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思路分析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思路分析

时间:2022-08-03 10:37:49 关键词: 中职会计专业 教学思路
摘要:在新常态下,强化对中职会计人才的高效培养是关键,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注重对会计人才职业技能的考量,转变原有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将更具规范性的会计人才培养战略应用其中,打造更为高效性、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对全能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与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挑战。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思路分析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思路分析: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

摘要:本文认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做中学,学中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针对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曾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提升会计教师的专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实践;反思

“做中学,学中做”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论,“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法的基本要义在于,以学生活动来架构课程,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核心旨趣,在情境化的教学场域中,通过学生的各种“做”——观察、实验、探究、劳作、游戏等来组织实施教学。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本人认为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做中学”是一种比“听中学”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生源的现实状况,存在着年龄较小,学习主动性和积级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弱等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的这些特点很容易让他们因“听中学”中对“财务会计”课程的知识理解、运用不了而放弃学习,这种放弃会导致“多米诺效应“,放弃多了,最终会导致对后续的所有专业课程都失去了兴趣,失去了信心。平时上课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并没有完全听明白,或者虽然听明白了,但没有动手做一遍,时间一长又忘记了,当然就陷入了一个痛苦的“怪圈”。就像游泳教练在岸上教学员们游泳一样,游泳的动作姿势教得再好,学员们不下水,不去喝上几口水,是永远都学不会游泳的,要学游泳,除去在水中直接练习,没有更好的办法。“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法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应处于中心位置,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建构,以习得经验。无疑,这确实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一、“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本人设计并实施“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运用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将“教、学、做”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始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实践一:“银行结算方式——支票”

按照以前的传统教育是老师讲,学生听。结果是很多同学毕业后到了工作单位仍然不知道如何签发支票?如何进行支票的传递?更不理解什么叫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的全过程?支票的审核职务与支票签发职务分离?为何不得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等等。做中学的实施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精心钻研教材,确定“支票”结算业务所使用的原始凭证,包括:备用支票、进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入库单等。2.实施过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演,每小组都有付款方(采购方)与收款方(销货方)两方,付款方与收款方都设有出纳、会计、财务主管、业务人员、开户银行工作人员,写明岗位,学生进行各岗位角色演练,引导学生正确填写支票并进行相关单据的凭证传递。具体步骤为:①向开户银行领购支票。②付款方出纳填写支票上的各要素,由主管审核并加盖预留银行印鉴,出纳传递支票给收款人。③收款人收到支票填写进账单将支票送存收款人开户银行。④收款人开户银行向付款人开户银行划转款项。在实施过程中,账证资料是高度仿真,业务程序和传递程序也模拟实际,使用与实际凭证格式、联次、色泽几乎一样(只是注有“会计实验用”)的单据,按业务程序先后产生各种原始凭证(全部由学生填制),各种印鉴、印章也尽可能模拟实际,每个学生都担任特定的职业角色,担任各自职责并轮换。其中,支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的填写我们要求每个同学必须掌握。3.反馈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反思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签发支票,也了解了支票在不同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对上面不相容职务的一系列问题也有了较好地理解。

(二)教学实践二:“职工薪酬的核算”

“财务会计”课程里有一章的内容是职工薪酬的核算,教学目标如下:了解工资总额的组成;学会计算工资;掌握工资的结算与分配的账务处理。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小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它们是不愿花钱购买专门的财务软件,取而代之的是用Excel来制作工资表,Excel是大家熟知的Office组件,用它制作工资表简单易行,不需太多的计算机编程知识,而且很容易进行各种计算。所以,对于这一章的教学,我们准备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中的“工资核算”进行精准对接,要求学生通过EXCEL制作一个服装厂工资表,将员工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等工资明细一目了然,同时还与《会计电算化》中的“工资”模块结合起来进行工资结算的账务处理。这样就能将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线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1.制作准备:数据收集。根据“XX服装厂考勤汇总表”、“XX服装厂计件工资计算表”、“XX服装厂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计算表”收集工资表制作中的。月出勤时间、基本薪资、加班时间、其他补助、请假低扣等一些基础数据的情况。情境、效果引发学习兴趣。2.实施阶段:边做边学,技能训练。让学生根据实训资料给出的基础数据,用EXCEL编制公式制做工资表。每个员工的工资项目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住房补贴、病事假扣款,养老保险扣款、医疗保险扣款,每月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最后电脑自动计算出职工的“应发工资”、“代扣款项(如个人所得税等)”、“实发工资”。同时还与《会计电算化》中的“工资”模块结合起来进行工资结算的账务处理。3.完成阶段性学习成果,形成学习激励。“做中学、学中做”的会计实践性教学设计由于现场仿真直观,以及它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大大调动了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到会计学习中来,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二、对“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反思

