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

安徽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安徽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16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金色书签、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篇小说、术与道、散文、诗歌、文学ABC、非虚构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1671-0703
国内刊号:34-1169/I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200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4117
总被引量:44
H指数:2
期刊他引率:1
  • 相见欢

    作者:洪放 刊期:2016年第05期

    十一月末了,一枚黄色的银杏叶,旋转着落到他的脚下。他正站在公园的鹅卵石小道上,两旁都是树。银杏树。树叶呈心形,枯黄时,适合捡回来夹在书页里。他抬头看了下天空。瓦蓝瓦蓝。一望无际。只在西北角上,有一小片云彩,如同一个好看热闹的孩子,抻着脖颈,站在那里。下午两点。他看了看表。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何冰凌 刊期:2016年第05期

    这是一篇相对艰涩的小说。洪放兄这些年的创作,呈现一种喷发的态势,他在写了许多官场长篇之后,近两年开始返回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他的中篇小说《清明》《菩萨蛮》以及短篇小说《芭蕉》《木鱼》我都反复阅读过,喻世和阐禅是其小说的两大主题。

  • 阿莲

    作者:牟秀林 刊期:2016年第05期

    也就是参观一下阿莲新租的房子,没想到弦子穿得这么正规,头是头脚是脚的,像个新郎官。阿莲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在牙齿上亮闪闪的。笑完了,阿莲望着弦子,突然没头没脑地说,给我买条狗吧。买狗干什么呢?弦子扫视了一眼开阔的院子,很快明白了。弦子说,地方好大啊,只是太空了。添一个喘气的,会好一些。——大狗还是小狗?阿莲眉眼乱了乱,有点轻佻了...

  • 余莉的忧伤

    作者:李俊平 刊期:2016年第05期

    女人到了四十岁边上,如果不是实在无法忍受的话是不会选择离婚的。余莉三十八岁,正是不尴不尬的年龄,在这之前她不止一次地提出过和胡强离婚,也不是双方情感出了什么不可调和的问题,比如像第三者这样的,而是这日子余莉实在是不能和胡强过下去了。如果再过几年的话,余莉想就算自己不疯掉也会得抑郁症什么的。

  • 搬家

    作者:竹剑飞 刊期:2016年第05期

    1以前人家说起这种事李卫东坚决不相信,并且不屑置辩,满脸张狂,说自己是彻底唯物主义者。现在有人再次说起这种事李卫东似乎相信了,因为他默认了。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跟以前大不相同,有一种蔫的感觉,像采摘多日晾在一边的茄子,正在慢慢萎缩。虽然没有任何反驳,说一句话,但是心里肯定也承认有这种事,说蹊跷就是蹊跷。

  • 如果在黄昏

    作者:查一路 刊期:2016年第05期

    一四点多的时候,陈来娣就起床洗漱,她要在曙曦未露之前,抵达自己的保洁区。自行车在清凉的晨风中滑过,车轮下的落叶,被风一吹,像一群老鼠蹦跳翻滚,四处乱窜。下了车,她看见了一个穿着黄马甲的人影,手持将要落地的扫把,看着她。六十多岁的老头,似乎是一只不睡的夜莺,陈来娣每次都想比吴老根先抵达一步,但几乎每一次都是在吴老根抱怨的凝望中姗姗...

  • 花开花谢

    作者:江耶 刊期:2016年第05期

    一怎么这么多的农民工啊,你看看,这街上,这店里,还有那些洗头洗脚的,都是。云裳自言自语地说。是呀,全国的农民都跑到城里来了,能不多吗?章振国低着头,摆弄墙壁开关,"啪打、啪打"地摁下摁起。全国的农民又有多少呢?我们全村的人都跑到一块,也没有这半条街上的人多。云裳的疑问似乎越来越深。

  • 黄河的拐弯处

    作者:王小忠 刊期:2016年第05期

    1公元2015年深秋,我再次踏上遥远的草原之路。翻越海拔3400多米的高山,于我而言不存在任何问题,唯独担忧着,心灵所想的美好与所到之处会不会有着巨大的反差?因为深秋时节草原早已没有了花香鸟语,而且阴暗潮湿,空旷荒凉。朋友一大早就在通往齐哈玛的路口等我。齐哈玛位于玛曲县东南部,距县城一百多公里。相对其他乡,齐哈玛不算远。

  • 在坚守中寻找到生存的尊严

    作者:王小忠 刊期:2016年第05期

    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而言,他必定会有所坚守。惟其一点是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那就是为了什么而坚守的问题。《黄河拐弯处》并不是刻意或偶然而为,题材一点都不陌生,写的正是我在甘南草原生活多年来的真实感受。当然,我也祝愿自己,在叙写黄河源头、草原生态及民生状态的真实的同时,能够找到自我,保持一个作家应有的尊严。

  • 墓游

    作者:唐晋 刊期:2016年第05期

    清明,是冷暖空气交融的和谐状态。古人云,地不知寒人要暖,然而对地表温度的界定总是无法离开人的感觉。地在更多的时候宛如人的皮肤,所谓塞外胡风朔气,无不与人肌肤的反映息息相关。人深知出自动物属性的窒息感一定与天气有关,与温度有关。在这样的心境里,那些不可轻易或轻松抵达的地域一定是寒冷的,比如黄泉。

  • 植物志

    作者:王妃 刊期:2016年第05期

    杜英我是近几年才将杜英和香樟区分开来。在这之前,远远望去,我一直误以为它就是香樟,总是被用来作为道旁树,四季常青,秋季时叶片红绿参半,富有层次感。夜间值班时在宿舍区转悠,经过杜英树下时,忍不住摘下它油亮的叶片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我喜欢的香樟,没有我根植于我记忆中那种特殊的木质香气——我的家乡留给我享用一生的味道。

  • 终南寻隐记

    作者:雅不知 刊期:2016年第05期

    终南山的石头是不出奇的暗青色,在陡坡峭壁上显露出来,点缀朵朵墨绿的松树,雾气升腾时,树木显黑,石头显白,墨味很浓,也有些华山的意思了。峭壁边还有一块峭壁,攒起了峰头,因顶上有块"飞来石",形似人头,当地人称之为人头峰,是这一片山区可见的主峰。

  • 淝上人物志

    作者:张建春 刊期:2016年第05期

    彭先生大学毕业,阴差阳错分配到了一家工厂,做了厂子弟学校的老师,第一个见到的人是彭先生。对彭先生开始是喊彭老师的,很久后才尊称为彭先生。彭老师是上海人,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诸多习惯和当地人不同,一股子上海人的做派,我见到彭先生时,他略略的欠身和我打了个招呼,接着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 鸡栖于埘

    作者:仇媛媛 刊期:2016年第05期

    鸡是田园少不了的符号,它们或在庭院里闲逸觅食,或在草垛前翻找麦粒,或在石榴树下引吭长鸣。只要到乡村,你的眼神第一时间遇上的,总是这些跑在村头的鸡们。"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丰年留客足鸡豚",杀鸡是农家待客的朴素之道,也是最高礼遇。农人平时是舍不得杀鸡吃的,来客是个例外。

  • 穿过花园的猫(组诗)

    作者:石玉坤 刊期:2016年第05期

    我爱这隐隐的荒芜,锈迹 像一个人迟暮的衰老 摆放在通透的玻璃柜中 灯光也不能擦掉它的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