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

鸭绿江杂志 省级期刊

Yalvjiang Literature Monthly

杂志简介:《鸭绿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3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外,创作之履、文化辽宁

主管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辽宁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3-4099
国内刊号:21-1037/I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4
总被引量:332
H指数:4
  • 2005年鸭绿江文学奖

    刊期:2005年第09期

    鸭绿江杂志社将于2005年底评选鸭绿江文学奖: 1.本溪煤炭安全杯鸭绿江小说奖凡2005年度在《鸭绿江》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均在此次评奖范围。分设一、二、三等奖。 2005年底邀请专家进行评奖,2006年初在刊物上公布。

  • 遥远的“伊甸园"

    作者:从维熙 刊期:2005年第09期

    有读者来信问我:“你的作品太沉重了,漫长的劳改生涯中,有没有轻松的时刻?如果都是那么严酷,你和你的同类,是怎么活过‘鬼门关’的?”我真诚地感谢这位读者的提示,因为他让我记起了劳改生活中一个“同类”的遥远往事。它既是一个受难者生命旅程中的历史写真,更是发生在雪国的一部罗曼史。此部组合式长篇各章节独立成章,笔者现将小说《春水在寒冰...

  • 印花床帘

    作者:王十月 刊期:2005年第09期

    四个打工妹,梅、兰、竹、菊,她们同一天进厂,又住在同一间宿舍,梅和菊同一个车间,兰、竹在不同的车间,都是普工,她们亲如姐妹,当然,也会有磕磕碰碰。下班铃声刚响,梅便冲到了卡架前,飞快地抽出了写有自己名字的工卡插向打卡机。保安嬉皮笑脸地说,梅姐这么急去会情人呀,卡都打反了。梅脸红了一下。可不,真是打反了。便又一次把卡插了进去,嚓嗒—...

  • 猫在春天说话

    作者:马枋 刊期:2005年第09期

    妙吾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出现时,是一身黑色装扮。那是去年的晚秋时节,是个黄昏。妙吾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向她走来,在离她不到一米远的地方停下脚步,用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她。这时她才发现,妙吾并不是通身的黑色,而是穿着四只可爱的小白靴子。“妙吾——”,这是它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妙吾是一只猫。在西方的传说中,黑猫是不祥之物,据说它们是由女妖...

  • 一个人的生活(组诗)

    作者:商震 刊期:2005年第09期

  • 转身(组诗)

    作者:宋晓杰 刊期:2005年第09期

  • 简单生活 简单爱——关于诗歌的题外话

    作者:宋晓杰 刊期:2005年第09期

    虽不算两手空空,但是,能够握牢的又有几多? ——诗歌写到如今,不知道还应该絮絮叨叨地再继续写下什么;或者,干脆,怎样“说”出那些没有“说”出的……

  • 人文精神的失陷与珍念——宋晓杰诗歌近作阐释

    作者:李万庆 刊期:2005年第09期

    全面地接触宋晓杰的诗作还是最近的事情,虽然早在两年前我就对她的诗集《味道》作过简要的评价。我曾写道:“《味道》婉曲、缥缈或感性,构成了宋晓杰这位青年女诗人互补互渗的诗歌艺术美。也许只有女性诗人才能写得如此幽婉和深细,也许只有女性诗人才能在灵魂的隐秘处游走,在对爱的隐与显、藏与露的张力中彰显其情感的魅力。《味道》代表了宋晓...

  • 碑释

    作者:宫魁斌 刊期:2005年第09期

    古人在生产劳动中立石为碑,并创造了以“碑”为中心的相应的文化生活内容。汉语中,“碑”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释说,“碑,竖石也,从石,卑声。”王筠句读:“古碑有三用:宫中之碑,识日景也;庙中之碑,以丽牲也;墓所之碑,以下棺也。秦之纪功德,曰立石, 曰刻石;其言碑者,汉以后之语也。”就是说:古碑有三种用途,一是竖立在官门前测日影,二是竖立...

  • 苦辣酸痛都是甜

    作者:刘兆林 刊期:2005年第09期

    谈读后感之前有必要说说我和作者陈琦的关系。现在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作家已经病故了, 这篇文章也算对他的怀念吧。无论从哪方面讲, 陈琦都是我的老师和长辈。他和我父亲的年龄差不多,而且都在日本鬼子统治时期的国民高等学校读过书,我们还是老乡。我父亲直接当过我的老师,陈玙虽没直接当过我老师,但他哥哥是我读高中时我们县文化馆的馆长,也是我...

  • 白菜,白菜

    作者:于学利 刊期:2005年第09期

    深秋,在辽西的原野上,严霜洗染了山川大地,万物萧条,树叶纷飞,枯草连连。山秃了,水瘦了,天冷了。五谷堆进了农家小院。一枚枚金灿灿的玉米挂在了果树杈上,一串串红焰焰的辣椒点缀在朝阳的屋檐下。庄稼的秸秆瑟瑟地躺在了地里。生命渐渐地步入了冬的境地,人们的眼睛也少了光泽。这时,大地上常常有一方绿色让你兴奋,那就是白菜——北方最普通的菜...

  • 和张光年同屋的日子

    作者:杨匡满 刊期:2005年第09期

    1970年的夏天,湖北咸宁干校五连,也就是作家协会的下放人员在一面坡地上盖好了几排半土坯半砖瓦的新房。于是我们统统从老乡家搬了出来,重新按班、排调配住房。我和张光年、复旦大学的吴松亭被分在同一间。多么巧! 四年前就是吴松亭、我、加上人大的李基凯、山东大学的侯聚元联合署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长篇批判文章《文艺报的两次假批判》,矛...

  • 相信明天会更好

    作者:曾岩 刊期:2005年第09期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所在市的市委主要领导首次出访日本,回来后感触极深,他绘声绘色地讲述所见所闻,听得我们这些从未走出国门之人如醉如痴。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参观日本几户普通人家,看到家家备有电视之后,回来后曾经在会上发出感叹:“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像日本那样每家都有电视啊?!”大约在他讲这话不到十年的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城市就以迅雷...

  • 滑稽春秋

    作者:曾岩 刊期:2005年第09期

    方树从小爱耍生,七岁那年,有一次他一本正经地告诉妈妈,他屁股上长个疖子, 妈妈自然着急。当他摆好姿势,脱下裤子,撅起屁股,妈妈俯下身子细心查看时,他却使劲放了个臭屁,哪里有什么疖子,为此挨了妈妈一顿胖揍。此事传扬出去,人送绰号——“屁小子”。后来在乡里读初中,他脑瓜灵,在班上常考第一,在学校也有知名度。有一天,方树随父亲去乡里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