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研究学刊

杜甫研究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Dufu Studies

杂志简介:《杜甫研究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04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杜甫研究学刊》创刊四十周年”专栏、杜甫研究、杜诗研究、杜诗学研究、域外论杜、古典诗歌研究 唐代文学研究、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主办单位: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国际刊号:1003-5702
国内刊号:51-1047/I
全年订价:¥ 1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839
总被引量:1328
H指数:9
立即指数:0.0147
期刊他引率:0.6923
平均引文率:9.8235
  • 屈原与杜甫——关于文化与文学传承的思考

    作者:李诚 刊期:2018年第03期

    本文从杜诗旧注、杜诗本身、杜甫自身讨论了杜甫对屈原的继承。认为在诗歌写作上,杜甫确实曾向屈骚学习,但是这种学习并未超出杜甫向汉魏六朝诸多诗人学习的范围。在人格方面,杜甫却谨慎地对屈原不无保留,未尝予以高度评价。这种将作者与其作品分而论之予以不同对待的思想方法是历史造成的。由此而得出屈原与杜甫之间文化与文学的传承十分复...

  • 论杜甫精神的世界性

    作者:张宗福 刊期:2018年第03期

    在“跨文化交流”中,杜诗的解读与阐释实现了中华文化内部的自我认证与“他者”的互证、互识与互补,杜甫精神的世界性得到诗意呈现。由于杜甫精神承载着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因此,它是世界性的。杜甫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三是人天同构的天人合一精神。杜甫精神对于构建人类伦理价值体...

  • 杜甫自称词的雅俗之变——略论杜甫雅言词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谢文君 刊期:2018年第03期

    杜甫是第一个大量运用“我”“吾”“予(余)”等第一人称代词,并开创性地使用名、字、号等社会性称谓的诗人。为数众多的自称词不仅显示了杜甫对自我身份的多重认识与建构自我形象的充分自觉,其适用场合的审慎之选、情感色彩的庄谐之变,也体现了杜甫对雅言传统的继承与突破。

  • 近七十年来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综述

    作者:刘雯 刊期:2018年第03期

    1949年以降,学界逐渐跳出传统的单从儒家伦理来审视杜甫的惯有理路,看到了杜甫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本文将相关研究成果分为杜甫与佛教关系论证、杜甫的宗派信仰、儒释融合思想、佛教诗歌、佛教语汇、佛教行迹、禅林接受及综合研究八个领域。经对其归纳分析指出,近七十年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的主要成就在对杜甫宗派信仰的考证及与佛教诗歌的...

  • 杜甫的美学——《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解读

    作者:吴怀东 刊期:2018年第03期

    《绝句四首》之三是杜甫创作于草堂的一首普通绝句,却反映了杜甫独特的生活美学与诗歌美学。这首诗在内容上貌似浅易,却透露出杜甫东下江左的打算与拒绝官场的立场,反映了杜甫人生观念从关注政治到关注平凡生活的变化,具有深度。这首绝句突破了绝句“正格”,对起对结、貌似不相连属显示了杜甫特有的诗歌美学追求,而以小见大手法的使用,更...

  • 再读杜甫《八阵图》——文学解读与历史验证综合研究

    作者:郭的非 刊期:2018年第03期

    《八阵图》一诗末句“遗恨失吞吴”向来解读甚多,大致可分为文学研究和历史分析两类。文学研究多以此诗咏史之性质,重视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分别考证仇注四说之正误,抑或新论。历史分析重史料发掘及史料间联系,于此诗而言常关注《隆中对》及东征前后事。立足于前人相关研究,通过梳理刘备、诸葛亮对《隆中对》的政治实践和东征前后诸葛亮战略...

