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Guangxi Ethnic Studies

杂志简介:《广西民族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4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理论政策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研究专栏、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研...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4-454X
国内刊号:45-1041/C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2
复合影响因子:1.13
总发文量:1601
总被引量:10864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7.2925
立即指数:0.0725
期刊他引率:0.9063
平均引文率:15.1232
  • 当代世界民族主义论纲

    作者:花永兰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着重分析20世纪末兴起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多维成因、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对中国和国际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如何应对民族主义问题的方略,从而构成一个历史和现实相互联系、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当代民族主义的分析框架和体系。

  • 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特殊功效——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争论说开去

    作者:徐则平 刊期:2006年第01期

    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经形成,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又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质和身份象征,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文化认同,对于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

  • 《西部开发促进法》与民族立法的衔接探讨

    作者:朱玉福 刊期:2006年第01期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时期,国家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迫在眉睫。文章探讨了《西部开发促进法》与民族立法衔接的相关问题,指出唯有二者有效衔接,才能形成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双赢”的局面。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作者:康耀坤 刊期:2006年第01期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共同面临的时代主题。本文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较深刻地阐述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厦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 人类学本体论:从文化、社会到人性、主观——主体观照——人类学本体研究之一

    作者:周泓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通过讨论人类学由社会文化本体到人性本体的研究转向,民族志诗学和政治性所包涵的建构的真实与表述的解构,以厦中国“不浪费”的人类学对人类学诗学的实践,阐释了作者关于人类学应基于人性观照的人本研究的主张。

  • 解读“实验民族志”

    作者:李立 刊期:2006年第01期

    实验民族志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化书写形态。通过解读四类实验文本(对话文本、话语文本、合作文本、超现实文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如下两个传统民族志不具备的特征:首先,作者“我”在与研究对象、读者的平等“对话”中进行自我反思;其次,叙述采用第一人称“我”。从而“我”也成为被书写的对象。

  • 中文语境里“民族”与“族群”混淆原因解析

    作者:周典恩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中文语境里的“民族”与“族群”存在概念混淆.应用错乱现象。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三:其一,它们在由外文翻译成中文时,因译者阅历的不同和理解程度的差异而导致译文混乱或内涵失真;其二,它们的意涵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断流变和泛化,使人无所适从;其三,它们在指称文化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中国少数民族时,令人难以抉择。

  • 粤东地区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特征及其族群意象

    作者:周建新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三山国王是粤东地区一个重要且独特的神明,本文在田野调查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粤东地区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神明形象、神明身份和信仰活动以及所反映出客家和潮汕族群意象的分野。

  • 对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作者:高永久; 刘庸; 李建平 刊期:2006年第01期

    城市社区基层政权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民族地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构建合理有序的城市社区结构、给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社区建设良好的软环境、建立高效的城市社区组织队伍、创建社区服务评价体系等七个方面的思考,全面地梳理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路,指出了当前城市社区建设在民...

  • 城市传统少数民族的民俗建构与族群发展——解读广州世居满族的现代族群节日“春茗”

    作者:关溪莹; 师玉梅 刊期:2006年第01期

    广州世居满族在广州已经生活了247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腾飞,他们与广州当地民众一样面临着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他们通过将传统的族群节日“春茗”现代化,在满族民众、国家权力和地方政府以及当地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强化族群认同,使族缘成为血缘、地缘、业缘之外新的跨地域社会动员手段,为自己争取到新的发展空间。他...

  • 壮族麽教初探

    作者:时国轻 刊期:2006年第01期

    麽教是以布麽为其神职人员、以司麽为其主要经典、以古麽为其主要宗教活动的壮族原生性民族民间宗教。麽教与佛教、道教关系密切。当前麽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 壮语地名的分类——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二

    作者:覃凤余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从语言文化的角度给壮语地名分类有语言分类和命名法分类。语言分类有构词类别和追词类别。构词类别有单纯词地名、复合词地名和词组地名。造词类别有原生地名和非原生地名。命名法分类有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寓托性地名。

  • 多维视野中的壮侗民族建筑文化

    作者:黄恩厚; 覃彩銮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以干栏式民居、鼓楼、风雨桥等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性文化,以营造技术、装饰工艺、居住方式为载体的行为性文化和以建筑仪式、居住信仰、习俗及审美情趣等观念性文化构成的建筑文化体系,是壮侗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因地制宜、富于创造、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是壮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壮侗民族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其中蕴含着丰...

  • 灵渠之“陡”语源新考

    作者:覃德亮; 韦兰琴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通过灵渠上的“陡门”的语言学考证,证明了“斗”和“陡”是壮侗语中”tu(门)的汉语音译,“斗门”和“陡门”是壮语借词,弄清了是渠别名“陡河”的原本含义,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了“陡门”是壮侗语民族先民参与的伟大创造。文章还论述了岭南少数民族语言和中原汉语言之间的“对话”和文化交流。

  • 《徐松石民族学文集》序

    作者:张声震 刊期:2006年第01期

    我接触徐松石先生的著作始于二十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同志给我推荐徐松石著《粤江流域人民史》。其时,正值我开始致力整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编撰《壮族通史》,自知平生学识浅薄,我抱着求知的渴望去阅读这本名家大著。印象里,首先是徐松石先生著述叙事流畅易读的文笔,朴实的文风,渊博的知识,简明新颖的篇章结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