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新课标

语文新课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24 14:35: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新课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新课标

第1篇

关键词:自主;发展;探究

一、概述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现状

我国的新世纪教育改革开展已经小有时日,当今新一轮的初中教育改革亦筹备启动。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新课标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刻地走进教学。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新要求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可见新课标是一场综合性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力度,并且新课标的出台避免了知识的单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感知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探究性学习现状

全面且个性地培养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应试影响,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受教育时间长,不过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习的语文学习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机械的记忆学习并不能得到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会日益偏离素质教育,很难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转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能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教学,等待和默默接受是不能够使学习达到主动追求知识所能达到的作用的。显而易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从语文学科中选择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创建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方法

1.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联合国曾经提出,“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既要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科学地加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枯燥无趣的语文“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然会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性潜质,并且现代教学手段的确可以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当代的初中生对现代科技前端有着极大兴趣并且掌握得比较扎实,教师可以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和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4.

[2]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04.

[3]王先需,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语文新课标 实施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追求变革与超越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的战略决策,为此,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兴起。我们都知道,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性措施就是全面推进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2011年,继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之后,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并颁布了新课标的修订版。在此之后,语文课堂的确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然而,语文教育达到其理想境界了吗?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1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语文教师课改意识淡薄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体现在语文课程上,就是要求语文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但是,就目前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现状看,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意识淡薄,语文课标的实施总体仍是高观点低操作。通过对某市个别小学生、初中生的简单访谈了解到,语文教师虽都学习过新课程标准,然而,他们一般用传统的经验解读课程标准,其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更新。即使一些注重在其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师,其指导也显得粗放,“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在课堂中得到实现。

1.2学生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尚不够适应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教学建议”提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基础教育一直重视“双基”①,但是,就目前对中小学随机抽取一个年级的30名同学的调查中发现,无论小学生还是初中生,他们在转变学习方式方面表现欠佳,他们中的大多数仍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不能真正融入到新形式的教学活动中。

1.3家长的态度制约了新课标的落实

本轮新课改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语文新课标中,遵循低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工具性的课业份量减少,而增添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例如,1~2年级的识字要求降低,增添了诸如“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等要求。然而现如今的中小学生,学校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家长却把子女送到形形的辅导班,导致孩子长时间处在疲惫状态,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这其中既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的导向,也有家长在应试导向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对孩子升学的过分焦虑。

2产生问题的原因

2.1教师对新课标存在抵触心理,不能全面解读语文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结合现实需要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的,它既是现实的,也是超前的。但在老一辈的语文老师眼里,经验胜过理论,对新课标的学生存在一定抵触心理。而新一代的语文教师是在以单一工具性为特点的语文教学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虽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但很容易“跟随”老教师的步伐,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两类教师群体在实施新课标的时候,很难全面解读语文新课标,更不会依据自身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造成改革后的语文课支离破碎,越改越乱。

2.2中小学普遍大班额现象,影响新课标实施效果

新世纪,社会大众对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因此,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是无可厚非的。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小学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而农村地区十年的撤点并校也让农村孩子接受了寄宿制的大班额教育。②大班教学给新课程带来许多不便,对教师管理班级、开展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3社会上,仍是单一的升学观念占上风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高考似乎成了平民步入上层社会的唯一捷径。因此,社会大众“从娃娃开始”关注高考。2013年暑假,对某暑假班的小学生进行非正式的访谈中得知,孩子们选择上辅导班的理由大多是“家长强迫”“为了考个好大学”而家长变本加厉地给孩子报辅导班,是因为“上学才有出息”“出路才多”“不能让孩子掉队”③。这种单一的升学观念不仅不会成为素质教育下的新课标实施的助推手,反而是鼓吹应试教育的先锋。

3改善现状的建议

3.1语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影响极大。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理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用开放的、个性的眼光去解课标、运用教材、实施课堂教学。

