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14 03:39:18 关键词: 园林景观毕业 园林论文 园林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我们享受到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追逐越来越多的精神文明。若能在营造良好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可以将中华文化得到传承与积淀,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对进一步创新我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园林景观的良好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地产园林景观设计管理论文

1各阶段设计管理工作审核把控要点

1.1景观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应做到景观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流畅。此阶段容易出现设计图纸中的消防道路不能满足消防规范,人车混流导致的交通组织不合理,小区出入口的设置不能满足物业日常管理的需求,以及康体娱乐设施、停车位、垃圾站等位置布置不合理引起的扰民现象。要注意控制软硬景比例以及控制景观成本造价。一些景观设计师为追求景观的大气好看,侧重于对硬质景观空间的组织设计,设计大面积的铺张广场和人工湖。不仅增加项目的景观造价成本,而且忽略了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导致项目效果一般。因此,在总体设计布局时,软硬景比例控制在3:7或者2:8。最后还应注意室外景观设计是否存在缺漏项,如地库采光井、地下车库入口及非机动车出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它凸出地面需要装饰处理的构筑物等。

1.2景观扩初图设计阶段

景观扩初设计是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纽带。在景观方案通过审查后,景观设计单位容易忽视与各专业工作交接,景观设计管理者应组织景观设计单位与各专业工程师对工作范围上需衔接之事进行确认。例如,应与建筑工程师联络,确保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特色互相配合;应与项目各专业工程师协调有关结构设施、户外照明设施、水景循环系统、地下管线等相关问题;应与室内设计师协调,确保室内及室外设计在物料、空间处理及特色方面互相配合。接下来对于设计单位提供的扩初图纸应审核其与景观方案效果相关的所有技术参数,软景设计风格及配置手法,保证其不偏离设计方案。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景观行业的不成熟、规范以及设计单位设计水平的良莠不齐,导致一些景观单位在方案深化过程中容易忽视经济技术指标,使得景观项目后期无法验收。因此,在此阶段应核算确认方案的软硬景面积比例,计算绿化面积及地面停车位数量等指标,复核是否满足建筑规划指标要求。

1.3景观施工图

景观施工图是保证项目落地施工的重要环节。对景观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地产景观设计管理者需组织相关专业设计师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把握设计效果,控制设计意图在后期设计过程中不偏离原有方案。该阶段设计管理中主要把控以下几点:

1.3.1统一协调各专业,保证图纸的完整正确性。

由于景观分为园林、绿化、水电、结构4部分,由不同专业施工图设计师完成。常常造成彼此独立设计,忽视其它专业的相关性。最后完成的设计图纸出现冲突或者分专业设计交接界面存在缺漏项。例如,井盖位置的不合理性,由于给排水设计师未结合园建设计出现管井一半在硬铺上、一半在绿化上,因此施工图审查的时候应注意管井的位置,避免管井与构筑物、道路等冲突。

1.3.2审核施工图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直接塑造园林景观立面形象的重要工作。竖向设计的目的是改造和利用地形,景观设计师需要复核施工图设计标高和设计地面是否能够满足园林道路场地、建筑及其它建设工程对地形的要求,是否能够有效保证排水系统通畅,使地面不积水。还应结合竖向地形复核地库顶板区域的覆土深度及结构荷载值,绿化种植设计应结合覆土深度综合考虑。笔者参与的项目在审图期间发现,设计师在小区内大量种植深根树种以及覆土深度要求较高的大树,而忽略地库结构荷载,造成地库超荷载。

1.3.3软景设计部分。

软景设计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充分考虑季相变化和色彩搭配。尽量使用乡土树种,目前许多景观设计师盲目跟风,使用一些非本土树种,且造价昂贵,最后效果不佳。另外,还应注意审核软景施工图中的植物拉丁学名,标注是否正确。绿化施工图设计时设计师常常忽略标注植物拉丁名或者植物拉丁名书写错误,图纸中应同时体现植物的中文学名及拉丁文学名。因为不同地区对同一种植物的称呼不尽相同,使用拉丁名统一标准,不容易混淆树种。

1.4施工配合阶段

1.4.1施工图纸技术交底。

通常从方案到景观施工图出图,施工单位未参与其中,容易导致施工单位对图纸的理解吸收不够,导致设计与施工脱节。所以,在施工开展之前,应会同景观设计单位,各专业设计师及工程师与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将项目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成果通过图文形式传达给施工单位。协助施工单位熟悉和正确理解图纸,争取将设计图纸以最佳的方式来实现。

1.4.2材料样品确认。

景观设计管理者应会同景观设计单位做好硬质铺装材料样板,以及大型乔木的确样工作,这是施工品质保证的手段之一。对于灯具、小品、雕塑、花钵、铁艺、康体设施等需要进行二次设计的子项,在制作、购买前也应由甲方景观设计师及设计单位共同商定样式,做好确样工作。

1.4.3现场把控调整,优化设计细节。

地产景观设计师不仅要做到对图纸的审查把控,还应定期到项目现场设计巡检,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指导施工单位,优化设计细节。毕竟景观设计师对空间的想象以及预测会受到各种局限,而亲临现场能够发现新的设计条件,让景观设计图纸得到更好地实施。地产景观设计师在感受现场空间,应注意项目的地形堆坡以及植物配置。地形堆坡是项目施工的基础,设计师需结合现场周边环境,对施工单位初整的地形进行复核提升。植物配置方面,由于植物进场时,不同植物品种形态各异,即使是同种植物之间也无法保证形态冠幅高度完全一致,因此,现场种植效果不能完全表达植物配置图纸所传达的意图。要求景观设计师在绿植施工过程中亲临现场,感受种植效果,必要时现场调整设计方案。

