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杂志简介:《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267/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质量安全、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经济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国际刊号:1004-874X
国内刊号:44-1267/S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65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
复合影响因子:0.81
总发文量:10501
总被引量:53550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4.8476
立即指数:0.065
期刊他引率:0.8041
平均引文率:5.622
  • 气象灾害对江西省不同季水稻产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作者:蔡波; 胡凯; 傅青 刊期:2017年第07期

    选取1986—2014年江西省早稻、中稻、晚稻单产数据以及水稻因不同气象灾害(旱灾、洪涝灾、风雹、霜冻和台风)造成的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不同季水稻单产与5种气象灾害的关联系数,并利用相关数据计算不同季水稻的灾损量和灾损率。结果表明,不同季水稻单产与洪涝灾害的关联系数大,说明洪涝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

  • 不同施氮方式对国麦301干物质累积和转运的影响

    作者:倪永静; 黄建英; 赵敬领; 葛君; 胡新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为了解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影响,以商丘市夏邑县为试验点,研究了玉米全部粉碎还田与6种施氮方式相结合的栽培措施对国麦301干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方式对国麦301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有显著影响,其中对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影响最大。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随施氮量的增加...

  • 采收时期对烤烟成熟度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有祥; 胡世龙; 欧明毅; 王玉平; 马坤; 宗钊辉; 彭晓杰; 王维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为探究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3个采收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下部叶推迟2d采收,中部叶推迟3d采收,上部叶推迟4d采收对烤烟产质量影响最大,可有效降低烤后烟叶总糖、糖碱比以及氮碱比;可显著提高中部叶中性香气物质成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棕色化反应产物类、新植二烯含量,...

  • 蕉岭地区袋栽灵芝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作者:肖自添; 刘明; 何焕清; 徐江 刊期:2017年第07期

    立足蕉岭当地丰富杂木屑资源,筛选孢子粉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菌株,为以采收孢子粉为目的袋栽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分析比较了6个灵芝菌株的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孢子粉及子实体产量、品质以及效益等指标,筛选出优良菌株梅灵3号。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0.83cm/d)、芝形好,孢子粉产量高,达13.17g/包,比对照梅灵2号提高38.24%,孢子粉产量比子实体...

  • 田间遮阴不同叶色型苋菜农艺性状及其生理研究

    作者:邵玲; 周澄; 钟春燕; 欧宇丹; 杨婷娟 刊期:2017年第07期

    用半开放式田间遮阴处理,探讨不同叶色型苋菜在早春弱光环境下的农艺性状及其叶片生理变化,为筛选耐阴性的苋菜品种及其规模生产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田间遮阴14d后,各叶色型苋菜株高、植株冠径增加,干物质积累减少,根冠比下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极显著降低,Chla的降幅低于Chlb,Chla/Chlb比值增大,总抗氧化能力下降幅度为:圆叶绿苋(Y...

  • 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别分化研究进展

    作者:魏永赞; 董晨; 王弋; 郑雪文; 李伟才 刊期:2017年第07期

    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是原产我国的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因成花不稳定影响产量的现象几乎在所有荔枝主栽品种均出现过,因此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分化的机理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种植者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述了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及树体状况对荔枝花芽分化的影响及近年来花芽分化分子机制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同时对荔枝花性别...

  • 铁角蕨属与鸟巢蕨属8种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

    作者:梁晓华; 肖敏丹; 李学美; 徐成东 刊期:2017年第07期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铁角蕨科铁角蕨属4种植物(长叶铁角蕨、石生铁角蕨、岭南铁脚蕨、细裂铁角蕨)与巢蕨属4种植物(细叶鸟巢蕨、圆叶鸟巢蕨、鹿角鸟巢蕨、皱叶鸟巢蕨)的叶表皮结构、叶脉特征、气孔类型、根和叶柄的维管束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探讨两属8种植物的形态和亲缘关系,为区别两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铁角蕨科两属8种植物的...

  • 施磷量对花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作者:李忠; 江立庚; 唐荣华; 郭文峰; 卢江 刊期:2017年第07期

    以花生野生种Arachis correntina与栽培种桂花22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花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株含磷量、磷素利用效率及干物质产量等相关指标,研究5个施磷量处理(0、75、150、225、300kg/hm^2)对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桂花22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产量,而对A.correntina的光合特性...

