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杂志简介:《文史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5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笔谈、文史百题、诗文欣赏、文物与考古、古代科技漫话、文化史知识、民俗志、人物春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华书局
国际刊号:1002-9869
国内刊号:11-1358/K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6
总被引量:3641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31
  • 佛国庄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中国佛教造像

    作者:霍宏伟 刊期:2012年第06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以下简称“宾博”)藏中国佛教造像数十尊,分别陈列于中国厅及与其相邻的佛教厅。笔者访学期间,常徜徉于展厅内,仔细端详一尊尊精妙绝伦的雕像,倾听它们诉说曾经拥有的辉煌与平淡,仿佛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大地上较为浓厚的宗教气息。

  • 从“我是谁”到“我认为我是谁”——公元4世纪初五胡十六国史之发端

    作者:童岭 刊期:2012年第06期

    序说:南匈奴的“长啸” 长啸,本是魏晋士人的雅事,寄托了他们特有的生命状态。 长啸似乎约定俗成是六朝汉族高门士族的“专利品”,然而在公元4世纪初叶的北中国,一位匈奴贵族刘渊(字元海),却在帝都洛阳“纵酒长啸,声调亮然,坐者为之流涕”(《晋书·刘元海载记》)。

  • 《坛经》与禅宗六祖(上)

    作者:王景琳; 徐匋 刊期:2012年第06期

    提起禅宗,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六祖惠能,还有他“得法偈”、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的故事。这些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虽然上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却似乎始终遮着一层看不透的幛幔。特别是随着近几十年新文献资料的不断出土发现,有关六祖惠能以及《坛经》的疑问也就越来越多起来。

  • 苏轼碑文漫赏

    作者:董乃斌 刊期:2012年第06期

    我对苏轼所写碑文发生兴趣,是由其《表忠观碑》一文引起的。 日前浏览《古文辞类纂》,见其碑志类共收文一百零八篇,以韩愈所作最多,三十三篇;欧阳修、王安石次之,分别为二十八篇和二十七篇。大名鼎鼎的苏轼却属于被选最少的几个人之一,与班固、元结、柳宗元、刘大槐相同,仅各一篇,苏轼被选入的就是这篇《表忠观碑》。这情形不免引起我...

  • 礼失求诸野——河北蔚县谢吊帖的发现

    作者:吴丽娱 刊期:2012年第06期

    婚丧庆吊是民间最重的礼仪,其仪节在古三《礼》中已有详细说明。特别是丧礼,包括如何按照血缘关系或者爵位等级服丧、吊唁和举办丧葬的种种细节,在《仪礼》和《礼记》中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古礼书记载的礼仪制度与规格、仪式等等在生活中早己逐渐消失,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内容变化.

  • 情思如月光一样流淌——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李俊 刊期:2012年第06期

    张若虚的乐府诗《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有很深的美学意蕴,每读此诗,让人心驰神摇。作者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是初盛唐间吴越籍的诗人。他们继承了南朝诗歌的清丽传统,又融合了盛唐人朗健的诗歌风神,气调清新,格调清越。张若虚的存诗不多,他的《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成为“孤篇横绝”的杰作,和吴越文学长...

  • 错解一字,误读全篇——再析王维诗《使至塞上》

    作者:刘景惠 刊期:2012年第06期

    因为喜欢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几年前笔者对原诗《使至塞上》做过一番研究,查找、翻阅了好几个唐诗选本,对比分析各种评注,并参考了历史和地理书籍。笔者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大漠孤烟直”的“烟”字,其解释与笔者的理解相抵触,一般解释是狼烟——古代报警的燧烟.

  • 才入城门便不生——读刘敞《春草》

    作者:陶文鹏 刊期:2012年第06期

    北宋著名学者刘敞(1019-1068)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馀)人。他学问渊博,擅长古文,遂以学问为诗,以文为诗,多不成功。但有一些七绝小诗思致深远、趣味清雅,《春草》一首即是其中的佼佼者。诗云:

  • “世禅雕龙”的崔氏世家

    作者:徐公持 刊期:2012年第06期

    “雕龙”与“雕虫”都是古代形容文学创作境界的说法。前者高超伟大,后者拙劣渺小。范哗《后汉书》中写道:“崔为文宗,世禅雕龙。”意思是说崔氏一门,屡世都是文坛宗主。此言不虚,事实上崔家在东汉,优秀文学家代代相传,比班门群英人数还多,历时也更加长久。

  • “范仲淹”问世——文正的归宗更名

    作者:王瑞来 刊期:2012年第06期

    引言 北宋名臣范仲淹两岁而孤,随母改嫁,从继父姓,名为朱说,并以朱说之名登进士第。这是众所周知的史实。记录范仲淹一榜的同年进士小录或题名录已佚,不然“朱说”之名一定赫然可见。范仲淹在进士及第、走入仕途之后,上表请求更名。擅长律赋的范仲淹在他的请求中写下了这样几句:

  • 从几种价格现象看明代后期的书画消费

    作者:叶康宁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历史分光镜》中,许倬云说,历史“最不可预测的部分,最没有一定规范可以约束的部分,正是人类的自由意志”。在研究书画消费时,人的因素同样不容小觑。

  • 苦命的梁山英雄——说林冲

    作者:淮茗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水浒传》中,林冲是全书写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自然也是读者谈论最多的一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围绕着这位苦命英雄,有太多可说的话题。

  • 《海上花列传》第五十三回的叙事结构意义

    作者:杨旸 刊期:2012年第06期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一书作于19世纪末,鲁迅将其归类为“狭邪小说”,在内容上将其与之前描写妓家的小说如《教坊记》、《北里志》、《青泥莲花记》等视为一宗。然而此书虽写妓家,却有意要与《水浒》、《红楼》、《儒林》等比肩,“一意到底,颠倒敷陈”妓家之事(《海上花列传》,岳麓书社,2009,3页。

  • 端午习俗起源于古代禊礼

    作者:王洪军 刊期:2012年第06期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又叫五月节,是一个流传较广的民俗性节日。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殒身,端午节便被染上了爱国主义的色彩,有了纪念的意味。实际上,端午节的起源比我们能够想象的时间要早得多,不仅可以追溯到三代时的禊礼,甚至是更古老的先民生殖习俗。

  • 说说端午帖

    作者:张晓红 刊期:2012年第06期

    说起门帖,大家最熟悉的是春帖,尤其是春联。但在古代,端午也盛行贴门帖,而且起源很早,种类颇多。从功用来说,端午帖有辟邪的,有辟兵的,有辟口舌的,有辟虫蛇蚊蝇的;从材料来看,有纸质的,有丝帛类的;从表现形式来说,有画图类,有文字类。下面,我们以其表现形式做一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