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文献讨论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文献讨论

时间:2022-04-08 08:50:45 关键词: 学前儿童 体育游戏 文献
摘要:学前儿童体育游戏不仅有益于锻炼儿童的身体,提高儿童的智力,增进师幼关系,促进同伴交往,而且对于学前儿童的良好个性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界定、功能、组织以及以往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呈现出各类研究板块的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以往研究中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教育的研究。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文献讨论

现代社会对儿童成才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地开展无疑让儿童亲身体验运动中的无限乐趣,给予学前儿童强健体魄与高质量的社会精神。体育游戏不同于角色游戏,需要儿童发挥想象力模仿扮演,也不似结构游戏那样要求儿童利用发展思维进行玩具搭建,它本身就存在儿童的生活中,儿童喜爱体育游戏,更多的是出于对体育游戏过程中的体验,更完善地追求身心的发展。可以说,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是儿童最亲切、最需要的天然活动,而且,其活动中传递的精神与国家素质教育理念是完全吻合的,所以说,体育游戏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活动。查阅有关文献发现,研究体育游戏的领域纷繁复杂。在知网中以“体育游戏”为关键词检索近十年以来的文献发现,符合要求的文章7787篇,有65篇是关于“儿童体育游戏”的文献,其中民间儿童体育游戏13篇,乡村儿童体育游戏4篇,少年儿童体育游戏8篇,除去关于残病患群体的儿童体育游戏的24篇外,有关正常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文章不足20篇。可见,国内有关体育游戏的研究已有一定规模,不过,针对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研究较少,但从已有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人们研究的着眼点。

一、对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界定

滕达认为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是具有游戏和体育两种属性的活动,林君薇将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界定为训练儿童体能、智能和技能,促进思维、想象与创造发展的益智活动,刘军的研究认为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属于游戏的一种,是根据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以适当的体育锻炼为辅助手段,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所形成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手段。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对于社会个体的身体健康、认知发展、技能训练、思维道德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任何游戏都包含着一定内容、环节、形式与规则。但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因具有易于组织、便于开展、效果可观的特征,得到了教师及儿童的充分喜爱。体育游戏还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它能够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健康发展、生理机能教育与社会认知教育,成为促进学前儿童愉悦身心、自我调节、张扬个性与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手段。同时,体育游戏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神经中枢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并训练儿童对外界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是一项集走、跑、跳、投等多种动作的综合性活动,其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操作简单,正是体育游戏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教师可以在特定的场地进行组织开展。相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满足其身心年龄的发展需求,因而,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对儿童个性化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二、关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功能研究

1.身体健康发展

肖艺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的运动能力地发展。赫达在其基础上还对游戏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教学的整体构思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显示赫达关注学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儿童通过体育游戏的教学后,身体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具体表现在平衡能力、速度能力及投掷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但是发现儿童的立定跳及体前屈的能力没有发现明显提高,说明学前儿童的爆发力和柔韧性没有得到促进作用。但是肖艺的恰恰相反,实验结果显示,体育游戏对儿童身体各方面的协调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道德品质发展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不仅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体魄,促进感官等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它还对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李梦云和李金龙通过对资料的研究以及有针对性的对学前儿童的观察发现,学前儿童在塑造健康体魄的过程中相互竞争、相互合作,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了初步的责任感。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儿童不再是家庭中的个体,作为幼儿园集体中的一份子,儿童在不同种类的体育游戏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会沟通、分享,合群意识不断发展。刘乃宝在其论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中阐述,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德、智、体、美、劳地发展,尤其对德育的发展尤为重要。他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认为进行体育游戏的目的可以促进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除此之外,活动过程中学前儿童的互动行为又会让儿童树立顽强道德意志、丰富儿童的道德情感,而且,教师作为进行正面教育、良好榜样的施教者,本身具备的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就在潜移默化塑造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总之,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的终身教育影响不可小觑。

三、关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组织

学前儿童的游戏是有规则游戏中的一种,在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程序或顺序组织的有序的活动,带有极强的组织性。再加上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使他们对规则的理解能力受限,更需要游戏组织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从目前的文献梳理来看,已有研究关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组织基本都集中在组织原则和组织方法上。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关于教师具体指导行为的研究,但是基本都是穿插在组织方法中,因而不再另作标题进行介绍。

1.体育游戏的组织原则

目前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组织原则主要有三个,即锻炼性、趣味性和竞争性原则。但对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众说纷纭,王辉、况明亮等人对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的思考中阐述要遵循自由性特点,对待幼儿应该积极鼓励大胆创新的精神,多给予表现的机会。而张利芳和宋彩贞强调游戏应该遵循规则性的特征,认为进行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时必须要接受相关规则的约束,把儿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遵循体育游戏的规定,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2.体育游戏的组织方法

体育游戏的组织方法主要有儿歌改编法、比赛竞争法、模拟法、结合法、变化法。曾超对传统的体育游戏组织模式进行批判地继承,认为体育游戏教学的方法灵活多变,传统体育游戏往往教师为主体,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在现代社会,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儿童主动参与体育游戏。

四、关于以往研究文献中的优势和不足

1.以往研究的优势

关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作用研究的文献有很多,儿童是游戏活动的主体,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康儿童成为世界的共识;体育游戏对于特殊儿童作用研究很多,尤其是孤独症儿童体育游戏和面对智障儿童应如何更好组织体育游戏正在被社会所关注,虽进程缓慢,但在众多人士的一步步探索尝试下也有了部分结果。

2.以往研究的不足

(1)对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本质区别界定不明。由于幼儿体能发展和幼儿园活动组织的特点,使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与户外活动、户外游戏、室内体能活动等概念的认识模糊,人们普遍认为体育游戏就是在室外进行的自由活动,抑制了体育游戏的外延。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概念不明会造成相关研究边界混淆,难以聚焦到所研究内容的核心和实质,需尽快在这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研究。(2)专职教育人员对体育游戏的指导方法过分僵化。组织游戏的方法大都是来自中小学的体育课,缺少幼儿园特色的有针对的体育游戏形式与情节。在文献中可以觉察出,大多数幼儿园都有专门的体育教师,这些教师往往都是体育专业毕业,他们懂体育、懂体育教育,但是对学前儿童的特点了解有限,在体育活动指导过程中往往出现脱离幼儿实际能力水平,难以照顾到个体差异等情况屡屡出现。(3)体育游戏的改革规定监管不足。时间、方法、场地和形式都没有在幼儿园贯彻下来,运动量的控制是否适合每位学前儿童没有特别的规章规定。具体表现在各级行政部门对幼儿园体育关注度不足,导致幼儿园对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场地、器材等准备不充分,限制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开展。但是如何才能使行政部门、园长、教师都实现意见统一,共同促进幼儿体育游戏的开展,需要进一步研究。(4)学前儿童活动的内容选择随意、单一,活动组织形式化。有为了活动而活动,为游戏而游戏的倾向,幼儿教师的体育游戏专业理念薄弱。文献中的许多教师做法都集中在户外组合式器材或自制的一些材料上,不可否认这些内容可以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但是幼儿的生活材料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应着眼于如何将幼儿生活中的物品用于体育游戏。(5)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对儿童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研究少。不能只关注对身体健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还要加大关注对儿童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扩大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功能的研究范围。因此,学前儿童体育游戏领域仍是一个有前景并迫切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滕达.体育游戏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N].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2]林君薇.体育游戏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9.

[3]刘军.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报,2014.

作者:徐薇 单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