部明确8项工作目标和10项工作任务。8项工作目标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每个村培养3名以上后备干部;每个村发展3名以上党员;为每个村办3件以上实事;解决一批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培养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输出一批富余劳动力;建立完善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10项任务即:一是在党员中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二是在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三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五是指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六是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七是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八是协助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九是力所能及地为农村办实事好事;十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此外,针对来自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的驻村干部,大部分到基层特别是到农村学习锻炼的机会少,对农村工作不够熟悉的实际,培训会还专门邀请了梅县县委常委、雁洋镇党委书记丘瑞清,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建祥谈工作体会和经验,为驻村干部讲课,使驻村干部做到“三个清楚”,即清楚全市农业、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清楚镇、村工作的基本情况,清楚农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是隆重举行欢送仪式。1月6日培训会结束后,我市举行了第一批驻村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欢送仪式。市委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驻村干部赠送了《梅州市驻村干部工作手册》并授旗。李嘉代表市委寄语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做到工作好、生活好、形象好,让驻村工作成为事业进步的新台阶,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时光。各县(市、区)也分别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欢送仪式,为驻村干部详细介绍县情、镇情、村情,勉励驻村干部扎实做好工作。全市驻村干部于2005年1月10前全部到点开展工作。三、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序开展。我市是全省贫困村最多、派出驻村干部最多、涉及面最广、工作量最大的地级市。为此,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干部驻村工作顺利落实。一是落实领导挂钩联系责任制。为加强对驻村工作的领导,根据省委部署,我市在16个省直单位“一把手”挂钩县(市、区)的基础上,安排15位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分别挂钩联系全市8个县(市、区);安排183位县(市、区)委常委、党员副县(市、区)长和113个市直单位(含中央、省属驻梅单位,下同)“一把手”挂钩联系乡镇(街道)。全市104个镇和5个含农业性质的街道全部安排市直单位 “一把手”和县(市、区)领导干部挂钩。至目前止,省直单位领导到县(市、区)指导工作16人次;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62人轮流进驻县(市、区)达104人次;市领导到联系县(市、区)指导工作34人次;县处级领导到乡镇、街道指导工作484次;市直单位“一把手”到乡镇、街道联系指导工作197人次。省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李炳余,办党组成员谭红儿带队组成调研组,在1月10日和春节前夕两次来到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详细了解镇、村经济发展情况,听取市、镇、村有关领导和党员、群众的意见,走访贫困农户,共同研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等问题,为驻村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结合梅州实际,市委制定了《驻村干部管理办法》、《驻村干部工作纪律》、《驻村干部联系组工作职责》和《驻村工作定期报告制度》等,并将有关制度统一编进《驻村干部工作手册》里,发至每位驻村干部,使驻村干部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操作有规程,行为有准则。大埔县、五华县还为每个驻村干部准备了“五件宝”,即一份《驻村工作实施意见》、一本《农村政策法规汇编》、一本《驻村干部工作手册》和一本《驻村工作日志簿》,为驻村干部转变作风,开展驻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三是解决好驻村干部“吃住”等问题。市、县(市、区)和驻村干部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的生活问题非常重视,尽力为他们解除各种后顾之忧。各级各部门者投入足够的工作经费,统一为驻村干部购置床铺、床上用品、炊具和热水器等基本生活用品和设施,保证驻村干部有地方住、吃得饱、睡得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四是明确工作重点。各工作队员进驻农村前,市委就下发了《梅州市驻村干部工作目标、任务和2005年工作重点》,提出2005年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抓好五方面的工作重点:第一,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解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第二,抓好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协助当地党组织整顿好软弱涣散的基层领导班子,精心挑选和物色好优秀干部。第三,认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抓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协调有关部门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第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宣传和教育群众,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把上级党委和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完成好。1月10日干部驻村后,市干部驻村办又下发了《2005年驻村工作实施意见》,对2005年驻村工作的安排和要求进行细化量化,以便驻村工作队员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作主题和重点,认真开展驻村工作。四、注重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全面铺开以来,我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工具,大力宣传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各级《简报》,大力宣传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目前,市发《简报》9期,各县(市、区)编发《简报》75期,其中被省《简报》采用6条。各县(市、区)印发宣传册8532份,做到家喻户晓,有力推动了“十百千万”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我们牢固树立“抓重点、抓特色、出成果”的意识,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分类指导,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明确管理责任。驻村干部由县(市、区)委统一管理,统一领导,具体日常管理工作由乡镇(街道)党委负责。县(市、区)委设立“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乡镇(街道)相应成立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所辖区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群副书记、1名副镇长任副组长,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驻村干部以镇为单位成立联络组,设1名组长、2名副组长,组长兼任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2名副组长兼任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二是明确工作纪律。