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传播技术论文

传播技术论文

时间:2022-04-26 10:47:08 关键词: 传播技术 传播论文 传播
摘要: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新手段的不断涌现,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水平日新月异。各国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基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本土文化、民族、宗教等各种因素,对于传播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采取的政策及管理是不同的。

传播技术论文

传播技术论文:论视觉传播中图形设计的技术及特征

一、计算机成图图形设计技术与方法

设计工作者应该紧随时展的脚步,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科学工具,将最好的设计思想表达给大众。此外,由于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电影制作与广告方面,均要求运用到计算机成图图形设计,而且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也能利用不同的工具,对图形的清晰度进行适度的调整,进而让大众获得不错的视觉感受。

1.提炼客体

图形设计的创作来源主要是客体的表现以及对其的观察。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抓住客体主要的特性,忽略不重要的特性,运用最简单的图形将其所包含的意思表达出来。设计人员在对客体进行提炼的过程中,不但要把握物体的共性,还必须注意其个性。图形设计在提炼客体时涵盖了两个方面的思想:提炼设计的任务;提炼和主题思想有关的图形。

2.重组图形

所谓的重组图形就是把图形中的构成部分进行科学有序的结合。图形的素材就好比是产品的原料,还必须对其进行生产加工方能成为最终的成品。其中最具决定性的一个部分就是图形结构的安排。对图形进行不一样的组合能够产生不同的图形,现今最为常见的重组形式有置换、同构以及轮廓线的矛盾、共生等等。所谓的同构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象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目的就是依托某个图形形象表现出其他图形的特点。在同构的作用,能够使图形形象更为厚重,有内涵,营造更为新奇的感觉。

二、视觉传达系统内图形设计的特征

1.明确的主题思想

设计人员在对图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就必须对其基本内容进行规划,明确主题思想,也就是确定自身所要体现的核心内容。例如美的冰箱的广告都要求突出一个作用,即保鲜,那么设计人员在图形设计中必须抓住的关键思想就是鲜活,这一特征不但是该广告设计的目标,同时是图形设计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必须具备独特性,能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有助于大众去选择该产品。主题和图形应该相互作用,主题的主要载体就是图形,而图形的灵魂就是主题思想,主题思想通过图形体现出来。

主题思想在初期形成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是不明确的,例如表达形式的多元化、视觉元素的多样化以及受众喜好的多样化等。以上述中“鲜活”主题来讲,运动场等视觉元素均能表达该特性,但在表达形式上可以采用不一样的方式,例如影构、置换以及同构等。另外,站在目标受众角度来看,家庭主妇是冰箱使用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其特征。设计人员将这些因素都结合起来,分析所要设计的主题,最后明确恰当的表达方式。

2.图形设计的任务

在进行视觉传达系统设计过程中,每一个图形设计任务的提出均有一定的原因,例如商业广告的设计,它是在经济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包装的设计,其目的是为了宣传企业文化、形象或者是打造产品形象;公益广告的设计,其目的向广大受众传播一种思想与信念。而所处社会的经济状况与大众的接受水平对图形设计任务的提出有一定的影响力。图形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例如当时的风俗、文化等。在对图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图形的内容和形式与上述客观背景相配合。

3.形象生动

图形设计与绘画是不一样的,绘画时必须确保物和物的协调统一,因此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必须先了解所画物体的形象。但是图形则并非如此,图形设计必须选取大众所能接受的物体,这就说明图形设计过程必须选取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作为载体,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方能让大众记住,并且让大众所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国家快速发展的主要源头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当中,计算机成图图形设计与视觉传达系统设计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所以,人们只有不断的对技术进行更新,不断的对视觉传达系统设计进行分析,进而将计算机成图图形设计运用到生活与工作中,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所以计算机图形设计应该与时展相适应,以便寻求更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与视觉传达系统设计有机结合时,应该互相作用、互相影响,那么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出现新的发展。

作者:丁永林 单位: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传播技术论文: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摘要】新闻的传播特点,就是在短时间内对大众产生吸引力,得到大众的关注,做到直观的、时效性的信息传播,从而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更多地选择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阅览和收集,从而使电视媒体技术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渐地从最为先进的传播媒体当中退出。如何保持电视媒体传播技术的能力,开发电视媒体传播技术的作用,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电视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局限性分析;改革路径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我国大部分家庭都拥有了电脑,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快捷和便利被人们所推崇,并逐渐地成为大众依赖的主流媒体,电视媒体逐渐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不再是主流媒体中的佼佼者。作为新兴的媒体技术,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有自身的先进性,但电视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依旧不容忽视。如何在保持这些优势的同时,提高电视媒体对新闻传播的能力,使其保持更多的受众,做到更好地传播新闻,是当前电视媒体技术的改革目标。

一、当前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上个世纪兴起并迅速发展,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和信息传播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人类社会因此进入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且这种高速的传播方式,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日益革新。作为时效性最强的新闻信息来说,信息时代成就了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分享。但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来说,信息时代严重地影响了电视媒体的发展,使其失去了原有的一部分新闻传播优势。为了保证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电视媒体技术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由传统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转变为数字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这一变革也为电视媒体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电视媒体技术的新闻传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当前,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更加迅速、沟通更加快捷。

二、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受到的冲击

电视媒体技术受到的冲击主要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号处理技术带来的,对电视媒体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计算机技术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是当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新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新闻信息可以在高速的环境下得到大范围的传播,越来越多人依赖于计算机的应用,而忽视了电视媒体技术。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使电视媒体技术一度发展停滞,无法与计算机技术相比较。

2.2数字信号处理的影响

传统的电视媒体技术需要信号发射塔和接收器,电视信号会受到天气、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则是由计算机技术衍生而成的。具有更高的信息传播能力,稳定性和信息传播数量也较传统电视媒体技术更强,对传统电视媒体技术的影响巨大。

2.3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行创新

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一同发展,相辅相成,在进行新闻传播过程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计算机用户能够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共享,而新闻信息在网络上的受众也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特别是计算机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是电视媒体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新时代下电视媒体技术的努力成果

根据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转变,电视媒体技术也随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革,并将信息时代作为自身的发展机遇,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在电视媒体技术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电视媒体技术以新的形象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首先,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从片段式转变成为螺旋式,将新闻发生背后的故事以及后续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同步报道、实时报道,充分利用了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将新闻信息通过更加高效、更加具有连贯性的方式展示在受众面前,不再片段式地播报新闻。而在新闻传播的灵活性上,电视媒体技术将新闻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受众可以在新闻播放过程中随时地快进和快退,并选择重复播放等不同的功能,这对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新闻需求有极大的提高。在移动终端方面,许多电视台都进行了APP和移动客户端等软件的开发,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开发了新的受众群体,在移动终端中进行不同界面、不同版块的新闻分类,使用户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版块中找到想要的新闻。

四、当前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问题

4.1互动性差、传播单向

当前的电视媒体技术在传播时,主要利用线性传播技术,该传播方式只能将信号传播进电视当中,无法与电视前的用户进行互动,这与网页版的新闻传播途径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随着网络博客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在交换信息的同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使得电视媒体技术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无法满足受众的评论需求。

4.2内容与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各大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往往都是大同小异的新闻内容,对重大新闻的播报形式完全相同,也无法做到对新闻进行有效的编辑和深入,许多媒体都模仿央视新闻的播放形式,无法做到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从形式上也无法做到实时性,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传播。

五、提高电视媒体新闻传播的能力对策探究

5.1增强传播透明度

当前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更加的透明化,人们对新闻的了解也趋向于更加灵活和透明。为此,电视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也要将新闻传播更加透明化,利用百姓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积极做到“以人为本”的传播形式。更加透明化、人性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有利于电视媒体增加其受众范围。

5.2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互动性

电视媒体技术与网络新闻媒体相比的主要劣势在于,电视新闻媒体技术无法与使用者和观看者互动,这使得电视新闻媒体的互动性不强。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互动性,电视新闻媒体应与网络媒体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微博、微信等相关活动类型进行新闻的互动、发表意见、参与节目,并将观众的意见和想法在直播中播出,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互动性。

