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建设科技论文

建设科技论文

时间:2022-04-23 03:59:37 关键词: 建设科技 科技论文 建设 科技
摘要:科技平台建设是近几年国家科技部门、财政部门针对科技资源投人大量增长,但科研主体间却未形成共享,造成投人浪费、建设重复、资源闲置、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而提出设立的一项专项工作,旨在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手段,以较少的资金投人,整合带动激活过去形成的大量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连点成线,以线布网,建成专门的服务于科技人员科研活动的条件平台,以对科研探索、技术发明、社会生产、自主创新提供基础条件的支撑。

建设科技论文

建设科技论文:关于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

摘要:简要介绍了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以华北科技学院开办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方面的办学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应时展,完善和发展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详细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建设;部委直属高校;探讨1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概况

1958年,首都经贸大学(原北京劳动保护学院)试办了国内第一个与安全工程相近的专业(当时为工业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专业)。1983年,中国矿业大学(原为中国矿业学院)在国内首次设立了一级学科采矿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随后又在1986年在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获得了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我国设立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将安全工程列为其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属管理类。1996年,我国又将安全工程专业和有关安全技术类专业(如上述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合并,设立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但仍属一级学科矿业工程下的二级学科。1998年至今,又将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改为现在的安全工程专业,列为一级学科安全与环境科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属工程技术类学科。

20__年,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范维澄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呼吁将现安全工程升格为一级学科。20__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方案讨论稿中,把安全技术及工程列为一级学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抓住这一机遇,于20__年3月,向国家教委提出了将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名称改为安全科学及工程,并升为一级学科的建议。

目前,在全国1517所高校中川,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已有近70所,其中近30所高校设有硕士点,9所高校有博士点。

1996年12月,劳动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__年7月完成了《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及课程设置》的研究,确定了《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并组织4门课的教材出版工作。

部委直属院校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例如,北京理工大学隶属国防科工委,其安全工程专业以防火防爆为特色;中国民用航空学院隶属民用航空总局,其安全工程专业突出航空安全;华北科技学院(下称学院)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其安全工程专业侧重矿山安全。由于国家机构改革和体制调整,出现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的高校教育格局,全国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也面临高校自身发展的新考验。

华北科技学院是20__年新发展和扩建的部委直属高等院校,笔者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问题。

2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与存在问题

2,1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概况

华北科技学院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20__年初,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现有8系3部,各类在校生近9000人,教职工近700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及其他高级职称的181人、讲师及其他中级职称的183人,具有博、硕士学位的71人。

学院设有部级的“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中国煤炭职业安全卫生信息中心”和“中澳管理培训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及美、英、俄、加、德、法、澳、日等国的相关组织和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和交流计划。

学院由最初开办通风与安全成人培训、培养通风与安全专业及安全工程专业专科毕业生,到现在已有近20年的历史,20__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将安全工程作为学院第一批本科专业开始招生。目前该专业在校本科生220人、专科生88人。

安全工程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有博士学位的1人、硕士4人、学士3人。

同国内绝大多数同类高校一样,学院现有本科安全工程专业也是在国家对高校实行扩招的机遇下,由原相近专业(通风与安全专业)直接改名、转型而来的,不可避免存在学科的基础性建设滞后,行业安全技术教育偏重等问题。

2.2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大安全”观

目前,全社会对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搞安全艰苦,危险,效益差,还没有形成搞好安全的大气候,与我国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学院同样电受到大气候的影响,对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队识,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显不足,没有形成办学的合力。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大安全”观念,也影响了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

(2)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目前,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任教师全部是由原从事煤旷通风安全专业教育或技术管理转型而来,其知识结构侧重某矿安全技术及管理,缺少安全科学原理、现代安全管理及公共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急需充实和培养专业师资。

(3)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全国安全工程专业还没有统编教材,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目前还没有在全国相关高校全面使用。到目前为止,学院也没有用于本专业的自编教材。

(4)实验室建设落后于专业发展要求

目前,专业实验室中绝大多数仍是原有的矿井通风与安全设备,缺少大量安全科学基本原理、公共安全技术测试等方面的实验设备,而科研型试验设备则基本空白。

(5)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的专业实践仍偏重

于煤矿且经费偏紧。由于实践环节中很重要的资料收集、咨询、调研等一般都是有偿服务,经费受限必然导致走马观花、马虎了事、实习效果差。

(6)科研起步晚

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安全工程专业乃至学院的知名度。20__年,我国科研经费超2亿元的高校已有16所,超1亿元的有39所,这些占全国高校总数4%的著名高校,其科研经费占了全国高校科研总经费的60%,已形成了品牌效应。目前,学院每年实际到位的科研经费不足300万元,安全工程专业乃至学院还都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7)教学模式相对僵化

目前,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模式基本是在原有专科教育的基础上,简单地延长了一年的学制及增加了一些课程,不能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对学院本科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设想

为搞好学院的本科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拙见,仅供探讨。

3.1 统一认识,明确专业办学方向

目前,学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属的工科院校,学院“十五”规划中提出,遵循“办好本科,加强培训,突出特色,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的办学方向,把学院建成“以工为主,以安全科技为特色,兼有文、理、经、管的多科性现代大学和国内一流的安全培训基地”。学院应在此大前提下搞好自己的本科安全工程专业。在目前安全工程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各相关院校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学院应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认识,注重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挥行业特色两方面办好学院的安全工程专业。

3.2尝试多种专业培养模式

紧紧抓住华北科技学院属部委办学的特点,结合目前矿山企业安全专业人才奇缺的实际,面对各相关院校为了扩招、急功近利、都已取消了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转向所谓的“大安全”的现状,学院可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专业培养模式。具体可有以下两种:

(1)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与安全工程专业并存。

目前相关院校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也有以矿山安全作为一个培养方向的,但其所学的矿山通风与安全知识量只能与采矿专业所学相当,不能满足矿山亟需大量的通风与安全专门人才的要求。矿山安全是我国安全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矿山通风与安全是知识面较广、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有许多难题未解决。

作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属的惟一一所高校,学院应争取一定的办学优惠政策,恢复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充分发挥学校的强项。同时将现有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适当调整,面向交通安全、防火防爆、建筑安全等安全形势严峻的方向,与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作为两个专业同时招生。

(2)单一的安全工程专业模式。

即学院目前的“大安全”观办学模式,以矿山安全为基础,向非矿行业安全拓展。采取此模式除矿山安全外,可从交通安全、防火防爆、建筑安全等方向选取1~2个作为专业培养方向。

3.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安全工程专业教师都是从煤矿通风安全专业转型而来的现状,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总体素质。

一方面可考虑签订校级合作协议,派学院安全系、建工系有关专任教师到那些在交通安全、防火防爆、建筑安全等方面教育水平较高的相关院校轮训;

另一方面,继续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引进在上述方向有特长的专门人才,充实学院师资队伍。

此外,继续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使广大教师吸取国外先进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技术方法。而最重要的是专任教师要有专业竞争带来的忧患意识,要有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首先有复合型的教师作保障,专任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

3.4注重教材建设

在国内没有统编教材出版之前,必须选用办学水平较高的相关院校的教材,或提倡自编教材。基础课内容对专业课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范围广、学时多,有些内容太过深奥,为此,可提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与基础课教师合作,自编《安全工程化学》、《安全工程流体力学》、《安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等教材,既可使本专业教材自成体系,也便于学时安排。

此外,针对学院直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管理的特点,应要求所有在校生都具备一定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基础,可面向全校学生编写《安全导论》教材。

3.5加快实验室建设

目前,学院已对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的设备购置采取了优先政策。可在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安全、化工、环境三个关系较密切专业的教学实验,避免设备的重复投资。要删除原理、方法落后的实验项目,提高测试项目的自动化程度,尽可能设计制作综合实验装置,以便在一个实验台进行多个实验项目,同时提高设备与实验课时的利用率。新进设备在优先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考虑为科研服务,并创造条件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自主选取实验项目。

3.6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专业转型后,必须尽快建立新的实习基地。此项工作仅靠系、教研室的力量是远不够的,应争取上级有关政策,与有关企事业单位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签订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一方面,有关企事业单位应承担学院学生教学实习的义务;另一方面,学院也可优先考虑对其职工的安全培训,优先对其实行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同时学校应制定政策,确保充足的实习经费进行专题调研、有偿咨询等活动,避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空洞无物、照抄书本,质量不高的现象。

3.7加大科研力度

为建设综合性大学,必须下大力开展科研活动。学院已出台政策,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并于20__年6月成立了院级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厚政策,吸引研究型人才带项目到学院工作,尽快研究出具有先进水平和重大影响的成果,形成品牌效应。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考虑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和科研学分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撰写 科技论文,提高其综合素质。

3.8改进课程体系

现有本科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只是在原专科课程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扩充,因此,必须从满足经济建设主战场及行业需求出发,改进课程体系。

(1)应遵循教育部提出的重视基础教育、加强素质及能力的培养、淡化专业意识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可考虑在浓缩专业课内容的同时,增加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设备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数,并且均作为必修课。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安全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安全素质。

(2)及时跟踪安全科学最新发展和行业动态,更新有关课程内容。如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中,有关安全评价章节应加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近两年来下发的《安全评价通则》、《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等内容。

(3)开设好《安全法规》课程。要注意法律、法规的时效性,目前应及时将《安全生产法》、新版《煤矿安全规程》、《道路交通安全法》、《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新的安全法律、法规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紧紧抓住“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行业负责人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有关部委新出台的行业安全规定、政策,使《安全法规》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和时代特征。

(4)积极应对WTO挑战,开设国际公认的质量(1S09001)、环境(1S014001)以及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

系(0HSMS)认证规范标准的课程,满足行政、企事业、中介机构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3,9专业建设要与学校长远发展有机结合

要充分发挥学院行业特色,优化整合有关专业师资力量,在建设综合性现代大学的进程中超前做好以下工作:

(1)着手建立高等职业技能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等二级学院,搞好成人高等安全教育。

(2)试行“3 2”式的“双学位”办学模式。鉴于学院环境工程、化工、建筑等专业与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大致相同,可考虑上述专业的部分学生在原专业学习3年后,再到安全工程专业学习2年,毕业后同时授予原专业与安全工程专业两个学士学位。

(3)发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培训中心挂靠在学院的优势,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着手成立安全评价、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论证、职业技能鉴定等中介机构,创造条件让专业教师参与安全培训,鼓励对外从事安全评价、安全论证、安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等中介服务。

(4)加快安全工程专业或通风与安全专业申请硕士点的工作,为建设具有安全特色的综合性现代大学打好基础。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兼谈21世纪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1 概 述

不断提高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水平,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当今政府和社会的神圣责任和光荣的义务,也是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崇尚的伟业。随着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对职业安全卫生的需求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安全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还是工业界的企业家、安全管理人员都不断寻求新途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成就:

1)改善安全硬件的特性和功能:改善物(指广义的物: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生产资料等)的安全状态,即从设计、制造、应用方面提高设备、机具、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理特性、安全心理素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科学适应能力;

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调节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关系,达到安全、系统与匹配。

不难看出,在控制人、物、管理的安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因工死亡人数高达110万。而全国每年也至少有10万人在意外事故中丧生(包括交通事故),世界范围内的意外死亡人数达350万。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工业生产与开发的风险、人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及生存面临的风险,对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又构成了新的潜在威胁。因些,迫使当代人要用崭新的思维方法和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的新观念来审视世界,科学而客观地把握人生,珍惜生命,创造人类安全、健康、舒适、长寿,社会稳定发展的美好未来。

2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发展的规律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的理念和行为,特别是工业的安全生产,开始有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广的视野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务实而珍惜生命的行动,善待人生而健康、长寿的追求,在国内工业界和居家社区正在形成一种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潮流,企业安全文化和大众安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如下:

1) 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人民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对物质需求、精神文明以及安全与健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生活及人生的追求有了全新的内容。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更加需要安全、健康、舒适、长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安全生产、大众安全、生活安全、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已成为社会文明和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

2) 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普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级学科(见GB/13745—92),表明对安全的本质及运动规律有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预测、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安全科技的进步,大量的高新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为安全防护的设备和产品,通过科普及商品

的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了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出现了大众对安全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科技文化新需求。

3) 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劳动保护国策的基本内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已深入人心,在国家宪法、劳动法、企业法、刑法、民法及地方政府行政法规或行业安全生产法规中,在近千种相关的标准中都涉及了有关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要求,并已成为强制性规定,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在逐步完善。公民都有权利接受初中程度的义务教育,大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因此,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公众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

4) 优生优育的政策更重视人的安全与健康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已为全国人民普遍接受,与此同时,独生子女的生育、培养、成长和就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必然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求职就业中,那些不安全,欠卫生的职业或工厂,那些危害性大,事故风险大的地方,将会面临招工难的困境,这就迫使企业和政府对劳动环境进行改造或更新,21世纪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安全与健康视为生命一样重要。

5) 建国以来的四次伤亡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虽已家喻户晓,而工业生产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却经常发生。近50年内,中国大陆先后出现过四次伤亡事故高峰,均发生在政治改革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即“”期间(1958年)、“”期间(1970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时期(1994年)。忽视安全,不讲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既影响正常生产,又危及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证明:人为失误是元凶。据专家、学者的统计表明,(60~70)是人的“三违”现象所引发的事故,其中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差而致成灾祸就占80。劳动者是一个生理人、社会人、经济人,其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社会特性、人生观、价值观等直接影响着人的安全思维和行为后果,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才是预防人为失误的金钥匙。

6) 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企业的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术能力有下降趋势,统计表明:①1.4亿职工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约占70;②新职工(多半数来自农村)主要靠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进行低效的生产;③职工中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职工只占(15~20);④国营企业中,技工、中高级工仅占(2~3)。很显然,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友涌向工业,成了低素质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低技能、低效率的合同工、临时工、季节工、替换工,多半在最脏、最累、最危险、最不卫生的环境中劳动,这样就降低了职工队伍的总体安全素质,也增加了控制人为事故的难度。新职工是发生伤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其原因为:

①缺乏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②缺乏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和对策;

③不懂事故的应急办法,也不会保护自己;④对安全管理上的失误更无辨别能力。

在经济建设时期,把安全生产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安全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亟待提高劳动者,甚至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这是社会文明的要求,也是政府和企业(雇主)不可推辞的义务。