要求驻村干部严格做到“五带头、五不准”,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文化科技知识;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做艰苦朴素、勤奋工作的表率;带头尊重当地干部和群众。不准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准参与活动;不准收受当地老百姓土特产;不准收受红包;不准在驻点村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所有开支。三是加强督促检查。1月15日、16日,市委书记刘日知利用周末专程前往梅县、梅江区的部分农村,检查探望来自省、市、县、镇的四级“十百千万”下基层驻村干部,叮嘱驻村干部们要努力克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协助镇、村做好各项工作,造福一方百姓;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为驻村干部解决好后顾之忧,让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资源,创造条件让这批干部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1月20-25日,市委“十百千万”驻村办派出包括李嘉副书记亲任组长的4个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看望驻村干部,并听取各地各单位情况汇报,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3月上旬,市委又派出工作组,对各地开展驻村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各县(市、区)也经常派出工作组下乡指导工作,召开各种会议122场次。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我市“十百千万”下基层驻村工作组5109名干部紧紧围绕省、市委的工作部署,克服困难,融入基层,驻村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下一步深入推进驻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理清了工作思路。驻村干部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形成了包括村“两委”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和2005年工作计划。二是使驻村干部更深入地了解了“三农”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促进了农村生产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了几个大台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机关干部通过进驻农村,通过调查摸底,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使机关干部在基层、在农村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三是切实办了一批好事实事。春节前后,驻村干部组冒着严寒,深入到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和孤儿户家中,送去棉被、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给他们带去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据统计,全市各驻村工作组共慰问贫困户25840户,筹措资金2716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481件。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通过开展“六访六问”,(即访老党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他们对村“两委”班子工作情况和换届选举的看法和建议;访经济能人户,问他们勤劳致富的经验,进一步理清驻点村新年经济发展路子;访科技示范户,问他们如何运用科学种养技术,并鼓励他们发挥示范户和中心户的作用;访老纠纷户,问纠纷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解决纠纷;访老上访户,问上访的原因并尽力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访村里外出流动人员,问他们对村工作有无新的建议,向他们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情况,鼓励他们回乡参与工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并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五是促进了农村的稳定。由于驻村干部常驻农村,与广大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积极听取并反映群众意见,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减少了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稳定。16个省直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驻村工作。华南农业大学驻蕉岭县三圳镇招福村工作组进村后一方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难,一方面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工作组进村第2天就到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走访贫困户,给群众送去一份温暖。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户家中,积极为村民提供有关蔬菜种植、水果栽培技术指导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咨询。省珠江水利委员会驻蕉岭县新铺镇长江村工作组进村后,坚持在当地党组织领导下做好各项工作。他们不扰民,不添乱,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生活上一切从简,工作上注重实效,作风上扎实深入。他们超前的工作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赢得了所驻村干部群众的好评。尤其是该工作组进村后第3天就结合自身特点,深入实地察看该村的水利建设情况。他们一边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一边访贫问苦,进村后共慰问困难群众10多户,并积极为该村党员互助金捐款共500元。省农恳总局驻平远县长田镇官仁村工作组进村后,便紧紧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深入田头、深入村干部中、深入百姓家,做到看清楚、听清楚、摸清楚。通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认真听取党员同志意见和建议,初步了解了村经济状况、村发展计划和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入田头,与村民同劳动,进一步掌握了村情村貌、农田水利设施和耕作条件、人口分布等;通过深入到各村民小组,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生活现状。驻村工作组还在办公点建立了“驻村工作组工作制度”,设立了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刚刚新婚的工作组长蓝华明还表示,要在这一年的驻村期间,学会客家话。工作组通过“三深入、三清楚”的工作方式,与村民打成一片,深得村民的好评。省建设厅驻大埔县西河镇漳溪村工作组在省委基层办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到村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学习了“两个实施方案”,明确了阶段性工作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坚定了做好驻村工作的信心,增强了树立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围绕2005年“三查两建一发展” 的工作主题,工作组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研究制定驻村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将全年工作阶段化、阶段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目标化。目前,驻村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省、市、县直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有的对农村工作不够熟悉,驻村后如何开展工作还需要各级多加指导。二是派出单位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重视的单位占绝大多数,也有不够重视的单位。三是有些情况特殊一些的村,个别驻村干部存在“走读”现象。四是驻村干部来自四面八方,补助标准难以平衡。建议:抓紧制订考核办法和标准,以便驻村干部在工作中多加注意。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第6篇

