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与法

公民与法杂志 省级期刊

Citizen and Law

杂志简介:《公民与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233/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热点_头条、热点_聚焦、百年党史 中原印记、时评、观点、人物志、说法、研究、史林、文苑等

主管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国际刊号:1006-7590
国内刊号:41-1233/D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3060
总被引量:1254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5.1429
平均引文率:4.1399
  • 电子废物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者:蔡守秋 刊期:2011年第05期

    电子废物污染问题是新型的环境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有关规范电子废物的基本法律依据和框架已经具备,但尚存在不足。通过分析国外电子废物法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内有关法规的缺陷,应从健全电子废物法律体系、明确指导思想和原则、落实防治责任、优化管理体制和充实薄弱环节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电子废物法。

  • 论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诉讼请求——兼《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第二款之解读

    作者:胡静 刊期:2011年第05期

    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按照受害主体分为渔民的损害和国家的损害。渔民的诉求包括根据债权法要求赔偿渔业损失和根据物权法要求恢复海洋环境原状。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提出的诉讼请求有索赔海洋环境容量的损失和天然渔业资源的损失。国家和渔民在海洋环境容量和天然渔业资源方面的诉求会发生竞合,应当由国家而非渔民行使起诉权。我国在索赔海洋环...

  • 由番禺垃圾焚烧场选址事件引发的法学思考

    作者:张建伟; 段兆昌; 王寅清 刊期:2011年第05期

    我国当今垃圾数量增长过快,垃圾处理能力又未能与之跟进,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表现突出。通过番禺垃圾焚烧场选址事件得出:垃圾焚烧场选址争议的实质是环境利益的博弈,在环境冲突中应该注重保护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引入第三方参与制度,建立循环经济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举措。

  • 对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带辅助人员的反思

    作者:何永军 刊期:2011年第05期

    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带辅助人员是当下实践中较为通行的做法,并受到了实务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肯定,但认真思考后可发现,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但于法无据,而且与检察长作为法律监督者的定位不符,有违控辩平等的原则,故检察长应当通过会前的充分准备来确保列席使命的完成,而不是带辅助人员。

  • 论特大自然灾害与政府的环境应急责任

    作者:马存利 刊期: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给本已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威胁,政府应当承担起来保护环境的责任。政府环境责任分为常态下的环境保护责任和非常态下的环境应急责任两种。政府环境应急责任体现了政府对消除环境威胁和保护人权的目标追求,手段上符合应急性、比例性和预防性原则。完善政府环境应急责任要从立法、应急管理体制、信息公开和责任...

  • 经复议程序的行政诉讼特殊规定之检讨

    作者:王志华 刊期:2011年第05期

    经复议程序的行政诉讼是指公民对行政行为不服先复议后起诉的行政诉讼,我国行政诉讼法对经复议程序的行政诉讼在管辖、原告、被告、起诉期限、证据及判决等方面作出了诸多特殊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合理性应予以检讨,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适当的修改。

  • 论判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作用

    作者:张文勇 刊期:2011年第05期

    判例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方面中国古代判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继承和发扬这种法律传统中的合理性,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强制缔约性

    作者:赵亚 刊期:2011年第05期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满足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这种社会保障的内容应当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有所区别。国家负有积极义务,实现农民的社会保障。所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强制缔约性。农民依据这种强制缔约权利而享有成员权,有权从集体经济组织处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除了个别情况外,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满足成员农户的承包要求。如果集体所...

  • 协商法治观初论

    作者:叶立周; 赵睿 刊期:2011年第05期

    协商法治观是基于对长期支配我国法治实践的"国家本位"法治观的纠偏而提出来的。这一法治观的核心在于凸显社会成员的法治主体地位,强调一种"有我"的法治。法律欲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同、支持与守护,首先要把社会成员作为法治的主体。法律的运行诸环节当是"为我"的存在,社会成员能够平等有效地参与到法治实践中来。惟此,我国法治实践才会促成和谐社...

  • “骗免过路费”司法定性之我见

    作者:李涛 刊期:2011年第05期

    认定骗免过路费是否成立诈骗罪,应当从该罪保护法益、行为要件、主观要件入手。该行为使得受害人的财产权益受损而侵犯了诈骗罪的保护法益。骗免过路费不仅满足了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要件还具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故骗免过路费的行为可以成立刑法上的诈骗罪。

  • 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再思考

    作者:张金艳 刊期:2011年第05期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以来被边缘化,其法律地位、合法权益一直难以得到公平的界定和合理的保障。为了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必须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执法和监督力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建立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庞大系统。

  • 浅析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作者:吴静 刊期:2011年第05期

    囿于我国经济程序立法滞后,以及传统的民事或行政诉讼理论对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障碍,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目前在我国尚处于空白状态。我国经济法公益诉讼制度应借鉴先进理论和经验,放宽原告资格、厘清诉讼受案范围、建立配套保障措施。

  • 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审视——哈特与富勒之论战解读

    作者:胡亚冰 刊期:2011年第05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和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富勒围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论战。两人各自提出核心命题:哈特的命题是法律与道德之间是分离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富勒的命题是法律本身必须包含内在道德,法律是规则治理的有目的的事业。而法律与道德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价值判断,法律只不...

  • 论恶意欠薪罪

    作者:王政铎 刊期:2011年第05期

    《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行为正式列入为犯罪。这一立法举措对于保护劳动者基本劳动权益,缓解当前突出的劳资纠纷矛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对恶意欠薪罪的立法背景、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司法认定以及针对现行法条和即将颁布的司法解释加以研究和思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

  • 未登记物权效力探析

    作者:程艳如 刊期:2011年第05期

    物权是财产权的重要类型,性质上为支配权、绝对权,产生对抗除物权权利人外任何人的效力,物权对抗力的产生与物权的公示公信不可分离,登记作为部分类型的物权变动的公示工具(生效要件或对抗要件)决定着这些类型的物权效力的有无与射程。我国《物权法》确立了登记生效要件下,未经登记物权变动不发生;登记对抗要件下,物权变动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