5.3增强存量资源

网络的海量存储不单单给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电视新闻媒体也可以利用网络的存储能力进行资源的存储。利用网络存储丰富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特别是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将自身的新闻内容能够在其他类型的媒体上消费,为新闻媒体带来更大的利润,帮助新闻媒体提高效益。

总结

电视新闻利用电视媒体技术将新闻内容传送到千家万户,是广大受众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闻的收集和传播表现出了新的需求,对传统电视媒体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挑战。为此,需要对电视媒体技术进行革新,提高电视媒体技术的实用性和互动性,帮助电视新闻媒体更高效地服务于大众。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加大与网络的连接和应用,充分利用网络广阔的空间,扩大新闻的传播面,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益,帮助电视媒体技术更快、更好地发展。电视媒体技术在我国的新闻传播中作用巨大,也是未来新闻传播的主要力量,积极地进行电视媒体技术的革新,也是改善电视新闻传播能力的关键。综上所述,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在我国未来的新闻传播工作当中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媒体技术应不断革新,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完善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能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作者:黄璐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师

传播技术论文:媒体影像传播技术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任何艺术的发展都需要通过一个物质性的载体来表达,物质在技术层面的进步,必将影响其艺术的发展。技术是艺术的载体,艺术通过技术不断地发展、更新,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媒体影像技术对于动画艺术的发展影响。

关键词:多媒体;传播技术;动画艺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影像技术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传统的动画艺术形式在这场技术革命中,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就对传统的动画艺术形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元的表达方式以及更加多样的美术风格。

一、多媒体影像技术的发展概述

1、传统媒体时代的动画

人类文明的发展除了直接用身体和口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各个方面的需求,总还需要其他的物质载体来记录或传递信息,这种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或技术手段就是媒体。“媒体”又称媒介、传媒或传播媒介,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实体。譬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很大程度上就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加快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开放,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以纸质媒介作为依托的报纸、杂志、周刊、书籍,一直演变到现代社会。这一时期手翻书就是一个典型,纸质书作为一种媒介的存在,同时也是最开始的动画雏形的出现,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当连续的画面快速播放起来达到一定的速度时,运动的画面就出现了,这就是视觉暂留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我们的艺术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突破性的理论发现给后来的动画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理论参考。纸质媒介作为最传统的媒介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舞台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也占据了媒体时代相当长的时期。电影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动画艺术的视觉化效果,从开始的无声动画、有声动画、彩色动画、CG动画、iMax大屏幕动画。技术的成熟直接导致了现代动画产业的繁荣。此背景下的动画开始大放异彩,出现各种早期实验性极强的动画短片,到后来慢慢形成生产模式。从温瑟•麦凯的《恐龙葛蒂》到迪斯尼的《汽船威利》、《花与树》、《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我们能够看到媒体技术和制作工艺的进步以及表现手法的多元化。这一时期的主要技术突破是以制作动画的透明赛璐璐片的发明和运用。他的出现实现了动画制作过程中的背景分层绘制,这就大量减少了动画制作的周期,从而使动画得以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赛璐珞片的应用解决了动画背景的分层问题,成为促进动画长期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因素。今天的动画制作软件所广泛采用的分层技术也是基于同样的分层原理。随着经济发展,如今的商业动画电影逐步形成模式,它是伴随着动画的制作脱离了个体创作转而以资金为纽带的一种集中、大规模生产的模式。所以这就要求动画制作团队或创作者在开始制作动画之前,必须开展市场调研来推测受众是否能够接受这部动画电影。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迪斯尼的动画长篇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而随后战争等政治性因素使得影院动画开始走下坡路。而电视作为家庭娱乐的媒介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由于影院观众的大量流失,使得好莱坞影院和动画制作商们开始挣扎摆脱日益严重的财务问题,一方面进行内部改革,裁员来减少开支,减少战后的动画电影制作计划,大量资金投资在电视娱乐频道购买、主题公园的建设、连锁经营等领域。这使得迪斯尼在这一时期制作的动画片屈指可数。在媒体时代的转折点,迪斯尼洞悉到了传统影院媒介的衰败和电视媒体的兴起。而这些应对措施,迪斯尼都成功的将动画产业与旅游业、商务出版等其他领域相结合,成功的扩宽了动画的发展路径,为以后的动画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电视媒介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随之而来的电视动画和动画剧集蜂拥而来,以手冢治虫为代表的日系电视动画和以汉纳—巴伯拉工作室为代表的美国电视动画抓住了这一契机成功的将剧集动画的发展推广到电视媒介上,最终促成了以连续剧动画为样本的电视动画的成功发展。

2、桌面电脑时代的动画

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电脑图形技术的形成。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合成技术以及计算机设备被陆续研发出来,这些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艺术的发展。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广泛应用使动画电影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将电影与生俱来的制造梦幻的天性推到极致,从而使电影产业转危为安,这一革命性的技术使得影院动画重新具有竞争力,成为与电视媒体抗衡所采用的重要商业策略,与此同时传统影院动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化的冲击和影响。

3、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动画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大视频媒体门户网站的构建,以及微信、微博等各大渠道的完善,直接导致了新视频媒体的流行。“微视频”、“微动画”开始成为时尚流行文化的新宠。网络媒体不仅能够给大众带来随时随地的观看享受,而且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移动互联网端下观看能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网络动画由于有这样的便利性所以在现代的广告、信息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应用广泛。

二、新媒体技术对动画的反思

无疑,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快捷,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下这些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引发的一些其他问题。随着计算机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数码绘画等其他电脑技术,无论在软件硬件,都提高了制作的效率,但是也使得作品缺失了原始的质朴感和时代感。现代技术难以预料的后果和风险必须被人类社会当作挑战来看待。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的零售业、报刊出版业还是娱乐业,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新媒体给我们的挑战。

三、结语

麦克卢汉说过:“任何新媒体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新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新媒体会将旧媒体边缘化,这自然也包括依附于旧媒体存在的漫画杂志、影视、电视动画。但新媒体同样也要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内容。人类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传承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人类文明在,动画这个诠释和表达人类思想和观念的最有力的形式会一直存在。

作者:魏婷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传播技术论文:浅谈技术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9世纪的工业发展,以1870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发生在英国,主要表现在煤和铁的使用规模上,它带动了英国工业种类的扩大和传统行业的迅速兴起。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企业主们开始满足于现状,与雇员之间原有的融洽关系,在工业技术方面卓有成效的相互合作日渐消失;理论科学和技术发明之间也缺乏一种审慎而系统的联系,这两个原因致使英国后来逐渐地丧失了领导的地位。在1914年之前,“技术改进的空间是永无止境”的观念在英国实践家的心目中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立足点。

第二阶段则比较分散,主要发生在美国和德国。技术方面主要是对各种材料和各类新能源的广泛开发和利用。爱迪生和福特在美国发挥了阿克莱特和瓦特在英国所起到的作用,大量技术工人和移民的涌入更加速了美国现代化的进程。德国工业化的发展与美国并驾齐驱,两国都通过建立铁路运输网络来开采和运送内陆的矿产资源。德国的化学和电气公司开创了由大学专业人员组成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先例,将理论和实践切实的结合在了一起。政府部门也扩大了管理范围,对市场进行调控,利用铁路税率等关税来鼓励国防和相关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发展的模式得到了西方各国的普遍认可和接受;19世纪下半期,则是由不断吸收技术传播的成果、更为先进的德国模式开启并推动了东欧与南欧的工业化进程。

19世纪中叶,穆斯林、印度、中国和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几乎同时出现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解体。西方思想通过先期的渗透逐渐打破了传统主义坚硬保守的外壳,待亚洲和非洲对西方思想的侵蚀失去免疫力的时候,就开始凭借其技术竞争上的绝对优势,让技术传播成为促进地方文化环境转化的媒介。结果,技术的传播以其不可预知的方式改变了旧的社会关系。欧洲殖民者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全球扩张,到1914年时已经控制了整个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地区,对古老文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此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非西方世界为了适应或迎合欧洲19世纪思想和技术的巨大进步,都在努力地调整或改变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19到20世纪中叶,运输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人类居住地域的形态。政治力量中心也发生了相应的转移,西方兴起并逐渐统领世界,全球性世界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始彰显出来。更为便捷与可靠的钢结构机械动力船的出现,体现了海上运输的重要性。位于东半球十字路口的苏黎世运河,由于中东重要地位的重建,在欧、亚、非三洲地缘政治中开始具有重要影响。铁路、汽车等陆路运输方式的改进,使西欧的实力暂居全球首位。新兴的美国、俄国紧随其后,凭借机械动力的陆路运输网络,极大的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的投入使用,使人们可以横越北极的空中航线与最遥远地区的人们取得联系。由于地球上主要的人类都居住于北半球,因而,全球的战略重心也随之转移到了北部地区。现代技术广泛使用的第二个结果是全球人口的爆发性增长。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粮食供应的增加、政府职能的提升,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跨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将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紧密地连结在了一起。