3.2学校要寻找有效途径,破除实施障碍

虽然国家一直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每年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城市中小学大班额现象却折射出国家对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总体发展仍不均衡的残酷现实。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坐等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改善这种现状,这是不现实,也是不理智的。我们可以等,但是孩子等不得。因此,面对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庞大的班级规模,学校应该积极进行创新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破除语文新课标实施的障碍,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新课改的洗礼,为他们未来发展作为充分的准备。

3.3社会上,营造适宜语文新课标落实的环境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要更新自己的人才观,把目光从“成绩”量化转到看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上,为新课改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也为新课标具体推行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4总结

自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修订版)》的颁布,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时间,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变,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在新课标的规范下,从关注学生的分数开始转向关注学生个体。这也说明了,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到今天也略见端倪。虽然,新课标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上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在我们这样的教育大国,各地的教育实际情况不一,教育的改革更是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因此,我们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新课改还在推行,素质教育就在不远的明天。

注释

①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② 吕妮娜.新课改在农村小学的遭遇及思考[J].陕西教育,2010(10).

③ 注:此段引号所引的皆根据2013年笔者在某暑假任教时,班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非正式访谈的记录整理的。

参考文献

[1] 杨泉良.语文教学的当下视野[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标 教材

一、当下语文教材建设的忧思

长期以来,语文学界一直存在“工具论”“人文论”的学科特性之争。语文界前辈普遍认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观点,语文是工具,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老教材更多的是强调语本学科的工具性,将语文单一视作重要的交际工具。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传授,忽视语文课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事实,在技术层次上作琐碎的传授和肢解的训练,强调所谓“双基落实”,使语文教学逐渐与自然学科趋同,丧失其应有的乐趣,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

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如果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还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的思考了。学生的作用在于积极地思考、研究,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过程,还是巩固、应用过程,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一个学生来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加聪明,因为他的主要智慧努力应该用在思考和研究上。所以,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发展情况,而不仅仅是唯一的考试成绩。新教材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中学语文教材虽有所改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不足与弊端。对年轻教师来说,他们不能有效的利用教材;对学生来说,这些教材还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兴趣与求知欲。

高中语文教材应该不是考什么,学什么。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应作为考试的附属品,否则其就成为打压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毒瘤。

二、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改革和建设可以说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基于当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我们需要的语文教材应有何特点呢?

(一)走进语文

语文教材就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语文的味。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坚持其语用性,即“在用语文中学语文”。学生要在用语文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用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语文教材应合理地博采文学的、语言学的、文化学的东西在语用学框架下有序的、有选择的重组与整合,形成语文的东西,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以生为本

语文教育作为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一方面应该从选择素质教育对学生需要的角度来编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把那些具有生长型、迁移性和教育性的内容选入教材。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考虑到所选入的教材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是否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比如说经过时间和社会考验过的经典作品的选入,的确合情合理。但是在当下时代,学生的兴奋点是与当下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需要的是具有时效性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材一方面能够坚守传统经典,另一方面要吸纳最新的能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作品。

三、注重实践

过去语文教学仅把眼光集中在这一过程的两极上,没有看到其间的中介环节,所以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方法,试图将技能一下子“倒给”学生,结果遭到规律的惩罚。语文教改要真正有所突破,就要在中介环节上做文章,设法优化语文学习的中间过程。知识由初步接触,经过反复历练到最终领悟、完全内化是一个滚雪球式的渐进过程。经验要靠在语用中一点一点地积淀,不可能一步完成,须要依赖大量的实践环节。过去语文教学局限于教室狭小的空间,省去了很多这样的环节,欠债太多,致使不少技能学生掌握不到位,需来日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补课,才能最终消化,严重滞缓了技能的内化速度,影响了教学效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把眼光局限于课堂讲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寻找新的天地。建立大语文教学圈,就是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放到语文讲读课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讲读——课外阅读——课堂讲读”构成的圈化的能力训练“驿道”,把语文技能放到这条驿道上,一站一站的滚动训练。

