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浅谈股权投资风险管控

浅谈股权投资风险管控

时间:2022-07-24 03:57:43 关键词: 股权投资 风险管控
摘要:长期股权管理以及优化内部资源,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期股权投资管理模式和风险控制体系,对加强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管理与风险控制,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浅谈股权投资风险管控

浅谈股权投资风险管控:开展参股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效能监察 提升公司内部运行有效性水平

摘 要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经济组织以盈利为目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开展以发现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效能监察,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参股股权 效能监察 提升 水平

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监察机构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事项,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所辖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职能的情况,纠正行为偏差,发现管理缺陷,促进企业规范和完善管理,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

企业党组织的纪检监察部门以提高企业效能为目的,对监察对象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能力、运转状态、效率、效果、效益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活动,即对监察对象执行指令、履行职责、完成计划情况和依照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质量、效果、效益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对企业下属经营管理者履职行为的正确性、管理缺陷、行为偏差自管理监控以及对企业管理工作中违纪违法和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查处活动。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属党政纪检的范畴,概括来说是为促进企业管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廉洁建设,增强企业各个生产经营板块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勤职廉洁意识和责任,适应企业新发展需要的再管理、再监督的党建工作科学经营管理科目。它是对企业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能力、运转状态及产生的作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监察,及时纠正管理工作中的偏差,保证企业管理工作计划、任务、目标较好实现的一种有效管理形式。

企业效能监察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企业下属各个生产经营管理阶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加强企业系统执行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一、开展参股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效能监察是公司纪检监察组织使命与责任

宝钢党委一直强调:党组织要“围绕中心抓党建、进入管理起作用”,宝钢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企业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职工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将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统筹谋划、整体部署,为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2009年以来,公司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将以资源投资为引擎,持续保持公司业务稳定的年复合增长水平。随着公司对外长期投资不断增加,截止2011年底,公司参股子公司已达十几家,占投资企业总数的47%,公司参股股权投资金额数十亿元,占股权总出资额的50%。投资方式主要有参股、控股、IPO、SPV,投资意图的类型主要有商权型、投资回报型、混合型(商权+回报),投资的对象有国企、民企及联合体等,被投资的公司分别处于筹建期、基建期、营运期等不同阶段。主要特点是投资金额大、管控难度高、区域分布散。

2011年9月,监事会对公司参股股权管理现状作了专项调研,形成了《关于宝钢资源参股股权管理现状专项调查的沟通意见》书面报告。报告对公司参股股权管理通过样本点的抽取和实证分析,对公司参股股权管理的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及运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作了提示。公司纪检监察组织“‘基于公司价值链实现的管理转型’之相关安排,对公司参股股权管理相关内部控制程序(尤其是基础工作)作必要的梳理,并根据公司科学发展目标和自身面临的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公司基于‘企业价值持续增长’的内部控制基础工作水平,为实现公司战略规划和愿景,提供具‘国际化’等效的合理保证,促进实现公司发展‘从优秀到卓越’”依职主动开展参股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效能监察,履行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的使命。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参股行为就已经在发达国家中盛行。然而直到现在,国内企业借鉴参股模式开展经营活动仍存在不少问题。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参股股权投资存在着一是投资决策不规范。有29.9%的国有企业投资参股决策没有经过集体决策程序,其中有7.9%属主要领导个人决策。二是投资参股决策方向存在偏差。有三成参股企业投资目的不明确,有近一半参股企业与主业无关。三是投资参股覆盖面过宽、过散。参股行业跨度达76个,与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突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战略目标不一致。四是效益低下。大部分参股行业的效益普遍较低甚至亏损,有61.1%的参股企业亏损或非持续经营。五是监管不到位。超过53%的国有股东没有派人员参与管理,38.7%的国有企业不能获取财务报告,55.2%的国有企业不能获取审计报告。六是党组织设置不健全,党建工作较为松散。没有设立党组织的参股企业占65.8%;在设有党组织的参股企业中,有125家党组织未属地化。七是非国有控股的参股企业比重过高,私营控股的参股企业效益低下。非国有控股的参股企业占58%,经营效益明显低于国有控股企业。

针对国有企业参股股权投资七大问题,公司纪检监察组织按照惩防体系建设要求,依据公司战略发展、投资效率、股权管理等重点工作依职主动开展参股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效能监察,履行防范类似覆辙重蹈的责任。

