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与法

公民与法杂志 省级期刊

Citizen and Law

杂志简介:《公民与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233/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热点_头条、热点_聚焦、百年党史 中原印记、时评、观点、人物志、说法、研究、史林、文苑等

主管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国际刊号:1006-7590
国内刊号:41-1233/D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3060
总被引量:1254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5.1429
平均引文率:4.1399
  • 新中国民事诉讼法立法六十年

    作者:吴明童 刊期:2009年第12期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也存在着民事诉讼法。这主要包括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以及新中国建立前后的有关民事诉讼程序的一些规定。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民事诉讼法即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以及1991年《民事诉讼法》,同时于2007年出台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事诉讼法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 豫籍法学名家付子堂教授

    刊期:2009年第12期

    付子堂,1965年10月生,河南新野人;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行政法学院教授、法理学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市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

  •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回顾与评析

    作者:何文燕 刊期:2009年第1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并借鉴苏联的理论及其民事诉讼法的一些原则和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宪法确立的诉讼原则、制度和最高人民法院一些规范性文件指导民事诉讼实践,并为制订民事诉讼法典积累了相应经验。改革开放后,先后出台了两部民事诉讼法典,对解决当时的民事经济纠...

  • 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与合作主义——民事诉讼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

    作者:冀宗儒 刊期:2009年第12期

    关于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种讨论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法和司法改革。民事诉讼程序,实际上包含着审判对象的形成与程序进行这两条轨迹的运行。对于审判对象的形成,各国立法大都采用当事人主义,我国的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指导思想;而对于由谁来推动程序的进行,从历史上看,大陆法...

  • 我国民事诉讼权利保护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基于三部民事诉讼法的角度

    作者:马爱萍 刊期:2009年第12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两部民事诉讼法,分别是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试行)和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在2007年全国人大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又进行了修改。由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演进来看,我国民事诉讼法基于法院主管和管辖、证据制度、再审事由的变化以及执行救济权利等的变化发现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历史轨迹。

  • 自然资源物权研究思路的差异性分析——以环境法和民法为视角

    作者:张璐 刊期:2009年第12期

    针对自然资源物权,环境法学者相继提出自然资源权益理论、自然资源产权理论、自然资源权属理论等学说,民法的学者也提出了特别法上的物权、准物权等观点。所以,在环境法和民法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在自然资源的研究思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在研究思路上差异的形成,主要基于学科背景的区别以及理论研究切入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自然资源物权理论...

  • 论林权流转制度的法律解构

    作者:颜士鹏 刊期:2009年第12期

    林业资源是兼具生态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特殊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客观条件下,林业资源的配置要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主导与有机结合。林权流转法律制度是政府主导下面向市场经济的有效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林权流转的立法并不完善,其中林权流转主体不明确、客体混乱、程序不规范,迫切需要法制的保障。

  • 行政相关人浅论

    作者:苏万寿 刊期:2009年第12期

    行政相关人是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与行政相对人相区分的一类主体。行政相关人与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构成行政相关人的实质要件。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说形象地展现了行政相关人的生成状态和复杂情景。确定行政相关人的生成,不可能用一个单一的标准予以确定,而应同时考量多个维度和标准。行政相关人作为一个具体法律规...

  •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刑事司法问题

    作者:房清侠 刊期:2009年第12期

    当今社会,刑事法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多方位的司法话语权,其中,网络民意的潮涌,和谐司法的要求,刑事政策的贯彻,对刑事司法的影响最为突出。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刑事司法如何既保持司法公正、独立的品性,又能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需求,则是本文所关注的。

  • 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研究

    作者:丁玉明; 杨睿森 刊期:2009年第12期

    刑事司法救助实际上是扶贫、扶弱、扶残,它是实现司法公平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措施。该制度的建立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我国刑事司法救助制度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对此作了深入地剖析;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背景,文章论证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初步设想。

  • 我国刑民证明标准的多元化分析

    作者:李明; 刘河泉 刊期:2009年第12期

    刑事诉讼作为对过去发生的案件的回溯过程,是一个用证据碎片来接近客观真实的过程,确立可操作的、符合人类诉讼规律的证明标准,是公正审判与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对于证据的证明力的判定,应当由不同的证明标准加以衡量,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标准就是是否能够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或内心确信的程度的法律标尺。

  • 关于高校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的思考

    作者:姜振颖 刊期:2009年第12期

    高校依法治校与依法治国密不可分,是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社会各个领域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当依照依法治校的内在要求,尽快树立并践行依法治校的思想意识、整体思路和具体举措,以深入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切实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保证学校的稳定、安全和健康发展,进而充分发挥高校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培养、输...

  • 当前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方向

    作者:冯桂 刊期:2009年第12期

    我国司法解释制度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起了重大作用,但当前的司法解释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司法解释"立法化",司法解释主体多元化和司法解释形式的复杂化,这些现状都对司法改革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有鉴于此,应当坚持和强调司法解释的从属性和被动性,统一司法解释的主体和形式,限制法官在适用法律时的自由裁量权,以此来克服当...

  • 政府限价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法律思考

    作者:荣国权 刊期:2009年第12期

    近年来我国某些政府部门为应对市场涨价问题而盲目限价令,这种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原因包括政府职能权责不清、行政透明度低、行政法律法规不统一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职能法制化的形成过程,建议针对政府具体行政行为进行专门规范,并完善价格法律制度以及宏观调控基本法律制度。

  • 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作者:付欣 刊期:2009年第12期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积极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探索。它对推进司法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切实加强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对提高人民的法制意识,促进司法文明与公正及实现依法治国的崇高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但这项新制度也有很多缺陷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