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华书局主办的刊物。
《文史知识》旨在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精神方面的素质教育。刊登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及文化史等方面的文章。
《文史知识》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收录。
重要说明:发表之家是一家注册资本金500万、员工人数超150人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公司已合法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相关牌照,依法从事期刊订阅和学术增值服务。本站提供机打全额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支付成功后可单独寄出,本站不是文史知识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文史知识文稿要求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文史知识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辟除署热,是人的本能需求,在先秦时期就有窟室,在其中放置冰块,贵族们在夏日享受清凉;汉代的皇室,夏季会在“清凉殿”避暑;唐代皇室消夏避暑的方式更为多样;清代的避暑山庄是皇室避署的大手笔,清宫中的凉棚等设施清凉怡人……本期诚邀四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带领大家窥知古人避署时的奇思妙想,带给你一抹夏日的清凉.
在塞外营建避暑山庄之议,早在顺治朝多尔衮执政时期就已提出,但因故搁置。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执政后,在躲避溽暑、塞外晏游、绥藩蒙古等多重需求的作用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动工营建热河"避暑山庄"。在京城之外兴修消夏行宫,古已有之,并非清代君主首创。辽代有"四时捺钵"之制:天子春夏避暑,秋冬违寒,驻跸行在,巡狩习武。金代君主在塞外建有多处避暑别苑,如宣德州的泰和宫、金莲川的景明宫等。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智慧的古人创造出许多消暑办法。其中,凉棚最为简单,便于普及,得以长期沿用,甚至清代宫廷之中亦作为重要方式。一凉棚的普及凉棚,顾名思义,即是指夏季用于蔽日取荫的棚子。在古代,凉棚出现较早。至唐时,凉棚已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朝时,"长安富家子刘逸、李闲、卫旷,家势巨豪,而好接待四方之士。
一璿枢无停运,今日一阴生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典型的农耕经济社会,在漫长的历史里,我们的先民早就摸索、积累和总结出了一整套岁时节气与农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总结出一套气候变化与物候关系的规律。"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以唐权德舆《夏至日作》这首五绝为例,它便蕴含着古人对于时空理解的智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一首雅俗共赏的诗,流传很广。追寻它的渊源,可以发现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但陶公田园诗,寄寓了一定的人生理想,风格也更高古一点。现在看来,孟浩然的这首诗,虽然也寄托了诗人的一种人生理想,但主要是对淳朴而热情的人际关系的赞赏,比陶诗更具有世俗生活之美。
摩崖碑是指刻在湖南祁阳境内浯溪岸边石崖上的《大唐中兴颂》。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安史之乱"基本平息,元结撰《大唐中兴颂》。十年以后,元结丁母忧而家于祁阳浯溪,乃请颜真卿手书此颂,刻于浯溪石崖。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人们既重元文,更重颜书,浯溪摩崖石刻成为名闻天下的名胜,摩崖碑的拓本也广为流传。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三月,黄庭坚前往宜州贬所途经祁阳,泛舟浯溪,亲睹摩崖碑。
一从一位强盗的回忆说起唐末,番禺举子李汇征客游闽越,驰车至循州(今广东东部),天将黄昏,下起大雨,想找一住宿处。问了劳作的田翁,说稍前有韦氏庄居可以接待。叩门进入,主人年已八十多,仍杖屦迎宾,自称:"野人韦思明,幸获祗奉。"客气有加。坐定,韦叟与李生谈论颇为投机,或文或史,涉及很广。李生在朋友中算是能说善谈者,山野中遇此老翁,居然一点也占不到上风。
孙子不但是伟大的战略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战术大师。《行军篇》为《孙子兵法》的第九篇,从本篇起,直到最后的《用间篇》,《孙子兵法》的侧重点,由宏观的战略学理阐释层面,转向了具体而微观的战术指挥的操作层面。《行军篇》主要论述军队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如何行军作战、如何驻扎安营以及怎样根据不同情况,观察、分析、判断敌情,透过具体表象看本质.