就课程的开放性建构而言,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活水,语文教学必然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教师要从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的狭隘空间走出来,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发适合本地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资源。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编写的新理念从不同层面对语文教材观进行了新建构,体现了新时代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是多种现代教育理论、新文化思想和课改经验智慧交叉融合的结晶,深入地探析和把握其思想要义,无疑有助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相文等主编.语文教材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第4篇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说”出来。

命题应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

“言为心声”,作文写的应是心声,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命题应贴近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写熟识的、理解的,写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喜爱的,感兴趣的人和事、物和景,抒发他们的真情实感。这样他们一定会感到有话可说,也一定乐于去写。如果我们硬让没进过城的农村孩子去写“城市的霓虹灯”,让没有去过农村的孩子写“乡村的秋”,他们怎么能写得出呢?农村孩子写不出都市的现代气息,城里的孩子也很难体会到农家秋收的喜悦。

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有话想说。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诉的情况下,我们应诱导他们把话说出来、把情诉出来。凡是学生有兴趣的、感触深的,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有当学生情绪高涨能有倾吐的欲望,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尽可能地营造“说真话”、“诉真情”的氛围,强调让他们想什么说什么,是什么说什么,说出真实的感受,说出真实的自己。如上次(学校组织)同学看了电影《暖春》之后,感触很深。回校后笔者不直接布置作文《观有感》,而是让同学们先说出他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可以是简短的几句话,说出内心最想说的话。结果同学们纷纷登台,有的同学说到动情处还流了泪。听着他们由衷的话语,感人的言词,同学们不由鼓起掌来,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这样他们在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表达的水平。这次的作文同学们无一例外地都交了,有几个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同学还写得相当出色、相当感人。为什么?因为他们有情要诉,不吐不快。

正确评价,适时鼓励,让学生有话敢说。

学生有时有了表达的欲望,可又怕自己说不好被人取笑,因此不敢发言,所以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一些可能是荒诞无稽的想法,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来。我们在引导学生说心里话时,不管他们的想法是多么可笑,行为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感受,我们都应加以表扬。因为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以及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感受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得到赞扬和肯定,当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肯定,其他的同学也会跃跃欲试,这样才会激发说的热情。老师的鼓励、一句赞许的话,哪怕一个赞许的眼神,学生也会激动不已。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而且使说话变成了轻松的事,作文也变成了自觉行动。

文法指导,变“语”为文。

学生的倾吐是一些口头语言,可能是杂乱无章的。教师要做出合理的指导,变无序为有序、变言语为文章。写记叙文,看要素是否齐全,叙述是否合理。说明文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议论文怎样提出论点、运用哪些论据。怎样合理论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等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语言,对学生来说已变成一件较容易的事。他们也有信心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写作中去。

让学生从教室走出去。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有了创作的热情,有了倾吐的欲望,掌握了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但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没有丰厚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也不可能有优美的习作。所以要让学生从教室走出去,因为社会人生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有了胸怀天下的气魄就可以写出精彩的、令人击节的文章。怎样让学生走出去呢?

首先要阅读,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写作知识,增加人生阅历。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因此必须扩大阅读量以阅读促进作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阅读是不定点的写作课堂。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阅读。根据写作的需要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采集有关的信息。也可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阅读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习作、习惯和兴趣,同时促进阅读。同学们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作文的素材多了,再也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其次、在情境体验中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就不会有优美之作。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和生活。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习作条件,帮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活动,游艺活动。让他们去欣赏夕阳的韵致,领略古城小街的风情,接近普通百姓的生活,然后记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体验丰富了,再要求他们根据个人的兴趣,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他们一定会写出富有时代气息、有新意的作文。

第三,批改、评价,让学生参与进来。

传统的批改、评价一直奉行着学生写老师批改、评价的原则。笔者认为这种批改、评价法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收益甚微。老师花费不少心血批改、写评语,而学生仅仅翻翻得分就算了事。缺少学生的参与批改和评价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明确方向,增加信心。