我市干部驻村工作的总体特点可用5句话概括:市委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有力,工作氛围良好,督促检查到位。

一、市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一是及时成立领导机构。省委召开动员会后,市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李嘉副书记为组长的“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县(市、区)委也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确保工作腥俗ァ⒂腥斯堋?/SPAN>市、县财政专门核拨工作经费和驻村干部生活补贴,为驻村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市委书记刘日知经常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如何抓好落实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嘉亲力亲为,对干部驻村工作精心策划和部署。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市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围绕如何组织干部驻村,干部下去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制定了干部驻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组织第一批“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有关问题的通知》(梅市组字[2004]34号),明确了干部驻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时间步骤、工作主题、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各县(市、区)根据市委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也分别制定出各自的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认真抓好实施。三是召开会议,层层动员。12月10日,市委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市五套班子领导,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一把手,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以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议。刘书记作了讲话,提出三点具体贯彻意见。12月16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李嘉出席,对全市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暨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进行具体部署。各县(市、区)也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和工作部署会议,迅速传达省、市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驻村工作的落实。

二、认真抓好培训,明确目标任务。一是精心挑选队员。我市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有1438个,按照省委的部署,我市要组派1438个工作组,还有621个村要各派1名驻村干部,需从市、县、镇三级共抽调4935名干部。我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选派驻村干部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结合起来,精心挑选,严格把关,选派政治素质好、作风扎实、事业心责任感强、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培养前途、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党员干部驻村。共选派驻村工作组1467个,选派干部5109人,分别比省分配人数增加9个和51人。二是层层抓好学习培训。1月6日,市委采取“以会代训”形式,对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第一批驻村干部共350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驻村干部明确8项工作目标和10项工作任务。8项工作目标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每个村培养3名以上后备干部;每个村发展3名以上党员;为每个村办3件以上实事;解决一批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培养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输出一批富余劳动力;建立完善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10项任务即:一是在党员中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二是在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三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五是指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六是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七是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八是协助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九是力所能及地为农村办实事好事;十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此外,针对来自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的驻村干部,大部分到基层特别是到农村学习锻炼的机会少,对农村工作不够熟悉的实际,培训会还专门邀请了梅县县委常委、雁洋镇党委书记丘瑞清,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建祥谈工作体会和经验,为驻村干部讲课,使驻村干部做到“三个清楚”,即清楚全市农业、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清楚镇、村工作的基本情况,清楚农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是隆重举行欢送仪式。1月6日培训会结束后,我市举行了第一批驻村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欢送仪式。市委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驻村干部赠送了《梅州市驻村干部工作手册》并授旗。李嘉代表市委寄语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做到工作好、生活好、形象好,让驻村工作成为事业进步的新台阶,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时光。各县(市、区)也分别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欢送仪式,为驻村干部详细介绍县情、镇情、村情,勉励驻村干部扎实做好工作。全市驻村干部于2005年1月10前全部到点开展工作。

三、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序开展。我市是全省贫困村最多、派出驻村干部最多、涉及面最广、工作量最大的地级市。为此,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干部驻村工作顺利落实。一是落实领导挂钩联系责任制。为加强对驻村工作的领导,根据省委部署,我市在16个省直单位“一把手”挂钩县(市、区)的基础上,安排15位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分别挂钩联系全市8个县(市、区);安排183位县(市、区)委常委、党员副县(市、区)长和113个市直单位(含中央、省属驻梅单位,下同)“一把手”挂钩联系乡镇(街道)。全市104个镇和5个含农业性质的街道全部安排市直单位“一把手”和县(市、区)领导干部挂钩。至目前止,省直单位领导到县(市、区)指导工作16人次;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62人轮流进驻县(市、区)达104人次;市领导到联系县(市、区)指导工作34人次;县处级领导到乡镇、街道指导工作484次;市直单位“一把手”到乡镇、街道联系指导工作197人次。省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李炳余,办党组成员谭红儿带队组成调研组,在1月10日和春节前夕两次来到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详细了解镇、村经济发展情况,听取市、镇、村有关领导和党员、群众的意见,走访贫困农户,共同研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等问题,为驻村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结合梅州实际,市委制定了《驻村干部管理办法》、《驻村干部工作纪律》、《驻村干部联系组工作职责》和《驻村工作定期报告制度》等,并将有关制度统一编进《驻村干部工作手册》里,发至每位驻村干部,使驻村干部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操作有规程,行为有准则。大埔县、五华县还为每个驻村干部准备了“五件宝”,即一份《驻村工作实施意见》、一本《农村政策法规汇编》、一本《驻村干部工作手册》和一本《驻村工作日志簿》,为驻村干部转变作风,开展驻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三是解决好驻村干部“吃住”等问题。市、县(市、区)和驻村干部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的生活问题非常重视,尽力为他们解除各种后顾之忧。各级各部门者投入足够的工作经费,统一为驻村干部购置床铺、床上用品、炊具和热水器等基本生活用品和设施,保证驻村干部有地方住、吃得饱、睡得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四是明确工作重点。各工作队员进驻农村前,市委就下发了《梅州市驻村干部工作目标、任务和2005年工作重点》,提出2005年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抓好五方面的工作重点:第一,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解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第二,抓好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协助当地党组织整顿好软弱涣散的基层领导班子,精心挑选和物色好优秀干部。第三,认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抓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协调有关部门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第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宣传和教育群众,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把上级党委和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完成好。1月10日干部驻村后,市干部驻村办又下发了《2005年驻村工作实施意见》,对2005年驻村工作的安排和要求进行细化量化,以便驻村工作队员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作主题和重点,认真开展驻村工作。

