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

杂志简介:《西北农业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220/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试验研究、研究简报、文献综述、农业专家介绍、园艺、食品加工、土壤肥料、农田水利及水土保持

主管单位:人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农(林)业科学院;青海;新疆畜牧(兽医)科学院及新疆农垦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4-1389
国内刊号:61-1220/S
全年订价:¥ 640.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8
复合影响因子:0.63
总发文量:4041
总被引量:38077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5.2534
立即指数:0.059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13.653
  • 莎能奶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几种冷冻保存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亮; 刘婷婷; 彭涛; 帅志强; 张达江; 朱海; 陈军; 李卫华; 汪汉卿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以莎能奶山羊皮肤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胞培养,通过分离纯化建立了莎能奶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纯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冷冻保护剂和血清成分相同的条件下选用5种具有不同预冷平衡方式和预冷时间的方法进行冷冻保存,5个月后通过对成纤维细胞复苏后的活力对比分析,方法3(70%细胞悬液+20%胎牛血清+10%DMSO;先在4 C预冷平衡0.5 h,接着液氮罐口气态氮悬...

  • 蛋鸡日粮碘和硒水平的调控对碘和硒向蛋转运的影响

    作者:曹盛丰; 程美蓉; 陈鲁勇 刊期:2005年第06期

    将30羽278日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3组,以日粮含Ⅰ 0.5 mg·kg-1、含Se 0.2 mg·kg1(对照组)、含Ⅰ 50 mg·kg-1'、含Se 1.2 mg·kg-1(试验Ⅰ组)、含Ⅰ 100mg·kg-1、含Se 2.2 mg·kg-1(试验Ⅱ组)饲喂8周,观察蛋碘和硒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和Ⅱ组蛋黄碘含量分别提高10.81倍和13.37倍;蛋黄硒提高3.51倍和6.34倍;蛋白碘和硒含量均有显...

  • 禽脑脊髓炎病毒的鉴定

    作者:张艳艳; 靳亚平; 范根成; 丰艳妮 刊期:2005年第06期

    对分离到的AEV毒株进行氯仿、乙醚、温度敏感性试验等理化性质及血凝性质的鉴定,表明该毒株理化件质稳定,无血凝性;电镜下观察接毒鸡胚的超薄切片可看到AEV病毒颗粒,大小在25~30 nm.参照AE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对该病毒进行了特异性扩增,得到了目的片段.证明该分离病毒为AEV毒株,暂定名为AEV HD.

  • 舍饲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疾病发生趋势和防制对策

    作者:党如意; 李五福; 权松安 刊期:2005年第06期

    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在实现了从传统放牧型到全舍饲的设施化养殖转型之后,白绒山羊疾病的发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饲养方式下的新的特点和趋势,严重威胁白绒山羊产业化进程.本研究对舍饲条件下白绒山羊疾病发生的特点、规律和趋势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并根据当地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制对策.

  • 陕北窑洞笼养鸡环境调控效果分析

    作者:李艳芳; 权富生; 杜方义; 张国云; 常海生 刊期:2005年第06期

    通过窑洞鸡舍环境调控,冬季在外界温度低于-10℃时,未调控组环境温度达到5.32℃以上,最高12.14℃,调控组环境温度可达到9.78℃以上,最高达到15.17 ℃.夏季调控组比对照组舍内温度低1~2℃.窑洞鸡舍对环境温度调控能力有限,夏季和冬季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升降.冬季比夏季窑洞对环境温度的调控效果好.窑洞鸡舍湿度冬季调控组比对照组低,夏季调控...

  • 溢多酶对产蛋鸡日粮潜在营养价值的研究

    作者:袁玖; 姚军虎; 万欣杰; 陈新科 刊期:2005年第06期

    对60只270日龄罗曼褐蛋鸡进行两期代谢试验.每期将所有参试鸡随机等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重复,每重复3只.试验日粮为在相同的豆粕型或杂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20、150和180 g/t溢多利浓缩微丸酶,分别形成A、B、C、D 4组.结果表明:纯豆粕型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表观代谢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处理组比对照组都有改善的趋势(P>0.05),但在统计...

  • 密穗小麦(Triticum compactum)Glu-1位点亚基组成分析

    作者:张小英; 郭志富; 魏育明; 郑有良 刊期:2005年第06期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来自21个国家的50份密穗小麦Glu-1位点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位点共检测到15种不同的亚基类型,21种组合形式.其中,以2*,7+8,2+12和N,7+8,2+12组合为主,各占22%和16%.在各位点等位变异中,Glu-B1位点变异类型最多,共10种,以7+8(42%)、20(20%)和21(12%)为主.Glu-A1和Glu-D1位...

