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16 07:40:21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第1篇

将用户、终端、网络、模态联系在一起,需要贴近复杂的环境,贴近异构终端、异构网络环境,尤其是能够符合三网融合环境的需要,而在这种环境下,用户首先通过终端,经过各种异构网络接入三网,再统一链接到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用户才能使用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海量的信息资源[9];学术界一直研发新一代信息网络,国外的参考文献主要包括文献[10][10]、文献[11][11]、文献[12][12]、文献[13][13];同时现有技术中能够链接终端、三网和系统的主要是张宏科教授及其团队的一体化标识网,该技术通过接入标识代表终端的身份,通过交换路由标识表示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连接标识作为服务连接和用户身份的标识,服务标识表示业务的各种服务,该技术对流媒体、话音、数据等给予支持,该技术相关的参考文献主要包括文献[14][14]、文献[15][15]、文献[16][16]、文献[17][17];基于此进行研究。

1.1用户、终端、网络的研究

为了研究用户模型,首先研究用户如何使用云平台下的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用户接入到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必须使用终端,通过网络接入。在这个过程中,终端呈现异构化、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①终端目前可能使用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中的任何一网,可以通过WLAN、WWAN、Internet、PLMN、HFC、传统CATV、Ethernet和OAN中任何一网,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也可能使用其他网络,其网络方面的特征呈现异构化、多样化;②终端类型和型号都很多,其功能、用途等明显不同,造成构造的不同和复杂化;终端和网络的异构化、复杂化、多样化,造成了其效果差异化很大,主要体现在:①显示效果方面;②音效效果方面;③网络方面;④计算复杂度方面;⑤可用空间方面。从显示效果的角度来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终端不同,其显示屏幕的大小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手机和电视的差距是最为显著的之一,笔记本、PC等终端设备屏幕往往适中,显示屏幕大小的不同一方面和用户持有终端是否便利有关,另一方面关系着用户浏览信息资源时屏幕的尺寸和效果。②终端不同,其显示所使用的分辨率不同,体现为显示时的效果明显不同,如显示时的清晰细腻程度、拍照取景和视频播放的效果等等,而且部分终端的分辨率是固定不变的,无法进行调节。③文件的格式不同,其显示效果可能不同,例如常见的视频格式有AVI、MPEG、DIVX、MOV、ASF、WMV、RM等,不同的格式记录相同的视频信息,其显示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④显示效果的程度决定了用户视觉角度质量的高低,其对于文本、图片、图像、单一的视频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对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效果也是有一定影响的。⑤显示效果的程度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不同的用户是不同的,其高度影响高度依赖视觉的用户,但当用户不依赖于视觉的时候影响则不大。从音效效果方面来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终端硬件不同,其发声所用的效果不同,即使终端硬件相同其发声的效果也可能不同,例如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果其声卡是集成的则往往没有独立的声卡效果好,同样不同厂商所生产的声卡效果往往也有一定的差别,不同时间、不同技术所生产的声卡效果也往往不同,但音效效果在设备、设置、播放内容等完全相同的前提下是一致的。②不同的音频文件,其效果可能不同,首先数字音频技术指标采样率、压缩率、比特率、量化级,分别控制单位时间内波形采样的数据数量、音乐文件压缩前后大小的比值、记录每记录音频数据一秒钟所消耗的比特值的平均值、用多少位二进制的数据描述的声音波形;其次,不同的音频文件格式不同,其音效的效果也可能不同,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WAV、MP3、WMA、OGG、APE等。③对于部分终端来说,音效效果是可以调节的,但依然存在音效无法调节的终端。④音频效果的程度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不同的用户是不同的,其高度影响高度依赖听觉的用户,但当用户不依赖于听觉的时候影响则不大。从网络的角度来看,①目前大部分的电视网依然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存在单向和双向的问题,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单向和双向的问题最终会被解决,但是目前一段来说其依然是问题的一部分。②网络不同登陆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如果用户借助电信网登陆和使用服务有两种模式,其一是通过以点播为基础的短信息服务,需要利用短信服务的平台来传输信息,由于其平台经常是第三方提供的,因而实时性往往较差;第二种方式则是通过GPRS网络,这种方案的缺点是覆盖率较差、传输速度低、费用高,但可以实现实时。从计算复杂度方面来看,终端之间的差异很大,以电视网的机顶盒和电视机来说,即使运行一个非常简单的动画也会非常困难,而相同的困扰在计算机上往往不存在,换句话说计算复杂度高的资源无法在部分终端上运行,但同时部分终端上如果使用计算复杂度低的文件则也会浪费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同的终端适合使用的信息资源在内容、格式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从可用空间的角度看,如果可用空间的大小无法支持对应的操作,则后续的操作无法进行,同时可用空间较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算速度。对于可用空间的大小,不同的用户可能会有不同的定义,部分用户可能对终端的最小可用空间有自己的要求;还有一部分人对最小可用空间没有要求,但是最小可用空间不够用的时候会有自己期望的行为和操作。

