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作物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Agronomica Sinica

杂志简介:《作物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09/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导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0496-3490
国内刊号:11-1809/S
全年订价:¥ 1056.00
创刊时间:1950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2
复合影响因子:1.67
总发文量:2731
总被引量:84935
H指数:105
引用半衰期:6.1055
立即指数:0.2124
期刊他引率:0.9132
平均引文率:23.2876
  • 乙酰羟酸合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植物抗性机制

    作者:徐倩玉; 兰玉; 刘嘉欣; 周新宇; 张刚; 郑志富 刊期:2019年第09期

    乙酰羟酸合酶(AHAS)抑制剂类除草剂已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然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部分敏感农作物产生药害,因此创制对不同类别除草剂具有抗性的一系列作物新品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AHA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类别与特点、AHAS靶酶的特性及其在支链氨基酸合成中的作用、除草剂的靶标抗性与非靶标抗性机制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动态,以期为...

  • 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孙程明; 陈松; 彭琦; 张维; 易斌; 张洁夫; 傅廷栋 刊期:2019年第09期

    角果长度是油菜重要的农艺性状,适度增加角果长度有利于扩大角果库容量,增加光合面积,提高油菜的籽粒产量。本研究利用Illumina 60K SNP芯片对496份具有代表性的油菜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考察群体在4个环境中的角果长度表型,利用MLM和GLM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LM模型检测到7个位点,联合解释25.01%的表型变异;GLM模型检测到25个位...

  • 小麦抗逆相关基因TaSAP1的5′非翻译区内含子功能分析

    作者:常建忠; 董春林; 张正; 乔麟轶; 杨睿; 蒋丹; 张彦琴; 杨丽莉; 吴佳洁; 景蕊莲 刊期:2019年第09期

  • 基于通路分析剖析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作者:向丽媛; 徐凯; 苏静; 吴超; 袁雄; 郑兴飞; 刁英; 胡中立; 李兰芝 刊期:2019年第09期

    按照NCII 遗传交配设计构建测交群体,考察包括产量性状在内的9个农艺性状,对水稻农艺性状表型、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进行通路分析,以期为水稻品种的培育和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主穗实粒数与生物调控、千粒重与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主穗长与SNARE 相关囊泡运动、主穗一/二次枝梗与依赖DNA 的转录、株高与大分子代谢过程、主穗颖花数与花粉...

  • 水稻OsUBA基因的表达及其在促进种子萌发和开花中的功能

    作者:张双双; 王立伟; 姚楠; 郭光艳; 夏玉凤; 秘彩莉 刊期:2019年第09期

    自噬是将功能异常或不需要的胞内组分降解的细胞学过程,广泛参与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对营养缺乏的响应及生物/非生物胁迫反应。NBR1 (Next to BRCA1 gene 1,NBR1)是在植物中发现的最重要的自噬受体,但有关植物NBR1类自噬受体的研究较少,水稻中此类蛋白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通过RT-PCR方法,从水稻日本晴幼苗的cDNA中克隆到一个含有泛素相关...

  • 利用DH和IF2群体检测油菜籽粒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QTL

    作者:蒙姜宇; 傅鹰; 贺亚军; 钱伟 刊期:2019年第09期

    以德国冬性甘蓝型油菜Express和中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SWU07为亲本构建包含261个株系的DH群体和包含234个株系的IF2群体,检测不同年份条件下油菜籽粒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相关的QTL。在DH群体4年环境下共检测出71个QTL,在IF2群体2年环境下共检测出4个QTL。去掉在不同年份和群体中置信区间相互重叠的QTL之后,共得到3个品质性状的51个QTL,其中...

  • 利用WGCNA鉴定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共表达网络

    作者:李旭凯; 李任建; 张宝俊 刊期:2019年第09期

    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是用来描述不同样品之间基因关联模式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可以用来鉴定高度协同变化的基因集。本研究利用正常水稻组织共47份转录组数据,通过冷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不同的处理方式,使用WGCNA方法,根据已克隆基因的报道与以上3种胁迫相关的关键基因,探究不同逆境下基因...