四、注重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全面铺开以来,我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工具,大力宣传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各级《简报》,大力宣传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目前,市发《简报》9期,各县(市、区)编发《简报》75期,其中被省《简报》采用6条。各县(市、区)印发宣传册8532份,做到家喻户晓,有力推动了“十百千万”下基层驻农村工作。

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我们牢固树立“抓重点、抓特色、出成果”的意识,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分类指导,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明确管理责任。驻村干部由县(市、区)委统一管理,统一领导,具体日常管理工作由乡镇(街道)党委负责。县(市、区)委设立“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乡镇(街道)相应成立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所辖区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群副书记、1名副镇长任副组长,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驻村干部以镇为单位成立联络组,设1名组长、2名副组长,组长兼任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2名副组长兼任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二是明确工作纪律。要求驻村干部严格做到“五带头、五不准”,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文化科技知识;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做艰苦朴素、勤奋工作的表率;带头尊重当地干部和群众。不准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准参与活动;不准收受当地老百姓土特产;不准收受红包;不准在驻点村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所有开支。三是加强督促检查。1月15日、16日,市委书记刘日知利用周末专程前往梅县、梅江区的部分农村,检查探望来自省、市、县、镇的四级“十百千万”下基层驻村干部,叮嘱驻村干部们要努力克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协助镇、村做好各项工作,造福一方百姓;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为驻村干部解决好后顾之忧,让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资源,创造条件让这批干部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1月20-25日,市委“十百千万”驻村办派出包括李嘉副书记亲任组长的4个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看望驻村干部,并听取各地各单位情况汇报,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3月上旬,市委又派出工作组,对各地开展驻村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各县(市、区)也经常派出工作组下乡指导工作,召开各种会议122场次。

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我市“十百千万”下基层驻村工作组5109名干部紧紧围绕省、市委的工作部署,克服困难,融入基层,驻村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下一步深入推进驻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理清了工作思路。驻村干部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形成了包括村“两委”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和2005年工作计划。二是使驻村干部更深入地了解了“三农”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促进了农村生产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了几个大台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机关干部通过进驻农村,通过调查摸底,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使机关干部在基层、在农村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三是切实办了一批好事实事。春节前后,驻村干部组冒着严寒,深入到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和孤儿户家中,送去棉被、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给他们带去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据统计,全市各驻村工作组共慰问贫困户25840户,筹措资金2716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481件。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通过开展“六访六问”,(即访老党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他们对村“两委”班子工作情况和换届选举的看法和建议;访经济能人户,问他们勤劳致富的经验,进一步理清驻点村新年经济发展路子;访科技示范户,问他们如何运用科学种养技术,并鼓励他们发挥示范户和中心户的作用;访老纠纷户,问纠纷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解决纠纷;访老上访户,问上访的原因并尽力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访村里外出流动人员,问他们对村工作有无新的建议,向他们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情况,鼓励他们回乡参与工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并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五是促进了农村的稳定。由于驻村干部常驻农村,与广大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积极听取并反映群众意见,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减少了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稳定。版权所有

