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写作

新闻与写作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News and Writing

杂志简介:《新闻与写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09/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语、专题、理论前沿、专栏、对话党报、传媒圈、写作讲堂

主管单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002-2295
国内刊号:11-1109/G2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4
复合影响因子:1.1
总发文量:4427
总被引量:15926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3.2045
立即指数:0.0685
期刊他引率:0.9667
平均引文率:1.6904
  •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作者:翟惠生 刊期:2007年第04期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三年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发展还不平衡。中国记协是党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推进新闻队伍建设和进行新闻行业管理是中国记协的主要职责.也是党交给中国记协的任务。因此.“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应当是我们工作主线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他工作都应当围绕这条主线.纳入这条主线.主线就是影响力.主线就是感...

  • 网络文化发展的动力要素

    作者:彭兰 刊期:2007年第04期

    网络文化的背后。是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不同层面的网络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网络文化景观。而网络文化的形成,有着自己内部的动力系统,也有着外部的推动力量。

  • 规制与突破:传媒产业布局的演变路径

    作者:喻国明; 王斌 刊期:2007年第04期

    目前区域之间差异位大,发展较快和较慢的区域传媒都对自身现状不满,凸显的问题就是需要建设空间传递机制,要求形成更完备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一则实现传媒资源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协调发展,二则实现传媒业向它行业的渗透、人才,品牌,资本等要素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整合,实现传媒业增长的战略性突破,这是新的理论难题。

  • 误报“农民工涨工资”说明什么

    作者:岳平 刊期:2007年第04期

    我们有的记者在没弄清楚文件精神之前就下笔写消息,怎能不出错?日前北京市属一些报纸误报“农民工涨工资”一事,就是一个值得总结的教训。

  • 党报事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上的讲话

    作者:张虎生 刊期:2007年第04期

    党报历来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工作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关系党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控制力,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 报纸杂志化

    作者:辛摘 刊期:2007年第04期

    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体现了报纸对读者要求的顺应。一个成功的“杂志化”...

  • 巴音郭楞日报的改革

    作者:江海波 刊期:2007年第04期

    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实践始于2003年8月8日,巴州党委决定和新疆经济报系合作出版巴音郭楞日报(汉文版)。巴音郭楞日报社的改革和合作办报引起了新闻界高度评价。近年来,全国记协、、自治区宣传、出版有关部门以及兄弟报社经常到巴州调研,总结推广改革和合作办报的成功经验。

  • 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部角色变化——从新闻采编到知识管理

    作者:蔡雯 刊期:2007年第04期

    传统媒体的转型,对于新闻从业者个人而言,最大的改变不是强化发现和采集新闻的职能,而是强化加工新闻和信息的职能,也就是要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

  • 注重社会效益 向多样化发展——本刊专访著名漫画家王复羊

    作者:于斌; 原小瑛 刊期:2007年第04期

    本期的漫画家专访.我们有幸采访到现任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北京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的漫画工作者前辈——王复羊(本人姓名为王复祥)。王复羊的漫画作品如《论独立思考》、《老生常谈》、《安全枷》、《父亲的碗里有了肉》、《土地爷遭遥高尔夫》……至今还让人品咂有味。

  • 新闻工作者应有“备份”意识

    作者:闵大洪 刊期:2007年第04期

    在内容存储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的今天.数据和资料的备份变得至关重要。新闻工作者的备份观念应该更为宽泛.以确保采访工作的万无一失。

  • 大众传媒的女性形象模式化

    作者:吴飞 刊期:2007年第04期

    社会性别视角即以社会性别观点来观察社会.发现哪些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事实或歧视女性的事实被视为当然合理.导致了对女性发展、人格、利益和权利的损害。人们通常认为。传媒形象“真实地”、“直接地”表现了现实.但社会性别理论则指出。传媒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经过了男权文化的调整.

  •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媒介环境

    作者:单波 刊期:2007年第04期

    由于媒介竞争的加剧.广告市场的争夺.媒介技术革新以及受众心理变迁等多重原因的共同作用,媒介市场正面临着复杂的结构性转变。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则面临着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四重转型。时代呼唤着和谐社会.也呼唤着和谐的媒介环境。

  • 广播读报节目以何立足

    作者:张海宁 刊期:2007年第04期

    “读图时代”引发的视觉疲劳,让人们开始回归最初的信息传播方式——“口耳相传”.这里解释为“读”和“听”.而读报节目恰恰满足了受众放松眼球.获取信息的强烈需求。与电视读报节目相比.广播读报节目因广播媒体超强的“伴随性”而具备了彻底放松眼球.调动耳朵的可能。那么.广播读报节目如何长足稳健地发展.不妨侧重三方面的内容:

  • 方言新闻——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作者:宋振中 刊期: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都市电视频道节目中地域新闻出现了多元化的表述方式,其中方言新闻的兴起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致.“雾都夜话”、“阿六头说新闻”等作为地域新闻节目的表达方式也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

  • 浅谈媒体对灾难新闻的审美引导

    作者:李洪燕 刊期:2007年第04期

    人类面对着一个永恒的生存话题,灾难唤起人类共同的危机感和对自我生存处境的认知。在深重的苦难面前,优秀的报道会在悲怆中发掘出独特的美感,引发人们的深刻思考。本文就媒体如何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对受众产生积极的审美引导提出三点浅论。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20号,邮编:1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