“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让老师充当了“师傅”的角色,“师傅”首先要会做才能会教。但中职学校的青年老师基本都是从大学直接到校任教,缺乏到企业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环节,由于没有真正做过财务,具体的一些实操技能很多老师也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多数老师是从教材到教材,脱离实际。为了提高中职会计老师的动手能力,让教师能当好“师傅”,本人有以下建议:

(一)会计专业教师应定期到财税公

司或企业进行至少连续半年的实践锻炼专业教师定期到财税公司或企业进行实践是促进中职学校会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会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举措。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1号),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两个月。因此,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青年教师利用短暂的寒暑假时间匆忙下企业实践。但是,会计是一定时期的连续性业务,不是一次性业务,首先,太短的企业实践教师承担不了具体的业务,承担者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短时间也做不到;其次财务的业务是前后期相关联的,许多的业务需要事后的跟踪,短期的企业实践也做不到;再次是教师到企业实践时间短、难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等等,所以,笔者建议把会计老师下企业实践的时间延长至半年或一年。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有步骤的安排会计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去实习,通过最少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会计专业课教师可以掌握到在教材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引导教师由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的模式。

(二)要求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会计技能大赛

近年来,广东省各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纷纷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证助学”的思想来来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大赛就像一个“指挥棒”,倡导什么,期待什么,学校和教师自然就会侧重什么。中职会计技能大赛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模拟真实的职场工作活动,对规范学生的会计技能和操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技能大赛对专业的要求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因此指导教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为此,许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设备,来提升自己。而今,已有专门的会计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如:手工会计、电算会计、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比赛等等。这些技能大赛举办,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举措。“名师出高徒”,教师通过技能大赛考核的重点,可以给专业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并将竞赛内容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使学生的技能操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专业知识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升华,从而为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主要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不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不掌握岗位操作能力等现状提出的。用“双师型”这一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来规定和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使他们既能讲理论课程.又能指导实践教学。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目前“双师型”教师成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代名词.“双师型”教师就是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也就是说既是教师.同时也是会计师、工程师、技师、农艺师等,引导会计专业教师考取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职称)证书。通过考取相关资格(职称)证书,会计专业课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会有一个提高,要完全达到两个“师”并非易事。目前“双师型”教师中有许多仅是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但实践中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够较好地胜任实践教学工作。通过上面步骤的实施,会计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职业综合素质还是职业综合技能上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会受益。也必定会进一步促进“做中学、学中做”这一教学模式,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使中职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

作者:蒋晓端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思路分析: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建议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的职业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中职的会计专业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而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则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可现实的情况却是中国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实践教学的水平还无法与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因此,人们就应结合会计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对策,从而为提升其实践教学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虽然中国很大一部分中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但是毕业后的学生却大多数都没有从事财会相关的工作,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上学时并没有全面地掌握会计系统的专业知识,那么其毕业后就肯定是难以胜任会计相关工作的。所以,学校就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1]目前,中国中职院校的学生还是非常缺乏动手实践这一会计能力的,一些学校现阶段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更是没有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基本都是对学生进行一些手工会计操作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确实是可以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却无法与新时期借助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会计工作的要求相适应。[2]另外,好很多院校都还不够重视会计实习基地的建设,安排实习训练时也只是带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这样学生根本无法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就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了。[3]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困惑

现阶段,中国中职院校的很多从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做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知道要想有效的开展这项工作,却也是有着困惑和障碍的。其具体的表现为:首先,学校内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和实习都还是非常简单化的,学校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和模拟实验室,设备以及软硬件都是不足的,那么就很难开展这些工作;其次,学校虽然建立相关实验室,但内部的设备设施却是十分简陋的,那么能够学生开展的实习内容就也是较为简单的,这样根本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实习效果,也就无法真正的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三、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对策