作者:叶嘉莹(讲授); 张静(整理) 期刊:《文史知识》 2019年第08期
之前讲了严蕊,现在来讲乐(yue)婉,乐婉也写了一首《卜算子》,乐婉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乐婉的词见于宋朝杨湜的《古今词话》,在《古今词话》里记载了"施酒监"赠乐婉的词: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柳外朱楼独倚栏,满目围芳草。"施酒监",管酒的叫酒监,即一个姓施的酒监赠了乐婉一首《卜算子》。
作者:朱天曙; 荆子洋 期刊:《文史知识》 2019年第08期
南朝宋齐间书家王僧虔(426—485),善书,在南齐享有盛名。他是南朝宋左光禄大夫王昙首次子,王羲之从兄王洽的四世孙。据唐代张怀瓘的《书断》记载,齐高帝萧道成也擅长书法,想和王僧虔一较高下,二人书写完毕,萧道成问王僧虔:"谁写得最好?"王僧虔说:"您的最好,我的也最好,您是帝王之中写得最好的,我是臣子中写得最好的。"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就有葡萄牙人派使团来华,其后荷兰人、俄国人,都没有少做努力,也都有所成就。只有英国使团的来华,波澜起伏。一英国的对华接触从万历四年(1576)开始,英国商人就致力于寻找通往中国的西北航道并得到伊丽莎白(ElizabethI)女王的积极支持。
作为京剧黄金时代的名伶之魁首,谭鑫培先生留下了诸多野史逸闻。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两则都与一出戏有关,这出戏的名字是《盗魂铃》。《京剧知识词典》解释云:猪八戒途中遇女妖,女妖将其诱入洞中,洞中系有"魂铃",摇动时即能摄人魂魄。八戒将其盗走,众妖随后追击,孙悟空接应八戒,力败群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位列《诗三百》卷首,前人评之可谓尽善尽美矣。《关雎》的美好,就在于诗中有欣欣生意、朗朗乾坤。首句平起,一笔凌空,数声鸟啼拉开天地,景象豁然而出。
屈原作为忠君爱国的典型和辞赋创作的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评价其人及其辞赋作品者代不乏人,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屈原其人及其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在这方面,宋人苏轼关于屈原的评价就特别有见地,其中有三点尤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一苏轼关于屈原人格节操的评价在苏轼之前,关于屈原人格节操的评价大都集中在"忠"字上。
《木兰诗》(即《木兰辞》)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史诗。诗中叙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往事越千年,木兰敢于担当、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至今,诗歌之外的其他艺术样式如戏曲、绘画、舞蹈、广播、电影、电视中都有木兰的"身影"。应该说,木兰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光辉艺术形象,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伯鸿书香奖"公益读书活动由中华书局与浙江桐乡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旨在发现和表彰推进全民阅读的民间力量,推动经典阅读。第四届"伯鸿书香奖"之阅读奖,以《史记》为"同一本书"主题,欢迎结合亲身经历,谈谈《史记》对自己的深刻影响,阐释从《史记》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或思想启迪。文体不限,要求内容健康,文字流畅,且为作者本人原创、从未发表。每篇征文正文部分原则上不超过2000字(含标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釆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投稿半个月打电话咨询文史知识杂志编辑部,结果那边说没有接到该邮件,让我重新发,重新发送完后将近一个月就接到编辑的录用电话,安排在明年初,编辑部工作人员解答态度很好,给点赞!
杂志的文章质量不错,审稿比较规范,2个月左右一般都能出结果,编辑人很好,介绍了刊物的基本情况,还请求大力支持刊物发展,搞得我很感动。总体而言投稿经历比较愉快,为编辑周末还坚持加班点赞!
