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研究学刊

杜甫研究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Dufu Studies

杂志简介:《杜甫研究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04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杜甫研究学刊》创刊四十周年”专栏、杜甫研究、杜诗研究、杜诗学研究、域外论杜、古典诗歌研究 唐代文学研究、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主办单位: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国际刊号:1003-5702
国内刊号:51-1047/I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839
总被引量:1328
H指数:9
立即指数:0.0147
期刊他引率:0.6923
平均引文率:9.8235
  • 李贺学杜及其影响

    作者:张忠纲 刊期:2017年第03期

    李贺是韩(愈)孟(郊)诗派中最具个人创作特色的年轻诗人,很得韩愈的器重和赏识。当时杜甫已是“声名动四夷”的大诗人,又与李贺有一层亲戚关系,故李贺受到杜甫的影响当是情理中事。杜甫苦吟,李贺更是苦吟的诗人。贺存诗二百余首,可谓皆苦心孤诣之作,虽绝去笔墨蹊径,但杜甫的影响还是有迹可寻的。李贺诗歌创新求奇、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

  • 学杜在诗外——从陆游追蹑杜甫遗踪说起

    作者:董利伟 刊期:2017年第03期

    陆游在川陕为官期间游历多处杜甫遗迹,于杜甫及其诗歌多有考索。他涉及觅杜的诗文,集杜甫生平行迹、文献考据、诗学批评、人生感慨于一炉,是反映其杜诗学思想最为原始和直接的材料,也是我们认识了解陆游的窗口。对此加以梳理分析,可获得更多感性、直观而又不失深刻的诗学思想和观念。陆游的觅杜之举,拓展了杜诗学研究范围,促使我们对杜甫...

  • 论明代朱谏的李杜观

    作者:徐小洁 刊期:2017年第03期

    自元稹“李杜优劣论”以来,关于李白与杜甫的比较研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独特而丰富的李杜研究景观。明代朱谏的《李诗选注辨疑》,亦多处论及李杜,呈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李杜观。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对此予以阐述:一是“李杜优劣论”,朱谏倾向于李杜并尊,各有攸长;二是李杜乐府论,朱谏高度评价李白乐府诗的艺术成就,并对“杜子无...

  • 论清代滇桂诗坛的“杜诗”接受及其意义

    作者:郑升 刊期:2017年第03期

    清代滇桂诗坛在“学杜诗”方面,有三个特点,比较显著:题材上多写时事;文体上多用歌行体;诗论上坚持雅正、质实,普遍推崇杜甫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批判精神与“会通”“求新”“杜诗有法”“转益多师”的诗学观。时事诗、歌行体、唐宋互参、诗史意识与批判精神以及推崇但不盲从的学杜观念反映了滇桂诗坛在接受杜诗时的深度与高度,其背后所...

  • 杜诗对新文学发生时期巴蜀诗坛的影响

    作者:彭超 刊期:2017年第03期

    杜甫入蜀,构成他与巴蜀文化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杜甫在巴蜀完成其众多经典名篇,也对巴蜀文化产生巨大影响,论文就新文学发生时期巴蜀诗坛对杜诗精神及其创作的传承和创新,看杜诗与中国新诗坛之间的传承关系。笔者以民国初期成都新文学刊物《草堂》为例谈巴蜀新诗坛对杜诗的接受,再以巴蜀诗人吴芳吉、叶伯和为例解析杜诗精神传承与现代...

  • 以《八阵图》为个案的跨语境中国古典诗典故翻译探微

    作者:周睿; 张望 刊期:2017年第03期

    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古典诗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难点,其中尤以典故的翻译最为艰涩。本文试图从精准性、对应性、文化性几个角度切入,以杜甫《八阵图》诗典故翻译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汉语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为样本展开个案研究,寻求在英语语境中更为适应的中国古典诗典故的译法的一些共同规律和科学教法。

  • 《秋兴八首》的英译策略——以柳无忌、葛瑞汉、宇文所安译本为例

    作者:陆颖瑶 刊期:2017年第03期

    作为唐代诗歌的一座高峰,杜甫诗在各种英译唐诗选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种英译杜诗选本也不断推出。但代表杜诗最高成就之一的《秋兴八首》,因其句法结构复杂多变、情感意蕴深沉凝练,对翻译者造成了很大挑战。柳无忌、葛瑞汉、宇文所安都翻译过《秋兴八首》,通过对照阅读他们的译文,可以见出三位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并体会到他们各...

