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

德国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Deutschland-studien

杂志简介:《德国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03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政治与经济、法律、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文化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国际刊号:1005-4871
国内刊号:31-2032/C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
复合影响因子:0.72
总发文量:521
总被引量:2868
H指数:21
期刊他引率:1
  • 卷首语:德国改革应对新挑战

    作者:戴启秀 刊期:2004年第04期

    自德国政府提出和实施Agenda 2010改革方案以来,遇到了诸多方面的挑战和来自社会各阶层对改革实施的压力。德国政府现在实施的改革涉及百姓敏感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迫不得已,这有诸方面的因素:15年前完成德国统一所致的巨额统一负担;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市场经济的挑战;

  • 关于德国对华政策的思考——2004年9月15日在同济大学的报告,上海

    作者:史丹泽; 伍慧萍 刊期:2004年第04期

    最近媒体传达的来自美国的讯息显示,无论是基辛格还是布热金斯基,也就是说共和党和阵营都包括在内,目前对于美国来说,亚洲各国已经比欧洲各国更重要,这不仅仅是美国对前景作出的展望.按照价值衡量,任何一个非洲国家最广泛的贸易交流是在苏丹和中国之间进行的,是由于原油出口.拉美国家也有类似的重新定位,欧洲也可以确定有类似情况:除了全球第二...

  • 德国新任驻华大使详说推进中德关系的三项工作

    作者:时雨 刊期:2004年第04期

    德国新任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于11月15日函复《经济日报》记者时雨说,从三方面推进中德关系是他日常事务的重中之重。

  • 论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的角色冲突

    作者:熊炜 刊期:2004年第04期

    统一后的德国在应对冷战后数次重大国际危机时的外交决策显现出了来回摇摆的特点.本文应用对外政策分析角色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德国在面对冷战后几次战争时的外交决策进行分析,指出德国政策的摇摆是其外交与安全政策中角色冲突的体现,德国外交的角色冲突最终是通过以宪法法院判决为基础而形成的国内政治共识得到控制的,然而只要外部对德国的角色期...

  • 对发展中德经济关系的思考

    作者:孙晓青 刊期:2004年第04期

    2004年中德经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中国已经成为德国在亚洲的第一大市场.在未来双边经济关系中,双方应该将合作领域扩大到政策合作.其中主要包括贸易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咨询以及世界经济政策和制度.

  • 德国新任驻华大使招待德国研究会部分理事

    作者:时雨 刊期:2004年第04期

    11月10日德国新任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设午宴招待德国研究会部分在京理事,顾俊礼、潘琪昌、时雨、王金标、朱雪宝、刘立群等6位大使老友应邀出席。席上,史丹泽博士谈及他莅任之初的任务,即 1、领导使馆工作人员,推进德中关系发展; 2、获得中国朋友的建议及合作,

  • 德国的区域政策及其对我国振兴东北的启示

    作者:鲍晓 刊期:2004年第04期

    德国是区域发展较为平衡的国家,在区域政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德国区域政策的研究,分析了其成功要素,并为我国振兴东北提出了相关建议.

  • 德国消费者购物决策行为研究

    作者:叶乃沂 刊期:2004年第04期

    消费者购物决策心理特征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产品及促销策略的重要依据.德国消费者的购物决策行为模型,可以由七个公因子构成,它们分别是品牌意识、追求完美意识、购物消遣/享乐意识、对选择感到困难的意识、冲动意识、好奇而追求时尚意识、追求产品多样性的意识.德国消费者对产品生态方面的信息也越来越重视.跨国企业认识德国消费者购物决...

  • 论晚清首任驻德公使刘锡鸿在德国的活动与思想

    作者:张宇权 刊期:2004年第04期

    刘锡鸿出使欧洲,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先担任了中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副使,随后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驻德公使.本文则对驻德使馆的建立和人员的组成、刘锡鸿任内所做之事,及其在德国的思想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 现代德国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作者:张可创 刊期:2004年第04期

    德国作为一个西方大国,有着特殊的发展历史,在历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德国人的价值取向与历史上的德国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德国人表现出民主、自由、独立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 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失败原因探析

    作者:阮一帆; 傅安洲 刊期:2004年第04期

    魏玛共和国是德意志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也是德国政治教育制度化的诞生时期,对当代德国的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本文通过对其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剖析,探询魏玛政治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 后现作之于德国文学

    作者:谢建文 刊期:2004年第04期

    莱斯利·阿·费德勒"为后现代辩护"的即席发言,首次把后现代主义引入德国文学之中.但费德勒意义上的后现代迅速失去了影响力.最终还是韦尔施咀嚼过来的多元性,在德国思想讨论中获得了较普遍的认同.后现作在德语文学中是否存在,始终受到怀疑,但一批重要作家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为之提供了佐证.

  • 德国德语语言学网络资源简介

    作者:张建欣 刊期:2004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德国以德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网络资源的介绍,呼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调研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德语语言学教学和研究长期以来信息流通不畅、滞后和资源匮乏的状况.

  • 论德国宪法“第三人效力”的正当性

    作者:郭百顺 刊期:2004年第04期

    宪法权利原则上不具有"第三人效力",既可避免不同性质的宪法权利在当事人间摩擦,又可保持宪法权利的公法性质和"领域界定"功能.但社会的发展为宪法具有"第三人效力"提出了内在要求.在宪法权利的传统定位和现实社会的内在需求冲击下,德国司法审查中出现的"第三人效力"有其必然的正当性.

  • 《德国民法典》中的消费者保护制度

    作者:肖怡 刊期: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