1.2用户行为研究

用户的行为,①指用户使用云平台下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行为,其根据用户的身份、目的、习惯、兴趣等不同而不同,用户可能是进行检索、获得、修改、保存信息资源,也可能是对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如计费等;既包括其行为的种类、参数,同时还应该包括其行为所导致的结果。②用户的行为受到其本身的制约,既要受到其身份影响,又受到其兴趣和目的影响,但最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可以通过用户的行为获得用户的信息,并做出调整,以便更精确地认识和了解用户。

1.3用户偏好研究

用户偏好,指用户在考虑服务或者商品的时候按照其自身意愿所做出的带有倾向性的符合理性的选择,是用户理性、认知和心理感受权衡后的综合结论,是用户个性化的体现。在云计算平台下的图书档案管理系统中,其可以作为个性化服务推荐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由终端、网络等带来的与视频、音频、可用空间等有关的偏好信息,此偏好信息用于确认用户偏好的信息资源的模态类信息,在此类偏好中用户往往偏爱一种或者几种终端,同时对于不同终端参数设置有不同的偏好;②用户偏好的信息资源内容方面的信息,包括学科、方向、难度等,这种偏好主要来源于用户原有的背景如职业、专业、知识层次等,并随着用户的发展而改变;③其他偏好,主要包括终端、所途经的网络、所在的位置等;④用户ID,用以唯一地标识和区别用户。

2用户模型研究

2.1用户基本信息模型

根据对用户、终端、网络的研究,建立用户基本信息模型,包括三类信息,分别是用户信息、终端信息和网络信息(详见图1)。其一是用户信息如用户ID、姓名、身份、年龄、知识层次、密码、密码提示问题、组别,其中①用户ID、密码是不可以省略的,其需要在用户登陆的时候确定用户的基础信息,同时用户ID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是唯一的,也就是说所有用户的ID是没有重复的,是“独一无二”的;②身份、年龄、知识层次三项可以用于辅助确定用户的身份,以便在后续用户偏好模型未获得具体信息之前初步判断和获得用户的偏好信息,但鉴于部分用户的特殊性某些情况下是允许被省略的;③用户信息可以通过组别确定用户的权限的确认。其二是终端信息包括终端ID、终端参数等,其中①终端ID用于确定接入和登陆到图书档案系统的终端的身份,通过检索对应于终端的数据表可以获得包括其使用者、终端的类型、终端的基本参数及范围、终端的可能配置等的信息,可以初步确定终端的信息;②终端参数包括的是显示参数、音效参数、计算复杂度参数、可用空间参数,显示参数和音效参数分别是用户提供的其习惯使用的显示、音效参数的设置,而计算复杂度参数需要通过终端ID判断用户终端的具体计算复杂度获得,可用空间则需要在图书档案系统运行的时候通过其与终端之间的通讯获得;③终端信息中终端ID是不可以缺省的,但终端参数是可以缺省的,在缺省的状态下,系统依然可以通过终端ID获得终端的类型及基础的参数范围,再根据参数范围进行其他的判断,同时由于计算复杂度参数和可用空间参数不需要用户提供,因而也可以在缺省的情况下获得。其三则是网络信息如网络类型、常见位置等,其中①电视网的单双向问题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需要给予重点关注;②常见位置,是用户通常使用终端接入和使用图书档案管理系统服务的位置;③网络ID,用以唯一地标识和区别网络。关于用户基本信息模型,需要注意的有:①用户基本信息模型虽然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但是其是一个整体,可以通过数据库表示出来,其中的每一条记录都只说明的是在某一种情况下用户使用某种终端通过某种网络接入和使用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具体设置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参数,每个用户的具体信息可以不只一条而是若干条记录的组合。②用户基本信息模型的三个子模型,可以通过一个数据表体现,也可以分成用户信息表、终端信息表、网络信息表三个数据表的组合来实现。

2.2用户行为模型

用户行为模型,主要用于记录用户的行为、状态等信息,其由用户ID、用户行为、行为参数、状态参数三个部分组成,其中①用户的行为用于记录用户状态变化的原因,同时可以从中获得用户基本信息模型的部分信息,同时也可以完善用户偏好模型;②用户行为参数用于说明用户行为的细节,是用户行为有机的补充;③状态参数,用于表明经过用户的行为之后用户的变化。

2.3用户偏好模型

用户偏好模型是用户服务推荐的基础,其主要包括3个方向,其一是对所获取资源的模态倾向性,是与终端相关的,其中包括格式、显示性能、音效性能等,其大多数属性是范围;其二则是对信息资源内容的倾向性,主要包括用户的身份、年龄、知识层次、专业等;其三则是用户通常所在的位置区域,可以用于以就近原则对其提供服务。