当然,评价应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给予肯定是激励学生参与,树立他们的信心,这样才会使他们写作的主动性增强,从而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5篇

一、紧扣“一点四面”,体现育人功能

高考试题在命制上一般要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这便是所谓的“一点四面”教育功能。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中,“一点四面”育人功能融入得更全面,更深入。笔者试从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等阅读文本的选择与试题命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本的选择与试题命制命题者选用以“发现殷墟甲骨文的重要意义”的材料为文本,充分体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众所周知,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字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条理清楚地分析了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证明中华历史的真实性与史传的可信性、对文字学研究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材料主题集中,层次分明,考生在阅读并完成试题后,既完成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任务,又能够了解殷墟甲骨文这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

其次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者以李锐的小说《锄》为文本,根据考点设置相应的题目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命题者将小说所涉及的当今社会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带来的矛盾作为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试题。考生在试题的引导下,结合文本对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现代科技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思考,反思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其三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者以当代文学家实的文学历程为命题材料。在设置探究题上,命题者要求考生探究实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剥离”和“寻找”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阅读文本后我们不难发现,“剥离”和“寻找”实际上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实的文学作品传承了赵树理、柳青的文学创作理念。但是,在不断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实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果断地选择了剥离自己与赵柳之间的文学关系,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实的行动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解决“传承”与“创新”之间关系的道路,这在当今社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呼唤。

四是语言文字运用题如第17题,图表转述题。命题者以某校设计“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构思框架,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转述其中的内容。这道题延续了2015年的考查方式,其亮点在于将活动的主题直接确定为“中华文化体验”,同时列举了太极拳、剪纸、旗袍、围棋、国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命题者既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图表的转述,实际上也在引导考生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的痕迹,学会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当然,古诗文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此不赘述。

二、从任务驱动式到漫画式作文所带来的争议

2015年高考结束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风靡大江南北。令人大跌眼镜的是,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题华丽转身,“任务驱动型”变成“漫画式”。于是,舆论哗然,更有甚者怀疑语文的复习方向。

笔者认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强调考生写作时应紧扣任务要求,这是为了规避新材料作文所带来的多向性与易套性而采取的命制形式。其优点在于,考生在任务驱动的约束下,有针对性地对材料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出议论文的说理性要求。

那么,2016年各地所开展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方向是否有误呢?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升级版,其除具有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外,还融入对考生说理能力的考查。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考查方式。如果说新材料作文重点在于让考生能够在多向立意中任选方向来创作,那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是让其有明确的方向和约束,既让考生有表达的空间,但又必须说理分析。因而,一个掌握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的考生,实际上写作能力已有很大提升,对付经典漫画式作文自然不在话下。从评卷中所发现的优卷来看,深入分析与说理的文章更受评卷教师的青睐,这正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训练后所带来的亮点。

但是,争议必然是存在的。其根源在于平时复习过分强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试题模式,导致师生的思想僵化。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漫画式作文没有常见任务驱动型提示语就说它不是任务驱动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模式除了2015年的版本外,应该有一种隐性的表达。深究这幅漫画,其实它仍然包含隐性的“任务驱动”。漫画内容描述的是两个孩子因为分数变化而遭到不同的待遇。漫画的整体及两个孩子的遭遇体现出争议性,这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话题争议性是一致的。从纵向角度看,每个孩子的遭遇都代表着一种教育方式、奖惩态度;而从横纵角度看,这隐喻了社会中所存在的奖惩制度问题、教育问题、价值判断问题、尺度等问题。考生在争议性中既可以选择横向的一方进行权衡、选择,也可以通盘考虑,进行思辨性评判。这样思维轨迹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相吻合的。

三、试题微调,更显科学规范性

2016年新课标I卷如往年一样稳中有变,稳是为了所有备考的考生,而变则体现命题者的创新意识及其对考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2016年高考变化较大的主要在语言文字运用题。

