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杂志 部级期刊

Arts Criticism

杂志简介:《艺术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90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稿、特别策划·百年红色经典与文艺高峰、回望、艺界时评_舞台印象、艺界时评_影像阅读、观察与思考、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2-6243
国内刊号:11-4907/J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4
总发文量:4808
总被引量:6329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5.4167
立即指数:0.024
期刊他引率:0.9964
平均引文率:2.2973
  • 灵魂的呐喊与相拥——我与《塔克拉玛干之魂——十二木卡姆》

    作者:刘选让 刊期:2015年第07期

    也许是命运的召唤,四十年前,因我画画的一技之长,特征入伍踏上了西去边塞新疆的征途。数十年来,对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新疆地域文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足迹遍布老百姓称之为"死亡之海"的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不仅体验到了风沙、荒漠、干旱,惯看了古城、胡杨、尸骨等生命留下的挽歌;更体味到了恶劣环境千百年来恒古不变的自然景...

  • 努力对时出有价值的声音——戏曲现代戏创作感言

    作者:陈彦 刊期:2015年第07期

    戏曲现代戏创作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可以说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摸索,实践,前行,有甘苦,但更有喜悦,这个喜悦就是建立在国家积极倡导推动,观众自发接纳欣赏,并持续呼唤、催生基础上的。传统戏曲博大精深,美不胜收,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戏曲现代戏的附丽生成。用传统戏曲的审美手段去表现当下的生活,让更多的时代故事,以...

  • 周巍峙:新时期振兴戏曲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

    作者:林毓熙 刊期:2015年第07期

    一新时期开始,不同剧种面临严峻形势:一是剧种剧团数量锐减。在全国三百多个剧种中,有艺术团体的剧种仅二百多种,流传于民间的剧种也处境艰难。二是在粉碎""后,传统剧目恢复上演时的美好日子已经被"戏曲危机"的现实所替代,剧团从坐等观众转为面临寻找观众、市场萎缩的艰难境地。三是京剧、昆剧、川剧、秦腔等古老剧种都面临老艺术家年事已...

  • 苏文茂:不只是“文哏”

    作者:鲍国华 刊期:2015年第07期

    苏文茂在中国相声史上占有独特地位。说"独特",是因为他入门早(为第六代[1]第二人,仅次于"门长"赵心敏),辈分却低(当时不仅有众多第四代"寿"字辈和第五代"宝"字辈艺人,第三代"德"字辈老艺人也有数位在世,而"宝"字辈的相声演员于世德、田立禾等拜师却晚于苏文茂)。但他却得到了前前后后几代相声艺人的共同尊重和褒奖。

  • 数字艺术语境下的舞台光影空间

    作者:沈倩 刊期:2015年第07期

    一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舞台美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广泛运用,更为舞美艺术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在大量融入艺术创造的同时,给舞台灯光艺术赋予了新的能量,使舞台灯光变得几乎无所不能,让舞台艺术真正走进了"光景时代"。舞台是空间的构成、材质的构成,也是光的构成。

  • 生命·情怀·希望——从我近年来的创作谈起

    作者:王丹红 刊期:2015年第07期

    我的音乐之路音乐是美的化身,人们相信音乐的美能够产生感化甚至是改变人的艺术力量。当我还在咿呀学话的时候,音乐与我的这份缘定就已在不期然间相逢,绽放出宿命里早已刻画好的那一帧容颜。那首"红太阳照山河,小朋友们多快乐……"的儿歌第一次叩响我对音乐的渴望,歌唱伴随着我的童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 寻找自己的音乐语言——谈谈我的作曲观

    作者:于洋 刊期:2015年第07期

    作曲是我一直以来的事业,从附中开始我经历了二十多年作曲专业学习、创作以及教学之路,对于作曲观念我也一直都在不断领悟过程中,并与时俱进实时更新自己的创作理念。对于当代青年作曲家来说,我们走什么样的路,写什么样的音乐,怎样以整个青年创作群体去塑造一个时代作曲家的形象,是每个青年作曲人都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促使我不断在创作中找寻答...