3关键技术分析

3.1用户模型应用研究

从用户登陆并使用系统服务的角度看用户模型,用户通过终端接入计算机网、电信网和电视网三网中的一网,可以利用一体化标识网络技术连接到系统,通过终端ID确定终端的身份(终端信息模型),通过终端所在的位置、IP等可以获得对应的网络信息(网络信息模型),通过用户ID和密码登陆系统进而系统可以确定登陆的用户(用户信息模型),如果需要调用用户偏好模型可以根据用户ID在用户偏好模型中检索相应的记录则找到对应用户偏好的信息(用户偏好模型),用户使用过程中会有所操作记录下用户ID、相关操作及对应参数则可以将信息添加到用户行为模型,根据用户ID可以从用户行为模型获取相关的参数则可以获得对应信息据此可以修改和完善其他模型。对于用户模型的应用,本文认为:①对于信息资源的检索和使用,既涉及到用户对信息资源模态的偏好,又要涉及到用户对信息资源内容的偏好,同时还涉及到用户所使用的终端;在检索的时候首先要根据终端信息模型和网络信息模型判断终端和网络的特性,获得支持的模态的信息,获得显示、音效、网络、计算复杂度、可用空间等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和模态结合结合用户的偏好以集合的形式进行交的运算进而缩小可以接受的信息资源的模态范围并将其作为用户即时信息资源模态的偏好,再通过用户偏好模型内容倾向类偏好可以获得用户对信息资源内容的偏好。②显示、音效、网络、计算复杂度、可用空间等的变化会带来很多不同的情况,需要形成对应的策略,该策略既要符合用户的意愿,又要符合运营商等商家的利益,同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并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相应的阈值来划分对应的范围,根据阈值与当前值差别的组合来判断当前所处的情况,当差距过大或者达到阈值的时候可以按照对应的既定策略采取行动,如在许可的情况下重新生成对应的信息资源、只发送部分信息资源、压缩等。③用户基本信息模型中用户信息模型、终端信息模型和网络信息模型需要相互结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使用的时候相互辅助;同时用户基本信息模型、用户行为模型和用户偏好模型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通过用户ID彼此关联。用户ID在整个模型中是唯一的,其作用是唯一地标识一个用户,以便与其他用户区别。

3.2用户模型的初始化与完善

本文认为用户模型的初始化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①用户注册的信息②利用调查研究等方式从侧面获得的用户信息;③利用公众的大众化特征获得,其实质是首先获得用户基础信息模型,然后再从用户基础信息模型获取数据,以基础信息模型数据为基础结合概率归类和整理,去生成用户偏好模型和用户行为模型的初始数据。本文认为用户模型的信息完善与补充,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修正的动态反馈过程,通过机器学习对参数的重新估计和修正提高了预测的精度,进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可以为个性化服务推荐打下基础。其实质是通过训练来逐渐完善用户行为模型,再根据用户行为模型逐步完善用户基础信息模型和用户偏好模型。具体的实现上,本文认为①用户行为模型可以作为执行单元,学习单元通过用户行为模型提供的信息根据用户基本信息模型和用户偏好模型建立并改进知识库,执行单元格局知识库中的知识执行任务,再将执行后的信息反馈到用户行为模型作为下一步学习的资源。②可以用命令序列作为最小单元描述用户行为,通过定义两个序列、两个状态之间的相似度来代表和判断行为模式之间、状态之间的相似程度;模型工作的时候,计算序列相似度来判断行为和状态的变化。

4结束语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第2篇

一、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提高办公效率。在以往的文书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过程中都需要手工操作,而且对后期的文书档案进行修改时还需要拆卷拆件重新整合,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办事效率也低下,而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化处理技术,文件资料的收集、储存、分类、利用都变得十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便于规范保管。传统的文书档案虽然也制定了整理规范标准,但是由于是手工整理、录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强,想把某一文件归为哪一类往往在工作人员的一念之差,而利用了信息化管理技术,客观规定哪一类文件规整为哪一个系统,都由系统程序做了硬性规定,不仅方便规范管理,而且也有利于查找。

(三)便于查阅利用。基于计算机文书档案处理系统,使纸质的文书档案转变为电子文件,使得文书档案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查寻需要的内容,便于档案的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查准率,这些都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

二、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档案管理人员不适应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计算机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一现状极大制约了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发展,部分档案工作者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或者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懂得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或者缺乏应用的动力,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从目前来看,许多档案部门缺少高技术人才,其中的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更谈不上档案信息化建设了。

(二)档案的安全性缺少保障。电子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的内容不仅容易变化,形式也易于修改,不能保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使其失去参考价值。而且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不固定,可以在电脑、U盘、移动硬盘之间传递,很难认定那份为原始文件,而且这些存储介质易受磁场、电磁波等影响,需要经常做好备份,这些都对电子文件的保密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文书档案在信息化管理中去弊存利的对策

(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技能。随着文书档案规模的日益扩大,档案内容的日益丰富,档案信息载体日益多样。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懂档案信息管理的高科技复合型人才,为档案事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证。首先要加深对提高政治素质的认识,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档案人员的内在要求。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培训内容要因需设计,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安排上,除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外,应加大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重视网络知识教育,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