2结语

目前,房地产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地产园林景观设计管理工作,但是景观设计管理工作常常属于地产设计管理的一个分支。地产景观设计管理的成熟发展,仍需要一段时期,如何通过地产设计管理做好景观设计品质的控制,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其一,在项目规划阶段景观设计应该开始介入。由于景观设计通常在建筑设计之后,景观常常无法参与到前期的项目策划、成本控制以及后期的现场实施管理。因此,建议在建筑规划道路以及建筑布局时,景观应该参与其中,为建筑提供参考意见,实现景观价值最大化。其二,做好居住区景观造价成本的控制,在设计初期明确造价限额。按照设计限额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在各个设计成果阶段审核图纸,控制软景硬景比例、大乔木数量、水景的面积以及小品数量,实现景观效益最大化。其三,做到景观设计全程化管控,及时跟踪景观设计各个阶段成果,把握设计动态。重点关注关键的设计节点以及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思路管理地产园林景观设计,才能更好地提升地产景观产品的品质,打造优秀的地产景观项目。

作者:罗晓英 单位:厦门禹洲集团地产投资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私密性需求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私人场所的景观设计

1.1建筑阻挡

利用各种建筑物和园林工程设施阻挡人们的视线从而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各种影墙、绿篱栅栏、摆放假山奇石、开挖人工湖等手段,均能起到很好的转移人们的视线,缩短视线距离的效果,达到阻隔人们视线的目的。再从建筑墙面上添加一些彩绘图案吸引人的目光,转移人的注意力,能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后面人们的活动,使在另一侧更具有安全感。

1.2植物建筑复合式搭配

利用植物栽植与建筑物相搭配的形式以达到保护人们隐私的目的。这种做法通常是在活动场所的周围布置一些其它建筑物,然后再从建筑的缝隙中栽植一些常绿植物,达到不显山、不露水的效果,从而保护在其中的人们活动不受外界探视。

1.3利用地形

利用地形就是在私人活动场所的周围用一些有起伏的地形,围合成小的空间,遮挡住游人的视线,从而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

2公共场所的景观设计

公共场所主要是指公园、广场、学校、高尔夫球场、医院等可以供很多人同时自由活动及聚集的场所。在这种场合下,人们可以自由的活动、放松身心、亲近自然,这些场所除了与私人场所相同的处理方法外,还需从以下3个方面着重考虑:

2.1苗木规格要大、寿命要长

这些场所本身占地较大,人的视距也远,规格小时,则起不到遮挡效果。一般情况下,需要选用规格大的乔木、寿命长的植物:一方面能形成很好的遮蔽及景观效果;另一方面长寿命的植物,可免于频繁更换,影响已形成的遮蔽效果。在植物选择上可以考虑法桐、银杏、香樟等能有较大的树冠、遮荫效果好的树木品种,且需要按一定的形状丛植和群植,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形成相对的隐蔽空间,达到围合空间,保护隐私的目的。

2.2苗木品种多、规格多、密度大

在公共场合栽植苗木时,苗木的品种要多,也需合理安排种植空间及层次,做到远观近看要有不同的效果。道路的位置要合理处于公共区域的,使非停留意向人员不干扰内部人员的活动,而小广场则要尽量安排在中心位置,使其免受外部人员的干扰。像北方的高尔夫景观设计,从保护隐私的角度出发,则要在设置较宽的苗木隔离带,最好用常绿的大叶女贞、蜀桧、竹子等高密度栽植,形成一个很好的常绿隔离带,同时也需种植一些萌蘖力强的树种,如火炬树、千头椿等,可在春夏秋冬都能有好的遮蔽效果。当然内部空间的通风、采光方面的需求也要考虑其中。

2.3注重与外界环境的联系

由于公共场所为开放型绿地,几乎任何人都可入内,人员构成较杂,营造的私密空间若过于隐蔽,也会给某些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所利用,从事不法活动。所以,在设置保护人隐私的空间时,也要考虑人员的安全性,可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小路、园林小品等,加强与外界空间的联系,免受这方面的隐患。

3结语

无论私人场所,还是公共场所,私密空间的景观设计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如何在维持较好的景观效果下,提供更宜人的私密空间,是景观施工者、设计者所考虑的内容之一。就这方面给出了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宜人、宜居的生存环境。

作者:张建涛 伏圣剑 李传磊 单位:山东荣盛富翔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临沂市滨河景区祊河河道管理所 无锡开放大学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新工艺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1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同地域的规划

1.1发挥我国园林植物的优势,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在我国大多数的城市中,园林植物缺乏多样性,往往城市只意识到园林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却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多样性。我国的被子植物种类位居世界第三,裸子植物位居世界首位,各种花卉在世界的排名更是名列前茅。不难看出我国的物种具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园林新工艺要求加大对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物种开发,选用最具代表最有特点的植物种类,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这一优势,是未来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

1.2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园林规划

不同的城市之间存在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每个城市的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就要因地制宜的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例如:石家庄、北京、郑州这几个城市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北部,三面环山,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十分迅速,气候干旱,夏季时炎热多雨,夏季正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阶段,冬季时,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达到了700mm以上。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时就应该以针叶林为主,适当增加一些落叶阔叶林,这样就符合了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达到城市绿化的效果。

2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差异新工艺应用

2.1土方工程新工艺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过程中,土方工程是最基础的工程,土方工程最主要的就是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设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在土方工程中引用的新工艺主要是架空砖。可以自然条件以及土壤组成结构作为基础,将空气与雨水的流通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雨水顺着架空砖渗出,避免造成了土壤中形成了积水而导致植物受到“涝灾”,保证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质量,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发挥最基本的作用。此外,架空砖这种结构,提升了整个渗水排水的能力,避免在夏季雨水集中的时期造成城市“内涝”的现象,不仅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保护,也使得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得到很大改善,一举两得。

2.2水利灌溉工程新工艺的应用

2.2.1园林滴灌灌溉技术

适用于花卉、树木的生长灌溉工艺,这种工艺是利用喷头用较少的水量进行植物生长周边土壤的灌溉,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肥料的应用。此外,这种工艺大部分采用自动灌溉的技术,节约了人力,减轻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劳动力需求,节约成本。