  • 高锰酸钾改性山棕丝对Pb(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作者:陈劲; 蒋新元; 杨振飞; 张舸; 贾继朝 刊期:2017年第07期

    以山棕丝为原料,采用高锰酸钾回流氧化法对其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确定最优改性工艺,制备对Pb(Ⅱ)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生物吸附材料。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改性山棕丝最优工艺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高锰酸钾溶液浓度0.08mol/L,p H值3;吸附性能研究表明,由最优工艺制备的改性山棕丝在常温下对400mg/LPb(Ⅱ)溶液的最大吸附量...

  • 海南岛热带作物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地积累污染评价

    作者:刘月; 林运萍; 黄世清; 吉家健; 刘慧; 陈云虹 刊期:2017年第07期

    以海南岛热带作物产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As、Hg、Pb、Cd、Cr等5种重金属进行含量特征分析,并利用地积累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海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为参照标准,As、Hg、Cr的比值分别为4.90、2.00、7.73,污染率分别为92.45%、85.53%、71.70%,表明人类活动已造成一定程度的As、Hg、Cr污染累积;部分土壤样品重...

  • 贵州安顺龙宫地区蝴蝶种类分布及多样性初步调查

    作者:贾平凡; 周中艳; 韦光辉; 刘莎莎; 彭泽川; 段雪滢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为了解贵州安顺龙宫地区蝴蝶种类分布及多样性,利用网捕法和诱捕网法,在龙宫地区展开了调查,采集到蝴蝶标本424号,隶属11科58属87种。龙宫地区蝴蝶多样性指数为5.9105,物种数量较丰富,均匀度指数为0.9174,优势度指数为0.0495。4种生境类型中,蝴蝶多样性指数为山坡〉山谷〉河滩〉田地,均匀度指数为河滩〉山坡〉山谷〉田地,优势度指数为田地〉山坡...

  • 广西特有植物阳朔报春苣苔野生居群状况及其保护

    作者:邹玲俐; 盘波; 黄仕训; 丁莉; 邓涛 刊期:2017年第07期

    阳朔报春苣苔(Primulina yangshuoensis)是一种仅生长于阳朔岩溶石山上的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观赏和药用价值高。为了解其野生居群状况,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对其地理分布、生境、居群结构与更新、群落特点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阳朔报春苣苔野外仅发现一个居群,且个体数量极少,处于极危状态,人类过渡采挖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 费氏弧菌急性毒性微孔板检测方法优化

    作者:余露军; 刘卫丽; 陈小曲; 李建军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为优化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急性毒性微孔板法测试条件,以发光强度或发光抑制率为指标,研究温度、盐度、p H、反应体系、稀释比例、传代次数对费氏弧菌新鲜菌液生物毒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费氏弧菌适宜培养温度为15-20℃;检测适宜温度为15℃,盐度为15‰-35‰,p H为5-10,检测体系为1∶10,传代次数不宜超过10代,不同稀释比例对新鲜培养...

  • RT-LAMP及RT-PCR方法快速检测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的比较与应用

    作者:单长林; 周圆; 李孝军; 杨赛军; 邵炜冬 刊期:2017年第07期

    利用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为靶标序列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引物浓度、反应时间以及评价环引物效果,建立了检测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方法,并与RT-PCR方法比较。结果表明,RT-LAMP在64℃等温条件下反应45min,最低可检测到280fg的目的片段,灵敏度是RT-PCR的100倍。以甘蔗花叶病毒、玉米矮花叶病毒、小麦...

  • 广州地区桑椹菌核病病原鉴定

    作者:黄志君; 易辉玉; 李荣俏; 李林山 刊期:2017年第07期

    桑椹菌核病是目前危害桑椹的主要真菌性病害,在广州地区桑园一直都有发生,由多年前主要发生的肥大性菌核病变成小粒性菌核病,其菌核表面为大量的分生孢子和一些分生孢子梗,里面为相互交叉致密的菌丝,培养后的菌核周围形成一层白色半透明的菌圈。使用真菌通用引物,由桑椹菌核病病果的菌核DNA扩增ITS,测序后进行NucleotideBLAST和进化分析,发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