杂志挺棒的,审了大概一个半月后小改一下就直接录用了,人生第一篇小论文,能顺利录用,还是很激动的,录用通知一般见刊前一个月给,投稿到见刊大概3到5个月。如果有熟人可能会比较快。
来来回回修改了三四次吧,文史知识杂志的编辑老师很有耐心,审稿流程很规范,发现杂志越来越多地采用网上审稿,作者可以看到审稿进程,编辑可以根据程序一步步地审稿而不用再使用邮箱,两全其美。整个投稿过程非常顺利,很感谢杂志社的工作人员。
文史知识杂志的工作人员还是挺负责任,审稿速度较快,审稿专家提出的问题也相当有深度,具有专业性,让修改后再审。总的来说,认真修改评审意见,一定要非常认真,一条条修改,回答评审的意见。
杂志的工作人员非常认真负责,效率极高,国内少见!杂志文章不多,排版还不错,编辑部老师人很好,每次打电话会接,而且会很耐心地回答问题。文章修改要求比较多,也比较规范,相对好发一点。杂志出版很快,对基金项目无要求,是良心杂志,值得大家投稿,
文史知识杂志的工作人员很尽职尽责,对待来稿审阅很认真。编辑部的老师很靠谱,审稿速度非常快,适合着急发论文的朋友,编辑也很热心。
现在总共录用了两篇了。编辑说话特别有意思,也很和蔼,而且给出很多中肯的建议。我感觉编辑是真心为了作者着想的,挺满意的。审稿专家也提出不少意见,有些中肯的意见已经为我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思路。
文史知识杂志挺好,编辑也很好。当天上午投的稿,编辑老师下午就返回的编辑稿对论文的语言逻辑、表达、规范等很多内容作了很详细的审查,给出了很详细的修改意见或建议,并说明了原因,还多次邮件电话沟通。就这样严格的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终审,只要文章没有太大的错误,录用还是挺快的。
第一次评论该期刊,《文史知识》审理的确很快,专家所提意见也十分中肯,编辑态度极其友好,状态更新十分快,周末也会处理稿件。也希望评论时大家可以发一下自己的审稿流程,既是对投稿的一种自我纪念,也可以让进来参考的投稿人通过大家的流程了解稿件的审稿情况。最后希望大家期刊百发百中,硕果累累!!
外审专家审稿速度很神速,相当负责,提出的每个意见都写得也非常详细明确,对我修改文章起了很大作用。语言、格式仔细修改,内容稍有新意感觉还是挺容易中的。我反正觉得很不错,值得推荐大家投稿。
审稿速度稍微慢了些,不过两个审稿专家,还是比较严谨的。最后修改后录用,平时有个接电话的编辑态度一般,在录用后期处理中的编辑态度很好。总体来说《文史知识》是一本很好的期刊。
期刊在国内历史类期刊中是比较好的,审稿人很犀利,看问题很专业,编辑态度很好,处理问题速度很快,一个月就会有结果,期刊不错。
1个月给回复,然后会把排版要求,摘要要求都给你发过来,修改后1天给回复,让再修改摘要,2天后收录,要求把英文摘要中文对照发过去,他们再修改。审稿时间还算不慢吧!比较容易中,推荐投!
期刊挺好的,编辑认真,负责,审稿速度挺快的,整体来说比较好中,这个期刊文章质量感觉还不错,要求文章内容简练来表述,不错的期刊,赞一个!
9月3号投稿,历经初审-外审-退修-录用。总体来说较为简单,关键要有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只要文章符合、有新颖、创新性比较高,一般都会录用的。
7月15日投稿,8月1日外审结束,审稿时间还可以;就是给修改意见就等了很久都没回复,感觉文章录用耗时差不多要1个月。编辑态度蛮好的,可以随时打电话询问。
今年第一次投稿,审了半个月被拒了,确实那篇文章自己写的不好。后来这篇重新找的idea写的,总的来说这次感觉运气特别好,一个月录用,对稿件写作要求比较高,见刊速度也是相当的快,非常完美的一次投稿经历。
联系过他们的编辑,说专家意见很不好,过了些日子,返回了修改再审的意见,感觉专家的意见很良心,看东西比较细腻,犀利!如果有创新点的话,比较容易中。
审稿速度还是可以的,大约一个月左右吧,现在是编辑加工状态,一般处于编辑加工差不多就是录用了,就直接等就行,不要催。文章图片要求很高。听说文章质量还可以。
审稿速度快,而且编辑态度好,外审专家审的也快,但是有一个专家没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对专家意见稍作修改后直接终审了,等待结果中,不知道终审的时间是多长。
这个期刊还是不错的,审稿人比较用心,所提问题也很专业。编辑人特别好,也很负责,有问题就会及时解决,效率挺高的。这个期刊挺好的。只要文章没有太大的错误,录用还是挺快的。
11月15投的,18号初审通过,28号外审,12月3号第一个外审回来,退稿,稿子意见是没有创新、理论缺乏针对性。11号第二个外审回来。修改后再审。直接就录用了。审稿速度很快!