7) 全国人民更加重视休闲活动的安全和卫生

全国职工已享受每周40小时工作的权利,改变了过去每天8小时生产,有时还要加班加点,甚至女工、童工也不能保证享有法定的权利的时代。每周5天的8小时工作之余,除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至少还有96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无论是职工或是公民均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各自喜爱的活动,由于休闲的方式、范围和领域的不同,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安全与卫生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和救护的方法,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休闲活动环境已成为大众的需求,也成了安全休闲文化的新内容。随着人们对休闲活动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实现安全、舒适、健康的活动计划、自然迫切地需要增长安全科技文化知识,需要创造休闲活动的安全文化氛围,大众安全文素质的提高,才能更自觉地去实现大众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8) 高新技术风险进入家庭,消费者更需要安全文化

高新技术应用型产品进入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实惠、享受,同时也带来意外的事故和风险,由于缺乏安全科技文化知识,例如:不会正常使用家电用品;看不懂说明书;违反操作程序;不了解产品特性和易出事故的地方等,造成了许多意外伤亡事故。

1999年是中国的“安全健康消费年”,重点突出宣传了两大问题:

①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不受侵害,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②消费者要提高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增长安全健康消费的知识。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透露:“在我国,损害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据悉,我国每年因家电漏电便造成8000多人死亡;而仅在1994年,燃气热水器质量问题又使173人命丧黄泉。(1985~1989)年5年时间,共发生大的假酒事件11起,不法分子用工业酒精制作假酒致使129人死亡,4966人中毒,33人失明;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造成27人丧命的悲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交通、旅游、环境污染、娱乐、玩具、 药品医疗、化妆品等等,都存在大量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所有这些无不直接对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拥有的“9项权利”,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一项。因此,商品和服务是否符合人体健康和安全的要求,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首先提出“要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侵害”。可见,抓住了商品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就抓住了落实消费者权益最重要的部分。要真正的保护自己,就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科技文化素质,树立安全健康的消费观。

9) 非生产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需要警钟长鸣

从全国看,每年企业及矿山发生的意外事故,有(2~2.5)万人丧生,而非生产领域的意外事故却有(6~8.5)万人死亡。实际上,人们在生活与生存领域的活动遭遇的事故和灾害(洪水、地震、泥石流、气象等)而危及人民的生命的数字还在增大。根据1998年官方公布的资料,足以说明非生产领域因意外事故而死亡人数触目惊心:

①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7.8万人;②铁路道口事故死亡人数 8402人;

③火灾事故死亡人数 2380人;④自然灾害死亡人数 5511人。

还不算每年因烟花、爆竹、喜庆气球、家电产品、休闲、旅游等意外伤害事故,保守的估计至少也有(1~1.5)万人。据最近报道:每年医生用药和自购用药而造成500至100万人的药物伤害,严重的致命死亡,为了安全用药,国家正对医药实行分类管理。因此,大众的生活、生存及社会活动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决不容忽视。大众安全文化及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非生产领域的安全卫生问题也应警钟长呜。

10) 安全文化素质教育要从孩童抓起

安全的意识、思维、习俗,安全防护、应急和自救等技能和知识应从幼童、从中小学抓起,通过安全科技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提高下一代的安全文素质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安全科技、安全文化能最深刻的影响孩童的思维和行为,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应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纲,成其重要的基础教育内容。

我国有中小学生1.8亿,据有关单位报导: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左右,其中死于交通、火灾、溺水、坠落等灾祸的为1.5万人,而1994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7625人。对孩童和下一代的安全教育已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极大关注,1995年国务院7个部委联合发文,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例如:1996年以来,每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分别为“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加强自救互救”、“消防安全教育”。专家们还编写了中学生安全知识(教材)、北京市民安全知识手册;同时,建议在大学开设安全科学技术选修课,举办安全科技文化讲座。提高孩童、学生及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11) 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众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还计划在21世纪初推行ISO18000(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客观上对我国经济、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无形间形成一道壁垒。这些质量—环保—安全与卫生问题,其核心是人类的安全、健康、生存的问题,也是安全文化、文明生产的问题。从安全伦理高度看,企业要生产出绿色的产品,要成为绿色工厂,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应该从设计、生产、出售,到使用、回收的全过程,对人民都是安全、卫生、无害的,对生态环境也是无害的。中国政府已成立了国家ISO14000认证领导小组,正推进全国工业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达到国际标准化的进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了响应ISO的号召,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SHMS)标准化,全国企业界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全球经贸市场发展的观点,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OSHMS是工业文明发展必须要跨越的屏障,也是工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据资料报导: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都为OSHMS付出代价,都将税收的一部分用于企业的改造,以便在世贸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实力。一种新的工业发展趋势,一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大道已被工业界认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卫生一体化,即Q*S*H*E的绿色通道,旨在努力满足人民的安全与健康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安全科技文化的繁荣。

12) 大众需要安全科技文化

本世纪末,中国人民要实现“小康之家”,大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基础改善,安全与健康意识增强,更需用安全科技文化充实自己,保护自己,以实现身心安全与健康,享渡寿福天伦之乐。一种自觉追求安全文化、善待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趋势正在形成,具体表现为:

①一切活动中都以追求安全、舒适、健康、长寿为主要目标;②喜爱安全、卫生的文体活动和休闲、健身、旅游等活动;③戒烟、禁酒、健美、礼仪、时装等吃、穿、住、行活动均以安全、健康为时尚;④愿意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家庭装灭火器,学会几种灭火方法和有关灭火常识;⑤积极学习急救、互救及逃生方法,参加野外、实地训练;⑥学会打急救(120)、火警(119)、匪警(110)、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2)、障碍台(112)、天气预报台(121)、报时台(117)、查号台(114)等的电话,以防遇事不慌,临危不乱;⑦自觉订阅、购买、学习有关安全、健康、灾害方面的书刊、报纸,增加灾害知识和信息;⑧用新的价值观指导消费,愿意花钱买安全、卫生、环保型的产品;⑨养花、种草、植树、爱鸟、注意公共卫生,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安全健康的重要活动内容。3 弘扬和传播安全科技文化的途径

历史经验证明:要启发人的思维,树立唯物的观点,掌握科学的方法,塑造符合时代的文明人,最深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化的弘扬和倡导,通过文化的宣教,启发人、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最重要的一步是从人的启蒙开始、从孩童抓起,为人类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安全生产力。安全文化是随着人类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文明而不断继承、吸收、优化、繁荣的滚滚向前、奔腾不息的科技文化长流,笔者给出如下安全文化长流示意图。她教育和指引着人类从事安全的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保护子孙万代的身心安

全和健康。图1 安全文化长流示意图

4 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12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安全、舒适、富裕、长寿、珍惜生命、享受人生是新世纪的热门话题,当代人应以崭新的概念、意识和实践活动,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思想,营造和把握住人类的安全、社会的稳定,真正实现国泰民安。通过安全文化的宣教和传播作用,使大众从安全的人生观、安全的价值观中受到启迪,使大众对不安全的行为和习俗得以觉醒,达到人人都要力行安全、力创安全、力保安全的目的。笔者认为,全民应建立以下安全科技文化的新思路、新观点:

1)扩展和研究安全的领域: 仅研究以生产领域的安全是不完整的,必须不断扩展和研究生活、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才可能全面地认识安全、事故、灾害的本质及运动规律。1993年,在“国际共同安全”大会上,专家们强调:“世界上所有意外死亡事故中,仅7是职业事故,56属其他事故。”而同年美国的生产事故(职业事故)为10,其他事故(非生产性事故)为47.2。80年代,日本每年非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为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的8倍。英、法、德的伤亡事故统计表明,生产性事故也只占总死亡人数的10左右。而这几年国内的矿山和工矿企业生产性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只占总事故死亡人数的(15~20)。因此,从安全科技文化的角度,要求人民建立安全的新观念,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家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产品安全、药物安全、保健和娱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与其他安全。

2)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 保护人所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观点,就要以安全生产和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目标,不断扩充到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例如,人从事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安全等,目的是保护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人是一切活动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安全和健康的人才能从事一切活动。

3)大安全观的宣传和教育要极大影响公众,重点在培养和造就下一代: 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使其建立大安全观,当务之急是培养和造就幼儿、中小学生或下一代,通过宣教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的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掌握自救、互救、应急的防护技术,把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宣传与教育的长期战略和重要课题。

4)坚持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人人需要安全,人人有责任维护安全,人人有义务创造和保障安全。坚持不懈地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能激励和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推动安全文明的宣教活动,达到启发、教育、造就符合时代安全要求的大众。形成全球、全社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建造人类生存和发展更加安全、卫生、舒适的文明环境。

5)培养和树立超前、预防、科学的安全风险意识: 充分推广和应用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对事故进行评价、预测、预报。提倡减灾、防灾、预防文化,培养和树立超前、探索、预防的安全风险意识,以主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保障人类的安全、祥和、幸福。

6)树立城市忧患和综合减灾观点: 专家们推测,到20__年,全国人口的1/3,约4.6亿人集居于大城市,现代工业化、都市化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众多难以控制的灾难,例如,交通、用水、用电、防火、环保、楼群建筑、医疗保健系统等意外灾害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必须树立安全、减灾、环保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大安全观,主张共建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使人民在天灾人祸大难临头时,能应变自如,把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障社会稳定,城市及社区少灾,人民平安。

5 结束语

要实现安全、舒适、高效的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就要提高人民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就要树立跨世纪的安全文化新观点,这是安全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珍惜生命,善待人生,通过安全文化的传播、宣传和教育,使公众觉醒、理解,这是人民的需要;保护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全民为之奋斗,世代继承和发展,中国安全文化的长流才会滚滚向前,安全文化事业才会繁荣昌盛。但是,人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安全文化建设仍任重道远。当前,倡导、弘扬和宣传安全文化,在全民、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宜人的大气候,而国内安全文化的气息和全球的安全文化氛围,正在熏陶和诱发着中国安全科技文化的春天早日到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经济的、科技的实力强国,但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不能等待,安全科技文化需要不断地再宣传、再教育、再激励、再传播,要代代持续奋斗,也许要一、两个世纪,才能看到今天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功绩。万里征途始于足下,中国安全文化建设正在启动,只有全民的自觉投入和努力奋斗,才会给华夏儿女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少灾的未来。

建设科技论文:以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论文关键词:龙头企业 科技服务能力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论文摘要:分析了基于龙头企业服务能力创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构建了其基本框架体系,并提出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应对措施。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五级推广体系。并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龙头企业科技服务为核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1以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1龙头企业要结合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星火产业带计划、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大力开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出企业发展战略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2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立以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服务主体并存、推广转化、评估、咨询、技术交易、培训、信息、标准研究与应用等服务内容并存,农村、农业、农民和企业等服务对象并存的农村服务格局、逐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形式、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网络。

3通过企业化的制度创新和环境创新,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制度环境。

4制定出一系列以促进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以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

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应以政府,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和农户为主体,其中龙头企业是核心,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按照公司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和合同生产模式等,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思路,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工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1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整体框架建设

2.1.1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整体设计

在图1的框架中,龙头企业是连接政府、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和农户之间的纽带,分别为政府提供税收和产品,同时需要政府政策、金融和基木设施建设的支持;对科研院所提供资金、项目和其它硬件设施服务时,同时也需要获得技术、咨询和人才的支持;对专业协会进行技术推广、签门产销合作、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也需要获得供给和销竹市场。对农户也可以自接提供与专业协会相同的服务。与此同时,通过龙头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使政府、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和农户等两两之间间接互动,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要体现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龙头企业木身对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的内因和外因作用促使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以龙头企业核心,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接支持,对农户和代表农户利益的专业协会进行产中、产前和产后的一体化服务,从而提高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科技服务能力。

2.1.2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建设

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税收扶持项目资金、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支持和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政府对专家和研究院建设的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推广,联合科技攻关,专业人才培养,博士后流动站建立和管理技术指导;龙头企业内部的战略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内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其中,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是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外部支持体系,该体系推动和促进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的提高。

2.1.3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

该服务体系分为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与省相关部门结合)、龙头企业创新服务区域中心(与地市县相关部门结合)、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乡镇中心(与乡镇相关部门结合),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相关政府、科协、专业协会和其他与农村科技服务相关的组织,实行企业的市场化运营,中心之间按照企业的垂自一体化组织模式建立紧密的关系,实行科技服务的“无缝”运作。

同时,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结合政府、科协、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按照“公司+政府+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农户”的思路,形成了市场牵动,政府搭台,高校参与,龙头带协会,协会连农产;种养加下一条龙,贸下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少i形成了深加下带动,产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依托名牌产品开拓市场的龙头企业运作模式,培育和壮大平要支柱产业,催生和培育了龙头企业发展。

3基于龙头企业服务能力创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

(1)加强农村科技服务市场的制度建设。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前提下,形成以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利益协调机制为辅的制度建设。实行科技服务市场化,打破农村科技服务垄断和单一化的公益性服务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避免参与者因不能得到合理回报而扑伤其积极性。健全科技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规范科技服务市场经营行为,使具有农村科技服务经营资格的个人或组织在规则范围内正当竞争经营,承担社会责任。加强科技服务市场立法,为农村科技服务市场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应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为科技服务者提供信息预报,降低其市场风险。

(2)创新农村科技服务运行模式。一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通过示范,以点带而、以线促而,滚动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一是通过政策引导,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组织各方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农村科技服务示范项目建设实行严格的项目责任制,明确项目领导单位、承担单位、参与单位等单位的责任,对实施技术方案、资金使用方案、项目进程,采用合同制,明确实施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对项目建设进行统一督导。

(3)培养农村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农村科技服务主体应具有市场信息获取能力,答理控制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主体是政府,而政府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服务,还不是科技服务的市场主体,因而要培养营销主体,一方而加强建设农村股份合作制度,走分散到集中的道路,形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集团,参与到科技服务的市场竞争;一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运用协会组织代表生产者参与科技服务市场竞争;三是建立农业产业化企业运用企业经营方式形成科技服务市场竞争主体。培养科技服务市场主体还重中间商的培植,特别是技术商队伍和技术咨询公司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4)营造农村科技服务的政策环境。明确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合法地位和功能定位,鼓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由技术交流型向专业技术经济服务型、专业技术经济实体型发展。为促使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各级政府和主要部门应给予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积极的扶持,如:表彰奖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与从业人员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给予重奖。工商、民政部门应为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兴办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实体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办理有关手续的业务指导和产品延伸加下的政策支持;教育人事部门应帮助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解决技术培训中的具体困难。则政金融部门应重点支持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项目开发、兴办实体所需的资金,税务部门按照则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减免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经营话动的税收等等。

(5)加大资金投入和推进国际合作。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承担单位投资为基础,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启动资金。采用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木共同参与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创业投资、发行债券、担保、贴息贷款等市场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特别是对建立了创新服务中心的龙头企业所急需的季节性农产品收购资金,给予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依托科研院所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邀请国外专家到专家大院、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交流经验,进行技术应用、项目开发合作,合作的重点应放在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方而;选派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组织化程度高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参观考察、经验交流、项目培训,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国际化程度。