第一,真正的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中职院校的领导和院系教师,他们就应在思想和和行为上真正的认识到做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的吸取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中适当地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与新形势下对中职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第二,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学校的内部应大力地开展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更好地利用学校内部的实习资源,举例来说,学校可以定期的安排本专业的学生到学校的财务处进行实习工作,让学生真正地从事会计类的相关工作,帮助他们提前到会计岗位上进行模拟训练,这样也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学校还必须与本地区的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的财会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那些有较强责任感并且综合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委派到这些单位进行工作,他们可以为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财务把脉和诊断,从而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学校能够与这些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他们成为本校的实习实训基地,那么就可以定期的安排学生去这些单位实习,真正的在这些岗位上得到实习和锻炼,能够大大地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果学生的表现优秀,那么这些企业或是事业单位也可能相中这些学生,不但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更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第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中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还沿用着传统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保证课堂组织教学的顺利完成,同时也考虑到了会计专业知识的逻辑性,却也很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那么就会降低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可能与实际的工作过程严重脱离。所以,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好理论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会计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做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为学生安排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也促进中国中职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郭伟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思路分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且相关行业对会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学习会计专业的人愈来愈多,但各院校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就中职学校为例,虽然会计专业是中职院校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之一,但受各方因素影响,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达不到社会要求,而且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较低,因此中职学校在整个教育界的地位不是太高。为了提高中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质量,以促进中职会计教学发展,本文就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措施

职业技能是指学生未来就业所需要具备的各项技术以及各种能力,并且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职业技能的强弱是衡量其就业能力,探知其发展前景,洞察其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现今社会,会计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大,再加上中职学校的教育能力比高职院校、本科院校都弱,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整体素养也比较差,所以如何促进中职学校会计毕业生就业成为中职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大对中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研究力度,从根本上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1创新完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着中职整体教学效果,关系着会计人才培养率,更与中职会计教学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着力于创新、完善教学方法,以此确保课堂教学高效化、科学化。由于教学方法是教学的辅助,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情况等进行创新、完善。比如,教师在教学会计等式时,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程度,教师就可以先问学生可否将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写成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形式,并说明具体原因。这种调动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专注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教师教学的班级不止一个,那么为了增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教师应在教学完一个班级后,就立即让学生提出课堂教学反馈意见,并将此作为完善教学模式的依据。

2建设强大的师资团队

由于会计是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所以教学不应只涉及理论部分,还要兼顾实践教学,因此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渊博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具体教学中,将会计的作用、会计的本质等枯燥的理论知识趣味化,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善于将理论付诸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并有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因为会计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另外,教师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部分学生会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不佳表现而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愿意听讲,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同样,也会因为教师巨大的教学魅力而爱上某门课程,所以建设强大的师资团队十分必要。

3开展实践操作教学

对会计专业而言,职业技能不仅包含最基本的会计知识运用能力,还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手工做账技能等,所以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并加强实践操作教学力度。就《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而言,教师普遍都会采用边讲解边带领同学们实践操作,随后让学生自主操作的教程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学生过多,同学们的操作进度各不同,教师无法及时地监督学生的实践情况,所以部分学生会偷懒,请求其他同学帮忙完成实践训练。为了防止此类现象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尽量做到5到8人一组,并设立一个组长来监督组员的实践情况。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组员间相互帮助、彼此学习、开展讨论交流,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教师及时监督、掌握学生的操作能力,调整教学进度等。

4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其学习兴趣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关系着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与中职学校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因此,会计教师应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爱好,知晓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职业技能的高效教学。比如,当前的学生大多喜欢QQ、微信聊天,所以教师可以创建QQ群与微信群,让学生在里面交流、讨论会计的相关问题,并将此作为向教师提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会计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促进师生间感情。再比如学生热衷于网购,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或者现编一些淘宝的销售数据、采购数据等,让同学们做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等。

5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在中职学校中,开展会计专业职业技能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对学生而言,学习会计专业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一个不错的就业岗位,而职业技能教学就能在极大程度上帮助锻炼学生的会计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对中职学校而言,高效的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率,促使学校声名鹊起,还有利于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提高学校在教育界的地位。也正因如此,相关人员才会致力于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职业技能教学水平,但这并非易事,不仅要从学生入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提升会计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更需中职院校提供资金、设备等帮助。