对于麦克尼尔技术传播的全球史视角,学界评价不一。有些学者认为麦克尼尔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开创了宏观历史社会学研究和当代历史比较分析论著的先河”,对此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以及全球史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也有人批评说,“麦克尼尔以技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作为全球史的视角和切入点,但是,“在论述新石器时代艺术的衰落和游牧民族的兴起等内容时,他时常背离技术传播的主题,转而以重要思想的发展变化作为论述的线索”。对此,麦克尼尔认为,“随着历史研究的发展,之前的研究成果被新的理论或观点所取代是一种必然,作为史学家应该时刻与时俱进”。

尽管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但从技术传播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社会发展这一新颖独特的方式毕竟带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与指引,为我们开拓了一条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路径。历史学理论只有不断地突破与创新,才能解释当今世界变幻莫测、层出不穷的各种新事物和新现象,才能真正体现出历史学的生命价值和时鉴意义。

作者:张虹单位:云南大学

传播技术论文:数字技术传播理论探讨

摘要:我们已经不能再把艺术设计理解为一个狭隘的概念,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这就意味着人们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新的变化。设计师必须学会掌握将知识转化成电脑语言的工具和技巧,在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设计师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依然是设计作品的灵魂,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和谐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

关键词:数字技术设计艺术观念

设计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历程,最终走上了数字化的道路。在数字技术条件下的设计艺术,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在现实的物质观念中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在处理数字所组成的虚拟概念,而非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实体,但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却让人感觉是真实的。传统的设计基础被冲破,“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从有形的物资领域扩展到了无法触摸的程序领域。”①数字化观念已经悄悄地渗入到现代人的意识形态。

数字技术在设计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开始对多媒体、交互式的视觉交流方式进行深入探究。设计艺术的形式也由以往媒体形式上的物资化、平面化、静态化以及单一化开始逐渐向虚拟化、空间化、动态化和媒体的综合化方向转变。传统的设计工具与媒体形式的巨大变革,极大地改进了设计的技术手段,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虚拟的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数字网络技术甚至还改变了产品开发及销售模式,从而引发了设计模式及设计生产划时代的变革。

最早的设计艺术是从大美术中衍生出来的,这使传统的设计主要以技法表现为中心,而传统的设计图纸只能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表现,也使得设计者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技法上,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无可非议的。数字化计算机技术“以屏幕显示的方式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②,设计的每一个过程可视化,使设计变得更为直观;交互式的人机交流方式和用户参与的全新人机界面,改变了设计与生产分离的传统被动式的设计模式;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无限、图文互动与全球化的交互信息,使地缘间的界限被逐步淡化和消除。数字技术融入设计艺术创作过程所带来的是更为真实的表现、更为便捷的方法、更为迅速的交流、更为拓展的思路等,它突破了以往许多在创作思维、创作方法、创作表现方面的限制,观念的形成、市场调查、设计战略的组织等成为当代设计师面临的主要任务。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设计艺术的概念被进一步扩张,渐渐地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多种媒体综合表现在一起的视觉、听觉的互动传达新技术,对过去概念上的媒体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大大丰富了设计创作形式。数字设计、数字动画、网络艺术以及电子游戏等新兴的设计形式在不断地冲击着当代设计艺术的同时,也大大充实了当代艺术设计的外延,使设计艺术走向越来越广阔的领域。

数字化设计正以几何算法和参数描述一种全新的视觉形象,从而将艺术家和设计师带入崭新的创作天地。这对设计者综合能力的要求显得越来越重要,人的精神因素、设计师本身的素质变成设计优劣的主要驱动因素。面对这样一个数字化的环境,未来的设计师必须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汇的表达,才能适应当代设计的不断发展。

设计艺术与数字科技的结合,带来的并不只是新的工具或媒体,从设计艺术发展的历程上看,相关的科学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应用的可能程度,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MarcoDiani指出的,“与过去相比,这一社会有许多的改变,但最最根本的改变还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这就意味着人们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这种思想观念和思维又得以在更高的程度上和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加强和扩展,“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其影响所及,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的技术领域,还波及到哲学和认识领域。”③

认识论将人的思维分为两部分:理性部分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感性部分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数字技术对图形图像进行的是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控制,而设计者的创作过程则是一种以不断变化的感性思维为主的创造活动。艺术设计与数字科技的结合使设计者开始以数字化思维方式与设计观念进行设计创作,理性认识与感性思维成为现在设计师必备的内在条件并和谐地交织在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中。当代设计的表现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表现设计师头脑中所创造的主观虚拟“世界”。

在传统设计概念中,设计师是靠物质媒介进行思考、感受乃至创作,物质是构成艺术设计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数字化的艺术设计导致了一个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它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物质性”设计,而逐渐趋向对“非物质性”的表达或设计。这里产生的新的交流方式,几乎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感官功能,把人带入一种亦真亦假的虚幻世界,从而达到“虚幻现实”(VirtualReality)的效果。它不一定是现实的,但却是真实的,这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真实空间的理解与认识,并导致了人们视觉信赖的丧失。而当代设计艺术则充分地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对于传统艺术设计形式来说不可能的视觉与空间形式,将视觉设计艺术推向到另一个高峰。正如原《时代》杂志平面总监奈杰尔·霍姆斯所说,“这是一个不像过去那样需要考虑现实可能性的时代。这是一场革命。”

数字化的艺术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经验。传统的时空观念被改变,现实与梦幻交织,人们开始沉迷于在虚拟空间中寻求自我理想的角色和形象。审美主体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审美规范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眼光。人们的时空观念和审美意识的改变导致了人们对设计艺术的认知开始转变,理性与感性交织。而交互性、个性化的系统与平等的参与原则,使得“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得到充分体现,这从更大程度上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了不同于以前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取向等。人们对设计艺术的态度已经不再是基本功能、属性上的满足,而是更多地希望其能够求新、求异,更关注自我心理层面上的需求。“知识与产品的迅速更新要求思维与观念的变化,同时也要求对最基础东西的认识,对世界的基本规定性,对正确的人生及自我认识的方式有坚实的基础。”④

数字科技的发展在为当代设计艺术提供新的工具、技法、材料的同时,(转第123页)(接第128页)带来了学科的综合、交叉以及各种方法论的发展,新的设计方式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的专业界限,当代设计艺术已不再局限于比较单一的学科专业范围内,而已经成为一种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当代艺术设计也越来越注重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当代艺术设计者不仅从与之相邻的学科内获取知识,甚至从与之相远的学科领域去研究和探讨设计问题。传统的学科界线被冲破,

行业间的界线也在数字空间中逐渐变得模糊,设计者需要专业以外的知识越来越多,电子学、艺术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地理、心理学、音乐、摄影等相关学科的成就被综合运用到艺术设计中,由此开始了“数字艺术新时代”。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设计者们措手不及,知识的更新速度从未像现在这样迅速,现代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设计艺术数字化的产生基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它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成就了崭新的数字艺术。“计算机技术的成功不仅在于沟通了科学与艺术设计的传统与未来,它融入了传统的设计方式,又包含了电子世界的独特语言,它在现实中发展,又改变着现实。”⑤许多艺术家从科学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从科学技术中找到激发艺术创造的灵感;反之,许多科学家又从艺术中得到启发。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艺术设计必将走向高度技术化与高度艺术化的统一。

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得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的设计师,必须学会掌握将知识转化成电脑语言的工具和技巧。掌握技术与创造艺术变得几乎同等重要,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工作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艺,在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

