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

电化学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Electrochemistry

杂志简介:《电化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172/06,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研究快讯、研究论文、技术论文、研究简报、动态信息、研究论文与评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厦门大学
国际刊号:1006-3471
国内刊号:35-1172/06
全年订价:¥ 31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化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
复合影响因子:0.52
总发文量:1003
总被引量:4138
H指数:24
引用半衰期:5
期刊他引率:0.9184
平均引文率:15.75
  • STM针尖诱导构筑-置换两步法制备Pt表面纳米结构

    作者:王金刚; 汤儆; 陈招斌; 毛秉伟 刊期:2006年第04期

    STM“Jump—to—contact”针尖诱导表面纳米构筑是目前水溶液中具有最高分辨率的一种表面纳米构筑技术.然而,一些金属因其具有较高的内聚能而难以发生针尖原子向表面的转移,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建立了以sTM构筑一置换两步法获得不能直接利用“Jump-to—contact”原理进行构筑的金属表面纳米团簇阵列,利用STM针尖“Jump-to-contact...

  • 竹节状硅纳米管的制备及锂离子嵌入/脱出性能研究

    作者:刘增涛; 傅焰鹏; 李晨; 杨勇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地合成出一种新的竹节状硅纳米管材料.微电极循环伏安测试表明:锂离子在该硅纳米材料中可能存在两种嵌入位,即实心节部嵌入位和空心管壁嵌入位.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般硅材料所面临的体积效应问题.

  • V(Ⅳ)/V(Ⅴ)电对在石墨毡与导电塑料复合电极上的反应机理

    作者:李晓刚; 黄可龙; 刘素琴; 谭宁; 陈立泉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循环伏安、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V(Ⅳ)/V(Ⅴ)电对在石墨毡复合电极上反应的速控步骤.结果表明,V(Ⅳ)/V(Ⅴ)电对在石墨毡电极上的反应属准可逆过程,且氧化过程包含有后置化学转化步骤;该过程Tafel斜率的实验值为0.124,而理论计算的,以电化学步骤作为控制步骤的Tafel斜率约0.12,两者吻合很好,表明该氧化...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性能研究

    作者:刘静静; 仇卫华; 于凌燕; 赵海雷; 李涛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低热固相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研究该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并比较它在商品LiPF6盐和在实验室合成的LiBOB(LiB(C2O4)2)盐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在LiPF6/EC+DMC+DEC电解液中,该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其于0.5C、1C、1.5C、2C、3C放电倍率的初始比容量依次为167、163、163、157、147mAh/g,电池...

  • LiFePO4的制备、结构与电性能研究

    作者:谢辉; 周震涛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高速球磨.高温固相反应法于不同煅烧温度(400—700℃)下合成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表明,煅烧温度对合成的LiFePO4晶体结构、表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均有很大影响;经600℃煅烧得到的LiFePO4样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以0.1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8.8mAh/g,第15次放电比容量...

  • 铁氰化钆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石彦茂; 杜攀; 吴萍; 周耀明; 蔡称心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电化学循环扫描法于玻碳电极表面沉积并形成铁氰化钆修饰电极(GdHCF/GC),扫描电镜(SEM)显示,有两种大小和外形明显不同的颗粒状GdHCF附着在电极表面.红外光谱表明,GdCHF的C≡N弯曲振动吸收峰出现在2062.5cm^-1处.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在0.2mol/LNaCl溶液中,GdHCF/GC电极出现两对氧化还原峰,扫速为20mV/s时,其氧化还原峰的...

  • 磷酸三甲酯和碳酸亚乙烯酯对锂离子电池的复合作用

    作者:唐致远; 贺艳兵; 宋全生; 陈玉红; 刘元刚; 刘强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装置研究了阻燃添加剂磷酸三甲酯(TMP)和成膜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对锂离子电池的复合作用.结果表明,复合使用TMP和VC不仅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而且能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原因可能是在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VC优先还原,还原产物在负极表面聚合形成良好的SEI膜,有效地制约了...

