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观察与思考杂志 省级期刊

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

杂志简介:《观察与思考》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21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政治观察、公共治理

主管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8-8512
国内刊号:33-1217/C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05
复合影响因子:0.54
总被引量:4052
H指数:14
引用半衰期:4.5323
立即指数:0.07
期刊他引率:0.9262
平均引文率:6.33
  • 长征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邹建中 刊期:2006年第21期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无论在报纸、杂志,还是在电视、广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红军长征那难忘的战斗岁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首富”为何否认“废纸致富”

    作者:邓清波 刊期:2006年第21期

    被胡润排行榜推为中国女首富的张茵称:外界一直有一个误解,以为我是靠收购废纸发家的。你说,收购废纸怎么能成为首富呢?实际上,我这些年所做的,是将废纸转化为造纸。张茵女士虽否认依靠收购废纸发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造纸业是以收购废纸:为基础的。当代中国废纸回收的巨大潜在市场,不应因为女首富的这一句质疑而被低估。

  • 公司招聘试探“恶搞博名”

    作者:陈海荣 刊期:2006年第21期

    深圳某公司在某招聘网站上登载用人广告,岗位要求“湖北河南人请勿投简历”。此举很快被指存在地域歧视,而该公司一人士则认为,这只是公司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偏好所致,肯定不涉及到地域歧视。

  • 不如送“村官”上大学

    作者:纪卓瑶 刊期:2006年第21期

    编辑同志: 你好。近年来,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热。确实,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村官”,但大学生“村官”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

  • “恢复性司法理念”值得推崇

    作者:张富英 刊期:2006年第21期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首次借鉴“恢复性司法理念”处理一起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坐在一起促膝谈心,商谈如何处理犯罪后果以及案件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据了解,检察院将作出刑事和解的处理决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将免受法庭审判。

  • 公务员报考出现“说客”

    作者:李清 刊期:2006年第21期

    北京某高校经济学院的张同学报考了公务员后,两位好友向他“报告”说,同专业的王同学也打算报该专业,而王同学不仅“成绩好”,且家里“关系硬”。好友的“劝告”给张同学当头一棒,让他全然没了自信。然而,这两位“劝告”他的好友,其实是对方花钱雇来的“说客”。据知情者介绍,在欲报考公务员的学生中,放“烟幕弹”的情况很盛行。

  • 政经人物

    刊期:2006年第21期

    严介和:被限制出镜、住豪宅;希拉克:访华;斯基林:获刑24年;邱晓华:被审查;阿兰·加西亚:承认生下私子。

  •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度关注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刊期:2006年第21期

    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强调,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都要切实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

  • 新闻闪回

    刊期:2006年第21期

    国际反贪局联合会正式成立 10月25日,世界上首个以各国反贪机构为成员的国际组织——国际反贪局联合会在河北香河正式成立,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当选第—届联合会主席。在此间举行的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一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137个国家和地区及12个国际组织的近千名代表,就打击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 第一现场·国内

    刊期:2006年第21期

    10月24日,湖北省黄石市举办《长征颂》文艺晚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10月25日,南京街头一队推着独轮车的民工。国家统计局2006年10月24日公布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的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感觉比较适应,四成多的农民工感觉现在的就业环境变好。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希望能在城市发展,定居。

  • 第一现场·国际

    刊期:2006年第21期

    10月23日,防暴警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示威者对峙。当天,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一场游行示威活动中,部分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引发骚乱。 10月26日,一名女子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首家冰吧里享用鸡尾酒。这座酒吧里的座椅、吧台等设施由30多吨的冰雕刻而成,连酒杯也由冰做成。

  • 浙江学刊

    刊期:2006年第21期

  • 是诗歌不被理解,还是难以理解?

    作者:池墨 刊期:2006年第21期

    显然,赵丽华对自己非常自信,坚信自己是中国非常优秀的诗人。但是不是诗人,是不是优秀的诗人,绝不是诗人自己说了算的。还需要大众的认同和历史的检验。

  • 国际政经体系已到“不破不立”时?

    作者:徐立凡 刊期:2006年第21期

    至此,大约可以明了:这份报告不是美国未来战略的指南,而是现行战略的产物。

  • “印度穷人不仇富”与“选择贫穷的权利”

    作者:舒圣祥 刊期:2006年第21期

    原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写了一本叫《感受印度》的书,其中一部分内容被《中国青年报》以《印度穷人不仇富》为题刊载,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仇富话题的大争论。文章写道:我到印度之后,不仅看到了印度富人真富,富得可谓“流油”,穷人真穷,穷得只能“滴血”,而且还看到了我从未想到过的现象:穷人整体上安分守己,再穷也并不怎么思变,更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