结语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竞争方式必然朝着高层次和高技术手段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数字化的进程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并将构成新世纪的主旋律。在今天,电脑辅助设计、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在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大大丰富了设计创作的表现手段,对于设计师而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数字设计带来了设计艺术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困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设计师对数字化科技产生了深度的依赖,设计思维往往受到数字化计算机能做什么的限制,一些设计者甚至将艺术设计的创造和工具的表现混为一谈,忽视了自身创造力的作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字时代的设计创作也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始终不能代替人的创造思维,不能代替人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仍离不开人的审美意识,设计师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依然是设计作品的灵魂,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关系上非常关键的一点。

传播技术论文:农业传播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植保工程中农业传播与沟通尤为重要,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关键词:农业传播技术;植保工程;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情况: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每日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固定模式、固定结构在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试开播,节目针对当前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当日18时54分,重播在当日22时47分,次日6时48分、7时59分、12时29分,每次播出时间30s。据统计,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内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红蜘蛛、茄子黄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虫(趋势预报、白菜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秋播病虫防治、秋季温室病虫(趋势预报、绿叶蔬菜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芹菜斑枯病、叶菜类霜霉病、野蛞蝓),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农林害虫、捕虫板诱杀微小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防虫网阻止外界成虫进入温室大棚)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山西省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固定栏目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检站的影响力,生动有效地向群众传播了植保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

: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2.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应用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晋源植物医院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农民对其中的农技员极为信任。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清徐大常村、小武村、晋源五府营村、小店示范区等)的示范作用非常突出,其带动周围村镇,植物技术应用辐射范围广。

2.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2.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

3结束语

农业植保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多元化,不能是一个模式、一刀切,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手段,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植保信息建设应以网络为主,着重拓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有线广播、小册子、村喇叭等渠道将植保信息送到农户,应用不同方式传播植保信息,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传播技术论文:科学技术传播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大量事实和充分论证,阐明科学技术传播的积极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对其消极的方面作了一些分析。作者认为,科学技术传播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环节或条件。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G.Myers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播技术论文:科学技术传播社会价值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大量事实和充分论证,阐明科学技术传播的积极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对其消极的方面作了一些分析。作者认为,科学技术传播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环节或条件。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G.Myers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播技术论文:作品网络传播权保护中的技术中立原则

摘要:技术中立原则在当今版权法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形成的过程同时体现着数字时代科技发展的进程。但对技术中立原则的内涵仍存在争议,“索尼”案所确立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并不能等同于技术中立原则,美国DMCA避风港规则才是技术中立原则正式确立的标志。此外,技术中立原则在立法上的体现与局限也亟待讨论,我国版权法移植避风港规则后从整体层面上对相关法律条款的规整仍任重道远。以技术中立原则的形成为主线梳理其内涵对研究其适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作品;网络;传播权;ISPDMCA

一、技术中立原则的概念

数字时代,随着互联网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加深,作品的网络传播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核心,也从传统的复制权转移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当作品在未经授权的情形下即从网络扩散,作者的著作权尤其是网络传播权随之受到损害,而技术中立原则主要被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用于面对权利人侵权问责下的抗辩。技术中立原则意味着: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本身不具有自主倾向性;技术作为社会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具有缺陷而无法满足所有的社会要求;因此需要为技术保留一定的“自主”空间,体现在实践中就是使技术的持有者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免于承担由于技术的特性而与法律碰撞所产生的侵权责任,目的在于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平衡著作权人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技术中立原则在版权法领域并不自始存在,从认识技术中立的精神到最后体现于立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技术中立原则在保持自身基本内涵稳定性的同时,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索尼案”提出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是技术中立原则的起点,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所提出的避风港原则是现代意义上技术中立原则正式确立的标志。在现阶段,技术中立原则主要以避风港规则的形式进行体现。

二、技术中立原则的形成与限制

(一)起源

版权法领域技术中立原则产生的“源头”是“索尼案”。198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借用美国专利法中“普通商品理论”确立了版权帮助侵权的免责规则: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原则。根据该原则,只要一件技术产品具有一种“实质性非侵权”的用途,也就是“可能被广泛用于合法的、不受争议的用途”,则无论其是否能够被用于非法目的,制造和销售此种技术产品的行为不构成帮助侵权。因此有人认为“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原则”就是技术中立原则。不可否认索尼案所确立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在美国版权侵权认定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将“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原则”直接等同于技术中立原则是不严谨的。虽然限于造法者对未来技术的不可预见,使得对技术中立原则的内涵和外延的限定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作为原则本身所有的基础特征则是可以得到稳定的。技术中立原则应当具有而不限于如下要求:(1)目的为平衡著作权人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2)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不同技术环境下的适用具有一致性和可预见性,立法者从而无需在短期内制定特别法。“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原则”当然具有“平衡著作权人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效果,但它不满足“相对稳定性”这个要求。实际上,索尼案中之所以将美国专利法中的“普通商品原则”应用于版权法领域是具有前提的,它只是为了针对在该案的一个错误的思路而进行针对引用的,也就是为了解决“录像机的使用量中有多少属于侵权成分,来作为行为人是否涉及帮助侵权的判断的标准”这个问题而采用的,也因此它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具有稳定内涵的、可以长期适用且具有一定程度上超越技术发展的前瞻性的整体性概念。此外,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原则具有内在缺陷,它要求只要具备一种潜在可用于合法目的的功能就能使制造商和销售商免责,为以增设可用于合法用途的功能为手段而实现最终的侵权目的行为打开方便之门,使得帮助侵权这一概念形同虚设。只能说,“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正是技术中立原则曾经“构成”的一部分——但并非真正的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只起到了“引发”的效果。索尼案以后美国在“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基础上所追进的立法及判例实践,如Grokster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否认被告的P2P软件符合“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创设“引诱侵权”概念,认为“以诱使版权侵权为目的而提供设备,并已通过清楚的表述或者采取其他确定的步骤促使侵权发生,ISP应当就第三人导致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而不用考虑产品本身的合法用途”,在此基础上认为ISP的行为符合引诱侵权的要件——都不能认为是对“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本身的扩充或发展,因为“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在提出之时即已限定了内涵。因此,“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不能代表技术中立原则,技术中立原则也不是并且不包含完整意义上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只能说,技术中立原则包含了“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理论”的中立性特征。虽然不能将索尼案所确立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原则”直接等同技术中立原则,但将其看作技术中立原则的起点则是完全可行的,“起点”的意义在于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中立原则开始引发——它已具有了判例法上的“影子雏形”,但既没有在判例法上形成成熟的概念,亦没有被立法所认可。

(二)形成

事实上1988年美国国会颁布的《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所提出的避风港规则(SafeHarborProvisions)才是现代意义上技术中立原则正式确立的标志。DMCA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根据用户的指令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系统缓存、根据用户指令存储信息、信息定位等情形提供免责事由,使符合法定条件的ISP免于承担相关的网络版权侵权责任。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13修订)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也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自动接入和自动传输、自动存储、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以及搜索和链接四种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为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也是对避风港规则的借鉴。技术中立原则通过避风港规则在立法上得以体现,它免除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信息的主动审查义务,使鼓励技术创新与保护版权人的利益达到某种平衡。

(三)限制

技术中立原则不意味着绝对的“中立”。避风港规则虽然给予了ISP一定的责任限制,但不意味其可以在一切情况下都不承担侵权责任。事实上,如果ISP明知存在侵权行为、能根据明显的事实或情况推断得出其知道侵权行为的存在或在已发现侵权信息存在的情形下没有及时进行移除,则需承担侵权责任,使其无法再以技术中立原则进行抗辩。实践中,往往以“红旗标准”判断ISP在网络版权侵权争议中的主观状态。DMCA将红旗标准表述为当侵权事实的存在已经如鲜红的旗帜一般在ISP面前飘扬,若ISP仍然保持沉默如埋头如沙子中的鸵鸟般视而不见,则应认定ISP知道或至少应当知道侵权行为的存在。此外,直接提供作品的行为会构成直接侵权,而无论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具有过错;为直接侵权提供帮助的行为,在具有明知或应知的过错时承担侵权责任,不再适用技术中立原则。