2.2.2透水管新工艺

透水管是一种新的材料制成的一种输水管道,可以在输水排水过程中通过这种特殊材料外渗管道中的水源,而且这种材质的水管有超强的抗压性,对地质条件没有特殊的要求,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透水管更有着超强的抗腐蚀性,抗拉伸,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所以,这种材料作为新工艺材料被广泛的应用。

3.结束语

依托传统产业的优势和自然条件优势,结合科学的发展开发园林景观,更要结合不同地域的自然、民族文化,开发建设生态旅游。采用科学化的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的园林景观建设。

作者:董艳丽 单位: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传统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我国民族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它凝聚了民族历史上先进思想文化、理念、意识形态等作用积淀下表象特征,以独立于世的客体形式存在。设计师若能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效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在设计风格上体现出多民族、多元化的景观特点,加强传统文化元素传递信息的效果,让园林景观彰显出民族、地域、空间、时代感,让全民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与力量,并产生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这样中国传统元素便可以得到有效传承,并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产生积极影响。鉴于以上原因,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之间有一种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和发展的良好关系。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文明古国,传统元素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依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历史底蕴,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现代创意中,设计师更是打破常规,依托现代钢筋铁骨的建筑材料,揉入温情脉脉的古代园林建筑风格,将一些民族传统的古典元素点缀在园林设计中,将历史的风韵与现代的文明融会贯通,更好地表达了典雅妙趣,感受时光的洗礼。与此同时,设计师在创新的包装与运用下,将现代园林朝气蓬勃、历久弥新的魅力展现给世人,达到整体之上,中府和谐的统一境界。

2.1天人合一的景观设计应用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建筑是从中国自然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中自然成长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建筑居住环境。天人合一并不单指人与自然的简单对应关系,更涵盖了人类在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对应关系。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例如,苏州园林,因势利导创造出“巧夺天工”的山水园林。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世博会中国馆外形设计就结合了传统歇山式造型元素与现代设计思潮,建筑的外观俨然是一派“风吹麦浪”的动感旋律。配合室外园林景观设计,它营造了浓郁的中国风情,加入了红色的故宫城墙,老北京的胡同元素,剪纸文化及溪流等鲜明的中国元素。这种浓郁的中国风体现了自然山岳构成规律,为此,在设计中,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建造,最终都能突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峰、峦、悬、谷、峭壁等宛如天开的自然景观,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元素的自然色彩。

2.2打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彰显出中国传统元素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城市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习惯以及文化底蕴,而这种地域文化的特征被广泛应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特色,根据不同文化景观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格局,增强园林的可观赏性,促进地域文化特色的不断更新与创造。让园林景观显得更加独特,让园林景观更好地搭配实现地域性的整体景观美。

3结语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我们享受到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追逐越来越多的精神文明。若能在营造良好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可以将中华文化得到传承与积淀,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对进一步创新我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园林景观的良好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作者:董雨英 周磊杰 单位: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彩色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彩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选项

1、种植方式

1)丛种这是彩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种植方式,通过一定数量的彩色叶植物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处丰富的景观彩色,然后再通过不同的分布形式,不同的颜色浓度,从而使景观看起来更有活力,充满动态。现代的景观植物种植,一般是将彩色叶植物与其他物种的植物结合起来进行栽种,这是为了实现两者形成不同的形状和图案以及色彩,从而达到丰富园林景观的目的。还有的景观中,通常种植乔木等绿色植物作为背景,然后在加入彩色叶植物,从而形成对比,给人一种新的感受进而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冲击力。

2)孤植与丛种相比,彩色叶植物如果采取孤植的方式,更能突出彩色叶植物的魅力,吸引人的注意力。这是将彩色叶植物放在一个特殊位置,像路边、草坪,人们经过较多的地方,将它们处于整个园林的中心位置,从而能够最大化的吸引人们的视线,达到观赏的目的。除此之外,采取孤植的方式,也能够突出彩色叶植物的美丽,通过种植在常绿植物中,对园林的整体和彩色叶植物的个性有效的结合,形成一种别样的美。

2、树种的选择

对于彩色叶植物的树种的选择,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重要的环节。在对树种的选择的时候,许多园林管理者青睐于外来的物种,也不考虑是否能够适应好本地的自然环境就盲目种植,如果外来物种不能适应本地的生长环境,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大量损失。所以,需要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和遗传等方面,选择一些成活率高的彩色叶植物,通过合理的种植和配置,从而实现植物的成长,增加景观的持久性。

3、加强管理

对于园林景观的管理绝对不能忽视。一方面,要做好各种物种之间的垂直绿化管理,通过增加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利用一些植物,如地棉、金银花等,来提高园林的竖向景观的质量。另一方面,做好园林植物的相关合理配置,通过有序的管理,加强对于植物的设计,从而增加园林的自身特色,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措施,提高整个园林景观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各个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提高彩色叶植物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的人性化。为居民休闲生活提供更多的美的享受。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彩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彩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随着各种种植工艺的进步和设计的多样化,彩色叶植物运用到园林景观中之后一定会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带来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更多的精神享受,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方庆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石景设计应用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石景设计的策略

1、彰显文化特性

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地域形态、地域风貌的不同或产生不同类型的石景,代表着当地的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象征。石景是文化的象征,是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结晶,将其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其意图主要是让游客在观赏的同时也能体会其中蕴含的神韵,从中解读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宣传与传承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其积累了丰富的石文化,将传统的石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技术相融合,实现文化的衔接,注入新鲜的文化特色,将现代社会中的网络元素、信息化元素、艺术观点融入其中国,实现了新旧文化的碰撞,对园林景观中石景的设计更具人文性和特色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不断升温,其艺术造诣和境界在不断完善,通过对文化与艺术的欣赏,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实现人与园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此,在选择石景时,应选择该城市的石景,其代表着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也能降低在石景上的成本,相较于引进外来石景更具优势。

