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医药指南 心脏磁共振新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正文】

心脏磁共振新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梁冬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 辽宁鞍山114007
高场强   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新技术——3.OT磁共振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数字化x线摄影DsA血管造影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且DSA血管造影前,均行3.0T磁共振检查和1.5T磁共振检查,比较3.0T磁共振和1.5T磁共振扫描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符合率,并3.0T磁共振和1.5T磁共振扫描获得的左室参数。结果与DSA血管造影结果比较,1.5T磁共振检查结果完全符合者31例,3.0T磁共振完全符合者38例,3.0T磁共振完全符合率(95.00%)显著高于1.5T磁共振(77.50%),差异P〈0.05。3.0T磁共振心肌缺血区域检出率显著高于1.5T磁共振,差异P〈0.05。左室参数测量值比较:在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每搏输出量方面,1.5T磁共振测量值略低于3.0T磁共振,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射血分数、左室质量、左室下壁厚度方面,1.5T磁共振测量值显著高于3.0T磁共振,差异P〈0.05。心内外膜边界识别情况:1.5T磁共振扫描可以准确识别21例(52.50%),3.0T磁共振可以准确识别39例(97.50),3.0T磁共振的心内外膜边界识别率显著高于1.5T磁共振扫描,差异P〈0.05。结论3.0T磁共振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