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杂志简介:《文史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5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笔谈、文史百题、诗文欣赏、文物与考古、古代科技漫话、文化史知识、民俗志、人物春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华书局
国际刊号:1002-9869
国内刊号:11-1358/K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6
总被引量:3641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31
  • 中国边疆学六十年与西部探险发现

    作者:马大正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中国边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正如中国边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一样,中国边疆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以西北为例,作为乾嘉学派的组成部分,清人的西域史地学派实际是当时学界的风向标,一论既出,马上为世人瞩目。

  • 由考古材料看《诗经》姜嫄神话的产生

    作者:江林昌 刊期:2009年第11期

    关于周人的起源,学术界曾有许多不同意见。但主要还是集中在陕甘地区,有周人起于武功说、泾水上游说、甘青一线说等。现在看来,这些意见存在较大的误解。因为:从考古学角度看,除了甘肃最东部的庆阳、平凉两地区外,甘肃的大部和青海全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先周姬姓考古学文化。

  • 梁廷枂《粤海关志》及其海关史研究

    作者:陈恩维 刊期:2009年第11期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48),清廷宣布解除海禁政策,准许开海通商。康熙二十四年,又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江、浙、闽、粤四个海关,作为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关税的机构。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海关的开始。

  • 楚歌声中的屈原(上)

    作者:刘跃进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两千二百八十多年前,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郢地。楚国曾在此建都四百馀年,此时顷刻瓦解。按照楚国纪年,这一年为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就在洞庭湖畔、汨罗江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听到秦人人郢之后悲伤哀叹,回忆九年前离开郢都时的情形,他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一曲凄婉哀怨的楚歌——《哀郢》。

  • 元朝的后妃与公主

    作者:陈高华 刊期:2009年第11期

    元朝宫闱中的后妃、公主是皇族的成员,可以说是妇女中的最高阶层,有着特殊的地位。

  • 耶稣会士笔下的和珅可信吗?——兼及葡萄牙首相蓬巴尔、路易十五情妇蓬帕杜尔夫人

    作者:李景屏 刊期:2009年第11期

    耶稣会士梁栋材(Grammont)把和坤比喻为葡萄牙首相蓬巴尔(Pompals)、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尔(Pompadurs)那样的握有“实权人物”。和坤在乾隆后期政坛上所起的作用能与蓬巴尔、蓬帕杜尔夫人相提并论吗?只要了解一下蓬巴尔、蓬帕杜尔夫人在各自国家的业绩,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答案。

  • 晚清政府对西沙群岛主权维护的积极尝试——谈筹办西沙岛事务处的活动

    作者:贾晓盼 刊期:2009年第11期

    清朝末年,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不断丧失主权,国力衰微,在对外交往中处于被动。但在与各国的交往中,晚清政府也逐步发展起了一系列基于自身国力来对外维护主权的措施,开始尝试运用国际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借此在一定范围内抵制外国侵略。

  • 《读山海经》中的初夏

    作者:曹旭 刊期:2009年第11期

    初夏,是一个读书的季节,陶渊明喜欢在初夏读书。不妨读一读下面的诗: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再说王维《鸟鸣涧》的“桂花”

    作者:叶盈 刊期:2009年第11期

    《鸟鸣涧》为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其一,有多个版本流传于世。据清赵殿成言,其所得见的摩诘诗集诸家刻本有:卢陵刘氏、武陵顾氏、勾吴顾氏及吴兴凌氏四家,此外尚有蜀本、广信本、维扬本。广信本、维扬本如今亦不可得见,而赵殿成笺注之刻本也有多种版本。

  • 南山:永恒之象——读陶渊明诗《饮酒·结庐在人境》

    作者:杨合林 刊期:2009年第11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似一幅画,画中人那从容自得、悠然而远的神韵,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此感叹、沉思并发问。其魅力究竟何在?这得从全诗说起。

  • “小乔初嫁了”新解——重读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陈建华 刊期:2009年第11期

    南唐中主李躁曾取笑宰相冯延已:“‘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的回答很是巧妙:“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这是五代十国两位诗酒风流的君臣留下的佳话。自然的细微变化易被细腻多情的文人捕捉,而在旁观者看来,未免过于敏感,故李璨问冯延巳:干卿何事?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代小说、戏曲互动之一例

    作者:张国风 刊期:2009年第11期

    中国古代的小说和戏曲,犹如一对孪生姊妹,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相依相偎,共生共荣。尤其是在宋元时期,伴随着瓦舍勾栏的欢声笑语,饱蘸着街头巷陌的喜怒哀乐,浸泡着书会才人的酸甜苦辣,小说和戏曲携手并进,勾勒出一幅幅宋元市井社会的浮世绘。

  • 宋国——一个被嘲讽的文化符号

    作者:罗时伟 刊期:2009年第11期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硝烟弥漫。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代表的诸侯列强,割据一方,大动干戈,互相侵伐,时代在剧烈的动荡中急遽前进。同时,争霸过程中各诸侯国不同的政治需求和价值取向.

  • 漫说“百衲”

    作者:黄俊杰 刊期:2009年第11期

    “百衲”,原本指衣服,因其一般用一些零星的小布片拼缀而成,故名。“百衲衣”又称“百结衣”,王隐《晋书》说“董威辇,于市得残缯,辄结以为衣,号日百结衣”。后来,“百衲”引申为由一些零星的材料组合成完整物体的方式。

  • 明代中晚期的雅贿之风与书画交易

    作者:叶康宁 刊期:2009年第11期

    名家书画,晴窗展玩,可以发思古幽情;披图坐对,可以见千载兴亡。它们的稀缺性使它们具有很强的炫耀性,因此,又常常成为交通官员、谋取私利的雅贿。明代中晚期这种雅贿尤为风行,并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书画交易的繁荣。