三、结语

如何将技术中立原则更完善地应用于实践仍需要探讨。以技术中立原则作为基础理念的“避风港条款”,在适用时由于规定之初的不明确性,往往产生争议,例如对“红旗标准”的法律定位认识,对“通知-移除”机制实际效果的质疑和适用局限等。此外,将DMCA的避风港规则移植到我国版权法后,仍需要在整体上进行法律条款的规整和梳理,使得无论是“避风港”规则的适用还是技术中立性原则的体现都更具层次性和条理性。

作者:高远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传播技术论文:广播电视信号传播抗干扰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科技的力量逐渐壮大,电视机现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电器,而电视的传输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收视的效果。广播电视信号传播的过程中会经历信号采集、传输和管理等步骤流程,要确保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途中的抗干扰能力,才能保证广播电视网络节目的收视效果。这些年来,我国不断的加大资金提供后台支出,但是在实际的广播电视工作中易燃存在一定的困扰。本篇文章结合我们广播电视传播的现状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广播电视传播信号的抗干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供今后作为参考资料。

【关键词】广播电视;干扰因素;抗干扰技术

1前言

广播信号的传播一般是通过太空的卫星作为中继站来向地球发射一对多点的传输,卫星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具备较稳定长距离传播的能力,并且能完成高质量、大面积的信号同时传播等优点,所以,这种卫星信号传播方式成为人类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需要。不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的缺点,在雷雨天气和太阳的电磁干涉下会造成传输信号的干扰,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信号源的中断。还有卫星信号作为一种公开性的通道,没有强大的抗扰功能,容易遭受有意性破坏,造成信号传输的瘫痪,目前,针对广播电视的信号传播安全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也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探讨。

2广播电视信号在传播中的干扰

2.1自然因素干扰

广播电视信号在传播中难免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了太阳粒子和雨雪天的干扰。众所周知地球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变得足够接近时,此时太阳发出的电磁波较强,会对卫星通信信号造成影响,对于这种烦扰现象,目前似乎还没有研究出一项有效的避免方法,只能提前预测信号是否会在某个时间段受干扰,然后提前通知到各个用户,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地球接受站的天线口径和提高其灵敏程度,尽可能的降低太阳粒子对通信信号的干扰;广播电视信号传播在雨雪天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不过这个干扰的过程是个渐变的过程,可以在上行进行补偿或者是下行做好余量的准备,提前做好防范的准备,有助于降低传播途中的干扰。

2.2信号设备造成的干扰

信号设备造成的干扰主要有两大类型,一个是地面接收设备引起的信号干扰,另一个则是卫星发射设备引起的信号干扰。对于卫星发射设备引起的信号干扰可以通过切换备用的器件进行解决,如果设备损坏较为严重时,以上方式无法解决问题,应当及时更换转发器或者是转星解决;若是因为地面的接收设备而造成的信号干扰,则可以由相关部门进行干扰源的及时排查,确认是否因为受某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信号屏蔽,尽可能的降低其他因素对信号的干扰。

2.3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指的是受到干扰后造成设备性能降低和对设备产生干扰的干扰。广播信号传播所受到的电磁干扰主要是雷达信号和微波中信号的干扰,为了降低这类干扰,要实时对电磁信号进行监控,出现波动时可以对频率进行合适的调整改善或是对电磁信号屏蔽的方式来解决。

2.4太空信号干扰

卫星向地球发射信号源时可能会受到附近临星的信号干扰,这类干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行信号干扰,另一种是下行信号干扰,一般的处理是对于上行的信号干扰可以和运营商进行协商调节,另一种下行的信号干扰则要降低其他信号的上行功率,可以通过对天线的调整或者是万向图的性能进行相应的改善。

2.5人为干扰

广播信号的人为干扰可分为因人为处理出现失误而造成的干扰,还有恶意干扰和同极、反极化等。人为的不正当处理造成的干扰一般是可以避免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手法,并且制定一套全面的预警处理,与此同时,不断的加强设备系统的智能化,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造成信号干扰;对于信号的恶意干扰,一方面要加大上行功率对非法信号进行压制,另一方面要不断研究新的抗干扰技术,从技术层面杜绝这类干扰的发生;同极信号的干扰要及时制约用户的使用超频和超功率使用,反极信号干扰则可以对用户进行合理的极化调整来控制信号的影响。

3目前抗干扰技术的分析

随着我国的技术发展,广播电视的普及,对广播信号的抗干扰工作就越要可靠,对于目前广播电视信号的干扰主要是一些非法信号影响,针对这些不同非法信号的干扰,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对干扰信号源的识别,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抗干扰技术的合理筛选使用,以下我们就对目前一些较为重要的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3.1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

我国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高强度上行信号的使用,使得信号源大幅度的增强,以降低非法信号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二是通过使用低增益转发器,将转发器设置为低增益档的变化范围工作来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三是使用MCPC上行信号,减少单路单载波信号使用,为防止转发器进行多载波输出过程中处在输入补偿的状态,与此同时,要适时降低用户的射频信号的强度。用户的选择使用上应尽可能的采用多路单载波信号,以最大程度上增强射频信号的功率。

3.2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

在我国的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有多种,比如有在上行是通过固足赋行波束进行接收,在接收信号上可以对合法的信号进行有效的覆盖,对于可能存在干扰的地区不设有信号的覆盖。另外,这项技术在临界地区的信号强度要做到足够高,否则可能会受到临近的高强度信号的影响,造成信号干扰的产生。还有可以对上行信号采用可变赋行波束进行接收,提前设定接收的频率,降低其他信号源对其影响,可以通过设计不用波束的天线,在传输过程中波束受到干扰的时候可以将天线对可变形波束进行变更,转变为另一种波束进行传播工作,从而实现抗干扰的效果。

3.3频率隔离抗干扰技术

这种隔离抗干扰技术主要是对上行信号频率进行相应的改变达到实现看干扰的目的,当星上转发器收到干扰信号时,会及时改变接收的频率,从而降低信号的干扰。与此同时,在地面发射信号频率也要做相应的转变,从而达到合理的信号传输对接。

3.4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

这类的抗干扰技术有多种实现方法,对地球站进行直接序列扩频装置,在星上也配备相应的对应设备,对于直接序列扩频的性能而言就能屏蔽掉其他信号的影响;还可以对上行信号施与加密处理,在接收器上设计相对应的解密装置,即可实现信号的安全传输,从而有效的防止了信号的干扰。

4结语

在目前的社会中,卫星广播电视使用较为广泛。如果卫星在受到恶意的干扰或是破坏时就要严重影响到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正常传输,造成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所以,如何确保卫星装置在受到攻击时还是稳定的传输信号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受到恶意干扰时,要及时准确的选择相应的抗干扰技术,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的同时尽可能的减低播出成本,不仅是提升了节目的播出效率,也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前提。

作者:蔡慧明 单位: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

传播技术论文:计算机病毒的网络传播与病毒防御技术

摘要:由于当前使用计算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计算机病毒的网络传播与防御研究也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介绍当前计算机病毒的现状,其后进一步研究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模式。最后则从计算机单机病毒、局域网络病毒、广域网络病毒与电子邮件病毒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防御措施。希望本文研究的内容能够帮助大量网络用户做好网络病毒防御工作,进一步维护网络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病毒防御技术

1、前言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网络病毒通过网络全球互联的方式在各个网络系统内进行传播,进而逐渐变为危害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最大威胁。世界范围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理解普遍包络两种: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计算机网络病毒仅仅只能在计算机网络内存在,即有效使用计算机网络结构以及体系做起建立合适的传播机制、方式与途径,并且病毒针对的核心对象也只是网络层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不论该病毒针对的具体对象是网络还是计算机,若其能够存在与网络层面传播,并产生破坏,就能够将其叫做计算机网络病毒。

