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Beijing Dance Academy

杂志简介:《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13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舞蹈史、舞蹈文化、舞蹈创作、舞蹈教育、舞蹈音乐、舞界动态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国际刊号:1008-2018
国内刊号:11-5139/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6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1663
总被引量:4799
H指数:20
引用半衰期:6.8333
立即指数:0.0169
期刊他引率:0.8976
平均引文率:4.4011
  • 国家艺术基金舞蹈创作项目述评

    作者:江东 刊期:2017年第05期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具有国家意志和官方权威的国家艺术基金迄今已经走过三年的时间。三年来,这个基金获得了极大关注度,在文艺圈乃至社会都激起了层层涟漪。作为一个专门资助高端艺术创作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自创立以来就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让当前中国的艺术事业获得了新的推动力。在众星捧月的态势中,如何认识这个基金的意义和价值,...

  • 基于转场设计的舞剧叙事策略研究——以现代舞剧《银孩子》的创作为例

    作者:黄磊 刊期:2017年第05期

    舞剧创作中叙事的完整和流畅,不仅体现在宏观性的结构布局,也体现在不同场景之间的转场设计。转场设计既是基于文本结构进行舞剧创作的一种技术方式,也作为结构性的叙述语言出现于舞剧叙事之中。本文以现代舞剧《银孩子》的创作构思、转场设计为例,探讨舞剧创作以空间单元转折作为叙事策略,建构舞剧的可能性,并对基于转场设计而引发的舞剧叙事策...

  • “视错觉”与舞蹈舞台调度的物理空间塑造力

    作者:郑萌 刊期:2017年第05期

    空间"塑造力"是舞蹈创作中舞台调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其目的在于使舞蹈的"物理空间"与"虚幻空间"无形融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无限"的表达。本文依据"力效"原理,从"视错觉"审美效果阐述"物理空间"在舞蹈创作中的的塑造力:第一,线性透视错觉调度改变物理空间深度;第二,运动透视错觉调度突破物理空间秩序;第三,光影透视错觉...

  • 论民间舞的民族性

    作者:潘丽 刊期:2017年第05期

    本文从民间舞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民间舞作为民族精神最本真最直接的身体表现和民族身体文化的代表,以及民间舞具有民族舞蹈文化的母体性质等方面来探索民间舞的民族性问题,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民间舞的特征,认识民间舞的社会价值,在民间舞创作中忠实体现民间舞的民族性,使中国民间舞作品在世界舞蹈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 从《论传统》与《传统的发明》反思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统

    作者:王昕 刊期:2017年第05期

    "传统"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而言是一个伴随始终的核心概念,传承传统是该舞种的立身之本,发明传统又是其适应现代性的发展之要。什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统,什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明的传统,以及传统与发明的传统之间,沿承继续的一致性是什么,是本文论述阐释的重点。

  •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民俗舞蹈研究——以“岭南舞蹈”的美学分析为例

    作者:刘波 刊期:2017年第05期

    区域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极具应用性的现代学术思潮,其研究视角主要是将某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社会文化和特定文化形态产生的因素动力紧密结合。本文试图从区域文化的研究视角来探究岭南民俗舞蹈的美学特征,通过追溯区域文化在音乐研究中的学术先行,辐射到区域舞蹈文化的研究现状,通过明确岭南文化中的标识特征——地域和文化的双重属...

  • 《抛球乐》传入高丽考

    作者:徐利华; 刘崇德 刊期:2017年第05期

    古代的抛球游戏主要有二:一是酒席间抛球助兴;二是先由女子抛球,后由男子骑马逐之。宋代队舞《抛球乐》源自第二种抛球游戏。熙宁四年,高丽使者金悌出使宋朝,随行高丽乐工学习到《抛球乐》队舞。《高丽史·乐志》对《抛球乐》队舞有详细记载,涉及《折花令》《折花三台》《水龙吟》《小抛球乐令》《清平令》和《破子》等乐曲。《抛球乐》队舞演出...