二、开展参股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效能监察,提升公司内部运行有效性水平

公司纪检监察组织对公司涉及参股股权投资的主要管理事项开展了一是参股股权管理内部控制的设计有效性分析。主要包括:股权投资管理责任链接机制、流程的优化(如:部门和岗位职责对股权投资管理权责设置的全面性、系统性)。股权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优化(如:提升绩效评价考核对股权投资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可视性)。完善建立股权投资管理台账等。二是参股股权管理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分析。主要包括:对股权投资管理责任主体工作负荷量作必要评估(或测试)(如:公司资产财务部及其投资管理相关岗位是否存在工作负荷原因导致的管理轻触之或有风险)。提高股东义务履行至股东权利行使过程中内部控制评价的“可验证性”(如:“其他应收款”记录的股权出资,到“长期股权投资”会计记录;51%及以下的参股股权收益确认到返利实现过程中,各责任主体权责链接情况和忠诚勤勉的履职情况,能够被内部控制评价更清晰、完善地验证),择机进一步规范参股股权企业同公司法人间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等工作的责任分工、角色分配,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关键环节得到有效把控。

(一)改进参股股权管理内部控制设计

1.完善制度管控。对公司以往参股股权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主要集中于项目的过程管理,即“优育”阶段,对前期项目策划和选择、后期项目绩效回报未明确管控要求采取了一是改进管理方式。对原先参股股权投资企业以“优育”(即项目过程管理)为主的工作内容,扩展到从“优生、优育、优报、评估、预警和退出”的全流程管控。二是对公司投资管理制度的重新梳理和审核,设计构建了投资管理全流程制度体系建设的“三重架构”模式。

2.规范信息数据。对公司以往参股股权投资项目按职能分段实施管理,数据、资料多部门管理,缺乏全局性的视野,采取了对投资项目的选取、把关及控制,从前期“优生”环节进行规范,并通过加强对项目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确保后台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为“优育”“优报”工作提供支撑。

3.明晰权责要素。对公司以往参股股权投资实施时,没有与派驻的专兼职董监事、财务经理的权责链进行有效结合,降低运行效率采取了改进沟通方式。将派驻人员工作汇报型的信息收集方法,优化为参股企业同股东间的信息沟通机制,提升除董监事层面信息沟通外的参股企业信息沟通的即时性、规范性。

(二)评估业绩指标体系“投资引擎”价值

1.设计管控模式。对公司以往参股股权投资以商权型、混合型为主的参股子公司,设计了《宝钢资源参股股权管理制度流程明细表(建议稿)》,从责任体系、指标体系、标准体系、考核与评价体系入手,制定了有责任单位、责任人、胜任素质、KPI、工作内容的模板,为相关单元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2.完善管控机制。对公司以往参股股权“出资-运行-收益-返利”管理内部控制程序采取建立投资管理台帐,修订优化返利、商权管理措施以及投资活动专题分析制度,完成了对参股股权的股本出资额与入帐期情况、投资收益率、返利率暨明细分析汇总等基础工作。同时,通过细化完善已出资股权投资分析管理流程,有效提高了股权投资出资后或有风险的受控性。另外,在对公司前期投资管理工作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境外投资后对子公司的管理流程和投资、资产管理的规划提出了建议。

(三)关注风险管控,监督派驻人员履职以及参股公司运行

1.规范董监事权利运行。对公司以往参股股权董监事(兼职)人员的集中度较高,在行使董监事权利的过程中,存在本职与兼职诸多工作要素的风险敞口,导致兼职董监事更多地“表决器”“手延伸”表现,采取了在派驻人员的管理上,进一步明确了对派驻人员的配置标准和管理要求。一是强化资产管理职能,提出了根据资产管理设置资产管理代表制的设想。二是设置专职董监事,增强派出董监事的力量。三是优化完善董监事履职管理办法,明确了专职、兼职董监事的权利、责任、义务和具体的工作,并增加对专兼职董监事的评价。