  • 块状碳/氧化镍复合物的合成及电容特征

    作者:郭天瑛; 朱经纬; 宋谋道; 张邦华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离子交换法将Ni^2+离子引入酚醛凝胶并碳化,制备出块状的碳/氧化镍(C/NiO)复合物材料.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和循环伏安测试(CV)表明,样品中引入的Ni含量可以达到5.9%(by mass),其存在形式主要是NiO,伴有少量未被氧化的金属Ni,比电容和电容性能以Ni含量为4.4%的表现最佳.

  • 聚合物PVP保护的贵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电化学合成新方法

    作者:潘伟; 张晓凯; 黄明湖; 黄绍鑫; 冯兴丽; 马厚义 刊期:2006年第04期

    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金纳米团簇的稳定剂和形状控制剂,应用电化学还原方法制备尺寸可控的金纳米晶体.借助PVP聚合物的动态伸缩和卷曲特性将电化学还原得到的金纳米粒子前驱体组装成线状和环状的纳米粒子聚集体,再由不稳定前驱体粒子的定向聚集制备厚度为几十纳米的金纳米棱柱.并用分步电化学还原法合成核壳结构的金银纳...

  • 聚合物保护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相转移技术

    作者:冯兴丽; 黄明湖; 张晓凯; 黄绍鑫; 潘伟; 马厚义 刊期:2006年第04期

    依据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建立了将PVP保护的金、银、铂纳米粒子从水相转移到油相的简单而有效的相转移技术.方法是利用电化学还原法先于水溶液中制备粒度均匀的金属纳米粒子,然后向电化学合成后的金属纳米水溶胶中加入适量正丁醇,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80℃即可使金属纳米粒子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纳米...

  • 甘油在氧化物/钯复合催化剂上的电氧化研究

    作者:严志远; 徐常威; 沈培康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碳载氧化物和Pd的复合催化剂,并以电化学方法研究这一新型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对甘油的氧化性能.实验表明,Pd/C催化剂对甘油的电化学氧化有较好活性,但氧化物复合的非铂催化剂对甘油的电化学氧化显示出更高的活性,相对于Pd/C催化剂,其氧化起始电位发生负移及峰电流大幅度提高.本工作还优化了氧化物与Pd的比例.结...

  • 三相流化床电极反应器深度处理制浆废水

    作者:吴丹; 史启才; 周集体; 贾保军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三相流化床电极反应器(新型电化学反应器)处理制浆废水.研究了曝气量、槽电压、溶液pH值及FeSO4浓度等因素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深度处理制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槽电压20V,曝气量为0.3m^3·h^-1,FeSO4浓度为1000mg·L^-1,pH值≈2.5,反应时间为90min时COD去除率为70.1%.

  • 纳米碳管表面羧基化及其电还原性能

    作者:马淳安; 汤俊艳; 李国华; 楼颖伟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纳米碳管和硝化后的纳米碳管进行表征,将其制备成粉末微电极,并在碱性溶液中测试它对对硝基苯酚的电还原性能.实验表明:经硝化处理后,碳管表面修饰了羰基,其电还原性能明显提高.依据实验结果探讨了硝化后纳米碳管于对硝基苯酚电还原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 低压化成铝箔磷酸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孙岚; 邱辉荣; 谭惠忠; 程雪岩; 林昌健 刊期:2006年第04期

    对铝电解电容器低压化成箔作表面磷酸处理,研究了磷酸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对铝箔比容和耐水合升压时间的影响,优化最佳工艺条件,明显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低压化成箔的性能,并应用于生产线.

  • 农药噻嗪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作者:王琪; 陈昌国; 司玉军; 杨祖洪; 李琴 刊期:2006年第04期

    应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方波伏安法(SWV)等研究了噻嗪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样品噻嗪酮的SWV测定法.噻嗪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还原涉及两质子/两电子和两质子的不可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