  • 民国时期上海舞女身份研究

    作者:任文惠 刊期:2017年第05期

    民国时期上海的舞厅业空前繁荣,在这种繁荣之下催生了舞女这一兼具新女性与消费商品双重属性的特殊群体,她们的身体属性在"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中得以凸显,被建构成一种经由男性目光和消费话语权力共同作用下的具有多重身份的女性形象。然而作为消费社会和男权社会的附庸,舞女的"他者"身份使她们陷入了身份认同的困境。

  • 中国当代舞蹈翻译历程

    作者:曾征 刊期:2017年第05期

    1949—2016近70年的时间里,中国舞蹈翻译经历阶段性发展,在舞蹈翻译实践及舞蹈翻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构筑了舞蹈领域的"翻译场域"。回顾我国舞蹈翻译的历程,分析舞蹈翻译实践的现状,探讨舞蹈翻译实践与研究的交叉学科背景,对于中国翻译研究内涵的扩展和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 中国芭蕾舞剧音乐创作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朱青 刊期:2017年第05期

    从我国芭蕾舞剧的音乐发展过程来看,其音乐创作是在借鉴模仿西方舞剧音乐的基础上,融和民族音乐风格,因此它具有西方舞剧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双重特色。本文通过对我国芭蕾舞剧在音乐创作上的分析,试图探寻其舞蹈性与民族性的特征。

  • 舞蹈中共享的身体印迹——云南兰坪民族杂居区的圈舞研究

    作者:闫晶 刊期:2017年第05期

    云南兰坪地处滇西北多民族交界区,各族民众在长期历史生活中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居处格局,不仅语言、服饰、信仰、习俗相融互通,舞蹈亦成为节日中各族民众共享的身体经验。尽管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民族政策强化了人们的民族身份意识、重构了族群边界,突出了舞蹈中特定的"民族形象",但日常生活中文化要素的交融与共生依然成为当下正在...

  • 红河县垤施村彝族“乐作舞”辨误

    作者:张富林 刊期:2017年第05期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村和洛孟村的彝族舞蹈是彝族代表性舞蹈,传统的彝族乐作舞集歌舞乐于一体,共有十个套路。笔者作为出生于垤施村的彝族,在拜读前人关于垤施乐舞的文章时,偶尔会碰到对乐作舞相关文化有个别误读之处。本文拟借鉴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方法和理论,就垤施彝族乐舞在调研和传播过程中部分被误读...

  • 鬼面战争:傩舞“爱社”的传说情境

    作者:贾利涛 刊期:2017年第05期

    寿阳傩舞"爱社"与"黄帝战蚩尤"传说关系密切,后者所营造的鬼面战争传说情境为"爱社"的表演提供合法性确证,为"爱社"的仪式象征性解释指定了路径。与此同时,鬼面战争的传说情境排斥了其他解释可能性的理路,具有一定的限定性。传说情境视野下的傩舞探讨,在对"爱社"进行整体观照的同时,亦意在关注其作为当代民俗事象的性质。

  • 当代湛江傩舞面具的审美形象变迁

    作者:曾华美 刊期:2017年第05期

    傩的最初功能是驱鬼逐疫。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傩活动除了继续保留这样的主要功能之外,还常常成为舞台或广场上展演的作品。因此,曾经主要用于祭神、娱神的傩舞渐渐趋向于娱人的功效,而傩舞中的面具也在发生着一些悄然变化。基于这样的现象,本文以湛江傩面具在当代不同时期的更新发生的变化而做个案分析,思考这种变化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审美等...

  • 评舞剧《天凉好个秋》——基于热奈特理论的叙事分析

    作者:毛雅琛 刊期:2017年第05期

    本文以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中的叙事理论为出发点,分析舞剧《天凉好个秋》的叙事特点。从叙事聚焦、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三个方面,分析编导以无固定视角的"零聚焦"展开故事结构,同时又保留着"外聚焦"的"未定点"及客观态度。在舞剧的叙事性上,作品努力将"舞""剧"相融,充分挖掘舞蹈语言的叙事功能。在不依赖文字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