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甘肃农业科技》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50/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试验研究、旱地农业、专题论述、新品种新技术

主管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1-1463
国内刊号:62-1050/S
创刊时间:1963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6400002837181
复合影响因子:0.7
总发文量:3953
总被引量:16184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6.8148
立即指数:0.0784
期刊他引率:0.792
平均引文率:2.986
  • 谷子新品种陇谷15号选育报告

    作者:何继红; 任瑞玉; 董孔军; 张磊; 刘天鹏; 杨天育 刊期:2017年第04期

    陇谷15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杂粮室2002年以晋谷29号做母本、以陇谷9号做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水旱穿梭选育和多点鉴定育成的丰产、抗病、优质谷子新品种。陇谷15号生育期120~128 d,株高133.3 cm,茎粗0.70 cm,主茎可见节数10.4节,穗长24.05 cm,单株穗重17.66 g,单穗粒重12.80 g,千粒重2.31 g,单株草重23.35 g,出谷率72.48%。经甘肃省...

  • 优质抗病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陇中3号选育报告

    作者:周谦; 李晶; 李鹏程; 贺永斌; 黄凯 刊期:2017年第04期

    冬小麦新品种陇中3号以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育抗条锈病、品质优异的品系D5815-5为母本,60077-6-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代集团混合选择技术”选育,经不同生态区域鉴定的方法选育而成的。在2010—2012年进行的甘肃陇中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折合平均产量3 468.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17.36%,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

  • 机械播种与人工点播对套作小麦的产量影响

    作者:王相权; 汪仁全; 王仕林; 黄辉跃; 荣飞雪; 杨杰智; 周海燕; 廖晓初; 刘序; 王用军 刊期:2017年第04期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对西南麦区套作不同品种小麦机械播种与人工点播时的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套作小麦机械播种优于传统人工挖窝点播,平均折合产量较传统人工挖窝点播高215.17 kg/hm~2,增幅5.86%。套作小麦不同品种间增产幅度不同,单位面积有效穗增加是机播小麦增产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受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理想的机播品种应实现有效穗...

  •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甘春32号选育报告

    作者:孟亚雄 刊期:2017年第04期

    甘春32号是以外引材料固87-67为母本,以自育品种923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13—2014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3 467.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2.77%。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的定西、会宁、榆中、永靖、兰州,宁夏海原、西吉等地区以及生态类似区旱地春播种植。

  • 农家小麦品种白大头成株期抗白粉病遗传分析

    作者:曹世勤; 孙振宇; 王万军; 张耀辉; 黄瑾; 贾秋珍; 张勃; 王晓明; 金社林 刊期:2017年第04期

    选用农家品种白大头与感病品种铭贤169和辉县红组合亲本及F_1、F_2代材料,在成株期自然诱发条件下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农家品种白大头在田间表现中抗白粉病,田间病级3~4级;亲本铭贤169和辉县红表现中感和高感,田间病级分别为5~6级和7~8级。两组合F_1代植株均表现抗病,田间病级2~4级。301株白大头/辉县红组合F_2代植株中,抗...

  • 两个红树莓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作者:夏瑞英; 岳雷; 陆璐; 柳永霞; 王赟; 成艳玲; 余倩倩; 杨伟 刊期:2017年第04期

    以红树莓品种海尔特兹和秋福的单芽茎段外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树莓组培快繁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及出瓶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为MS+6-BA 0.1 mg/L时两个红树莓品种的诱导腋芽萌发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海尔特兹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1 mg/L+NAA 0.05 mg/L,秋福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 黑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作者:郭建文; 田新会; 杜文华 刊期:2017年第04期

    以甘引1号黑麦为对照,研究了6份黑麦新品系种子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P8的株高最高,种子产量也较高,说明该品系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P6的株高和种子产量最低,说明株高过低对种子产量有较大影响。P7的穗长最长,小穗数最多,但其种子产量较低,籽粒干瘪,成熟期籽粒容易脱落。P55的穗粒数最多,穗粒重最重,而且其种子产量最高。经过综合评价,...

