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杂志简介:《灌溉排水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337/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灌溉技术与装备、水土资源与环境、区域农业水管理、书评·资讯

主管单位:水利部
主办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中国水利学会
国际刊号:1672-3317
国内刊号:41-1337/S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7
复合影响因子:1.99
总发文量:2666
总被引量:22712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5.0263
立即指数:0.0446
期刊他引率:0.8863
平均引文率:6.5446
  • 不同种植密度下制种玉米液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时荣超; 佟玲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制种玉米液流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方法】于2015年3—9月进行了制种玉米的大田试验,共设置4个种植密度,分别为9.75万、11.25万、12.75万和14.25万株/hm2,观测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制种玉米的液流。【结果】不同种植密度下液流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表明,...

  • 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对夏玉米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作者:闵勇; 朱成立; 舒慕晨; 翟亚明; 黄明逸; 穆慧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内光合日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全生育期灌溉淡水处理(0.08g/LNaCl)为对照(CK),采用3种不同矿化度(1、3、5g/LNaCl)微咸水和淡水在夏玉米的3个不同生育期内(壮苗期、拔节抽雄期、灌浆成熟期)进行避雨盆栽交替灌溉试验。【结果】壮苗期及灌浆成熟期微咸水灌溉处理和CK的净光合速...

  • 灌水方式对华北不同品种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作者:巩文军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发展华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探索华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的产量与水分利用对灌水量和灌溉方式响应,筛选不同灌溉模式下抗旱稳产玉米品种。【方法】设置了3种灌溉方式(地面灌溉、滴灌和微喷灌)、3种灌水量(高、中、低灌溉水平)和5~6个玉米品种处理,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灌溉模式和灌水量条件下的产量与水分利用特征。【结果...

  • 不同波涌畦灌对冬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元元; 孙晓琴; 王春堂; 刘仲秋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波涌灌溉处理对冬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不同的哇灌方式(普通连续哇灌、波涌哇灌、交替间隔波涌哇灌和固定间隔波涌哇灌),研究了不同波涌畦灌处理对冬小麦重心高度、鲜质量、茎秆抗折力、弯曲弹性模量和抗倒伏指数的影响。【结果】不同波涌哇灌处理均能降低重心高度、增加产量:交替间隔波涌哇灌的抗倒...

  • 水平微润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与验证

    作者:赵彤; 范严伟; 赵廷红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微润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方法】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微润管水平铺设方式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利用SWMS-2D软件进行求解,采用室内试验及已有文献资料,对单位长度微润管入渗量、土壤湿润锋运移值、土壤湿润体体积和土壤剖面含水率等指标的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入渗初期(24h内...

  • 地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仝炳伟; 张娜; 鲍子云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优化滴灌条件下苗蓿的水肥供应制度,提出节约、高效的水肥技术方案。【方法】以地下滴灌首蓿为研究对象,进行水肥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试验设置4个灌水水平(1950、2400、2850、3300m3/hm2)和3个施肥水平(225、285、345kg/hm2),探索了水肥交互作用对不同茬次苜蓿株高、茎叶比及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对于同一茬次苜蓿,株高随灌...

  • 外源NO对玉米幼苗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徐新娟; 王永志; 李兆举; 单长卷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明确外源NO在玉米抗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硝普钠(SNP)为NO供体,研究了外源NO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叶片主要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叶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VC量(p〈0.05),增强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 滴灌条件下水氮减量对番茄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学科; 李惠霞; 张倓; 马少梅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滴灌条件下砂质土壤栽培番茄水肥用量参数。【方法】以沟灌条件下习惯水、氮用量为对照(CK),在滴灌条件下分别将灌水量减少20%(W1)和40%(W2)、施氮量减少25%(F1)和50%(F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与CK相比,滴灌条件下产量、氮素吸收效率及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CK,CK氮素淋溶与表层氮累积均较大:滴灌条件不同灌水量下...

