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博览

工会博览杂志 省级期刊

A View of Labour Unions

杂志简介:《工会博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60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聚焦、讲述、讲述_故事、风采、班组园地_建设、交流_职工论坛、交流_隔空有理、交流_圈里圈外、文化_国学讲堂、文化_名家专栏文...

主管单位:北京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总工会
国际刊号:1009-9166
国内刊号:11-4605/C
全年订价:¥ 422.4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复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10250
总被引量:469
H指数:6
立即指数:0.0015
期刊他引率:1
  • 培训篇:国学文化从职工开始

    作者:李一然 刘欣欣 孙艳 博雅 陈艺 刊期:2014年第33期

    太庙国学讲坛——别样的职工培训 "既学习了传统文化,又迎接了节日的到来,这是劳动节来临前一个以别样的方式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对我们职工来说有非常意义。"2013年4月29日,一个专门向职工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公益性活动项目——"太庙国学讲坛"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启动,当天参加国学讲坛的职工李先生说。

  • 工作篇:把国文化融入工作中——国学引导确定职场努力方向

    作者:乔英杰 曹海英 刊期:2014年第33期

    国学精髓宽广而伟大,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运用到,在竞争的职场上,国学也帮我在职场中确立了正确的思想,在工作中起到了激励作用。 职场中"君子坦荡荡" 对于我们这些平常百姓来说,国学的影响必离不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且息息相关,潜移默化,无处不在。上班之初,我在一家铁路站段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 国学是我强大的精神支柱

    作者:刘晓东 曹海英 刊期:2014年第33期

    国学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在五千年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流芳千古的风流人物,留下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彰显着国学的魅力,孔融让梨、岳飞精忠报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都是兼爱、爱国等国学文化思想的一种体现,至今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 张铁林:每天坚持用毛笔写日记

    作者:李盛 刊期:2014年第33期

    张铁林对书法有着独到的体认,他以为书法最重要的是传承,而不是一味近乎自恋式地创新。他崇尚写意抒情,反对矫揉造作。他认为,当今一切进步成果均为历史传承积淀之升华,割断历史演进血脉渊源的创新是不存在的。踩在先贤的肩膀上受惠于古代文明精神照耀义诅咒继承传统精神的“革命遗风”,与自然生态规律相悖,终于会付出惨痛代价。

  • 国学粉丝“温太医”

    作者:李盛 刊期:2014年第33期

    古典宫斗大戏《甄嬛传》掀起了新一轮收视热潮,剧中的太医温实初以温暖的亲和力博得了众多女性观众的喜爱,用编剧流潋紫的话来说就是"嫁人要嫁温太医"。 温太医的扮演者是青年演员张晓龙,本职是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喜欢历史的他,将秦、汉至明、清多个朝代的宫廷礼仪研究得一清二楚,成为国内唯一的古装影视剧宫廷礼仪指导师,曾为...

  • 生活篇:生活中留住我们的根

    作者:李盛 刊期:2014年第33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一个个声音传出了深厚的国韵,铿锵有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热衷学习国学,"国学热"成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大学生,再到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 传承篇:让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作者:博雅 刊期:2014年第33期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推广普及国学知识,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学者和文化人的事情,每一个国民、每一个行业似乎都在做着这样那样的努力。所以,无论你秉承精英或者市场的立场,无论你保留鄙夷或者宽容的态度,传统文化确实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着。

  • 中国当代史的深邃记忆——北京地铁1号线的故事

    作者:胡志强 刊期:2014年第33期

    1965年7月1日,西起北京西山东至北京火车站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开工,1969年10月1日通车; 这项工程开挖的土方量,如堆积成方圆200米底面积的锥形山,就是人工堆砌了一座珠穆朗玛峰;其排出的水量,可以填满90个北京昆明湖;其土方量如堆成一立方米的土堤,长度是北京到广州距离的三倍; 北京地铁一期完成投资总额5亿7千600余万元,当年北京市的物价水...

  • 郭银堂:我为海军司令员开专机

    作者:胡志强 刊期:2014年第33期

    1967年4月30日,海军司令员专机驾驶员郭银堂经历了生死17秒的严峻考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刚刚组建4年,郭银堂就作为首届学生选飞合格者成为海军一航校学员,他几乎可以看作是海军航空兵发展历程的见证人。

  • 潘奕霖——淡定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李睦 刊期:2014年第33期

    做学生,他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89班的高材生;干事业,他是央视电影频道的第一个男主持人,也是央视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的"大管家",更3次获得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项——"星光奖";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淡定、从容的普通人。他就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潘奕霖。

  • 陈建国——挥泪南水为北调

    作者:乔健 周世杰 刊期:2014年第33期

    陈建国是南水北调工程中一名普普通通的项目经理,然而就是这个瘦弱的中年男人,在工程的建设中却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先是哥哥病故,接着又是母亲去世,家里只剩下了多病且无人照顾的老父亲。为了完成工程建设,他毅然将年逾古稀的老父亲带到了工地……

  • 难忘的出国第一夜

    作者:陈新华 刊期:2014年第33期

    我是一个曾经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奋战了7个春秋的老兵。回忆往昔,仿佛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朝鲜大地…… "嘟——嘟",随着值星班长的紧急集合的哨声,我们从床上跳起来,背起早已准备好的行装跑到招待所的院里集合。久已盼望的出国作战,终于在1951年10月17日实现了! 在黄昏落日的余晖中,汽车驶上了鸭绿江大桥。我对桑坪说:"这回可出国了啊!"...

  • 抢建京九铁路的日子

    作者:郑春瑛 刊期:2014年第33期

    那天无意间看到17年前的照片,无限感慨。今年我己年近五十的人了,看着而立之时的照片,感觉青春并未走远。那是1997年3月份,原北京铁路分局为迎接香港回归而抢建车辆段京九检查沟工程。当时机关干部轮流下现场,从绑钢筋、养护到送饭,大家干劲高涨,经常加班加点,但大家心情都很愉悦,没有被累字拖住。

  • 中外领导人的手艺活

    作者:马春燕 刊期:2014年第33期

    一直以来,人们看到的多是领导人在政治舞台上的风采,却很少有机会了解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实际上,不少中外领导人的手艺活也很地道,他们中有的会做家具,有的会刻印章,有的会制陶瓷……

  •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故事

    作者:张威 刊期:2014年第33期

    北纬39度54分26.37秒,东经116度23分29.22秒,从这个点向四周扩展44公顷土地,铺着特制的浅色花岗岩条石,这里是天安门广场,也被比喻为整个中国的心脏。60多年来,这个广场不仅记录了若干重大的历史事件,依托它形成了各种永久或临时的建筑,也成为代表这个国家的符号。这是一座无名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