2、遵循美学性原则

装饰性是石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功能,注重体现其美学性原则,通过石景的创新性设计来完善园林景观的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石景的设计应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了解现代人的欣赏视角和审美观,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运用艺术性手法的基础上,融入新鲜的现代化观点,充分体现美学性原则,让游客从内到外都能感受到石景设计的魅力,以吸引游客,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设计师应根据石景的实际情况,利用其特有的优势进行创新性和个性化的设计,从石景的色彩、造型等方面着手,利用“象形”的特点对石景进行雕刻、打磨,最终创造出理想的石景形态[3]。一般情况下,石景的形态主要表现为牛、狮子、人物等,不同的石景设计形象具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充分体现石景设计的美感非常关键。另外,由于原有的石体表面相对粗糙,应运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表面进行光滑处理,以增强石景的美感。

3、注重生态性设计

石体来源有大自然之中,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将构建生态型、环保型社会作为重要目标,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基础,主张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当然,对于园林石景的设计也不例外。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观点融入到中融入到石景设计之中,充分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主题,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当地自然性较强的石景,并注重对绿植的选择,进而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石景的设计应结合具体的设计环境,适当的减少对硬景的选择,崇尚自然性和生态性设计,会让游客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设计要结合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和主题,利用好石景的功能优势来辅助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石景设计应彰显文化性、美学性和生态性特色,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对美化城市形象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石景的创新性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不断优化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树立,对城市的现代化规划和建设具有推动作用,进而为建设和而美、大而强的适合人类居住的福地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高岩 单位:河南海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周口分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树立生态价值观,重塑生态人

审美文化是人文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沟通和连接科技与人文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众所周知,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某种人文条件,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掌握科学技术的主体也是人,所以无论是发展科学技术还是促成它的社会应用,都离不开人。人的具体状况构成了社会的人文条件,如其表现在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人们的价值认同、人文素质等方面。可见,重塑生态人是促进生态美学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人是指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遵循生态伦理规则,能够用科学的生态观、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的人,是具有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环境意识,并且日常行为生态化的人。生态人必须具备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责任感、和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生态人格。个人理解“生态人”就好比一粒种子,要孕育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首先要有一片土地,使它融入、取之、反哺于这片土地所在的环境之中,与环境共同协作成长,构建出一个生态环境,使它可以孕育出一片森林,且使这片土地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同时使其可持续发展。正如道家老子所言,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如同宇宙的诞生,可以造福人类、自然、福及子孙后代。树立生态价值观对于促进生态美学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危机的出现,重新审视、认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变得越来越重要。树立生态价值观首先需要我们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中,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国家应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伦理素养,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从根本上规范人们的行为,让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态化;此外,要鼓励人们积极自觉地参与到环保行动和环保监督中去,使人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者,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人人有意愿而且有能力参与的自觉行动。当下的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治疗城市疮疤,首先应把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作为首要条件;其次与人文生态理念相结合,指出园林的意义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赏玩和凭吊的层面上,它应该在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整旧如故”,冯纪忠先生提出的“以故为新”,以及在现代主义设计形式中获得新生,承担起现代园林的实际功能和传统园林文化传承的载体的双层重担,使其在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加人性化、生态化,从而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需求。

二、构建生态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继承、发扬中国道家思想的生态理念非常重要。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时代,从殷商时期开始便出现了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是以生物体的自然生长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过程。它对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强化了人们的泛生命意识,也产生出与之相应的宇宙观和时空观。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道”为核心的自然本体论和“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思想有着卓越的生态智慧之光。中国独特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总体生态美学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的典型形态———山水美和园林美以及传统民宅、宗教建筑的生态美。《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阴阳学说是《易经》文化的精髓,对中国传统城市建设影响很大,由此表现出两种生态美:整体美和韵律美;风水学中所遵从的“山环水抱”的风水理论,对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苏州园林的意境美;华清池“山环水抱”的风水原理;方塔园的北门以现代钢结构体系结合传统青瓦覆顶的方式所设计,兼有古典与现代气息,且屋顶的钢结构节点还体现了一种力学美和韵律美等。这些都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当前,我们居住的环境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更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神。在当前景观设计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的保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为人类提供一个可以涵养、健全人性美的生态环境。就像徐恒醇教授曾说:“现代生态观念把主体和环境客体的概念纳入了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之中,主体的生命与客体生物圈的生命存在是共生和相互交融的,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是生态美的根源和基础,离开了这种相互之间的和谐共生,生态美就不存在了。”

其次要融会贯通,探索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理念相结合的方法也不容忽视。在做城市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条件下,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其次把生态、环保放在首位,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设计出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体系和规划方案,有效打造一个和谐、易居、乐美的生态环境;最后将环境美学运用到设计之中,强调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强调环境带给人的一种由内而外的美,这样既能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又能通过美学的设计角度,使城市变得赏心悦目,并且陶冶人们的情操。就像庄子基于“道”的整体美特点,主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审美的,追求人与自然自由统一的审美生存状态和具有超越的精神。这种超越精神是以绝对自由的境界为最高目的的,它不仅要超越世俗、名利、物欲,而且要完成对自我的超越,从现实的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自然本性自由地张扬,获得一种物欲之外的精神的满足,达到一种无待逍遥的美感状态。综上所述,这种生态美实际上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审美人生。其深刻内涵是包涵着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改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更是对人类永久发展、世代美好生存的深切关怀,也是对人类得以美好生存的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的一种重建。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曲折、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国内众多学者的推动下,生态美学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产生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成果,但在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我们相信,生态美学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和谐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西方经验,还是继承中国传统,都应以科学、严谨、全面、生态的治学态度,注重其内涵与本质的研究以及外在形式和运用的多元化、艺术化和生态化。我们应以一个生态人的视野去塑造一个具有生态美的自然环境,追求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生态的当代世界,并使其以一种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延续到未来,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向梅荣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植物造景现状分析

1.1设计、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有些设计师设计出的作品与当地风土人情、地貌气候等不相协调,往往设计出来的作品到真正应用的时候就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施工队只按设计师的设计图纸进行盲目施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存在偷工、减料,设计图与实际施工存在有天壤之别等情况;管理者专业水平较低,景观的后期养护对整个景观的营造非常的重要,植物它是有生命的,景观的营造也存在有时间性,植物是否能成活,后期的生长是否健康,景观的造型是否美观,都与景观的养护、管理者的专业管理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