(二)提供安全技术保障。由于网络环境的不安全性,档案信息在网络上公开要保证信息安全,要对的信息进行筛选,可以主动公开的档案信息可以在网上,涉及个人、单位的保密信息只提供阅读目录,并采取访问权限、身份认证等保密措施进行保密,涉及国家秘密的禁止,从而保证档案信息不被非法访问、篡改、丢失、泄露。在这基础上,安全防护软件开发也需要更新换代,在技术上设置防火墙,实行访问人身份认证。把企事业单位内部办公网络和互联网分离,外部电脑无法访问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无法查看在内部流转的文件。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第3篇

1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1.1办公效率大幅提高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于手工操作,要求资料收集完整、齐全,避免漏写、漏抄;用笔规范、耐用,字迹工整、清楚;分类、统汁准确无误,结果又费时,又费力。在应用计算机软件之后,文件资料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等环节变得十分方便、有序,无论是起草文件还是办理传递,都变得简单易行。

1.2文件和文字信息得到充分共享

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管理中,企事业单位由于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使得大量信息闲置在文件柜中,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还造成文件和信息查找困难。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后,档案管理由案卷级深入到文件级,由单途径管理发展为体系管理,由对档案外部特征(目录)管理到内、外部特征(目录和内容)合并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档案信息与载体分离利用,可与其他信息系统建立互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对所调阅的信息资源作出适时响应和脱机处理,可以保证很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并且通过网络服务这个宽广的平台,可以了解其他档案工作部门概况、工作的重点和档案管理信息动态。

1.3电子文件保存的稳定性

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长得多。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如在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等情况下,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在档案工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电子文件则不同,随着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储存、读取电子文件的设备日趋成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如VCD、DVD光碟,小容量的闪存U盘,大容量的移动硬盘等。这些载体的普遍特点都是存、读方便快捷,易于传递,且储存时间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小,不易损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1.4提高了文件传递的速度和安全性

在日常公文办理过程中,办理人员私存文件或文件在传递过程中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文件传递的传统手段是靠邮政系统,传送时间受距离长短的限制。同时,文件还可能因为其他原因造成丢失或延误,给档案人员归档和其他人员检索利用造成很大不便。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2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电子文件保密性受限制

电子文件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使得文件保密性变弱。电子文件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可防止伪造电子文件和在原稿上增删改,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总是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从而使人们感到把握其内容原貌的困难。电子文件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将电子文件输出,无法从字迹上分辨其原始性,而且不能为每一份电子文件盖印或亲自签名,也就无法借助印章或签署的字迹来判断一份电子文件是否为原件。以上的种种问题都对电子文件的保密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网上窃密技术不断发展,进入网络中的任何文件都再难以做到绝对保密。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第4篇

文书档案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技能《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作为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处理文书、管理档案的能力。市场对文秘人才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文书与档案》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扩招,大批毕业生涌向市场。市场上出现了“就业难、招工难”的现象,为何?因为企业缺的是技能人才,而应届毕业生实践技能水平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新型办公设备的出现、公文和档案电子化,传统模式的办公室文书、档案工作方法得到改进。这些对技工学校文秘专业学生处理文书、管理档案的技能提出了新要求。

另外,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缺乏学习兴趣。只有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二、《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以往该课程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法老套,上课枯燥,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

2.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

教学中,主要讲授知识点,甚至有些实践内容都改为口头传授。比如,讲授关于电脑处理公文、档案等知识时,学生基本上接触不到电脑、档案办公环境、文书处理的办公设备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只能纸上谈兵。

3.教材落后

我国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在逐步优化,不断发展。传统的教材没有与时俱进,知识陈旧。比如,计算机辅助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教材中阐述这方面的内容比重太少,不足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该知识点。又如教材理论知识多,内容很少涉及到实践环节、工作情景模拟等,不能为学生提供工作环境所要求的知识。

三、《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要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弊端,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之外,可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进行交互式探讨的过程,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案例分析教学的过程中,可灵活使用讲授法、讨论法和角色互换法等进行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讲解档案库房管理要求时,要求学生分析一个新建档案馆内照明条件的案例,大家讨论、分析这个档案馆设计是否有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得出此档案馆设计违背了防光原则。又如播放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中的纪录片《溥仪新生记》,片中有证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如何改造成功的档案资料。要求学生讨论分析纪录片中出现了何种类型的档案,以及分析档案利用的途径和重要性问题。这些方法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专题讨论法

课堂专题讨论是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开设的参与式教学环节,能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

《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首先,教师要选择好难度适中、值得讨论的选题;选题要考虑技工学校学生的知识积累,能让学生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展开讨论,避免讨论冷场。比如采用“比较纸质档案、新型载体档案保管,并举例说明各自的优缺点”的选题。这两种档案的很多原始资料是学生经常在生活中接触的,如文件、照片、录像带等,学生容易理解。

其次,是课堂分小组讨论,一般以5人左右为宜。技校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有待加强,学习主动性不够高。人数过多,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或者干私事。人数过少,达不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讨论会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畅所欲言,甚至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在比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也能加入小组讨论中来。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要巡堂指导,起到监督、指导作用。