变化一,成语题由原来的辨析题变化为六选三的判断题。

成语题的考查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传统的根据语境“四选一”判断正误,命题者选择四个常见但又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将之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让考生进行辨别,这种试题重点在于考查考生的成语积累量。第二阶段是2014、2015年的根据语境辨析成语题,命题者选择三个或三组意义相近、用法有异的成语,编写相应的语境让考生进行判断辨别,这种试题既考查考生的成语积累量,还要兼顾考生对相近意思的成语的辨析能力,能力要求又上一个等级。2016年则改变近两年的考查方式,变化为根据语境“六选三”判断正误,再将其中正确的三项进行编排的命制方式。这种试题考查的重点既落脚于考生的日常积累,还在于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与解题能力等。

变化二,增加关联词语选词填空题,取消原有的选句填空。

近五年,语言连贯这一考点主要以排序衔接题、选句填空题和根据语境补写句子题来体现。其中2011至2014年主要以排序衔接题为主,2015年改为选句填空+根据语境补写句子题,2016年则取消选句填空,直接改为选词填空,只保留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究其原因,一是选句填空与根据语境补写句子在考点设置与考查内容上较为接近,有重复考查之嫌,故只保留根据语境补写句子;其二是选词填空重点在于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这是对近几年关联词语被边缘化进行的一次拨乱反正。

变化三,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题在命制上的微小变化。

2015年诗歌鉴赏题除了考查常规的诗歌考点外,还将诗歌文本与初中阶段学过的篇目进行对比阅读。2016年诗歌鉴赏命制则比较传统,充分体现出“因文设题”的命题原则。

第6篇

针对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初中学生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短时性,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性,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时”施教,对症下药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初中三年的学习过程,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成三个段,并根据每阶段的特征,进行相应的教学计划的调整:

1、七年级的学生,心理处于儿童向少年转变的过渡期,还受到小学阶段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科单一性的影响。既有升入初中后的新鲜感和自豪感,又有懵懂少年的自立性格。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引导,要从小学活动多样性和学科单一性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抓住学生的情趣与爱好,引导学生从小学以形象直观性为主要特点的课堂教学过渡到初中以自觉、抽象性为主要特点的课堂教学。

2、初中的八年级,是学生的初中学生生活的成型期和思想认识的分化期。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意识行为的变化,合理加以引导,最大可能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转型期的“定型”工作。

3、九年级的学生心理逐渐趋于成熟,认识逐渐全面,对自己的前途开始考虑。大部分学生会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在升学与择业方面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而且能在父母和教师的帮助下朝自己的既定目标努力;但也有部分学生信心不坚定,意志不坚强,学习的积极性受情绪影响很大,在克服学习困难上有可能摇摆不定,这种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热情鼓励和细心帮助。

二、夯基固本,先死后活

识记类的语文知识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记忆,如,词句、篇章。这是学生创新的工具和土壤,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是人们认识事物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如果一味地活动、创新、发明,而忽略相应的严谨、积累、模仿,那种创新发展只是一潭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只会让学生陷入耽于幻想而不务实际的误区。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种“做中学、思导行”的观点是深受人们认可的。

三、广采博览,终身学习

学生的阅读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综合的跨学科性,在课堂教学和阅读中肯定要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语文教师不能是只会读书写字的师傅,更不应该是一个督促学生做作业看书的“监工”,而应是一个能够启迪思维的导师、一个学生人格发展的标杆、一盏指引学生正确前进的明灯。从“学高为师”的古训来看,教师也应该在知识的广博方面有所发展。在二十一世纪,“终身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主流,作为这个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7篇