2.建立数据信息管控机制。对公司以往未建立对参股股权投资在不同阶段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参股股权投资过程中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可控性不足,不易被独立第三方验证。公司对子公司的运行情况的掌握主要依靠派驻人员工作汇报的方式收集信息,反映速度相对滞后,采取了健全投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公司对参股股权投资项目一体化、全流程、高效化、协同性管控和建立健全参股股权投资在不同阶段分类下(基建期“投资、工期、质量”及经营期“预算完成率、收益、返利”等倾向性、趋势型的“发现”、剖析和风险预警型识别提示)的信息管理工作机制。

3.加强“或有风险”管控。对公司以往参股子公司发生各类安全、环保事故时,董事、股东意见表达合规性不足时可能会使股东面临社会责任或有风险、兼职董监事“脑延伸”功能发挥不充分等使公司“或有风险”几率加大的现象,采取了加强风险管控机制建设,即健全公司投资管理风险、派驻人员廉洁风险、企业“或有风险”应对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风险管控机制;管理人员履职风险监督机制;社会责任“或有风险”预警应对机制和加强对股权企业同公司法人间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暨公司预警型风险识别提示机制规范性分析。

三、结束语

参股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效能监察开展以来,公司参股股权风险管理意识日趋强化,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及运行有效性目标日渐清晰,逐步融入到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中。正如公司纪委书记对本次效能监察工作总结时说:“可以说,参股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效能监察项目是公司纪检监察组织在公司党政的领导下开展的效能监察和专业管理双向融合的一种创新型实践。一是集团公司派出机构(如监事会)与多元产业子公司在共同维护出资人利益的协同。二是面向企业价值创造的效能监察与职能部门专业管理双向有机协同和融合。”通过效能监察项目的实施,公司参股股权自持股累计返利率达54%,返利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0%。与此同时,公司制订和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效能监察项目在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真实体现了公司纪检监察组织为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浅谈股权投资风险管控:企业集团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管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外投资和兼并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且企业投资能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企业集团投资活动是企业求得长期持续发展和对外实现扩张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如果对股权投资方法和风险控制经验不足,或者资金结构不合理,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管理不到位,造成长期股权投资在企业的经营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重点讨论强化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管理,指出了长期股权投资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有效地解决对策,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保障股东权益,促进企业集团投资收益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集团;投资收益;风险管控

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或向其他行业转型发展,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不断的增多,企业拥有的长期股权也比较多。因长期股权资金投入较大,运行周期较长等特点,一旦长期股权投资结构不健全,没有实施严格的跟踪管理,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投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和降低企业所在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如果要想在长期投资过程中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必须对于股权会计核算及其财务状况做到充分了解和管理,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投资将风险降至最低。

一、企业集团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企业集团公司投资收益主要是通过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来获取。实业投资主要是投资入股设立子公司形式,即长期股权投资;金融投资主要是证券投资,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期货、委托贷款等。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公司按照持股比例或享有份额分为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企业集团投资目的主要分以下三类:扩张性需求;维持性需求;外在性需求;根本动机是追求较多的投资收益和实现最大限度的投资增值。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包括投资企业按照股权比例应分享的被投资企业的税后利润、股权转让收益、清算收益及其他收益。股权投资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股东的意志在被投资企业得以贯彻和执行,保障股东权益的实现,并争取股东权益最大化。

二、企业集团长期股权投资存在的风险问题

长期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涉及投资前决策风险、投资运营中管理风险和投资后清算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几年,市场经济发展旺盛,许多企业不仅扩大产能,也向其他地区,其他产业扩张,或独资、或合资投资成立分、子公司,但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钢铁、煤炭、水泥产能过剩,很多项目建成后没有市场,连续亏损。盲目投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没有做好对市场的研判及项目可行性研究,发生投资决策风险。

2、随着集团公司相关多元产业战略的实施,长期股权投资数量与金额大幅增加,但集团公司在被投资单位的战略定位、盈利能力、经营状况、对集团公司的贡献度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使投资目的与收益不能及时实现。

3、集团母公司举债筹措大量资金进行投资,相当数量的被投资单位长期没有回报,导致集团母公司背负大量贷款利息支出,资金被长期占用,利用率低下。已经成立的子公司并无实际的生产经营,每年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和管理费用较大,使得集团整体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4、随着被投资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滑,集团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水平明显下降。占用集团母公司大量投资资金的全资与控股子公司,每年向集团母公司上缴利润(或分红)的很少,收益甚微,其中一些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破产清算,导致集团公司投资损失,造成集团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综合投资收益率远低于其对应的资金成本(机会成本,利率采用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投资效益低下。

