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杂志简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者访谈、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共同体研究、后殖民英语文学、书评与动态

主管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创刊时间:200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762
总被引量:875
H指数:8
期刊他引率:0.931
平均引文率:9.4921
  • 蒋洪新教授访谈录

    作者:侯奇焜 刊期:2015年第01期

    英美现代派诗歌是蒋洪新教授的学术研究重点之一。本访谈从其新著《庞德研究》开始,探讨庞德诗歌创作及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诗歌及文字的渊源,分析庞德与艾略特对英美现代派诗歌发展的贡献与影响,然后结合国内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关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总体构想,最后略论国内英国文学研究的态势及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的...

  • “我的诗歌基底在于好奇与不确定”——蕾·阿曼特劳特访谈录

    作者:孙立恒 刊期:2015年第01期

    蕾·阿曼特劳特是美国湾区语言诗派杰出代表及当代美国最广受阅读的和最优秀的诗人之一,2010年凭借《谙熟》(Versed,2009)一书获普利策诗歌奖和国家图书批评家奖两项殊荣。笔者很希望全面深化对其诗歌的研究,有幸受阿曼特劳特本人邀请,于2013年3至6月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学,其间断续对其进行了长达数月的面访。该访谈即由那些面访录音...

  • 路易斯·厄德里克访谈录

    作者:陈靓 刊期:2015年第01期

    作为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领军人物之一,路易斯·厄德里克以精致复杂的叙述技巧和对美国印第安文化元素的杂糅运用受到了广大读者及评论界的青睐。获得2012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圆屋》,作为厄德里克新的创作尝试,展示了她对口述传统的叙述结构、部落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元素的新的发掘和阐释。在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发展中,她的作品中凸显的语言意识、...

  • 当代英国诗歌的多元化与族裔化倾向

    作者:张剑 刊期:2015年第01期

    随着英国政治上"放权分治"、经济上"解除集约经营",当代英国诗歌也走上了更加深度的多元化和族裔化的道路。90年代以来,英国诗歌逐渐失去了它曾经拥有的统一的审美特征和美学基础,英语的概念和英国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将通过对英国几位典型的加勒比裔诗人的分析,说明当代英国诗歌的美学共识和意识形态共识已经被打破,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去...

  •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与《金银岛》对传统英国历险小说的超越

    作者:陈兵 刊期:2015年第01期

    英国19世纪后期著名作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反对当时日趋僵化的现实主义小说的琐碎和道德说教,在一系列文章中阐述了自己的文艺思想。他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差异以及艺术对生活本质的探索,注重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和艺术想象力,同时也强调对人性和道德等问题进行严肃的思考。斯蒂文森的名作《金银岛》是其文艺观的具体体现,它是英国历险小说的代表...

  • 论福斯特《霍华德庄园》的交响曲式复杂节奏

    作者:张福勇 刊期:2015年第01期

    E.M.福斯特的第四部小说《霍华德庄园》不仅是他的成名作,同时也是他"运用‘节奏’技巧进行创作的第一个主要试验作品"。该作品不仅构建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相似的音乐结构,并由此达到了"外化了福斯特最深刻的内心情感"的目的,而且它在复杂节奏的运用上更趋于成熟。像一首包含三个乐章的交响曲,小说《霍华德庄园》也有三个隐含的"乐章",分...

  • 自我的异化和张扬——毛姆小说《寻欢作乐》中的身体美学

    作者:彭禹 刊期:2015年第01期

    《寻欢作乐》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小说把文本置于20世纪初身体主体性地位不断增强的社会背景下来考量,其中诸多关乎身体的细微描写获得了更大的阐释空间。一方面,主人公德里菲尔德的"失语症"和"机械化"的肉体隐喻了在商业文化社会中人遭受物化的内在本质;另一方面,通过女主人公罗西身体的审美,作者试图表明这种象征着自然和健美的身体不仅呈现...