建设科技论文: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电网建设

摘要:1998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农电"两改一同价"的重大部署。经过三年来的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发展规模、装备水平、管理基础和服务能力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全系统共完成投资1227亿元,占下达计划的93.72%。建设和改造35kV、66kV和110kV变电所4618座,主变容量4399万kVA,线路5.2万km,10kV线路64.1万km,低压线路210.3万km,累计更换高耗能配电变压器56万台,改造农村台区75.5万个,已有1867个县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累计完成竣工县1237个。

关键词:科技创新 农村电网 建设

编者按:国家电力公司农电科技工作会议已于2001年6月召开。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对于今后农网应用"四新",提高农网建设水平,加快农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电气化,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本刊将大力宣传这次会议精神。本期摘编了国电公司副总经理刘振亚的讲话、经验交流材料和农电工作部李振生主任的大会总结。其它内容将在今后的期刊中陆续进行报道。

1、我国农村电网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情况

1998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农电"两改一同价"的重大部署。经过三年来的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发展规模、装备水平、管理基础和服务能力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全系统共完成投资1227亿元,占下达计划的93.72%。建设和改造35kV、66kV和110kV变电所4618座,主变容量4399万kVA,线路5.2万km,10kV线路64.1万km,低压线路210.3万km,累计更换高耗能配电变压器56万台,改造农村台区75.5万个,已有1867个县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累计完成竣工县1237个。

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电网共建成110kV变电所4017座,平均每县1.63座,主变压器6416台,容量17693万kVA。35kV变电所16395座,平均每县6.65座,主变压器26865台,容量11820万kVA,10kV配电变压器324万台,容量34458万kVA,110kV线路13万km,35~66kV线路31万km,3~10kV线路275万km,低压线路716万km。全国县及县以下总用电量为5669亿kW·h,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2.75%。乡、村和农户通电率分别为98.45%、98.23%和98.03%。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吉林省等5个省市实现户户通电;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宁夏等14个省(市、区)实现村村通电。

在我国农村电网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办电初期,由于受缺少规划、缺乏资金等历史条件所限,农村电网比较简陋,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差。"六五"期间,国家提出对农网进行恢复性改造,重点改造了设备陈旧和危及安全的供电设施。"七五"期间,农网改造工作开始从恢复性改造,逐步转为以调整电网布局、进行设备完善化、实施标准化建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开始探讨农网建设模式和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农村变电所小型化近期模式和远期模式。随着农村电力网络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农电系统提出了调度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强化了对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的管理,并开始尝试采用载波、无线为通道,进行具有"两遥"功能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试点工作。"八五"期间,强调对农村电网的科学化管理,注重电网改造以安全为中心,以节能为重点。为提高农网装备水平,制定了农网新设备开发计划,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了重合器、分段器和熔断器等21项产品,及时在农网中推广;县级电网调度被正式列为国家五级调度组成部分,调度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逐步达到了实用化要求,在县级电网调度实现科学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网推广新型节能设备取得了显著成果,建成10个节电示范县。"九五"期间,农网技术进步工作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实施了《全国农村电网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九五'计划要点》,重点解决了农网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率低、电压质量差的问题,全面推进了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农网节电工作。 2、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农网改造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1998年,国家提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后,各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了技术进步工作。到2000年底,全系统已经建设成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805座,35(66)kV无人值班变电所2295座,调度自动化实用化达标县507个,已有743个县建立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近1000个县建有电力专用通信网络,配网自动化和MIS系统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成网架比较坚实、布局比较合理的农村电网,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都有较大提高,损耗明显降低。同时,积极推行变电所无人值班、配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整体装备水平和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为保证农网改造工程的建设质量,国家计委和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各省电力公司在工程的组织实施中,坚持"科技兴网"的思想,认真贯彻工程技术标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将一批成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在农网中,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各单位推广应用"四新"项目达60余项。主要表现为五个特点:一是变电所无人值班开始普及。从"九五"开始的农村变电所无人值班建设,已经发展有常规式、小型化和箱式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户外式、小型化、无人值班模式已经体现出应有的优越性。目前农网工程建设改造的变电所大多采用无人值班模式或过渡性方案。二是开关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和无油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油断路器已被新型带有自具功能的重合器、分段器所替代,灭弧介质也从多油到少油,并逐渐变成SF6或真空式。既减少了运行维护工作量,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三是自动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对电网的控制能力。调度自动化从"两遥"逐步扩展到"四遥",从简单的变电所监控发展到可以对电网运行进行远方控制和在线管理;县级城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实现了对故障段的隔离,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企业MIS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建设符合我国农村负荷特点的低压配电台区。随着农村配电变压器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多年来影响农网线损的64和73系列配电变压器已经被逐步淘汰,由S7型发展为S9型,现在S11型卷铁芯变压器也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此外,非晶态合金变、干式变和全密封变压器,以其节能、免维护等特点,逐渐在一些地区挂网运行;农村供电方式形成了单相三线和三相四线混合供电方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五是新材料、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型绝缘集束导线具有线路绝缘化,架设方便、施工造价低等特点,在三相入户尽可能从末端保证三相负荷平衡、降低线损和保证供电安全等方面,与常规建设方案比较,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辽宁、山东、河南等地的使用,其降损、节能、扩容、安全、防窃电等方面呈现良好效果。此外,紧凑型综合配电箱、复合绝缘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新型防雷技术和接地体技术、绝缘线架设工艺、箱体架构的防腐、防锈处理技术的推广使用,也为提高农网改造和建设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3、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农网建设水平

作为在电力基础产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造传统技术为起点,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为方向,以建设开放型、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为基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

农村电网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是今后农电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在农网建设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这次农网改造工程,由于国家投入巨资,解决了多年来农网发展中的一些紧迫问题,提高了电网的整体实力。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在制定计划,确定方案,安排资金,以及工程组织建设等方面,把技术进步与创新放到突出位置。

第二,加快制定和实施农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指导下,有关部门还组织制定了《农村电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五"农网科技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各公司要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的总体规划和思路,认真制定本地区农电"十五"科技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

第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确定农网建设技术原则。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在农网建设技术标准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农网的建设标准问题,我们必须统一一个认识,就是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力求先进。因此,各单位在农网建设中,要综合考虑建设规模、工程造价、技术标准等因素,注重设备技术含量,制定符合实际的农网建设技术原则。

第四,建立和完善农电科技创新机制。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农电科技工作的领导,设立农网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农电技术发展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健全农电科技创新机制,为探索农电科技发展方向,制定科技规划和研究开发科技项目,推动农网技术进步提供重要保证。第五,加大力度,确保农网改造任务务期必成。2001年农网改造工程已经进入决战阶段。公司党组要求年底前要基本完成本期农网改造任务,60%以上的县完成竣工验收。按照这一要求,全系统今年要完成437亿元投资和800多个竣工县,任务依然很繁重。各公司领导同志和农网改造实施部门,要认清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正视困难,抓住重点,加强协调,科学调度,扎扎实实做好农网改造工作,确保务期必成,使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真正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建设科技论文:浅析科技平台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论文关键词:科技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手段;法律手段

论文摘要:介绍了科技平台的概念、目标及任务,分析了科技平台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

科技平台建设是近几年国家科技部门、财政部门针对科技资源投人大量增长,但科研主体间却未形成共享,造成投人浪费、建设重复、资源闲置、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而提出设立的一项专项工作,旨在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手段,以较少的资金投人,整合带动激活过去形成的大量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连点成线,以线布网,建成专门的服务于科技人员科研活动的条件平台,以对科研探索、技术发明、社会生产、自主创新提供基础条件的支撑。

1、科技平台的概念和目标及任务

科技平台建设的目的,最重要的就在于避免科技资源的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投人产出和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从宏观层面讲,科技平台为学科交叉基础研究提供基本支撑,为前沿创新性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必要条件,为科学研究和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公平参与、高效运行的良好环境。笔者认为科技平台是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将分散的实物科技资源收集并标准化表达,再将信息放置到先进的网络平台系统中,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创新的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集中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提高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支撑的一种集实物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标准资源、人才资源为一体的运行服务体系。可以说,科技平台建设是科技资源管理领域中的一项“金科”工程。根据不同客体运行服务方式的特点,可以将平台归纳为基础资源类平台、技术服务类平台、面向企业创新平台以及研究实验基地等4种类型。一般来讲,它具有基}}I,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动态开放等特征。

根据《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的描述,我国科技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初步建成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

这期间科技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和完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建立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修改、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估监测机制,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培育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机构;深化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凝聚机制,培育、形成一支专门从事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自2003年科技平台T作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这其中就包括科技平台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在对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实践发展中求解。

2、科技平台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分析

2.1从辩证的角度分析

科技平台建设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特别强调资源、知识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通、扩散、传播和利用,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平台保障的是社会知识创新,表达社会层面的发展利益。而对于科技平台整合的相当一部分知识资源,则是基于个人的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产生的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或垄断,具有专有性、排他性。我们知道,知识的本质是信息,信息是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其经济学特征是公共物品。根据效益论原理,信息的本质及其价值(实际价值与潜在价值)是界定谁将持有并行使权力的评判标准。授权与否的主要考量,则是通过给予适当激励,促进知识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换而言之,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口标,是致力于创造适当的个体激励机制,促进社会中的个体信息生产最大化,最终推动社会福利增长。对于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进行了很多的研究,目前基本认为:二者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统一关系,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个体合法权益的保障与社会福利最大化追求的对立统一上,时间性方面存在着长期与短期,创新性上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一个闭环系统中不同的节点,循环往复,交错提高。由此,在开展科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收集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信息在制作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进行信息资源链接中的产权保护问题。

2.2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

科技平台就像是知识资源的“销售渠道”,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是知识生产者对所生产的“知识”的“所有者权益”。由于知识资源天然所具有的溢出性和经济外部性,通过科技平台对知识资源进行流通和传播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力度就会时时影响知识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的成本和收益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度,会提高使用方的边际成本,同时提高提供方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此时社会整体的边际收益为正,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创新效率的提高。科技平台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效益的影响见图1。图1中,当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从尸点向T点提高时,资源使用方的成本加大,边际收益转负,资源提供方的收益仍在缓慢上升,直到T点,社会系统整体的效益达到最大,创新效率达到最高,此时,产权保护和信息资源共享达到一种动态均衡。知识产权保护就像是调节器,通过调整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调整知识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的成本和收益水平,影响知识的产出水平和创新效率,最终社会系统的效益曲线的最高点形成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3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分析

知识生产和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尤其在现今的“后危机时代”,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促进知识传播和运用,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拓展社会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当仁不让”的责任。促进先进的科研知识资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要以社会公平原则为指导,构建公平合理的创新秩序。通过强制性法律规定,维护科研知识资源生产的正常秩序,加大对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使高端原创的知识产权得到强有力的保护,使产权人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社会地位以及成就感得以提升。同时又要通过合理确定知识产权保护范围,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加强政府对科技平台建设的投人引导和规范监督,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保障,创造条件提供支撑,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促进市场中的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3、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技术手段

有研究学者提出D-RBAC (Document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模型,它是在HBAC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改进。RBAC模型包含用户、角色和许可3个实体,其中,用户为访问计算机资源的主体,通常指人;角色指一个组织或任务中的工作或位置,代表了一种资格、权利和责任;许可表示对系统中的客体进行特定模式访问的操作。用户分配指根据用户在组织中的职责和权利被赋予相应的角色;角色分配指角色按其职责范同与一组操作许可相关联;会话指用户与系统进行的交互;约束为对指派给角色的主体和权限及会话中激活的角色进行限制。D-RBAC模型在角色与操作目标之间引人了文档操作集概念,将被保护的文档与可进行的操作封装在一起(形成文档操作集),生成新的许可,新的许可不仅包括操作,而且包括被保护的目标文档,在权限分派时直接把文档操作集指定给相关角色,极大地简化了权限分配的问题。

再就是引人实名制身份认证技术。目前我国公安部门已建立了身份证查询系统,如果在这一系统上加人网络接口,对网民提供的身份证件进行识别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技术要求也不会太高。部分网络技术人员认为,网络运营商与公安部门的身份证查询系统建立联网后,通过输人网民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识别实名的真伪;另外,计算机也可以装上身份证扫描系统,网民在注册时,只要把身份证放在扫描仪上即可识别。此外,将基于角色管理的访问控制还可进一步扩展。为防止科技平台中共享资源的二次传播,可以将共享文件与个人计算机或手机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捆绑,保证只有具有该电子设备的用户才能访问平台中共享的信息,即使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给其他的用户,由于Mac地址的制约,其他用户也无法打开该信息,从而为科技平台上的信息资源共享保护打上双重和多重保险。

3.2法律手段

在目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该著作权法从法律上明确界定了网络传输权、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等权利之间的交叉,明确规定了网络传输是属于著作权人使用作品和享有作品的专有权利。二是《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借鉴了美国DMCA和欧盟“电子商务指令”的经验,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著作权法中的不足和空白。三是《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一系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为权利人提供了新的救济途径。四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该保护条例首次对网络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做出明确规定,在保护权利人利益的同时,多重视一些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增加相应的符合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权利限制和必要的豁免条款。给科技平台建设营造更实际更宽松的法律制度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时代的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加强科技资源共享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紧迫需求,在人们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还要有健全的法规防止知识产权滥用,规制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垄断或限制信息正当有效传播和共享的行为。注重研究现有的其他国家的有关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同国际规则接轨。特别是有关处理科技资源、网络空间中知识产权问题的法律规范,开展深人研究,并结合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际,为我国网上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建议和素材。建立和完善科技平台资源共享的法律体系,与建立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适应人们的科研创新的需要,提高知识创造的活力,有益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有益于人们科学素质的提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矛盾问题,才能营造和谐共赢的科研和社会发展局面。

3.3市场和舆论手段

信息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逐渐淡化,时间性逐渐加强。推动科技平台知识资源共享必须考虑知识创造者资源占有者在双重角色下的不同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建立合理市场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和对知识的合理使用,保持二者间的利益平衡关系。从表面上看,科技平台建设倡导的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是两个互为矛盾的概念,其实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是应市场经济和知识创新的要求而产生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知识共享直至知识创新,它是为了达到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的一种利益平衡而提供的一种中间规范而已。此外,在操作过程中,要正确区分知识产权滥用与知识产权合理保护,倡导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反对知识产权的滥用。

建设科技论文:浅析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论文关键词:新疆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