作者:侯健英 单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思路分析: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会计学科实用性极强,传统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却因种种原因忽略了实用型的教学。近几年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虽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很多教师依然未能彻底摆脱传统式的教学模式,过于看重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实际上,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当注重实践性,并形成以实践性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为达到目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应当从教师素质培养、课程方案设置、考评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强研究。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对于中职教育整体而言,素质提升是目标,顺利就业是导向,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实践性教学模式正是对这种目标加导向的关注与应对。在世界各国会计环境相互影响与迅速融合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尤其应当延续这种实践性模式,从教师素质培养出发,全方位关注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对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朝夯实技能方向努力。

1创新师资培养举措,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会计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的保证。会计专业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首先,中职学校自身应当积极创造条件,给会计专业教师提供更多更全面继续教育的机会,要求会计专业教师除了教师资格证外还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技术资格证;电算化任课教师还应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办公软件证书等,使其教学能力能够满足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学校最好能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教师到目标工厂或企业做兼职,以便了解学生就业环境。陕西渭南中等职业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每年选择一定数量从事会计理论教学的教师,将其送到企事业财务部门锻炼,同时要求这些教师深入到车间、班组,全面了解各项管理制度与生产流程,让成本核算、工时定额、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同企业生产直接联系,以便给学生传达更真实的教学内容。其次,如果教学过程中有需要,学校可以直接从企业聘请实践课教师,为学生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从业人员来学校做兼职教师,以缓解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师不足的问题,这样,学生便能够从最接近真实的实践中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从而增强会计从业素质。而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与借鉴良机。我们通过对比美国、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可以发现,我国的中职学校在外聘教师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目前数量仍不足教师总数的1∶10,而美国这一数据已经高达1∶6,且仍呈上升趋势,日本也有1∶7之多[1]。最后,教师的能力及特长应当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带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上尽可能做到教学过程、多媒体技术手段、文字叙述的科学组合,以便让教学思路清晰而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根据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普遍要求,当教师讲解完某个环节的理论知识以后,利用会计教学软件,让学生看到会计主体核算过程的模拟操作,并尽力提供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及特长。

2改革课程设置方案,形成双证型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用什么学什么”合理安排实践课时,按照我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取得两个证件,即会计专业中专学历证书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2]。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应当兼持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二者都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需品。这就给中职学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不应该忽略“双证”的取得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方案,提倡实践性教学模式,同样应当加强对“双证”取得教学思想的认识,以便集中人力、财力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前即能受到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双重认可,得到学历证书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为了兼顾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满足双证取得的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应当加强模拟实习资料的设计,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和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高度类似的工作环境。实验室中的每一个模拟工作台就是仿真企业中的相应岗位。仿真教学至少应当符合下述两个条件:一是实验客体需要高度仿真[3],在实验教学前,教师或者学校需要同企业取得联系,了解企业各个环节真实的操作模式与操作状态,以便学校仿真模拟的会计客体同企业概况高度相似,从生产流程到产品种类;从人员到物资;从进货渠道到销售方向;从银行理财到依法纳税等资料应当完备。二是实验资料应当符合仿真性要求,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所赋予的要求,由学校有关教师共同编制形成一整套经济业务: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的全面化、系统化内容。在编制过程中,模拟实验室中的学生可以由教师划分成若干个任务小组,分别模拟企业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以达到真正的综合演练效果,模拟应当是多次循环进行的,从而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体验不同角色的任务,这会让实验内容同真实业务的联系更加紧密。

3突破教学考评体系,达到技能型考评效果

以教师为主体的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致力于突破教学考评体系,以便达到技能型考评效果,借助科学手段进行考评,无疑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因为实践性教学改革将面临很多内容,考评也应按照多样化及多渠道的目标努力。首先应当增加学生的技能考核分值;其次应当增加抽题考核的内容,使之在终结性考试里面占有一席之地。湖北汉阳中专学校管理者意识到,在学生的既有观念影响下,如果考试内容出现转变,势必会带动学生的思维变化,促进课堂教学朝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真正转变。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检验,如果教师和学生对实际操作类型的考试持欢迎的态度,那么学生的技能将会普遍得到提升[4]。毕业考试时,学校把会计工作流程进行分段: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填制、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学生抽到哪一段的考题便完成哪一段,这样做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巩固会计工作,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考评时间。再者应当形成等级评价体系而非单纯的分数评价。实践性教学模式下,考核尤其应当注意操作技能的评价,评价时不仅应当注意知识与技能的表现结果,还需要注意其表现过程。同时学生的实训态度也应当是等级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坐标。比如校方若想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首先应当研究制定实习阶段各个环节的科学评价量表,在表中给出不同环节的相应分值,再根据分项分值得到最终的评价等级,这样,实践性教学模式中的考评更加趋向体系化与严谨化,而不是纯分值方法下的宽泛简单。

