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

杂志简介:《规划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210/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规划师论坛、规划设计、规划广角、系列专版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6-0022
国内刊号:45-1210/TU
全年订价:¥ 9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35
复合影响因子:2.43
总被引量:38316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3.9097
立即指数:0.0701
期刊他引率:0.8899
平均引文率:6.7104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刊期:2019年第16期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探索GZPI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创立于1953年,是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城乡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服务。GZPI业务涵盖了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与景观、岩土工程、工程管理与咨询...

  •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刊期:2019年第16期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79年8月,是国内具有北方寒地设计优势的综合型设计研究机构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协会(学会)会长级单位。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现有职工220人,含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专家、部级专家、省级专家、省级勘察设计大师在内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01人,各类注册人员56人;具有城乡...

  • 大都市多重阴影区内地方性中心城市发展策略——以河北省定州市为例

    作者:施一峰; 王兴平; 陈骁; 王乙喆 刊期:2019年第16期

    随着城镇群内多元中心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城市间多向互动的发展趋势不断强化,越来越多的地方城市从受到区域主中心城市的单极影响转变为受到多中心的共同虹吸屏蔽影响,即'大都市多重阴影区'现象。文章建构了大都市多重阴影区形成与演化的空间机制模型,并引入城市综合发展联系强度及城市断裂点计算方法,进行了京津冀城市群阴影区的实证研究。最...

  • 城市服务边界划定下的昆明市公共设施配置建议

    作者:田金欢; 李志英; 周昕; 李晨晨; 陈宁歆 刊期:2019年第16期

    文章以昆明市为例,基于空间结构导向的公共设施配置理念,通过空间句法与GIS网络分析法挖掘昆明市空间结构由点状-块状-轴线-圈层-双中心的演变规律,并结合现状服务边界,以及居住用地、建成区与其的对比分析,得出昆明市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而分层、分类、分级地提出公共设施的优化建议,以及构建良好空间结构、与道路和产业规划协调、实施服务边...

  • 紫线弹性划定下的老城区可持续再生路径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作者:董亚晖; 吕斌 刊期:2019年第16期

    城市紫线作为城市快速扩张中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保护线,对城市历史原真性的留存和延续具有深远意义。但在紫线划定范围内的刚性建设要求下,老城区的存量空间活化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文章基于老城区更新改造中紫线受限以及存量空间活力不足等问题,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通过从空间层面对南头古城价值要素的识别提取和渗透性分析,总结紫线划...

  • 上海建成环境对儿童及其家长户外活动和健康自评的影响

    作者:翟宝昕; 朱玮 刊期:2019年第16期

    当今城市生活方式的机动化、静态化伴随着健康问题的凸显,城市规划急需响应居民公共健康的需求并引导积极的生活方式。研究选取上海市6~18岁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收集家长对儿童及自身健康的评价、户外活动、建成环境感知和个人属性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家长对建成环境的感知,以及家长对儿童及自身的健康...

  • 以容积管理推动城市空间存量优化——深圳城市更新容积管理系列政策评述

    作者:王承旭 刊期:2019年第16期

    文章简要回顾了深圳密度分区及容积管理的实践过程,重点介绍了深圳在城市更新的规划管理中以二次开发建设为契机,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容积管理的经验,并具体分析了深圳设定复合容积、实施靶向管控、开展动态调校进行精细化容积管控、引导存量地区不断优化完善的创新与实践。相关经验对我国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管理及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城市专项规划实施评估模式及珠海实践

    作者:庞前聪; 赵文燕 刊期:2019年第16期

    针对当前城市专项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文章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提出了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型评估模式,并引入灵活性评估方法,结合珠海市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现状,探索专项规划实施评估的应用方法。

  •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用地现状调查工作创新思考

    作者:方可; 倪轶兰; 喻宇; 唐梅 刊期:2019年第16期

    文章阐述了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对空间信息的实际需求,对当前用地现状调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武汉市的工作实践,从建立价值导向鲜明的用地分类标准体系、提升数据综合利用水平和创新多专业融合的工作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改进用地现状调查工作的创新思路。

  • 面向“残有所助”的城市残疾人设施规划标准修订研究

    作者:牟毫 刊期:2019年第16期

    文章基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程,以及残疾人事业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梳理了残疾人设施的基本特征和新时代建设要求,探讨了现行残疾人设施相关标准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残疾人设施规划标准在配置要求、用地指标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 “规划师论坛”栏目2019年每月主题

    刊期:2019年第16期

    一月:机构改革背景下城乡规划行业的转型与应对二月:社区共治与社区生活圈规划三月:“三线”划定与“三生”空间布局四月:海岸带综合利用与湾区规划建设五月:国家中心城市规划与建设六月:乡村振兴规划管理与实践七月: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改革八月:“直连直通”与公交一体化建设九月:国家公园规划建设与管理十月:中国城乡规划建设经验与国际化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体系规划的演进特征与启示

    作者:魏书威; 王阳; 陈恺悦; 李晨洁; 刘正坤 刊期:2019年第16期

    在城镇属性显著增强、城乡关系倒挂发展的背景下,多数乡村建设至今仍没有科学的体系规划统领,城市管理工作仍很难延伸至乡村领域,乡村问题仍然是制约'双新'统筹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规划诉求出发,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县(市)域乡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基于乡村地位演变提出乡村体系规划的'四阶段划分'理论,审视并检讨了各...

  •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建设动力机制

    作者:邹明妍; 周铁军; 潘崟 刊期:2019年第16期

    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传统农耕文明的空间结构逐渐瓦解,乡村建设大量兴起。但目前的乡村建设大多是物质资源的再转移,忽略对本土居民的参与、农民的行为逻辑和农村的生产模式等环节的考虑。行动者网络理论是内生式发展的基础理论,文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文献,提出乡村建设是以村民为主体的人...

  • 当前乡村规划问题反思与策略——以乡村规划设计竞赛为剖析对象

    作者:杨帆; 周天扬; 朱结好 刊期:2019年第16期

    继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政策之后,国家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规划界和学界在进一步认知新型城镇化政策内涵的同时,急需梳理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辩证关系。文章分析现有乡村规划的政策路径和技术路径,指出在法律、治理架构下,当前乡村规划忽视乡村治理的特征、实施主体的意愿和技术表达的方式等问题。当前的乡村规划都是政府主导推...

  • “瓷都”转型:景德镇城市总体规划策略与实践

    作者:胡浣晨 刊期:2019年第16期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如何摆脱'资源富城兴、资源竭城衰'的困境,实现城市产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成了规划师在实操中重点关注的问题。2009年3月,景德镇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随后《景德镇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景德镇市陶瓷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