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植物保护 吉林省中西部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虫源分析 【正文】

吉林省中西部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虫源分析

作者:孙嵬; 程志加; 赫思聪; 苏前富; 杨微; 周佳春; 高月波; 雷有荣; 王迪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公主岭136100;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春130118
棉铃虫   种群动态   虫源性质   轨迹分析  

摘要:近年来,棉铃虫在吉林省各地区玉米田为害,成为了潜在的玉米穗部重要害虫。明确棉铃虫在吉林省的种群动态、虫源性质,对其早期预警与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吉林省中西部的公主岭市,综合运用常规监测、卵巢解剖、田间调查、气象分析、轨迹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棉铃虫的发生时间、发生世代、虫源地、迁飞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旬-10月上旬为棉铃虫成虫发生期,其中8月中旬-9月下旬是发生高峰期。棉铃虫成虫在当地发生2代(第3代和第4代),第3代为迁入世代,第3代高峰期的虫源主要来自于辽宁省部分地区。第4代主体为本地繁殖世代,其为害期正值当地玉米灌浆至蜡熟期。第4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后滞留本地的种群因气候以及食物原因而消亡。迁出期的风向不利于棉铃虫种群回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