  • 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水肥及速效氮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黎会仙; 王文娥; 胡笑涛; 张硕; 杜斌; 李斯; 孟浩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提高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水肥利用率。【方法】通过不同流量膜下滴灌水肥入渗试验,研究了滴灌结束时及再分布后的土壤含水率、电导率运移规律,并测定氮素在土壤中的动态分布特性。【结果】①滴灌结束时,各滴头流量下土壤含水率随着离滴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流量为2L/h的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在垂直方向运移距离大于流量为3、4L/h的.再分...

  • 耕翻深度对马铃薯生长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作者:孟丽丽; 张婷婷; 蒙美莲; 陈有君; 郭炜; 黄鑫慧; 谭伟林; 王占忠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明确马铃薯最适耕翻深度,挖掘马铃薯增产潜能。【方法】在阴山北麓研究了耕翻深度(D20:20cm、D30:30cm、D40:40em和D50:50cm)对土壤水分、马铃薯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适度深耕翻可显著提高植株的最大叶面积指数,D30、D40和D50处理较D20处理分别增产30.4%~36.8%、18.5%~21.2%和27.8%~34.8%。适度深耕翻...

  • 咸水灌溉对盐渍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作者:郭全恩; 南丽丽; 李保国; 曹诗瑜 刊期:2018年第03期

    土壤碳转化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问题之一。【目的】探讨咸水灌溉对盐渍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为盐碱土碳库建立和碳贮量的计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壤土(A)、黏壤土(B)、粉质黏壤土(C)、砂质壤土(D)4种质地盐渍化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条件下用不同矿化度(0,2,4,6g/L)的NaC1和Na2SO4盐溶液浇灌4种质地盐渍化土壤...

  • 包头市南海湖冰封期营养盐和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杨文焕; 崔亚楠; 李卫平; 于玲红; 樊爱萍; 苗春林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冰封过程中营养盐及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以及营养盐与叶绿素a的相关关系。【方法】以包头市南海湿地中的南海湖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常温期和冰封期对南海湖内采样点的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溶解性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及叶绿素a质量浓度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南海湖中营养盐在时空分...

  • 2种滴灌带灌水均匀度对铺设长度和进水压力的响应

    作者:席奇亮; 葛国锋; 周方; 邢雪霞; 赵科; 卫宣志; 薛刚; 杨铁钊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滴灌带进水压力和铺设长度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方法】以内嵌式滴灌带和薄壁式滴灌带为研究对象,比较了4种滴灌带铺设长度和4种进水压力交互作用下的灌水均匀度。【结果】内嵌式滴灌带的灌水均匀度较薄壁式滴灌带表现更好,且更适合于较长距离铺设使用。建立了2种滴灌带灌水均匀度与滴灌带铺设长度和进水压力的数学回归模型,并利...

  • 基于土壤吸力的主动式土壤水分平稳供应装置

    作者:孙浩; 吕谋超; 黄修桥; 贾艳辉; 宗洁; 杨慎骄; 刘杨; 孙秀路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测试新研发的作物主动式土壤水分平稳供应装置性能.【方法】设置了不同控压水平的土槽试验.测定和分析了该装置的控制负压能力和土壤湿润锋运移特性。【结果】①该装置可通过调整负压控制装置的数量和控压粗管内水柱高度将土壤负压控制在目标值附近,在.15kPa以内的控制压力下,负压变幅极小。②该装置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横向运移...

  • 灌溉输水管道沟槽减阻研究

    作者:陈雪丽; 魏正英; 马睿佳; 马胜利; 马超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沟槽结构对灌溉输水管道的减阻作用。【方法】采用SA与RNGk-e湍流模型。模拟分析了沟槽在湍流流动中的减阻效果,并与Bechert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RNGk-e湍流模型对灌溉输水管道开展了0.1~1mm尺度下的V形沟槽减阻研究;采用LES湍流模型对沟槽减阻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①相较于SA湍流模型,lINGk-e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