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杂志简介:《广西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18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中共治国理政研究、智库论坛、哲学研究、政治与法学、经济与社会、文史研究、教育研究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4-6917
国内刊号:45-1185/C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02
复合影响因子:0.78
总发文量:5564
总被引量:20127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5.4497
立即指数:0.0405
期刊他引率:0.9673
平均引文率:11.0771
  •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作者:潘俊杰; 李季鸽 刊期:2018年第07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提出和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新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批判“逆经济全球化”、解决全球困境和世界性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历史、现实、未来多种维度的科学内涵,其不仅是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作者:黄洪海 刊期:2018年第07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是一场开动脑筋、启迪思想解放的大讨论,也是一场为澄清误区、凝聚共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而展开的大讨论,更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大讨论,经由讨论,真理的标准深植人心。此次广泛的讨论让思想大解放“登台”,让改革开放“出场”,引领了党和国家转折发展,对民族未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

  •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自信

    作者:蒙云龙 刊期:2018年第07期

    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最深厚的底色,事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得失成败,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而言意义深远。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于其他国家民族优秀文化。对此,应在学思悟践中、在改革开放中、在日常生活中、在发声亮剑中...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建设探析

    作者:吕剑新 刊期:2018年第07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是增强党的政治属性、坚定党性原则、完善建党内涵、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需要。应从价值引领、素质魅力、执行能力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增强党领导社会各项事业的先进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和实践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 “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化经济与创新力同向驱动新时代经济

    作者:韩冰 刊期:2018年第07期

    非物质化经济与创新力相结合推动第三产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非物质化经济以其第一、第二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力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作用,使科学技术成为更易流动的生产力要素加速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带一路”的地缘优势形成强大联动基础,为非物质化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力量,...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溯源、价值意蕴、国际影响

    作者:肖唤元; 秦龙 刊期:2018年第07期

    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我国对外交往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思想承袭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要义,并充分汲取了中华文明智慧,凸显了鲜明的价值意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代中国的世界秩序观,它的提出有助于建构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助力全球治理的深入发展,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彰显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心等。

  • 互联网时代和谐党群关系建设的四种实践创新

    作者:刘国习 刊期:2018年第07期

    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党群交往呈现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推动和谐党群关系建设实践创新。我们党在政治领导方面,应实现执政心态的微调,在网络空间重新发现群众、抓住民意并建设执政合法性;执政方式方面,应注重创新执政思维,助推网络问政,实践柔性决策,澄清权力边界;群众监督方面,应承认网络反腐积极作用,回应相关批评意见并同时从制度、法制和公共...

  • 主要矛盾变化视阈下基层协商民主问题研究

    作者:刘旭雯; 范明英 刊期:2018年第07期

    党的报告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其中要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发展过程还存在协商主体发育不完善、协商制度不健全、协商渠道较单一等问题,使其未能发挥良好作用。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视角,我们应从群众利益出发激发基层协商民主内在动力;从群众协商素养出发探索...

  • 近代广西边境地区民智开发中的民间力量

    作者:张惠鲜; 王晓军 刊期:2018年第07期

    近代广西边境地区的民间力量通过兴办教育、创办报刊、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排演戏剧、播放电影等诸多途径,积极参与民智的启迪。在此过程中,民间力量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在兴学上,民间力量受政府的引导与管制;在文体活动的开展上,政府大力支持民间力量;而在报刊等舆论方面,政府极为注意管制民间力量,双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民间...

  • 乡村振兴视阈下广西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为例

    作者:何田; 贾朝红 刊期:2018年第07期

    广西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景观等构成。广西乡村景观规划应坚持生产第一性、高效与和谐、整体和系统、多学科综合、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尤其对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来说,要针对该地龙脊梯田自然景观特色,结合龙脊平安村的壮、瑶族寨子和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以振兴龙脊乡村为出发点,从“行”“观”“居”“游...

  •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新时代加强道德建设的内生逻辑

    作者:王越芬; 孙健 刊期:2018年第07期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科学维度根源于历史唯物主义,它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追溯道德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是新时代加强道德建设的逻辑基础;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价值维度,它从人类终极道德关怀的视角来看待道德建设的价值坐标问题,是新时代加强道德建设的逻辑旨归;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决定了马克思...

  •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美好生活观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蒋谨慎 刊期:2018年第07期

    美好生活是现代社会发展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但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以资本扩张为内在驱动力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不但不能兑现它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承诺,反而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剥夺以及人的片面发展等异化现象。对此,他们提出,只有破除资本逻辑的支配地位,选择走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这对我...

  • 从自律到自主:罗尔斯对康德的经验性阐释

    作者:李爱龙 刊期:2018年第07期

    在罗尔斯看来,他的经验政治是对康德的先验道德的经验性阐释。这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在“人观念”上,康德排除的是一切经验因素,罗尔斯排除的是经验中的偶然性因素;在建构程序的呈现机制上,康德的定言命令三形态自身就构成了道德法则的内容和源泉,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的代表设置仅仅具有作为解释手段的工具意义;在首要实践原则上,康德启蒙理性...

  • “现实的人”本质及需要满足的社会矛盾解决分析

    作者:申明远; 郭根山 刊期:2018年第07期

    人与人的矛盾是社会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本质决定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人的需要的满足能更好地实现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存在的基础,“现实的人”有物质生产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需要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需要。从社会矛盾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需要体现在人之为人的客观存在性、社会性、双重性,只有实现自...

  • 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刘会政; 宗喆; 李国正 刊期:2018年第07期

    除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技术因素外,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均对碳排放效应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对减少碳排放有积极影响,尤其对高碳制造业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前向关联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而通过后向关联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会造成碳排放的增加,尤其在高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