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研究

都市文化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Urban Cultural Studies

杂志简介:《都市文化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城市史、城市与社会、艺术中的都市文化、光启评论

主管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 E-研究院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3
总发文量:512
总被引量:232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0.5
平均引文率:8.8364
  • 天津都市文学生态论纲(1919—1930)

    作者:张元卿 刊期:2013年第02期

    以往的现代天津文学史研究较为重视1930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研究,但此前的研究相对薄弱;而1919年至1930年这个时段恰是天津文学从古代走向现代的重要时期,然而一直未能有清晰的描述。笔者重新考察这段历史后发现:1919年前,天津的文学生态基本是传统诗文和通俗小说并峙的局面;"五四"运动后,由于新文学的崛起,使得这种生态发生了变化,显示了新文...

  • 异托邦视域下的天津老教堂

    作者:潘道正; 李进超 刊期:2013年第02期

    天津老教堂是一些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宗教建筑,当初主要是以异托邦的空间形态被强行植入半殖民地的天津,一度引发了流血冲突。如今随着天津作为现代化都市的崛起,老教堂完全失去了空间的优势。空间关系根本性逆转改变了主体的感知,"异"被同质化。老教堂成了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是游客对天津乌托邦想象不可或缺的元素。

  • 政治与美感:天津小洋楼的语境接合及其意义

    作者:田淑晶 刊期:2013年第02期

    被誉为天津城市名片的小洋楼是一类颇值得关注的城市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城市史中,小洋楼基于自身的历史、文化被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意图接合到各种语境。语境限定意义,意义在语境中滋生。新的接合/表达行为没有消除旧有的接合/表达,只是造成原有接合/表达意义的退居。或隐在、或显在的语境聚合在小洋楼当中,小洋楼成为意义生产、意义冲突的潜在...

  • “方志”书写与文学天津——刘云若与《小扬州志》

    作者:闫立飞 刊期:2013年第02期

    作为以天津城市为叙述对象的长篇小说,刘云若的《小扬州志》首次以文学形式描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的民俗风貌与空间构形,不仅建立了文学的"方志"书写方式,而且沟通了文学与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学成为城市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方志"书写,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性格面貌、行为特性,以及城市的空间构形与区域分布,不仅构成小说文...

  • 城市化进程中慈善实践的困境与出路:社会工作的视角

    作者:张宇莲 刊期:2013年第02期

    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慈善实践进入新一轮发展高潮,在理念、方法、价值等诸多方面均面临创新和转型。西方慈善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是历经转型,产生了专职助人的社会工作,从而在给予"施方"自由、保护"受方"权利、提高慈善效率、动员民众参与、推动社会福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期持续进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基于社会工作视角的慈善实践是当前中国...

  • 城市包容性社会的社会工作机制

    作者:张昱; 张粉霞 刊期:2013年第02期

    包容性增长并不简单地就是经济增长的包容性问题,而是社会发展的包容性问题,在城市则表现为城市社会的包容性问题,因而,包容性增长实质上是包容性社会的建设问题。包容性社会建设的核心是社会的包容性,就此而言,社会工作是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性制度。

  • 都市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初探——基于上海H区的调查

    作者:彭善民; 许骥 刊期:2013年第02期

    根据上海H区来沪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状况的实地调研数据,在对影响家政人员培训意愿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PSS16.0中频数统计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Pearson检验进一步剖析了四大潜在影响因素与核心变量培训意愿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来沪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因素按关联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情感因素、认...

  • 女性及其城市底层的欲望表达——浅析哈罗德·品特剧作《回家》

    作者:萧萍 刊期:2013年第02期

    《回家》是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以"品特式"的手法描绘了住在伦敦北工业区的麦克斯一家的生存状态与欲望。本文通过对《回家》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城市边缘底层社会人们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在一种逼近日常真实和荒诞的秩序人伦中,揭示出城市底层女性的身份宿命,以及她们的成长轨迹和欲望表达方式。

  • 试论都市佛教兴起的历史背景

    作者:李尚全 刊期:2013年第02期

    都市佛教是最近十来年出现的新名词,本文作者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考察,认为都市佛教是现代佛教的信仰方式,并从现代性的视角,透视了都市佛教兴起的历史背景:一是鸦片战争以后,在通商口岸,天主教势力蛮横,不断制造教案,引起中国人的极大反感。二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僧管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失去运转机制。三是在通商口岸和租借地里形成的现代都市经济(市...

  • “众神的盛宴”——反思希腊化城市节日之意义和功能

    作者:郑秀艳 刊期:2013年第02期

    自希腊化时期以来,节日数目剧增,逐步渗透到希腊化城市的方方面面,并与之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对这一时期的人们来说,希腊化城市节日不仅仅是"众神的盛宴",也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实践。它们不仅促进了君主制的发展,也充当了城市间交流的纽带。这些节日是罗马所传承的希腊化世界的基础,也是罗马帝国的基础。

  • 死亡之城?——对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罗马城形象的再认识

    作者:鲍红信 刊期:2013年第02期

    《城市发展史》笔下的罗马城是古典城市糟糕形象的代表。但若从城市管理审视,则发现面对这个古代世界的大都市,罗马人不仅有管理意识,而且能够建立法规,设立管理机构,取得了成效,甚至在上层人士眼中罗马城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事实上,芒福德所指的是帝国时期罗马城在物质上过度扩张造成文化的衰败,城市终因丧失了精神本质走向死亡的。这说明对于罗...

  • 上海都市文化建构中的性别视角与观察

    作者:朱易安 刊期:2013年第02期

    都市文化中的性别因素,应当在都市文化研究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不仅涉及到都市文化中两性和谐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涉及到城市性格和品格的形成。都市性别文化的建构,至少要有三个层面:首先是女性文化;其次是主流文化对女性文化的认知和角度;再者是两性文化之间的关系。都市文化的大众化、生活化倾向是女性发展的新空间,这些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

  • 愈禁愈演:清末上海禁戏与地方社会控制

    作者:金坡 刊期:2013年第02期

    近代以来上海戏曲日渐繁荣,在戏曲不断走向繁盛的同时各种淫戏日益滋生。晚清上海地方政府在对戏曲的社会控制与禁绝淫戏等方面采取了"软"与"硬"两方面的管控措施。软控制即"改",也就是劝淫改善,具体指政府利用士绅、舆论等社会力量进行道德伦理方面的规劝;硬控制即"禁",也就是禁演淫戏,具体指政府利用颁布禁令、行政处罚等强制力量对淫戏的风行...

  • 20世纪20年代前后商务与中华的出版竞争评议——以中华书局“民六危机”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洪九来 刊期:2013年第02期

    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中国现代出版产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激烈的竞争活动是推动产业整体前行的一个内在动力源泉,这在当时出版界的冠、亚军——商务与中华——的产业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1917年中华书局"民六危机"是考察两者竞争关系的一个绝好视角。此次危机源于中华与商务的过度竞争,在危机处理中双方又进行了复杂的合并谈判,但最后无果而终...

  • 1843—1927:上海早期纪录片与上海社会

    作者:董天艺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利用早期上海纪录片的影像资料与早期电影杂志、报刊,梳理上海早期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纪录片与上海发展、变迁之关系。上海纪录片的发展与上海城市、上海电影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具有双向互动作用;而其本身则具有强烈的写实主义色彩与现实关怀精神,反映了当时历史时段内上海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活。同时为上海史研究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