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杂志简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360/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茶文化研究、华夏文明传播研究、信息化教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经济视点

主管单位: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刊号:1674-3083
国内刊号:45-1360/Z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200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728
总被引量:1650
H指数:13
引用半衰期:4.25
平均引文率:2.0857
  • 我的学术之路(六):充实的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生活

    作者:宁稼雨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作者从两位导师亲炙指导、学习学位课程、参加课外学术活动、写作毕业论文等四个方面,回顾三年硕士求学期间的学习经历,感觉三年学习生活很充实,很有收获。自己无论在知识积累方面,还是学术素养方面,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为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 我与华夏传播学体系的建构(上)

    作者:谢清果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06年,作者进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工作,从此开启了继承学院华夏传播研究传统以及个人不断创新的学术之路。在过去的13年中,作者一方面发挥学科背景优势,开拓了老子传播学这一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配合学院的发展构想,闯进了海峡传播研究领域,并在这一过程中,努力将二者汇入华夏传播研究,从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

  • 物与人的互动表达——晚清民国时期的六堡茶与马来亚华人劳工群体

    作者:邵凡晶 刊期:2019年第05期

    晚清民国时期六堡茶在南洋的消费市场主要存在于马来亚的锡矿场之中。相较于其他行业,矿场中的华工人数众多、收入尚可,为六堡茶在马来亚的物资消费奠定基础,使其成为矿场生活的必需。六堡茶的消费不仅是华工延续迁出地的饮茶习惯,也是华工在当地解决维生素匮乏、传染病泛滥等生存困境的良方,还是华工在移民社会适应和满足身份识别需求的物质表...

  • 万里茶道源头——福建武夷山

    作者:刘晓航 刊期:2019年第05期

    福建武夷山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宜种植茶叶,在宋代就是朝廷的“御茶园”。清代初年,山西的茶商进入武夷山茶区,了解了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上千年的茶叶种植历史和便捷的水路运输等条件,于是在武夷山投资茶业,很快就将之变成中国茶叶出口的茶源区。位于崇安的下梅村在乾隆初年就成为有规模的茶市。到清代中叶,武夷山形成了下梅村、...

  • 六堡茶外贸转口港的兴起与更替——以清代为考察中心

    作者:彭庆中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一直以来,业界对六堡茶转口港的研究大多停留于清代“十三行”垄断贸易这个“辉煌”时期。其实,六堡茶外贸转口港在历史上经历了较多的变迁与更替。在六堡茶外贸转口的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海禁、时局、鸦片战争条约、通商口岸以及出口关税等原因,先后出现了澳门、广州、香港三大转口港。作为中国茶叶最早外贸转口港的澳门,现在几乎被人遗...

  • 基于冲突理论的桂茶在渝整体品牌塑造策略研究

    作者:林轶 刊期:2019年第05期

    调研发现,在渝桂茶的品牌形象认知度与其市场实际占有率存在着较明显的“反差”。桂茶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品牌认知度较低。通过运用访谈、网络问卷、德尔菲法、冲突理论等方法和理论,对桂茶在重庆市场的整体品牌状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桂茶在重庆市场上还缺乏整体品牌,消费者在桂茶品牌的基本认知和品类的辨别上也存在不足,但桂茶也拥有绿色生...

  • 外茶挑战与本土化应对:清末(1894—1910)西藏茶业本土化的考察——基于亚东口岸茶叶贸易的视角

    作者:牟春凯 刊期:2019年第05期

    清末时期(1894—1910),工业化生产的英印进口茶叶依托亚东口岸以及中英不平等条约的贸易特权逐步打开西藏市场,印茶销售量持续增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面对优势显而易见的英印茶叶的竞争与冲击,中国传统边茶贸易中入藏成本、生产成本较高等弊端被充分暴露出来。严峻形势下,为了维持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间政治、经济联系,茶业界有识之士开始尝试以...

  • 新时代中华老学研究——主持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谢清果

    刊期:2019年第05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祖老子继承并创新了神州大地源远流长的中华道文化,并与中华民族其他先贤一起奠定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基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家文化及其经典《道德经》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道德经》的思想及其经典辞句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道家文化及《道德经》是中华文化根...

  • 老子“虚中妙用”思想考论——《道德经》第十一章解读

    作者:詹石窗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道德经》第十一章里,老子要表达“虚中”的道理,但行文却没有出现“虚中”的字眼,而是以比喻的方式来暗示。老子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车、器制作与房屋建造,以有形可感的存在表征了“以虚为中”的大道理趣。引申到精神修养方面,就是要驱除那些干扰内心平静的欲望,纯化自我的心灵状态。

  • 民国时期《老子研究与政治》的时代意蕴与思想特色

    作者:谢清果; 陈瑞 刊期:2019年第05期

    《老子研究与政治》是民国时期老子研究的重要著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作者怀抱“复兴之志”,将个人的政治理想与追求贯注于对《道德经》的解读中,通过对地域与时代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及对《道德经》本身的研究,围绕“一元”的思想,探索老子思想的一贯主旨,以期发挥其在当时的实际效用,实现自己建设新中...

  • 如何存在——老子学说对意义之道的构建

    作者:李健 刊期:2019年第05期

    关于“如何存在”的追问关涉意义世界的构建。老子学说从存在的根基、目的、价值、状态等四个维度展开,构建了整合的意义世界。与道同在是存在的根基(与道同在的内涵:“道者同于道”;依据:“道生万物”;途径:体道与行道),成为圣人是存在的目的(圣人的内涵:得道的人;依据:超凡脱俗;途径:人法道),素朴是存在的价值(素朴的内涵:本真;依据:道朴;途径...

  • 《老子》的“尚水”情结及其文学思想价值

    作者:耿晓辉 刊期:2019年第05期

    “水”及其相关意象“江”“海”“谷”“谷神”等,在《老子》五千言中占据着重要的文本位置,构成了《老子》文本独特的“哲言诗体”特征,并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思想价值。《老子》开创了抒情与说理完美结合的文学形态,具有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和思想倾向,尤其是其象征性话语的熟练运用,不仅勾勒出了一个波诡云谲的象征性世界,同时也奠定了象征理...

  • 老子“寡欲”理念及其借鉴价值

    作者:陈辰 刊期:2019年第05期

    “寡欲”理念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老子提出了“寡欲”理念并阐述了它的基本含义。围绕“寡欲”,老子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少私、知足、自知、不争。老子指出实现“寡欲”的基本路径是:对自身修养而言,要抱朴守静;对社会治理而言,要谦下贵柔;对与自然界相处而言,要利而不害。老子“寡欲”理念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提升个人修养...

  • 主持人按语:从“微课热”“微课秀”走向微课可持续发展研究

    刊期:2019年第05期

    早在2013年10月,笔者就在《从“信息化热”到教学常态:教育技术人的范式转变》一文中,揭示了以往一波接一波、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化热”“信息化秀”过后的“教育信息化失落”“教育信息化夹生饭”等现象,及其背后存在的“追新取向、喜新厌旧、浅尝辄止”“实践超前、理论滞后、研究空泛、支撑乏力、轻率冒进”等值得省思的误区和教训,大胆预...

  • 微课可持续发展研究基本框架:内涵、目标、问题、内容及方法论

    作者:郑小军 刊期:2019年第05期

    微课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的时代命题,高质量的微课可持续发展研究迫在眉睫,亟待厘清包括概念内涵、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等在内的研究框架。应聚焦微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十大问题及其衍生出来的子问题(问题集),以融合与创新为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创新研究方法论,同时关注典型案例,获得有益启示,以推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