初审,外审,主编终审速度非常快,到了编辑加工后就慢了,可能是因为投稿数量多的缘故,编辑老师非常好。初次投稿,有幸被中!主要栏目:笔谈 文史百题 诗文欣赏 文物与考古 古代科技漫话 文化史知识 民俗志 人物春秋
工作人员都很认真负责。编辑改的很仔细并且打电话来说明修改侧重点。我是投的文史方面的,感觉审稿人非常专业,对文章帮助很大。应该属于同类期刊中相当不错的了。
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书,虽然只是从原理上做介绍,但是表述的非常好,浅显易懂,纸张、印刷都很好,读起来很享受。后悔知道发表之家的时候我都研究生毕业了,早点看这家杂志的话我也许不用走弯路。
这是一本适合阅读者比较广的杂志,杂志采用了个性图文和全彩色印刷,给读者展现了多彩的世界,了解的更多。杂志包装很好,快递送到一点都没有破,看的出来发表之家对待客户是很细心的。
《文史知识》期刊在文化类期刊中是比较好的了,审稿人很犀利,看问题也很专业的,编辑态度很好,处理问题速度很快。根据网上的经验,只要是退修就基本上没问题了,不过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条修改意见。
从投稿到录用不到30天,速度还是挺快的!无任何基金项目支持。审稿老师很负责,给的意见很中肯。格式要求挺严格,改了一个星期,《文史知识》的编辑态度也非常好!不错的杂志,值得推荐!
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杂志,国内影响还是比较靠前的,接收不容易了,文章大幅度修改三次后才录用,比较麻烦,对理论要求较多,建议大家投侧重理论方面的文章。
很规范的杂志,处理速度快。有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咨询责编。审稿人提的问题都很专业。投过两次,拒了一篇,中了一篇。此杂志审稿过程较快,意见具体,有针对性,最重的是容许作者对审稿人意见提出异议。非常好的杂志!
审稿过程中由于其中一位审稿人一直没有返回结果,然后编辑就帮忙与审稿人沟通,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文史知识》的编辑是非常负责任的;感谢两位审稿人认真负责的审稿意见,祝《文史知识》越办越好!
投稿后3周左右的时间,收到审稿意见,小修,一周后提交修改版,编辑速度很快,感觉审稿人工作很认真负责,提的问题很有深度,很详细,修改后稿子的质量的确提升不少,很好的期刊!
从投稿到接收2个月,编辑部速度非常快,今天提交明天就有消息,耽误时间就是外审耽误时间,总之从投稿到接收,编辑部处理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月,外审老师也很给力。
今天正好是投稿的第三个月,之前邮件、电话联系过三次都说在外审,今天打电话询问本来是想要退稿的。直接告诉我说被拒了,审稿意见也通过邮件发过来了,提了很多方面的意见,很中肯。提醒各位投这个期刊的同行,直接用电话联系他们,不会直接在网站上给挂出结果,至少一个月问一次吧。可能外审专家不一样造成的吧。祝好运!
五个工作日内邮件通知录用、修改情况。不录用的稿件不通知,可以在五个工作日后回复此邮件查询。注:我刊只有13%的录用率,不录用的文章占大部分,因工作人员有限,所以对不录用的稿件不会给出意见,请谅解。以前录用率在15% 现在在13% 呵呵
投过两次,审稿时间很长,都是4个月;模拟的文章不容易中;感觉审稿人不认真审稿,审稿意见很笼统的一两条,对以后再投稿也没啥意义。
很不错的期刊,注重文章的创新性及论文语言的流畅性。期刊格式要求严格,有外审意见了就老老实实的按照期刊格式以及专家意见修改就好,对自己的成果要有信心,用心去做,不太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