论文摘要:新疆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创新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这些年来高校始终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差强人意。由于科技创新制约着高校的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用15年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大会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新疆的奋斗目标,新疆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近年来,新疆高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973”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产出的部分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从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来看,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提升很快,但科技创新型人才稀缺。2003年起,新疆高校全面启动了高校师资建设计划,教师的学历得到了普遍提升,截止2007年度新疆高校科技人力资源为11913人,较2003年提高了38%。教师数量增长教快,但由于培养体制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教师科技活动能力提高的不显著,这就导致新疆高校在很多领域难以进行自主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为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基本没有提高。

(二)从科技经费投入总量来看,科技经费投入在逐年增长,但经费总量还是无法满足

高校科技活动的需要。近年来,新疆高校在科技经费逐年在递增,增长的幅度与内地高校相

比差距不大,但由于我们科技经费基数太小,特别是横向课题经费所占比例较低,因此科技

经费总量还是显的不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度科技新疆高校科技经费到位经费11374万元,仅为当年全国高校到位科技经费的0.25%。由于科技经费投入的不足,原始创新缺乏必要的土壤,导致高校的部分科技活动是在模仿和反复摸索中进行。

(三)从科技资源集成来看,新疆高校有限的科技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建立了涵盖各个学科的创新团队,并鼓励校一校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但由于还受地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科技资源整理力度还不够,截止2007年底,新疆高校省部级重点实共有16所,真正意义实现开放式管理的验室为数不多,各高校内部教师们“单兵作战”的情况较多,经费条块分割较为严重,中小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够。由于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使的新疆高校的科技活动不能形成长效而有突破的创新合力和集成局面。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软措施

提高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进一步推动新疆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相关部门之间有机协调,实现创新环境的和谐化,创新资源合理达到配置与利用,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结合新疆高校实际情况,在科技创新“软”实力方面人手,在发展思路、管理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一)发展思路上的创新。由于新疆高校在地域、经济环境下处于劣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就不能照搬其他省市的模式,要摸索出一套符合新疆高校实际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在发展思路上有所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提高新疆高校科技活动能力为目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提高新疆高校的科技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因此,高校今后的科技活动要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努力开拓原创性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应用数学、新材料、民文信息处理及民族医药等方面达到区内外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应用研究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特别是在矿产开发、石油化工等方面,以解决和提升行业企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产业化工作要瞄准经济社会主战场,特别是将新疆特色资源深加工利用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突破口,将科技成果切实地转化为生产力。

(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制度为保证,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因此科技活动是横向展开、纵向发展以及收益等一系列互相作用的重要保证,是新疆高校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根本保证。一是出台一系列提高创新能力的规章制度,做好科技评价工作,重点修订和完善科技活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根据已经颁布的相关法规,制定符合新疆高校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办法,从制度上保证科技人员的权益,以期达到管理制度化、考核指标科学化、激励机制有效化。

(三)运行机制上的创新。运行机制上的建设是新疆高校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必要手段,教育、科技、人事等相关的主管部门共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的规章制度,在大方针和政策来指导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而作为创新执行的主体高校如何实施至关重要,高校所包含的科研、教学、产业及相关的管理机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需要建立一套良性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作用,共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硬手段

创新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高等学校成为创新骨干力量的必备条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硬条件,好的措施有了,就需要大搭建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这个基础平台涉及了人、财、物多个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新疆高校的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研基地建设,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应手段。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新疆高校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人才,在某些行业发挥着积极的创新作用,目前,还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除了培养创新人才外,本身也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加强自身的“人才工程”建设就显的尤为重要了。一是吸引和大力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计划,在教育厅的统一指导下,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天山学者”支持计划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并带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通过自身人才的建设,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加快科研基地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的大好时机,鼓励新疆高校与对口支援学校“校一校”之间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或在新疆高校设立对口支援学校的分实验室。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和地方需要,并立足于新疆实际,与区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用的建设办法,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并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不断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三)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的主要途径己不仅是拥有“资源”,而应是尽可能通过共享环境“获取”更多资源来实现这一服务,在教育厅的统一协调下,各高校共同参与,逐步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能长期保障服务的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使新疆高校的教师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情报,开展科技活动。另外,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新疆高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使高校自觉地运用现代化手段来管理科技信息资源,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科技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也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学校科技活动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地对高校的科研活动进行宏观管理。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高校能够在其周边区域打造科技成果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能够承担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疆高校一方面要走出去,面向企业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利用一些宣传的场合,宣传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让整个区域都能对新疆高校科技活动有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打好新疆国家大学科技园这张牌,作为部级科技园,就要充分发挥园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以孵化高新技术的科技成果为主要任务,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的转化力度,重点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新疆高校产学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提高新疆高校的创新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新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专业建设与国家和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加快新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新疆高校的重要责任,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建设科技论文:浅谈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与原则

论文关键词:创新型国家 科技资源整合 科技资源共享

论文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为实现这一目的,一般都应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予以保障。确保科技资源整合有效必须明确科技资源整合应追求的目标和原则。对科技资源整合的目标不仅应包括对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进行整合的配置性结构目标,而且还应包括创新性成果目标。对科技资源整合的原则至少应包括从实际出发、借鉴经验、自愿参加、积极推进、相关机构同时整合、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定期整合、保密、维护物权和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等原则。

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开始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必须加快推进和实施的巨大系统工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不仅需要连续不断地对科技资源进行配置,而且也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对科技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

科技资源整合,主要指有关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积极的科技活动目的而对相应科技资源构成要素及其功能性结构关系所进行的重新调整和配置。通常情况下,如果科技资源的存在或被利用已经很难产生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时,一般都可以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对科技资源整合,最重要的是对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以下简称三大科技资源)三大科技资源的整合。这种对三大科技资源的整合,不仅有可能贯穿于对单一高新技术需求所进行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而且还有可能贯穿于诸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对科技资源整合的决策、整合的主体、整合的时间、整合的政策和整合的程序,而且还必然要涉及对科技资源整合的目标和整合的原则。对于我国来讲,在未来的实践中,应追求什么样的整合目标才能更有利于实现科技资源整合,应遵循什么样的整合原则才能更有利于实现科技资源整合目标,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各种目标

1.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配置性结构目标

(1)科技人力资源整合目标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资源中不可或缺的、最具能动性的支撑性科技资源,多指能直接参加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且能承担或正在承担科学技术研究任务的人才。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目标至少应包括: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能促进科技人员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更为合理;能确保具有科研能力的人都能有机会或有科研岗位从事科研活动;能确保把最优秀的科研人员留住或引进来;能创建出更多的杰出稳定的科研团队;能确保科研人员的有序流动;能有利于扩大科研人员在国内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能有良好的对科研人员进行培养或培训的机制;能有健全的、符合科研活动规律且先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2)科技财力资源整合目标

科技财力资源是科技资源中多用途的支撑性科技资源,多指能直接投入或正在被应用于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对科技财力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目标至少应包括:确保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投入能稳定增加,包括内部投入和外部投入的经费总额与增长率都能稳定增加;确保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预算更加合理,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及行业系统的预算都能更加合理;确保创新投入都能足额应用于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

(3)科技物力资源整合目标

科技物力资源是科技资源中属于物质支撑性的科技资源,多指能直接被应用或正在被应用于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厂房、设备或仪器等。对科技物力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目标至少应包括:应有的物力资源,应增加的物力资源,应更新的物力资源,应配套的物力资源。当科技物力资源需要以集成形式出现或存在时,应创建的供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使用的实验基地应该建立起来并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创新成果性目标

由于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目的不仅在于确保诸多具有密切关系的科技资源处于结构优化和可被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且还在于必须努力确保所有能被利用的科技资源都能产生良好的或有效的创新成果,因此,凡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目标,不仅应包括对科技三大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配置性结构目标,而且还应包括创新成果性目标。

(1)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定量创新成果目标

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定量创新成果目标至少应包括:凡承担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的有关单位或承担者都应按时完成任务并通过鉴定;凡知识产权客体,都应通过一定的内部程序或外部程序确认为知识产权或自主知识产权;确保各种自主知识产权中的发明创造性知识产权或专利权所占有的比例能逐年增加;确保自主专利权中属于尖端技术或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权所占有的比例能逐年增加;确保各种自主知识产权性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中形成产品的数量能逐年增加;确保已经产业化的产品能连续不断地产生经济效益;确保已经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既能为国家上缴巨额税金又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2)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定性创新成果目标

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定性创新成果目标应包括:能确保各种科技计划按期完成;能确保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能促进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并增加在相应领域中的国际话语权;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确保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二、实现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与借鉴经验原则

(1)从实际出发原则

为了实现科技资源整合的目标,任何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主体都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这是避免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脱离实际必须遵循的最根本原则。

对科技资源整合最重要的是应从科技资源整合主体可控或可利用的科技资源现状,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总量、结构、规模,特别是从可利用的现状、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影响出发,有时还应包括从未来发展需求的实际出发。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要求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主体深入实际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有理有据的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与认识,以此作为对科技资源整合的基础。

(2)借鉴经验原则

为实现一定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目标的科技资源整合,不仅应积累丰富的、成功的科技资源整合经验,而且还应积累很多失败的科技资源整合教训。遵循借鉴经验原则,就是相应科技资源整合主体在对可控和可利用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学习或把握具有借鉴性的国内外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经验,包括整合的时间、整合的政策、整合的方式等方面的正面经验,而且还要善于接受教训,包括失败原因、失败后果、失败影响等。这既可使有关社会主体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也有利于防止扩大整合成本。

从目前看,善于借鉴本国科技资源整合经验是绝对必要的,但还要善于借鉴国外科技资源整合的经验,包括应借鉴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科技资源整合经验,应不断加强或扩大国内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等。

2.自愿参加与积极推进原则

(1)自愿参加原则

对科技资源的整合,有的可能是相应社会主体对内部可控科技资源所进行的整合,有的可能会涉及很多对相应科技资源具有自主权的社会主体。遵循自愿原则,是指当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会涉及很多具有自主权的社会主体时,如涉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时候,如果还没有直接涉及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和重大公共利益,应尽量让有关的社会主体自愿参与。这既是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尊重相应社会主体法定自主权的需要,也是确保科技资源整合行为合法化的需要。实践中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关社会主体订立科技资源整合合同,应是坚持这一原则的可选方式。

(2)积极推进原则

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积极推进的原则。当出现相应科技资源没有处于可利用状态或在被利用过程中不能产生积极效果,进而直接影响到与国家重大利益有关的科技创新成果时,有关方面就应尽快积极主动地推进相应科技资源的整合。这其中既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科技资源的积极推进整合,也包括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科技资源的积极推进整合,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应包括县、区、市、省(自治区)对辖区科技资源的积极推进整合乃至国家对全国范围内科技资源的积极推进整合。

在社会主体都根据需要推进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有关单位内部的科技资源整合、行业科技资源整合、全国的科技资源整合都应该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和相互衔接,如果能做到同步对有密切关系的科技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性整合,那不仅能确保不同单位或不同行业科技资源结构的优化,而且也能确保不同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科技资源结构的优化。遵循这一原则的有效途径应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科技资源整合的水平进行评价,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以此供有关方面决策时参考。

3.相关机构同时整合与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原则

(1)相关机构同时整合原则

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机构同时整合原则,在对最主要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应同时对与三大科技资源有关的科技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三大科技机构)进行整合。这不仅是因为三大科技机构与三大科技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调控与被调控、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因为只有对三大科技机构的同时整合才能确保对三大科技资源整合能取得预期的目标。

对三大科技机构的同时整合,最主要的是减少职责权限范围,对相应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或服务人员进行重新的配置,如对科技管理机构的重新调整和对相应管理人员的重新配备等。无论怎样整合,其中最应追求的目标,就是既有利于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调控又有利于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优质服务。由于对三大科技资源和三大科技机构的整合,几乎都涉及国家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是否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对三大科技资源和三大科技机构进行整合时,一般还应超前或同步地对相应的科技政策法规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2)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原则

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目的之一是确保科技资源能有效地被利用。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原则,凡对科技资源所进行的整合,不仅应着重对科技资源当期或近期的整合,而且还应兼顾对科技资源未来或远期的整合。

4.定期整合与保密原则

(1)定期整合原则

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时间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社会主体中会有不同的选择,很多选择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在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过程中应遵循定期整合的原则,除非出现立即进行整合才能有利于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的情形。社会主体一般应坚持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单项或连续性的科技创新规律,这种时间选择既可以是科技资源配置后的两年、三年,也可以是科技资源被实际运用后或重新调整后的四年、五年。

(2)保密原则

在运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过程中,既有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包括军事和技术等方面的绝密、机密和秘密事项等,也有可能涉及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方面的商业秘密。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保密原则,是指有关社会主体在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过程中必须有效保护所涉及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这既是维护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主体利益的需要,也是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的需要。

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遵循保密原则,有效的方式主要有:确定或认定需要保密的事项和秘密级别;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并让应当知道的人知道保密制度的内容;通过订立保密合同明确保密权利和义务等。

5.维护物权与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原则

(1)维护物权原则

通常情况下,科技资源中不仅会有动产和不动产,而且还会包括诸多的物权。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维护物权原则,凡参与科技资源整合的有关社会主体必须尊重或承认因动产和不动产而产生的物权。这既是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确保物权人合法利益的需要,也是确保科技资源整合产权明晰的需要。

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遵循维护物权原则,最重要的是应承认有关社会主体围绕物权所具有的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同时还应及时、公正、公平、合理地处理围绕物权所发生或存在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

(2)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原则

在实践中,虽然很多社会主体都可以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可控或可利用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但一般都很难实现对科技资源需求的全部自给自足。也就是说,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不仅会有科技资源能满足自主创新需要,而且还会有科技资源不能满足自主创新需要。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原则,是指在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过程中,应积极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使科技资源能通过这个平台提供出去,使别人能通过这个平台享受到。这既是避免科技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需要,也是避免科技资源不足影响科技创新的需要。

建设科技论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如何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科技部门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信息服务将成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在认真分析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可考虑把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我国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一、信息服务将成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易取得成效

1.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需要良好的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已经成为继资金、技术之后影响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周期日益缩短,技术更替日趋加快,只有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得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去,更要与全球的企业竞争,只有通过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渠道,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及时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熟悉国外环境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所需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在同国外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2.政府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企业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国际市场的需求信息,迅速地对市场波动做出反应,适时地调整研究开发、经营管理及销售策略。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力量有限,加之单个企业获取信息的难度和成本都会加大,因此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统一规划和部署,打破区域、部门、行业、领域的分割与限制,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