16个省直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驻村工作。华南农业大学驻蕉岭县三圳镇招福村工作组进村后一方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难,一方面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工作组进村第2天就到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走访贫困户,给群众送去一份温暖。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户家中,积极为村民提供有关蔬菜种植、水果栽培技术指导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咨询。省珠江水利委员会驻蕉岭县新铺镇长江村工作组进村后,坚持在当地党组织领导下做好各项工作。他们不扰民,不添乱,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生活上一切从简,工作上注重实效,作风上扎实深入。他们超前的工作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赢得了所驻村干部群众的好评。尤其是该工作组进村后第3天就结合自身特点,深入实地察看该村的水利建设情况。他们一边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一边访贫问苦,进村后共慰问困难群众10多户,并积极为该村党员互助金捐款共500元。省农恳总局驻平远县长田镇官仁村工作组进村后,便紧紧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深入田头、深入村干部中、深入百姓家,做到看清楚、听清楚、摸清楚。通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认真听取党员同志意见和建议,初步了解了村经济状况、村发展计划和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入田头,与村民同劳动,进一步掌握了村情村貌、农田水利设施和耕作条件、人口分布等;通过深入到各村民小组,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生活现状。驻村工作组还在办公点建立了“驻村工作组工作制度”,设立了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刚刚新婚的工作组长蓝华明还表示,要在这一年的驻村期间,学会客家话。工作组通过“三深入、三清楚”的工作方式,与村民打成一片,深得村民的好评。省建设厅驻大埔县西河镇漳溪村工作组在省委基层办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到村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学习了“两个实施方案”,明确了阶段性工作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坚定了做好驻村工作的信心,增强了树立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围绕2005年“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工作组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研究制定驻村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将全年工作阶段化、阶段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目标化。目前,驻村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省、市、县直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有的对农村工作不够熟悉,驻村后如何开展工作还需要各级多加指导。

二是派出单位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重视的单位占绝大多数,也有不够重视的单位。

三是有些情况特殊一些的村,个别驻村干部存在“走读”现象。

四是驻村干部来自四面八方,补助标准难以平衡。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第7篇

去年初,郊区工委“双下乡”驻村工作组按照郊区工委提出的“三结合一目标”管理法(即科技事业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相结合,科技项目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科技成果与农村经济效益相结合,“一目标”即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作为考核管理的主要指标),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镇党委认真组织驻村干部学习了中央1号、省委1号文件精神、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会议精神等,并对驻村干部的生活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定期进行检查、随访,结合党员冬训和四进五化活动抓各村的项目工作。自2005年2月28日郊区工委会议后,镇党委及时对驻村干部下村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各村结合春耕生产的开展,认真落实“干部双下乡”工作,并就干部的下村及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3月2日、4日镇党委分别召开了全镇的经济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签订了党政目标责任书和经济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安排了“干部双下乡”工作。4日又召开了驻村干部会议,就“干部双下乡”工作的管理给各村党支部进行了系统的安排。3月7日、8日对七个村干部下村情况进行了信息反馈和随访工作。

一、基本工作情况

经过一年的驻村工作,驻村干部主要切实抓好包括党支部建设在内的农村全面工作。具体侧重落实好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宣传贯彻好了“三农”政策,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及时地贯彻到农村,让农民充分享受到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深入开展各项为农服务工作,举办了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七期,参加人次1200余人次。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农技服务,群众反映较好,通过规范的管理,驻村干部走访群众,宣传致富信息,指导农户正确使用种植技术,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二是确定实施好了全村发展思路和规划,帮助村民走上正确、良性发展的轨道。结合先进行教育活动的开展,12月17日镇党委召开由郊区工委下派驻村干部、镇联系村干部以及各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先进性教育活动相关工作,并要求工委驻村干部配合、指导,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各村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明年的计划,同时还要组织党员讨论规划初稿,采纳合理化建议和意见。12月19日,各村的“十一五”规划全部上报到镇上,镇党政办公室先将各村的“十一五”规划初步把关,再交由镇联系村领导进行修改,又于12月24日将规划修改意见及时反馈回各村。目前各村修改后的“十一五”规划已经全部上报了镇党政办公室。

三是理顺村两委工作关系,健全工作协商机制,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村组干部发展本村经济起到了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四是多办实事好事,对农民关注的、关联的、关心的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帮助落实,以实际行动让农民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

五是积极协助各村党(总)支部认真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12月6日,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后,驻村干部将先进性教育的要求及村上的经济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带着组织的厚望和嘱托开展工作。他们抽出时间再次系统地学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资料,及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切实把握先进性教育的实质,采取独特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各村的实际和农民的特点进行工作,通过引导使农民党员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党员的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了解党员的情况,协助村党支部制定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案,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较好的解决了出工和学习之间的矛盾,保证了学习效果,通过看、问、听等方式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指导,并与村总支部书记及支委委员等相互商量,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来保障学习效果,先后制定了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等,安排了学习计划,力争做到先进性教育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求创新的要求。