  • “大美寻源——凤凰雅集”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隆重开幕

    刊期:2015年第07期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美术创作研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办事处承办的"大美寻源—凤凰雅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作品展于2015年5月13日下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圳创作研究基地凤凰艺展中心隆重开幕,展期一个月。本次展览是2014年"文博会"期间和十月份举办了两次大型艺术展的延续,共展出...

  • 刘选让绘画作品

    作者:刘选让 刊期:2015年第07期

  • 视觉环境与雕塑表达的影响初探

    作者:郑天则 刊期:2015年第07期

    从视觉环境角度谈对雕塑的影响,源于雕塑三维存在的艺术形式特性。任何一件雕塑不论它是何种类型,终将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环境中。观看雕塑的实际体验和观看绘画有本质的不同,哪怕一点的位移都会得到不同的视觉结果,更何况很多雕塑需要围绕观赏,甚至进入内部才能看得到全貌。这种观察体验通过看图片或看画册是完全不可得的。即使是接近绘画的浮...

  • “日常之物”的艺术张力——从杜尚、奥登伯格到霍夫曼

    作者:郑川 刊期:2015年第07期

    "日常之物",浸润于人们日常生活,因屡见不鲜而平淡无奇。然而,日常之物一旦进入艺术进而艺术化后就具有了迥然不同的张力。2013年5月2日,在香港尖沙咀维多利亚港,因一只巨大的黄色橡皮鸭摇晃着滚圆的身体,繁忙的都市景象即刻幻化为一抹愉快的童年回忆。这只让人们"一秒钟变轻松"的黄色鸭子,诞生于艺术家弗洛伦丁·霍夫曼之手,游遍了大半个地...

  • 原创的力量——观德国邵宾纳剧院的《信任》、《哈姆雷特》

    作者:张之薇 刊期:2015年第07期

    德国的戏剧总是令人惊艳从他们戏剧作品的表现力就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戏剧传统的国家。的确,历史上几乎每一个重大的思潮运动,都会有他们用戏剧来表达的身影,无论是启蒙主义、狂飙突进,还是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尤其是进入20世纪,表现主义的风靡,更使他们的戏剧影响力不容低估。所以,当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再次将德国邵宾纳剧院空降的时候,我...

  • 碎片的摇滚拼贴——德国邵宾纳剧院话剧《信任》的解构与建构

    作者:徐颖 刊期:2015年第07期

    6月10到11日,德国邵宾纳剧院的话剧《信任》在北京世纪剧院开演,观众又一次与欧洲先锋话剧迎面遭遇。满台大信息量的强节奏重金属式推送,让一些人摸不着头脑,让一些人喘不过气。找不到我们习惯的结构严谨的戏剧冲突,它到底要讴歌什么?鞭挞什么?打算给出什么意义?观众的心灵在摇滚中无所归依。一、解构先锋戏剧大约就是这样,它要颠覆传统戏剧...

  • 浅谈景德镇明清彩瓷的传承性

    作者:高扬 刊期:2015年第07期

    "彩瓷"的概念,在不同的文献里有着不太一致的定义,在古陶瓷研究专家冯先铭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对彩瓷概念作了阐释:彩瓷是区别于素瓷的称谓,即带彩绘装饰的瓷器。一般而言,彩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包含了釉下彩的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釉上彩的五彩、珐琅彩、粉彩,还有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共同构成的斗彩。狭义的概念,...

  • 封闭与开放——草间弥生艺术元素中的精神秘密

    作者:吴宇杉 刊期:2015年第07期

    草间弥生是日本具有国际声誉的国宝级现代派艺术家,是纽约前卫艺术潮流的重要成员,以"圆点艺术"著称于世,其创作被归结到很多艺术派别,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女权主义等等。这一次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的艺术作品,可以说基本囊括了草间弥生的各个时期的主要艺术创作。关于草间弥生艺术创作的解读已有很多,但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