  • 杜甫夔州诗中的“空间”抒写

    作者:王猛 刊期:2018年第03期

    夔州诗中的地理空间研究往往侧重从现地山水、山河、民俗、地方感等元素入手。本文从夔州诗对地理空间的多重人文意蕴入手,以夔门作为“家国之门”的空间抒写与唐人地理、时序等观念结合,探析杜甫夔州诗空间抒写的特点与意境。

  • 杜诗“天阙象纬逼”试释

    作者:胡健 刊期:2018年第03期

    《游龙门奉先寺》一诗是杜甫早年作品,很多杜诗注本都列此为第一首。但是,自宋代以来,其中“天阙象纬逼”的解释颇多,最后集中在“天阙”和“天窥”的异文之争。韩成武和陈道贵二先生,力持后者。然而,证据力度不足。从“天阙”的涵义、“圜阙竦以造天,若双碣之相望”句的典故和《东都记》的写作年代来看,当是“天阙”更接近杜诗原貌。

  • 杜甫《春望》诗中“国”字释义再探

    作者:张念 刊期:2018年第03期

    历来多数学者将杜甫名作《春望》中“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国”字解释为“国都长安”,今人偶有提出质疑者,认为应释作其宽泛义——“国家”。本文在前人阐释基础上,通过考察唐前、唐代及杜诗等有关文献,结合“国破山河在”本句、对句以及诗歌整体等多层次组合关系,认为“国”释作“国家”更符合杜甫用字习惯和诗意。

  • 杜甫《夔州歌》中“百牢关”地理位置考述

    作者:孙启祥 刊期:2018年第03期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一“夔州险过百牢关”句中百牢关之地望,依据杜甫之行踪和武元衡、郑馀庆、元稹、于邺等人诗之意境,以及《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等记载考证,当在梁州三泉县西南之嘉陵江滨,而不在古今注家所指之西县西南汉水之滨。造成注家舛讹的原因是唐代《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滞后于百牢关迁移时代,而宋代地理书又有语焉不...

  • 《杜集叙录》补正

    作者:杨海龙 刊期:2018年第03期

    张忠纲先生领衔主编的《杜集叙录》搜罗了自唐至2008年的杜诗文献以及大量的海外文献,惠泽学林,其功甚大。然而该书毕竟涉及文献众多,难免疏漏,今就所见,依其例,订误三条,补遗十八条。

  • 唐代的音乐环境与乐府边塞诗的繁荣——兼论唐代边塞诗“亲历边塞”之外的“想象边塞”

    作者:陶成涛 刊期:2018年第03期

    唐代边塞诗的繁荣,学者多关注唐代军事、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诗人游边出塞的现实经历在文学中的反映。对于唐代边塞和异域风情音乐在内地持续流行的艺术背景却失之考察。具有边塞和异域风情的音乐环境对于乐府边塞诗的繁荣所产生的作用是直接和明显的。“丝绸之路”传入的胡琴、琵琶等异域乐器以及边疆和异域进献的《凉州》《伊州》《石...

  • 论李白的精神困境及其成因

    作者:张冬云 刊期:2018年第03期

    安社稷、济苍生,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是李白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然而李白一生都在追求不得的痛苦中苦苦挣扎,陷入了难以超拔的精神困境。李白精神困境的形成是他所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和他的诗人气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知识分子应从李白这一类型文人的人生悲剧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杜诗书画述要

    作者:陈宁 刊期:2018年第03期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致力于搜集与杜甫相关的书画、古籍、资料等,是搜集海内外杜甫相关资料最全、最多的地方。馆藏书画5000余件/套,其中杜诗书画、杜甫画像及其他与杜甫相关的书画藏品有1500余件/套,大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馆后搜集,艺术价值高,影响巨大。2015年,杜甫草堂博物馆承接的“杜甫千诗碑”工程,征集到近1500件当代杜诗书...

  • 蜀中游乐之“浣花”与“遨头”

    作者:张芷萱 刊期:2018年第03期

    本文认为“浣花遨头”由“浣花”和“遨头”组合而成。“浣花”是指肇始于前蜀后主,兴盛于北宋的四月十九日游浣花溪活动,元人费著以“大游江”称之,其意是与二月二日的“小游江”相对衬。“遨头”是对与民遨乐的太守的美称,后泛指太守。因宋代朝廷减少太守用于宴游的财资加上宋代末年的宋蒙战争,使得蜀中三百年左右的“浣花”遨乐传统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