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我根据村上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党员年龄不均衡的特点,采取结对“一帮一”的方式,将文化程度高的党员和文化层次低的党员搭配起来,采取帮学、对学的办法,把文化层次的差异变小,老党员与新党员进行交流讨论,提高认识,将理论学习和轻松学习统一起来,通过观看先进性教育电教片和请讲师团来宣讲,使先进性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把抽象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用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来感染农民党员,让农民党员感受到先进就在身边;先后观看了“永远的丰碑”、《用生命来践诺》、《山神》等电教片;在学习上重点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着力提高党员素质,通过我的讲解,使抽象的教育变的生动;在学习方式上采取了集中学习、个别辅导、集中讨论,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病不能正常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我采取送学、领学、帮学的方式,在老党员田洪港家中,因老人年级大,且不识字,耳朵背了,只有特大声的说话,才能听见,身体有病,常年卧床不起,我带着先进性教育的材料,来到老人的炕头,做到老人身边,大声给老人朗读先进性教育读本的相关文章,把所要学习的篇目都让老人听了,老人看着我费尽的样子,对我说:“你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同志”,类似这样的老弱病残党员,我都送学上门,每天我都走几十里的路程,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我在村上一住就是20多天,把家里的事情全抛在脑后,我爱人是一名班主任,每天都忙于工作,孩子年龄小,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顿,有一次孩子病了,村里还有事,我丢下孩子,就来到村上,看见孩子那企盼的目光,可怜的样子,我流下了眼泪,心里真不好受,但为了党的事业,我无怨无悔。使学习计划100%的落实、使党员学习覆盖面100%的落实,通过两个100%落实使先进性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把新城村“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按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原则,把新城村的经济发展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但是先进性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城村的支柱产业是洋葱,在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之前,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如何把洋葱产业做大做强,如何找准后续替代产业,成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和村委会及广大党员对新城村的经济发展进行商讨,初步形成修建洋葱脱水加工厂和储藏库,解决洋葱销售和储藏的难题。同时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规划了美好的蓝图。

为了拓宽农民视野,运用高效农业来致富,我组织新城村82名党员群众参观了酒钢种植园、酒泉脱水蔬菜厂,将科技农业的思维引入党员头脑中,用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视野来引导新城村的发展,部分党员群众参观后,都大胆尝试,将果树种植到温室大棚中,这对村上的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确保先进性教育不走过场,不出偏差,我把加强工作指导贯穿始终,把为群众送温暖活动开展起来,把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送到农民群众家中,在困难户张宪进家中,看到家中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在三九天,屋里也没有生火取暖,水盆里都结了冰,老人在寒冷中瑟瑟发抖,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么困难的家庭,我当即把自己的200元钱送给老人的手中,让他去买点煤取暖过冬,老人拉着我的手,激动的对我说“你真是党的好干部,农民的贴心人”。我听了这些话,心里面热呼呼的。

在春节前,把广大党员发动起来,积极开展为群众作好事活动,认真开展农村公益活动,对居民点道路、房前屋后的卫生进行了彻底的扫除,清除了道路垃圾,整治了卫生死角,创造了良好的村居环境,组织村民开展防火防盗防事故工作,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我还抽时间和党员进行了谈心交心活动,通过谈心,沟通了思想,找准了问题的切入点,形成了共识,增进了团结,达到了先进性教育的目的。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组织把这项任务交给我,我不但要坚决完成任务,而且要引导广大农民党员和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集中广大党员的智慧,立足新城村实际,着眼长远,理清发展思路,从调整产业结构、整治村容环境,倡导移风易俗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从现在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每个党员带头做起,为群众做出表率,为开创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驻村工作情况

1、横沟村驻村干部工作情况:

横沟村驻村干部近期主要围绕农民增收,主抓种植结构调整和项目。一是入户调查,摸请今年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据调查,2005年横沟村共落实洋葱面积1200亩。二是落实玉米、常规番茄、茄子等制种面积300亩。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工作,下发洋葱栽培技术和洋葱病虫害防治宣传资料100份。四是加大新品种的实验和推广力度。实验洋葱新品种一亩,推广洋葱新品种50亩。五是积极和酒钢种植园协商,联系劳务输出近300人,增加农民收入,培育产业工人。六是配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抓好项目建设,经过商议,把横沟村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作为2005年的主要项目来落实。目前正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野麻湾村驻村干部工作情况:

一是从2月13日起陆续下村指导农民的洋葱育苗工作,并开展洋葱专用肥、农药和地膜的销售工作,截止目前销售撒可富系列化肥10吨,地膜1吨,农药40袋。二是根据市站的安排,在野麻湾村进行洋葱品种试验工作,目前已经联系确定试验田1亩,对三个红葱(红星180、朝阳801、红宝901)、两个黄葱(牧童、阿波罗)进行品种试验。制定试验方案,免费为农户发放试验种子、药品,按照试验要求指导农户对试验田进行土壤处理。三是根据果树的生长发育,正月十五后,林业站的技术干部雷忠对部分居民点的果树病虫害进行调查,指导农户适时进行防治,并开展果树修剪工作。四是为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市农技站和酒泉市种子公司联系了西红柿、甜椒、地豆、架豆和花卉制种项目,目前正在宣传落实面积。