一、教育管理者应为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清除路障

从课程教学管理层面看,相关主管部门和学校等各级教育管理者首先必须勇敢冲出旧评价的樊篱,清醒地认识到新评价对于解放师生教与学的创造力的意义。只有真正转变传统的偏重于量的检测的单向度的课程评价思想,而转向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双轨整合的路径,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趋势,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新课程的稳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自然发展为个人化学习,个人化学习则自然要求要有与之相应的个人化的评估反馈机制。而着眼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质的评价,就是一种比较合乎人性的评估反馈机制,“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之一,包括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等等”(胡中锋、黎雪琼、刘桂秋《论新课评价中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的整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原则就已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已经渗透了质的评价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是这种评价体制的延续和深化,而不能因为有高考在前,而将评价异化为片面以高考分数测量来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教与学的效能评估的唯一标杆,并以之为紧箍咒来束缚语文教师,从而导致“新课程旧教学”“新课程旧考试”(就2007年海南、宁夏两个高中语文课改试验区的语文高考命题看,仍然被笼罩在旧的高考语文模式的阴影下)现象的出现。

其次,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将课程评价的理论理性切实转变为课程评价的实践理性的勇气,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细化、实化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的具体标准与操作程序。从便于新课程教学实践的角度看,课程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案、规程应先于课程实施,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改、完善。然而,当下我们面临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新课程实施了,却没有配套的新的语文课程评价切实并行,而往往流于表面与语文教材教学进度关联、实际与高考挂钩的书面限时测试。如此一来,课程标准关于新评价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就虚化为了空中楼阁。让一种新理念根植于人心,难;而更难的是执行,即让新理念成为看得见的行动。因此,为教育管理者松绑,卸下固有的单向度的量的评价的枷锁,是最迫切需要的。

二、教学执行者应该为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开拓道路

从学校课程教学实施者层面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扮演好新课程评价实践“改革者”的角色。首先,从思想意识层面来看,要认识到彻底转变狭隘评价观的紧迫性。要扭转单一的量的静态评价的思想,而代之以发展性评价;亦即不仅仅热衷于高考的分数,更要关注教学全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增强、情感的丰富、素养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教师有必要学习、掌握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相关基本理论和知识。其次,要在评价的具体操作行为上尝试行

动研究。当前,高中语文课程实行“必修”与“选修”并行的模块结构课程,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领域内的各类课程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与要求。作为课程执行者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把这些评价的内容与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细致的评价方案,努力建构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

从评价方式来看,应该采用多形式、多侧面的评价手段。首先,要改革、优化传统的量的评价的手段,提高高中语文书面测试命题的信度和效度。传统的量的评价重结构的严谨性和量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书面的测试上,比如会考、高考等。书面测试的命题应该知识、能力、素养三者兼顾,而以素养为重,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体现所考即所学的原则),能最大程度地检测学生在一个特定学段之内的语文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素养形成所达到的水平。其次,要研究质的评价技术在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评价操作中的应用。比如,通过情景活动、课堂观察、过程记录、学习日记、语文综合性学习、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袋等等途径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三、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要落实主体多元的原则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程评价是一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新课程评价则强调主体多元评价,它吸纳了学生、家长等多个评价者参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尊重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师学生”评价,应该发展为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生”评价,以及与以其他评价者为评价主体的多维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层次,不应仅仅由其任课教师来认定,还要吸纳同学、家长、其他科任教师、学校、社会团体等评价者的评价意见。这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语文素养。主体多元评价可以弥补旧评价的一个缺陷:因传统的一元评价所产生的偏见乃至歧视,压抑了一些有某方面语文特长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在书面测试中成绩并不突出或者很差)的学习兴趣。它可以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丰厚其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真正体现“全人教育”的特质。

四、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要注重全过程的评价

第8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能自己主动的参与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自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1.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如教学《麻雀》,我讲到:”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救小麻雀”从而体会了伟大的母爱,随即有一个学生胆怯的说:”课文里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微笑的表扬了这们同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时其他同学的思维也被激活,大家再次深入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亲子之情.”

2.建立合作小组,提供自主探究的合作伙伴

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在自主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竟争”的氛围.在自主探究中,各组进行有计划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纪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从小学教学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和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需要营造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树立自信心,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

4.选择合适的问题,加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