  • 《别让我走》:生命伦理的反思

    作者:杜明业 刊期:2015年第01期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说《别让我走》讲述了一群克隆人的生活经历和他们作为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故事。从生命伦理的角度对小说予以解读,可以发现人类的克隆人项目隐藏着某种阴谋,人类肆意取走克隆人的器官是对其尊严的伤害,也是对其生命的漠视。小说谴责了人类利益至上的狭隘思想,倡导在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必须体现出伦理的诉求,要...

  • 后现代语境下的经典重述与叙事颠覆——论《藻海无边》对《简·爱》的后现代叙事重构

    作者:石静 刊期:2015年第01期

    简·里斯的《藻海无边》让疯女人伯莎·梅森由边缘走向中心,讲述其何以变疯的故事,故而对维多利亚时期的经典作品《简·爱》进行了颠覆性叙事重构。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人手,分析《藻海无边》与《简·爱》在"疯女人"处理问题上所采用的不同叙事手法,揭示基于不同叙事策略所造成的"禁闭"与"开放"的不同效果,并进而将《藻海无边》对《简·爱》的"改写"放...

  • 记忆·历史·真实——论《终结的意义》的历史书写

    作者:张秀丽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朱利安·巴恩斯在小说《终结的意义》中借助于书写平庸人物的真实心理发展历程,阐述了记忆、历史、真实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示了对终结之后历史真实找寻的意义。在末日启示下,小说的叙事虚实难辨,记忆亦真亦幻;终结之后对意义和真实的找寻引发了对危机和历史的思考;而在情感和目的论的驱使下,对历史真实的找寻似乎必然终结。即便如此,对历史真...

  • 现代主义形式下的乌托邦幻想——对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的研究

    作者:何信玉 刊期:2015年第01期

    《黑暗的心》(1899)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重要作品,小说形式上的现代主义尝试及其蕴含的现代主义世界观历来是文学批评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小说中蕴含的现代主义与悲剧内涵。通过结合康拉德本人的阶级立场与生活经历,发掘小说在形式改造中体现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看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危机如何...

  • 论奥哈拉城市诗歌对自白派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汪小玲 刊期:2015年第01期

    美国纽约诗派代表作家弗拉克·奥哈拉的诗作具有浓郁的自白风格,他在面向自我、剖析自我的创作过程中取得了不菲的诗歌成就。但作为一代崭新诗歌流派的开拓者以及最负盛名的诗人,他的诗在走出小我、迈向纽约大都会城市生活广阔的天地时产生了更为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奥哈拉城市诗歌的文本解读与研究,从"向内转"与"向外转"两个不同的切...

  • 种族越界与心理流变——评约翰逊《一个前有色人的自传》

    作者:庞好农 刊期:2015年第01期

    约翰逊在《一个前有色人的自传》里描写了美国白人和黑人的双向种族越界,指出黑人的种族越界是在遭遇生存危机和发展障碍时所采用的一种变通方式,旨在改变种族身份和社会地位,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护自我、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而白人通过地域越界、情感越界和认知越界来了解黑人文化,其猎奇心理有助于促进白人和黑人民族的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改善...

  • 《微暗的火》的黑格尔辩证法解读

    作者:王安 刊期:2015年第01期

    长期以来,评论界对《微暗的火》的分析聚焦于谁才是故事的虚构作者这一问题。对此问题的认知不妨借鉴纳博科夫经常提及的黑格尔辩证法,将其视为一部由正旋金波特、反旋谢德、合旋纳博科夫所构成的和谐整体。读者在正反合的解读中,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整部小说,从而获得逐步深入却永无止境的新认识。

  • 规训与有限反叛——论《慈悲》中的身体政治

    作者:朱云; 杨金才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本文结合社会学身体理论及福柯权力关系理论,考察托尼·莫里森《慈悲》中的奴役现象,探讨文本中疾病、宗教和种族对各肤色人种的身体规训与主体的有限反叛,指出正是在以身体作为规训的场域,欧洲人逐渐确立了带有他们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及明显种族烙印的美国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