3、长城村驻村干部工作情况:

一是围绕洋葱产业,落实了农作物播种面积。经过逐户调查摸底,全村农民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4088亩。其中粮食作物880亩,经济作物3208亩。二是指导农民做好洋葱育苗工作。长城村25座温室已经全部投入育苗,只可满足900亩地移栽。其他1600亩的育苗都在小拱棚中。并且大多数地块出苗整齐,长势较好。对个别地肥没有撒好,出现烧苗现象的和苗子出的少的,对症下药做了处理。有病虫害的建议尽快使用杀虫剂;烧苗的建议用水冲灌;出苗不齐的建议改种或者搭建小拱棚尽快育苗。三是到酒泉种子公司联系制种。品种主要是番茄和甜椒。目前已经落实面积80亩。四是对全村的畜禽养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并协助村委会制订了畜牧业发展计划。

4、新城村驻村干部工作情况:

新城村驻村干部自驻村以来,以新城村经济发展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狠抓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把好洋葱种子关,引进、试验好、新品种5亩。二是做好种子、地膜、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协调供应。推广土壤消毒剂80亩。品种有绿亨1号、3号。地膜1吨。二是发放洋葱先进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800余份。三是指导农户把好育苗关。首先在村干部的配合下逐组开会,进行育苗技术的培训,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动员工作。其次对温室的育苗经常逐棚检查,防止各类问题的发生。四是落实洋葱病虫害防治面积1亩,示范100亩,推广面积1000亩。该项目已经按照试验、示范和推广的方案正常实施。五是对2005年的洋葱种植面积进行了再落实。根据摸底调查,截止目前,共落实洋葱种植面积4100亩(按照育苗面积统计)。其中温室育苗1240亩。其他面积在小拱棚和周边地区温室育苗。六是把万元室、万元院的培育作为重点来抓。动员农民用温室育苗。全村64座温室有47座育苗,平均每座日光温室增收4100元。七是抓好项目建设。把洋葱微型冷藏库和食用菌有机无土栽培作为2005年的后续产业来抓。目前已经拿出具体的立项报告,正在抓紧实施,计划在近期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随后落实。

5、中沟村驻村干部工作情况:

一是协助村上“两委班子”做好中沟村五、六组新建机井项目的编制和规划工作。二是对农户的洋葱育苗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由于重茬育苗,病虫害比较多,做好了对农户指导用药建议的方案。三是协助村委会落实了小康样板示范村的规划用地。四是和酒泉地区种子公司、酒泉地区农科所联系制种160亩,到目前落实番茄80亩。五是在村民会议上宣传了农机安全知识和畜禽防疫的基本知识。

6、观蒲村驻村干部工作情况:

一是摸清2005年农户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据调查,共落实洋葱面积1960亩,比去年减少了近200亩,主要是受去年的销售形势和价格的影响。花卉制种600多亩。二是协助村委会做好脱水蔬菜厂项目的有关工作。三是在畜牧业上做文章,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发展一部分规模暖棚养殖户,同时做好品种改良工作。四是协助村委会做好观蒲村公路沿线、居民点附近栽植观赏树木的计划,需观赏村苗250株,以及铺设花砖工作。以“一事一议”的原则,组织村民开会讨论。

7、泥沟村驻村干部工作情况:

一是继续做好胚胎移植的落实。二是调查了2005年的农作物播种情况。经调查共落实洋葱面积484亩,小麦357亩,胡萝卜150亩。三是走访了养殖大户,摸清了底数,把他们作为发展重点,做好技术服务。四是加大了农机的修检和禽流感的预防宣传。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一年来工作情况看,驻村工作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驻村干部把村上的行政工作和抓技术、抓项目工作没有区别开,个别村上还有依赖现象。二是一些调查摸底工作还不细致,只是粗线条的进行了了解。三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其他制种产业落实较为困难。四是驻村干部普遍反映驻村工作和开展原单位本职工作在时间上有时存在矛盾。

驻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第8篇

*月*日,自治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选派万名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意见》,明确规定,从今年开始连续5年,从区、市、县、乡四级机关和单位选派干部下基层,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确保每个行政村有1名县以上机关单位干部和1名乡镇干部驻村开展指导工作;*月*日、*月*日,自治区、*市先后召开了选派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动员大会,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委下发了《北流市选派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实施方案》。下面,我就做好这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北流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选派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重要意义

