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杂志 省级期刊

Gansu Agriculture

杂志简介:《甘肃农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04/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陇上印象、农业观察_现代畜牧业建设专栏、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寒旱农业、试验研究、农技推广、公共管理、教育培训、...

主管单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甘肃农业杂志社
国际刊号:1673-9019
国内刊号:62-1104/F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51
总发文量:7545
总被引量:8892
H指数:18
立即指数:0.0172
期刊他引率:1
  • 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发展健康——我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综述

    刊期:2007年第10期

    顺着连续两年两个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甘肃大地上蓬勃展开。自新农村建设试点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甘肃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呈现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发展健康的喜人态势。

  •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法治建设的思考

    作者:朱邦禄 刊期:2007年第10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与良性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作者:曹应科 刊期:2007年第10期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要针对当前制约农民素质提高的各种因素,采取多形式教育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及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加快农民经济组织建设

    作者:柏莉 刊期:2007年第10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对在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基础施设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第一,支持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我国“三农”问题专家林毅夫认为,新农村建设要...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必须明确关键问题

    作者:陈晓明; 刘录敬 刊期:2007年第10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面对21世纪的重大挑战而做出的重大抉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安排,具有重大意义.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明确十个关键问题,以免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走弯路。

  • 对甘肃农村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许开录; 张守润; 任全春; 赵淑琴 刊期:2007年第10期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作者着眼甘肃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农村教育的弱势走强,采用实地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剖析了甘肃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完善城乡群众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作者:李惠兰 刊期:2007年第10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联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不同类型麦草沙障在治理流动风沙中的作用对比试验

    作者:安万秀; 朱会文; 王梅睿; 于文玲 刊期:2007年第10期

    在流动风沙区设置麦草沙障,是一种速效、简捷的固沙措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风沙危害地带,进行不同类型麦草沙障的对出试验,力求找到自然条件相近风沙区的麦草沙障类型,以达到治理风沙的目的。

  •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龙门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刘江林 刊期:2007年第10期

    在对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龙门林场森林资源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森林可持续经营基本理论,论述了龙门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和优势,并针对该场传统森林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思路及对策。

  • 浅谈环县的气候资源与开发应用

    作者:焦美龄 刊期:2007年第10期

    在分析环县气候资源的特点基础上,总出了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的思路。

  • 提高山杏苗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王鹏侠 刊期:2007年第10期

    山杏为蔷薇科杏属杏的变种,其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属深根强阳性树种,萌芽能力强,生长快,非常适合在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山区生长,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同时山杏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杏核可以加工食品、饮料、榨油等,一般野生山杏林杏核每公顷产量在300千克左右,而人工栽培的山杏林每公顷产量则达750千克以上,每千克...

  • 用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观点分析渭河下游存在的问题

    作者:赵婉玲 刊期:2007年第10期

    论述了河流健康生命的概念,结合渭河下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恢复渭河健康生命的几条建议。

  • 浅谈西北干旱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与对策

    作者:范仲林 刊期:2007年第10期

    作者结合多年从事节水灌溉的体会,论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是;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灌溉,研究推广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节水新途径,建立用水供水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

  • 景电灌区适应的节水模式与节水效益

    作者:李浩武 刊期:2007年第10期

    甘肃省景电一期、二期高扬程灌区位于景泰县城距省城兰州180千米处,北倚腾格进而沙漠,东临黄河,南靠昌岭山。灌区地形由西向东倾斜,其土地上丘陵相隔,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灌溉和机耕条件较好,灌区工地分布在海拔1540米~1710米之间。灌区属于干旱型大陆气候,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仅185.7毫米,且年内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

  • 临泽县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成效与发展建议

    作者:周少君 刊期:2007年第10期

    临泽县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全面改革了水资源用水方式和管理模式,控制了用水总量,基本建立了“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以有限的水资源维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人与水、经济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初步实现了预期目标。作者在对临泽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