2、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模式

2.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对于计算机技术中的网络技术、网络中的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的公司或者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相关的袭击以及入侵,对用户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关的扰乱与篡改的一组指令的相关代码。最易传播的途径是网络,其次是U盘,再次是光盘,由于硬盘一般在机器内,不会传到其它电脑上,除非是把有毒的硬盘换到其它机器上。传播是通过网络,可以通过系统漏洞,IE,办公软件漏洞,无需运行病毒服务端,直接可以获得最高权限,从而控制对方机器,还有一类网络攻击是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主机(一般通过网页方式),在被访问的网页中植入病毒或恶意代码,客户通过访问这种页面就会中毒,传播面很大(知名网站的访问量也很大),一天之内(也可能更短)可以传播到全世界。其它的传播模式是通过E-MAIL,在图片中植入木马等方式用得也多,不过危害面比第一种稍小,第一类网络传播途径中,还有一种所谓的“钓鱼”网站,就是不法分子通过收买,自建一个网站,伪造一个某官方网站(一般客户看不出真假),通常是一些游戏、银行、购物网站被仿冒,目的是为了骗取账号密码,赚取钱财或个人隐私!受害面也大[1]。计算机网络病毒愈演愈烈,破坏性与日剧增,越来越猖狂,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在程度上的破坏,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互联网络的应用与发展。

2.2网络病毒的多种传播方式

如今,各种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越来越普遍,方式多样化,涉及面广,比如,通常用的最多的两种传播方式就是用Email来传播病毒和所能扫描或能查取到的系统漏洞来传播相关的病毒。其中,通过Email传播网络病毒的方式有七个步骤:第一,在电子邮件中插入有关代码。而把网络病毒代码插入电子邮件中的两种主要方式,一是用已经编好的病毒代码插入电子邮件中,附加别的电子邮件进行传播和将已经编写好的代码URL连接附加到电子邮件中,因此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受后,计算机网络病毒得到传播[2]。而另一种将病毒代码插入电子邮件的方式是寻找网络病毒将要传播的相关的计算机邮件的地址,将相关的病毒代码复制到电子邮箱的发送与接受的历史纪录,当收到相应地的地址后病毒将发送出去。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病毒携带的隐蔽性不同,所以有的网络病毒可以直接随着邮件信息的发送而发送,有的网络病毒则隐蔽到邮件中进行感染和传播,或者是修改邮箱的设置和系统,然后入侵电子邮件的格式,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发送。当今社会都普遍运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网络病毒的传播也会随着这个人们普遍运用的沟通软件来进行传播。最后,当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负载到电子邮件所发送的邮件地址上后,利用多种欺骗性的方式来诱导计算机用户进行点击网址,从而达成入侵目的。

2.3网络病毒的传播结构分析

在大部分环境中,计算机网络属于一个固定连接的集合,因此在连接的角度上大部分的存在相同的结构和特点。网络病毒的传播过程大部分都需要载体来帮助传播,例如E-mail。同时网络病毒需要的各种途径和条件又不一样。因此,传播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具体环境结构,随机结构和同构混合。当病毒处于网络内,每个节点都与其他节点相邻,被感染的概率相同,所以每个节点很容易互相感染,但是每一个节点都没有发生感染,都存在相同且相邻节点也已经被感染。终上所述,网络病毒的传播具有连续性和确定性。该传播模型的基础是生物病毒,通过同构环境的根本特征来进一步设计完成,也可以称这种模型为处于计算机网络环境内的白箱模型,而随机结构的实质是用户原本固定的手段做进一步的信息交流工作。其中涉及到的个体联系特征是各部分相邻节点,这些部分其实是属于计算机网络,大部分产生的联系事件都具有随机性。可以将该模型的设计要求分为预报、描述和分析模型;从客观的角度可以将该模型分为黑箱、灰箱和白箱模型[3]。

2.4入侵监测技术

入侵监测技术是通过监测和管制的方式来实现的,是网络安全防卫技术的关键,通过对入侵监测手段加以掌控,可以使网络安全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入侵监测是一种病毒威胁预警系统,其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的文件和数据流,用来监测网络病毒代码以及其入侵行为。通过分析网络入侵者遗留的信息痕迹,例如登陆记录、失败的网页链接等来比对出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入侵行为,同时可以通过从网络关键点或日志等文件信息搜集出相关的数据,最后综合分析所搜集到的数据,以此监测出入侵痕迹,从而挖掘出网络或系统中的非安全行为或即将遭到恶意入侵的征兆。

2.5防火墙

防火墙也可称为防护墙,它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系统,位于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采取病毒隔离等技术手段,对计算机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防火墙技术能够对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定期监测与修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病毒的入侵行为。如若受到病毒、恶性软件等网络攻击时,也可以采用防火墙的隔离特性对其进行干扰,从而保证网络数据流传送的安全。防火墙除了拥有过滤与网关监测技术以外,还可以采用身份强化功能和数字密钥功能等,能较为有效的预防与抑制网络病毒攻击。

3、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的防御

3.1网络安全测评

网络安全测评是指利用远程的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其更注重于网络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监测。该系统是用来测定网络是否正在受到攻击或受攻击概率的大小的一种技术手段。就安全状况特征性进行比较,该安全系统所存储的单机病毒防御策略,是一种用来确定网络是否正在受到某种入侵或受到某种入侵的概率有多大的技术。对于网络已经受侵或正在受侵的行为,安全测评系统无法进行作业,它只能用来监测系统与网络的安全状态,以此来测定网络是否受到攻击或病毒入侵。防火墙或其他受侵监测系统则可以用来监测正在进行的入侵活动,当攻击者在尝试攻击时,就能监测出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安全测评可以随时监测网络的安全,一旦出现网络安全隐患,网络管理员会第一时间发现安全漏洞或病毒入侵,能迅速修复系统漏洞,及时反馈于用户,确保了网络运行的安全。

3.2邮件发送病毒的防御方案

在很多政府以及科学研究单位的办公系统里,病毒经过出现的地方,都会有使用邮件服务器当作集合的传播地,仅仅在这样的集中内部服务器把病毒杀掉,至于有关的邮件要经过安全过滤,就可以保证内部网络的用户接收到安全并且没有病毒的邮件,加强维护内部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系统的安全性,让用户放心。

3.3局域网病毒的防御方案

对于局域网来说局域网服务器要匹配预防病毒的有关软件,特别是较大型的局域网管理中心,病毒的监控能够让整个网络的病毒可以集中监控,并且在各个分支机构也匹配对应的监控,能够让病毒得到更全面的监控和管辖,特别是对于具有很多服务器或者工作站的网络来说,也可采用软件的自动发送,使管理网络的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减轻。

3.4广域网病毒的防御方案

建立在局域网防御基础上的病毒防御系统就是广域网。这是一种针对本地以及远程病毒的查询防御系统,是经过计算病毒的类型、发生次数以及发生地等有关信息的汇报总结,由单机终端病毒防御到局域网的集合监控,广域网的总部管辖系统的防御方案是最终的。经过对于网络传播病毒的特征来分析与探究,使用对应的防御方案,来保证网络的安全和正常的使用,从而使网络发挥自身的优势,制造一个安全又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

4、结束语

在如今的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安全防御领域,可以有效的对病毒进行检查测验的技术还没有特别完善,计算机网络病毒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所以,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与防御的探究依然有必要再提高。

作者:杨火金 单位:茂名技师学院

传播技术论文: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抗干扰技术分析

摘要:广播电视的传播过程中会涉及信号管理、采集、传输、处理、强弱电驱动等流程,只有保证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的抗干扰能力,才能保证广播电视网络的正常运行。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维持广播电视的运行,但是在具体的信号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广播电视的传播现状以及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播;干扰因素;抗干扰技术

广播电视的信号传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所以想要完全去除这些干扰因素是比较困难的。除此之外,大多数广播电视信号都需要卫星传输,就导致很多的干扰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对广播电视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手段以维护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必要。

一、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的干扰因素分析

我们把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的干扰因素具体分成以下几类:自然条件的干扰、故障设备的干扰、电磁干扰、邻星干扰以及人为干扰等。