选派干部下基层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北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北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选派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是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教育,又要坚定不移地搞好实践锻炼。选派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就是要使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践中去,在为基层群众服务中锤炼党性、转变作风。这是今后几年机关单位干部直接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不断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增进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教育和引导他们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北流的强大合力,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选派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发展长期滞后,“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三难”问题,光靠基层群众的力量难以解决。选派干部驻村指导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群众送政策、送思路、送科技、送文化、送项目、送温暖,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既是响应中央号召的积极行动,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客观需要,对于建立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广泛发动各行各业、各界人士,以多种有效方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选派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是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下基层锻炼是我们党培养教育干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年轻干部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越是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的地方,越能够经风雨、见世面,越能够增胆识、长才干。我们这次选派的干部,大都是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很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年轻干部,希望大家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抱负,发挥作用。

二、明确职责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机关单位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总的要求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积极配合所驻村党组织,在宣传方针政策、服务经济发展、办好事办实事、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组织建设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各项事业明显进步,基层组织明显加强。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认真学习文件,掌握政策精神。驻村开展指导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认真扎实学习中央、自治区、*市和北流市委有关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文件,以及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意图,吃透政策精神,增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既要加强自身政策理论武装,又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解释,把党的政策不折不扣地交给农民群众,把党的温暖原原本本地送到千家万户,使党的强农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要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着眼于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转化为指导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本领和能力。

(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情况。同志们一定要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养分,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密切关注农业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及时把握农村经济社会的新动态,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要注重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工作的根本依据。总之,要通过调查研究,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三)创新工作方法,打开工作局面。一要加强规划指导,根据当地农业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情况,帮助所驻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培育优势主导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二要加强政策引导,找准支农惠农政策与当地实际结合点,按照政策导向规划有地方特色、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扶持,最大程度地扩大当地农民的政策受益面。三要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开班培训、现场示范等方式,加强信息、科技、流通等服务,帮助农民找准增收路子,拓宽增收途径,发掘增收潜力,增强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能力。四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开展。五要根据当前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乡村治理方式变动的新特点,通过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村屯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形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组织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有效办法,努力建立引导农民自主建设管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参与的长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四)解决突出问题,多办实事好事。一要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帮助所驻村搞好村庄规划工作,抓好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切实增强村屯建设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二要突出建设重点,突破薄弱环节,区分轻重缓急,着重搞好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尽早让农民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切实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三要积极推动“城乡清洁工程”向村屯延伸,重视村容村貌治理,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组织农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引导农民改水、改厕、改厨,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四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体的保障问题,围绕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健全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实施农村特困人口危房改造、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等方面,加强政策衔接,抓好组织实施。总之,要坚持每年集中力量办几件既反映当地大多数群众普遍愿望又照顾部分群众特殊要求的实事好事,通过几年积累,使农村面貌有较大改观,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五)突出重点,抓好关键。一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化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配合当地党委抓好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不断扩大党的覆盖面;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要结合开展转变干部作风、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转变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形成“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作风。二要切实加强农村计生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规章和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要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规章和制度,把计划生育同发展经济相结合,同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同建立幸福文明家庭相结合,努力做到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形成村级开展经常性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三要切实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建立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有效预防,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要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为载体,通过抓好管理,实行村务公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着力推进依法治村,稳定农村大局。

(六)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驻村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坚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在实践中强化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按照“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要求,做任何工作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需要和现实的条件,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超越农民的承受能力,不搞瞎指挥,不做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不弄虚作假。必须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在各项工作中精打细算,严格把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必须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在群众中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使自己经得起组织的考验、群众的监督。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高度重视选派工作。选派机关单位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原则上按照市委下发文件规定的选派办法执行。派出的干部必须思想素质好、有实干奉献精神、年龄在5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各级后备干部以及近几年来进入机关工作、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要优先选派。要结合推进干部队伍“两个源头”建设、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和领导干部联系点、扶贫联系点、县域经济联系点工作,抓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工作,把转变干部作风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二要上下联动搞好协调。这次选派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实行市、镇联动,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基层办具体负责,新农村办、扶贫办等部门协调配合,统筹搞好驻村安排,避免交叉重叠,确保实现278个行政村全面覆盖。为了便于沟通协调,以镇为单位成立22个工作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1-2名,组长由市委派出的一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担任并挂任派驻镇的党委委员、副镇长;党员驻村指导员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非党员驻村指导员挂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组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各镇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配合搞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当好表率,管好队伍。指导员之间要发扬团结友爱精神,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关心支持指导员工作生活。农村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提供便利。要注意安排好驻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市里将从实际出发安排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各派出单位要当好坚强后盾,做到工作上多支持、政治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尽量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指导员生活用品由所在单位购置或一次性补助200元,市直部门所选派的指导员,驻村期间所在单位按下乡标准补助,回单位报销,所在单位要予以解决。单位领导每季度要带头到联系点指导工作1次以上,尽可能为新农村指导员和驻点村开展工作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