讨论结束,每组派代表发言,促进各组交流意见,扩大他们的思考角度,保证讨论效果。最后,教师小结。

3.讲练相结合

《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知识是技工学校文秘专业学生必考证――秘书资格证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考证内容,布置适合学生做的练习,让学生多思考,巩固所学知识,为文秘专业学生考证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可从学生做练习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4.专题讲座法

文秘专业教师的知识面、实践能力有限,需要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定期地做有关文书与档案管理的专题讲座。通过讲解他们的工作体会,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工作实际情况,从而借鉴他们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少走弯路。

5.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即安排一定课时组织学生在校内档案室、办公室或校外实习基地从事具体的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环节,将理论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工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工作体验感。实习期间,学校还可聘请档案专家讲课、现场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

6.情境模拟教学法

教学中可加大实训比重,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比如,设定一个收文、发文的工作情景,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模拟收发文的工作流程,完成情景中所要求的文书写作内容。学生能深刻理解收发文的流程以及文书的写作格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还可将学生的情景模拟录成视频文件,播放给学生看,学生找出情景模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指正,达到最终教学效果。

又如,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进行档案纸质分类,拟写案卷标题,编制立卷类目、档号、目录、备考表等。教师还可提供部分新型载体文件,让学生上机房模拟管理电子文件、对新型载体文件归档。这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文件与档案管理和各类信息处理的能力。

7.参观调查法

教学中,教师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档案管理部门,比如档案馆、档案室、办公室等。让他们实地了解档案部门的工作现状以及不同种类档案管理方法等。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撰写调查报告。参观调研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调查研究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档案管理实际情况。

除了以上七种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考核方式等来改变《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该课教师可与校外文书档案实训基地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训计划和方案,编写适合技校学生学习且与时俱进的校本教材。考核方式上,将实训成绩、测验成绩、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调研报告、课堂练习、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促进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对文秘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健平.浅析技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2]沈蕾,孙爱萍.《文书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档案学通讯,2009,(3).

[3]孙玉梅.课堂讨论的形式与操作[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2).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第5篇

现在,我国众多公共图书馆中大多数图书馆的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阶段,即以纸质档案为主,主要依靠手工操作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档案检索的速度非常慢,导致检索效率低下。综合来说,传统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管理观念滞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图书馆档案的管理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这是由于一方面图书馆受到资金及信息等客观条件的束缚,更重要的是管理层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往往从眼前利益着想,忽略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是这种管理观念的滞后,才导致公共图书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一直未能开展。

1.2工作制度缺乏。很多公共图书馆没有一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以至于出现了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者、管理责任不明、分工不清、管理人员混杂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时常出现档案文件分散、档案无法准确查询甚至丢失的现象。

1.3档案利用率低下。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大众的需求,然而由于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存在一定滞后性和不完备性,因此难以及时地充分地被广大用户所利用。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档案资料所涉及的信息太过丰富与广泛,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快速准确地被用户所检索,使得档案信息利用率极其低下,其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鉴于上述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的档案资料应运而生,它将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取代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档案资料将成为图书馆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图书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阻碍

2.1资金问题。由于我国很多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的条件相对较差,而新型档案管理模式的运用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购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而这对于本身经费不足的公共图书馆来说,成了制约当前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最直接的问题。没有资金的支撑,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2.2技术问题。实施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操作、传输、存储、检索、利用等,它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实现图书馆用户的高效办公,但是,构建这样的数字平台受到了相关的技术条件的制约,许多公共图书馆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导致数字化工作迟迟未能开展。

2.2.1纸质档案数字化转化的规范性问题。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需要扫描、处理、存储等工序,此项工作需要有规范化且标准化的技术操作才能保证纸质档案转化成数字化产品的质量。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使工作人员在做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等工作时,可以参照标准完成,确保纸质文件的正确转化。

2.2.2数字化档案的信息安全问题。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带给人们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技术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管理数字化档案的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问题。计算机硬件有可能会因为生产厂商、使用年限、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而出现硬盘、磁盘、光盘、服务器设备破损等故障,这就会对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数字化档案数据造成一定的破坏或缺失,从而致使数字化档案信息的长期安全完整存储受到严重威胁。(2)档案数字化计算机管理软件出现故障问题。公共图书馆的档案资源经数字化转化之后,必须有一个生命力很强大、稳定性很好、可操作性与灵活性较强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实际管理工作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先进、接口灵活、保存数据类型一致、信息能共享的标准化软件系统,因此,在数字化档案数据的管理操作过程中,通常出现软件系统崩溃等故障问题,致使数字关于公共图书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探讨化档案信息遭到破坏或缺失。(3)档案数字化管理计算机遭遇网络黑客或病毒的入侵问题。近几年网络安全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如网络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等,一旦计算机遭遇黑客攻击或病毒入侵,一般都会瘫痪,甚者丢失全部数据,这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这方面专业防护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4)计算机软硬件不兼容及系统更换出现故障问题。纸质档案数字化,是从原来的纸质载体转移到了磁盘或光盘等新载体上,当原有数字化档案管理计算机软硬件或系统过时需要更新(更换)时,就很可能会出现计算机软硬件不兼容或系统不兼容问题,从而导致计算机出现死机或蓝屏等故障,进而丢失数字化档案数据。(5)管理人员对档案数字化管理软件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问题。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在我国还不成熟,很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很专业的管理知识,因此,在对计算机数据安全维护的时候,可能会误删某些文件或误点某些不可逆转的操作程序而致使软件与计算机出现故障,进而导致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缺失。