(一)自然与人为的干扰

1.自然干扰。自然对电视广播信号的干扰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日凌和雨雪衰的干扰。一方面,对于日凌的干扰,我们一般很难以有行之有效的方式去避免,常见的都是卫星公司提前将日凌的时间通知到各地,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通常我们可以采取改变地球站天线口径的大小,来增加接收信息的敏感程度,以达到缩短干扰时间的目的。另一方面,由雨雪衰引起的接收信号的恶化是一个长时间的渐变过程,所以对于雨雪衰来说,我们一般从上下行链路进行改善,一般可以对上行链路的雨衰损耗进行补偿,下行链路的雨衰备余量准备充足,最大限度降低雨雪衰带来的损失。2.人为干扰。在日常的广播电视传播中,人为干扰主要包括人为失误、同极或反极化以及恶意等干扰类型。其中,人为失误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建立一个严格的关机制度以及故障处理预案,同时加强智能化的运作,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由人为失误造成的信号干扰。对于同极化干扰,我们常常使用卫星公司来对用户的超频范围以及超功率使用进行监视以及控制,尽可能减少信号干扰。对于反极化干扰,我们常常会在天星上行之前就要求用户进行极化的调整。最后,对于恶意干扰而言,我们可对卫星的转发器采取降低增益档的手段,还可以加大上行功率使非法信号得到压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不断加强对抗干扰的新型卫星的研究,以最大限度从源头降低恶意干扰情况的发生。

(二)其他的干扰

1.故障设备的干扰。故障设备的干扰,主要有地面设备故障所引起的干扰和卫星故障所引起的干扰两种类型。由地面设备故障带来的干扰,可以通过卫星公司对干扰源进行排查以及确定,或者保证相应系统和传输过程的电磁屏蔽效果来降低干扰对广播电视传播造成的影响。对于卫星故障所引起的干扰,我们可以及时地进行备份设备的切换,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则可以进行转星和转发器的更换。2.电磁干扰。一般来说,电磁干扰主要有雷达信号以及微波中继信号的干扰。所以,我们解决电磁干扰时,可以通过电磁进行频率的协调或是进行电磁的屏蔽。3.邻近卫星的干扰。由于科技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卫星投入了使用。临近卫星的干扰,主要包括上行与下行两方面的干扰。如果是临近卫星的上行干扰,我们可以让卫星公司与运营商进行协调来解决;如果是下行,则要借助地球站来调整天线的指向或者降低相邻卫星的上行功率。

二、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抗干扰技术研究

(一)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

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相对来说包含的种类较多,其中,突出的就是上行通过固足赋形波束来接收,对于那些有可能产生干扰的地区不需要进行覆盖,而对于不会产生干扰的地区需要进行上行站地区的覆盖。

(二)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

信号压制技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高强度上行信号、低增益转发器、MCPC上行信号。首先,可以使用高强度的上行信号增强转发器输入的信干比,降低非法信号的干扰。其次,可以将转发器放置在增益档,采用转发器增益档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小值来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最后,采用MCPC上行信号,这时候要注意尽量减少单路单载波信号的使用,以防止转发器长期处于输入补偿的状态,降低用户射频信号功率强度。同时,可采取多路单载波信号,尽可能地增强用户射频信号功率。

(三)隔离抗干扰技术

隔离抗干扰技术,主要包括频率隔离抗干扰技术和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其中,频率隔离技术,是指当上行信号受到干扰时转发器对信号传播频率进行改变来避免非法信号造成的干扰,或者通过地面上行站进行信号发射频率的改变,使得转发器可以对信号进行正确的接收与转发。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是对传播信号进行加密或者对信号进行转发,用户需要对传播的信号进行相应的操作才能得到需要的广播电视信号。

三、结语

由于卫星信号的传播距离远、覆盖面积广、传播质量好,广播电视传播中大多采用卫星来进行中转的无线传播。但是,微型信号的传播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容易因雨衰以及日凌等天气条件造成运输终止,因故障设备的干扰、电磁干扰、邻星干扰以及人为干扰造成运输质量较低,以及由卫星信道干扰造成广播信号传递受损。所以,确保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为此,我国也通过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隔离抗干扰技术以及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整治。

作者:何龙 单位:洋县广播电视台

传播技术论文: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时代,各种媒体技术在传媒领域广泛应用。新闻传播中,电视媒体技术是主要的载体,一方面可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其信息传输迅速,而且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采用电视媒体技术,使得传统的电视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体技术的优秀都得以发挥,同时还规避了其自身的缺点。本论文针对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应用

引言

新时期,媒体技术作为新时期的标志性技术而对电视信息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加之媒体技术的应用,节目的信号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电视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和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使得电视媒体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得以发挥。但是,新闻传播中采用媒体技术,还会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电视媒体技术多元化发展,与其他技术之间相互融合。电视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发展特征是螺旋式上升的,对电视信息的传播具有同步性、跟踪性和实时性。当进入到电视媒体信息多元化传播的时候,使得电视媒体技术的多元传播适应了时展环境。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中,不仅含有信息技术,还含有微电子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有的传统电视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电视媒体技术被用于应用领域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使得信号传播效率和传播质量都受到影响[1]。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使得电视媒体的信息处理功能更为强大,从而使得电视新闻传播更为有效而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需求。当信息传播中,信息技术被用于电视媒体中,对于电视的数字信号就会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电视信号的传播起到更好的作用。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当电视信息处于传播状态的时候,就需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即只有具备了技术保证,才可以让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均能够安全地运行,新时期对新闻传播中电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使得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受众接收电视信息也不再局限于观看电视机,而是登录网络电视平台,就可以用电脑观看节目。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这种新闻传播方式迎来了发展机遇,伴随而来的就是挑战。

2.电视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新时期,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媒体技术也不断地创新。电视新闻媒体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更新信息传播技术。这就意味着,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中需要直接面对各种挑战。

2.1电视新闻媒体以单向信息传播为主,缺乏互动性

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是单向线性的,传播信息的形式是以电视台为中心向四周围覆盖。这种单向传播使受众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并不能对所获得的信息以反馈。电视媒体的地域性是非常强的,这种传播方式会导致电视新闻媒体与终端的受众之间各自独立,缺乏有效的沟通,而使得信息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都会有所降低。

2.2电视新闻媒体的信息内容单一,缺乏原创性

从电视新闻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情况来看,存在着明显的雷同性。新闻节目无论是从内容上来看,还是从传播形式上来看,都存在着大同小异的问题,主要的目的是要借由热播的节目提高自身的收视率[2]。但是,电视媒体没有以自身的新闻特色吸引受众,而是采用了模仿的方式,就会导致新闻内容单一化,难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从新闻节目的传播形式上来看,内容单一是一大缺陷,很容易让受众感到可听可不听、可看可不看,就会逐渐地失去受众群体。

3.电视媒体技术的因素

信息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种媒体实现了融合,电视媒体不仅实现了传播的实时性,而且还实现了跟踪传播、多元传播,并且还实现了同步传播。对于生活节奏快捷的受众而言,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获得电视新闻节目,逐渐地形成了多样化的传播意识,同时还可以随时与电视媒体之间互动交流。新时期是微电子技术的时代,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了主要的电视信息信息传播技术。首先,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促使电视新闻信息的处理能力逐渐增强。电视媒体大量地吸收数字化技术,使得电视新闻的信息化程度加强,且传播速度加快,使得电视媒体能够高质量地传播电视新闻[3]。其次,现代的媒体技术促使处理数字新闻信号的能力有所提高,确保新闻信息在传播中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从而确保了信号持续而畅通,提高了新闻信息传播质量。

4.新闻传播中电视媒体技术的应用

进入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并在新闻传播中使得新闻内容更能够吸引受众的,使得新闻传播中所传播的内容和所传播的环境都逐渐地焕发。在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新闻媒体。

4.1新闻传播中应用电视媒体技术可以使得传播透明度得以增强

传统电视媒体的内容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都是新时期需要考虑的问题。按照传统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信息传播速度慢,而其还会导致信息传播缺乏有效性,即电视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并不是受众所关心的内容,逐渐地,就会失去大量的公众群体。新时期,新闻媒体要提高电视信息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就要从时代的角度出发调整传播策略,了解受众所感兴趣的话题,能够通过新闻切实为受众解决民生大事,让受众能够及时地了解国情,使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话语传播热点信息[4]。此外,在新闻信息传播上,还要增加电视信息传播的透明度,使得受众能够获得话语权。