  • 基于语料库的杜甫诗歌两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

    作者:江珊 刊期:2017年第03期

    虽然目前为止杜诗的英译本众多,但研究杜诗英译的论文却相对较少,关注译者本身的研究更为少见。因而本文自建语料库,旨在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法、音韵三个角度客观分析许渊冲和路易·艾黎的杜诗英译本中的译者风格。

  • 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

    作者:苏岑 刊期:2017年第03期

    杜甫是在朝鲜半岛影响最大的诗人,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和理解亦颇为多样。朝鲜文人有从实录角度看待杜诗“诗史”者,也有从褒贬美刺角度看待杜诗“诗史”者,其他如详陈出处的知人论世说,强调杜诗的叙事特色等说法,基于相通的文化环境,对杜诗“诗史”的理解和中国文人趋于近似。

  • 元代书画中的杜甫及其诗歌——以赵孟頫为代表

    作者:刘晓凤 刊期:2017年第03期

    元代传世及文献记载的书画作品不多,但是品格高、影响大。本文从这些书画作品入手,尝试分析元代重要代表文人(亦是书画家)赵孟頫以杜甫及其诗歌为主题的作品的创作心理、其对杜甫及杜诗的独特理解和选择性接受,兼论与赵孟頫有关的鲜于抠、虞集、王蒙等书画家的杜诗书画作品。将他们的书画世界与他们的现实人生选择相结合,可以发现元代文人...

  • 成都杜甫草堂的两副清代长联

    作者:王飞 刊期:2017年第03期

    成都杜甫草堂此前已知留存的清代木刻原联仅有两副,其一为清咸丰四年(1854)四川学政何绍基撰书的“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对联,再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四川总督吴棠撰书的“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对联。福康安撰写的长联为新近重出,年代在前,而完好如新,诚可宝贵。乾隆五十八年(1793),福康安再任四川总督时,...

  • 中国刻字艺术家孙守昌先生琐忆

    作者:贾兰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中国刻字艺术家孙守昌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雕刻师,现馆藏的大部分木刻珍品均出自其手。他为人谦逊,生活简朴,技艺精湛,作风严谨,推动了四川刻字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其木刻作品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赏。

  • 论刘氏家族文学中有关“杜甫草堂诗”的创作

    作者:马旭 刊期:2017年第03期

    清中叶至民初时期,成都刘沅家族成员创作了十首有关杜甫草堂的诗。这些诗歌或描写清代杜甫草堂风貌的变化,或表达对杜甫的敬爱,赞扬杜甫的人格、个性和思想,对其不幸表示同情。通过对这类诗歌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杜甫草堂在清代的变化、清代蜀人对杜甫的崇拜以及刘氏家族文学的传承情况。

  • 贺昌群杜甫研究述评

    作者:付定裕 刊期:2017年第03期

    贺昌群对杜甫的关注与研究贯穿其一生,虽只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但均具有扎实的文献功夫、深切的时代体验和独特的史家眼光,在二十世纪的杜甫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对杜甫的谏诤思想、平均赋役思想、夔州东屯田产问题以及杜甫与严武的关系等论题做了深具卓识的论述,是二十世纪杜甫研究的优秀成果。

  • 钱锺书与诗史互证法

    作者:杨明 刊期:2017年第03期

    钱锺书的诗学研究,立足于文学本位,强调从审美的、语言艺术的角度进行研究。他对于某些立足于史学的诗歌考证提出非议,便体现了这样的态度,但钱锺书并不反对运用历史考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