2.3人才问题。首先,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对数字化建设缺乏了解,同时受到身体等原因的限制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接受的效果并不明显,对于高科技的运用能力差,因此,对数字化图书馆档案的管理能力较差。其次,公共图书馆档案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奇缺,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专业人才稀缺的现象,比如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很多高校也没有开设能满足公共图书馆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的课程,这也是我们所要重视的。最后,由于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很多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一个人精力和专业能力始终有限,不能保证自己在有效的工作时间里准确地录入相关的档案信息,从而造成工作失误。

3实施公共图书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管理观念与时俱进,多渠道筹集资金。现在,构建数字化的公共图书馆是时展的必然的需求,因此必须重视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工作。各地公共图书馆必须设法力争上级领导对本地公共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只有经费及时到位,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而且,图书馆如果要获得长效的发展资金,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和地方性法规、政策的支持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另外,除了政府部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外,还应该加大对图书馆功能的宣传,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图书馆的改革和创新,吸引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金,进行相关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3.2合理制定纸质档案数字化转化的技术规范。①纸质档案扫描工作:应该根据幅面的大小、纸张的状况、页面颜色、字迹清晰度、是否带插图、档案重要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扫描方式;②扫描后图像的处理工作:一方面对扫描后图像的处理应该采用统一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另一方面视原纸质档案纸张大小是否一致、纸张间是否有粘连、是否有装订孔等因素来决定图像的处理流程;③扫描图像处理完成后的存储工作:为方便用户使用,需将处理后图像按标准格式存储,一般不同扫描模式扫描处理后的图像存储格式都有区别,各地图书馆需事先统一规定好,以方便存储管理,从而更高效地为用户服务。

3.3多重技术保障数字档案长期安全保存。数字化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是公共图书馆在实施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必要的加密技术,通过对相关信息设定的变化和编码保障自身数据库的安全;第二,购进先进的防火墙技术、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而且应该不断实时更新,确保档案的安全性;第三,注意计算机、磁盘、光盘等载体的使用期限以及管理软件系统的实时更新;第四,要注意必须严格挑选可靠存储介质做好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以防计算机瘫痪导致的数据信息缺失。

3.4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公共图书馆档案实施数字化管理想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有满足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对既熟悉信息技术又精通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要加大对现有员工新观念的养成和新技术的培训,转变传统的工作思想,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其次,图书馆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当地高校的密切配合,为高校图书馆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以期高校根据公共图书馆实际管理的需要制定培养相关人才的计划。

4结束语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文书;档案;管理

医院文书档案涵盖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发展规划、统计资料、委任书、合同、会议记录、基建项目资料、协议等重要内容,是医院开展医疗护理管理、行政管理和党务管理等活动的重要历史凭证。文书档案是医院的重要历史凭证和临床科研的必要基础条件,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和利用,是充分发挥医院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医院建设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医院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文书档案是医院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

(一)文书档案作为一个医院的历史凭证和临床科研的必要基础条件,其重要性和关键性是不言而喻的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是医院办公室一项最经常、最基础性的工作,其涉及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利用以及销毁等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行为或过程。文书档案管理是医院基础管理水平的充分体现,对于推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医院各项工作都在迈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随着医疗规模的扩大,为适应医院发展建设,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势在必行。医院领导对档案工作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档案建设,把档案规范化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正视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独特性,将会有效促进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二)文书档案管理是衡量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医院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档案规范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日益丰富的文书和档案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是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文书档案已经成为衡量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医院档案是医院在所从事的医疗、科研、教学、行政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文书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单位发展历程的缩影,又是现在管理建设状况的记录,因此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医院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医院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医院文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措施

(一)着力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医院文书档案,是医院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历史记录,是反映医院行政管理、医疗护理管理、党务管理等活动的重要凭证。医院文书档案对医院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其管理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书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现代化的办公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文书档案管理远远落后于医晓的信息化建设,这就迫使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着眼未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医院文档人员应在遵循档案管理必须坚持党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按照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关于统一管理、完整与安全、便于利用的原则要求,努力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方面的业务修养和自身素质修养,做一名合格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者。

(二)不断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是医院综合档案室或办公室一项最经常、最基础性的工作,其涉及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利用以及销毁等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行为或过程。医院档案记载着医院历史发展的过程,它就像一部历史记录片反映着医院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工作等,是医院发展历程的见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科学地不断进步,医院管理也需要更系统化、程序化、具有科学性地进行管理,档案工作更为突出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建设以期能够推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流程的简便化、管理方式的实用化以及利用率的高效化。

