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杂志简介:《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180/T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电力视角下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专辑、学术研究、研制与开发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0-1026
国内刊号:32-1180/TP
全年订价:¥ 1300.00
创刊时间:1977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3-6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84
复合影响因子:3.65
总发文量:6774
总被引量:188107
H指数:135
引用半衰期:3.3584
立即指数:0.2387
期刊他引率:0.6604
平均引文率:10.9135
  • 特约主编寄语

    作者:艾芊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未来能源行业将发展成为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能源体系,由此会带来能源发展方式和产业模式的创新与转变,包括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综合能源服务等运营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增强能源供需互动能力,构建多种能源的生产、输送、使用和存储协调发展与集成互补的智慧能源体系。

  •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及挑战

    作者:艾芊; 郝然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有效能源的获取、转换、控制和利用是现代人类文明的核心,能源互联网作为能源系统的新一步革新,将分布式能量转化、存储装置和各类型负荷构成的冷、热、电、气等能源节点连接起来,以实现多种能量双向互补与集成优化。文中选取能源互联网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方面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近年来能源互补集成的研究现状。然后,以多能流混...

  • 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多能源系统:述评与展望

    作者:杨经纬; 张宁; ; 康重庆 刊期:2018年第04期

    打破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相互分立的格局,实现多能源系统的集成与协同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分析了多能源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基本建模、运行优化、系统规划等多个角度评述了现有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思考。然后,将现有研究分为"以电—热耦合为主的区域多能源系统"和"以电—气耦合为主的跨区多能源系统"两个...

  • 燃气三联供—热泵容量优化匹配分析方法

    作者:何桂雄; 黄子硕; 闫华光; 彭震伟; 于航; 杨柯 刊期:2018年第04期

    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中,燃气三联供和热泵在供冷(热)时均可优先选用,确定二者最佳的匹配容量是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解析法确定燃气三联供和热泵最佳匹配容量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各类设备单位装机容量在考察期内净现值的计算式,结合各负荷区间出现的频数统计,得到不同容量匹配方案下燃气三联供和热泵设备的年等效...

  • 独立模式下微网多能存储系统优化配置

    作者:崔明勇; 王楚通; 王玉翠; 卢志刚; 陈辰 刊期:2018年第04期

    针对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能源微网,构建了独立模式下的综合能源微网多能存储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提出了包含储电和储热系统的额定功率、容量的配置方法。其中,储电系统模型计及供暖期与非供暖期蓄电池寿命的估算。模型以经济性作为指标,考虑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耦合相关约束,包括热—电平衡、机组爬坡、储能系统以及自给自足概率等,采...

  • 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多电源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作者:卫志农; 陈妤; 黄文进; 胥峥; 孙国强; 周亦洲 刊期:2018年第04期

    虚拟电厂中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出力及市场电价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其收益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合理配置虚拟电厂中风电、光伏、储能以及常规机组的容量,能够降低系统成本,使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以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条件风险价值作为风险量度的指标,建立了一种基于投资组合理论中计及风险量度的虚拟电厂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

  • 计及可靠性的电—气—热能量枢纽配置与运行优化

    作者:罗艳红; 梁佳丽; 杨东升; 周博文; 胡博; 杨玲 刊期:2018年第04期

    含可再生能源的电—气—热互联多能源系统可实现多能源网络互联与多能源优化利用,有效解决资源匮乏与能源浪费等问题。能量枢纽是多能源耦合的关键,但现有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问题未考虑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此,重点研究多能源系统中计及可靠性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问题。首先,针对风机、变压器、热电联产、燃气锅炉、电储能、热储能等设备组成...

  • 面向多能互补的分布式光伏与气电混合容量规划方法

    作者:马溪原; 郭晓斌; 雷金勇 刊期:2018年第04期

    提出了一种面向多能互补的分布式光伏与气电混合容量多场景规划方法。考虑到光照强度、负荷均具有显著的时序性和季节性,采用光照强度与负荷的季节性日场景削减结果作为规划模型输入的思想。首先,以多场景下的多能互补系统的基础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综合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分布式光伏与气电混合容量多场景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然后,将季...