1999-2000年,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连续对科技兴贸计划重点出口企业进行了需求调查,调查表明:出口企业普遍对“政府能够提供国内外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信息”、“对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有迫切需求。因此,创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支撑企业快速反应的信息技术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规避等运营环节中提供专业化、结构化的信息资源以及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加入WTO 后,国家不能通过各种补贴直接支持企业的生产活动,然而为企业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确实被允许的,并成为各国促进本国企业发展,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中,通过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更是成为各国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有关调查也表明,企业对政府服务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上,有71.8%的企业认为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政府服务项目。

4.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容易取得成效

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鉴于我国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我们认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容易取得成效。首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聚集在各地的高新技术园区,可以充分利用高新区所具有的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其次,科技型对本领域内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动向更为关注;第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信息的价值具有较高的认同,且与普通中小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基础条件。

此外,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为突破口,加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有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可以有力推动面向所有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1.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咨询机构

欧盟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包括EICs、CORDIS、BC—NET 、BRE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服务。欧洲信息中心(EICs)作为中小企业的“首选信息服务窗口”,现已形成了覆盖整个欧洲经济区以及中东欧、地中海沿岸,拥有294个分支机构的信息网络。它向中小企业通报有关欧盟的活动和议案,包括研究与开发技术的信息及技术转让计划。欧盟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机构(CORDIS)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关欧盟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全面信息(包括计划的执行、结论等),同时还帮助中小企业寻找合作研究伙伴,寻求研究活动的潜在资金来源等。创新传播中心(IRCs)负责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帮助,协助它们确认技术要求和合理技术,帮助它们参与欧盟科研开发计划。两个企业合作网络(BC—NET 与BRE )专门负责帮助中小企业在地区、成员国、欧盟乃至全世界寻求合作伙伴。

成立于1953年的美国小企业局创办的商业信息中心遍布全国的大中小城市,每个中心均配有8部10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最广泛的信息服务和资料服务。

法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各级工商会组织所属中小企业信息联网,发挥桥梁作用,提供海外市场信息。例如,法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到中国寻求产品和投资市场,但缺少有关信息和语言工具,因此,巴黎工商会最近成立法中交流委员会,专门承担向中小企业提供中国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家前往中国等事宜。

2.政府出面推动覆盖全国的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挪威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具体做法是在主要大学和26所地方性学院中建立"国家增值信息专家网络",即TBIC(Technical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Center )。这些大学与当地的研发机构合作,构成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与商务信息提供者(如商业数据库商)一起构成本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同时通过Internet,可以寻求全国其他地区的TBIC的信息支持,从而形成多级、分地区的中小企业信息保障体系。TBIC的突出特点是将信息专家和各行各业专家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纳入信息支撑体系,且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优势。

日本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机构的跨区域合作,实现经营、技术信息共享。各都道府县的"支援中小企业机构"利用跨地域信息网络和共享的各种数据,向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技术和信息等各种咨询服务。日本政府还帮助为大企业生产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建立同大企业的信息通信网络,提高签订定货合约的速度和效率。

3.制定专项计划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美国政府实施了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该计划在全国建立了信息网络,把信息分门别类地输入网络,供中小企业自由选用。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资金管理、专家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造成浪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资金管理、专家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造成浪费。

欧盟投入4400万欧元,启动了“进入信息社会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以融入国际市场。

4.出台各种激励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推出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网络经营的计划,为中小企业培训专门人才,尤其是培训网络技术管理人员,目的是使中小企业在网络化潮流中同大型企业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同时,政府方面还积极支持、协助中小企业建立行业性内部网络,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日本最近采取了一项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向各地的中小企业支援机构提供资金,帮助它们建立内部网络和加入因特网,建立广泛的信息和接收系统。

5.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

英国政府开通了“直接通向政府”主页,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该主页于1998年11月开通,提供包括1100多个文件的企业监管指导甚至各种报表,使企业可以方便、迅捷地在本地“一次性”办理完成政府要求的有关审批监管手续。

欧盟最近在因特网上开通了“企业之窗”网站,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欧盟乃至国际市场的变化,寻找商机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企业之窗”内的信息资料包括经济新闻、贸易博览会信息、近60万家企业的年营业额统计、欧盟关于企业的法规和政策等。“企业之窗”可使用欧盟内部通用的12种文字调阅,是欧盟向企业提供的最方便、信息量最大的资料库。企业还可通过这一网站向欧盟委员会反映它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推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我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根据课题组2003年对我国科技系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在参加调查的78家政府机构(主要是各地科技厅(局))中,虽然大多数单位均建立了网站,但普遍存在浏览量小(53%的网站日浏览量在100次以下),更新速度慢(能做到每日更新只占总数的11%),没有专人维护(57%的单位没有专人或只有一人负责维护)等问题。此外,的信息缺少深度分析,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据调查73%的网站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制,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要想维持一个运行良好的信息网站,为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信息,需要专业的信息分析人员,在不断了解企业需求的情况下,从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加工和整理相关信息,显然作为一级政府机构的科技厅(局)没有精力做这个事情。另外,在地方科技厅(局)也没有设置这样一个机构或专业职位做这个事情。当然,缺少资金支持,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维护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设立专业化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2.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网络环境、机构建设、服务内容提供以及人才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构建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但资金、人才培养(主要是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掌握信息利用和获取技能的人才也很需要)、内容建设则成为主要矛盾,而这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能够促进信息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因此一定的资金投入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当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网络利用效率也是网络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才培养和内容建设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信息服务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如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加工整理出企业所需的信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只有通过对企业需求的分析,生产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信息产品,为企业提供满意的信息咨询和服务,才能显示出信息服务的价值,信息服务业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信息服务行业。

因此,作为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主体的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而观念的转变、机制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3.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服务体系作为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加强,世界各国都把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作为本国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2003年更是提出了科技中介被科技部确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但是,一个完善、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绝非一日之功,应该把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纳入我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提出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分阶段建设的具体目标,通过有效组织和科学实施,全面推动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和广泛的服务网络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渠道。鉴于中小企业缺少获取信息的资金、人力和手段,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如网站、纸介信息、刊物等,提高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二是专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通过对现有机构的人员培训、吸纳新人进入以及组织离退休科技人员发挥余热等手段,建立一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高水平信息服务的专家队伍;三是大力发展从事信息咨询服务业的中介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需求、产品和行业发展趋势、投资机会介绍、投资风险评估等信息,减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充分利用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的特点并,建设区域性信息服务平台;五是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建设富有专业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

2.加强机制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信息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将一部分职能、一部分资源剥离出来,通过对原有人员的培训和吸引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加盟,组建面向企业服务、公益性的专业信息服务机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开放政府信息资源,鼓励市场力量进入信息服务领域,通过竞争,激活和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其利用效率。

3.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资金

资助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鼓励专业厂家参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软硬件开发。我国政府可为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购置的设备提供信贷担保,给予优惠贷款、贴息贷款,同时也可给予正从事信息化的中小企业降低税率、税收减免、一定的财政补贴等财税支持,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和股票上市等方面,对信息化确有成效的中小企业给予积极支持,从而在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扶持体系。

4.开展“送信息到企业活动”

了解企业需求,建立联系渠道,及时为企业提供所需信息。同时对企业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掌握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为中小企业提供网上查询、主页制作、网上商城、虚拟主机等综合性信息服务。

5.以科技兴贸信息网为依托,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专栏

在已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广泛搜集国内外技术动态、市场信息,建立一个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直接服务的数据资料库(包括:项目库、人才库、产品库、物资供求库、政策法规库等),使中小企业以较少的费用及时、准确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与各级政府、相关网站建立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扩大信息来源,形成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建设科技论文:浅论科技企业的文化建设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文化这一新兴的管理科学以其强劲的生命力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借鉴。重点探讨科技企业如何通过建设良性的企业文化来营造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词 科技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知识经济

1 目前科技企业发展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

有人说,21世纪的企业竞争是文化的竞争。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他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都植根于其优秀而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未必都能获得成功,但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必定不会成功。由于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没有树立具有一定感召力和崇高的价值观,企业中缺乏凝聚力,员工没有归属感、人员更迭频繁、损公肥私等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1.2 忽视对员工的激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强

在许多科技企业中,决策层总是强调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开发最先进的产品,却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忽视培养能够有效支配资源的高级管理人才。出现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些企业中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科技企业,其核心资源、核心技术掌握在出资人手里并非好事,因为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依靠那些有真才实学、爱岗敬业的科技人员,他们应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忽视对他们的激励,不仅给企业造成现实的损失,而且还会引起人才的大量流失,给企业的将来造成重大危害。

1.3 忽视对企业战略的研究,缺乏稳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不少企业为占领市场,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在战术问题研究上,很多企业无战略任务,无战略目标,无中、长期计划,一味只对销售额、利润等指标感兴趣,而且很少对企业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这样的企业最后注定会被市场所淘汰。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也发生了质的改变,这时享受主义和惰性也开始在企业高层中蔓延,一些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高科技产品,由于长期没有质的创新,已不再是市场的“宠儿”。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年代,市场在急速变化,以不变的产品去应付多变的需求,败下阵来自在情理之中,不少科技企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 新时期科技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现代企业从领导水平到员工素质,从产品开发到服务质量,从市场策略到经营管理,无不渗透着文化的因素,无不体现着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的无形资源

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生产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石。企业文化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如果员工们都愿意为公司的目标拼搏团结、勇于创新和承担责任,那么企业就会蒸蒸日上。

2.3 有利于规范企业的各项活动,是企业行动的指南

从总体上、制度上和形象上对职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规范和约束,约束力能够提高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企业职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规范企业活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不仅要看它拥有多少知识存量,也要看它拥有多少知识流量。知识存量是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而知识流量则是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创新潜力。

企业文化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对企业经营的成败至关重要。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一个企业就不会有好的经营战略和经营哲学,也不会有科学的管理,更谈不上赶超世界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建设企业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3 新时期的科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总体目标、道德规范、礼仪典范和物质实体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它主要是指企业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外显企业风貌、内渗于员工心灵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2)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物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了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的信念和凝聚力。它不仅包括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的心理、技能、方法以及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各种因素。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有人将其称为企业的“灵魂立法”。

(3)企业文化是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步凝结而成的。可以这样说,企业文化同企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是在企业逐步壮大的过程中形成的。反过来,一个企业的特色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生成一种非常特别的融合作用、提升作用和张力作用,规范职工的思想道德行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拉动力,促进企业沿着自己特定的轨道向前迈进。

(4)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速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4 加速科技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

4.1 把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中心,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精髓。科技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竞争力,必须在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高新技术对于企业来说固然重要,制度也很重要,但企业全体员工内在追求的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科技企业是通过高科技产品服务于社会并得以发展的,其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比技术更重要。但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

4.2 “以人为本”应成为科技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共识

(1)优秀的企业文化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企业,尽管他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环境,但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能保持其不变的管理思想,正是这些企业成功的深层原因。

(2)在高科技企业中尤其要注重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因为科技人员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的价值观、愿意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且流动意识强,但正是这些人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应当树立“员工是企业主人,企业能使员工梦想成真”的思想,企业要做大、做强,光靠几个高层管理者是不够的,要依靠广大员工,做到“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股”,实行资本、知识和资格的三者结合,让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在企业通过高创造获得高资本回报,通过制度的形式,让贡献大、最有潜力的骨干员工逐步持股,再以资本入股,具备股东资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主人,使员工的人生价值随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值,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在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员工是企业主人的管理思想。

(3)要加强团队氛围的营造,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一个有潜力的企业团体。可通过回顾企业的创业历程、企业早期创业所积累的团队精神以及对模范人物的学习,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背景,不断创新,使得这种在创业初期所积淀的团队精神传承下去。企业文化的建设应重在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在员工进入企业后,就应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员工个人的专业、兴趣、特点等规划其发展的蓝图,并沿着这个轨迹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锻炼、激励和升迁。

4.3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对于员工的激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进行。前面就物质激励作了一些分析,它是提高员工生活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和满足心理需要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对于科技企业的员工来说精神激励应当更为重要,因为人在物质上的需要是很难完全满足的,当某种需要没有满足时就可能会做出不利企业发展的事。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那么精神激励将会促使员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应把精神激励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让员工享受这道“精神大餐”。

建设科技论文: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科学致富

1 黑龙江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

黑龙江省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补充的服务系统。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但由于受农业自身生产特点的影响以及制度变迁中对路径的依赖,目前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从总体上来讲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1]。因此,必须加快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真正转变。

1.2 主要问题

1.2.1 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 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面临推广经费不足、甚至短缺的现象。有钱开支、无钱下乡指导,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正常的农业科技培训无法进行。同时,因为资金短缺、从事农技推广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无法实现“充电”,进而不能及时掌握农业新技术、新成果。

1.2.2 成果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资源整合不够 农村科技创新的主体仍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价值取向上重学术轻应用,在操作能力上强研发弱推广。这样,就造成了提供的农村科技成果技术集成程度差,与现实生产有距离,有效供给不足,并使农村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扩散。

1.2.3 农民直接接受新技术能力差 作为个体的农民思想仍然很保守,缺乏推广新技术的勇气,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进行传播,收效难以保障。

2 不断创新,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现代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传统意义上的农技推广系统有了许多变化和创新,服务范围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还包括农村经济的各项产业,以及农民的就业、生活、环境等民生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可能把原有的力量推倒重来,而是把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稳定和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充分履行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另一方面要放活经营性服务人员,逐步建立以农技推广事业单位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以及专家大院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为重要力量,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

2.1 建立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这支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省海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已形成了市、乡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2]。以海伦市农业中心牵头,建立了海伦市农业科技网站,为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市场销售与开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农产品安全监测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

2.2 依靠“院县共建”办好专家大院,建好示范园区

院县共建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所创建的服务农村科技的一种新型模式,它通过提供技术成果、项目资金等形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目前,黑龙江省在66个县(市、区)全面实施“院县共建”战略,第一批科技帮扶10弱县的共建任务已经完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国家农业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形象地概括为“1+1”致富模式,回良玉副总理要求农业部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做法予以了解和总结。可以说,“院县共建”正在成为引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2.2.1 办好专家大院

由参与合作共建的院校负责,在共建县(市、区)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咨询等服务,把农业科技送到千家万户,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专家大院实行专家值班机制,设置了专家咨询台,开通了农技“110”热线电话,配备了电脑多媒体系统、图书、挂图、农业技术光盘和标本,免费向农民开放。牵头单位的专家与县(市、区)里的农技推广人员混合编队,每处大院的农业科技专家都固定在30名以上,并将专家姓名、专业、电话上墙公布,通过媒体向全县(市、区)公开,常年驻院,轮流值班,换人不空岗,进行“坐班”咨询和巡回指导,全天候直接服务农民。专家大院设置了咨询登记册、处理意见簿、跟踪反馈登记册,保证农民咨询的问题宗宗有记载,件件有着落。