1.2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绿色景观”,是指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尽量小的景观。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俞孔坚曾指出:“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生态化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生态化设计更是一种伦理;生态设计应该是经济的,也必须是美的”。而现在的很多案例却是花大钱,把原有的景观去的一丝不留,在某个地方无中生有的造出一个景观,这种设计违背了要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违背了要生态,经济和合理。

1.3缺乏文化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应该与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色相呼应,通过独特的设计风格来彰显当地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使园林景观设计既做到与时俱进又充分展现地域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西方大量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涌入我国,并为许多设计师盲目接受和模仿,甚至是出现了“复制品”的情况,使得当地的园林景观跟其他地方的如出一辙。看着具有西方特色的园林景观,看似很有国际风范,却丧失了当地该有的风格。久而久之,当地的个性、特色文化就会慢慢地消逝,留下的是一处处渐渐引起人们审美疲劳的模式化了的园林景观。

2解决办法

2.1合理利用植物资源,营造稳定生态群落景观

植物造景不是简单的植物个体的拼凑,而应该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独具匠心的、科学合理的搭配。使之不仅美观,还能起到改善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声等作用。良好的植物景观应该拥有稳定植物群落,具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大树移植这种立竿见影的园林绿化方式是不可取的。大面积观赏草坪和模纹花坛等这类只可观赏且养护费高昂的绿化方式也要谨慎应用,我们应该根据生态学原理,结合当地乡土树种,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稳定、生态、实用、美观的园林景观。

2.2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

研究人员应该挖掘开发更多的观赏植物,对可开发资源进行收集、评估、繁育和推广应用,为造景提供更多植物资源。园林景观设计和管护人员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了解植物学的前提下,结合园林生态学、园林景观设计等知识,构建科学合理、生态美观的景观。

2.3注重生态效益,发展生态园林

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尽可能大的效仿自然界中的天然植物群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复层植物群落有利于增高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增强光合能力,增大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例如乔、灌、草相结合的群落产生的生态效益能比单纯的草坪高4倍。此外,复层结构的植物群落,稳定性、抗逆性强,防风、防尘、降噪、净化空气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尊重原有群落,在保护原有自然植被的前提下,通过促进群落的自然生产力,形成复合的植物层次并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季相景观,实现低人工管理和景观资源的稳定、持续发展。

2.4注重地方特色,突出文化传承

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生态性和观赏性,同时也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性。植物配置时只有在把握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因此,设计者在应当深入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植物利用和栽培的历史,在设计时注重地方特色,突出文化的传承。

作者:杜丽君 林晓红 张亭旗 单位:福建省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厦门市农业机械监理所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湿地与湿地景观

水是生命之源,在物种起源到发展,都离不开水的痕迹。亲水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语言。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之中,有“无园不水”的说法,“山水相依”“依山傍水”等,都是中国传统园林建造的基本规律。湿地景观就是利用现代的生态学原理和园林设计手法,重建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现湿地景观的自然风光,给民众提供亲水、娱乐的场所。

2湿地景观的作用

2.1净水排污

城市湿地景观对净化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城市化的逐步加速,有些城市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而湿地资源可以通过其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我国目前常用的是水平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这两种湿地景观对改善水污染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

2.2调节气候

调节区域的气候,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减低城市的热岛效应。相关科学数据表明,湿地中含有的炭素占陆地生物圈的3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湿地公约》都强调,湿地对区域气候的调节具有显著作用。湿地中,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作用和其水分蒸发,都使得大气和湿地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由此带动周边气候的转变。

2.3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是非常稳定并且复杂的,湿地是遗传基因的仓库和许多生物演替的场所。自然湿地不但是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场所,还为许多珍贵的濒危物种提供了生活环境为许多水禽提供了栖息、迁徙、繁殖的场所。所以说,湿地是当之无愧的“物种基因库”。

2.4丰富园林内容

过去,大多是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不太重视湿地景观的,即使有些许水景,也没有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因此,其园林设计主要是针对陆地而言。而湿地景观的形成,使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范围扩大到了地球第二大生态系统,并扩宽了园林理论的研究范围。目前,全世界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潮流趋势就是复兴城市滨水区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从大量成功的园林设计案例来看,要建设城市滨水区和湿地景观,不单单需要大量的绿地建设,还需要根据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性来进行绿化。不单单要种植水生湿地植物,还要改善其水底生态,充分发挥湿地景观的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湿地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应用形式

湿地景观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湿地景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自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有一定积水量的区域,可以建立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区。这些区域不需要过多的人为改造,主要以保护为主,使其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卫士”。而人为建造的湿地景观,是模仿生态系统建立的湿地景观,引入湿地生物,将景观设计和净水排污结合到一起。人工湿地不受地域的限制,更具灵活性,可以广泛运用于城市公园和居民社区。

3.2应用方法

湿地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复杂性,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湿地景观的设计并非那么容易的[1]。湿地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和湿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方能设计出生态系统稳定、景观效果优美的湿地景观。

3.2.1对于天然湿地,保护为主要目的许多城市都拥有生态条件比较好的自然湿地,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但伴随着无限制的开发,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所以说,在天然湿地的设计中要遵循保护为主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以生态设计作为指导思想,在充分发挥湿地潜能的同时,保护湿地的完整性。在天然湿地景观的设计之中,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围绕水域建造生态长廊,适当增加其休闲娱乐的功能却不影响生态,既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又避免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