  • 液态金属电池储能系统在光氢耦合微电网中的优化配置

    作者:梁芷睿; 宋政湘; 王建华; 王贤; 张国钢 刊期:2018年第04期

    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其与氢储能共同构成的综合储能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微电网的需求。首先为该综合储能系统设计了一套以经济性最优为原则的调度方案,使两种储能装置协调配合,共同平抑并网光伏电能的功率波动。其次,仿真计算该调度方案下的液态金属电池配置成本、微电网年利润、电池预期使用寿命、电池容量不足的天数等指标,并利用这4项...

  • 基于扩展IEC 61970 CIM的园区蒸汽供热系统标准化建模

    作者:张少卿; 王彬; 符杨; 郭庆来; 盛同天; 孙宏斌 刊期:2018年第04期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耦合越来越紧密,但不同系统间存在信息孤岛。为了实现多能流能量管理,必须打破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间的信息孤岛。以工业园区蒸汽供热系统为例,在深入研究工业园区蒸汽供热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借鉴了电力系统信息交互标准化的成熟经验,采用公共信息模型(CIM)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扩展了工业园区蒸汽供...

  • 计及回水管网热损失的电热联合系统潮流模型及算法

    作者:刘述欣; 戴赛; 胡林献; 丁强; 王其祥 刊期:2018年第04期

    电力系统、热力系统联合优化运行已成为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及风电消纳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详细分析热网拓扑结构及其水力、热力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计及热网回水管网热损失的热网递推模型。研究了热电机组、电锅炉等耦合元件模型,建立了电热联合系统潮流模型。通过分析热网运行方式,提出了热网潮流的前推回代计算方法。模型可方便处理多分支辐...

  • 具备无闭锁穿越直流故障能力的直流自耦变压器

    作者:李梦柏; 向往; 左文平; 姚良忠; 林卫星; 文劲宇 刊期:2018年第04期

    首先,分析了目前直流自耦变压器技术的特点及其缺陷所在,针对目前直流自耦变压器无法穿越直流故障的问题,分析了直流自耦变压器穿越直流故障的需求,在其基础上结合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特点,设计了具备无闭锁可穿越直流故障的直流自耦变压器子模块数目配比。其次,设计了该变压器的控制策略,保证其在正常工况和故障工况下的稳定运行。最后,...

  • 电力电子变压器自治运行控制策略

    作者:张怀天; 荆龙; 吴学智; 王帅 刊期:2018年第04期

    针对应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根据孤岛模式下配电网的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孤岛模式的自治运行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全局化的多端口传输模型,统一各端口的运行状态,协调各端口的能量交换,充分发挥电力电子变压器各个端口能量互通、相互支撑的优势,实现配电网的自治运行。搭建了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配电网仿真系统,验证了控制...

  • 基于元模型辅助粒子群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最优经济运行

    作者:唐佳; 王丹; 贾宏杰; 张逸; 熊军; 黄仁乐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运行研究是主动配电网实现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主动配电网的最优经济运行模型并以周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来调度。在该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主动配电网中的多种可调资源,例如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调压器、可投切电容器组及可中断负荷。针对所建立的主动配电网最优经济运行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约束处理...

  • 考虑大量EV接入的电—气—热多能耦合系统协同优化调度

    作者:潘振宁; 王克英; 瞿凯平; 余涛; 王德志; 张孝顺 刊期:2018年第04期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在未来多能源网络将深度耦合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电网调度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对多能源系统协同优化的要求,电动汽车的大量推广也给制定更合理的调度策略,支撑多能源系统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上述背景,文中考虑电网潮流、天然气网潮流、能源中心供能和电动汽车出行及充电需求等约束,利用模糊理论处理电动汽车总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