5、部分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连续几年盈利却不给集团母公司分红(或上缴利润),导致集团公司资金短缺而部分被投资子公司现金流充裕的现象,反映出集团公司在全资子公司上缴利润、控股子公司分红方面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6、投资企业虽然对参股子公司无实际控制权,但投资金额大、数量多,而实际取得的收益非常低,反映出集团公司对参股子公司的经营与分配缺乏有效监督。

7、集团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管理不到位:子公司下属分、子公司发生的对外承包费、股权转让款,因对方公司经营异常,款项有可能无法收回;合资对方未按协议约定时间支付股权投入款,或抽逃货币出资额,有可能给投资企业形成损失,负责管理项目的投资团队成员或派驻投资对象企业的人失职,产生道德风险或管理不到位风险,危害投资者的利益,这些都给集团公司投资收益带来重大影响。

8、根据煤炭、钢铁行业整体的发展形势和国家去产能的基本要求及目前资源价格的大幅下跌,资源矿产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有些公司已成立,但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项目没有被国家批准、或者未能取得采矿证,加上资金紧张等原因,未能按期开工建设。已购置地块仍然处于闲置状态,存在被国土部门无偿收回的风险。直接影响公司的运营,没有合法齐全的手续,公司就会处于停滞状态,母公司的投资长期无回报。

三、企业集团长期股权投资风险防范

防范并控制投资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要重视投资决策和投资后的风险管理,加强投资对象基本面恶化或业绩显著低于预期时的风险管理。具体对策为:

1、加强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职能部门管控。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实行集中管理,制定长期股权投资管理标准,划分公司股权投资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权责明确,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制衡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维护出资人权益。

2、对长期股权投资“分门别类”进行监管。集团公司产权与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被投资单位在集团公司战略规划中的定位,比如是以实现收益为目的、还是以投资控制资源等其他战略为目的,“分门别类”对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进行监管,实现集团公司既定投资目标。

3、对长期股权投资“有重点的”进行监管。统计集团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金额较大(如上亿元)的公司,集团公司产权与相关管理部门要重点关注这些单位的财务与经营情况,加强其财务与经营监管工作,避免或减少因管理不善给集团造成投资损失。

4、集团公司要根据对被投资单位控股情况制定利润分配政策,确保收益分配合法、收益资金及时足额收取。(1)全资子公司:完全由集团公司控制,无其他特殊原因,利润全额上缴集团母公司。(2)控股子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由子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集团公司产权与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控股子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会同子公司管理层拟定控股子公司利润分配方案报集团公司批准,并由集团公司派驻高管人员按集团公司批准的方案在子公司相关决策会议上行使表决权,保证集团公司投资收益实现。(3)参股子公司:集团公司派驻高管人员要在其利润分配预案通过前将预案提交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产权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决策意向,上报集团公司批准后,由派驻高管人员在子公司相关决策会议上行使表决权,保证集团公司投资收益实现。

5、评价长期股权投资效益,追究管理者责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评价长期股权投资效益,对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企业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决策者和实施者应承担的责任。对于因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应追究董事会等相关决策人员的责任;对在投资过程中违规操作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应追究具体实施人员的责任;对子公司被投资单位经营管理者造成损失责任的,应当撤销职务、停止升迁等制裁。

6、健全对外投资的管理,积极行使股东权利。强化被投资企业的监管,明确投资关系,追偿承包费,对投资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对投资行为做出适当的分析和预测,追偿股权转让款或股权投入款,减少投资损失。理顺投资关系,做到整个投资过程合法、合规,及时纳入集团合并范围。

7、保证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相配比。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要以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为限,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入的规模和时间要与筹资的现金流量尽量保持一致,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选择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应是最优项目,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如果长期股权投资效益低下,资金使用严重浪费,应防范低效项目的投资。

8、对部分投资项目进行处置。对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无实质运营或丧失继续持有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及时计提减值准备或进行妥善处置,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减少损失,规避集团公司经营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以及《甘肃省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6〕25号)文件,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将落后产能及时清理。

四、结语

长期股权管理以及优化内部资源,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期股权投资管理模式和风险控制体系,对加强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管理与风险控制,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海宾 单位: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股权投资风险管控: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手段综述