3.2.2丰富人工湿地的植被景观湿地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植物景观设计。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知识,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应该根据不同的水深和土壤含水量进行不同的选择,建立物种丰富的湿地群落,形成生态系统稳定的湿地景观。水生植物对水位的要求差异很大。大多数湿生、沼生植物只需要20~30cm的浅水、浮水和挺水植物所需水深一般为30~100cm,而水生高等植物则经常分布在100~150cm深的水域内。一般选用季节性变化明显、体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来装饰湿地岸边,结合地形辅以灌木和乔木形成错落有致的湿地植物。另外,在浅水区普遍选择芦苇、荷花等发达的茎叶类植物,用于净化水源,美化环境。而在沼泽区经常种植鸢尾和菖蒲,不同的色彩、花期、品种搭配,与岸边的植物相互呼应。需要注意的是,种植这些植物要和水域大小成比例,密集的种植是不太适宜的,但可以用多丛片状的种植方式。而考虑到湿地景观净化水源的作用,所选择的植物应该具有容易管理、净化性高、抗逆性强等特点,运用时充分考虑到植物的更替和多重景观的变化,才会达成美观舒适的湿地景观。

3.2.3对城市湿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由于城市的环境质量在迅速下降,合理规划城市的自然资源并加以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城市利用湿地资源来进行现代园林景观的建设。但是,当城市的湿地景观规划不合理时,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也破坏了湿地自然资源。在城市发展规划之中,要重视对湿地自然的规划和合理利用,结合城市的实际,增加城市建设和湿地景观的协调性。首先,应借鉴中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成功案例合理利用资源。城市的湿地资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而且拥有净水去污、调节气候等作用。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湿地景观的生态作用[2]。其次,湿地景观的规划应该考虑到其价值和观赏作用。开发利用城市湿地资源,也应该将其融入城市规划发展,科学结合起来。对于城市中的湿地景观,要进行定期的清理和净化,避免人为污染对其的破坏。

4结论

目前,湿地景观还是比较新颖的园林景观类型,从理论到技术上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更多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和完善。相信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现代的相关理论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湿地景观会在新时代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作为重点设计手法被广泛应用。

作者:李燕妮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科美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彩色叶树种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彩色叶树种在园林设计中的配置方式

1.1孤植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通常把叶色鲜艳、树姿优美的孤植树放在构图的中心位置,既能够充分体现它本身的个体美,还能够发挥中心视点的作用,引导人们的视线。例如摇曳多姿的南天竹、红枫,高大挺拔的银杏等都适合孤植,能够形成视觉焦点。例如厦门植物园有一株高大的红枫,就以其鲜艳的色彩吸引了游客的视线。

1.2丛植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通常采用三五成丛的彩色叶树种种植在建筑前,经常以常绿树为背景,或者是把彩色叶树种点缀在风景林中,既能够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又能够形成活跃的园林氛围。例如可以把南天竹、紫叶李等有着鲜艳颜色的树种丛植于浅色系的建筑物旁边,或者是利用色彩对比的原则,采用常绿针叶树种作为背景,然后把花叶系或者是金叶系的树种与常绿针叶树种相互搭配,能够有锦上添花的感觉。例如,福州森林公园中就在浓密的风景林中搭配种植有一丛秋色为黄色的银杏,能够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紫叶李、红枫等丛植的彩色叶树种可以呈现出自然造型,但也有红花檵木球、金边黄杨球等彩色叶树种可以进行人工修剪成彩叶树木球、柱等。

1.3群植或者片植

把彩色叶树在园林景观中进行成群或者成片的种植,可以构成风景林,也可以在园林中当作背景或者伴景。采用彩色叶树种的美化效果比单纯采用绿色树种要好很多,像银杏等彩叶树种不仅个体效果好,群体的效果也很好,既适合孤植,也适合群植。例如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的福州森林公园中的竹类观赏园,里面有226种竹子品种,吸引了很多游人前去观赏。

1.4色块种植

色块种植主要是指把彩色叶树种与其它绿色树种进行搭配种植,形成美丽的字符或者图案等。例如将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红花檵木、金边锦熟黄杨等株丛紧密,并且耐修剪的彩色叶树种与龙柏、雀舌黄杨等绿色基础种植材料进行相互搭配,可以形成美丽的图案、镶边或者花带等。例如在福建省的广场上,经常采用紫叶小檗、金叶假连翘等彩色叶树种布置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与大片的绿色草坪相间成为主景。

2结语

彩色叶树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关部门应该在对彩叶树种进行合理搭配的同时,强调彩色叶树种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根据本地的气候环境等扩大彩色叶树种的栽植面积以及应用范围。在进行配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树种的生长特性、生态习性、观赏特性,以及美学中色彩的统一和对比、节奏和韵律,甚至意境表现等艺术性的问题,从而使彩色叶树种在景观设计中保持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作者:王铭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彩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园林设计彩叶植物应用原则

1.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城市园林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为保证各类植物之间生长的协调性,以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在选择彩叶植物种类以及搭配设计上必须要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根本,结合植物具体生长环境特点来进行设计。适应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必须要以植物生长特点为根本,结合光照、土壤以及水分等因素来确定植物种类。很多彩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叶片色彩的变化与光照、水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保证色彩的鲜明性,需要充分将植物与环境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和谐有序并相对稳定的园林环境。

1.2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主要指园林内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保证生态系统的合理性,在突出园林设计个性以及多样化的同时,保证园林系统统一、协调以及合理。不同彩叶植物之间以及彩叶与常绿植物之前等都有着各种联系,为了避免植物之间生物特性不融合,就必须要加强对不同彩叶植物之间的搭配,保证生物性的合理性,通过科学性的设计建设一个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与动态感的生态园林。另外,协调性还包括园林建设对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设计时应从整体大环境出发,在整体上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合理性。

2彩叶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应用分析

2.1种植方式

2.1.1丛植。丛植是彩叶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种植方式,通过一定数量来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景观色彩,并且通过不同颜色的浓烈度以及分布方式,来提高园林建设的动态性。现在园林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丛植方式,主要是选择一定数量的彩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混种,并以彩叶植物作为景观的分界线,或者是形成不同的图案来达到丰富园林景观的目的。还有就是以乔木或者常绿针叶树来作为被背景,将彩叶植物种植在建筑物之前,来丰富建筑物周围环境。