2.2.2 建好示范园区

由各科研院校提供技术支撑,在每个县(市、区)分别建立1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方便农民参观学习,发挥“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作用。根据各县(市、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便于农民参观的地点,由牵头单位出专家、出方案、出资金、出技术、出成果,县(市、区)乡村提供土地,每个园区都设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区、对比试验区和推广示范区,起到了展示、辐射、带动的功效。每个核心园区都具有一定规模,少的33 hm2左右,多的达66 hm2,展示一大批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新品种、新技术,使园区真正成为农民学习技术的课堂,农业科技成果进入千家万户的强有力阵地。

2.3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大力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的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在与政府沟通、制定行业发展方向、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2.4 推进龙头企业科技服务中心建设

通过重点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多条集科研、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如海伦市的南华糖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科技”的形式实施订单农业,2007年共落实甜菜种植面积1.5万hm2,实现商品量27万t,秋季按合同以现金方式窗口结算,菜农直接收入9 000多万元,户均增收5 000多元。

2.5 建设农业科技孵化器

为提高农村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当地主要农产品集聚产业的整体发展,黑龙江省筹建了农业科教孵化中心,支持开展成果转化、标准研究与应用、技术评估和咨询等服务,为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体系提供示范。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已经在哈尔滨和绥化市建成了两处部级的智能温室,引入了多系列、多品种进行种植示范。通过建立“高标准、高产出、高智力、高收益”和“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新”的基地,做到农科教一趟车、产供销一条龙,逐步由产品链向产业链延伸,向效益链转化。

2.6 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建设

从黑龙江省农村发展的现实和信息化技术普及的程度来看,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最现实、最实惠、最普及的途径,是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和助推器。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数据库与网络建设,精确农业建设和专家系统建设[2]。

2.6.1 依托特色优势产业,用信息化促进市场化

一个完善的现代信息化服务体系能够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作用表现在:一是能让企业与农户获得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服务,从而减少中间环节,找准发展项目,抓住发展机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生产风险;二是能使新技术、新产品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经济效益;三是能使农产品流通体系更加畅通、高效,通过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能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促进城乡商贸交流,加快农业市场化;四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和优化,为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潜力和繁荣农村各项服务业,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和交流渠道。

2.6.2 依托小城镇发展,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要依托城镇发展的产业集聚作用,辐射带动作用。

2.6.3 因地制宜建设农村远程教育服务系统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体系是利用“因特网与电信网相结合、宽带网与窄带网相结合”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市场信息、政策宣传、视频会议等服务。目前,黑龙江省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需要,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多渠道并举的农村远程信息服务新格局,因地制宜,以最低成本,综合选择电视、电话、电脑三种信息载体,即通过“三电合一”的途径向农村提供信息服务。

2.6.4 加快乡镇政务改革和基层服务的信息化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快,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形成,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逐步渗透到电子政务的方方面面,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明显提高。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科技论文: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与模式创新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虽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SWOT理论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与选择,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SWOT分析;战略组合;模式创新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科技服务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外延的拓展,农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农业产业方式的不断更新,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加强其体系建设的模式创新。本文运用SWOT理论分别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与选择,进而就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机构或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它包括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组织)、受体(农民或农户)、中介以及服务的方式、方法。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指在涉农的相关领域,在政府、农户、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之间发挥联结、沟通、协调作用,面向“三农”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化服务实体。[1]

SWOT分析是西方国家广为应用的一种战略选择方法,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是指企业在选择发展战略时,应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从而对被选战略方案进行系统的评价。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开发、企业管理、金融投资、市场营销等领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也可以借用这种分析方法。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英文单词,其中“S”代表Strengths,指自身的优势;“W”代表Weakness,指自身的缺陷;“O”代表Opportunities,指面临的外部机遇;“T”代表Threats,指面临的挑战或威胁。[2]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维度,就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展开分析。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初步形成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整体框架初步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各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由政府直接领导到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使得农村科技服务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

(2)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源泉

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撑及有关部门、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3],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的动植物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系统的有效性,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拥有一支热爱农村科技服务的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有近82万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各地共举办各类科技讲座近70万次;举办各类科技(科普)展53.8万次;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活动239.6万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4.2亿份,参与科技咨询活动的科技人员近千万人次。[4]如此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的坚实力量。

(4)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要使科学技术真正应用于田间地头,就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这个平台将深奥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转换成9亿农民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接受并运用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2.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W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影响农村科技推广进展

我国绝大多数文盲和半文盲集中在农村。虽然农村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形成新一代文盲,文化素质整体低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全国16岁至59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是7.3%,而农民同龄人中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高达12.5%。目前,农民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不到30%,高中以上更少,小学文化水平40%以上。[5]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低素质人口群主要集中在农村,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市场化观念淡薄,大部分农民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

(2)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目前政府农技机构一般是在县和乡镇设几个站所,在村设农技员,农业新技术大部分通过该体制逐级推广。这种整齐划一的机构设置,在如今农村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技术、品种更新周期缩短,生产规模大小悬殊的情况下,已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农技服务经费不足制约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力度和质量

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 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每个推广人员平均占有经费大约只有1400元~2000元。[6]推广经费的捉襟见肘使许多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两级连人员工资都不能保障。资金的不足制约了推广的力度,也影响了推广的质量。

(4)服务方式滞后已无力应对服务需求的动态化

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调研报告报道,全国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与所从事的推广活动相关的专业学历的不到55%,接近一半的推广人员没有受过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正式教育。[7]且基层农技队伍大多已多年未得到补充和更新,知识结构老化,掌握的技术十分有限而形成农技服务方式滞后,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

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

(1)经济全球化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随着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和乡镇企业改制转制工作的完成,外资对中国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外资的介入将有助提升农业的层次。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农业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资助。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从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来良好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良好的机会。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尽快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长补短、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

(3)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的充分和畅通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已确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市场化农业最基本的手段,充分掌握信息资源并有效加以利用,能够引导农民生产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能够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施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调控;能够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通过国内与国外的互联互通,推动农业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中得到提升。

(4)国家政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部于2003年8月11日下发通知决定依托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第十二条单独列出,明确提出“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强调“对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要求“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8]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订中,把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科技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有这些都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T分析

(1)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经济与科技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我国也面临农业技术人才流失的挑战。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究和开发机构,利用优厚待遇吸引和使用中国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导致了本土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以来所积累下来的大量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这给跨国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就有可能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农业科研成果占为已有,甚至抢先获得技术专利。这将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原创技术的流失,从而对我专利权的拥有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农技推广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并逐步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具体承诺没有直接涉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内容,但与农业相关的承诺(如扩大市场准入、取消出口补贴、执行规范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开放服务贸易等)均会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SWOT分析这一战略选择方法,将外部机会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了匹配,形成可行的备选战略。SWOT的备选战略组合有四种:优势——机会(SO)战略 ,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弱点——威胁(WT)战略。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考察其中任何一种战略都是将现有优势发挥到极至,将所有弱势减少到最低,充分利用外部有利环境,规避不利条件,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对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自身的优劣及所处环境带来的机遇与威胁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规避外部威胁,减少自身不足。

1.优化战略组合,扬长避短,作出合理选择

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的优势是受众人数多,对科技的潜在需求大,这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主体组织多样化,并形成多种科技推广服务的新模式,这为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基础;传播媒介增多,为科技传播的渠道畅通提供了客观条件。况且正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初创时期,出台的一些相关的政策也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这些优势条件都是潜在的,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此而造成了诸如农民对科技的现实需求少、主客体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媒介多但利用少等缺点。也正因为这样,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给予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机遇和提供的潜在外资、丰富经验、技术和信息资源没有被我国好好利用,反而成为冲击国内市场和阻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利条件。显然,一切优化要从练好“内功”开始,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挥和加强自身优势,回避和改变自身弱势的战略才是目前需要的选择。目前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需要防御的阶段,所以弱点——威胁(WT)战略这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还不是最佳选择。而优势——机会(SO)战略、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三者之间优化组合的战略,将会是适合现实的选择。

2.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发挥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可知,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富裕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源泉;拥有一支规模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构成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坚实力量。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内部优势。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巨大动力,外资对中国农业的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层次,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信息化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就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所有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难得的、良好的外部机遇。

3.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弱点——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其改变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W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弱点、不足和缺陷。

结合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一些外部机会正好可以弥补其内部弱点。例如,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外资对中国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同时,政府也设立专门机构或鼓励各行业部门加强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资助,以克服其内部资金不足的弱点。加入世贸后,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尽快地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这正好可以弥补其内部农技服务方式滞后的缺陷。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只要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用充分的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就可以规避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的内在不足,以满足农村科技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国家的系列重农政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制度和经费上的保障,加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加入世贸等外部机会,可以为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强化市场观念、提高对现代科技的吸收转化能力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弥补其“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的内部不足。

4.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机会(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是指利用自身的内部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T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需要防御的阶段,但的确存在潜在的危机和负面影响。结合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的一些内部优势,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规避或减轻这些外部潜在威胁造成的负面影响。譬如,我国现有近83万热爱农村科技服务的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如此庞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已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坚实力量,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内部优势完全可以减轻“农业科技人才面临流失”的外部威胁。我国农业科技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丰硕,一批动植物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重大农业新技术、新物资以及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与产业化开发,伸延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自身的内部优势可以有效地规避或减轻“国外农资大量涌入”、“农产品进口激增、出口困难”,而影响“农民增收及农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的潜在威胁。我国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使得农村科技服务可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这些自身优势可以促使我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大量原创性农业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并在利用中得到有效保护;加之相关立法和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就可以很好地规避或减轻“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原创技术流失”的潜在威胁。

三、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选择思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SO、WO、ST战略组合中最适合的一个、两个或多个混合战略组合。因此,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必须围绕这种战略组合选择进行建构,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新型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

1.创新农村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发挥各地政府、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企业、示范园区和专业示范户以及各类科教单位、各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作用。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承担任务明确、经费落实的公益性科教服务工作,提供社会共享的持续动态的技术示范培训及信息等任务。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和相应的管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经营性作为市场行为也有政府的规范和导向问题,它的动力机制来自于赢利,但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让经营性农技推广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我们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个人向农村科技推广事业提供资助,对提供资助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赞助和支持农村科技推广事业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还可采用发行福利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鼓励引导社会化多元化农技推广方式

在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推广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和引导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创新机制,特别是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和特色商品基地集中地区,更应注重培植经营性的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支持发展以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方式,鼓励采用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形式,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和扶持以农村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方式。农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参与市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经营组织,它适应众多农户的技术要求。积极鼓励和支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和经营的公司、企业、社团组织或机构,参与农村科技推广与普及,从而逐步在我国农村地区建立起新型的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引导产学研相结合,完善农村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政府应出台农业院校服务于“三农”的一系列导向性措施,继续推进各类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为依托,创办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参与农村科技服务;改革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分离的体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创新农业教育投资体制,扩大农业教育的规模,集中社会资源,构筑多元化的农业教育体系,完善农民培训体系。[9]多层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点。重视和加强基层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基层科技人员提供进修、培训、外出考察的学习机会,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技术需要。

4.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科技服务搭建良好运作平台

按照形势发展的要求,应充分发挥现代通讯网络的作用。建设统一、有效、向全社会开放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传播系统。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电视广播频道、互联网站、专业服务热线电话,因时因地因需常年提供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建立农业资源、生态、灾害等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研发针对性强的农业专家系统,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库;积极拓宽信息渠道,为农业管理部门、农产品生产经营部门和农民提供农业政策、价格、供求、防虫等信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使农业信息系统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

5.建立农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到人

推广农业科技、农村政策和农业信息入户工作,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真正解决农村技术政策和信息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这种制度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面向基层、面向农户传播技术,指导生产,解决疑难问题,架起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建立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渠道,形成农村政策全面落实和农业信息快速传递的长效机制。[10]

6.营造创新环境,从制度上激励农村科技人员创新

增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主线和根本途径。结合农村实际,我们必须建立包括精神理念、制度规范和物质载体等多角度的农业创新文化和环境。以尊重农技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成果为基准,完善农业技术职务体系,拓展科技研究人员的发展空间,提高技术人员薪资待遇,建立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行业科技人才薪酬体系。要以人为本,为技术人员的研究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制度上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必须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员的政策措施,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给予重用。

7.倡导模仿创新,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

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就要提倡模仿创新。所谓模仿创新,是通过投入一定研究开发力量,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深入改进、完善,强调有所创新,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11]引入他人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不仅达到被模仿者的技术水平,而且通过创新,超过原来的技术水平。模仿创新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研发时间、人力费用。我们要充分借鉴他国成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做法,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

8.以农民为中心,实行“从下到上”的科技推广模式

我国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是从上到下的“贯彻”式推广,这种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提高大面积农作物产量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推广方式往往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甚至脱离实际,难以被农民接受。这不仅难以实现推广的目标,还损害了政府在农民中的威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最终价值体现在农民素质提高、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推广课题的设定不能脱离农民的实际状态和农民自身的愿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重视掌握农民心态和愿望,按照农民意愿开展推广活动,即“从下到上”的工作方式。在推广的“Plan-Do-see-Check”(“计划-实施-评价-反馈”)循环过程中,首先根据农民需求,设定推广课题,制定推广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然后进行评价,再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推广计划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推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以得到及时研究解决。形成以服务对象——农民为中心的推广、科研紧密协作的推广体系。避免科研、推广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和科技成果的应用率。

五、结语

在农业这个大系统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调整农业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合理使用农业资源,整合相关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力量。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复杂化、服务对象分散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如何协调众多农村科技服务主体、采用不同策略扶持不同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建立一个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当前农村科技事业面临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一方面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避开和减少内部弱点及外部威胁,最终实现模式创新。从而为解决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

建设科技论文:农业科技工作者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经常到农村,到基层,但对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有着极其深刻理解,最近齐河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干部,认真学习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使我提高了对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开展转变干部作风,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我经过一段时间来的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认识到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机关效能加强的重要保证。

我在认真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情况,围绕思想作风整顿的具体内容,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反思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习不够重视,思想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不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工作就会受到掣肘。不沟通思想,凝心聚力,日常工作就会造成障碍。

2、深入群众中不够。作为农业工作人员,应多深入农村中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村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但有时往往不注重农村的重要,造成对情况不熟,管理服务缺乏针对性的现象。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本身素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我将强化学习意识,突出学习重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将终身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2、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推进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作为工作的灵魂,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方式,完善管理手段,推进本职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3、提高工作效率,勇于参与竞争。在工作中要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俗思想,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和积极向上的新风尚;克服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不进则退、谋求更大发展的观念;树立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克服“事事不出头”,甘当中游的中庸思想,树立敢为天下先,只争上游的积极精神。