(三)建立档案制度,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医药卫生科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医药卫生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跟上卫生改革工作的步伐,更好地为卫生事业各项工作业务。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是衡量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档案资料的质量与完整性。只有从提高本单位文书档案工作的应有地位,搞好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规范衔接,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文书档案收集工作,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等方面入手,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树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提高文书档案利用率,为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通过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根据《档案管理法》,我院制定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每份档案从装订、整理、借阅等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使档案的利用、销毁都有章可循。

四、结束语

医院的文书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自身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医院建设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医院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医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文书档案管理;问题;措施对策

文书档案管理在单位工作中是经常被忽视的一项任务,但是它的地位确是任何工作都无法代替的。只有加强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好,也正是有这项工作的开展,企业的信息才能得以不断完善,因此,我们要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改正其在工作中的缺陷,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在其帮助下将企业发展得更加繁荣。

1 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仍有待加强。许多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或不够重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经常是毫无专业能力的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工作,接手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造成档案的文书管理工作不具备重点,没有深入到要领,在专业化的技能与培训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单位中管理档案的人员虽然具有上岗证书,但是真正参加培训的人员却只占少数,即使参加了培训,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谈不上真正的理解,更不必说将最新的档案管理的理念传达到工作中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能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相衔接,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就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科学技术在近几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使档案管理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是未来档案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趋势,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基本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的业务水平。

1.2 文书工作在与档案工作在进行衔接时经常产生问题。由于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二者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区别的,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将这二者联系起来,使其互相协调共同发展,最终建立起一个具有统一结构又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这种分块式的管理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与规范化,能够有效地对档案进行管理,但是实际操作时却并不简单。其原因就是该体制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相分离,处理文书的工作人员没有强烈的档案管理意识,而档案管理人员又不具备文书工作的能力,虽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但实际情况却很难将其有效地衔接,并且在公文格式与处理方式等方面并不标准。

2 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的前提是领导者的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的汇报和宣传工作,加强领导者和员工们对于档案管理的认识,并争取得到领导者和员工的理解、重视和支持,争取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纳入到单位总体工作规划和工作重点之中,加大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管理型、技术性和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从而给单位和领导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2.1 要想将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处理好,就要规范其衔接。首先档案要以文书作为基础,文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档案质量的优劣,如果文书不具备较高的质量作为典范,那么也就难以保证档案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档案质量的提升要以文书工作作为基本环节。处理文书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将文书材料分门别类的归档,头脑中时刻要具备档案管理的工作与文书工作不分家这一思想,做到了这一点,文件质量一定会有所提升。除此之外,从细微之处也能体现出文书工作是否到位。比如纸张大小是否统一,文字标准有无规定的标准等。此外,还应该做到使用黑色碳素笔进行文件的批阅工作,处理文件不能拖沓,认真做好领导讲话的记录等文书工作。

2.2 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管理档案的人员首先需要对业务部门有大致的了解,掌握手头工作的内容,其次是要经常同其他部门互通有无,交换信息,做好沟通工作;另外,根据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工作人员自身要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主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商,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更加便捷的收集相关资料,在收集资料时不能没有重点,应分清主次,对于能够代表单位的过去与目前状况的资料要重点收集,有利于单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资料也要加大收集力度,保证今后的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3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程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公文。对于档案管理的规定和程序,要尽可能的细化,简洁明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文书档案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执行公文的规则,严格进行审核和签发,坚决避免滥发文件和发无效的文件现象。在公文正式印刷之前要认真审核签发的手续是否完整、附件是否完善以及文件的格式是否规范,在印刷以后发送之前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再一次的复核。如果需要修改实质性的内容,则需要按照程序进行复审。

对于公文的用纸、幅面以及字体、排版等都需要按照严格得的技术指标进行。要充分的利用随文卡片的作用,简明扼要的填写文件处理单、发文稿纸的卡片,合理的制定文件的发文的范围。对于文件件数的控制,要严格,禁止随意的抄送现象。

2.4 做好文书档案的基础工作,调整文书档案的结构和内容。文书档案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是资料的收集、鉴定以及保管和统计工作。因而,工作人员除了要善于收集单位和上下级之间的各种有用的文件和资料之外,还需要善于收集和整理单位在活动中形成的生动的能够有效的反应细节的档案资料,并认真的进行整合,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筛选、研究和整理,促进档案信息功能的发挥,不断的丰富档案的资源,明确不同时期的单位的工作重点和任务,以服务全单位和单位大局来开展文书档案工作,从而形成服务大局的强大合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书档案管理是衡量单位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因而需要提高单位文书管理工作的地位,切实做好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衔接,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做好文书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建立完善和管理机制和工作程序,树立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切实提高文书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保证单位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归贤.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62.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文书工作 档案管理 教学特征 教学改革