作者:郭赞宏 单位: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风险

1、投资行为可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遭受国家行政部门制裁及处罚,导致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选择时,投资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切不可只贪图利益,而不顾及其他。

2、投资未按立项审批程序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出现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投资损失。授权批准属于事前控制,可以将不当行为制止在发生之前,最大程度地减少公司可能的损失,长期股权投资金额、投资风险大,因此公司必须对长期股权投资设立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

3、投资项目未按科学、严密的评估和论证程序进行立项、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专家论证,随意性大,形成乱投资,给企业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第一,对于决策者来说,信息的收集程度是展开决策的前提与条件,必须尽可能多的收集更为精确、全面的数据,从而保障所作决策的科学性。第二,投资决策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也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投资决策者不能对行业的发展背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做出全面了解,那么就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决策风险。

4、在公司开展投资工作当中,如果长期股权投资从持有到处置出售转让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那么就很有可能给监督与控制工作带来困难,不能保障投资安全和投资收益而造成损失。公司在进行一系列合同的签署工作时,必须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按照程序来开展工作,如若不然,就很可能导致长期投资股权的不尽明确,从而造成公司投资权益的损失,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5、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没有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做出准确的核算,出现遗漏或者差错,使会计资料缺乏较好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给财务工作造成风险,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受损。如减值准备的计提、审核、批准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步骤开展,就可能导致核算工作缺乏准确性、权属变更缺乏时效性,最终还会影响到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这都会加大财务工作风险。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措施

1、在长期股权投资决策阶段,公司应当根据投资目标和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投放结构,科学确定投资项目,拟定投资方案,明确投资目标、规模、方式、资金来源,重点关注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同时结合公司内部的各项实际情况,对投资项目与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工作,以公司的规模状况、投资目标等情况客观对投资规模、预期收益等指标做出评价,要根据公司本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投资工作,做到小心、谨慎投资,切不可盲目投资。

2、公司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审批。特别是涉及到“三重一大”事项(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投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履行相应审批程序。

3、公司应当根据批准的投资方案,拟定投资合同,并聘请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等专业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与被投资方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必须明确出资时间、金额、方式、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时还应严格按照母公司规定执行,及时上报母公司审批。

4、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执行阶段,公司应该根据正式签署的投资合同的相关文件规定,严格按照投资合同约定投放资金。为了避免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完善公司内部的授权制度,建立健全投资业务的资金收付、凭证保管、会计记录等管理制度,实现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全过程管理控制。

5、公司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被投资方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定期组织投资质量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公司财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与被投资方核对有关投资项目、开展项目分析,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与程序进行账务处理,保障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证对外投资的安全、完整。

6、应该强化对股权投资权益证书的保管,健全好一套完善的档案记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点盘查,设定专人对其保管,明确权利义务。如果股权出现改变,相关部门要尽快办理好权属变更的相关手续,最终由财务管理者对变更后的最终账目予以审核与确认工作。

7、公司应加强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及处置过程的税收筹划,长期股权投资有两方面的投资收益,一是持有期间的股息、红利收益,二是投资转让的资本利得收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为免税收入;而企业转让股权,扣除相关成本按照差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先投资分利,再转让股权,运用分割方法,可减少公司的税收负担。

8、对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或丧失继续持有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应当及时处置。首先,应由专门的投资管理部门向授权部门提出相关处置申请,申请中应注明相应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名称、金额、处置原因、处置方法。其次,授权部门认真审核,对于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应召开董事会议进行讨论,集体决定处置方案。为防止处置过程中的舞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价格应由外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或者直接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工作给社会专业处置机构来进行,从而更为有效地保障公司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9、公司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开展减值分析,要按照规定的标准与程序执行,保障账务处理的及时性。企业对持有的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在后续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对子公司和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10、在投资过程中及投资结束后,应由内部审计人员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定性的评价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在风险和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程度;定量的评价可以采用指标包括投资的年现金净流量、投资回收期等。

11、对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企业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决策者和实施者的责任。对于因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应追究相关决策人员的责任;对在投资过程中违规操作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应追究具体实施人员的责任。

综上所述,加强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风险的管理成为公司现阶段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公司应该积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明确长期股权投资的内控目标,找出控制风险点,不断完善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期求得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