4、强化作风转变,创立务实效能。实事求是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力戒浮夸作风,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寡诺重行,使作风得到根本转变。同时,敢于面对监督,自觉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督促工作作风转变,使工作朝着务实、高效方向发展。做一名合格的农业工作人员,为我县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建设科技论文: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和《**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目标,为我省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开发投入的主体。到2010年,科技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原则上不得少于2%。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的150%摊销。对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和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实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考核制,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要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作为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和政府支持的重要依据。

(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充分发挥已有研发机构作用的基础上,支持大中型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在省外、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对新认定为部级的企业研发机构,在现有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50万元至100万元的补助,用于企业研发机构改善研发条件,提高研发水平。

(三)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时按照不低于1∶1比例的配套资金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经有关部门认定,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给予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支持。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等国家的科技合作,推动企业所需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四)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展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认定工作,引导企业争创省级和部级创新型企业。促进社会资源要素向创新型企业转移,省各类科技计划对创新型企业予以优先立项和支持。到2010年“创新型企业”达到5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00家、“创新型培育企业”达到300家。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

(五)优化整合科研机构资源。科技管理部门要研究提出科研机构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根据我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需要,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加快科研机构合并重组,支持科研机构挂靠企业集团,允许科研机构并入高校。对于不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任务严重不足,长期不出成果,经济社会效益较低的科研机构,经评估后予以兼并。

(六)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发展和改革。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不断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科研机构的运行经费、科研业务费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每年重点改善一部分科研机构的条件,配备关键试制设备,提升中间试制水平。对于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收益,同级财政全额返还科研院所用于发展。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一并参加全省事业单位改革,执行事业单位改革相关政策。

(七)强化农业科研成果应用推广作用。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战略工程,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加工能力,依托科研机构、高校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和推广。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组织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和农技推广部门与各县(市、区)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活动,建立农业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奔小康科普书屋和乡村大院为载体,实施科技惠农“五个一”工程。

(八)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的有机结合,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负责谋划和推荐对产业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科技项目。充分发挥省行业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各级研发、工程和技术中心作用,打造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注重军工和民用技术的有效对接,实现在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上的突破。对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荐并依托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开展的科技项目,省科技管理部门通过优先立项给予资金支持。对自主研发的首台(套)重大装备,在实施产业化中给予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支持。

三、加快科技园区建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九)加强科技园区的规划和指导。省科技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科技园区发展、科学定位科技园区职责,尽快形成若干产业配套、链条完整、特色明显的产业群,发挥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所在地各类科技园区投入,在制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时,要围绕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积极开展科技合作招商引企工作,对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十)重点推进哈大齐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以**、大庆两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将所在区域内的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等

统一纳入园区的服务范畴。重点完善园区投融资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园区具有产业特色的研发平台,重点营造园区创新、创业、创富的人文环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高哈大齐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科技含量。到2010年,哈大齐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高新技术产值要达到3500亿元以上。

(十一)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航空汽车特色产业基地、核电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新药研发生产基地、铝镁合金科技产业基地、钛合金科技产业基地、硅基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作为招商引企、招商引智的重点。对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方向,进入特色产业基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各级政

府和部门要优先予以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各有关部门要为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做好跟踪服务,适时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咨询,引导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人才向产业基地集聚。

(十二)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各市地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到2010年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市地覆盖率100%。各级政府对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要给予重点支持,使其不断改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尤其要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科技咨询和公共技术平台。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将以省市共商方式给予支持。

四、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十三)构筑省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在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信息资源整合,构建以省级市场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成果交易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机构,鼓励省外有信誉的科技中介机构来我省开展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进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工作。科技中介机构从事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按照规定享受国家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十四)打造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多赢”的原则,重点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和标准化战略平台,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参与服务平台建设,对企业搭建的服务平台,当地政府可从相关科技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十五)实行产业化科技成果认定和奖励制度。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产业化科技成果的评价、认定和公示制度。到2010年,优选100项科技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并对其产业化过程给予贷款贴息。对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同级财政可按当年新增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奖励给科技成果持有者。

五、培育和引进领军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团队

(十六)加快高层次创新团队培育和建设。以省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为依托,实施“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实施“科技创业团队计划”;以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实施“科技经纪人团队计划”。省政府将逐步提高高层次专家津(补)贴标准,从2009年开始,两院院士津贴提高到10000元/月。省政府每年安排资金用于组织院士、高层次专家学术休假、学术活动以及从事技术咨询等服务活动。

(十七)完善激励人才创新创业机制。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探索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支持实行期权、期股奖励和企业年金制度。允许科技人员提取所完成的省级科技开发类项目经费的10%作为劳务费。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人员在合作研发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期间交流兼职,允许兼职人员兼职兼薪。省人事部门要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获得发明专利等条件,作为科技人员评职晋级的重要量化指标,予以优先考虑。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有独资)在实施股份制改造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在前3年国有净资产经营性增值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股份,奖励给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对带高技术成果来我省实施产业化或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的高层次人才,各级人事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不受编制、工资总额、户口等限制,实行特事特办。对带高技术成果来我省实施产业化的高层次人才,所在地政府可以贴息贷款的方式给予创业资助;对引进的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的高层次人才,由所在地政府择优给予一定科研启动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支持力度。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博士生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适当提高在站人员资助标准。

六、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十九)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科教领导小组要将科技创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发展规划并作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各级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财政预算的保障重点,优先安排科技事业发展资金。省级应用技术与研究开发资金、科学事业费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从2009年开始,省政府增加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省科技产业211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十一)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坚持投入和效益并重的原则,改革和强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资金引导风险投资的新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省各类科技经费要按照六大科技专项集中投入、重点支持。明确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跟踪问效机制。完善财政部门与科技、综合经济部门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防止各部门低水平重复立项和浪费资源。

(二十二)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标准的企业,经认定后,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2008年以前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尚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自本意见之日起3年内,对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率上调10%的地方分成部分,由同级财政部门返还企业,支持其成长为部级高新技术企业。

(二十三)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省内银行类金融机构对本省科技企业贷款年递增率20%以上,作为省政府每年实施奖励的重要考评因素。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市场化运作,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创办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本地科技企业投资额年递增超过10%的省内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财力状况,按其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作为风险补贴资金奖励给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和引导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二十四)完善科技创新贷款担保

制度。以科技园区为依托完善科技投资贷款担保机制,加快发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在简化担保程序的同时,积极尝试以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质押作为反担保手段。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对担保机构在支持科技类企业融资担保中产生的代偿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二十五)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积极争取将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和优秀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纳入目录的,在政府采购评审中,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评标的,对其投标价格给予5%至10%幅度不等的价格扣除;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分别给予价格评标总分值和技术评标总分值4%至8%幅度不等的加分。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优秀新产品,属于订购和使用首台(套)重大装备的工程项目,优先予以采购;属于试制品或首次投向市场的,经认定,政府进行首购,由采购人直接购买或政府出资购买。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财政部门不予支付采购资金。

(二十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省级各类专项资金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要给予优先立项。知识产权、质监等部门要积极为企业提供专利和标准信息,为企业培养国际标准应用与制定人才。省科技信息网站和省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要将知识产权信息优先纳入和优先交易,并逐步建设和完善服务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企业集团的终端。专利技术在我省实施产业化的产品(样机),企业可在投放市场3年内制定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试行标准并备案。

建设科技论文:关于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农村技术市场 长治市

论文摘要:介绍了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详细地阐述了农村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1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长治市先后启动实施了以强化农村科技服务为主题的“科技兴农”“科技推广”“科技信息乡乡通”和“金钥匙”四大科技工程,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面创新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1.1农村科技服务机构

全市共有政府部门管理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189个,其中隶属农口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59个,占83%归属科技系统管理的农村技术服务机构30个"占37%另外,还有一大批具有农村科技服务能力的市、县两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农村技术市场、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2农村科技服务人员

全市共有乡级以上直接从事农技推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39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6人,中级职称338人,初级职称1005人,同时,还有一大批获得“绿色证书”的乡土人才、土专家、田秀才活跃在农村科技服务第一线,这支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3农村科技工作状况

总体而言,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大都能围绕当地工作,结合农时开展服务。调查表明,认为近年来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得到加强的乡镇占58%,办公条件在县乡之间差距较大,40%的农技服务部门有单独的办公服务场所,通讯设施、电话的占有率较高。为使农民得到及时、准确的科技致富信息,长治市从2002年开始共投入120万元,启动实施科技信息“乡乡通”工程。以农村技术服务机构、种养大户、科技推广能手为对象,安装科技信息机355台,初步构建起农村科技信息平台。目前,有12个县、市、区实现了科技信息“乡乡通”潞城市、长治市郊区、长治县和城区的部分乡镇实现了科技信息“村村通”。2004年,全市新增科技信息服务站近200个,使科技信息服务站总数达到了355个。

2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治市县区、乡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科技服务仍然呈现出。总体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局部服务能力有所弱化的局面。从发展角度看,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

(1)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和机构较多、职能重复。全市有多个涉农管理部门,开展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科技服务机制,开展科技服务的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不能得到及时交流和共享。

(2)原有的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亟待“修复”。大部分乡镇由于没有专设相应的科技管理机构,直接影响到科技服务工作正常开展。加之,在基层行政体制改革中,各个涉农行政部门在乡镇工作的技术人员工资由原来各技术行政部门发放变为乡镇财政发放,随之而来这些技术人员的工作由原来侧重于从事技术服务变为侧重服务乡镇行政事务,造成乡镇技术人员从事农村技术服务的职能变弱!由于服务能力和经济待遇的问题,大部分科技副村长形同虚设,致使农村科技服务、中转、职能缺失、造成科技信息传达和农民对科技需要的、呼唤、不能、对接。农民群众特别需要科技服务,却不知道何处寻找。

(3)农村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全市共有农业科技人员3636名,与全市农业人口241万之比约为1:663,而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是农业技术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远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对科技的需求。同时,农业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农村、县区、行业分布不合理,在农村一线直接从事科技服务工作人的不多,而且,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情况比较普遍,再加上现行的科技服务管理体制上下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科人员的积极性。

(4)农村科技服务运行机制不活。一是缺乏激励机制,农村科技服务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与部门的自身效益不协调,科技服务单位的农技人员送科技到乡村、。到田间、致富了千家万户,获得的收益回报很低微,除成果在获奖时有少量奖金外,其他几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回报。二是缺乏动力机制,喂入式的政府科技服务行为与市场机制下的农村经营模式的内在要求不协调。再加上农业本身的效益比较低,农民缺乏追求科技的原动力,普及新技术在一些地方难以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缺乏市场机制,农村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科研与推广、服务与市场之间也没有完全按市场规律运行,行政计划占有较大比例。

(5)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缺乏信息交流和传递。政策和信息对促进地方科技工作及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长治市农村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基层科技服务和科技人员难以及时了解最新科技政策信息,更难以及时向上反映科技服务的需求。

(6)先进科学技术的接纳度低.技术的示范、推广难度大、成本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科技要服务“三农”关键在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要在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和结合点。在创建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必须按照“三位一体”即政策、资金、技术加机制的要求,实现“五个转变”。第一,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一家一户为主转为以科技示范户和承包经营户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第二,在服务内容上,由原来单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转为生产、加工、流通一起抓。第三,在服务目标上,由原有的追求产量最大化转为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调整结构、提高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第四,在服务方式上,由原来的以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经营服务为主转为搞技术承包、办示范样板、抓技术培训。第五,在服务范围上,由原来的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延伸。使产品销出去并获得较好利益。实现这“五个转变”是新阶段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科技兴农”的必然要求。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实行城乡互动、紧紧围绕长治市发展实际,结合城乡科技资源,创新和建立符合农村特点,适应农民需要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公益性服务、市场主导经济性服务的新格局。其具体对策如下:

3.1搭建农村科技进村入户服务体系

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搭建农村科技进村入户的平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和走农村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要把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科技进村入户的主要载体,积极加以培育和扶持,形成社会化组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全程化保障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的科技专家大院.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办和领办以专家为主体的科技示范园区,并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各区市要把专家大院建设纳入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各级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建设在资金上要给予重点支持,到2007年,市级以上农业示范园区都要建立科技专家大院。

(2)发展以农村专业协会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围绕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需要,积极引导和发展各类专业协会,为农村提供科技服务,并逐步将一些政府承担的农村科技推广职能向专业协会转移,形成外联市场和科研院所,内联生产基地和农户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模式。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产品加工协会、绿色食品协会、奶业协会、肉鸡协会和果茶协会等建设,各区市要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加快建立由技术推广机构、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广大农户参与的各种类型的专业协会,实现农村推广科技服务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步推进。

(3)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综合网站。整合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网、技术产权交易网、农村经济信息网等网络资源,形成链接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农产品交易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业示范园区以及种养大户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向社会农村科技政策、实用技术、科技成果及市场信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及时接收来自农村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信息和相关的业务咨询,建立快捷有效、双向互动的科技支农渠道。2005年底以前要完成整合工作并实现正常运转。

(4)推广农村科技“110”服务模式。健全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110”热线,服务热线成员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资公司、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专业协会以及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组成,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技术服务。2006年年底以前,由各级科技部门牵头,在整合现有农村科技服务资源的基础上,设立指挥中心、市级要设立总指挥中心、各区县要设立分中心、镇级要建立服务站点、形成农村科技服务“110”的网络体系。

(5)建立健全农村技术市场体系。要通过发展农村技术市场,把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到新的水平。按照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吸引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各类企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户和乡土能人进入农村技术市场,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中介、技术入股等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多种活动。建立健全农村各种技术中介机构和技术交易所。深化其功能。提供市场中介、经济、信托、咨询、科技信息等多种中介服务,培养熟悉技术贸易业务的职业经纪人队伍,完善农村技术市场的法律实施和监督系统,加强农村技术市场管理、维护技术市场秩序、建立仲裁机构、为各类主体提供平等竞争机会。

3.2提高基层科技服务水平

(1)启动基层科技示范工程,引导科技资源下移。以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经济发展中关键、紧迫的科技问题,选择一些适合基层实施的星火富民项目,上下联动、基层科技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以明显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典型示范,市、县科技部门工作要向下延伸,向基层倾斜,提高对基层科技工作的覆盖面,将星火富民摆在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的中心位置,长期坚持不动摇,真正把科技的恩惠撒向农村、

(2)以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现阶段建立信息网络,促进农村信息化,提高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在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已有信息量不足,迫切需要搭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长治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数据库,形成链接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农村技术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以及种养大户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向社会农村科技政策、实用技术、科技成果及市场信息。

