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研究

佛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Buddhist Studies

杂志简介:《佛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46/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佛教文献与思想研究、《大乘起信论》与地论学派研究、佛教社会史研究、佛教伦理研究、汉藏佛教研究、书讯书评

主管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
主办单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国内刊号:11-3346/B
全年订价:¥ 200.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复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579
总被引量:888
H指数:10
期刊他引率:1
  • 中国佛教现状

    作者:学诚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一、历史的佛教与当代的佛教 今天,我想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中国佛教在21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和探索成果,希望有助于更多人了解到一个真实、全面而富有活力的中国佛教。首先,我想把21世纪的中国佛教放置于更深远的历史时空中。因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佛教现状,实际上是中国佛教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来自于过去,预示着未来,并非一个孤立的片...

  • 方法与领域:佛教研究在中国的新进展

    作者:李四龙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凭借"传统文化"与"宗教学"的双重名义,佛教研究在中国得以全面展开,从编纂大藏经、撰写佛教史,到研究重要的佛教人物、典籍与宗派,从佛教文献、哲学,到佛教艺术、建筑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在上世纪90年代,宗教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在中国取得博士学位授予点,佛教研究的专业人才培养得以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本...

  • “禅宗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北邯郸召开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7年4月12日,"禅宗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北邯郸二祖寺召开。出席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总教授;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利群;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伍先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文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张雪松...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作者:楼宇烈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汉藏佛学交流交融与中华文化”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7年5月26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主办,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协办的"汉藏佛学交流交融与中华文化"学术会议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内召开。与会嘉宾围绕汉藏佛教交流互动相融的必要性和现代意义、汉藏佛教交融的历史经验、汉藏佛教交融的可行性、汉藏佛教交融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等问...

  • 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

    作者:赖永海 刊期:2017年第01期

    昔日释氏振法鼓于天竺,夫子扬德音于华夏,两个思想巨匠,在东方两个文明古国的宗教、文化史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两汉之际,佛法东渐,东方两大文化系统之间开始了一场历时久远、影响宏阔的文化大交融。佛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影响之巨大和深刻,以至于人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诸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不能置佛教于不顾;当然,...

  •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作者:宋立道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如何适应中国的社会政治与固有文化传统。佛教作为外来异质文化,如何适应东土的社会政治制度;其次,印度佛教哲学的思维,对中国人的思维如何形成挑战;第三,佛教的人生思考如何深化中国人关于生存意义的玄想。第四,中国的社会现实如何接纳印度佛教制度与习俗,逐步形成中国人的民间生活风俗及精神习惯。由此中国...

  • 中日净土思想之比较

    作者:姚长寿 刊期:2017年第01期

    日本佛教据说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由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日本推古天皇时期,圣德太子(574—622)摄政,笃信佛教,以佛教教义的根本精神即和的精神为基础,制定了十七条宪法,用来治理国家,从此日本人开始尊敬三宝,即信奉了佛教。

  • 新罗元晓与清凉澄观

    作者:张文良 刊期:2017年第01期

    关于新罗元晓与中国华严思想家之间的关系,以往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法藏在思想上受到元晓的影响,但在澄观的著作中也有多处对元晓著作的引用,显示出澄观同样受到元晓的影响。特别是在判教说以及关于《楞伽经》《大乘起信论》的理解方面,这种影响就更为明显。当然,由于元晓与澄观在思想立场上的差异,澄观对待元晓的思想是有有选择地吸收。在考察澄观...

  • 信仰与坚守:忆我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工作的生活点滴和与观空老和尚的一段因缘

    作者:超烦 刊期:2017年第01期

    今年6月,我应邀参加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6月16日,在湛山精舍大佛殿召开的祈祷世界和平法会结束后,我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北京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圣凯法师初见甚欢,法师告诉我,今年11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将举办成立30周年庆典,并邀我写一篇有关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我本人在研究所经历的纪实文章。在法师的不断...

  • 试论梵语“chattra”、汉语“刹”、朝鲜语“tjer ( )”以及日语“teraてら”之关系

    作者:辛岛静志; 裘云青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一、汉语"剎"的来源 汉字"剎"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文献中从未出现过。像"塔"(专门为了音译犍陀罗语thuba或thuva[梵语stūpa]而造出的汉字)、"魔"(Māra)、"鬘"(mālā)等一样,"剎"是专门为了音译印度古代语ksat、kset而造出的汉字。所以东汉代的佛教徒把"武士阶层"义的ksatriy(a)译为"剎利",把"田地"义的ksetr(a)译为...

  • “敦煌菩萨”竺法护遗迹觅踪——兼论莫高窟创建的历史渊源

    作者:马德 刊期:2017年第01期

    "敦煌菩萨"竺法护作为中国大乘佛教的奠基人在历史上备受推崇,他在敦煌从事佛事活动的场所仙岩寺也被后世认为佛教圣迹,敦煌遗书中还专门保存有9世纪吐蕃时期绘制的《仙岩寺图》;法护在长安的译经地被称为"敦煌寺";法护所译大乘禅学理论经敦煌高僧昙猷付诸实践,凿窟修行,遂成为敦煌石窟创建之渊源。

  • 北齐佛教衰亡的一面——以摩崖石刻经典的盛行与衰退为中心

    作者:大内文雄; 吴彦; 宗慧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一、序 众所周知,北齐佛教奠定了隋代佛教的基础,对其所面临的佛教教学、教团统治等诸多教内外问题方面都有着极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政治史的角度来看,隋朝建立以前的北齐疆域及其域内佛教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2017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暨第六届全国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在普陀山召开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7年5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普陀山佛教协会承办的"2017年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暨第六届全国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举行。

  • 雷音洞

    作者:雷德侯; 张总 刊期:2017年第01期

    北京房山云居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经所在地,而雷音洞是其中最早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与浓厚特色。本文从历史、形制、建筑特色、一反偶像传统与经文内容布列五个方面对此洞窟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