4.2新闻传播中应用电视媒体技术要注重新闻传播的沟通效应

在新闻传播中应用电视媒体技术,不止于用电视传播,现行的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都可以充分地利用起来,打破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而实现了互动传播,即新闻信息采用电视媒体技术传播出去之后,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增强了电视新闻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使得两者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在电视新闻媒体采用电视媒体技术进行新闻传播的同时,还要将互联网有效利用,开通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与受众近距离接触,让受众有机会在观看新闻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间接,甚至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电视新闻节目中。在民间有各种类型的微信息源,具有一定的受众群,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对这些民间的资源吸收、整合,让他们加入到电视节目的编辑和制作中,成为媒体人[5]。民间的记者与受众可以近距离接触,对受众的信息需求及时掌握,从而使得电视天新闻传播中能够针对性地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增强新闻节目对受众的感染力。

4.3新闻传播中应用电视媒体技术要将网络储存充分利用

新时期,新闻媒体就要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力求内容新、形式新,将自身的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出来。提高对互联网的利用率,电视新闻媒体要将网络信息平台利用起来,提高新闻节目在网站上的存储能力,扩大节目存储量,一方面可以使新闻被重复消费而提高新闻媒体的利润,另一方面可以使新闻品牌在其他媒体上传播,有助于后期工作的推广。

4.4新闻传播中应用电视媒体技术要注重新闻资源整合

新媒体技术不仅快速地融合到电视媒体中,而且还不断地升级并更新换代。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电视新闻媒体要满足受众的要求,同时还要提高行业竞争力,就要将各种新的媒体技术以利用,将各种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充分利用,包括各种手机电视,诸如IPTV、移动电视、CMMB等,都要根据电视媒体的实际需求利用起来,对于新闻信息资源要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整合,以使得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符合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做到新闻信息有效传达。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新闻传播中能够提高电视媒体技术的应用质量,就要对新闻传播所具有的影响力予以重视。处于传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就需要新闻传播中所采用的电视媒体技术不断地更新信息传播手段,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新闻传播空间。

作者单位:山东日照广播电视台

传播技术论文:新闻传播中数字技术优化策略

摘要: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新闻的真实性、直观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使新闻传播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和一些浅薄见解,对现代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影响展开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数字技术;新闻传播;重要价值;优化策略

纵观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呈现出指数级的变化趋势。如今,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对新闻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及受众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以及优化方法展开深入探讨。

一、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分析

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要应用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画面和文本是新闻信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双主体结构”。因此,在新闻编辑过程中,新闻单位为保障新闻信息的可视性和真实性,可以通过数字虚拟技术,用计算机来模拟当时没有被如实记录下来的事情。例如,在火山爆发、道路坍陷等灾害事故新闻的报道中,火山爆发和道路坍陷的原理是新闻记者无法用镜头捕捉到的,但是在新闻信息编辑处理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模拟技术进行制作,以此完成对火山爆发、道路坍陷的模拟,从而使观众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并且加深观众对新闻信息的认识程度,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二)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现场价值

目前,新闻采编工作主要由新闻记者通过采访来完成。这种方式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如今网络和视频技术异常发达,这给新闻采编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需要在利用好原来采访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和视频技术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做好新闻素材的编辑工作。众所周知,新闻现场是新闻传播赖以生存的时间和空间基础,让观众获得视觉上的新闻“现场”满足感是每个新闻人追求的目标。毕竟人们都存在一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心理,通过现场直播和现场影像播放的新闻传播方式便能够满足观众的这一心理。数字信息传播技术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卫星传输数字信号,便能够实现新闻采访环节和播出环节的无缝对接,让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终端设备进行现场观看。所以,数字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现场价值。

(三)能够有效保证新闻信息的吸引力

观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对象,因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想要让观众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首先应聚集并引领观众的注意力,并对观众的“求知”、“求真”心理进行挖掘。但在传统的新闻播出现场,由于现场图像缺失、观众无法参与等原因,观众心理上对新闻信息比较懈怠,也使新闻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新闻信息的编辑和传播中来,便能够为观众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也能够利用数字信息平台,让观众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和点评,提高新闻信息的交互性,从而提升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

二、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主要影响

(一)对各种传播媒介的影响

1.对纸媒的影响。纸媒数字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排版印刷技术数字化,其取代了传统的铅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印刷的效率;第二阶段是采编业务网的建立,这一创举大大提升了新闻采编的速度及针对性,不仅为记者采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新闻记者可以在保留原稿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稿件,并且还可以将稿件保留下来重复使用;第三阶段是利用数字技术对新闻图片进行缩放、裁剪,并实现了新闻信息的扫描、拍照和多种途径的转发、扩散,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新闻的采编速度,同时也让纸媒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对接和联合。纸媒数字化大幅缩短了纸媒的出版周期,报社可以同时出版早报和晚报,这又极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

2.对广播电台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播电台的运营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广播电台对数字同步技术以及数字式话筒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如今,国内电视节目制作、接收与传播等都实现了数字化,数字电视的应用也已在国内大范围普及。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电子媒体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升我国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还能使国内电视节目在制作与传播上实现与国际电视节目接轨,从而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受众的国际化拓展。

3.对网络媒介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介逐渐以新型的数字传播媒介的身份活跃在大众视野,它将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目前,国内网络媒介发展势头强劲,诸多传统媒体也加大了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力度,并开始着手自主网络媒介的开发和推广。例如,人民网、大众网等都是传统媒介向新媒介发展的结晶,而乐视网、腾讯网、搜狐网等专业网站更是专门开通了新闻网站,实时更新新闻信息,这些都是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成果。

(二)对传播主体的影响

1.对主体工作方式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应用,使采写工具的体积更小、存储量更大,不仅携带方便,同时还能完成数字、语言、图片和影像多种信息内容的采写,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新闻采写人员的双手及大脑,让采写人员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新闻问题、被采访人及新闻环境、构思设计上。与此同时,数字工具的隐蔽性更强,更能适合特殊新闻信息的隐性采访,如录音笔、微型摄像机等。此外,数字采写工具还能大大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让新闻工作者以更短的时间完成新闻的采写、传输与报道。

2.对主体专业水平的影响。虽然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新闻工作的效率和传播效果,但要快速接受并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新闻传播方式、内容和理念的转变,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此外,当下的新闻信息多而杂、真假难辨,新闻记者想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真实、有用的信息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以及良好的新闻素养、端正的态度等,这也是新闻工作者未来要不断提升的职业技能。

(三)对传播受众的影响

数字技术在新闻广播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使受众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以往传播媒介多是单向传播,诸多媒体只能看到受众的接受能力而忽略了他们的传播和创造能力,并且当时也没有供受众与媒体、受众与受众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但数字技术让双向交流成为可能,受众在新闻传播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如微博互动、电视弹幕以及短信参与等,都为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技术人员和新闻记者的交流与协作

新闻传播数字化时代,完成新闻工作需要电脑程序员、新闻记者及数据分析师等人员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容易识别的数据表格、图片影像等形式。因此,日常工作中,新闻记者应加强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协作,甚至有必要相互学习,不断提升彼此的专业水平,共同努力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和效益。

(二)深度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共享

新媒体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贵。而技术的融合也打通了媒体间的隔阂,为所有媒体提供了新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新闻从采编到传播上的共享。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新闻媒介要加快推进新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为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硬件、软件基础,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提供真实、生动、及时的新闻信息。

(三)提升新闻信息的可视化、交互化水平

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让新闻有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呈现方式,但这也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目前,对于新闻生产者来说,只有简单、快捷、有趣地将新闻信息呈现到受众眼前,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参与兴趣。所以,新闻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新闻编写方式,增加文字、图片、影像和模拟动画,增强可视性和交互性,以简单、直观的新闻信息吸引受众。

(四)注重对自媒体和用户生成内容的利用

近年来,用户生成内容和自媒体成了媒体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也能从中获取新鲜、丰富的内容。而网络信息平台的互动和分享功能也为自媒体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强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归属感。总之,社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新闻报道模式和传播方式,尤其是在突发性事件、灾难性事件当中,社会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主流媒体对社会媒体的重视和合理利用,主流媒体应给予社会媒体一定的发展空间、平台和资源,并且做好对社会媒体的引导和规范工作,让它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把利器。

四、结语

数字技术的应用让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应当正视这些变化,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不断为保障新闻传播的现代化发展而努力。

作者:黎晓蕾 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