(3)加强科技培训与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加快、星火、职业技术学校和农技校等各类技术培训机构的整合,同时把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中人力、财力以提高培训质量。

建设科技论文:关于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论文关健字: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兴农

论文摘要:“十五”期间,江苏省高度重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系统总结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具体探讨如何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好”气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科技支撑。“十五”以来,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我省实际,重点围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创新自身特点,按照功能专业化、服务网络化、运作社会化的原则,大力实施星火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工程等系列工程,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全省现已建立了各类部级专业技术协会、星火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星火专家大院、区域成果转化中心、信息化基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犯个,部级星火科技培训学校42所,县级以上农业科技信息网站70个,培育省级以上星火龙头企业76家,初步搭建起了一个覆盖全省、较为完善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1.1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推进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工程

星火科技专家大院作为农村科技推广的新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与“只农”的对接难题。“十五”以来,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根据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组织有关涉农科教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对于科技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最佳的培训方式不是“讲给农民听”,而是“做给农民看”,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是农民最欢迎、效果最实在的农村科技推广的新模式。这样做,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像、用得上。常熟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组织实施专家大院计划.着力搭建农业科技研究、示范、推广、培训和产业开发的平台.构建了“专家+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水产专家大院等5个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示范带动园区内农户1507户。

1.2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为载体.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培育工程

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基地生产和经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致富的重要载体。“十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以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服务。依法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通过转化一个新成果发展一个企业,通过一个新企业带动一方农民,使科技通过企业这一“桥梁”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部级星火龙头企业4家,省级星火龙头企业72家,建成江苏省桑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0多个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解决了100多项影响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为推动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3以农村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培育工程

培育行业专业技术经济协会,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和专业化需要,提高农业和农村产业服务水平,增强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重要手段。“十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重点支柱产业的培育、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积极组织农村种养殖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大力实施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培育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专业行业技术协会40余家,引导农民走向国内外市场,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如:江苏东台蚕农合作社,是合作制(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利益联接的成功典型。它们以技术、资金、桑园等要素为纽带,以合作社方式组织蚕农对接龙头企业,按照“桑园人股、合同销售、二次分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形成茧丝绸一条龙生产、贸工农一体化管理,带动了近4.8万户蚕农增收,占当地养蚕户的95%。

1.4以科技部将江苏列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第二批试点区域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建设工程

加快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依托国家重点星火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项目的实施,现已启动建设了分布式、虚拟集成的江苏省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主网站,重点建设了省、市、县三级14个示范子网,并建立了”中国杨树科技信息网”等18个专业技术网站,初步搭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全省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同时,结合农村发展实际,以农业科技110等形式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如宝应“农业科技110”示范点已接到线上咨询5467次,咨询解答4946次;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63次,组织下乡指导1840次,累计印发资料44233份。

1.5以国家星火科技培训学校为载体,大力实施星火科技培训工程

星火科技培训是星火计划三大任务之一,也是科技兴“三农”的重要举措。“十五”以来,启动建设了连云港电大东

海分校等42所部级星火科技培训学校,大力实施星火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围绕我省具有资源特色优势的意杨、地道中药材等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集成科教单位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借助先进的宽带网络信息技术,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牵头单位,组织常熟市等巧个县(市)共同实施“江苏百万农民技能培训”工程。据统计,全省各级星火学校和星火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万期,培训人员近200万人次,培训了一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科技骨干、星火企业家和农村科技管理人员,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1.6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为重点,大力实施传统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造工程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我省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它是计划体制下的产物,长期以来从事指令性和计划性推广服务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已逐渐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普遍运转较为困难,为此,近年来,我们重点加强了全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步建成了一个多元化的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共农业服务的组织机构比重呈逐步缩小的趋势,但职能却呈加强的趋势。在这种改革中涌现了多种独特的新模式,如傈水模式,把乡站的政府监督合理职能上放到县局,乡站是县农业部门的派出机构;泰兴模式,农技人员全面实行“三三制”;姜堰模式,强调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政府行政管理监督职能和公益性服务的作为事业单位。

2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的主要经验

2.1政府扶持

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加上农业和农村的弱势地位及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的现实,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此,我们从计划、税收、人才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首先省科技厅在科技计划体系中设立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计划。其次在税收政策方面,对于民营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享受民营科技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还强化了对科技人才从事科技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园区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全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2.2市场引导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依照市场经济方式运作,才能生存,才有生命力。为此,我省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领办、创办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着力推进各类政府所属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改革,加快各级农技推广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中心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决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市场环境建设,并将部分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市场职能转移到农村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健全其运转机制,逐步建成了“民有、民营、民管、民享”的市场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3合理布局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合理布局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也是集成推动地方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此,我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重点围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创新自身特点,按照功能专业化、服务网络化、运作社会化的原则,大力推进”七个一”的建设,即围绕每个产业都要建设一个专业技术协会、一个信息网站、一个专家库、一个专利库、一个技术库、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和一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合理化布局,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科技服务。

2.4人才支撑

农村科技服务业是一项智力产业,科技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省以提高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加快现代科技向农村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和转移为目的,大力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业科技咨询专家队伍建设。在全省范围选择宝应等十个县(市)做重点示范,组建了一批农村经纪人队伍,主要负责当地资源、产品、企业信息、农户需求等信息采集,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组织农产品的供求及交易。

3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虽然,过去的一段时间我省在农村科技服务建设体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只个方面:一是农村科技服务机构走向市场的能力还不强;二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人力度还不够;三是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和服务手段还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为此,下一步我们将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抓紧制定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实施细则,为全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证。对于从事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的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技术交易合同经登记后,免征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费和教育附加费。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农村各行业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于农业生产需要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是拓宽投资渠道,探索形成多元化投人机制,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证。(l)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经费的支持;(2)在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计划中每年确保不低于50%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3)县(市)将农业科技服务经费列人地方本级科技经费的财政预算,确保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同时,鼓励企业等其他相关社会资金参与全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出资、社会融资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人机制。

三是继续培育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农村科技创新服务的市场化主体。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基地和农民,是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对已认定的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培植力度,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作用,探索形成以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整体效果和水平;努力培育涉农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村特色优势产业上的转化应用能力,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四是进一步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业科技咨询专家队伍,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提供人才保证。以提高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加快现代科技向农村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和转移为目的,以支撑和服务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组建一批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业科技咨询专家队伍.负责当地资源、产品、企业信息、农户需求等信息采集,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组织农产品的供求及交易.同时,加大星火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科技论文:淮安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摘 要】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淮安企业科技人才队伍总体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淮安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企业;科技人才;现状;分析研究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相继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淮安市“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我市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期,笔者围绕淮安企业科技人才队伍总体状况,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了一番调查:

1、现状调查

为摸清我市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状况,我们对全市9个县区和市直8大行业科技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研,采取发放调查表和实地调查典型企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截止到2011年底,从总量上看,全市企业在岗技术工人约250500 人,其中科技人才10600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4.2%。从等级结构上看,在全市企业科技人才10600人中,高级技师5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0.5%;技师2800人,占26.4%;高级工775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73.1%。从行业结构上看,在全市企业科技人才10600人中,机械加工行业人员约380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35.8%;化工医药行业人员约 250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23.6%;纺织行业人员约290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27.4%;冶金行业人员约40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3.8%;烟草行业人员约18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1.7%;其它行业约82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7.8%。从学历层次上看,在全市科技人才10600人中,现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30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12.3%;中专(含高中、职高)学历的460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43.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470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44.3%。从年龄结构上看,在全市企业科技人才10600人中,35岁及以下的92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8.8%;36至45岁的260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24.5%;46至60岁的7080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66.7%。从职业资格发证情况看,90年代以来全市累计已有207893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初级工97961人,中级工98144人,高级工8309人,技师以上3479人。应该说,我市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专业基本齐全、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市企业科技人员队伍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层次较低、配置不十分合理等问题。

2、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人才专业分布失衡,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系列,而工程、农业专业少且成下降趋势,工程技术人才的数量居全省倒数之列。从事科研实验的科技人员少,与苏南城市如无锡相距甚远,与苏北相邻城市如扬州相比,也有明显差距。当前,公有制单位拥有的人才数量逐年减少,而非公有制企业获得的人才资源逐年猛增,但就其增长幅度而言,我市也远远落后于省内其它城市,说明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不快,这也是目前我市经济落后的重要因素。这种趋势提醒我们,不断壮大的非公有制企业的科技人员队伍将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将是今后的一项工作重点。

虽然近五年我市中高层次人才的总量逐年增长,但重点工业企业引进人才的数量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流失的数量有所加大,说明我市工业企业对人才缺乏吸引力。虽然目前工业企业的引进量大于流出量,但高、尖、精人才引不到,紧缺人才引不来,引进的大学生尚需在实践中磨练,而流失的却是挑大梁的技术骨干。收入待遇低,是导致我市现有人才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和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在阻碍科技人员作用发挥的因素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已明显减少,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岗位设置不合理、纠缠于各种人际关系等因素仍是阻碍科技人员集中精力干事业的主要干扰。另外,工作条件差和不受重用两个因素也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3、剖析思考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和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虽然口号喊了多少年,但在现实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并没有被完全接受,很多企业的科技人员普遍反映,在待遇、地位、在社会上受尊重的程度等方面,企业科技人员

都远比不上行政管理干部。许多单位的领导对科技人员的关心不够,甚至把给科技人员应有的待遇和条件当作是领导的恩赐。应该说,我市一些企业单位在用人氛围、用人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不良状况。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部分领导对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把人才仅作为摆设和炫耀资本,把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薪酬福利等支出当作纯成本,不考虑边际产出,忽视必要的投入。二是社会上“官本位”的思想和风气严重。许多单位里所谓重视科技人员,提高科技人员待遇,就是给科技人员做官,只有做了官,才能拿到较高的工资,才可以支配更多的资源,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三是不善于用事业吸引和凝聚人才,不能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使科技人员看不到自己在专业、事业上有什么发展前景,从而挥泪而走。

(2)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市对中高层次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的步伐缓慢,继续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手段较落后,人才再培养、继续教育工作覆盖面还不大,培养与使用有脱离现象,影响了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我市企业科技人员面临着信息闭塞和知识更新滞后的问题,科技人员普遍反映,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补充知识的机会,缺乏图书和信息情报资源,继续学习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培训的机会很少。中高层次科技人员中参加全国性学会的占17%,参加省级学会的占34%,参加市级学会的占46%。笼统计算,中高层科技人员参加各级学会总的比例不超过60%,平均每年只有约一半参加过一次市内、外学术会议和活动。中级以下科技人员当然会更低。如果科技人员长时间不接触新的知识和学术前沿的信息和动态,很难想象他以后能否还是“人才”,还能否胜任岗位需要。

究其原因,一是单位不重视,除卫生等少数系统继续教育工作比较正常外,多数单位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往往越是生产技术骨干,就越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知识更新和工作繁忙形成矛盾。二是有关部门在帮助科技人员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方面的办法不多,服务不够,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从投入上看,政府、企事业单位出资的少,个人负担的多,造成科技人员主动进行知识更新的动力不足。三是我市学术团体的作用未能发挥作用。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凡是学会组织健全、活动能力强、政府赋予相应培训职能的,该学科的学术氛围就浓厚,学术成果就多,凝聚力就强。如我市医学等学会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而我市还有不少学会组织形同虚设,活动少,功能萎缩。又由于政策扶持与职能转移的力度不够,这是造成我市学术氛围不浓厚,信息获取、学术交流的渠道不畅通的重要原因。

(3)重引进、轻使用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吸引人才、引进人才”是当前的热点工作。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各个单位也纷纷倾力而为。然而这里面有点和面,度和量以及种种需要平衡与协调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引而进之。为完成市里下达的指标,有些单位为引进而引进,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实际需求情况。在人才引进环节中缺乏综合素质测评和专业能力测评,也不经必要的考核和试用期便委以重任,享受较高待遇。而一些勤勤恳恳工作了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却享受不到这些待遇,由此引发出新的矛盾。这种现象不仅不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还会加速现有人才的流失。对引进的人才不能很好地使用,有的单位对现有科技人员在事业上的想法、需求不闻不问,对科技人员搞创新、搞科研口头支持,而不愿投入,一心只想着引进外来人才,殊不知,人才是培养、使用出来的,不给他实践的机会,研发的条件,只能把“贤”士变成“闲”士。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才引进与管理体制还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在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在待遇、任用等方面如何协调、统一的政策制定方面尚有待完善。二是部分单位的领导在对上级政策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在引进人才时,只考虑数量而不考虑实际需求情况,不考虑引进的人才是不是单位所急需的。另外,在引进人才时只看学历不注重团队精神,以致有的人才被引进后,持才傲物,私心太重,无法与他人共事,不要说团结合作,就是正常相处都很难。这样一来,反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4)待遇低,后顾之忧未得到切实解决。收入待

低是我市科技人员普遍反映的问题,特别是困难企业科技人员,不仅收入低,而且在医疗保障、家庭负担方面也有很重的后顾之忧。部分企业工资低,人均月缴纳公积金较低,一些企业甚至无力替职工缴纳公积金,使得不少新到企业工作的大学生贷不到购房款,加上收入低的因素,更加剧了企业的人才流失。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分配制度缺乏新的突破,没有真正尝试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方式。不少单位科技人员的收入低于管理人员,住房分配多数以行政职务优先,没有体现“一流人才,一流报酬”。二是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心理落差。收入和待遇低这个问题要从两个层面上去看,表面上是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工资水平低,而另一方面,使人们感到满足的物质的量只能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满意不满意是对比出来的。我市通过近年来的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个体单位中脑体倒挂的现象基本消除,但行业性,结构性的差距却在进一步加大。三是部分企业领导受效益因素制约,对政府在职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规定落实不到位。这里面主要是具体单位的政策倾向问题,但也有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重视和加强的一面。

(5)保障措施、政策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执行难。我市有关优待科技人员的政策文件已出台了不少,如《淮安市关于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淮安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但我市不少单位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对文件内容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市里出台了这几个文件。《淮安市关于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有关人才来淮后在子女上学、对象工作方面应该给予的方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与相关部门屡次交涉中硬是长期得不到解决。

究其原因,主要是有关部门在对政策文件的宣传、执行、监督等工作环节有所缺失,特别是对一些市里已有硬性规定的如医疗、养老保险、退休金、住房公积金等政策的执行不能强制落实。工作仍然存在着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

近几年来,淮安发展的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从淮安区域经济特征来看,除了盐化工产业外,其他的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因此,加强企业科技人才建设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