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杂志 北大期刊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杂志简介:《中原文物》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文物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博物院
主办单位:河南博物院
国际刊号:1003-1731
国内刊号:41-1012/K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77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9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1336
总被引量:9486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10.3174
期刊他引率:0.8727
平均引文率:15.8841
  • 河南登封南洼遗址2004年春试掘简报

    刊期:2006年第03期

    2004年3月至6月,郑州大学考古系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登封南洼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与试掘,发现了一处二里头文化聚落。该聚落发现有灰沟、水井、灰坑和墓地等,出土了较为丰富的白陶遗存。其中,网坠形白陶器为首次发现,另有白陶鬶、爵、觚等。这些为深入探讨二里头文化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

  • 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刊期:2006年第03期

    2004年2月~3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三幢住宅楼工程区内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战国墓葬52座,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为郑州地区战国中、晚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偃师市高崖村东汉墓(陵)冢钻探、试掘简报

    刊期:2006年第03期

    偃师市高崖村东汉M1和M8经考古钻探和试掘,发现有建筑夯土遗迹、灰坑等,出土有建筑材料等遗物,证实M1的封土底边平面大致是圆形的,墓葬周围有较大的规模和一定等级的地面建筑,其时代大致应当在东汉中晚期,推测M1可能和汉质帝的静陵有关系。

  • 《考古追寻五帝踪迹》续论

    作者:郭大顺 刊期:2006年第03期

    五帝时代前期各区域诸考古学文化以发展个性为主并频繁交汇,到五帝时代后期由四周向中原汇聚走向最初文化共同体的过程,是中原地区率先进入文明与国家社会的基础。

  • 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权的更迭

    作者:钱耀鹏 刊期:2006年第03期

    普遍出现于古史传说时代的感生故事,并不能作为母系氏族制度存在的证据。事实上,感生故事应与早期政权的更迭密切相关,是“天人合一、王权神授”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仰韶文化时期以及龙山时代以来的考古发现,也初步展现出感生故事发生的婚姻家庭背景和社会政治基础。

  • 从二里头遗址看华夏早期国家的特质

    作者:许宏 刊期:2006年第03期

    二里头文化作为东亚地区首次出现的强势核心文化,多数学者相信中原地区至此已迈入了真正的国家阶段。二里头遗址这一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所显现出的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都邑的特征,比如都邑的庞大化与人口的高度集中,都邑布局的规划性以及大型礼仪建筑与青铜、玉礼器的独占,表现出高度的集权、社会阶层分化和行政机构内部专业分工,这正是...

  • 夏文明崛起的生境优化与中国城市文明的肇始

    作者:宋豫秦; 虞琰 刊期:2006年第03期

    夏民族从颖河流域和汾河下游发展到伊洛平原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生境的不断优化而步入了文明时代,建立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二里头王都,从而开启了中国城市文明的先河。二里头城市文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夏文明的跃进。

  • 史前太湖流域的原始宗教

    作者:王书敏 刊期:2006年第03期

    在太湖流域良渚文化时期,宗教意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具有浓重的宗教氛围。良渚社会发达的原始宗教应与太湖流域马家浜、崧泽文化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

    作者:朱君本 刊期:2006年第03期

    二里头文化发展至第四期,二里头遗址在建筑遗迹、陶器、石器及青铜器等文化遗物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遗址包含第四期遗存者数量明显减少,周边地区也几乎看不到二里头文化的影响。碳十四测年数据表明二里头文化四期上限不超过公元前1600。综合分析,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间很可能为夏商之分界。

  • 郑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刻辞释文漏字原因探究

    作者:陈旭; 徐昭峰 刊期:2006年第03期

    郑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刻辞以前多认为是10个字,最新的研究发现其上有11个字,漏掉的字应释为“乇”字,而“乇”与“亳”古音通。经过认真地核对和调查,这一新的研究发现是符合实际的。该发现为“郑亳说”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证据。

  • 晋侯墓地M63墓主再探

    作者:孙庆伟 刊期:2006年第03期

    晋侯墓地M63是该墓地中惟一一座带有两条墓道的晋侯夫人墓,因为出土铜器中包括两件杨姑壶,故学术界多认为杨姑就是该墓的墓主人。本文则通过对周代的婚姻制度、铜器铭文和晋侯墓地中墓葬排列规律的考察,认为M63的墓主人应是晋穆侯四年从齐国所娶的姜姓夫人,也就是传世铜器晋姜鼎的作器者晋姜;杨姑则是杨国国君的夫人,她所作的两件铜壶是作...

  • 郑州大学考古专业成立30周年

    刊期:2006年第03期

  • 马王堆汉墓《丧服图》再认识

    作者:范志军; 贾雪岚 刊期:2006年第03期

    马王堆汉墓《丧服图》中的文字“三年丧:属服,廿五月而毕”,并不是说天下吏民为天子服丧25个月,而是总体概括了属服三年丧的时间是25个月。从出土的有关丧服的文字看,当时的统治阶级都不服三年丧,并且丧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从出土的图表看,当时的服丧范围并没有缩减,它是墓主人身为诸侯大夫而“绝缌”的一种真实反映。

  • 四川梓潼汉末摇钱树小记——兼考梓潼摇钱树佛像

    作者:何志国 刊期:2006年第03期

    四川梓潼汉末摇钱树佛像表现了释迦太子出家和成佛的经变故事,它不仅是摇钱树佛像中的第一例,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佛教经变故事,比我国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同类题材要早近百年。

  • 楚公jià钟侧鼓鸟纹研究——兼及商周时期的鸟纹和鸟形饰

    作者:袁艳玲 刊期:2006年第03期

    楚公jià钟侧鼓的鸟纹均为翘尾,与同时期甬钟上流行的垂尾鸟纹不同。商周时期我国南北地区的鸟纹及鸟形饰存在差异。楚公jià钟侧鼓的鸟纹装饰,属于南方地区翘尾鸟纹装饰传统,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