  • 大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时丽洁; 蒋枞璁; 王方梅; 杨平; 冯宗云 刊期:2019年第09期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s,PDIs)是定位于真核生物内质网中的一类蛋白,具有催化蛋白质二硫键氧化还原反应与协助蛋白质发生构型变化、类似分子伴侣的功能,参与生长发育、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应答等方面的调控。真核生物中PDI基因家族的分子鉴定已有报道,但是对大麦PDI基因家族的鉴定分析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

  • 不同氮素水平下双季稻株型与冠层内光截获特征研究

    作者:李艳大; 黄俊宝; 叶春; 舒时富; 孙滨峰; 陈立才; 王康军; 曹中盛 刊期:2019年第09期

    本文旨在阐明双季稻株型与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的时空分布特征。选用4个不同株型早、晚稻品种,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系统观测其植株形态和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IPAR)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早、晚稻株高、穗长、叶长和叶基角均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早、晚稻孕穗期的分层叶面积指数(LAI)和向上累积LA...

  • 播种深度对花生生育进程和叶片衰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作者:甄晓宇; 杨坚群; 栗鑫鑫; 刘兆新; 高芳; 赵继浩; 李颖; 钱必长; 李金融; 杨东清; 李向东 刊期:2019年第09期

    在春播、土壤水分适宜以及起垄覆膜种植模式条件下,选用大花生品种山花108,设置3、5、7、9、11、13和15 cm (SD3、SD5、SD7、SD9、SD11、SD13和SD15) 7种播种深度,研究播种深度对花生生育进程、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2年结果表明,播种深度明显影响花生出苗时间,与SD5 处理相比,SD15 处理的出苗期...

  •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杜进勇; 柴强; 王一帆; 范虹; 胡发龙; 殷文; 李登业 刊期:2019年第09期

    针对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相对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间作系统精确调控的相关理论依据等问题,本研究于2015—2017年,以小麦间作玉米为对象,通过设塑料布隔根(P,无根间作用)、尼龙网隔根(N,部分根间作用)和不隔根(完全根间作用)3种根系分隔方式,以及低(M1,45,000株hm^–2)、高(M2,52,500株hm^–2)2个玉米密度,系统分析了地上地...

  • 近60年河北省冬小麦干旱风险时空规律

    作者:张力; 陈阜; 雷永登 刊期:2019年第09期

    干旱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开展作物干旱成因机制和时空特征研究,对于稳定区域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河北省内18个国家标准气象站点1958—2016年的长时间序列观测资料,采用水分亏缺指数(CWD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分析了近60年来河北省冬小麦的干旱风险时空格局;通过CWDI对不同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冬小麦干旱的成因...

  • 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耐铝毒特性综合评价及其种质筛选

    作者:郜欢欢; 叶桑; 王倩; 王刘艳; 王瑞莉; 陈柳依; 唐章林; 李加纳; 周清元; 崔翠 刊期:2019年第09期

    种子萌发是油菜植株形态建成的重要阶段,铝毒是酸性土壤中影响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筛选出种子萌发过程中耐铝毒种质对油菜生产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筛选出油菜萌发期耐铝毒种质资源处理的适宜胁迫浓度为90μg mL^-1。并以该浓度处理14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种子,于萌发期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鲜重、...

  • 盐胁迫对燕麦叶片生理指标和差异蛋白组学的影响

    作者:陈晓晶; 刘景辉; 杨彦明; 赵洲; 徐忠山; 海霞; 韩宇婷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为探讨盐胁迫对燕麦叶片生理指标及蛋白组的影响,对燕麦进行6d盐胁迫(摩尔浓度NaCl∶Na2SO4=1∶1)处理,测定CK与盐胁迫燕麦叶片MDA含量,SOD、POD活性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并运用Label-Free技术分析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燕麦叶片MDA含量、SOD、POD活性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6.7%、23.4%和21.2%,游离脯氨酸较对照升高1.12%;满足P-value...

  • 2个抗虫棉的外源Bt基因分子鉴定及其染色体定位

    作者:周向阳; 赵亮; 狄佳春; 陈旭升 刊期:2019年第09期

    以中美2个抗虫棉品种GK19与33B为试验材料,利用检测中美Bt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抗虫棉亲本GK19和33B进行PCR扩增,并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Bt基因进行分子鉴定与染色体定位,旨在从外源基因转化事件的视角探究中美转基因抗虫棉差异的分子基础。结果表明,GK19为中国转Bt基因抗虫棉,33B为美国转Bt基因抗虫棉;GK19的Bt基因被定位在棉花Chr.2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