0 引言

文书与档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文书,“经国之枢机”,“政事之先务”。文书的系统整理和保存,最终使档案形成,有了档案,人们就可以“疏通知远”,了解历史。档案,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文书与档案是人类社会本身发展的需要,文书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书的延续。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在秘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是高校文秘、行政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关键技能模块,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和操作性。现代社会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特征表现为:在理念上应尽力适应社会上相关职业岗位群对秘书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着力从学科体系建构、理论知识完整向注重实用、知识精讲、侧重实务操作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科式、授课型教学方法向技能型、训练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转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建构系统的学科体系,具备完整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公务文书协作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胜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

然而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学工作往往立足教材,以阐述文书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甚至没有见过档案柜、架、盒等实物,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培训。一旦参加实习或工作之后接触实际问题,又要从头学起,因此课程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专业特色也无从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文档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例如文件和档案数量日益增加,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传统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了文件和档案的质量等。这些实际问题要求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1 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课程体系

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老师讲,学生听,从理论到理论”。因此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首要前提是转变教学观念。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原则。从培养实用性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人员入手,在讲授档案资源的利用、文档一体化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前提下,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密切联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领域最新的动态、资料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岗位需求设计专业培训能力模块,在边教学边实践的基础上,安排理论知识学习后的集中实习周或实习月,系统训练涉及该课程的所有操作技能,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 积极探索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课程设计从总体上讲要以实用为原则,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强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将教、学、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2.1 编写修订教材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学科发展的程度、深度应该在教材上体现出来。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教材,包括一部分针对高职院校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大多是对本科教材或档案专业教材的简单“改良”,只是泛泛地罗列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环节和工作场景的模拟几乎都没有涉及到。针对这一现象,根据社会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特点,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我主动追踪文书与档案工作相关知识的发展前沿,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有关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鉴定、归档,新的档案归档载体的使用和介绍等新兴问题,多方面整合知识资源,修订编写了顺应文秘专业特点、实用性较强的校本教材,这样做不仅保证了知识的前瞻性,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有所用,为学生提供职业环境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事实告诉我们,科学知识并非一成不变,有些知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被认识和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问题。

2.2 加强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科学规律加大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实践训练的比重,以此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并在课程中体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再认识理论、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应改革过去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习实践的教学力度,实训实践课时数应占40%以上,将平时的所有实训、实践课都结合相应理论教学,在适当的时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同时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书档案的办公现场进行实习,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升华。实习实践的基本形式可以打破传统,可以到学校的文书与档案课程实验室、学校综合档案室或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对文书与档案工作的直观认识与切身感受。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程以及相应的实习实践教学进行课题分解,确定每个实习实践课题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所需课时,灵活设置相应环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欲,提升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2.3 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2.3.1 范本教学法 俗话说:“熟记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范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教师可以收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同类型的文书范本和档案范本,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修改和加工,作为案例以小组讨论、分析答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领域最前沿的规定以及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2.3.2 情境教学法 面对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打破枯燥无味的教学桎梏,情境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重点教师创设相关场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模拟中体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授“收文处理”这一知识点时,设置如下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秘书、主管领导的角色,绘制收文登记簿和文件处理单,将收文处理的程序一一进行演练;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指出其中的正确与不足之处;然后由教师作点评。通过情境模拟,使学生对收文处理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掌握了收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处理环节,与纯理论式讲授相比,情景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3.3 实物演示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文书与档案教学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一旦出示实物,学生便能豁然领悟。例如在讲解“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这一章节的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知识点给学生展示档案盒、小型缝纫机、塑料螺钉、起订器等专业工具,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展示档案库房、缩微品阅读复制设备、易耗低值物品等的相关图片资料,把枯燥的理论介绍变成直观生动的形象演示,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为学生所接受。

2.3.4 参观学习法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前往地区、县市的档案馆参观,将档案馆、档案室变成我们的第二课堂,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加深学生对档案馆的库房建设、检索工具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切身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习现代数字化、科学化的现代档案信息处理技术,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通过网络为相关单位进行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业务等服务。除此之外,通过参观也能使学生学习档案工作人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档案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着片面性,例如重理论,轻技术,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偏重于理论水平等。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正确定位和有机结合,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加强宣传,转变人们的观念,一是要转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将培养计划纳入议事日程,制定相关的政策,将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转变专业教师自身的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中去。对于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文秘专业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秘书岗位进行专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并为他们获得文秘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提供实践和机会;对于从行政转行过来的教师,可以给予他们进修学习的机会,引导鼓励他们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此外,还可以从有关单位引进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寻找、鼓励并帮助优秀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通过他们把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行业发展的信息和新观念带入学校,帮助在校任职教师开阔眼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因此,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人才也是提高“双师型”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师队伍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将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文书档案管理人才的需要,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工作者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教学改革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王文亮.浅论高职教育秘书专业《档案管理学》的教学改革[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

[2]张小玲.“双师型”文秘教师队伍的建设[j].秘书杂志.2005(12).11-14.

[3]梁健平.浅析技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