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研究

都市文化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Urban Cultural Studies

杂志简介:《都市文化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城市史、城市与社会、艺术中的都市文化、光启评论

主管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 E-研究院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3
总发文量:512
总被引量:232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0.5
平均引文率:8.8364
  • 古希腊城市研究的生态与区域视角——论刘易斯·芒福德的古希腊城市史观

    作者:李月 刊期:2016年第02期

    刘易斯·芒福德关于古希腊城市的研究视角时至今日仍然独特、前沿,基于他的生态与区域视角,并结合历史学、考古学丰硕成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古希腊城市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应看到,刘易斯·芒福德研究古希腊城市的生态与区域视角统一于他的区域城市理论之中,基于这一理论对古希腊城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城市与自然、乡村和谐共处的...

  • 古代晚期神庙的命运

    作者:焦汉丰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教会作家的笔下,古代晚期的神庙大都被夷为平地或改为教堂,但是丰富的考古证据揭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局面,当时的情况远没如此戏剧性,在很多情况下神庙的变化更多的是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而非传统上所认为的宗教压迫,而神庙的命运在地区上有较大的差异,新教堂对神庙的利用则反映了古代晚期持续和转变的双重特征。

  • 19世纪德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影响

    作者:徐继承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19世纪30年代以来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与随之兴起的工业化的影响下,德国城市的经济职能也开始朝着商业化、专业化与开放化的趋势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初步形成了以柏林为核心,分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两级伸展到全国的城市体系。德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不仅促进了德国城市体系初步形成,也推动了近代德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城市骚乱

    作者:蔡萌 刊期:2016年第02期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既是美国工业化起步的重要阶段,也是城市暴力和骚乱横行的时期。类型多样的骚乱活动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一时期美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失序'现象:社会矛盾的急剧复杂化和尖锐化导致各群体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和不安全感;然而,与此同时激进主义意识形态的泛滥却加剧了'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阻碍了政府的作为,造成了制度和...

  • 维·佩列文的虚空观念与跨国主义写作

    作者:田洪敏 刊期:2016年第02期

    当代俄罗斯作家维·佩列文的虚空观念与中国禅宗意识相呼应,他否定了现实主义想象而代之以中国哲学思考。立足于中国禅宗观念,佩列文建构俄罗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虚空意识,这一点迥异于中国时间美学观念,是对于俄罗斯时间与空间概念的界定,其作品中的中国书写是对于全球化时代跨国主义的反抗,是对于当代俄罗斯文学进程空间与方向的思索。

  • 建筑与时空——蒂利希建筑思想述要

    作者:成瓅 刊期:2016年第02期

    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与新教神学家。但他对包括建筑在内的造型艺术却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在研读他就建筑问题所写的系列论文的基础之上,对他关于建筑与人的生存之关系的论述、空间与时间之关系的论述、现代建筑及现代教堂建筑之特征、功能、建造原则的论述,作了简扼的介绍与评议。

  • 宋元以来镇江城内坊厢变迁初探

    作者:胡晶晶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本文运用城市历史形态学方法,汇集历代地籍图志等文献资料,考证并复原元明清时期镇江城内坊厢的分布,并大致厘清宋元以来城内坊厢的性质与职能演变。宋元以来,镇江城内实体坊区与坊额建筑一直并存。宋时坊区是城内户籍编排、征发科差的基本管理单元,至明清时政治职能逐渐弱化;坊额宋时已存,至明时数量大增,主要承担的是识道里、视观瞻的非官方职...

  • 明代苏州文人袁袠对复古派的接受与新变

    作者:赵毅 刊期:2016年第02期

    明代苏州籍文人袁袠对李梦阳的文学复古思想多有接受,于前后七子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所倡导的辨体、正变源流等主张,与后来之胡应麟、许学夷等人一脉相承。而其所提倡的'多识'、'博学'、'适己'文学观,则根源于吴中地区的文化传统。实际上融合了吴中与中原两种不同的文学思想,是嫁接南北文风的一座桥梁,为复古阵营注入一股新风。

  • 近代以来日本所绘南京城市地图通考

    作者:钟翀 刊期:2016年第02期

    日本是与我国近代制图业交流最多的国家,但学界普遍存在对日绘近代中国地图测制的种种臆度,有时甚至蒙上神秘色彩,这样的观念客观上影响了对此类地图资料的准确利用。本文以南京城市地图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近代以来日绘南京城市地图的全面收集与系统梳理,推断此类日绘地图大多可以追溯其创作底本,而这些底本,初期来源于同时代当地最为流行的本邦...

  •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作者:李军峰 刊期:2016年第02期

    郭嵩焘的域外游记以大量篇幅记述了西方国家的方方面面,其中对欧洲城市书写最有特色,涉及到人文景观、地标建筑、文化设施、市民生活等,展现出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后欧洲城市的生活图景。以城市学的视角在跨文化的视野下去观照郭嵩焘的游记,对于了解西方城市文化的风貌和晚清知识分子心态的转变,无疑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难民与都市:上海白俄难民危机的兴起与处置(1922—1932)

    作者:蒋杰 刊期:2016年第02期

    作为自然灾害或军事冲突的直接后果之一,难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顽疾。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所引发的中东难民危机现在正困扰着西欧各国,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难题。随着1917年俄国革命的爆发,很多白俄难民被迫离开祖国来到上海寻求避难,由此引发了一场难民危机。围绕着白俄难民为何来到上海、难民的数量、...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景德镇瓷业国有化运动中的传统红店业——以红店艺人“王锡良”等“八友传人”为视点

    作者:任华东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章以王锡良等'八友传人'为视点梳理并探析了20世纪50年代瓷业国有化运动对景德镇传统红店业的改造,指出这一改造促成了传统红店业从'私营作坊'到'国营企事业单位'等三个方面的转型,这些转型在'产权属性'、'人事安排'、'艺术创作与传承'等方面彻底改变了景德镇红店业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传统生态格局',成功实现了瓷业国有化和对...

  • “”时期标语口号的图像化——以宣传画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姚霏 刊期:2016年第02期

    ''时期,标语口号进入日常生活,大致经历了权威信息源公布、基层媒介转载和改编、集会演示、图像化、日常生活物品承栽等过程。其中,图像化是重要的中间环节。本文以宣传画为文本,借助'多模态话语'理论对视觉语言的分析框架,揭示''时期标语口号图像化的过程。同时得出,''时期标语口号的图像化受到''之前国内外政治生活、语言环境、宣传经验、艺术...

  • 近代城市的文化精神溯源

    作者:刘旭光 刊期:2016年第02期

    城市作为一个社会历史存在,有其内在的价值理想作为基石,这种价值理想作为城市的'精神',是理解城市文化的钥匙,也是建设城市文化的原则。近代城市的文化精神至少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自由精神、法的精神、商业精神、世俗精神以及宗教精神和集体主叉。本文是对城市的这些精神内涵的概括与溯源。

  • 索尔·阿林斯基社区组织模式中的社区传统观念

    作者:黎云意 刊期:2016年第02期

    长久以来,索尔·阿林斯基被单纯地看成一位社区组织者,对其组织模式的遗产分析还有待深入挖掘。城市群体间的差异性使阿林斯基的组织模式尤为重视社区传统,被其作为组建多民族聚居社区组织的前提,这一概念随后也进入社区行动计划的规划理念中,即强调在社区改造进程中,应当关注地区与群体特征,鼓励城市居住者尽可能地参与城市决策与建设的进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