  •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46A选育报告

    作者:逯建平; 霍建泰 刊期:2017年第04期

    以韩国辣椒品种探将F_2中的不育株为母本,以优良红色素辣椒自交系为父本,进行3×3双列测交,通过日光温室加代选育和网室正茬选育相结合,育成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46A。不育系46A株形半直立,始花节位10~11节;花冠白色,花药干瘪,柱头浅绿色;保持系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红熟果深红色,果长17.0 cm,果径1.5 cm,单果重12.0 g,辣味中。对病毒病、疫病...

  • 10个嗑食杂交向日葵品种在环县的品比试验初报

    作者:孙德来; 王振锋; 罗志恒; 郭满平 刊期:2017年第04期

    对引进的10个嗑食杂交向日葵品种在环县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嘉瑞1号、W3633、RK6699、JK601、陇葵杂4号、朗瑞8号均较对照品种黑大片增产10%以上,其中嘉瑞1号折合产量为2 925 kg/hm~2,较对照品种黑大片增产425 kg/hm~2,增产率17.0%;W3633折合产量2 870 kg/hm~2,较对照品种黑大片增产14.8%;RK6699较对照品种黑大片增产13.8%;JK601、陇葵杂4...

  • 基于3S技术的古浪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

    作者:宋立明; 方爱玲; 董青松 刊期:2017年第04期

    采用3S技术、野外实地考察与测量等方法,结合土壤、农业、土地利用、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资料,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等开发条件,构建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限制性评价指标法开展古浪县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结果发现:古浪县共有未利用地182 155.00 hm~2,可开垦的易耕性土地15 878.29hm~2,占全县未利用土地资源的8.73%;后备...

  • 11个冬小麦品种在灵台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作者:李小丽; 李中勤; 杨爱军; 郭亚娟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灵台县对11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运旱115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5 974.5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增产562.22 kg/hm~2,增产率10.39%,适合在灵台县推广种植。京冬17折合产量5 719.64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增产307.35 kg/hm~2,增产率5.68%,适合灵台县高肥力地块种植。百旱207、甘冬sp折合产量分别为5 472.26、5 457...

  • 水杨酸浸种对白菜型冬油菜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吕培泽 刊期:2017年第04期

    用0(CK)、0.2、0.5、1.0、1.5、2.0 mmol/L的水杨酸(SA)溶液分别处理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和天油2号种子,萌发后测定不同温度(常温、10℃、5℃、0℃、-5℃)下幼苗的部分生理指标,分析其变化对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能显著提高两个品种幼苗内脯氨酸含量,增强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

  • 辣椒授粉时期和天气及时间段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卫国; 刘克禄; 陈琛; 田斌; 王佐伟 刊期:2017年第04期

    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中期和后期2个不同时期、晴天和阴天2种不同天气、上午和午后延迟及下午3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杂交授粉3因素(2×2×3)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5.3%和35.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56粒和76粒、0.534 g和0.727 g)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晴天和阴天杂交授...

  • 5个燕麦品种在甘南州的引种试验结果

    作者:王海峰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甘南州合作市那吾乡加拉村燕麦种植区对5个引进燕麦品种的适应性、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燕7号与定莜4号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株高适中,籽粒饱满,外观商品性好。其中白燕7号折合产量5 92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本地青增产60.0%;定莜4号折合产量为4 390.0 kg/hm~2,较定西本地青增产18.6%。建议这两个品种在甘南州燕麦种植区进一步进...

  • 浑河源林区常见蒲公英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及生境调查

    作者:凌帅 刊期:2017年第04期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浑河源林区的蒲公英属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有蒲公英属植物11种,常见且资源丰富的9种,并对这9种蒲公英进行了主要生物学特征及生长环境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