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杂志简介:《地球科学进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91/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与评述、研究论文、生态学研究、IODP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国际刊号:1001-8166
国内刊号:62-1091/P
全年订价:¥ 1056.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4
复合影响因子:1.54
总发文量:1658
总被引量:48256
H指数:96
引用半衰期:4.7639
立即指数:0.1193
期刊他引率:0.9347
平均引文率:30.4716
  •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宋长青; 冷疏影 刊期:2005年第06期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面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科学问题,地理学家根据学科特点和领域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目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

  •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者:冷疏影; 宋长青 刊期:2005年第06期

    近十几年来,地球表层过程研究在地球系统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强调将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对环境变化对科学提出的挑战.而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恰恰是地理过程的具体表现.从与陆地表层地理过程相关的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的研究主题看,陆地表层地理过程的研究重点和核心已经从自然向自然与人文结合方向发展,从无机向无机与有...

  • 利用回归模型模拟卫星跟踪海洋漂流浮标轨迹

    作者:苏京志; 王东晓; 陈举; 杜岩; 谢强 刊期:2005年第06期

    分析浮标漂流速度和表层地转流、风海流结果表明:浮标漂流速度和表层地转流具有良好相关性.针对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运动的准地转性,建立了以海表地转流为主要回归自变量的几种回归模型,用以模拟浮标漂流轨迹,以期对浮标运动特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南海中伴随涡旋运动的2个浮标模拟试验显示,诸多模型中以海表地转流、风海流及背景流为自变量的回归模...

  • 晚中新世植被变更与光合作用演化

    作者:贺娟; 汪品先 刊期:2005年第06期

    光合作用酶Rubisco出现于太古代,对于以后地质时期里大气的CO2降低并不适应.晚中新世大幅度扩展的C4植物,就是光合作用演化的一种途径,适应于CO2浓度较低的大气,也适应于温暖而季节性干旱的季风气候.C4与C3植物碳同位素的重大差异,又为利用古土壤和哺乳类牙齿珐琅质的δ13C分辨C3、C4植物在植被中的比例提供了条件.自从发现巴基斯坦晚中新世古土...

  • 我国沙尘的来源、移动路径及对东部海域的影响

    作者:张凯; 高会旺; 张仁健; 朱燕君; 王跃思 刊期:2005年第06期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micaps天气资料,通过对2000-2002年发生的42次沙尘天气个例的分析,重点研究了沙尘的源地、移动路径、入海地点及对不同海域的影响概率.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的沙尘天气有70%起源于蒙古国,在经过境内沙漠地区时得以加强.沙尘粒子的移动和入海途径主要有3条:一是从内蒙古东部入侵的沙尘天气经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后进入渤海和黄...

  • 无定河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分析

    作者:杨新; 延军平; 刘宝元 刊期:2005年第06期

    分析无定河年径流量1956-2000年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敏感程度,以径流突变前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径流量的实测值与模型输出值,其差值即人为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无定河年径流总量显著减少,径流量演变以1971年为突变点分为前后2个阶段;人为因素驱动力占总驱动力的份量显著上升,1997年达到最大值,为56.9%.可以认为在全球变化的气...

  • 利用T/P海面高度数据校验验潮站地面升降的初步研究

    作者:崔树红; 谢志仁; 钟鹤翔; 信忠保 刊期:2005年第06期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1993-2001年的海面测高资料提取了上海和江苏临近海域这9年间的绝对海面变化信息,并与该区域6个验潮站的同时段潮位记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T/P海面高度数据提取的月均海面变化曲线与同海区验潮站测得的同期海面变化过程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但是根据潮位序列得出的9年平均海面上升速率值均大于根...

  • 近50年来黄河流域400mm等雨量线空间变化研究

    作者:王浩; 严登华; 秦大庸; 王建华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以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 026个雨量(水文)站1956-2000年逐日降水过程资料为基础,以GIS技术为关键数据处理平台,建立等值线加权平均位置的定量化表征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黄河流域近50年来400 mm等雨量线的空间位移特征进行了系统揭示.1956-2000年间,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54.62 mm;400 mm等雨量线加权平均位置坐标为(105°0′4″E,36°...

  • 蒙甘青地区早白垩世原型盆地特征及其对烃源岩分布的控制

    作者:陈启林; 周洪瑞; 李相博 刊期:2005年第06期

    岩相古地理图可以大体反映盆地形成时的盆山格局和原始沉积特征.蒙甘青地区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沉积盆地群.由于早白垩世研究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这些盆地群构造性质多为拉张断陷盆地,普遍接受了下白垩统湖相-河流相沉积.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条件有利于油气的形成,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北祁...

  • 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述评

    作者:王红梅; 谢树成; 赖旭龙; 黄俊华; 杨娇艳 刊期:2005年第06期

    微生物在诸如海洋、湖泊、土壤、冰川、洞穴等许多生态系统的地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对一些单个生态系统的地质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微生物类脂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的关系等已部分地进行了总结.从分子水平上总结了地质微生物研究进展,着重从核酸(16S rRNA、DNA)和类脂物(磷脂酸、藿醇)两大方面评述了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剖析了...

  • 用^137Cs计年法确定湖泊沉积物沉积速率研究进展

    作者:张燕; 潘少明; 彭补拙 刊期:2005年第06期

    137Cs计年法利用137Cs固有的理化和沉降特性,在湖泊沉积物的137Cs垂直分布与大气137Cs沉降间确立对应关系,找出有异常137Cs含量的沉积层作为时标,但需注意137Cs从水体表面至湖底的时间和粘粒含量对各层137Cs含量的影响,并用其它方法校验时标的可靠性.再求取不同时标层间的年均沉积厚度,或因克服了压实效应而更能反映真实沉积速率的年均沉积通量,...

  • 我国煤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作者:袁朱 刊期:2005年第06期

    我国共有煤炭型城市63座,其中典型的煤炭城市31座,一半以上分布于东北三省和山西省.煤炭型城市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经济结构单一,煤炭企业普遍亏损,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城市布局分散、功能弱化.实现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思路:①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深度加工;②积极探索...

  • 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

    作者:孟磊; 丁维新; 蔡祖聪; 钦绳武 刊期:2005年第06期

    利用1989年在河南省封丘县潮土上建立的用于研究有机肥(用小麦秸秆和饼肥沤制)和化学肥料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生产力影响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在玉米-小麦轮作期内对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试验包括化肥氮磷钾(NKP)、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有机肥(OM)、一半化学氮肥和一半有机氮(1/2OM)以及不施肥(CK)7个处理.试验结果表...

  • 微晶丘成因新认识

    作者:章雨旭; 吕洪波; 张绮玲; 乔秀夫 刊期:2005年第06期

    微晶丘主要由灰泥组成,仅见少量生物碎屑,其成因尚无圆满解释.借鉴现代海底勘查成果,依据北京西山微晶丘、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腮林忽洞微晶丘的特征,认为微晶丘是海底热水(伴CO2)的化学作用产物:现代海底勘查发现的微晶丘是形成于洋中脊、热点或弧后盆地;北京西山等地的纯灰岩微晶丘是形成于大陆内部;而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一个大型微晶丘,形...

  • 中国湿地退化、保护与恢复——香山科学会议第241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赵生才 刊期:2005年第06期

    湿地是地球表层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过渡性景观,是地球表层系统最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又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文化、科学和生活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