2.1.2孤植。与常绿植物相比,彩叶植物具有更强烈的美观特性,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注意力。孤植是彩叶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种植方式,主要将彩叶植物种植在草坪、路边等特殊位置,将其作为景观的中心视点,或者是对人们的视线起到引导作用。另外,采取孤植的方式,将彩叶植物种植在常绿植物群中,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数量与色彩的对比,来强调园林整体美与个性美。

2.2树种选择

彩叶植物树种的选择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环节,现在很多城市园林建设时,经常依赖于外来树种,忽略了本地树种的合理利用。很多外来树种并不适应当地土壤以及环境特征,不但不会提高园林建设的效率,反而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对于树种的选择,应从植物遗传、形态特征以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着手,并且本土树种的选择不但可以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如果通过广泛的种植与合理配置,也可以降低后期管理维护的难度。

2.3加强管理

一方面,应做好物种的垂直绿化管理,通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对园林植物垂直绿化管理,合理利用地棉、金银花等植物,来提高竖向景观的质量。另一方面,应采取多元化管理措施,在整体上提高园林建设的质量。即做好园林植物配置规律性与程序性管理,通过高山栽松、移竹挡窗等方式设计,来增强中国园林景观的特色[3]。通过多元化管理,提高植物之间搭配的合理性,并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来提高园林建设的人性化。

作者:钱秀青 单位:顺发恒业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城市化建设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分析

1.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缺乏长远的规划

合理有效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极其深远的意义。然而,在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对于城市发展的意识程度不够到位,缺乏专业性的设计理念,有时没有清楚其意识到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对于城市化建设和人们生存环境的改造就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具体作用。当前我国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设计形式上,没有着重考虑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与作用,没有与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仔细地思考,只是考虑当前的利益,设计理念缺乏长远的规划,进而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无法体现出城市的人文性与文化底蕴

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建设需要从园林景观的设计开始,而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首先从人的角度和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设计都应该与人类发展相协调,全满满足人的需要,进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但是,当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景观设计无法体现出人文关怀。除此之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一种创新性、个性化、复杂性、系统性相结合,能够充分体验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植树活动。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进行城市化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特性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但是,近年来,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偏离来了自身城市的文化特性,无法充分地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和自身的特性。

2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周围环境等方面,此外,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与时展相协调,进一步有效推进城市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有效地进行。然而,在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了城市化建设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为了有效解决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关的策略,进而有效提高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为人们创建出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城市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针,全面满足人力发展的需求,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安康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人文关怀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应该全面满足人类的需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人类发展的步伐相一致。通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生态平衡为主,与当前的发展步伐相一致,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特征。并且,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新性和个性化,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的独特性,全面促进城市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速度。

3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园林景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设计风格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发展具有直接的关联性。然而,当前有一部分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制约,导致城市化建设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完善与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随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加上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使得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在近几年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绿化与城市生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城市的居住环境,对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晓静 单位:广西泓瑞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住宅小区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在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生态居住区不仅要满足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以及太阳能资源的运用,而且还要保证建筑材料对人体无害、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要遵循生态原则。即要求各项工程在施工时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最大程度地遵循自然条件下控制好人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此外,可以在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设计时也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当地条件,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量,这样即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得到天然的景观。与人工修饰的景观比起来,天然景观的视觉效果更佳。此外,在选择种植植被时也应考虑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和当地的土壤需要。由于不同地方气候条件以及地域特色的不同,这就导致了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户外活动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做出不同的预备方案。例如,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风沙比较大,因此绿化设计就要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而夏季则应考虑通风,遮阴和降温为居民打造一个舒适环境;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还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在道路以及小广场的安排上,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因此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园林的设计是贴近人们需求的,因此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从居民角度出发,符合居民需求的景观设计才能被居民真心接受,才能使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发展充满动力。园林景观的设计取决于建筑的特色,要与建筑相符。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周围景观设计要更加贴近自然;具有传统色彩的建筑周围的景观要偏向于古朴;具有现代流行元素的建筑周围的环境也要赶得上潮流。因此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要有机的结合。设计要明确居住区功能要求,住区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能够给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民主和自主精神的形成。对于一些玩耍健身的场所声音较大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在会所等地,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对于一些观赏景观可以安排在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较近的地方,有利于净化空气,放松心情。最后,设计要富有层次感。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中层次感会使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有致,使人们能感知到该环境的美好,空间的人性化,愿意在这里驻足。居住区本就应当由许多人性化的小空间构成,人们在尺度、形式不同的空间内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空间。除了依靠建筑的围合来划分空间,还可利用植物来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通过乔木、灌木的巧妙搭配,高低错落,可形成多样的空间层次。

2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改进建议

虽然目前,我国的小区景观园林设计已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地步,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还需要加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在紧张的工作过后,人们总是会把更多的休暇时间花费在居住小区内的休闲活动上。而园区中的绿色植物是能够满足人们眼球享受的途径之一,但是仅仅停留在视觉享受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园林的植物设计方面,多添加一些创新元素。例如芳香园林植物的应用,不仅可以增添自然色彩,还可以从气息上给人一种享受的滋味。目前,我国根据植物的生长条件需求,采用最多的是梅花以及桂花,种类有限。这也提醒着我国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推出更多的适宜品种来做实验设计。

3结语

住宅小区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也是每个居民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目前尚有的技术层面上,更应该加强学习与提高。不断的综合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努力提高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水平。

作者:田杰 单位:沧州渤海新区筑城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数字化技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园林景观设计