  • 小麦生态雄性不育材料PTS与多品种(系)杂交后代性状分析

    作者:宋亚珍; 王军卫; 钱学娅; 陈天佑 刊期:2005年第06期

    通过生态雄性不育材料PTS与常规品种(系)杂交,考察杂种后代育性、农艺性状等,发现该材料与多个父本杂交,呈现不同的恢复度,通过选择不同的父本生态类型,广泛测交,可选育恢复度90%~95%以上的组合.F1对低温短日的敏感性弱于PTS,育性基本稳定.该材料具有矮秆、大穗、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等优点.以PTS为雄性不育系配制小麦杂交种,通过与大...

  • 小麦新品种川农16与新材料H461贮藏蛋白及SSR差异分析

    作者:谢玥; 龙海; 侯永翠; 郑有良 刊期:2005年第06期

    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穗数型多分蘖小麦品种川农16与大穗型寡分蘖小麦品系H461生化及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川农16与H461间至少有10条醇溶蛋白差异带,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别为(1,20,5+10)和(2*,7+8,2+...

  • 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研究进展

    作者:陈新宏; 赵继新; 刘淑会; 武军; 陈锦刚; 李酶 刊期:2005年第06期

    对普通小麦与大麦远缘杂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大麦具有早熟、多花多粒性、抗盐碱、抗穗发芽、赖氨酸含量高、抗白粉病、叶枯病、锈病等优良性状,大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可以把这些优良性状导入小麦,对丰富小麦遗传种质资源、提高小麦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截止目前不完全统计,已成功进行普通小麦与普通大麦、野生二棱大麦、栽培二棱大麦、智利大...

  • 小麦/玉米带田种植模式优化效应研究

    作者:杨蕊菊 刊期:2005年第06期

    在高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小麦/玉米带幅、小麦密度、玉米密度为变化因子的种植模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有显著的差异,间作小麦带幅1.6 m时产量最高,净增长率达26.35%,而在带幅为2.66 m(5:5)带型结构中间作玉米产量最高,其增产幅度达81.15%,总产量也最高,带田增产幅度达29.29%.相关分析得出带幅与总体产量、间作...

  • 啤酒大麦垄畦沟灌节水配套技术研究

    作者:张俊儒; 党占海; 袁俊秀 刊期:2005年第06期

    采用正交设计,对啤酒大麦在'垄畦沟灌'种植条件下的次灌溉量、灌溉次数、品种、播种量4个可控因子对产量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4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次序为灌溉次数、次灌溉量、播种量、品种.确定了高产最优因素位级为:次灌溉量1200m3/hm2,生育期灌4次水,选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8812)或分蘖力弱的大穗型品种(中品B98-7),播种...

  • 免耕与传统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研究--以玉米田为例

    作者:左忠; 王峰; 蒋齐; 王顺霞; 郭永忠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以旱作玉米地为研究对象,对免耕与传统耕作的农田积沙量、地表不同高度间积沙曲线、表层1cm深土壤粒径组成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免耕对减少旱作玉米农田就地起沙的贡献率是非常巨大的,间接反映出沙质旱耕农田是很主要的沙源地之一,而以免耕对农田就地起沙的防效特别突出,在干旱风沙区是一项很值得推广的农耕措施.

  • 陕棉2365新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作者:易永华; 邢宏宜; 贾涛; 王成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从结铃性、单株果枝数、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等方面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陕棉2365产量构成特点,并对其部分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陕棉2365结铃性和棉铃经济系数较高;陕棉2365整个生育期均保持较高的光合强度,N素营养充足,为高产优质奠定了营养基础.苗期MDA含量低,SOD、CAT酶活性高,膜脂过氧化程度低,棉苗抗胁迫能力强,苗质好,生长健壮....

  • 甘蓝型油菜CMS不育系陕5A及杂交种秦杂油1号的选育

    作者:李少钦; 李殿荣; 田建华; 张文学 刊期:2005年第06期

    秦杂油1号是利用新育成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5A与双低恢复系K407杂交筛选出的第一个优势组合.该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寒等突出特点,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18.83 μmol/g,含油量43.37%,恢复株率98%以上.2002~2003年度陕西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 965.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3.67%,2003~2004年度陕西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