4实现校企合作模式,落实校企同步实训

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校企的直接合作;二是间接的校企合作,它利用企业资金扶植建设形成企业化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在实践中以第一种方法为主,但有向第二种方法过渡的趋势。校企合作模式特别是建设形成校外实训基地的模式是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给学生接近企业提供机会,为中职学校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首先,学校要做的是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在学校既有财会技能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沙盘实验室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形成新的开票实训室、税务申报实训室,并提供较之前规模更大、质量更优的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交易室等。陕西省某中职学校通过同企业的积极沟通,率先将学校既有的实训室同对口企业的实践基地整合并加以扩大,让学生有了更加理想的实践操作环境[5]。其次,学校应当加大力度拓展新的面向企业的实训基地,实现和企业的联合办学,将实践操作的环节和对口企业发生更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按照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处理企业实际业务。校方对所有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全程跟踪、重点考核,实习期满以后,学生需要交出详尽真实的实习报告,校方将实习报告列入教学考评体系之中,以达到学生在校企间的无缝对接效果。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渠道强化实践性教学,形成以实践性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努力做到: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教学环境与职场情境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结合,以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胡国理 单位:福建省屏南职业中专学校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思路分析: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社会输送专业性、职业型人才,构建更具长远性的人才培养战略,成为社会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由原有的经济低谷期进入发展高速期,这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会计人才在其中的意义非凡。为了应对新常态的大背景,中职教育应重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此就新常态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予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新常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2014年12月9日~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针对我国的新常态经济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将新常态这一崭新的理念融入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为应对新常态的大背景,应从中职教育着手,强化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具有战略性、竞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新常态的理念。为了应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应注重对会计人才的高效培养,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新常态。

一、新常态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致使新常态理念的不断渗透与提出,教育领域的新常态就是深化改革、依法治教、促进公平。在新常态下,应强化教育改革,及时了解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同时,中职阶段的会计专业教学是建构在法律之上的,在培养中职学生会计专业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新常态下,我国的教育得到了不同的补充与完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视为教育的重要起点,在此基础上实现能力的不断攀升。面对新常态的挑战,中职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学应强调“以生为本”,重在体会学生的真实感受,重在对中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关注点已经不仅停留在会计专业,而是更为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政治素养等的培养与熏陶,以端正中职学生的价值观。通常条件下,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管理难度大、学习成绩不佳、生活上还爱攀比等。面对以上问题,应注重对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端正其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素质、高涵养的应用型与专业型人才。

二、新常态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1.主张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新常态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充分根据新常态的发展目标与要求,面对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望,应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强化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教育,为企业输送更具职业性、专业性的人才资源,以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因此,应主张校企合作,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企业与中职院校的有效合作,来达到双赢的目的。通过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定相关的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然后在会计实训教学时,可将企业作为重要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与真正的职场环境相接触,在真正的职场环境中进行实习,可为后续就业提供预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相连,可提升会计教学的实效性与规范性,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与平台,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2.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在新常态下,我国在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融入足够的创新元素,才能实现新常态的正常运转。因此,为了更为贴近新常态,应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尊重会计专业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其留存足够的空间,任其自由发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迸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会计专业知识点。在中职阶段,学生的心理相对叛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诱惑,自我约束能力弱,极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成为当前学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关键性问题。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学习成绩、优势等不同,开展分层教学,将学生在会计专业方面的个性化潜能进行激发,以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完善会计专业教学,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体系在不断改革中成长,新常态的提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与意义。新时期,为了适应新常态的要求,应对原有的会计专业教学予以完善和创新,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制定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战略,打造更具规范性的人才体系,将更具实用性、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应用其中。新时期,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应更加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开设多个动手操作的实训课程,借助仿真实训类课程来增强学生遇到专业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绘制会计报表、制作现金流手册等,模拟真实职场环境中会计专业可能遇到的场景,既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也能在实践训练中提升能力,做好步入职场的准备,培养其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

三、结束语

在新常态下,强化对中职会计人才的高效培养是关键,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注重对会计人才职业技能的考量,转变原有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将更具规范性的会计人才培养战略应用其中,打造更为高效性、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对全能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与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挑战。

作者:刘晶 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