首先,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收集的资料及分析的数据是不完整的。进行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大量的资料及数据,并且是涉及时空与环境的广度的。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采集当地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各方面数据的分析。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在资料的收集一般都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或者相应的设计草图,所收集的资料信息是不够完整和准确的,这也就导致之后的数据分析的不准确,为后期的设计工作和具体的园林建设留下隐患。其次,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交流与共享。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在信息与数据采集形式上和具体内容上的单一,限制了之后设计、建造及使用环节,使园林景观由设计到最后使用这一过程中各方在信息与数据上无法实现交流与共享。再次,传统的园林景观建设的设计与实际建造的差距较大。由于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一般都是以二维的平面图进行设计的,需要后期的建设者建立起一个三维立体建造模型,若建造者无法不具有专业的三维构图知识,无法理解设计者真正的设计意图,造成园林景观建设的设计与实际建造的较大差距。最后,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与管理系统不完善。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侧重项目的工程设计及建造,忽视了设计工作评价和管理系统的建立,没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和目标进行评价、管理。而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也不够完善,人员的调动及协调不合理致使设计工作的脱节,影响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1.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保护国家的重要文化资源将数字化技术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不同的、具体的分类因素建立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园林景观的相关部门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进行保存,便于后期的抽查及借鉴。同时,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摆脱了设计图纸保存在时间、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数字化的管理更有力于相关人员对资料的检索查询,是保存园林景观建造中的重要文化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

2.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有力与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将已建的不同类型的动物园、自然保护区、公园等的相关设计规划方案上传到互联网络中,建立专门的网络数据库进行管理,有利于各方面资源的共享,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流畅通。

3.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设计方案的设计、实施数字化技术普及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便于设计师通过数字化园林虚拟调整园林景观的布局设计、数据等,既节省了图纸等物质及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设计方案立体化视觉效果,减少了设计师与建造者的沟通障碍,实现设计意图与实际建造的完美结合。此外,这也是广大网民全方位在线游览园林景观的途径之一。

三、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1.建立数据库,采集相关信息数据建立关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数据库要从现有的信息资源出发,如地理地形图、网络数据库等,综合各方面资料、数据,实现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同时,通过现场勘查等方式采集各地区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信息,充实核对数据库中原有的信息、数据。

2.构建三维模型,使信息立体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收集、综合得来的数据上传至计算机,由设计师进行园林景观的初步设计,综合各方面条件,调整更改设计方案。之后由专业的数字制作工作人员将设计师确定的初步的设计方案通过现代三维造型软件3DS等制作出初步的三维粗胚模型,确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将园林景观设计要遵循的各原则考虑在内,塑造立体空间中的设计,实现信息的立体化。

3.数字化技术完成数据运算与分析利用AutoCAD软件中的LISP语言进行科学运算和分析,或者利用其他二维造型、三维造型的功能,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材质编辑器的复合与贴图功能,实现彩质,再具体结合园林景观所在地域的特点,完成园林景观设计中相关数据的运算、分析与处理。

4.在后期的处理及设计汇报中融入各方面考虑因素设计图纸的后期处理可以利用计算机中的图片处理软件等,从艺术效果与园林的实际使用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规范、完善设计方案。此外,设计方案的汇报可以使用计算机的投影设备,将设计的信息采集、设计意图、设计图等通过声音、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在听觉、视觉上展现出来。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思维及方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已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意识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作者:彭俊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学论文

1景观的组成部分

1.1廊道

是指不同于两边基质的线性地带,它的多种类结构跟随不同宽度的廊道而随之变化。绿廊建设和块状绿地的连接度不断加强,可以使走廊起到分隔作用,作为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重要依据,作为城市道路、河流等狭长线性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现实应用中廊道理论中的核心保护作用还体现在不同树种、狭长带、狭长带与二维面的互相制约等方面。

1.2基质

是指连通性最好、面积最大、能起控制作用的景观要素。[1]例如园林的铺地或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影响,影响着生态环境中斑块与斑块间互换物质、能量,同时影响了连接全局的景观。研究景观生态学是为了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营造和谐的人类居住环境。将景观生态学中的和谐共生理念贯通到实际的城市园林设计中,理论结合实践,迎合社会需要,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2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现今,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应用在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天津的“绿岛园”,占地面积大,其园林规划里涵盖了三种特色景观生态,湿地景观、高地树林景观和保留了原生态景观的缓坡草坪,有利于恢复本土动植物群落,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是根据“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模式为依据的,这也是景观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中最基础的模式。在进行“绿岛园”绿地规划之时,按照“源”、“流”、“展”三岛相合的设计思路,营造了具有空间层次的景观生态格局。[2]公园的景观水体是由大面积的沼泽地开挖整改形成,同时将瀑布茶室、嬉水广场等人文景观融合,即维护了湿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又发挥了斑块在环境资源中的作用。车场和广场采用的硬质铺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道路不同感空间,完善了经管的层次感、充实感。假山、小桥、鹅卵石等硬质铺装的巧妙设置使不同的廊道连接了不同的斑块,化零为整,充分发挥了廊道中的整体作用。壁画、浮雕、陶雕丰富了“绿岛园”的历史沉淀感,增加自然景观的可观赏性。台北关渡的“自然公园”。此公园涵盖泥滩、深水域、浅水域、树林等多种区域类型。规划为主要活动区、保育核心区、户外观察区、可持续经营区,合理的划分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首要,提供休闲、教育及研究场所为次要,同时又兼容了两者的缓冲区,实现了生态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处。杭州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园区内虾类自然保护区为中央核心区,其他涵盖沼泽、湖漾、河港、池塘等区域,六条河流纵横交错,其间分布着众多的鱼塘和港汊,设计了不同物种栖地环境。以上这些案例都是融合了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在园林的设计中,使得城市的人类与大自然更更亲近的同时又维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3景观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与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生态学中景观质量问题是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如何加快城市进步的步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建设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融洽的城市园林绿地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在城市园林的建设中如何将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发挥到淋漓尽致,如何做到效益最大化也是值得深究的。综上所述,既要致力于生态的健全性,又要致力于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协调性,必须于充分掌握景观特点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坚持全局优化的原则,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和谐发展;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从人类的本质需求考虑,以生活为出发点,营造人类自然舒适的居住环境;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结合城市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建设需要,促进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坚持地方特色原则,园林与文化相结合,沉淀文化历史,逐步实现现代化的生态园林环境。同时在以下方面要注意:在景观设计实践中,要注重结构的组合连接,注重城郊生态工程的建设;完善园林绿地网络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多元化的群落景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园林景观;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全局发展,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作者:王传江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园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